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交所证券账户编码104打头的最早一批老同志,现在依然混在股市里的恐怕不是很多。看着雪球和集思录上07年入市和15年进场的众多自称老股民,我已经算是老古董了。虽然这么多年并没有在股市里获得很大的成功,但与绝大多数同龄人相比,我还是非常感恩于沪深股市给我的投资回报。
我的投资生涯从1992年开始。当年企业发了年终奖300元,我拿了10%买了一张认购证,正巧中了500股600650新锦江。工作两年积蓄了1500元,全部拿出来付了新股的钱,上市第二天排队花十元市价抛了个33.75元历史天价,总算赚到了人生第一个万元。特有意思的是当时我们一个工农兵大学生出生的副科长非常感慨地对我说他工作了二十年才攒下一万多元,而我一个新大学生买张认购证就赚了一万元。比领导还赚钱的后果是我从此和个别加薪就无缘了。
赚钱的喜悦没享受多久,一个月后新锦江跌回到了23元。我又买回来,300股变成了500股。结果第二天朱总理说要治理金融秩序,第三天开盘跌两元立马套牢。93年又发了两批认购证,第一批是正副科长签头,五个人凑份子。我跑腿去买了认购证,运气不好就中了个邮通,加一个上海石化。成本高到八块一股,结果邮通赚了点,上海石化割肉,结果每人分了几百元权当过节费。第二批是家里人凑的钱,每家两千块共凑了一万元,中了同济科技、兰生股份、上海凤凰、英雄金笔、上海钢管等几个。同济、英雄、凤凰、钢管上市后正好遇到暴炒,都抛在了高点。除去没舍得抛的兰生股份,剩下的钱大家坐地分赃,每家都赚了三五千,分完钱后在外婆家好好吃了一顿。记得当时舅舅不愿意参加团购,自己去买了两百元一张没中,这顿饭他吃的心里肯定很不爽。
新股赚来的钱又陆续在下跌过程中买了兰生股份和新锦江,那时没有互联网也看不到研究报告,哪个熟悉就买哪个。想想搞外贸的肯定赚钱,五星级宾馆一晚上房价近千元的效益也不会很差。最低曾买过6元的新锦江和4元的兰生股份。这年夏天最惨时见到了328点,最后下跌段是恐怖的,500点时我已经基本满仓了,后面却还有450点、400点、350点,一大半股票都跌进发行价。
炎炎夏日里终于盼来了刘主席的三大救市利好,我好好享受了一次井喷行情。一天之内涨了几百点,幸福的感觉至今难忘。即使有了后半年的逐级回落,1994年底我的账户市值已经超过了3万元,虽然月工资还只有600元。当时我在周围同事中已经可以算有点小钱了。每月五十一百的奖金对我的吸引力非常有限。那年代做我们领导也很舒心,啥事不管,反正大家上班不要迟到或惹事就行。许多趣事值得回忆:某天我们科长坐阵办公室,派副科长和我两个溜到证券营业部去看行情。正好遇见我们厂的副总工程师从大户室出来,大家尴尬一笑,擦肩而过。某会计农村出身,因为老公买了许多张认购证,就人前人后地炫耀自己有钱了。忽然有一段时间没声音了,一问老公和她离婚了,都是认购证惹的祸。周围人能一次买上一万股的都算大户,我最少还买过100股万象股份,涨十元抛了还赚过几百块。
1995年其实是个调整年。其中有点印象的是518国债期货暂停的脉冲行情,三天涨了五百点,然后又几个星期跌回去。我在千点高位附近抛了点,又在半山腰捡回筹码。筹码略有增加,市值又涨了一些。1996年是我经历过的第一次大牛市。周末没事干,每周花了五元钱去听附近公园里某股评家讲课。当时股评家还是很有消息渠道,告诉我们中经开因违规抛售长虹转配股而被证监会处罚了两个亿。他的结论是中经开不会善罢甘休,长虹肯定将来会有大行情。我还特意去百货商场逛了逛,只看到上广电和进口品牌,真不敢相信长虹两块钱的业绩从何而来,也就没进一步关注,结果错失了当时最大的一匹黑马。
