十年之前的2014年1月1日,因为新股恢复资金打新,我把所有闲置资金集合起来打新,至今整整十年,我这几天在慢慢翻看以前在集思录的帖子,回望和总结投资之路的归因分析和逻辑演化进程。感到欣慰的是我清晰知道自己仍然处在成长之中,底层逻辑和认知还处在不断变化中,对风险和收益的认知处在成长中。由一个绝对收益者向相对收益者在转变。
2014和2015两年基本就是打新股。2016年阴差阳错的开始了职业投资生涯,而就在之前的几个月,也就是2015年底牛市结束暴跌都来了两波的时候,我都没有一点职业投资的念头,生命的瞬间来自于我的挚友和贵人,打新时认识的朋友余非鱼告诉我分级折溢价对冲股指期货的中性策略。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我神奇的走上了投资之路。
2016-2018年,我回头看是职业投资生涯的磨合期,这三年是从开始的兴奋,因为可以靠投资稳定赚到钱,到入门饥渴求知,到处发问,做各种实验,频繁写投资体会。接下来的是分级陨落,策略失效,迷茫彷徨,都曾怀疑投资之路是否可以走下去,也从完全的绝对受益者,慢慢开始接受一点风险,向风险前进,虽然行程缓慢。回头看,这三年我实际上还在上班,也同时还做原来的生意,只是重心转移到投资上了。但还不够专注,也不专业。比如记账的方式都是按照每次交易的记录方式,因为开始没有连续的权益持仓,2019年年末才采用净值法计算,那三年一开始算的都不准,因为一些交易和现金增强的部分没计入,后来2019年用现有资金反推的那三年年收益率。
2019-2023这五年,我觉着进入到职业投资的成长期,后头看,聚焦和专注是职业投资很重要的环节,体力和精力也都是最主要的基础条件。2019年初,办了五年的离岗创业停薪留职,随老婆当访问学者去美国,彻底的完全家里蹲做投资,原有的生意也彻底不做了,成为了完完全全的职业投资者。这五年的收益也正好是跃升了一个阶段,不知道这种关联影响相关度有多大。
2023年我觉着投资上最大的进步就是增大了权益仓位的份额,和大家比我应该还是较低权益仓位,但对比自己过去是在稳步增加的。我坚持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和自己磨合自洽动态调整的过程。虽然结果上还是按月没回撤,但其间的回撤达到了2%,这是持仓结构决定的,我从没追求按月不回撤,但一直追求心态可控性,睡觉要安稳。别给自己出现低级错误的机会,我绝对经不住考验。
第二个进步就是在系统性的体系里面有了增加灵活性的意识,在弱者体系里面面临特殊结构下的强者时刻,转化的坚定、及时、力度都要参考游击战的理论,这部分天道忌巧兄总结的很好,不再敖述。
前一段时间我把集思录的签名《立不败之地;败可败之兵。先胜后战》改成了《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前面的签名就是孙子的先胜,等于加上了老子的不争。《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就是目前我投资的底层逻辑和原则。
我的投资体系有明显的道家色彩,这可能和我专注投资时的人生阶段和思想态度有关,毕竟投资也是生活的一部分。2014年的时候我还是意气风发,觉着自己无所不能的状态。那时候觉着自己在既没有家里资源支撑,也没有任何原始资金的纯白手状态,不到10年,完成初级财富自由三件套,别墅豪车周游世界。很像牛市里成功新股民因为时代因素,幸运因素,自身能力得到的结果,很容易就都归结到自身能力上,到2016年职投的时候,已经是原有生意走向没落,二次创业的项目铩羽而归,损失惨重。思想已经转为道家,时也运也命也,此言不虚,人是渺小的不能和趋势对抗。开始的时候我就懂股市与实业最大的区别:股市只能等机会,而不能去创造机会。所以,魄力、胆量、热情 这些词在股市没啥用,而 耐心、纪律、客观 这些词才是制胜法宝。
下面我再详细解释一下《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底层逻辑,希望对看到此文的有一点帮助和共鸣吧。
孙子的先胜,首先强调的就是要建立竞争领域的优势,在你所参与的游戏中你是有优势的一方,先胜才能稳定取得胜利,其实就是选择赛道,建立能力圈,守好能力圈边界的问题。这方面以前讨论过很多次,这里不在多说了。
老子的不争
对我底层逻辑影响最大的就是冯柳,核心思想之一是弱者体系,体现的就是不争的逻辑。弱者体系就是假定自己在信息获取、理解深度、时间精力、情绪控制、人脉资源等方面都处于这个市场的最差水平,能依靠的只有时间、赔率与常识,投资框架都是立足于这个基本假设而建立起来的。强调的是“简单”与“呈现”两个词。对应的强者思维是要深度研究,让盲区消失,所有方面都要看见,弱者是只要不呈现就看不见。强者就是要真正看懂,看对,也就是具有确定性,弱者体系只需要,不预判只跟随,就是等待简单和呈现出现,被动的根据赔率应对。概率与赔率统一时,也就是看懂的时候,赔率占优,还具有了确定性,就要重点突破,转换成强者思维,这也就是前面说的游击战出击的时刻。
老子的道家思想还体现在投资上的各个方面,系统化慢思考的模式基本上都属于,比如网格交易,轮动交易,因为意在去除主观,不挣强,交易留给慢思考的系统来执行。但投资是人做的交易,人都是会主观的,都具有人性,那么系统性模式的选择,一定是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如能力优势的方面,性格的特点,总之没有最好的模式,只有适合现阶段自己合理的模式。
比如冯柳的满仓轮动不择时,不择时即不争强,冯柳肯定也有一定的择时能力,但这么选择,就系统性的保证了不会因为仓位加减纠结,在恐慌时也会有行动力换股,反正只是轮换。冯柳是用满仓来抵御系统上行的风险,用选股来抵御系统下行的风险。但我们要明白,冯柳的这个模式是基于他选股超强阿尔法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在于系统的先进性。
比如我的可转债持仓,目前是处在一部分仓位满仓轮动,一部分仓位加减仓的模式,这是基于我觉着可转债赛道有一定阿尔法能力,但心态能力还不足以支撑高仓位的目前状态选择的。
还有一个体会,我想强调一下,就是很多高手其实都是根据大周期在做赛道选择,但一旦选择好了赛道,都是重兵集中攻击,非常专注且集中,我是典型的多策略分散倾向的,现在也未变。但我不拒绝赔率和概率统一时的相对集中,切要珍惜赛道的大周期时效性,就如过去的分级,现在回头看多集中都不为过,那现在转债呢?
新的一年,希望自己有新的进步吧,大家共勉
补充:
关于持仓结构实际上以前我详细说过,只是可能不能被所有人看到,具体的投资案例,我的确很少说,是因为要不就不能说,要不就是我觉着我做的很普通,没别人说的好。
朋友们对按月不回撤的现象比较好奇,我想了一下我觉着也有必要详细说一下按月不回撤的由来以及持仓结构和投资框架,这样更有利于理解我说的投资感悟,也是对关注我的朋友一种尊重。
我的持仓结构,实际上就是最普通的股债平衡结构,只不过持有的不是股票和债券,股的类别就是具有贝塔属性的相对收益部分,债的类别就是无或者极弱贝塔属性,和大盘涨跌无关的绝对收益部分。
职投开始时是100%的绝对收益部分,也就分级折溢价对冲股指期货一个策略,绝对收益的特点决定这部分一定是正收益的,要不没机会,有机会一定是正收益。职投开始前的两年就是资金打新,这谁都明白,这是按天不回撤。职投这八年,实际上我是一个从绝对收益者逐步向相对收益者转化的过程,目前的状态差不多是50%的资金用于绝对收益,50%的资金用于相对收益。
为什么要转呢?难道相对的低风险高收益不香吗?是因为这类策略的不可持续性,目前,我大概有10种左右相关的策略,这八年来,以往的策略差不多一年半左右就会消失失效的速度在演化,也就是说一定会朝不保夕。另外绝对收益策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被动触发式的,是要靠天吃饭的。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最近的北交所打新,这个收益主要还是要看天。我是从有新三板打新开始,网上网下都是一直参与的,恒纪元的收益贡献难道是我能控制和将来指望的吗?
绝对收益策略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一份资金可以对应多个策略,不触发的时候,就是现金状态。所以每个策略实际上收益并不高,但综合效率高了,整体收益不差。基本可以达到年化十几的收益吧,也就是说无论大盘涨跌,行情好坏,这部分收益是正收益,这也是目前按月不回撤的主要原因。
相对收益部分,也就是具有权益属性的部分,我实际上做的门类非常多,转债,股票,基金,外盘,期货,期权,商品。但其中相对收益部分90%的资金是在做转债,而转债中70%的仓位又是偏防守的。所以目前如果按照等效权益换算,我目前也就应该是两三层权益的状态,也就是这部分会有资金回撤的可能,其他部分都是正收益,这也就是收益现象,大涨的时候,我也会收益更高一点,下跌的时候是靠正收益部分抵消权益的下跌部分,随着权益的不断增加,自然就会出现月亏损的情况。
基础的投资框架体系绝对转相对是慢慢变化的,我今年强调的游击战,是强调短期可以突破正常持仓平衡,突击后撤退,再恢复到原有状态就行。具体能聊的,我觉着我还算懂,还可以聊的,就是转债了,但我认为我的策略也是大路货,本质上就是以到期收益为锚的防守性策略。持仓结构是分散平衡,重点突击的模式。就是买的个数很多有五六十只,但前面五只占比70%,前面十只占比90%。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赞同来自: nanfangyinan 、hydk 、凡先生 、漫天萤火虫 、shoooliu 、 、 、 、 、 、 、 、 、更多 »
大新大哥,可否说说等待简单和呈现是啥意思呢?简单就是逻辑简单,比如一个转债到期的时间价格都是固定的。这就是尺子。如果判断企业没有任何违约可能,那么债底这个逻辑就是足够硬的。
呈现就是已经展现出来了,还是以转债为例,就是价格跌到了某个位置,就摆在那里呢。你可能基本上估算出来赔率。某个价位就是可以开始建仓,某个位置就可以上仓位,但没跌到那个位置之前能不能到,这不去判断,就是等着跌到,按照之前思考的逻辑进行。跌不到就拉倒。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赞同来自: 千军万马来相见 、nxd1120 、雨狼枫悟 、pppppp 、Wilde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投资上最近唯一觉着需要思考的是:转债有点进入泡沫化阶段,泡沫并不是该减仓的理由,因为可能进入最好的肥尾阶段。但现实的问题是轮动出来的资金再轮动,在原有以防守为底层逻辑的策略里,有不适感,虽然现在还可以按照水涨船高的水位逻辑,勉强应付,但如果进入实质泡沫阶段,那该如何处理呢?只能轮出不轮进,被动减仓?真是怕涨都是苦命人。
关于身边朋友咨询如何学习投资交易的思考和答复三
如果你最终想把投资当成职业干,当成事业干,那么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你要对你的钱负责,资金要分成几部分,每部分都是要投什么类别,具体用什么策略,投资中坚守的原则是什么,投资实践中自己的方法论是什么。
从我对我以及身边很多做投资朋友的观察,每个人在资产的布局,策略,方法都是有明显差别的。因为人作为个体,性格,成长经历,认知都是不同的,那做投资一样也一定是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虽然人都是认知与反馈不断循环演化的,具体的底层逻辑、三观和方法论也会有微调,但主体的部分还是由人的独立特性决定,变化不大。
我这里只能以我自己为例来展示,但你和我是不同的,所以提及一切无对错之分,只有适合与否之别。我只是展示解题思路,你自己的题要自己结合自身的特点来解。
下面我分五个方面来说说该如何学习,同时把我觉着对我有用的一些学习途径和书籍列出来供参考。
