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虽然没有明说过,但熟悉的朋友或许也能看到,我几乎不买小公司。不是因为我对小公司有什么歧视,或者什么大小票风格转换之类的,偶尔我也会看一些小公司,但按照自己选公司的条件,选不出来而已。
很多买小票的朋友,核心逻辑是大公司没有成长性,小公司因为体量小,成长性好,虽然风险更高,但是预期收益更高,叠加市场炒作,画面太美不敢想象。但我很想问一个问题,小票之所以是小票,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极少数互联网或者科技型、研发型的公司以外,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制造业的公司,大多都已经成立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果这些公司,在过去的这些年里,都没有成长为行业巨头,成长为大体量的公司,那在你研究或者买入之后,就可以成长为百亿千亿市值的公司吗?就差你这个小股东才能起飞吗?
再换一个思路,过去这些年里,公司没有成长起来,原因是什么?怪市场经营的大环境不好吗?我想起了本山大叔的那句话,你就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公司成长不起来,或者到了很低的一个门槛就止步不前,一定是有其自身原因的,要么是实控人能力不足,要么是公司治理混乱,要么是企业没有成长的核心技术,各式各样的原因都有,但可以肯定的是,企业是一定有明显瑕疵的,而且这个瑕疵可能还不小,如果作为投资者的你没有发现,那要反思的是自己不是别人更不是市场。
在科学技术大爆发的时代,在百废待兴GDP高歌猛进的时代,在制度大变革的时代,是容易出现一些从小公司成长为巨头的神话,但很可惜我们身处的环境似乎不满足以上条件,甚至我们或许身处于一个对立面的时代。并且,我们还要考虑一下概率问题,如果当下,在1000家小企业当中,有2家未来可以成长为巨头,成功率千二,已经很高了,你有能力和信心在这1000家企业中把这两家挑出来吗?我们的A股沪深京市值50亿以下的公司,有2700家,占到了所有上市公司的半数还要多一些,在这些公司里面寻找投资机会,是个好的决策吗?
还有监管层面,不管是二级市场还是企业经营,对大公司的监管相对小公司是更严格的,社会/市场的关注度也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如果你个人对企业实际经营的把控能力并不大,你是需要更多的社会/市场监管来帮助你,还是需要更多的黑箱(中性词汇)?反过来的一个结论,是大企业暴雷的风险更大,还是小企业暴雷的风险更大?
///
当然,我是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聊小公司。如果只是从博弈的角度来看,小票市值低,流通市值更低,波动大适合坐庄和炒作,历史上的博弈价值比较高,纯粹的赌大小,那肯定比较合适,和我说的正文没啥关系。不过未来小票的博弈价值是否还是很高就难说了,市场风格也是悄无声息的在改变的。
小姐姐最近在研究小票,还给我分享了一些,我给她的回复是:“不要在粪堆里面刨食”。
社会运行有周期,不同的周期会有不同的盈利方式,比如当下由于国债利率持续下跌,所以高分红的大票就显得具有性价比;未来随着地缘政治进一步紧张,大票小票有可能一起泥沙俱下;再未来,随着ai发展到足够普通人使用的程度,小票会拥有相对大票更多的增长空间。
对于周期(道)来说,本身没有好坏对错之分,一切的好坏对错都只是人的分别心,同样的也不存在做价投的就比做小票的高尚,一切不过是顺势而为,该做价投时做价投,该做小票时做小票,仅此而已。
大票和小票是竞争优势的结果,所以小票大概率是垃圾股,这话是没错的。flushz是价投高手,小姐姐向flushz问小票,相当于向大学教授问太空舞。资水老师说得真好啊。
小票赚的是博弈的钱,博弈的核心要点是资金进出,而不是基本面。所以,对资金进行恰当分类,研究它们的行为模式,跟踪它们决策变化的事件,捕捉它们入场和离场的早期标志,是研究博弈的方法论。
小姐姐向flushz推几只小票,我一看就知道走偏了。博弈者眼里只有资金,...
