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在这个暑假,我们学校可以报名去海外,参加2+2的学习,我们班大多数人都决定出国了。我和我妈提过了这件事,她让我自己做决定。有一天,我们散步路过我们高中,她指着我们校门口一栋房子和我说,这个书店我们已经买下来了。然后继续轻描淡写的说道,大概租金十几万吧。这吓得我下巴都差点掉地上,要知道这是这条街最大的书店,我可是他们家的常客,之前高中每天晚自习回家,我都经过自己家的门面。然后更震撼的还在后面,我妈告诉我,新华书店附近的门面,步行街的门面,人民医院附近的门面,她都有买了,都是我们县城最好地段的门面,而且这个书店还是租金最低的。她告诉我这些,其实是想告诉我,想出国就出去,咱们家可以支撑得起,不要有心理负担。
那时候,大家上网喜欢去猫扑天涯,论坛里的人生赢家,大概得是四大从业,外企任职,毕业以后年薪十万就已经可以算得上人中龙凤,我家一个卖老人衣服的,怎么就能顶好几个人中龙凤了?我妈没有回答我这个问题,倒是回答了我关于炒股的问题。她说我舅舅告诉她,券商营业部有个叫L叔的人,股市涨他也能挣钱,股市跌他也能挣钱,他的房子是股市挣钱买的,他女儿的嫁妆是股市里面挣出来的,但是L叔即使一直挣钱,营业部的里面的人也看不上他这种模式。我妈就看上了,问我舅舅他主要干嘛,舅舅说他打新。于是乎,我妈我爸一人拿了100万,开始打新,我妈说,她那个账号,一个月就挣了两万多呢!
我那个暑假就久久不能平静,回到学校都还在苦思冥想我妈这些话。我在网上查了,打新确实不是骗局,结合我看到的银行门口横幅上打的,理财5个点,这我以后就一边收收房租,然后一部分钱打新,一部分钱买理财,这不是三驾马车驶向富裕,鸡生蛋,蛋生鸡,子子孙孙无穷溃,妥妥的现实大富翁游戏?那我读书还有啥用啊,还去啥留学啊。本来大多数同学就是借着留学的幌子出国玩,我不需要幌子了,有这个钱,我留着打新,我留着买理财,我留着买门面,有了钱我再出国玩,岂不是爽多了。
然后我就告诉我妈,我不出国了,我就留在国内读。我妈百思不得其解,本来告诉我家庭情况,就是想坚定我的决心的,而且我们本就是2+2的学系,最后十个班只剩下两个班,我就天天在图书馆学习证券从业知识,五门考试居然全部通过了,说明我也不是那么废柴。
12年毕业以后,我发现这个证券从业证还挺好用的。刚去深圳,房东就给我介绍了一个券商去上班。可是上班两个月以后,才发现原来金融鄙视链是券商内勤鄙视外勤,银行鄙视券商。而且我发现,我驻点的那个支行,大多数人都是由鹏劳公司劳务派遣的,我就直接找到鹏劳的网站,搞了一个x银行个金部的商务工作,每天就是在大众点评查餐厅,然后就去代表银行和餐厅签白金卡的专属优惠,可是我妈觉得我这工作不好,好几次给我打电话,我都是坐在车上错过饭点,她想了一下,不能让我因为工作把胃搞坏了,所以她就提出了她的经典问题,让我去问我的老板收入是多少,老板的老板收入是多少,同时她透漏给我一个信息,我们门面租金又涨了,好几个门面都做到了一个门面一年能收到20多万了,光靠租金就轻松秒杀老板的老板。
我还想啥呢,果断就抛掉了这份月薪三千多(我基本上月月都是底薪)的工作,13年就回到了县城,陪着我妈卖老人衣服。从此,我就再也没有正式工作,算是提前退休了。我许多亲戚看到我都看到直摇头,心想这个孩子是废了,年纪轻轻就开始卖老人衣服。我其实也不是很适应,天天就躲在店子里面守收银台,干了几个月以后,我妈也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一个事,就让我爸给了我50万,然后让我去见一下L叔。
我妈说她也没有见过L叔,我舅舅说,L叔除了打新还搞别的,但是他是会计,懂财务知识,老姐你不懂财务。但是我妈认为,我反正年轻,不懂还能学,反正我时间自由。于是一个中午,我就到了L叔家里去了。他见到我,和我说就是债券加上正回购杠杆,然后他用科迪债还是凯迪债给我讲解了一下,临走时和我说了一句话,你以后一定会搞得好的,我问L叔为啥你这么说呢?他说听我舅舅说,我家庭情况还不错,然后我年纪又小,将来我一定会搞得好的。
我那时候不懂他句话的意思,直到十年后的现在,我才明白了。如果说收益由三个要素决定,一是收益率,二是本金规模,三是时间。十年前我以为收益率是最重要的,五年前我以为本金是最重要的,现在我才真正明白,真正稀缺的东西,是时间。我和L叔见面只聊了2个小时,后来我也没有再见过他,但是我后来却循着他的步伐,走上了一条人人都看不上,但确实平坦又轻松的低风险之路。