1、 投资中我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生活中我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和我们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关系,投资世界也是一个道理。最底层的逻辑很重要。
投资的第一性原理------确定性
投资是复杂体系环境博弈,最重要的就是寻找确定性,这也就是巴菲特说的坚守能力圈,跨越一尺栏杆。孙子说的先胜后战。我的集思录签名《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就是我的底层逻辑,一方面是要建立竞争领域的优势,也就是先胜的时候才上仓位进行投资,就是建立能力圈,守好能力圈边界的问题,不在能力圈的投资只能小仓位,强调的是确定性。
另一方面“老子的不争”强调的是弱者体系,假定自己在市场中是最差水平,能依靠的只有时间、赔率与常识,不预判只跟随,就是等待简单和呈现出现,被动的根据赔率应对。概率与赔率统一时,也就是看懂的时候,赔率占优,还具有了确定性,转换成强者思维,重点出击。
学习途径:
杨继东在喜马拉雅上的系列讲座《杨继东的投资之道》。理论讲的都非常好,案例我认为基本是历史对赵括、刘婵式的评价。仁者见仁吧
杨继东老师提出了确定性的三大来源----价值、周期、规则。极力推荐,这是底层逻辑的基石之一。
霍华德马克思《投资最重要的事》《周期》
我觉着这是树立投资领域正确三观的重要书籍,我是看了好几遍的,他阐述了投资领域为数不多肯定正确的思想,是迷茫时值得依赖的思想,也是规避低级错误(如赌博心理。贪婪与恐惧)的重要思想。
关于投资三观的书还有很多,我和资水写的《不亏》,持有封基老师写的《寻找鱼多的池塘》等等很多,都可以作为投资初学者基础读物。
最后一句话总结:能做的就是合理仓位做能力圈内的事情,不能做的就是不合理仓位做能力圈外的事情。
2、 投资中我们做的事情里面资金该如何去分配
这就是资产配置的问题,但我是职投好多年后才明白这其实是清晰投资结构边界的问题,最质朴的问题就是我们脑子里清不清楚在什么情况下有多少比例资金该投向什么策略和品类,这个比例的边界是如何设定的。
我认为资产配置不该和所谓的正确与否挂钩,而是应该和自我设定的投资中的初心挂钩,我的一个投资中底层逻辑是,投资的风险边界不能由个人能力所左右,只能由投资策略本身的风险边界所决定。那么投资的初心是什么就很重要,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以我为例:
我把投资当做一份工作,一份事业来做,我只认为自己是最普通的人,不想靠投资暴富,也不想靠投资改命,而且我是一个损失厌恶极其敏感的人,理论上两元钱的盈利的快乐可以抵消一元钱损失的痛苦,我觉着我至少应该是四元钱才能抵消一元钱。所以为了确保我的生活可以平稳不痛苦的进行,那我的投资初心,也就是目标吧,就是熊市的时候确保不亏,牛市的时候赚的比平均少一些。职业做投资这十来年,做到了每年都盈利,甚至做到了绝大多数月份按月不回撤,我想说,这不是能力所致,这是资产配置的结构所致。
学习资产配置的知识建议读大卫斯文森的《不落俗套的成功》、《机构投资者的创新之路》,实际上这俩书是一本书。还有雪球微光破晓刘诚写的《投资要义》也可以读一读。
资产分为两种,一种是与货币锁定的,我把它理解成债性资产,一种是与货币分离的,我把它理解成股性资产。债性资产怕的是通货膨胀,股性资产怕的是资产价格下跌。举个例子老百姓的话就是到底存银行理理财还是买房买股票的问题。担心的是存银行贬值,买股票买房被套。
我对资产配置的理解,并不是一定要持有某种资产才是配置,而是要从债性和股性的风险上划分,我目前给自己设定的结构是权益类资产等效权益的上限是整体资金的50%,那么对应的债性风险资产也就是下限就是整体资金的50%,我的投资结构里,债性资产都是低风险策略,股性资产主要是权益类的转债,以及很少量的股票基金。也就是绝大部分时间里,资金分配上都是债性资产占大部分,而债性风险部分是几乎不回撤的,就如买银行理财哪有回撤,每天都增加利息。所以我的投资收益特征才会有按月基本不回撤的现象。
所以我认为,你首先要问自己的投资初心是什么,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对风险的理解和承担能力怎样,然后设计自己的投资结构原则和边界。
投资只有两种风险,一种是本金损失的风险,一种是机会损失的风险。可以很容易回避掉其中一种,但永远也无法同时回避两种。投资是一个攻守平衡的游戏,投资中做的每一项投资都要牢记事物的两个方面,进攻的收益由能力决定,防守的风险由投资标的本身决定。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赞同来自: 漫天萤火虫 、柚子不好哭 、xixili2020 、塔塔桔 、胖虎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关于身边朋友咨询如何学习投资交易的思考和答复(二)
我们聊聊投资交易这个行业
1、 投资交易行业的特点
想成为投资交易行业的从业者,等同于要在这个行业创业,在这个行业全职工作。这就和我们年轻时选择进入某个行业,选择工作也没有什么区别,有人生轨迹的顺延,也有综合的权衡利弊。就如很小年纪就要闯荡社会的年轻人,普遍的共识就是要学门技术,有手艺能吃长久的饭。
每个行业都有周期,大学里此时的热门专业就代表着行业周期趋势,现在的天坑专业以前有的也是曾经的热门专业,比如和盖房子相关的专业,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周期兴衰变化。比如工科里计算机相关专业是一直的稳定,而通讯无往日的荣光,电力却是越来越好,而这几个专业实际上很多大学都在一个学院。
行业的变化不仅仅来自于需求的改变,行业内所具有的知识更新以及经验的积累的迭代速度也是不同行业差别绝大,最典型的就是互联网行业,后浪永远要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因为知识更新特别快,工作要求特别高,人很容易跟不上节奏被淘汰,最致命的是老人积累的经验还很可能成为成长的阻碍。行业属于后喻文化,长辈要反过来向晩辈学习。
投资交易行业是如山岳般古老的行业,行业的知识体系是几乎不更新的,经验也是复利增长,属于最典型的前喻文化行业,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也就是这个行业的饭能吃上,那么无论是钱和经验能力都会复利增长,且生命周期超长,只要人不傻,可以一直干。无需和别人配合。别的行业你需要在平台上和别人配合,且受制于生命周期很大限制,我认为即便现在的智商同权的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交易行业都影响有限,机器替代人的概率也不大,因为市场是人交易出来的,而人性永不变。这个永不变我的理解是因为现代文明金融史的时间长度在人类进化的时间长度面前等同于静止,是几百年和几百万年的关系,人类基因的演化等同于静止。
投资交易行业真的是具有诸多优势于一身的行业,工作时间短,薪水高,知识体系不变,越老越值钱,还能一直干到死,受行业周期影响小。这么好的好事谁不想,谁也不傻,都想的结果就是进入到这个行业工作的门槛特别高,目前我了解到的入行门槛是清北复交和国外超级名校的金融专业,也就是说基本要全省高考前100的人,985金融专业都机会很小了。从业的需求岗位真的就是很少,学历只是敲门砖,但就算你是天才,但你没机会入行呀。清华北大校长不止一次说了,金融专业是状元班,而这些最聪明的学生应该去搞基础科学,学金融真的白瞎了。但这就是目前时代的特征,这是最质朴的理性选择,如果是梁思成林徽因这样超级官二代富二代,搞基础理论科研,那也是理性选择。人终归是自我角度出发的。
2、 投资交易行业工作分类以及个人投资者横向比较
投资这个行业里面有一个现象,就是很多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是好于大部分基金经理管理的公募基金。业余打败专业的反智现象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实际上这是非常合理的结果。
投资的难度是随投资资金规模指数级增加的,因为需要投资资金越多适用的方法越少,机构的收益大多不如优秀的个人投资者收益这个现象本质的原因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机构的目标是规模,个人的目标是收益率。这就决定了可以采用的方法局限性和区别。
公募基金运行的策略至少要目标是容纳十亿以上资金的策略,而个人投资者几乎很难达到这个资金规模,也就是说个人投资者运行的策略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规模完全和公募错开,也就是说参加的不是一个项目,如何比较收益率呢,比方说:公募参加的是百米赛跑,个人投资者参加的是趣味运动会,弹玻璃球。策略是向下兼容的,不能向上兼容,个人能力强也可以参加百米赛跑,做好价投的大有人在,机构就没法做可转债打新赚几百块的事吧。
同时公募有诸多限制和规则,比如持仓限制以及申赎规则,狂热高估时,风险凸显,该减仓,由于散户热情,基金是净申购,就只要去买股票。市场低迷时,该建仓,由于散户悲观,基金是净赎回,就只能去卖股票。市场中间态不好判断,但极端态时还是很明显的指向,但基金经理只能根据规则去犯这种低级错误。
所以对于个人投资者就是要制定适合自己能力,性格,资金规模的策略,发挥小快灵的优势,但如果你有大宗师的潜质,完全可以投入红海竞争,因为未来有广阔天地,足够你成长。大白话说就是,一条路是根据资金规模找策略,会有更高性价比,也就是夏普比率高。但随着资金规模增加以及小众策略本身容易失效的特点,你要不断的寻找新的策略,这类似于熊瞎子掰苞米之路,这条路容易获得还不错的正收益,但可持续性差,而且更累。另一条路是康庄大道,比如股票价投,资金增加到多少都不失效,但这个赛道拥挤,难度大,不容易获得不错的正收益。但一旦积累出优势,那么可持续强,越走越不累。但前提你要能卷出来,不是当炮灰。甘蔗没有两头甜,请根据自我性格和能力自行选择。
下面我觉着可以从投资行业的工作岗位分类上来给个人投资者做个梳理和借鉴。我也不是行内从业者,也都是瞎琢磨
投资交易行业分为前台投研岗位:基金经理,研究员,交易员,中后台岗位:产品、运营、风控、行政、财务、销售等,由于个人投资者只是管自己的钱,也就是后台岗位属性和咱们都没关系,我们自己实际上就是要做好前台投研岗位的工作。
研究员业内分为买方研究员和卖方研究员,具体区分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卖方研究员就是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卖给需要的机构,人家用多少,怎么用都是买方决定的,这块类似于我们在集思录看别人写的帖子,别人的智慧和内容就类似于卖方研究员的成果。
买方研究员就是自己人,自己交易团队给基金经理做支持的。这就类似于我们和自己的朋友一起交流开发策略,这就是互为研究员提供支持,包括和具有量化程序员能力的朋友一起研究策略,这都属于研究员性质。也就是投资是要自己做,但有团队互相支持效率更高。
交易员的工作对于个人投资者基本都是自己完成的,但我老婆帮我分担了一部分工作,简单重复的工作,忙不过来,有合适的人还是可以分担一下。
基金经理自然就是我们个人,需要做投资组合管理、研究、决策、执行、风控各方面工作。总之对自己的钱负责任。
我们从正规军那里学什么,我认为就是学我们该干什么,向哪个方面完善努力,至少要明白,投资这个事是个专业的事,团队要比个人单打独斗力量大。人的思维和能力都是有局限性的,闭门造车不可取,开放式学习是必须要做到的。职业投资我觉着魅力之一就是你需要不断学习,而且会不断感知有非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总是能找到成长的成就感!