赞同来自: 塔塔桔 、huxk88 、swimwalden 、梦千夜 、卫庄201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翻了整篇帖子,只有资水兄答到了点子上。什么叫答到点子上?就是说目前对应资产价格的运动中,这个(点子)方面的影响因素的解释力(R square)是最大的。从20年入A股以来,我个人仓位代表性的先后经历20年的茅台,21年的石大胜华、天赐、吃贴水,22年的转债,23年的小盘股,每次感觉没法赚钱了就换赛道,也算是把A股能玩的都玩遍了。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也算是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吧:赚钱的交易一定是买了后其他人继续买,卖了后其他人继续卖。无论高频低频,大票小票皆是如此。换句话说,庞氏骗局才是炒股第一性原理。如果细分的话,大票是基本面驱动的庞氏骗局(比如茅台,天赐以及其他周期股),小票是量价驱动的庞氏骗局(比如微盘股)。所以这个帖子里基本是鸡同鸭讲,赛道不一样,没什么好讨论的。
小盘股在行业里面是巨人也罢,是弱者也罢,专利容易获得也好,困难也罢,那都是在讨论生意。如果讨论生意,那么就是在讨论EPS或DDM模型中的分子端。那么,分子端是不是主要矛盾呢?用伟人的话来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搞清楚,才能搞革...
所谓的利用定价错误,其实就是识别庞氏骗局,并进行利用。刚好落到投机大师索罗斯的名言“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
赞同来自: hjndhr
论成长,小盘股也许更能抓住未来的新机遇,但也意味着它在之前没抓到过什么大机遇;大公司可以以自身竞争优势促进扩张和新业务培育,但公司越大也意味着潜在的增速越容易被规模所稀释——说到底,绝大多数公司的成长都是自限的,就算是所谓“成长性行业“也不可能出现大把公司长期且较高速的奔跑。
因此,除非有寻获成长股并在高速增长期开始之前坚定买入的先见之明,否则并不适合给小盘股贴上增长空间巨大的标签,也不要把小盘和成长绑定为小盘成长。
说回主题,楼主在谈论小盘股的时候也正是在批判一律把小盘股当作成长股看待的做法,这一观点本人自然也是赞同的,只不过和标题的“小而美”似乎有一些脱节了,一家公司好并不需要高速的增长,它也可以是细分行业内的的龙头企业,有着独特而又限于本行业的优势,导致这些企业能够专注某一类产品获得较大市场和不错的利润,又难以进入其他行业实现跨越式增长,这样的公司绝对不在少数,只不过在小盘中这样的公司数量大而比例并不大。
那么既然小而美的核心不在于小而在于美,那么问题也就自然地回到了如何寻找不贵的好公司上面来,这本身和公司的市值大小并无直接的关系。对于小盘股发掘之难,实际上是陷入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状态,公司太多以至于让人沉不下心去研究,解读分析的文章也少之又少,有时这种独行所带来的担忧构成了最大的难点。
至于拍拍脑袋就给了高估值这件事,似乎大小盘都挺常见的(乐)
头一次发帖,有所不足还请见谅
赞同来自: chaiche 、Wangyuliang 、land5 、tedhan 、跑路皮皮 、 、更多 »
我以前也追求小而美,但现在不了小票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上市的时候就严重高估了,发行价是公司净资产的很多倍,而且到了二级市场后,还要被再次炒高;这么高的股价对应一点点的净资产,就算是个潜力十足的好股,有着非常不错的净资产收益率,那要抹平这个高估值需要多少年,况且说,很大一部分的公司并不怎么样,他们是带着一堆债务问题,上市是来寻求解脱的,上市了,债务问题解决了,公司老板财务自由了,还有几个会像刚创业时那样拼命干,上市即巅峰,人性本就如此,别高估了人性。
主要原因是认识到自己能力不足
我认为大部分小票确实是垃圾,尤其已经上市好几年了的,要知道中国有好多产业基金做一级风投,如果真有价值,早就被产业基金几轮风投等着上市套现,基本不可能再有前十年那种婴儿的股本等你捡漏了。市值一直没长大的话大概率业务增长不行很难长大了,如果一开始有明珠蒙尘,上市几年了难道就没有聪明资金发现而只有你发现?我不相信自己有这样独到的商业眼光。
投...