那时候,网上讨论债券最多的应该就是和讯网的债市大家谈,我就是在那里,偷偷抄了钱丑老师,江南金马老师,德隆大师的思路,也因为正回购这个关键词,我也查到了David 自由之路,阿土哥,诸葛就是不亮的文章分享。众多老师那时候都放弃了纯债了,转向可转债,尤其是大卫老师一篇关于中行转债的雄文,坚定了我重仓中行转的决心。许多年后我才发现,最开始关注的这些老师,才是我这些年来最好的指南针。那时候我妈也非常支持我,为了开通正回购,券商让我多存点资金,我的账号很快就从50万到180万,到300多万。正好后来我爸拆迁赔了一笔钱,然后他账户的钱也给我了,所以我很快就从6位数到7位数,再到8位数。然后13年底我买的中行转还特别惨,2.1倍杠杆在人生还没挣过钱的情况下就亏了,这是我这十年投资中唯一亏损的一年,我妈就给我打气,中行不会垮,你千万不能卖。
后来,民生转债因为下修失败,直接跌到88块钱。我妈动起了卖门面的心思,我那时候也不太懂投资,没有和我妈一起去说服我爸。我妈后来告诉我,为什么要让我一个人管钱,就是因为她这辈子就吃了决策不独立的亏。只有自己为自己的决策负责,长期才能把决策能力练出来,不被外界和他人干扰,才能练就独立思考。但是那时候说再多我也懂不了啊,于是就没卖门面了,继续循着老路2.1倍杠杆套作中行转了。
14年五一时候,转债行情好一点了。五一回大学找同学玩,一个还在读研的朋友问我,毕业这两年挣了多少钱,我如实告知,挣了100多万,把他吓得一滚,很快我就在同学中间扬名了,只是没想到的是,这个数字,将会在一年以后,往后面添个零。
早些年网上一直热议的都是财务自由,议论了这么多年也没个结果,突然财务自由的话题就销声匿迹了。我至今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回过头来看,可能13年我刚回老家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算财务自由了。但15年牛市之后,我才真切的感受出来,可能我家虽然一直也收入蛮不错,但是自己挣到钱的感觉和家里有钱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就是自信心会强一点吧,然后做决策也能更有自己的判断一点了。
叔本华说,人生就是一团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欲望得到了满足就会无聊。真是这样。我没上班以后,每天中午吃了饭以后就要睡到下午五点钟,然后晚上睡觉就睡到第二天十点才起来,每天在家看电视剧,出门就看电影。确实也挺无聊的,所以我就寻求改变。不用上班的最大好处就是时间自由,我去家附近的电影院基本都是包场,我后来发现,我看电影得来的乐趣不是电影给到我的,而是有没有包场看电影,我从这里面发现了我真正的爱好,原来我喜欢的不是豪宅,豪车,环球旅行,美女,名校,奢侈品,人脉,而是低成本获取豪宅,豪车,环球旅行,美女,名校,奢侈品,人脉。用别人几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价格享受这些,才是我这个抠搜本搜的真正爱好。
于是,我就开始实践了。我没事就去中债登开个会培训培训,去五道口读个书,住在巴厘岛2000平的别墅里和一群模特开party,开着gls 从key west 到萨凡纳,从摩洛哥躺着飞到阿布扎比,从衣服到鞋子都爱马仕走起。虽然这些经历多年之后依然回味无穷,但我只用别人一二折的成本就享受到了这一切,才是让我快乐翻倍的根源。为什么我可以做到呢,本质上是因为我时间自由,又不要面子,所以可以人弃我取。而这些,是上班时间不自由,面子不自由的人做不到的。
财务自由的话题退潮之后,职业投资的热度渐起。我本想说我这是不是属于职投十年,后来一想,我这天天和模特混在一起的人,除了米其林就是高奢酒店,也配和一众专业人士谈职投?大盘多少点都一问三不知,账户也都经常不打开,况且剔除神迹般的1415年,我的年化回报也就13%左右,和网上各位大大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我还是算提前退休好了,起码这个条件低嘛,不用上班,就算提前退休了。