选择从事专业投资交易工作的资金、时间和能力门槛
如果你有想法想从事投资交易这个行业,也就是以此为工作,那么门槛肯定是有的,就如进入其他行业从事某个工作也没有本质区别
首先,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要衡量从事这个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机会损失成本,说白了,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都会比较,从事职投这工作的有两类,一种是投资做的好,超过了其他从事的工作,比如和我一起写《不亏》的资水,他以前是大厂高管,薪酬和社会地位都很好,但每年投资收益远远大于薪酬后,选择更健康自由的职投生活方式。再比如我,就是典型的投资是中年男人的避风港类型,投资做的不怎么好,但别的工作更没前景和吸引力,权衡利弊后还不如龟缩在投资这个小世界,本质来说每年获得收益减去无风险收益率,也就是算这份工作的薪酬吧,我没啥好纠结的, 不是因为我投资赚的多,而是其他工作我赚的少,
资金门槛是多少呢?我的理解就是结合前面描述的这个行业这么好那么好,但毕竟这是一个钱生钱的行业,本金多少决定了你是否值得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这方面,就算考虑到资金和能力的复利增长,我觉着最低最低的门槛就是投资本金的10%,要比你从事别的工作赚的年薪水高,才值得进入这个行业。这还需要你有非常充分的时间做支撑,同时有不错的学习能力。
职投的概念我的理解不是一定需要你不做其他工作,而是要大量的时间都要用在投资上就算是职业投资,从事这个行业要求的能力,和学历没关系,虽然和你以前从事的工作经验和能力有一些关系,但也不绝对,只是需要你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一切都可以慢慢来。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赞同来自: 柚子不好哭 、胖虎七 、神经牛 、翡冷翠的钢琴家 、robin884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关于身边朋友咨询如何学习投资交易的思考和答复
前言
这个话题我花了挺长时间来写,前后间断多次。我打算慢慢分多周争取年底前把它写完。
以我的认知和经验,咨询如何学习投资的朋友应该只有一个感觉:裹脚布,又臭又长。生活中实际已经发生的咨询效果也大致如此,基本没什么正向反馈。但也有不止一位朋友很客套的和我说因为投资上我对他的影响改变了命运和人生,但这样的场景都是已经在做深入投资的朋友之间谈不上请教而多是交流。
所以我想说:投资并不是一个可以教的学科,更多应该是引导。每个人的认知差别很大,性格也差别很大,投资一定是个性化的,就如同看承载着别人需求和梦想的二手房,无论怎样看上去都有不顺心的地方。
我下面就详细讲我的二手房,从细节到全面,咨询学习的朋友就如同你去看一个二手房,能很相中这需要缘分,有借鉴之处已然算不错。
首先我先引用一位投资行内的朋友htroad对投资这行的简单描述:讲到投资这一行,看似门槛极低,实际门槛极高。谁都能开户炒股买基金,无数人因为门槛极低进来。但只有少数人能赚钱,长期赚钱的更是微乎其微。这一行还有些特别奇葩的特点(1)它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工作,不是努力就会有结果的,有时候越努力越糟糕。(2)结果好不代表方法对,可能只是运气的问题。方法错误的好结果只能让你在长期输掉更多。(3)结果差不代表方法错,但差的结果却可能让你放弃了正确的方式。
我的理解就是投资这行的生态环境特征属于复杂体系,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体系中寻找概率与赔率的共振,建立自己的能力圈。
下面就听我絮叨:
从事投资交易这个事情的社会感观一直都是负面的形象,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没正事还亏钱的loser。以前我也从来不会对身边的朋友提及我做投资,直到随老婆访学在美国生活的一年半里,在美的华人朋友来关心这家老公是做什么工作的,总要有个答复,特别是信奉基督教的美国朋友,愿意主动帮助弱者,想不通不工作靠什么生活呀,主动帮我提供岗位培训学习机会,介绍工作给我,我的签证身份是允许打工的,最后和老婆商量就说做投资吧,想想也不是太丢人的事,从此对身边朋友统一口径,我是做投资的。
可能是给外人的形象呆头呆脑不差钱的样子,又是做投资的,所以这几年陆续有我和我老婆生活中的朋友来咨询该如何学习投资,最近牛市氛围突起,这种趋势有加速的味道,这和北交所打新一样,也成了我感知市场温度的一个维度。
回答的次数多了,也就多了一些思考,所以我想系统性的梳理出来一个全面的理解。这样后面如果还有朋友问我这个问题,包括以前问我这个问题的朋友,我直接贴这个链接文章就好了,事半功倍,且答复更全面,也更有利于理解我所表达的内容。
我们来市场做交易的初心和真正目的是什么
这是我首先想讲的第一个问题,参与到投资交易的门槛非常低,但从事投资交易这个行业实际门槛非常高。绝大多数人可能都会回答来市场做交易当然是为了赚钱。按照我的理解,我认为基本分两类:
第一类叫做投资交易消费者
来市场做交易实际上寻求的是感觉和体验,是来市场里娱乐的,消费的。玩啥不花钱呀,是打着赚钱的旗号来花钱消费的。虽然体验到的是酸甜苦辣各种滋味,但多数还乐在其中,因为交易这个行为本身有类似赌博的特点,他是一个成瘾性行为,的确满足了人性的需求。
我觉着我开始投资的十几年,包括我老爸这三十年投资生涯都是金融消费者,炒股票就类似于打麻将打扑克,实践和学习都没少忙活,但都是浅层非系统性没上道的学习,本质上讲并没有从事交易这个行业,只是在参与到一个游戏中。
市场里绝大部分参与者实际上都是属于这一类消费者,所以大部分人亏钱也是合理的,消费了嘛
第二类叫做投资交易从业者
按照我的理解作为投资交易从业者,做交易这个事情,这本身是一份工作,等同于你在投资交易这个行业里面自己创业做一个公司,需要你有值得做的资金基础,有足够多的工作时间来支撑系统全面的学习和实践交易。从事这个行业的工作和别的行业工作也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社会上真正从事交易行业的从业者非常少,进入门槛特别高。大家在生活中不容易接触到,而个人投资者实际上需要身兼数职独立完成这些工作,这在后面我会详细来说。如何做投资我主要讲的也是投资交易从业者需要学习什么,如果你做交易的初心和目的真的是为了赚钱而不是娱乐,且你有合理的本金、足够的时间和基本的学习能力来从事这份工作,那就继续看后面的。
对于投资交易消费者,如果只是拿很少钱来娱乐,那就真的就是根据自己偏好随意快乐就好,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可能还是赚钱会更快乐,那么我建议学习和交易可转债这个赛道,因为这个赛道是市场里对于散户最友好,获胜比最高的赛道,用巴菲特的话来说,这就是一尺栏杆。做容易的事情总是更容易成功,钱只分数量,不分难度。难的钱并不高级!
未完待续
韩大先生 - vision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happysam2018 、打新交朋友
截止本周末净值 1.1693 本年度盈利16.93%这篇是少有读了有点感触的文章,打新兄的层次太高了
这一周行情处在活跃中但不极端了,市场情绪从亢奋退却成了热情,错误定价也恢复到了常态,几乎没有了。所以没有那么忙,也有心情和投资圈的朋友闲聊天,以及有时间瞎琢磨一些感触。还是有一些体会,所以分享一下。
主题思想:投资最重要的事之一避免大错误,低级错误。
htroad说他一个朋友的私募基金在今年7-9月的调整中,因为杠杆亏损90%清盘了,倒在黎明前...
drzb - 80后下岗男
赞同来自: 口口夕口木 、zfengzheng 、skyblue777 、Mabaoxiang 、cdhr 、 、 、 、 、 、 、 、 、 、 、 、更多 »
截止本周末净值 1.1693 本年度盈利16.93%打新老师说到我心坎上了,值得反复阅读学习,过去三年熊市做的不错,9月底突然转牛跟不上指数焦虑的不行,天天看着柠檬、凯哥各种策略起飞,神经焦虑症还旧病复发了一场,媳妇都看说我心态有点崩了。想明白以后还是固守能力圈或者说舒适圈,只做自己懂的,日拱一卒才是常态。
这一周行情处在活跃中但不极端了,市场情绪从亢奋退却成了热情,错误定价也恢复到了常态,几乎没有了。所以没有那么忙,也有心情和投资圈的朋友闲聊天,以及有时间瞎琢磨一些感触。还是有一些体会,所以分享一下。
主题思想:投资最重要的事之一避免大错误,低级错误。
htroad说他一个朋友的私募基金在今年7-9月的调整中,因为杠杆亏损90%清盘了,倒在黎明前...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赞同来自: 作手十一 、柚子不好哭 、胖虎七 、和羽 、you123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这一周行情处在活跃中但不极端了,市场情绪从亢奋退却成了热情,错误定价也恢复到了常态,几乎没有了。所以没有那么忙,也有心情和投资圈的朋友闲聊天,以及有时间瞎琢磨一些感触。还是有一些体会,所以分享一下。
主题思想:投资最重要的事之一避免大错误,低级错误。
我的一个高手朋友说他一个朋友的私募基金在今年7-9月的调整中,因为杠杆亏损90%清盘了,倒在黎明前。他朋友投资能力我不知道,但从我的这位高手朋友类推的话那一定是不错的。这里我重申我的一个观点,风险是不能靠能力控制的,风险只能靠投资方法本身的风险边界来控制。这里我想到佛家智慧,在投资中对于自己,我们希望能做到,把自己当别人,这是无我。把自己当自己,这是自在。
把自己当别人,这是无我。
投资中做到无我,这真的很难,我觉着需要一些天赋,我目前做不到甚至可能一生都做不到。把自己当别人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去客观看自己,去坚持做对的事情,也就是知行合一。高手的朋友难道不懂杠杆的风险吗?肯定不是。为什么会出现致命错误,我猜是因为受自身利益牵引,做不到知行合一。下面以我自己为例,就能非常透彻的说明这个问题,
我深知投资中对于正确的事情,应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坚持去做对的事情,但我就是敏感型,面对市场里的波动,贪婪和恐惧的时候,就是会累积负面情绪,坚持不了做对的事情,我想可能有认知不够的原因,也有天生性格的原因。今年投资上唯一的一个根本性错误就是年初微盘股暴跌时底部割肉量化组合,反转没重新跟上。这个策略是猫姐带着我做的,不是自己的东西,认知和执行能力都不够。
猫姐符合吾知说过的一句话,有的人投资故事讲出来特别像吹牛。是我眼中极少的既有很强的硬能力,又有天赋的人。结果就是长周期复合收益率像吹牛,且资金体量不是小资金。和猫姐聊天,她吐槽她表妹,帮她表妹的账户已经翻了三倍,今年小盘股暴跌,然后前段时间回本,死活要把钱取出来不干了。猫姐说:不可理解,难道投资要一直赚不能有波动才行。投资就是应该去坚持做对的事情,因为我知道那是对的呀!我说:我倒是能理解你表妹的想法,因为她始终锚定在账户见到的新高,回撤了就会产生损失厌恶的情绪,当情绪不能释放,就会累积,在回到她所谓的本的时候,绷不住了,死活结束这份痛苦的感受。我想我割肉量化微盘股组合,更大的原因也是情绪累积到自己想尽快结束的地步,不能及时仓位跟回来,也是因为痛苦的情绪仍然热烈,根本做不到知行合一,或者说知的部分也不行。此后,投资中如何避免低级错误,避免大错误,我思考很多。我目前体会的就是要寻求一种投资中自在的感觉,就是持仓,策略等等都是在可认知可理解的范畴内,出现不可认知和困惑的地方,要做调整到自在的状态。这就是我下面要说的
把自己当自己,这是自在
接受自己的各种不完美,承认自己的平凡,原谅自己的错误,学会与自己和解,找到轻松和可持续的状态。当你不自在的时候,你觉得累、不轻松、容易自责,这些感受会慢慢累积。弗洛伊德说过:未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亡。它们被活埋了,以后会以更丑陋的方式出现。我猜天道忌巧兄前一段清仓转债可能属于这种情况,持续多年的满仓轮动转债策略在今年的低迷行情里有了不少负面情绪累积,想要结束痛苦的想法应该由来已久。可能出现了自我设定的场景时,如回本,就有了结束痛苦感受的冲动。天道兄发帖的当天我只是表达了很突然。因为清仓的时间节点,我其实也是做了转债的大幅减仓,因为那是思维惯性的正常反应,只是清仓很意外。
后来行情火爆,具体我就没去问他,这里肯定妄自菲薄了。天道兄看到,如有得罪望海涵,我和天道兄私下有过一些关于转债的简单交流,他的水准不用我说,是有目共睹的高手,转债上一直满仓轮动,动作不变形,轮动的优势,我是从认知上能理解到位的,减少变量,规避系统性涨跌因素,专注轮动是长期最合理最有效的方式,因为回头看,大部分涨跌的确是自己无法判断和掌握的。但目前我的转债投资体系只是轮动部分仓位不变 部分加减仓的仓位。而加减仓的部分回头总结,更多是一顿操作猛如虎,算账还输两万五。即便是负效应,但我觉着对于目前的我来说,也是必要的,因为他平滑了情绪,让情绪得到了表达和释放,避免了负面情绪累积在更遭的场景下出现低级错误。
我现在逐步理解了冯柳说的,保持行动力的重要性,这比对错还重要。用小仓感知情绪,用实践反馈认知,解决主仓的抉择问题。另外我还想讨论个层面,就是你知道自己哪里不行,经受不住考验,那么就和自己的弱点和解。绕着弱点走。比如转债投资,其实很多好机会来自于问题债或者有担心点的转债波动机会,有的机会其实也能看懂一些。但我对有担心点的转债我认为我经受不住波动的考验,被吓唬就怂了,所以我就定了个原则,这类的规避,甚至有些错误的偏执。
举个例子:宏辉转债 这个转债是一直符合我的审美体系的,但自从我知道是福建资本做的股票,我就再没上过像样的仓位,因为我怕他吓唬我,某个机构或者大户因为缺钱来个跳空低开,哪怕没啥确切消息,事后证明虚惊一场,我也会被在有效市场理念的恐吓下,不知所措。丧失行动力。这里我分享一段在南非旅游时的趣事,当地导游讲南非中国人的故事,南非这个黑人执政后唯一发达国家返贫的国家,应验了中国老话德不配位后的灾难。很多老南非都因为危险混乱离开了南非,但只有福建人在坚持,开超市。超市卖给黑人,可以10元成本卖100元,黑人不讲价,有钱就买。但买完后可能出现钱都花没了,他会回来向你要30元,说要回家的车钱。你不给发生冲突,那可能就冲你开枪了。我想是不是从北非走出来的智人,留下来的群体就是自然选择最无厘头的那波呢?福建商人是有名的底线低,富贵险中求,啥事都敢干。这是一种风格,无关好坏,但对于我来说,我厌恶风险,就回避,不让自己处在可能的窘境中,自然也别在收益兑现的时候羡慕。