赞同来自: 王大爷的二狗 、安静的小白 、地火明夷虫 、ahelloa 、四季 、 、 、 、 、 、 、更多 »
主要原因是认识到自己能力不足
我认为大部分小票确实是垃圾,尤其已经上市好几年了的,要知道中国有好多产业基金做一级风投,如果真有价值,早就被产业基金几轮风投等着上市套现,基本不可能再有前十年那种婴儿的股本等你捡漏了。市值一直没长大的话大概率业务增长不行很难长大了,如果一开始有明珠蒙尘,上市几年了难道就没有聪明资金发现而只有你发现?我不相信自己有这样独到的商业眼光。
投资说到底是个概率问题,这帖子里反驳的小票也有好的当然是可能的,但是概率几何?被你发现的概率几何?大票至少还有很多研究报告,很多新闻,很多人聊,信息相对对称。
赚小票企业本身的钱很难
另外,小票的流动性也是个问题,尤其稍微买的多一点的话,下跌过程中想跑必须要向下砸
当然,小票也有其博弈价值。通俗的说就是掏兜。我能力有限,掏不过别人,也不想让别人掏。
赞同来自: 塔塔桔 、摆渡人123 、Luff123D 、Shawlock 、发福的大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大票和小票是竞争优势的结果,所以小票大概率是垃圾股,这话是没错的。flushz是价投高手,小姐姐向flushz问小票,相当于向大学教授问太空舞。翻了整篇帖子,只有资水兄答到了点子上。什么叫答到点子上?就是说目前对应资产价格的运动中,这个(点子)方面的影响因素的解释力(R square)是最大的。
小票赚的是博弈的钱,博弈的核心要点是资金进出,而不是基本面。所以,对资金进行恰当分类,研究它们的行为模式,跟踪它们决策变化的事件,捕捉它们入场和离场的早期标志,是研究博弈的方法论。
小姐姐向flushz推几只小票,我一看就知道走偏了。博弈者眼里只有资金,...
小盘股在行业里面是巨人也罢,是弱者也罢,专利容易获得也好,困难也罢,那都是在讨论生意。如果讨论生意,那么就是在讨论EPS或DDM模型中的分子端。那么,分子端是不是主要矛盾呢?用伟人的话来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搞清楚,才能搞革命啊。
但却很少有人去拆解一下,到底小盘股的股价波动中有多少是EPS驱动,多少是PE驱动?比如,17年是上一个小盘股大熊市,那年的沪深300上涨20%,中证1000下跌20%,有没有人看过当年中证1000的盈利增速和沪深300的盈利增速及其变化预期?再比如,更近一点,23年小盘股暴打大盘股,是因为小盘股的盈利水平大幅强于大盘股吗?
拆分到大资产配置逻辑里面到底是哪个要素在驱动大盘股跌?又是什么宏观因素导致了小盘股在今年1月见了大顶?(所有延续超过1年的大资产价格变化,从DDM拆解视角,必然有一个非常强力的大资金流解或大宏观定价要素解)
如果我们花大功夫深入探讨一些对股价的影响仅有5%以下的因素,则有点以管窥豹的感觉,得出正确结论的概率很难非常高,不利于我们预判未来的大资产结构走势。
回到 @flushz 的原帖,我认为f兄的逻辑都完全成立。但这是站在远期现金流贴现的视角上,但事实上,除了远期价值,我们还要向格雷厄姆那样去比较当期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任何一家20亿市值以下的上市公司可能都是很烂的,但如果1块钱送给我,我肯定睡觉也会笑出声。为什么?因为这里面静态价值的差别足以让我忽略其远期创造现金流能力很弱的现实。
正如21年2月那时茅指数的巅峰至今,3年下来,这些龙头白马公司从业绩角度完全无可挑剔,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暴雷,也没有造假,甚至业绩年年增长,但到现在却跌了将近一半。
为什么?再好的公司远期价值被过度高估,那也是赚不到钱的(21年时候,我记得几乎所有白马股的估值都是按照2030年20倍来给的,你TM现在的股价就把未来10年的钱都贴现了,我剩下9年赚什么钱?)。
所以,没错,从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正如长期来看,大盘股肯定存在优势才会成为大盘股。但我们还是要锻炼身体,正如我们还是要客观根据实际业务情况评估每一个资产的价格和价值。
因为每一个当下的定价,都是重要的,而不是简单归纳为好公司或差公司,大公司或小公司就好了,那样恐怕很难获得比较高的信息比。
赞同来自: chaiche 、可乐ABC 、猪尾巴草77 、流沙少帅 、致行以知 、 、 、 、 、 、 、更多 »
其实,很多小票市值虽不大,但本身确是无可争议的行业巨头,只不过行业体量较小、集中度较低,或处于周期底部不在风口罢了。北交所的好处是估值低融资额不高,创业老板还需不断努力做大,不会像双创上市的那些起点太高,动不动就超额融资,创业者被金钱砸的不用再好好干了。
举个例子?我真的不想举例,因为例子实在是太多了,特别是在楼主重点指出的制造业。就以我最熟悉的北交所为例吧,北交所只有248家上市公司,基本都是所谓的小公司。但其中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的已经有近100家。而国家级专精特新申报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企业主导产品在国内细分行业...