1996年底出了人民日报社论,大盘连续三个跌停,我的市值三天内从十万元一口气缩水到七万元。没过多久,邓爷爷去世了,那天跌停开盘结果大涨收盘。最后阶段深发展连续三个涨停宣告一轮牛市结束,从而开始了以后几年对千点大关的屡次考验。
1997年开始有了新股摇号,当年的收益率是100%,可惜社会上对此送钱运动了解不多。1998年和1995年一样,是个震荡调整年。那年我开始说服父母将存款转为打新。父母先后一共拿出了近二十万元,工薪阶层攒这点钱是为了给我将来娶媳妇和他们养老的,所以不愿意冒大风险。那时基本四、五个星期可以中一签。前后中了不少签,如昌九化工是当时我买一个号就中的,非常幸运。建工集团是六月份中的签,上市第二天出现了一亿股买盘(据说是黑客用某券商的钱下的单),一心黑没有抛。第三天就去美国考察,回来后正好是长江洪水最危急的几天,大盘大跌,最后少赚了三千元走人。八月份去德国做项目验收,周末到荷兰阿姆斯特丹旅游。正巧那天是我生日,中午时分打电话回家得知中了一签上海贝岭,几分钟后单位同事和德国客户一起在酒店里为我庆生,从而以一种难忘的方式度过自己三十岁生日。
二级市场上我曾在延中实业(现在的北大方正)上赚到一点油水。九元多进的二千股,跌到六元多,后来收购风波再起,十四元震荡时出来的,结果最后上到四十多元,赚钱效应叹为观止。1997年内幕消息也能赚钱,当时我们企业要借壳上市,确定异形钢管为目标。正巧我陪老总出国参展,出国教育前闲聊中老总透露自己买了一万股,我马上跟了一千股,回国后获利几千元。最为遗憾的经历是当年在财大MBA复习班上课,邻桌的男生和我相谈投机,给我张名片抬头是某大券商投行人员,隆重推荐我一黑马环宇股份。那时我根本不知道投资银行和工商银行的区别,更不知道环宇股份后来成为中国A股第一只资产重组的股票。以后的日子就看着环宇股份变成了兰陵陈香,股价从五元涨到了三十多元,我才真正领略到了资本运作的无穷魅力。
1998年国家取消了福利分房,即使国企职工要解决住房问题也只能到市场上去买房。1999年初我的市值已经接近19万,即使这点钱当时也只能在上海的边缘郊区买套小点的二手房。1999年单位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我因为本科毕业加了200元,学历不够的群众还都非常眼红。“No money, no honey”,生存的压力无时无刻地笼罩着我。
1998年前我选择股票基本还是看看每股收益,看看行业,收集一下年报自己瞎琢磨一番。当年没人提价值投资,时尚数浪和看KDJ。民间有过许多种希奇古怪的测市法,我隔壁办公室的老学究自己研究出一套根据每股税后利润和流通盘推测目标位的方法,这从某种意义上和后来分析师的估值有的一拼。靠这套独门暗器,这位老兄在四川长虹和特变电工上发了大财。同事C君当年是在某三线工厂工作,靠长途电话进行委托交易,曾拜南京某瞎子为师,看看股票机就能选出强势黑马。科技股行情时他手里的股票早早封上涨停,明明知道第二天还会上涨,他涨停出货换入第二匹黑马,当天跟着涨停。
1998年秋天开始读硕士课程,当年学的最认真要数财务管理和会计学。会计课程就比几个CPA成绩差点,其他课目有个学期门门第一。很多同学是去混个文凭,而我是非常认真地来学本领,所以收获大不相同。那时候介绍巴菲特的书开始进入中国,我们同学凡是炒股的都人手一册认真研读。