投资之路很长,绝大多数时间让自己的投资保持可理解可认知的自在状态下,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通过实践和学习来提升认知,通过提升认知来调整自己的投资体系,秉承诚实的原则,认清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的事理解不深也别硬来。
人生海海,不过尔尔。投资上接受自己的平凡,少犯低级错误已然很好。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赞同来自: 柚子不好哭 、胖虎七 、翡冷翠的钢琴家 、选择大于努力V 、凡先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从9月以来一直没算账,9.24之前是低迷的市场没心情算。9.24之后是高亢的行情忙和懵以及乱,没心思和精力算。数了一下,9.24以来一共才14个交易日。但恍如隔世。
说正题投资,聊一下近阶段感受。我是绝对收益风格叠加相对收益风格,整体偏低风险。也就是主要两部分,权益 套利。
权益这部分,我虽然有很多品种,转债,基金,股票,港美股北交b股,啥都有,但其实从仓位角度上就一个,转债。归因分析是因为以往就是转债投资有稳定阿尔法,其他的赛道都还没有。转债也是以防守风格占绝对主要仓位的风格,所以在熊市阶段,相对收益还可以,但牛市来了,进攻性肯定不足,而且还在这波快牛没疯狂的前几天,有不少减仓和去进攻品种轮换防守品种的动作,因为没想到如此疯癫,而在10月8日那天反而减仓很少,和大多数人一样做了过山车。虽然操作上很不满意,但早已接受了自己的平凡,且也懂得不该既要又要,享受到了熊市的平稳,就不该享受到牛市的欢愉。
在此我极力推荐大家重读一下勒庞在一百多年前写的《乌合之众》,下面是一段百度百科的介绍: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我虽然深知《乌合之众》讲的大众心理学智慧,但这不足以让我成为超越市场的智者。我只是乌合之众的一员。但你懂这个智慧可以尽快的帮你理解这个市场的现象,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国庆假期期间外盘的疯癫,其实也有其内在的逻辑,就是大部分股票会连续涨停的预期,如正股迅速封住涨停,转债无涨停限制,那么该定位涨多少呢,外盘和转债一样,都是一次性预估兑现的逻辑。这也是我几乎所有周围的朋友都差不多的节奏,因为情绪就在那里,人在群体中无法逃避。
再说说套利,市场狂热之后,出现了大量的定价错误机会,我的情况是很早资金就被回头看低效的策略占据了大部分,等到后面出现更黄金的机会时,钱几乎没有了,绝大多数周围的朋友情况也类似,本质上来说就是趋势的力量远远大于套利的力量,造成了定价扭曲。而套利的力量在疯癫的过程中是逐步减弱的,因为大家的钱都消耗殆尽了,而趋势的力量随着狂热情绪是逐步增大的。所以此消彼长才会出现很多咋舌的非理性机会。所以看上去的不可思议也都是有其合理性。
面对这戏剧性的行情逆转,我的想法同时也是建议,就是坚持初心,我的投资底层理念就是签名: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先胜就是要固守能力圈,先胜后战,说大白话就是原来干啥还干啥,我做转债,还继续做转债,不会受其他情绪牵引,去博弈新的赛道。
不争就是不挣强,不预判,只应对。行情来了初期,看到的就是熊市反弹,现在明显市场热度上来了,就该按照牛市思维去对待。
举个例子:未来转债。熊市思维的时候,大家什么事都往坏处,债底附近就是顶,最好就是不违约顺利还钱,把该拿的利息拿到,同时拥有看涨期权,期权价值兑现更好,没有也行。所以行情初期,超过债底120元,我在122以上就分批减仓了。但行情走出了牛市氛围,环境已经变了,那么应对就是按照牛市思维,大家都往好处想,债底就是底,接近123就开始加仓了。
作为典型的乌合之众,大多数的时候我都没观点,我也不去预判要涨要跌,行情怎么走,我选择慢人半拍,已经发生的事情及时看懂就行,依据赔率去做选择就好。
易尔奇 - 安待久 渐息散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好奇心135 、drzb
截止本周末净值 没算连续有两周没算净值了,我老婆调侃我说,不回撤目前只能靠不算不知道了。我说:这是新策略,赚着钱了再算,心情好。从小喜欢踢足球,看足球,国足以往的比赛,那真的是国足虐我千百遍,我依然待国足如初恋。但最近两场国足世界杯外围赛,由于央视没播,我也就没特意去看网络直播。看来央视还是大聪明,眼不见心不烦,不给球迷添堵。和日本的比赛之前,我的感觉就是踢不过,没脾气,没希望。很气馁,很...打新老师上次盈利6%应该还没亏;
鸭蛋老师、封基老师、天道老师,
这些我心目中的高手今年都亏了。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秋鸣也悲…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赞同来自: 西瓜橘子圆圆 、塔塔桔 、justice110 、猪尾巴草77 、一般般化安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连续有两周没算净值了,我老婆调侃我说,不回撤目前只能靠不算不知道了。我说:这是新策略,赚着钱了再算,心情好。
从小喜欢踢足球,看足球,国足以往的比赛,那真的是国足虐我千百遍,我依然待国足如初恋。但最近两场国足世界杯外围赛,由于央视没播,我也就没特意去看网络直播。看来央视还是大聪明,眼不见心不烦,不给球迷添堵。和日本的比赛之前,我的感觉就是踢不过,没脾气,没希望。很气馁,很无奈,很绝望。
国足有点像现在A股的感觉,人都是情绪化的动物,情绪难免低落。工作热情也不高,每天干完基本工作,晚上看看连续剧《凡人歌》。想想人到中年,没经济压力,没失业压力。也就知足吧,国人只能爱国足,因为是中国人,国人虽然可以不只爱A股,但毕竟A股是最熟悉的市场,投资又是自己的工作,熬着吧,大家一起熬着吧
易尔奇 - 安待久 渐息散
赞同来自: 乐鱼之乐 、wangchengf 、自由之梦想
截止本周末净值1.0614,盈利6.14%新的大周期也许我们该考虑的不是是否该躺平,而是正确的躺平姿势。周五交易时段,老婆问我:今天很奇怪呀,怎么开盘时间看上连续剧了。我说:调节调节心情,让时间过的快一点。前一段时间转债一直都在不断加仓,因为以往心仪已久高攀不起的女神,突然变得可追求了,接近正收益开始就不断加仓,满足自己的欲望,生怕女神转身跑了。但官媒突然提醒信仰该放弃了,我想是提醒民众,想啥呢...逃离要快,姿势要帅;你懂的。:)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赞同来自: 柚子不好哭 、apple2019 、孤独的长线客 、Isxq 、Luff123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新的大周期也许我们该考虑的不是是否该躺平,而是正确的躺平姿势。
周五交易时段,老婆问我:今天很奇怪呀,怎么开盘时间看上连续剧了。我说:调节调节心情,让时间过的快一点。
前一段时间转债一直都在不断加仓,因为以往心仪已久高攀不起的女神,突然变得可追求了,接近正收益开始就不断加仓,满足自己的欲望,生怕女神转身跑了。但官媒突然提醒信仰该放弃了,我想是提醒民众,想啥呢,能过个普通日子就不错了。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真的处在了经济下行大周期的起点,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一直处在不断繁荣的印象里,人天性都会锚定在巅峰体验,就如每个投资者都对净值最高点有抹不去的记忆一样。衰退可能还不确定,但不再会像以往那样不断高速发展是确定的。躺平不该是一种动作,而应该是一种态度,在躺平的态度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姿势,积极生活。
人是社会中的人,大趋势中的人,最近遇到的一些事,让我想起了文学上的一个词,魔幻现实主义,很多事情看上去是那么魔幻,那么不真实,但又真实的发生了。欣欣向荣的社会和不断衰退萎靡的社会是俩种状态。特别是繁荣之后的落寞,让我想起了去台湾、日本、墨西哥三个地方的感受。
台湾经历过八九十年代的高速发展后,今天大学毕业生的薪水和三十年前持平。三十年城市变化不大,很多地方显得很陈旧了,我们这三十年薪水翻了20倍,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台湾人都承认现在不如大陆了,但百姓的生活状态很平和,一家都几个小孩。
日本曾经的世界经济体老二,现在也还很有实力,不快速增长的日子,也会变得平庸,我有个大学同学毕业就嫁到日本,她的体会是日本人现在还没中国人有钱,她们家就是嫌东京的生活成本太高,搬离了。我的体会就是社会增速下来了,那么变量就小了,即使拼命努力,阶层跨越的概率也小了,那还不如躺平过过小日子。
拉丁美洲那才真的是繁荣到衰落的魔幻现实主义,十八世纪左右二百年,由于白银矿产和橡胶生产,拉丁美洲极度繁荣,然后随着白银和橡胶的衰落,步入了百年的衰退,这社会就别提了,贫富差距,政权腐败,社会混乱落后,都是明面的。去了墨西哥好多个城市后我终于理解了,墨西哥人的文化,为什么是即勤劳肯干,又赚了就花,毫无长远打算,过一天算一天的快乐态度。
什么是适合自己的躺平姿势?这还真是一个值得反复揣摩的问题:)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请问如何看大丰转债大量资金被PPP占用,后续存量PPP项目何我目前的理解:这是个问题,如何解决我也不知道,但久期摆在这里,短期大丰不存在退市可能,拆东墙补西墙也是办法,目前我觉着大丰还不至于到不还钱耍赖躺平的地步,如果大丰三年后到期,我就不会选择坚持持有了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赞同来自: 柚子不好哭 、蝶恋火2 、南西利弗莫尔 、江左霉郎 、zslwin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人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独一无二的,天生就有一些性格和特质上的差别,天赋我的理解就是人的天生特点。而投资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是要由每个人这个单独的肉身去完成,中国古老的智慧教给我们万物万事皆阴阳,没有完美的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
举一个我和我爸的例子,我是仓位一重就难受,无法克服仓位重的心理压力,无论怎么努力其实效果甚微,但这个问题对于有的人从来就不是问题,比如我爸,我爸是不满仓就难受,空出一点资金都要马上买上股票。其实仓位的高低本身是中性的,要做的不是去克服自己的天性,而是顺应天性去设计投资体系。
我观察到一个现象,但凡是投资有一定年限的成熟投资者,基本上投资风格,风险偏好都是不漂移的,为什么呢?因为这就是切合自己最舒服的状态,因为只有在舒服和自然的状态才能持久,也就是系统一思考问题才能长久,系统二思考问题强制做事,它本身是耗能的,只能是特殊时刻。人类本能的就会选择下意识的习惯行为,因为他不耗能。所以投资中即便很多我们认为是对的事情也经常做不到,是因为认为对,只是系统二的思考结果,而没有转变成系统一的下意识动作,成长就是经过反复实践总结,把真正对的事情磨炼成了系统一下意识的动作,这才融入了底层投资体系。
天赋即是人天生的特点,后天的努力会强化改进,但不会根本改变。投资中我真实听说过最具天赋的人,就是我一个做量化的朋友,他结识的一个做抢板的高手,业界外号西藏T王。每个月都能赚很多钱,市场里拿走超过十位数。以前是刑警队长,他的描述就是看所有可能涨停的强势股,一眼花开,看一眼就知道操盘资金的想法。这一切都是我道听途说,我自然不知真假。用正常思维和我们自己的经验判断,这很扯淡。那我们说另外一个事情,用520个杯子,盛满同样的水,随机选出一杯,什么都不动只是看一眼,放回去。让一个人来找这个被看过的这杯水。这可能吗?我想我们看一辈子也找不出来。如果说有一个人很短时间扫描一遍,就找出来了。这可能吗?这违背科学和常理吧,那么请搜索水哥王昱珩。
我生活里的一个好友做投资专做打板,400万赔了300万,也不是人不够聪明,不够努力,是因为投资上天赋和努力的作用,我觉着主要看不同赛道获胜比例,打板这种低于百分之一的获胜比,那么天赋就是占绝对作用了。努力没用。在打板这个生态食物链里,最强者是由天赋者掌控,如果我也做打板应该还不如我朋友,但我们的区别是,我能认知到这事我肯定不行,我规避。投资里能知道什么事情不能做,这其实也需要点天赋。就是认知自己的天赋。
投资终归是要独一无二的自己去独立完成的事,自我认知就变得极其重要,因为所有的底层投资体系都是要顺应自己的天生的特点才行,因为只有这种模式你是自然融洽的,是不耗能可以长久不变形的。是系统一的自然反应。同时每一个投资者都首先需要学习和了解投资中的公理,也就是最底层绝对正确的道理,我的理解就是确定性的三个来源,价值,周期,规则。也就是演绎法你要知道从哪里开始演绎,先验逻辑你要知道永恒正确的是什么。剩下的就是要结合自己的天赋或者说特质,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体系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不断努力学习,来精进和完善自己的投资体系和能力。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赞同来自: 柚子不好哭 、蝶恋火2 、codychen123 、刀羊 、大王的笔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转债告别大饼时代,进入精耕细作时代。
我没有详细统计转债这个单独赛道的收益,但应该是一直缓慢新高的过程,也就是个别重仓的转债良好表现,抵消大部分转债的缓慢下跌。现在的市况下,我认为等权的轮动模式不如相对集中的精研模式。在整体弱市的市况下,只有极少数的转债可以在某个特殊阶段提供不对称博弈的机会,所以弱市该是向深度求生存的阶段。
随着转债债底被刚性打破,进入了新时代。而全体国民的不断悲观预期(实际上情况未必真那么悲观,但国人的特点就是容易想法趋同。我也是其中一员),转债正股随a股小盘股港股化的趋势,以及对未来的悲观预期,很容易都往坏处想,那债底的扎实性就一下子变成了转债投资者的共识,即便最后没有出现兑付风险,但只要市场有担心的点,那么转债的价格就可能承担很大的回落压力,这样对我这种博弈心态很差的人来说,无疑不是机会而是考验,很容易犯那种回头看的低级错误,但身在其中又受利益牵引,无法自适。所以人为的晒选出来一个转债池,让转债池内的转债回到无债底担忧的前时代,就变成了主要课题。