赞同来自: 摆渡人123 、tedhan 、llllpp2016
市值小,但是估值也低的小票呢。能和大票在同一起跑线吗?现在很多大票涨了一波,估值也不低啊大票虽然涨了一大波了,但很多其实还是极低的市盈率和市净率,甚至还破净很多,跟小票的市梦率比起来,那还在地板下面趴着;小票的优势是体量小,容易被做庄拉升,特别适合做短线或波段的选手,技术精湛的这里做一波就跑,那里再做一波再跑,有些人能做到一年十倍,搞大票长线的哪里能搞到那么多;但同样的,高收益就伴随着高风险,波动性大的票跌的时候也很疯狂,稍不注意就是一个重亏;大票小票都有人搞,适合不同的投资人,有人搞投资,有人搞投机,其实都是很好的。
白湖水 - 股票和可转债的股债平衡,公众号、雪球、集思录【白湖水】,记录300万投资实盘。
赞同来自: 巫灵啊啊呜 、地火明夷虫 、趋势交易者 、fengcc 、明园 、 、 、 、 、 、 、 、 、 、更多 »
炒小的人绝大多数,是把它当作筹码。盘子小、弹性大。少部分人当作公司研究,小公司估值高、风险大,也许有几个能够长大,但是概率低,看对一个要以看错几个作为代价。
今年的行情,经济形势和流动性双重收缩,不利于估值高、确定性低的小票,有利于估值低、确定性高的大票。分化很明显!
加拿大和欧洲已经率先开启了降息,拐点信号出现了。等到经济火热、流动性泛滥,比如2020年,又是小票的天下了,大蓝筹变身大烂臭。
赞同来自: J310431132 、Lawyer王 、cjhren 、牵手 、萝卜头更多 »
赞同来自: J310431132 、rogerc 、欢欢啊 、肥壮啃苹果 、Kingsleyandher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回过头来,仔细想一想微盘股对应企业的经营情况、这些企业由小变大的概率、可转债的定价逻辑,其实就明白,大部分可转债隐含的看涨期权迟早会变成一张废纸,而其隐含的信用风险和机会成本并没有被合适的定价。
也同意资水兄对小票的看法(第2段算得上是精髓,虽然没说明,但基本上也透底了),大多数就是某些资金博弈割韭菜的工具。所以真要做小票,就好好去练习跟踪市场、理解博弈(难度不比价投低,需要7到10年的练习),就当做筹码搞,别轻易幻想这个公司会真的成长起来。
赞同来自: shoooliu 、好奇心135 、BenjaminAA
其实,很多小票市值虽不大,但本身确是无可争议的行业巨头,只不过行业体量较小、集中度较低,或处于周期底部不在风口罢了。举个例子?我真的不想举例,因为例子实在是太多了,特别是在楼主重点指出的制造业。就以我最熟悉的北交所为例吧,北交所只有248家上市公司,基本都是所谓的小公司。但其中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的已经有近100家。而国家级专精特新申报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企业主导产品在国内细分行业...孔大还是博弈的角度,不是纯夹头角度,夹头算得是收益率,孔大是在等风头,都能赚钱,都挺好
flushz - 新手,非价投
赞同来自: 肥壮啃苹果 、可乐ABC 、yakov 、Luff123D 、jiandanno1 、 、 、 、 、更多 »
大票和小票是竞争优势的结果,所以小票大概率是垃圾股,这话是没错的。flushz是价投高手,小姐姐向flushz问小票,相当于向大学教授问太空舞。资水大佬是个明白人,
小票赚的是博弈的钱,博弈的核心要点是资金进出,而不是基本面。所以,对资金进行恰当分类,研究它们的行为模式,跟踪它们决策变化的事件,捕捉它们入场和离场的早期标志,是研究博弈的方法论。
小姐姐向flushz推几只小票,我一看就知道走偏了。博弈者眼里只有资金,...