我这些年,走的顺风顺水。核心在于我有一个好老妈,不单给我很好的基础,更培养了我独立思考,探索世界的能力。要说我自己有啥竞争力,我想了一下,那就是运气好。都说靠运气不长久,但是在我这十年的探索中,我发现了有办法可以提升运气:
1.走少有人走的路。我干啥事都不喜欢随主流,别人都说考公好,我不上班,别人都说买房好,我低风险理财,别人都说人生要努力奋斗,我的人生就是玩。正因为这条路谁都看不上,所以没人和你争抢,机会多多,运气自然就容易好一点。想当主角的人往往当不上主角,因为人人想当主角。干当配角,乐当配角的人,往往成为主角的概率,反而比较大。
2.要学会写舍字。所有的人都想挣,你不想挣,你就有了竞争优势。人人都想把别人的弄成自己的,愿意分享的人就变成了稀缺。把钱让给别人挣,别人挣到钱了就会记得你,人人都帮助你,你自然路就能越走越宽。机遇在没有来到前都是看不到的,有些路径看上去明显吃亏,但是能吃亏的人,反而运气好一点。
3.懂得知足。举个例子,股票涨的时候,满仓的人高兴,空仓的人伤心。股票跌的时候,满仓的人伤心,空仓的人高兴,那么半仓呢?有人说,半仓就是,涨的时候也伤心,跌的时候也伤心。我不这样子认为,我认为,半仓就是,涨的时候也高兴,跌的时候也高兴。懂得知足的人,能把不高兴变成高兴,有了这个能力,运气能不好么?
4.放下面子,追求里子。宝马x3售价30多万,宝马x5售价60多万,宝马X7售价120万。我问,一台X7带来的享受,能比X3高4倍不?答:不能,最多只能带来1.5倍的享受。多出来的2.5倍,是为面子付出的溢价。你以为我想告诉你的是,我们就只要开x3,不要开x7。你错了,我发现了更好的解决之道,就是——45万买x7。随着收入的提升,自然应该享受更好的东西,不然咱们挣钱干啥呀,天天吃白面馒头也能过日子。但是更好的东西,潜藏着很高的面子成本。我发现,越是利润高的东西,受众就越少,受众越少,就越容易产生库存,库存了,就必然需要高折扣出清。但是为了维持品牌形象,必须用价格歧视的办法实现出清,这就要求我们懂行。有可能么?我这十年探索了一下,不走寻常路,就有可能。你只要走在只追求里子的道路上,你就可以少付出许多额外的成本,成本低了,收益自然就高了,运气自然就好了。
5.喜欢一些很特别的东西。我们从小就被告知要比别人成绩好一点,比别人单位好一点,比别人收入高一点,比别人漂亮一点,比别人房子多一点,特别么?人人都有,千篇一律,不特别。可是你看看,女人爱劳作,李子柒出现了,男人爱口红,李佳琦出现了。日本有米饭之神,轴承之神,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喜欢养蚂蚁,做蚂蚁之神,不能喜欢薅羊毛,做薅羊毛之神,喜欢买股票20年不卖,做不卖之神,喜欢养成女神,做女神养成之神?别人不觉得这是能力,所以你没有竞争者,没有内卷。又因为热爱,所以每天主动就会花很多时间在这个上面,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因为投入的时间足够多,渐渐超越了这个领域的同行,因为这个行业从无到有,所以你就吃到了最大的红利了。就算这个行业永远不兴起,你也就是为爱好买单而已,完全不亏啊。所以喜欢一些特别的东西,可以显著的提升你的运气。无风险(为爱好买单,不算成本),高收益。
十年前,我以为我会成为一个职业投资者,十年后,我发现我只是一个提前退休者。我没啥特别的本事,最大的优势,L叔十年前就给我指出来了,我的房子不用从股市里出钱,我的车子不用从股市里出钱,我的吃喝玩乐不用从股市里出钱,我的衣食住行也不需要从股市里出钱,股市里面的钱,我又比别人多了十几二十年可以复利滚动,这才是我低风险投资的成功之道啊。所以现在,我渐渐想通了,大家都在孜孜以求的收益率,其实只能排第三,本金规模排第二,时间才是第一。从时间始,从时间终,有钱不是终点,有钱,有闲,还身体健康,才是王道。其实把生活越过越好其实是一种能力,是需要自己不断努力,不断探索的。人生短短数十载,活出自己其实并不容易。我24岁退休,迄今正好十年,展望未来,国界开放,钱包渐鼓,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希望我的下一个退休十年,可以把薅羊毛的功夫越练越好,把日子过的更加精彩。共勉!