影响债底坚实度的因素有很多,我就不赘述了,但从第一性原理角度,这就是一个企业在规定的时间点能不能还钱的问题。那么我们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企业的决策者,他也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那么在这个处境下,他会怎么做,从这个维度去思考,就会有很多认知上的提升。
比如一个人得了癌症三期,将来大概率是挂了,但也还有一丝希望。但一个月后的手术费用,如果存款还可以,大多数人也会如期支付。但如果已经治疗两年了,有些扩散了,钱也花了不少了,那么接下来的治疗费用,就存在很大可能放弃了。如以前的洪涛如期兑付,但放到现在肯定违约一个道理。
比如一个人看上去身体很弱,恰巧他周围的亲人还有得重病的,那么大家很容易联想这个人身体是不是也有问题,那么几年后他是不是也不行了。想想家庭负担这么重,非累垮他不可。但将来怎样,还真不好判断。
企业的决策者无非都是权衡利弊去做一个事情,我还保持以前的一个观点,上市公司地位还在,那么转债兑付就是第一等大事,如果上市公司地位不保,转债兑付也不算个什么事。这是利益所致。
这个事情我觉着目前应该用演绎法来推演,而不该用归纳法来总结违约的因素。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赞同来自: 蝶恋火2 、xingml 、wygd1 、suprep 、廖杰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别处的回帖贴到这里吧
到期收益率明显高于均值的转债我都选择不看,因为按我的理解,从市场有效性的角度来说,超出平均水位的部分这都是风险补偿,也就是含有问题债的担忧和可能性。
但会不会有情绪影响带来的偏差呢,这当然会,但这属于难题,复杂题。最后的结果解对了,也不好判断是能力所致还是幸运所致,因为结果本身就是动态演化且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一个企业是否能还钱这本身也是一个复杂因素,
举个例子:岭南转债曾经是我转债的第一持仓,2月份的时候我就选择逐步清仓了,理由有两个,大幅减仓是因为岭南短暂跌破2元,我觉着有1元退市的担忧点,有担忧的债我就选择不会重仓。彻底清仓是因为企业虽然一直说还债没问题,但入股的国资换领导了,后任怎么会背前任的锅呢,肯定不会主动负责任,存在不再支持的可能性。即便最后兑付了,那也可能是这个事情影响到更大的领导,有更大的力量影响了这个事情,但锅肯定不是后任领导来背,雷也不是他来抗。
这轮问题债下跌我很早就认为这是强者的黄金机会,但这属于难题,不是我选择做的题,不是我能力范畴内的题,所以我一点都没参与,就如高收益债这样的难题,不是我认为我没有一点的认知能力和认知优势,读不懂题。而是我对我自己面对波动时的操作能力有清醒认知,没有心理坚定的锚点,在恐惧的氛围里,该出手也不敢出手,可能反而忍受不了割肉,犯低级错误。所以对我来说转债能够上仓位的原则,就是敢于跌了可以不断加仓,而不会减仓的品种。问题债这种丰厚利润真的也只配真正的强者才应该拥有,而我只配转平淡无奇和幸运的钱。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赞同来自: 蝶恋火2 、luojiandun 、wygd1 、suprep 、西瓜橘子圆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悲观预期
中国人的价值观是儒家自我实现的精神内核,容易趋同一致,这有别于西方宗教国家价值观多样性的特点。也就是说我们在一个时期,大家想要追求的东西都类似,那结果就是潮起潮落,反身性明显。
人口失速,经济通缩带来的经济悲观预期,从而形成负反馈的循环,反身性特征非常明显。这是我最近比较深的一个体会,从我自己的认知和感受,从身边人的反馈,甚至从上市公司沟通转债问题的交流中都能感受到,企业决策层的思想转变,我发现这惊人的同频。往悲观处想的时候,恐惧时皆恐惧,在大的趋势面前还是顺从趋势,尊重趋势,利用趋势。恐惧时贪婪这是强者的范畴,不属于普通人。
投资市场目前阶段是一个不断减量的过程,在趋势逆转之前,貌似在极值处寻找机会,抓短暂增量过程,是一个明智之举。
如果现阶段排除掉全面牛市的可能性,那么需要一定数量仓位防牛市的考量就可以做适度调整,低仓位等机会的模式,反而可能更容易操作好。我帮我的一位朋友忙,帮他做理财增强,因为目标明确,保本且不怕赚的少,比理财强点就行。结果收益超高,因为只在极值处出手,且到了左右平衡的阶段就获利空仓理财等待。
今年在规避机会损失和本金损失的平衡中,无疑极端的选择规避本金损失效果最好。但对于把投资当工作的职业投资人,肯定是要左右平衡是正途。就如我朋友账户的高收益,肯定不是我的水平高,因为我更上心的自己投资收益低,而是人家的高收益是承担了如理财低收益也心安满足的风险换的。
在活下去成为主流的形势下,本身不占优势的状况下。毛主席长征的策略值得借鉴。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但一味逃跑是不行的,要小战斗不断。寻找和等待绝对占优的情况打突击战。用投资的话讲就是等待极值的好机会,在能力圈范围内,认知占优的情况下,适度重点突击,打确定性最高的歼灭战。
pppppp - +---++--+-+++++++++++
赞同来自: moricatz888 、大7终成
截止6.28半年末净值1.0481,盈利4.81%经济转向,胆子大的会以各种形式一波波抬走;
转债价格体系重新定位;认知体系重新适配中
这轮转债调整操作的感觉很差,虽然因为重仓的凯中转债幸运,整体收益并没亏,但由于某些转债超出认知的走势,把我吓住了,如我仓位也还行的大丰转债,因为反复和公司也确认过违约风险的担忧,从财务状况和公司的基本面,我都是把他列为债底绝对安全的范畴,却走出了问题债的恐慌走势,这个和我手里踩雷的科达转债和雪榕转债不一样...
小心驶得万年船,打新兄做的没错;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赞同来自: wygd1 、柚子不好哭 、乐鱼之乐 、老火鸡知行合一 、zfengzhe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转债价格体系重新定位;认知体系重新适配中
这轮转债调整操作的感觉很差,虽然因为重仓的凯中转债幸运,整体收益并没亏,但由于某些转债超出认知的走势,把我吓住了,如我仓位也还行的大丰转债,因为反复和公司也确认过违约风险的担忧,从财务状况和公司的基本面,我都是把他列为债底绝对安全的范畴,却走出了问题债的恐慌走势,这个和我手里踩雷的科达转债和雪榕转债不一样,预期是不一样的,科达转债和雪榕转债的市场担忧和我的认知是可预见可理解的。而大丰是超出认知的,虽然解释的话可以理解为评级降级,机构被动风控,我的朋友逆势加仓,但我没做到,我的状态是吓住不敢动了,没加也没减。
债底被打破后,问题债的定价逻辑我是认可和有预见的,但对于问题债的定位让我产生了很大的疑惑,我是恐慌的时候一定恐慌的性格,当负面情绪占主导的阶段,我即便认知是没错的,也如同在高楼边缘行走,连基本的走路都不会了。恐高的人腿软,不是告诉自己没危险就可以做到不害怕的。
在中国经济不断低迷,预期不断变差,信心持续不足的当下,上市公司的老板们的想法和处境也是在动态调整的,大丰的这种走势,我真的没信心以往树立的价值锚体系能禁得住考验,恐慌性下跌我的确也排除不了是否因为有黑天鹅事件,有信息优势的人是提前抢跑呢,现在的状况是枪打一只鸟,其他1000只鸟都有担心会成为下一个,虽然概率只有千分之一。
职投八年,投资二十多年,再次让我意识到我的确不是做投资的一块好料。只能在现有基础上凑活用吧。经济和投资环境的寒意,是逐步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继而又反馈到整个社会,这就是通缩,个人只能是尊重趋势,利用趋势。
我最近的思考是:既然遇到问题就是会恐慌,那么就在不担心会恐慌的机会上加大力度,已达到风险承担的平衡。
今后稳健的选择还是能够稳定盈利的国企央企,回避民企、小公司。
做转债不能再无脑轮动,最好也剔除民企和小市值,只做优质国企股。
不过这样就没多少了,轮动的意义也不大了。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赞同来自: Syphurith 、蝶恋火2 、xingml 、柚子不好哭 、you123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转债之惑
今年的行情很割裂,目前股票中位数-20%,转债正股中位数-17%。转债平均-4%。今年大家的收益率也呈现冰火两重天,好的如安全饕老师收益翻倍,惨的很多是年初就杠杆爆仓。我小圈子身边的朋友,收益高的目前35%,收益低的还处在亏损中。
我的持仓惯性这几年都是集中在小的波动性上,自然被精准打击。权益持仓主要就是可转债,转债目前是我权益主要赛道,甚至没有之一。最近转债的腥风血雨大家也都知道,明显转债这个赛道没处在友好阶段。转债作为我唯一的权益投资主赛道是否应该调整这个问题,困惑我不是一天两天了,其实从去年发生实质性违约和转债强赎等新规执行以来,转债特性由下有保底,向上无限。变成了下无保底,向上有限的根本性改变。我就清晰的意识到存在这个问题,但一直困惑,未曾改变。我想很多朋友也应该有和我一样的困惑。最近我逐步清晰了这个困惑,所以分享一下,大家一起讨论。
关键词“跨界”
前几天看了一个新闻,证监会处罚一个案件,就是老鼠仓,内幕交易。但有趣的是涉案账户最后的交易是大幅亏损的。账户都是公司董事长亲属,买卖自家公司股票,基本默认为老板利用信息优势炒作自己股票。除了违法性质之外,为啥还亏了呢?核心的原因我认为就是跨界了。一个领域的专家,到一个新的领域其实是小白。即便你有确定性的信息优势,但在投资领域你是跨界小白。这让我想起繁花时代我身边听说的真事,一位上市公司董事长为讨好一位副省长,告诉其消息,让副省长损失惨重,成了接盘侠。
我十几年前还做着企业家梦的时候,认识了很多行业的小老板吧,非常多的人都遇到了原有行业大不如前,想要拓展新方向的困惑。我也是其中之一,这些人已经属于在原有领域算取得成功的人,自我认为也具有一点能力,人脉,经验。包括我在内,搞二次创业的人,95%都以失败告终。最大的原因其实就是在一个存量市场跨界,老手都苟延残喘,新手自然毫无生存机会。这里我都是泛指普通的大多数,任何时候都有能力强的,幸运的,掌握超强资源的人。
跨界小白就没机会生存吗?需要一个前提,就是增量市场。做生意,就是要行业景气周期,行业内的企业都赚钱,新手小白也能进入赚钱的正循环,从而不断积累经验,成为老手。转债对我来说,也算是赶上了一个增量市场过程,让我从新手变成老手。
权益投资除了转债,其他赛道我实践下来,结合自己的能力和性格,还没实验出来稳定盈利的赛道。这也是我明知转债市场整体环境越来越难,我却主动困在其中,因为我没能力和信心跨界。像极了以前做生意时,原有生意眼见的越来越差,但主动出击跨界拓展,死得更惨。所以只能守,采取守势龟缩在能力圈内,等机会。
如上周就踩雷雪榕转债,目前阶段有点防不胜防的感觉了。同时,在公司户里当废纸买的免费看涨期权-湖广转债来了把波动,都属于意料之外,只是仓位有所不同,转债整体一直以来还是盈利的。对于我来说,转债超出平均收益的超额还是敢于预期的,最主要的是,转债犯低级错误的概率低,这是我最看重的。因为我在别处真的就是总犯低级错误。
红利股明显处在增量市场中,但整个A股市场是存量博弈阶段。一家人只有一条裤子,现在红利股穿裤子出门了,啥时候回家换裤子,对于跨界小白真的太难预估了。
A股已经十年没有全面牛市了,没有广泛的赚钱效应,就不能吸引民众成为新股民,一句调侃的话挺好玩,20-30岁的没人炒股,30-40岁的股民没见过牛市,40岁以上的都套牢着呢。
最后总结,思考了一圈,原地未动,只是不纠结了。往好了说,坚守能力圈。往差了说,给不思进取找理由。奔五的年纪,的确有些得过且过。
存量内卷的时代,躺平成为一种时尚,玩的也是性价比呀!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赞同来自: 蝶恋火2 、一骑绝尘1993 、大7终成 、口口夕口木 、flybirdle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周末仔细读好友htroad公众号的文章,整体都是很好,其中有一篇《世界的颠簸超乎你想象》还是触动挺深,很好的诠释了统计套利的精髓。我截取大部分给大家欣赏
$**大概十多年前,可能因为在银行开通了账户贵金属的原因,有一段时间关注过贵金属的走势。记得当时铂金是最贵的,价格高达1700美元/盎司,比黄金贵的多(查询kimi得知,2007年黄金价格区间大致在650-800美元/盎司),钯金则相对便宜,大体才200美元/盎司。在现实中,铂金也非常流行,电视里铺天盖地的广告,在婚戒市场上,大有挑战黄金的势头。
支持铂金高价的原因,看起来也非常合理:(1)铂金是世界上最稀有的贵金属之一,世界上铂金储量仅为黄金的1/30。(2)铂金开采难度高,加工时间长 (3)铂金具有高硬度、强延展性和耐熔性,相比黄金和白银,化学性质更稳定,长期佩戴不易褪色变质,更能见证爱情的长久。看吧,无论从稀缺性,还是从加工成本角度看,铂金比黄金价格贵是多么自然的事情啊。
今年,黄金的大幅上涨让我重新开始关注贵金属市场。结果最让我吃惊的不是黄金价格火箭般的走势,而是相比我脑海中的印象,不同品种之间价格的巨大落差。截止最近交易日,COMEX黄金价格大约2340美元/盎司,铂金价格920美元/盎司,钯金价格950美元/盎司。
昔日的贵族沦落到只有黄金40%的价格,令人唏嘘。当然,人们一定又能找出很多不一样的理由来进行论证,例如:(1)黄金作为国际储备硬通货,是世界主要国家的储备货币,因此黄金在保值和抗通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2)铂金的售价和回收价格差距大。这是因为铂金本身在国际上的认知度较低。由于铂金本身采集、检验难度大,回收价格很低,商家甚至不愿回收铂金,导致铂金变现困难。
解释总比预测要简单。回望过去人人大神,展望将来一团浆糊。我们无意也无能力预测贵金属价格今后的走势,但这个故事对我们还是能有很多的启示。
世界的变动超乎想象,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只是我们的想当然。只是我们的人生经历和这些事件相互重合,让我们以为世界本该这样。然而世界本就是有多重可能性的。
举几个例子。短周期来看,A股和港股羸弱的表现让很多投资者丧失了信心,沪深300指数可以连跌三年,恒生指数可以连跌四年。开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买的基金产品都能跌个二三十,还不如当初买确定性更高的保险类产品。但这样的走势会是常态吗?长周期的养老资金锁定较低的利率是否能够成功跨越多个周期呢?