1998年冬天开始学习电子商务课程。我还记得曾用老美刚建立的数学模型研究过ebay的成功之路。美国人的一颗钻地弹无意间引爆了当年一波大牛市,上海梅林成为了连续大涨的领头羊。仅仅从物流和分销成本的角度分析,上海梅林根本没有比较优势,纯粹是个概念化的东西。从财务稳健的角度,我选择了安全系数最高的湖南高速而没有下注业绩低下的海南高速。事实大大出乎我和理性投资者的预料。一个个上市公司宣布进入互联网,之前之后都大涨。刚学到的知识根本赶不上时代的变化。海南高速也宣布投资了一家新成立的网络公司,结果股价轻松地超越了湖南高速。这年是全球科技股疯狂的第一年,新经济浪潮中的许多暴富故事让所有人热血沸腾。
刚刚试穿上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外套,我就和老巴一样因为看不懂科技股而踏空了整波大行情。我只在最后几天拿到了封闭式基金上的三个涨停。从狂热到冷静,证券市场只花了短短两个月时间。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投资思路,开始跟随着一位高手同学与时俱进的布局新一轮大行情。
2000年的春节特别值得回忆。开市的鞭炮伴随着几大利好的隆重推出,当天手里所有的股票统一涨停。我重仓品种ST渝万里出现了连续十六个涨停,我基本在次高点反抽时出了大部分。低价绩平股风起云涌,我先后在第一铅笔、福日股份、西藏药业上多有斩获。在踏空四元的川金路同时,也避免了云南铜业的世纪重套。
1997年买的转配股也终于开始要上市流通了。三块多配股价的工大高新对应十多元的市场价,四元的中华企业也可以卖七八元,持仓最多的海欣股份从四块变成了十三块。总成本不到三万元的转配股变成八万多。
赚了钱就可以有实力买房子,也就沙漠中能长芳草。原来就只敢看二手房,两三个星期过了一看能承受一手的二室一厅。老爸帮我在附近地区跑了一圈,只有大房型,小房型基本无货。无奈只能继续等待。行情发展总是比你想象的要更好。一个月下来,三室一厅的钱也涨出来了。于是欢天喜地抛股取钱,提个大包到那时还人烟稀少的售楼处买了房。那时购买商品房在我们单位还是比较刺激人神经的事情。许多处级在我隔壁小区才二室一厅的老工房,偶一个科长就能直接买商品房了。这下可把各位同事给嫉妒坏了,各级领导和纪检明察暗访都没理想结果。
每次大行情的终结总是一次极度疯狂,高潮过后是遍地狼藉。从2000年下半年到2001年的行情其实已经把许多老股票边缘化了,到2001年上半年我敢买的品种已经很有限了。我四元时进了川金路,五元多就出来了,结果一路上了二十多元。后期分了一大半资金在打新股,其它的资金再根据专业朋友的推荐做一些短线。2001年初有段时间管理层一度通过快速扩容来给市场降温,我连续几周都能中新股,其中大恒科技一个股票就赚了近三万块。在这一事件上我的体会是牛市后期打新股也是一条稳定获利的有效途径。
2245点前几天,我买了几万股冰箱压缩(就是现在的海立股份),当年的小盘绩优成长股。我14元进的,最后拉涨停到了19元多,第二天一早朋友打电话告诉我银行又在查违规资金,开盘没怎么冲高就往下走,我看势不妙,迅速出清了冰箱压缩的股票仓位。当天碰到了未来几年高点2245点,下午就开始大跌。我在其后的两天抛空了手里的所有股票。
我老爹当时也开始从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转移,并经常和一些认识的朋友交换股票信息。2245时他满仓股票坚决看3000点,市场调头向下时连续两个跌停就没方向了。错过最好离场机会后就没有将跌了30%到50%的股票砍仓的勇气,结果和千千万万散户一样在此轮熊市中断手断脚,严重残废。当年100个散户中至少有90个就此出局的,你现在去各个股票基金论坛转转,还真遇不到几个2001年前的老战士。