自我检讨是执行力的问题,分级基金2015年我也在做,自己用EXCEL做了一套公式,用于套利时计算收益,2015年下半年有一天分级A全部跌停,普遍是0.7X元的价格,当时知道是很好的机会,但是只买入了15%的仓位,没能做到知行合一。看到一个艺高人胆小的例子啊,我这种不会套利的胆小鬼反指,在跌停时还狠心买入了30%的仓位

昨天站在广州塔旁边,一部奔驰车停下来,几个人走下来。一个管家穿着西装领结“总裁,这个区也要收购吗?”另一个男人点头“没错没错。”接着一个美女出现“陈总,你送我的生日礼物真好看。”总裁“嗯,不过是200克拉的钻石罢了,明天带你去坐我的私人游艇和飞机!”然后我默默看着,心想“现在的有钱人都那么高调?”一个声音在我背后传来“这里不准拍抖音!不准直播!”一个保安快速跑开,指着那几个人说“你们天天来拍,也...哈哈哈哈哈

赞同来自: 匹诺曹Y 、ziyubufen 、二六三 、poppyxcs 、大7终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这还用说?只要你赛道选对,打新,a类,可转债一路过来,基本会平稳的一路上升。早期刚毕业没有原始资金,从p2p拉人头开了几百户撸羊毛补贴,A股现金杠杆打新,分级下折套利,开几百户港股打新套利,几十组拖拉机套利和打转债,到21年的可转债和滚IC。节奏踩对了,不要怕麻烦,找好制度规则红利,多动用身边的资源凑人头,低风险也是能白手起家的。
这种也就适合小资金,在大佬眼里就是没啥格局,耗费精力捡芝麻,但是年轻人没有原始本金的话,走投资确实很难,权益市场大多数人更是容易被割韭菜。

赞同来自: 匹诺曹Y 、iamkhan 、TheQuietNomad 、ziyubufen 、大7终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一个管家穿着西装领结“总裁,这个区也要收购吗?”
另一个男人点头“没错没错。”
接着一个美女出现“陈总,你送我的生日礼物真好看。”
总裁“嗯,不过是200克拉的钻石罢了,明天带你去坐我的私人游艇和飞机!”
然后我默默看着,心想“现在的有钱人都那么高调?”
一个声音在我背后传来“这里不准拍抖音!不准直播!”一个保安快速跑开,指着那几个人说“你们天天来拍,也不申请,快走快走!”