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启示:一切基于比值的投资(金铂比,金银比,A/H股价差等等),都可能面临重大的风险。这个话题非常之庞大,我们留待有空的时候再聊。
**$
投资稳定盈利本质上讲就是找可以利用的规律。而规律又分先验逻辑和后验逻辑。
能永远经得住考验的先验逻辑自然是好,但不是操作难度大,如价投思想。要不就是机会少,规则出发的如期现套利,大家都懂自然很少有机会。
大部分市场里的规律还是属于后验逻辑的统计套利范畴。就是一个阶段的规律,可以用,但具有不稳定性,唯一不变的规律就是以往的规律一定会被打破。用大白话说就是要利用,但还不能一根筋死心眼坚持。因为从根源上这只是后验逻辑,没有一直有效的基础。
投资的选择本质就是相互矛盾的,如霍华德马克思的名言:投资只有两种风险,一个是本金损失的风险,一个是机会损失的风险,规避其中一种风险很容易,规避两种风险不可能。统计规律既要相信,又不可全相,说到这里一定有人骂娘,这到底他妈在说什么,信还是不信:)
格局和坐电梯也是一个左右互搏,相辅相成的哥俩,前一段坚定信念,要格局直到吃一口超额收益,结果是一口都没吃到,都坐电梯下来了。但心理还是比较顺畅的,因为我坚守了我的想法,且心态平稳,想吃肉就要坐电梯。认同了这个理念,跌下来不闹心,其实就是进步。
以往总结一个规律是自己要感觉飘一下,持仓上涨带来兴奋一下,热情高涨一下,然后才是泄气。刚新鲜总结的规律就打破了,转债持仓没有一个烟花,也没涨到想减仓的地步,就都下来了。所以交易自己的感觉是多么不靠谱。
最后总结一下体会,低风险投资的一个主要类别就是对冲套利,本质的逻辑核心就是回归。而回归的机制逻辑是否过硬,这就决定了策略本身的性质。如同月相近商品期货,同商品期货远近月。要清楚其机制。和股指期货是有本质区别,根源就在于回归机制。做策略的同时一定要从根源上思考问题,方能做到进退有度。
犯错是很正常的啊,谁都会有。但是前提是事后能认识到错误本身啊。正是因为很久没大赢利过了,没有安全垫了,经不起万一失败了,所以对于这么好的机会我也是小仓位了。心平一点,未来机会大大的有。我相信我会抓住很多机会的。
总不能说,我觉得那是个好机会,低风险高收益的重仓好机会,但是我犯了个错:我胆子小没上仓位。所以胆子小是错误本身吗?难道不应该是:那个机会对于你来说可能根本不是低风险高收益的,你的判断是错的。
我还经常做错呢,2014年的重仓新世纪(现名联络互动)在12月23日的底是我抛出来的。后来涨了6倍!我一直耿耿于怀呢。。。。,类似事很多呢。每次总有一定的理由。新世纪是因为那时候市场调整,我2014年的盈利我必须保证在50%以上的,所以怕盈利逃走了,就下决心清空了。你以为自己是神仙吗?我只是普通人,如果我能把过去的错误能改正三四个,不说多的,就三四个就行了,那就封神了!!!!那现在收益率超千倍了。犯错是很正常的啊,谁都会有。但是前提是事后能认识到错误本身啊。
总不能说,我觉得那是个好机会,低风险高收益的重仓好机会,但是我犯了个错:我胆子小没上仓位。所以胆子小是错误本身吗?难道不应该是:那个机会对于你来说可能根本不是低风险高收益的,你的判断是错的。
walkerdu - 为着理想勇敢前进
赞同来自: 红牛Y
听起来很内行的。但如何对冲?这里亏了,那里赚了,最后不是大约平了吗?这里赢了,那里却亏了,也平了吧?哈哈两个年化50%最大回撤50%的策略组合起来有可能实现年化50%最大回撤为零。
你还是不明白这里面的核心点。你分析了那么多,还选择了更稳妥的可转债控制风险。但你还是不敢上仓位,这就是客观事实。这客观事实本身已经说明了你的知行不合一的,你说其他的没有意义啊。你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你怎么办?到底是你判断有误还是心态没有修行好,这至少有一个问题吧。你得自己勇敢面对它啊。我还经常做错呢,2014年的重仓新世纪(现名联络互动)在12月23日的底是我抛出来的。后来涨了6倍!我一直耿耿于怀呢。。。。,类似事很多呢。每次总有一定的理由。新世纪是因为那时候市场调整,我2014年的盈利我必须保证在50%以上的,所以怕盈利逃走了,就下决心清空了。你以为自己是神仙吗?我只是普通人,如果我能把过去的错误能改正三四个,不说多的,就三四个就行了,那就封神了!!!!那现在收益率超千倍了。
没有真正买过转债经历熊市的人是不懂得。我2008年年初买了海马可转债,105元。那时股票21元,后来大熊来了,到了11月,股票到了2.4元,可转债最低86元,90以下只有三天吧。大部分时间是96-101元之间。有啥好怕得?国有银行担保的!到期还款110元吧。没任何风险。11月最低时,公司下调转股价至2.4元,后来2009年股票到了5.7元,转债到168元被强赎回了。经历了一年大熊市,浮亏最多也没超...您看您经历那么丰富,但是这次你还是不敢上仓位,这本身就说明它不符合你心里的低风险机会。顶多是个中风险。这就是你的问题所在。不是经历的越多就做得越好的。认清不了自己的边界,就很容易变纸上谈兵。
自己不懂别以为别人都是傻瓜。任何事情都没有100%的,只有以前的可转债由中国四大银行担保的,那个是100%的,没有意外的。现在的可转债有违约风险,有退市风险等。即使没有,买90元左右的可转债,有可能三四年不涨,即使指数大幅上涨,你对应的股票不涨而且还不下调转股价。已经有许多这样的公司出现过了。所以不能随便买全部买。我不是说得很清楚了吗?是前而年多次失败怕了,不然按我个性是全仓买了。为啥它又是低风险...你还是不明白这里面的核心点。你分析了那么多,还选择了更稳妥的可转债控制风险。但你还是不敢上仓位,这就是客观事实。这客观事实本身已经说明了你的知行不合一的,你说其他的没有意义啊。你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你怎么办?到底是你判断有误还是心态没有修行好,这至少有一个问题吧。你得自己勇敢面对它啊。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听起来很内行的。但如何对冲?这里亏了,那里赚了,最后不是大约平了吗?这里赢了,那里却亏了,也平了吧?哈哈老哥,咱俩已经加了微信,对冲的事我大概和你讲讲,你也就明白了,你现在问的这些问题,就如同初中生总问高数里关于导数的概念,不是对冲本身多高深,是你没了解基础知识而已。对冲本质是希望过滤掉贝塔,专注阿尔法。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赞同来自: 又一村 、老实的很 、流沙少帅 、sunpeak
自己不懂别以为别人都是傻瓜。任何事情都没有100%的,只有以前的可转债由中国四大银行担保的,那个是100%的,没有意外的。现在的可转债有违约风险,有退市风险等。即使没有,买90元左右的可转债,有可能三四年不涨,即使指数大幅上涨,你对应的股票不涨而且还不下调转股价。已经有许多这样的公司出现过了。所以不能随便买全部买。我不是说得很清楚了吗?是前而年多次失败怕了,不然按我个性是全仓买了。为啥它又是低风险...感谢老哥把逻辑说的很清楚,这种机会我不能获得,最核心的因素是不懂正股,这个需要关注度惯性匹配,正股驱动逻辑要理解够深度,具体操作能力要匹配。但我如果听到详细的逻辑解释,我还是会判断出来这是一个不错的不对称博弈的好机会。
转债有一个很好的点就是会阶段性出现某个不对称博弈机会。转债对正股来说属于慢变量,在面对正股一些不确定性很高的可能性机会,具有了下有保底,向上无限的时间节点。可以去博弈可能性
赞同来自: 作手十一 、banjolaura 、sostot 、家和妈妈 、zddd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对于年化15%的收益,我是有充足的信心的。实际上,2021年这年我损失最大的一年,有三次机会整体账户达到26%以上,只是我还不满足,导致反而大回撤的。就说最近一二周的一个机会吧,(我都会大讲出来,分享给同学朋友,让理智的人也赚点钱),4月28日我发现了正丹转债大涨这么多的原因了,然后研究了几个小时,决定29日要买百川转债,94元。百川负债率是高,但目前经营好转,应该不会违约。毕竟还有这么多年,即使...有关投资的“道、法、术”与人类认知、学习模式关系的探讨
有关分享内容的实与虚,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
1.两者都是重要的,入门的时候“实”更重要,因为需要理解“虚”的载体。这时候需要多多去找很多很多个实际的案例。
2. 入门之后,“虚”更重要,因为理解“虚”可以帮助你在变化的市场里通过自己的能力找到很多个“实”,而不再是仅有抄作业的能力。
在投资上,我们将上述的虚实拆分为“道”、“法”、“术”。其中“道”最虚,“术”最实。
再具体一点,以两个我们所有人都懂的生活上的谚语为例子:
(1)不要借钱消费
(2)一般人不要炒股,有闲钱最好买房
这是两个在普世价值观中,一般老百姓通常公认是正确的道理。这里面第二条可能有些朋友不认同,但稍安勿躁,我后面会详细阐述里面的逻辑。
一、法的层面
“法”这个层面应该是大家最通用的工具,中国很多成语故事“三人成虎、揠苗助长”等等,实质上都是策士在向统治者传达“法”时留下的。
落到身边,很多老百姓,他们啥大道理也不懂,比如我的丈母娘,没啥文化,买来预制菜食品的包装上的烧菜步骤说明都看不懂。但是他们非常简单机械地记住了(1)、(2)这两件事是正确的。这里他们记住并执行上述谚语的信心或来源于他们非常信任的人的语言或者祖训或者他们亲自目睹的亲近之人的遭遇(我们称之为“经验”)。
如果他们坚持这样的行为准则,他们往往不会收获一个很糟糕的人生。而且,他们的行为并不需要他们拥有高超的认知或深厚的学识,只需要简单固守就行了。
比如芒格所说的“不要去我会死的地方”,巴菲特建议“普通人买指数基金”,基本上都是基于这个逻辑。
但“法”这个东西本质上是建立在一个当前看似合理假设上的通用模型,往往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比如老百姓过去奉为圭臬长达10多年的“买房是最佳投资”这个逻辑建立在货币增长、人口红利增长、城镇化持续加深的时代背景下,站在当下这个逻辑的时代可能就此过去了。
再或者可转债作为“上不封底,下有保底”的品种天然是一个友好的低风险品种,这是建立在可转债由于可以通过下修以债权人侵蚀股权人资产方式实现的。随着壳资源价值的消失,蓝盾、搜特、鸿达等品种的实质性违约,“下有保底”的“法”也随之消亡了。
二、术的层面
上面的例子中,(1)不要借钱消费(2)一般人不要炒股,有闲钱最好买房 这两件事,如果从具体逻辑的视角,我们又会有不同的认识。比如:
不要借钱消费的原因是人们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物欲,而且对自己未来现金流的预测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此借钱消费往往会导致现金流的透支,从而使得自己陷入困境。但这里的隐含假设是“人无法控制物欲”、“现金流不可预测”。如果我是一个企业老板,现在需要拜访一个大客户,此时,我骑自行车去拜访和坐着专属司机开的奔驰去,可能最后的结果完全不同。此时,借钱去买一辆车作为生意的必要投资就变得很有性价比。
反过来,如果我买的可转债是中行转债,买入时可以获得的YTM收益与我正回购所支付的利率相比要高,而且可以获得一个免费的看涨期权,我对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计算精确到每一天。我为什么又不能通过借钱去持有该资产呢?