做投资,肯定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但必须得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flushz - 新手,非价投
赞同来自: 流云涛声 、大A小太阳 、YEHUA20 、肥壮啃苹果 、意外的角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其实,很多小票市值虽不大,但本身确是无可争议的行业巨头,只不过行业体量较小、集中度较低,或处于周期底部不在风口罢了。孔兄的回帖,我还是要回复一下。
举个例子?我真的不想举例,因为例子实在是太多了,特别是在楼主重点指出的制造业。就以我最熟悉的北交所为例吧,北交所只有248家上市公司,基本都是所谓的小公司。但其中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的已经有近100家。而国家级专精特新申报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企业主导产品在国内细分行业...
1、不知道孔兄的人生经历,就说我自己,我对中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经营,尤其是普通制造业的,还是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兄提到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呃呃呃,怎么说呢,水分还是很大的。因为每个地区的政府,都是希望本地区更多的企业,可以纳入。都是能上尽量上,能推尽量推。一些硬性的指标,比如营收、净利润、税收,那没有办法,必须想办法落实,但是一些不那么硬核的指标,就企业自己想办法了。我不好说的太清楚,我给你举个例子,就最近5年,我自己名下有十几个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2个,实用新型十几个,我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诉你,我不搞技术至少有10年了,有些我压根都不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你是否大概明白我的意思。评高新技术企业,大概也就需要15+个就能得到知识产权这一项的满分30了吧。
2、中国很大,即便是一个很小的行业,袜子、圆珠笔、纽扣、打火机,一年的产值也是很吓人的。一个行业里如果出现2/3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是不可能出现行业集中度低的情况,导致企业规模做不上去。所有集中度低的行业,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行业门槛低,技术含量低,最终大家只能去卷销售,卷成本,价格战。这样的小企业,美吗?
3、还有一些小企业,短期看上去还可以。并不是这个企业天降猛男,而是一些大行业的分支行业,大企业不值得去做,一些具有先发优势的小公司在夹缝中喝汤,喝的还比较滋润。我举个二级市场的例子,尔康制药、山河药辅,药用辅料本来是化工行业的产品,但药监一纸公文规定辅料也要按照医药行业标准来管理。化工行业都是百亿千亿万亿的规模,十年前,谁有功夫为了几个亿的营收去搞什么GMP认证,还搞一套医药体系的管理,就放弃了。然后诞生很多小公司,佼佼者是尔康和山河。
但这是过去十几年的事情,那时候3年期存款利率还是5%+呢。现在是资本溢出的年代,高毛利会驱使资本抹平一切。除了个别已经上岸,具有先发优势的企业,大部分都要收到冲击。
4、在渡过资本原始积累的时代之后,小企业的生存状态江河日下。除了具有独特技术门槛的个别小企业,集中在生物制药、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他们有可能爆发式成长起来。还有极个别天降猛男企业家的传统行业。大部分的小企业都很难成长起来,被收购,已然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5、为什么很多小企业大多是民企会暴雷。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公司治理就是应付监管的一套流程而已,有时候这个面子工程都搞不好,实际的情况,很多小公司的公司治理就是老板的企业老板说了算。
///
最后啰嗦一句,在增量时代,会有风,时而刮到这里,时而刮到哪里,会极大程度的加速企业的成长,在存量时代,没有风,只有风暴。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happysam2018 、lolfuxin
银行、能源和矿产资源类企业,都是国有资本强势垄断的行业。
赞同来自: shoooliu 、pppppp 、jisabao
其实,很多小票市值虽不大,但本身确是无可争议的行业巨头,只不过行业体量较小、集中度较低,或处于周期底部不在风口罢了。举个例子?我真的不想举例,因为例子实在是太多了,特别是在楼主重点指出的制造业。就以我最熟悉的北交所为例吧,北交所只有248家上市公司,基本都是所谓的小公司。但其中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的已经有近100家。而国家级专精特新申报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企业主导产品在国内细分行业...不只是小,还得要“美”。细分行业市场份额靠前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研发支出少,技术含量低,无超额利润,这才是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普遍现状,很难想象除了口罩事件类的需求爆发外,有什么风口可踩。
显卡多年前就是两强争霸的行业,英伟达的利润率和ROE一直不错,拿它做例子没什么道理。
资水 - 弱弱少年郎,徘徊江边岸,水急人声远,一跃渡资江!