2001年市场一路不回头的跌到了1400点左右,然后V字形反弹。老爹13块买的苏常柴一口气跌到了四元,反弹到六元我买了点,七元走了,结果反弹到八元又下来了。当时最惨的银广厦,我一同学在四十多元时买了两万股,最高到了六十多元,结果东窗事发后银广厦连续无量跌停,他在其他人苦劝之下九元附近跌停打开时走人,从大户身价直接回归普通百姓。我同学还算聪明,如果死抱着不放,最后银广厦最低曾跌破一元,如果还拿着基本就剩一小脚趾。
这一轮大熊市比我们普通人所能想象的还要残酷,在后面五年里我们看着非常多公司的股价从十元二十元跌到了一元二元,绝大多数个股就剩下个零头。2002年受中海油和卫留成的影响,买了不少海油工程。我曾花了几个月仔细研究了这家公司,觉得是个很稳健的企业,每年业绩基本保持稳定。在15-17做了两个小波段后,624那天出现了集体涨停,而海油工程居然是最后几个封涨停的品种。
624出现过不少连续三四个涨停的自救品种,而海油工程从第二天开始就连续下跌,一直跌到年底的13元,我憋不住砍仓走了。不料正好一刀砍在了海油工程的历史大底位置,从此海油工程提前大盘三年走上了业绩和股价双增长的长牛之路。2002年还有个小插曲,一位技术分析高手给我推荐了丹东化纤,F10提示其有重组题材,当即买入二万股。下午有空看证券之星论坛上有人贴出一地方报纸报道该公司重组失败的消息。急忙给上市公司打电话核实,结果称第二天就出公告。结果次日公告后大跌,我亏了一万元杀跌出局,从此养成投资决策前认真收集相关资料的好习惯。
2003年春季行情时买了浦发银行,想想上面30元套住的朋友心里直乐。不巧正遇SARS,股市狂跌,我平手出了浦发,大盘也就开始反弹了。只好抓住机会在招商银行上做了点短差平衡下自己的心态。2003年5月份在老爹深套的ST常柴上报了仇,6元以下进了30000股,8元上下全部出清。自我感觉一好,又翻身杀入ST鸿基。选择ST鸿基的理由是他名下的几个楼盘终于进入结算期,转让出租车公司的收益为扭亏增盈立下大功,而原来的亏损源某有线网络公司即将剥离。不料没多久鸿基股价每况愈下,我从赚20%到套10%。又有新的公告称有线网络公司转让受阻,无奈之下又只能割肉离场。
痛定思痛,我开始选择低市赢率白马股票。2004年上半年一波钢铁股行情如火如荼,我认真研究了所有钢铁股的基本资料后选择了新钢钒。买它的理由很充足,历年业绩稳定,西南地区的龙头企业,且钒铁作为稀有金属价格出现暴涨。我初步测算的结果,光是钒铁的利润贡献就有三毛以上。2004年钒铁市场价格最高时有十倍涨幅,而生产成本基本不变。而2006年有色股的类似业绩突变其实在当年我买新钢钒时已经有所预期。
在我买入并持有新钢钒的一年多时间里惊奇地发现了许多原来不会重视的问题,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结果就是把普通投资者培养成看图说话的高手。在其他钢铁股业绩集体大增的日子里,新钢钒居然四季报业绩仅为一分钱。面对投资者的质疑,前董秘吉广林请求我们理解企业经营的不易,邀请我们去看看当地工人艰苦生活。某知名钢铁行业分析师在给我的邮件回复中也谈到了他们作为卖方分析师的苦衷,如果许多话说的透明些,上市公司将不会再欢迎他们去调研。
宏观调控让所有的钢铁股上演了一出出跳水表演。面对市值的快速缩水,满仓钢铁股的我多次夜不能眠。最痛苦的是要找出理由否定自己的判断,这要比牛市中守住赢利困难许多。那段时间天天研究专业钢铁网站信息,每周去看攀钢日报的网络版,某次更新晚了还特地打电话去催促,两年下来水平和钢铁行业研究员有的一拼。和上市公司电话联系多了,许多工作人员也很熟了。某工作人员就劝我不要再持有新钢钒,推荐我买即将整体上市的鞍钢新轧。04年十月我一位做资产管理的朋友也劝我买入鞍钢。在认真学习了几份相关研究报告后,我将大部分仓位换成了鞍钢。终于在2004年的最后几天,鞍钢公布了那份路人皆知的整体上市计划。