再者,今天我刚又重读了阿凯老师的发家史,对于阿凯老师这种极其聪明,能算清收益又能理解风险的人而言,在自己已经清楚估算完风险后(明确三知道后),为什么不能炒股呢?甚至在明确算出自己的年化收益确定在20%以上,又凭什么不能借5%的贷款杠杆炒股呢?
所以,通过这里的详细拆分,我们就会发现,“法”的局限性在于其针对的是80%的大部分情况,而随着时间和环境发生变化的部分是不能由“法”解决的。此时,“术”的使用就非常有必要,但“术”的使用是极其局限的。
对于不理解“道”的人而言,简单地传授“术”甚至是极其危险的。简单想象一下,一些看到阿土哥通过杠杆中行转债发财后,自己在未做深入研究后,就在15年贸然杠杆买入可转债。或是一些一知半解者,在目睹19-21年的盛况后,就在21年贸然加入高杠杆吃IC、IM贴水的行列。这些人看到了“术”,但不得其法,不懂其道,最后的结果往往比较凄惨。
三、道的层面
道是最高层级的底层逻辑,其普适性极强,但道的本质是大量具体案例抽象成高维概念后的高度概括。还是回到我们(1)不要借钱消费(2)一般人不要炒股,有闲钱最好买房 这两件事,从“法”的逻辑来看,完全是割裂而无关的。
但我们进一步追求其本质会发现,这两者存在明显的共同之处。他们的核心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保守估计以及对未来的中等偏悲观假设。从投资的话来说,他们的底层都可以用“做事应保留一定的安全边际,并且在行动时需避免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一句话来概括。
这句话就是上述两个看似不相干案例背后抽离出来的底层逻辑,也即是“道”。这个“道”就是极其普世而对投资者最有价值的理念。
人心中道法术的形成与传递机制
有关教育和分享,这几年在家庭内部一直是我辅导小孩功课,因此我也一直在思考与研究人类的学习与反馈机制,以便提高教育效果。这里有一点点体会,就是“道”是最重要的。但“道”只能传达,无法教会。术是最不重要的,但基于术的学习和踩坑是逃不开的。
因为人类的本质是基于经验的底层动物思维(即丹尼尔卡尼曼所谓的“快思维”)为本能开展初始学习的。
所以,作为心存善意的教育者、传道者,一定要在一开始的时候用“快思维”的方式教会学生一个一个长期来看很有问题但在短期有效的“术”,然后提前说明“术”所存在的“僵化、局限”的问题,并找机会让该问题充分暴露。
此时,聪明、有探索欲望的学生会尝试趋利避害,从而试图追究“术”背后的本质。并且由于你对“未来灾难和问题的预言”将拥有极强的话语权,他们会认真思考为什么有人可以预言这些问题。当他们自己追求术的本质的思考结论与他们曾经听到但不理解的引导者(老师、父母、大v、芒格等)所宣扬的“道”重合时,他们将受到最大程度的震撼,进而充分理解道、法、术之间真正的关系并从此走上正确的道路。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
1.两者都是重要的,入门的时候“实”(术)更重要,因为需要理解“虚”的载体。这时候需要多多去找很多很多个实际的案例。
2. 入门之后,“虚”(道)更重要,因为理解“虚”可以帮助你在变化的市场里通过自己的能力找到很多个“实”,而不再是仅有抄作业的能力。
赞同来自: 困了学索隆 、gaokui16816888 、流沙少帅 、好人平平安安 、闲菜 、更多 »
如果这也叫低风险高收益的机会的话,那股市债市真是遍地黄金了。自己不懂别以为别人都是傻瓜。任何事情都没有100%的,只有以前的可转债由中国四大银行担保的,那个是100%的,没有意外的。现在的可转债有违约风险,有退市风险等。即使没有,买90元左右的可转债,有可能三四年不涨,即使指数大幅上涨,你对应的股票不涨而且还不下调转股价。已经有许多这样的公司出现过了。所以不能随便买全部买。我不是说得很清楚了吗?是前而年多次失败怕了,不然按我个性是全仓买了。为啥它又是低风险呢?毕竟企业已经开始赚钱了,而且赚很多的预期,因此基本不会违约的。而且它是很大可能有高收益的。因为正股很有可能翻倍到15-17元一带。而且就在这一二个月。主要是它的产品大涨价了,涨了几倍,而且还有可能再大涨。小众商品就是如此,过去几年有许多先例的。从长远看,最后也是一地鸡毛,但那是以后的事。大A炒涨价是传统,美股都是这样的,人性相通的。所以值得博弈。因为买的是可转债,如果博弈股票,一周就60%收益了,为啥舍弃股票宁可少赚一点买可转债,主要是可转债有保护作用,万一失败,也不会跌得稀里哗啦的。股票三元时,转债也在90上下呀。但如果这样的话,整个市场已经鬼哭狼嚎了。买百川转债仅仅只跌10%上下,那又有何可怕呢?但更大可能是大幅上涨。产品大涨价,利润到了十亿了,这公司会不涨?市场里的人不全是集思录上的人,连退市股都有很多人在博弈。再说正丹已经大涨了,现在关小黑屋了,全市场的人都知道了吧?已经有榜样了,还不相信会上涨?那如何做股票呀?况且百川一周前还真没涨过呀,底部上来那是随市场被动上的不算的。如果涨了三个张停后,我肯定放弃博弈了。
自己说的话都是矛盾的,还没有自觉吗?
“我觉得是个低风险高收益的机会,但是我胆子小了,所以只买了一些”,如果你真的认为它是低风险高收益的,那你就不会不敢上仓位。你看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对于年化15%的收益,我是有充足的信心的。实际上,2021年这年我损失最大的一年,有三次机会整体账户达到26%以上,只是我还不满足,导致反而大回撤的。就说最近一二周的一个机会吧,(我都会大讲出来,分享给同学朋友,让理智的人也赚点钱),4月28日我发现了正丹转债大涨这么多的原因了,然后研究了几个小时,决定29日要买百川转债,94元。百川负债率是高,但目前经营好转,应该不会违约。毕竟还有这么多年,即使...如果这也叫低风险高收益的机会的话,那股市债市真是遍地黄金了。
自己说的话都是矛盾的,还没有自觉吗?
“我觉得是个低风险高收益的机会,但是我胆子小了,所以只买了一些”,如果你真的认为它是低风险高收益的,那你就不会不敢上仓位。你看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对于年化15%的收益,我是有充足的信心的。实际上,2021年这年我损失最大的一年,有三次机会整体账户达到26%以上,只是我还不满足,导致反而大回撤的。就说最近一二周的一个机会吧,(我都会大讲出来,分享给同学朋友,让理智的人也赚点钱),4月28日我发现了正丹转债大涨这么多的原因了,然后研究了几个小时,决定29日要买百川转债,94元。百川负债率是高,但目前经营好转,应该不会违约。毕竟还有这么多年,即使...平均年化15%的话,就是10年4倍,20年8倍,30年16倍;保守估计您目前的可投资资产也在千万以上(因为您之前赚到了70倍以上);那么30年后,您的资产规模也轻松上亿了,所以您错过了房地产发财的机会,股市也迟早会补给您。
对于年化15%的收益,我是有充足的信心的。实际上,2021年这年我损失最大的一年,有三次机会整体账户达到26%以上,只是我还不满足,导致反而大回撤的。就说最近一二周的一个机会吧,(我都会大讲出来,分享给同学朋友,让理智的人也赚点钱),4月28日我发现了正丹转债大涨这么多的原因了,然后研究了几个小时,决定29日要买百川转债,94元。百川负债率是高,但目前经营好转,应该不会违约。毕竟还有这么多年,即...大佬请教一下,正丹和百川的逻辑是什么呢,能否简单分享一下。
兄弟,我对你的书中基本观点很认同。但刚才这句话有许多你自己创造的词汇?我连大家常用的aerfa,bete,这种说法都感到不太接受。啥叫中性对冲?转债是非线性,股票是线性的?听你这句话似乎明白了是这个意思吧,结合期权?期权是要开期货账户才能做吧?我在想股票做多,期权做空,这样对冲不一定有效吧?因为现在个股不是同步的。国内只有指数期权吧?我没去好好研究过,看到过。境外是可以做个股期权的。打新老师理论很丰富,实战毛没有!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赞同来自: 柚子不好哭 、孤独的长线客 、zxvf 、某凡78 、深水炸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对待投资收益的比较分析,我看很多人经常会拿所有公募和私募的业绩和个人投资者做横向比较,从而得出自己的分析。这方面我想说几句,这个比较我认为就是没有可比性的。原因是规模和规则。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投资收益还不错的个人投资者如果管公募或者私募都没法达到以前的收益率的。这和真实性和水平都没关系,这是规则所致。
对于限制因素,我认为规则甚至比规模影响更大。公募基金一般都是会限定投资类别,限定最低仓位,应对申赎等等。即便更灵活的私募,资金也是不能随意进出。也要限制投资范围,而个人投资者是更灵活的。下面我就举一些集思录常见的一些投资手段和规模、规则相关的例子
1、北交所打新,转债打新,单户限制金额的lof申购等等这些有单户金额限制的方法,对于基金都是无效的。很多投资上的收益增强其实来自于小。
2、月底冲量。所有资金灵活转进转出去各个地方的机会,比如期货,期权的机会,对于基金也基本上都是不可能的
3、qd相关机会,机构会受到外汇管制,税收限制,规模限制,个人投资者能做的事,机构几乎不能做。
4、可转债 可转债本身就是一个有容量限制的品种,流动性决定对于小资金的机会,对大资金根本就没机会。这个大家应该很容易懂。
5、事件驱动型的权益博弈机会 如st摘帽 事件驱动等,不是机构不让参与,就是容量受限。
细细品来,集思录上大部分方法,不是基金经理不懂,是根本就没法弄,另外规模和收益率的关系,这个谁都知道,但真正理解的比较深的也不多。
巴菲特说管理500万美元的基金能年化50%,
文艺复兴大奖章基金,常年年化60%,是因为基金规模保持在100亿美元
公募基金规模在十亿级别的,才可能出明星,百亿级别注定平庸。
如果让我管一个基金,我真的想不出我该怎么干,我能干什么,所以说大卫真的挺厉害。低风险思维做权益,基金能做今天这样,过去能做的东西都不让做了,要全新的方法来做,只剩下底层的思维和认知。
对于自己看不懂的东西,有人习惯性质疑,这等同于封闭成长,应该持开放心态,去了解,独立思考。对于我们普通的小散户,应该利用好自身优势,灵活性,结合自己的能力,看自己能干点啥就干点啥,从自己的偏狭的认知去分析巴菲特投资到底厉害不厉害,如同江边大爷讨论国家大事一样,啥用没有。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赞同来自: 作手十一 、stoneez 、kolanta 、yak2000 、慧生 、 、 、 、 、 、 、 、更多 »
兄弟,我对你的书中基本观点很认同。但刚才这句话有许多你自己创造的词汇?我连大家常用的aerfa,bete,这种说法都感到不太接受。啥叫中性对冲?转债是非线性,股票是线性的?听你这句话似乎明白了是这个意思吧,结合期权?期权是要开期货账户才能做吧?我在想股票做多,期权做空,这样对冲不一定有效吧?因为现在个股不是同步的。国内只有指数期权吧?我没去好好研究过,看到过。境外是可以做个股期权的。我哪里会创造词:)这些词都是基本术语,境外投资机构,有的都是分线性部门和非线性部门,因为构建的模型不一样。看您的回复,我知道您是博弈的高手,权益投资,看对,做对,重仓做对,杠杆做对。四个层次,您肯定是高阶选手,这也是高收益的来源。您举例的百川转债,这个完全是从股的角度出发,但结合转债却是一个不对称风险的机会,但对于绝大部分转债投资者没这个股票投资能力和敏感度,另外在仓位上也很难对应上足够仓位,这些都是能力圈所致。一直想和投资转债的股票高手合作交流,从股的角度找一些不对称机会,希望可以有进一步沟通的空间吧
对于投资,我打个比方形容一下咱们两个的状态,所有人开始投资基本都是从股票开始的,这相当于所有人学武功,都先学少林正宗功夫一样,练了很多年,只有极少数人精进到高阶,大部分人也不是不努力,但各种原因就是不行,但也要行走江湖,那只能去学一些小宗小派,下个毒,撇个飞镖啥的。您就是极少数中的一位,所以除了武林正宗,别的事你基本不懂,并不是学起来有多难,是从真正动过这个念头且行动,以前是见谁灭谁,行走江湖总会遇到偶然,有了打败的时候,也会痛定思痛,想会个飞镖也不错。我就是怎么练正宗功夫都打不过别人的普通人,所以学撇飞镖,不正面交锋,找机会搞偷袭,打不着就跑。属于不登大雅之堂(没法规模发展)的类别,两军交锋,撇飞镖顶个鸟用呀