赞同来自: aiplus 、柿柿如意牛旋风 、seeker24680 、有木石心 、意外的角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小票赚的是博弈的钱,博弈的核心要点是资金进出,而不是基本面。所以,对资金进行恰当分类,研究它们的行为模式,跟踪它们决策变化的事件,捕捉它们入场和离场的早期标志,是研究博弈的方法论。
小姐姐向flushz推几只小票,我一看就知道走偏了。博弈者眼里只有资金,没有股票,很多股票连名字都想不起来。小姐姐正确的表述应该是这样的,“我看到某几只小票异动,可能是某类资金入场的早期迹象,可以摊个小饼观察一下,如果资金入场得到证实,就大幅投入。”
树梢星 - 久客他乡染杂尘,归来已是等闲身。等闲明月今犹昔,明月何曾识故人。
赞同来自: 无意风吹雨 、Ake90 、Lawyer王 、tongzhangji 、hanbing035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来股市投机投资,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想要什么,才会决定去做什么。
如果你本金少,想快速赚钱,就会围绕着这个目的去展开行动。操作者知行合一,何错之有?
至于能不能赚钱,那是另一回事,但我们不能阻止别人或者嘲笑别人。
最可悲的是思维混乱,明明想要赚短期暴利,又去买蓝筹;明明想要稳稳年化5%以下的收益,又去炒题材。这都是不合格的投资者或者投机者才会做的事情。
做小票的,无非两种主流思路:1、题材炒作;2、成长预期。只要操作者知行合一,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那输赢倒是其次的。
至于大票,就一定赢,永远赢吗?我看也未必吧。只要股市里待的时间足够久就都知道咋回事。
别看这几年红利整体似乎不错,不及时抽身,再过一两年也就是那样了。都是周期,都是轮回。
最后,无论大票小票,输赢比例都差不多。所以大概率,和买大买小没什么关系,主要和操作者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关系。
赞同来自: 可乐ABC 、pppppp 、happysam2018 、安静的小白
小企业在存量的竞争格局中处于弱势,所谓强者恒强,没办法有道理,就是经济上升期、时代红利时要深情拥抱小盘股,经济上升末期持有大而强,萧条期拥抱现金和债券。
除非是战后重建或者改革开放这样需求近乎无穷大的蓝海,小企业才能和大企业站到同一起跑线,这个时候弹性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孔曼子 - 一名普通的职业投资者。本人没有公众号等自媒体和微信群,请勿上当。
赞同来自: seeker24680 、BT绅士 、Ake90 、forres 、四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举个例子?我真的不想举例,因为例子实在是太多了,特别是在楼主重点指出的制造业。就以我最熟悉的北交所为例吧,北交所只有248家上市公司,基本都是所谓的小公司。但其中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的已经有近100家。而国家级专精特新申报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企业主导产品在国内细分行业中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只从我看过的几十家来说,其中也至少有一半以上都是国内细分行业的老大,其他的基本也都在前五名吧。
一旦风口来临,老老实实做企业的细分行业老大,无疑会是最大的受益者。风口是很难提前预测的,别说股民预测不了,大部分业内的专业人士也预测不了。但只要做到分散投资广撒网,踩中未来风口的概率也未必会低。
换几年前,谁能想到显卡这个不太性感的行业会乘上AI的东风,翻上N倍呢?相信几年之后,面对很多新晋的从几亿几十亿发展到几百上千亿市值大企业,很多人也会有同样的感慨。
赞同来自: 云月至文 、starcai 、happysam2018 、我想吃蛇羹
有些人买小票玩小市值策略,并不是认为小票是成长股,而是想赚取波动收益,并不关心小票本身是否优质成长性。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其他行业的小企业的规模有可能是被行业性质限制了。比如高速公路行业,各地的地方高速公司规模也就那样了,想扩张到招商公路的规模也不太可能
赞同来自: wqzhao01 、happysam2018 、shiro1234
恒瑞够大了吧,医药总龙头,还不是这样
消费龙头,白酒,牛奶,猪肉,免税的几个够大了吧,这2年也不行了
还有诸如半导体的龙头之类
就新能源车龙头还稍微坚挺点
这2年也就煤炭,石油,发电(这几个都是同理,能源类的),和银行还不错。但是如果照这个思路去投国外的,可就要吃瘪了。
赞同来自: PYTAO 、fengxubryan 、skyblue777 、安静的小白 、happysam2018 、 、更多 »
除非是战后重建或者改革开放这样需求近乎无穷大的蓝海,小企业才能和大企业站到同一起跑线,这个时候弹性优势就体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