看完之后很感慨,起步阶段来自长辈的支持不比LZ差,印象中2011年6月临近研究生毕业,985高校手握4个offer,闲着没事跑到在青岛海边晃悠,当时后悔忘了约个女同学一起,搞得一个人很无聊,刷手机看到比亚迪要登陆A股,印象中是巴老爷子投资的公司,一时兴起让母亲大人转了50到自己账户,让酒店送了笔记本电脑到房间,临时下载了交易软件,开始打新之路,印象中BYD申购并不被看好,中签率高达4%,也算新手...你和楼主的差距怎么拉开的,大概是没有在15年前后发现集思录发现分级a。话说我当时也差不多,曾经一度知道了分级ab这个品种,但是没有深研没有找到组织。没发现分级,导致牛市里打新赚的辛苦钱,熊市抄底全亏进去;发现分级,牛市里赚的钱会再上一个台阶。

赞同来自: zengyongqiang 、gaokui16816888 、ken666 、pppppp 、snoooke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楼主妈妈无疑是有大智慧的,好像有朋友也指出了也许楼主家的财富如果由他妈打理每年就不是收益8位数了,但他妈宁愿少赚几千万也要放手让她儿子去“自由发挥”,而且要设法给孩子营造出各种成就感,让他觉得各种自信,一毕业就炒老板鱿鱼、儿媳妇下海搞摄影、豪华酒店约各种嫩模party等等,想想这些实际上不都是楼主老妈在幕后苦心经营的吗?
作为父母所创造的财富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不就是让后代可以去自由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吗,如果能再逐步培养起后代对财富管理的能力,哪怕目前每年会少赚许多也非常值。

赞同来自: Rainwalk 、一个人静静 、孤独醒着 、newbison 、不亏就好2023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而后进了央企,2012年拿着和LZ差不多的300开始打新,一年赚了60出头,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中了两签人民网,拿了几天卖在高位,三季度时候几只沪市的大盘股取得了超预期的高额收益,2013年提了一辆30多万的车。
而后开启悲剧模式,15年经历超级过山车,5月还在澳门度假,回来就是一连串的暴击,接下来投P2P暴雷,投了民间借贷暴雷,买的安信信托发行的产品暴雷,直接和LZ彻底拉开了差距。
一转眼已是2023年,12载岁月一晃即逝,年近四十,对比LZ,尽是无奈。

赞同来自: skylark2020
人生的差距很大,有点感慨,楼上有人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了,一点没错。跟LZ无法比,还可以跟LZ的父母比,创一代,从为子女做基础想也行
回首自己的前半生,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山里生活,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苦不苦就不说了,缺少父母的陪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性格缺陷。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过年回老家山里过年,土房四面漏风,更奇葩的是晚上睡觉的时候竟然有老鼠爬到脸上,父母可能受了一点刺激,借钱在乡里搞了自建房,我前三年拿工资帮爸妈还债,父母出本金投资根本不...

flyzizai
- 金钱来之不易,花之多功,投之慎重,多买人力。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xineric 、可转债study 、jlmscb
又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帖子,从和讯,顶级,集思录,走过来的低风险投资者,人老了就喜欢回忆,回忆那些风风雨雨的低风险投资道路,一看到这种帖子就比较兴奋,从投资股票,买可分离债,城头债,正回购逆回购,股票打新,最安逸的八年A类投资,闭着眼睡觉,平均每年20%的收益,到新资管政策封杀了A类,退出了市,2021年又杀入了可转债,2022年的年初彻底离开了这个证券市场,进行银行的存款和理财,很想念大家,有事儿...老爷子好,请教您
(1)为什么离开市场?
(2)有没有把理念和方法传承给后人,后人不恰好符合,有收益率,规模和时间?
祝好。