赞同来自: 光翟 、應無所住 、王旁青头兼五一 、Timlin1024 、gaokui16816888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从跨越十几年的长时间周期来看,运气的成分趋近于零了,因为这么长的时间里,牛熊周期都过了好几轮了,有好运的时候,肯定也经历过坏运的时候;就好比打桥牌,单看一局牌,肯定有运气的成分,但打上一万局,运气的成分就对冲成零了,最终的排名一定是实力的排名;据统计,国内最优秀的基金经理,在跨越十几年的时间里,平均年化收益都没有能达到10%;您这个降低预期后的年化15%就已经是碾压全国最优秀的专业人士的水平了;您...对于年化15%的收益,我是有充足的信心的。实际上,2021年这年我损失最大的一年,有三次机会整体账户达到26%以上,只是我还不满足,导致反而大回撤的。就说最近一二周的一个机会吧,(我都会大讲出来,分享给同学朋友,让理智的人也赚点钱),4月28日我发现了正丹转债大涨这么多的原因了,然后研究了几个小时,决定29日要买百川转债,94元。百川负债率是高,但目前经营好转,应该不会违约。毕竟还有这么多年,即使最后违约,94元的价格风险不大。29日只能按96多的价格买进,我本想全部资金买进的。因为看到风险很小收益巨大的机会时,我常常重仓。这个转债很有可能有翻倍的收益,起码能到150左右。但前二年老是失败,让我胆小了。因此只买了一部分仓位。后果真如我所想。百川转债大幅上涨,行情还没完呢。我不是向任何人推荐这个,请注意。目前已到了有风险收益共存的阶段了。转债也有大风险的。有人看了我的这段话操作,风险自负。我已在135左右减仓了一部分,确保了胜利成果。150-160之间会把本金全部减掉,让利润进一步投资一段时间。类似这样的机会,一年中总会有几次。
我交易的很多策略都是中性对冲,不是单纯的买一个品种。权益也是转债这样非线性的为主,或者结合期权也是构建非线性组合为多,线性权益真心做不好,心态能力不行。兄弟,我对你的书中基本观点很认同。但刚才这句话有许多你自己创造的词汇?我连大家常用的aerfa,bete,这种说法都感到不太接受。啥叫中性对冲?转债是非线性,股票是线性的?听你这句话似乎明白了是这个意思吧,结合期权?期权是要开期货账户才能做吧?我在想股票做多,期权做空,这样对冲不一定有效吧?因为现在个股不是同步的。国内只有指数期权吧?我没去好好研究过,看到过。境外是可以做个股期权的。
赞同来自: 口口夕口木 、老实的很 、amare32 、hshpangpang 、zyc田忌赛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在一个人家看不上的收益基础逻辑上雕花”我理解的雕花:在胜率较高的品种里面控制入场时机增大赔率,在赔率较高的品种中控制入场时机增加胜率就是雕花。一套操作下来,看上去收益不高,最后被滚动起来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就会很吓人。这种花活是很多jisiler的精髓。策略和品种太多了,我觉得适合普通人不停挖掘的就是有底的转债和不死的ETF。然后结合资产配置知识,就是在捞免费的午餐。
“虽然绝对收益率不算很高,但胜在确定性极强,年化超额并不低”
看完 @泛舟Rain 大佬的这两个回帖后,再结合我最近做可转债的思路,有点感觉和感悟。 找到确定性高的路子后,利用资金仓位或频率放大外人第一眼看不上的收益率,最终算成年化并不低。
枫林随手记 - 做高确定性的交易,一直做
赞同来自: zyc田忌赛马 、dafengtongxue 、zjl307
我之前在阿凯老师的某个帖子里讲过之前2020年最后大半年的时候分级A的末日轮有非常确定的超额收益,还贴了当时的计算底稿。虽然绝对收益率不算很高,但胜在确定性极强,年化超额并不低。记得20年当时,骆驼1978和师座好像都谈过这个逻辑。在后来的讨论中,我和阿凯老师也探讨过收益结构的拆分。“在一个人家看不上的收益基础逻辑上雕花”
如果感兴趣,可以参考一下这里面的思路逻辑。
你觉得云里雾里是因为你从来没有这么想过问题,所以我们说出我们想法的底层...
“虽然绝对收益率不算很高,但胜在确定性极强,年化超额并不低”
看完 @泛舟Rain 大佬的这两个回帖后,再结合我最近做可转债的思路,有点感觉和感悟。 找到确定性高的路子后,利用资金仓位或频率放大外人第一眼看不上的收益率,最终算成年化并不低。
赞同来自: dafengtongxue 、zjl307 、djc354133 、shoooliu
1、总有人收益很好,好与不好都是对个人的,自己能接受的就是好的。在没有异于常人的认知下,一般情况风险和收益也对等,各取所需。
2、抱着教育别人的思路交流,很难从别人那里获得更多的价值。
3、对低风险投资的理解再次提醒自己,不是少亏多赚的结果,而是避免正面交锋、寻求有利契机的思路。
赞同来自: apple2019 、紫水瓶 、塔塔桔 、Isxq 、gaokui16816888 、 、 、 、 、 、更多 »
我发觉你的思维可能与打新是一样的。啥老子诸子百家的话,写了很多,让别人云里雾里。我方方面面的书都看过,东方哲学西方哲学及东西方的文化艺术等等,玄学等等都有很深的研究。这些东西对提高一个人的思维修养,激发灵感等大有好处,但实战要讲逻辑,严密的逻辑,不能空对空的发导弹。既然具体策略很多已经失效了,也可以拿出来讲讲呀。我讲的东西都是真实,有具体的东西。如讲套利,2006年那时候不理解很多东西,后来理解了...我之前在阿凯老师的某个帖子里讲过之前2020年最后大半年的时候分级A的末日轮有非常确定的超额收益,还贴了当时的计算底稿。虽然绝对收益率不算很高,但胜在确定性极强,年化超额并不低。记得20年当时,骆驼1978和师座好像都谈过这个逻辑。在后来的讨论中,我和阿凯老师也探讨过收益结构的拆分。
如果感兴趣,可以参考一下这里面的思路逻辑。
你觉得云里雾里是因为你从来没有这么想过问题,所以我们说出我们想法的底层结构的时候,你没有熟悉感。但对于我们平时都是这么看待问题的人来说,每一句话背后的大致案例模式都是门清的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赞同来自: 下雪时他会来 、gaokui16816888 、流沙少帅
盲猜会不会因为哈尔滨的爱马仕搭售少一点?拿货容易点?消费者估计其他地区来的人多吧,属于跨地区套利?哈哈我问了是有外地客户,但主要的还是本地周边客户,就是复购率高,买货的就是那一拨人,我认识的这位小孩同学的妈妈长的属于普通人中的普通人,想想也有道理,服务女性长期消费的女性销售人员,应该是服务专业情绪稳定的长期信任关系。俊男靓女是卖房卖车一次性消费的合理销售人员。
赞同来自: stoneez 、apple2019 、kolanta 、慧生 、小番茄黄瓜 、 、 、 、更多 »
这个我我觉得我可以帮打新兄弟回答。你的涉猎是广泛的,但主体思维是还是炒股的思维,和做低风险思维的人想的不太一样。我发觉你的思维可能与打新是一样的。啥老子诸子百家的话,写了很多,让别人云里雾里。我方方面面的书都看过,东方哲学西方哲学及东西方的文化艺术等等,玄学等等都有很深的研究。这些东西对提高一个人的思维修养,激发灵感等大有好处,但实战要讲逻辑,严密的逻辑,不能空对空的发导弹。既然具体策略很多已经失效了,也可以拿出来讲讲呀。我讲的东西都是真实,有具体的东西。如讲套利,2006年那时候不理解很多东西,后来理解了后就没那种机会了。那时候股改,有只上海机场,一直不涨也不大跌的,后来发认沽权证,大约价格1元,那时候只要买入同等数量的上海机场及认沽权证,一年后有权以13元价格卖给大股东。帐一算,最差的结果是赚1%。但没人买。我也没买,我是怕到了这最差结果。类似的稳赚不赔的事太多了。但林园推荐说买上海机场,后来大涨了,说自己多牛。那是他也推荐了包括黄山旅游等很多后来也没大涨的多只股票的结果。实际是要买这个组合才是真牛,一年后,涨了100%利润以上。既然是稳健人士,大家更喜欢实实在在的东西。我是有感于目前市场很少有稳稳赚钱的策略,导致有些人把成功概率65%的策略也当成宝。我觉得起码要有90%以上把握的才算得上稳赢策略。当然,打新交朋友的一直正收益而且也不低的,确实是神的。确实要做到心无魔才行。我是佩服的。所以盼望他能多讲一点出来具体的东西。
做打新兄弟这种套利的核心在于多个约束条件下的最优方案求解。有点像走迷宫,找到一条在很多条件下收益结构最优的路径,然后去做。
这里面研究的重点在于在一个人家看不上的收益基础逻辑上雕花,而不是找一个本来收益就很高的策略去试图降低风险。看似这个策略的底层收益不怎么高,但每一个约束都会给策略叠...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我也不是你想象得那种炒股的人,对于低风险的我很感兴趣,我一直觉得股市下跌但可转债跌得太少了,我希望都是八九十元,然后选择买入几只。我可能确实没发现你说得那种投资品。所以好奇呀。但你说得打新股,等,似乎没有那么大的收益。每年5%收益,那我觉得是正常的,债券基金弄几只,再理财做做。国债ETF等。可转债110以下的弄几只,运气好的话,一年弄10%也是可以的。我试了一个账户,收益率就是如此。我交易的很多策略都是中性对冲,不是单纯的买一个品种。权益也是转债这样非线性的为主,或者结合期权也是构建非线性组合为多,线性权益真心做不好,心态能力不行。
赞同来自: 作手十一 、每天都有进步 、aiplus 、起个名 、流沙少帅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我也不是你想象得那种炒股的人,对于低风险的我很感兴趣,我一直觉得股市下跌但可转债跌得太少了,我希望都是八九十元,然后选择买入几只。我可能确实没发现你说得那种投资品。所以好奇呀。但你说得打新股,等,似乎没有那么大的收益。每年5%收益,那我觉得是正常的,债券基金弄几只,再理财做做。国债ETF等。可转债110以下的弄几只,运气好的话,一年弄10%也是可以的。我试了一个账户,收益率就是如此。这个我我觉得我可以帮打新兄弟回答。你的涉猎是广泛的,但主体思维是还是炒股的思维,和做低风险思维的人想的不太一样。
做打新兄弟这种套利的核心在于多个约束条件下的最优方案求解。有点像走迷宫,找到一条在很多条件下收益结构最优的路径,然后去做。
这里面研究的重点在于在一个人家看不上的收益基础逻辑上雕花,而不是找一个本来收益就很高的策略去试图降低风险。看似这个策略的底层收益不怎么高,但每一个约束都会给策略叠一层buff,多个1%或0.5%,几个细分逻辑累加下来,年化收益就高达10-15%了。
但每个逻辑的细化意味着取交集,取交集意味着样本量的减少和策略空间的下降。这也是为什么打新兄弟主要分析理念而非具体策略的原因,因为这里面都是逻辑推理,一讲出来智商在120以上的正常人都能懂,而池塘很浅,如果大家都过来,唯一的结果就是谁也赚不到钱。
赞同来自: lihanblue
昨天睡的早没上网,早晨起来看了皇马和拜仁的欧冠半决赛。今天看帖子发现讨论的还挺热闹,我也来凑凑热闹。我也不是你想象得那种炒股的人,对于低风险的我很感兴趣,我一直觉得股市下跌但可转债跌得太少了,我希望都是八九十元,然后选择买入几只。我可能确实没发现你说得那种投资品。所以好奇呀。但你说得打新股,等,似乎没有那么大的收益。每年5%收益,那我觉得是正常的,债券基金弄几只,再理财做做。国债ETF等。可转债110以下的弄几只,运气好的话,一年弄10%也是可以的。我试了一个账户,收益率就是如此。
我和@zpl13706856761您做的都叫投资,但实际上应该是两个工种。主做的事情应该是基本不重合,我股票投资都做了20年了,始终都不行,不是不羡慕你的高收益,是的确做不好。术业有专攻,都有路径依赖,做相对收益的高手,眼中的绝对收益方法自然是小白水平,因为你从未真正专注,我想我炒股应该也都没入门...
要么是标的本身容量太小,公布了大家都做会摊薄收益。毕竟论坛上这么多大神人精,做的无非是股债基套利等等,如果有无风险15%以上的产品,不可能没有一个人知道。
要么就是这种策略处于某种灰色地带,如种田,多账户新股,网下打新。资金头脑都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