赞同来自: newbison 、梦在路尽头 、trso 、durkey 、FaithZhang 、 、 、 、 、 、 、 、更多 »
穷人的孩子就只能这样
最喜欢的就是捡便宜
衣食住行如此
买股票也是这样
自从发现咸鱼以来,能买二手绝不买新的
疫情刚开始赶上库存电车打折,捡了漏
2014年虽然收益率翻倍,但是本金太少
后面慢慢攒钱,保守过头,也错失了不少机会
因为之前我是搞期货爆仓过
现在股票积累还不够,就等后面有没有好运了
反正靠天吃饭的
现在心态是很好的
前年股票上了杠杆,买在山顶,年终也没亏
去年也只是5%的收益,好歹一直在增长,聊以自慰吧
没有撞大运,滚雪球是很慢的
只希望,能早日退休,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不过,感觉在文章中间楼主有点堕落了!
难道,女人发财了,都这样吗?
“原来我喜欢的不是豪宅,豪车,环球旅行,美女,名校,奢侈品,人脉,而是低成本获取豪宅,豪车,环球旅行,美女,名校,奢侈品,人脉”。

赞同来自: iBer 、日出江花1 、superwo 、一梯八户 、A0吴应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和楼主有相似的经历,09-10年沉迷打新,还经历了封闭基金,分级基金,IC高贴水几场重大的投资机会。和楼主不同的是,一直守着一个稳当的工作,很少自由时间,等待真正退休的时候再去云游。投资一直是最大的爱好,这几年机会的匮乏,让我相当怀念14-15那忙忙碌碌,激情燃烧的岁月09—10年,那时候打新的收益很高吗,能否说说

赞同来自: 选择大于努力V 、sdu2011 、神秘加冰 、宿不移 、hannon 、 、 、更多 »
大家如果只是关注楼主及其老妈拥有金钱的数量,当作炫富爽文来看;或者只是去计较某些细节的真实性,而忽视了后面总结的几个要点,未免浪费了楼主的一片苦心。太同意了。经常有熟人让我分享投资,我只能叹气。开个信用卡都嫌规则麻烦的人,平时还要寅吃卯粮无脑攀比,投个锤子啊
虽然我们大部分人的资产和楼主可能存在几个数量级的差异,但很多东西仍然是可以参考借鉴的。投资圈里无数人爱学的巴菲特,钱比楼主还多N个数量级呢。
以薅羊毛为例,楼主可以几千元住几万的酒店、几万元订几十万的旅游,几十万买上百万的车;你比楼主钱少买不起这些,...

赞同来自: 阿宽20211019
苦孩子的我,98年以前在央企基层干苦力工,那时就想老了总不能一辈子干这,开始学习投资,99年9月入市,用电话委托买的第一支股票中关村,当天最高价买的。至此到2007年一直总体亏损,短线,中线,长线全试过,由于本金较小,亏损30%,大概3万左右。2007年用尾盘关入法 和野山追击涨停板法,第二天冲几个点就跑,实现了30%盈利,实现正收益,由于用此方法还躲过了08年大熊,在大熊中又学习了水皮老师的大...徐大为,低姿态,这些大神为啥搜不到

45万怎么买X7?柠檬老弟其实已经说了。
另外柠檬老弟也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因为在14-15年的杠杆收益(八位数)加上16年至今的年化13%(至今八位数的2.3倍),在之前他专门提到了大佬证,也就意味着——他的智慧老妈给他提供了7位数的起步平台,他做到了10倍以上的收益(当前净资产应该在8.4或者8.5位数),这个也是他的智慧老妈甘愿退居二线的原因。

pppppp
- +---++--+-+++++++++++
赞同来自: coolchan 、newbison 、mathew2008ster 、老实的很 、arking83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苦孩子的我,98年以前在央企基层干苦力工,那时就想老了总不能一辈子干这,开始学习投资,99年9月入市,用电话委托买的第一支股票中关村,当天最高价买的。至此到2007年一直总体亏损,短线,中线,长线全试过,由于本金较小,亏损30%,大概3万左右。2007年用尾盘关入法 和野山追击涨停板法,第二天冲几个点就跑,实现了30%盈利,实现正收益,由于用此方法还躲过了08年大熊,在大熊中又学习了水皮老师的大跌...绝对赞同;
因为后期不是孤身一人,而是一个家庭,爱人孩子父母;
投资的失足坠崖,是三代人的沦陷;
活着要负责任,高风险投资行为一定要前置专业培训,中期严格监管,后期基本保底;
总之,是非常严肃,需要高度重视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