2005年基本是在低迷中等待。鞍钢预测整体上市后收益能超过一块钱,而其股价逐步跌破五元,跌破四元,七月份市价开始逼近3.45元的净资产值。作为少数几家股价尚能撑在净资产上面的钢铁股,鞍钢的整体上市计划是否能实现都成了大问题。当时最低时鞍钢市赢率都才3.5倍。我们笑称干实业都没这么高的回报率。
这一年终于迎来了扭转乾坤的股改。新钢钒要股改了、武钢要股改了、鞍钢也要股改了。武钢和鞍钢都拿出了送股加权证的优厚方案,而新钢钒相对而言就吝啬许多。十一月是个丰收的季节,在大盘探底998点的日子里,凭着鞍钢股改送股和权证上市的收益,1000点时我的股票市值又超越了2245点时的市值总额。再接再历,我又相继掘金了开滦股份、水井坊的股改行情。当一起走过五年熊市的老投资者还远未从重创中恢复,新投资者尚未被股市的赢利效应吸引进场时,我已经站在个人股票市值的历史新高上,为新一轮历史性大行情思考着重拳出击的方向。
2005年底是中国股市的转折点,也是彻底改变我和家人生活命运的转折点。之前十几年的投资经历使我相信盼望已久的大牛市终于到来了。我最初选择了基金通乾作为我的第一重仓品种,原因之一就是在当期所有基金定期报告中通乾基金经理是唯一提出牛市来临的,而其他基金经理仍持谨慎态度。当时跟踪基金通乾的方式很简单,只要去看同宗兄弟融通行业景气就可以了。两者的持仓高度一致,使得仓位分析和风格变化变得非常轻松。应该说投资通乾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在持有通乾四个月的时间内,通乾的投资风格是当时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当时通乾的投资风格类似与华夏大盘王亚伟的做法,买的股票基本都是些业绩即将出现拐点或预期出现拐点的绩平绩差股,当时通乾组合中的沪东重机、广船国际后来都成为翻了几十倍的大牛股。有大牛股也肯定有业绩低于业绩的大熊股,李东升强推的国际化道路赚了美人却忽悠了所有投资者,TCL继续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严重拖累了基金通乾的业绩表现。
我及时纠正错误,改相对集中投资为全面配置。五一节后均衡配置了泰和、汉盛、普惠、景福,总市值有所回升。七月份抓住了王源新要求嘉实中期分红的机会,改为全仓配置两和,从而开始了一个嘉实持有人的历程。
2006年上半年我做了大量的盘外作业,认真研读了所有大盘封闭式基金的历年报告。满仓两和既是参与分红套利,也是我认真思考的结果。从各家基金公司的风格比较而言,嘉实公司稳健而不激进的投资风格与我个人的投资偏好最为契合。就我个人的投基观点,我对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的认同高于对中短期净值增长的关注。持有基金的信心理应建立在对基金经理的信任和了解之上,否则一般投资者很难经受住高仓位持有个别品种遇到市场波动时的心理煎熬。在无法与基金经理直接沟通的情况下,我只能通过分析基金经理以往的操作业绩和风格偏好,从其重仓股进出规律上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从而选取和我具有相同投资理念和操作风格的基金经理,通过其掌管的高折价封闭式基金来间接实现股票投资收益。
2006年8月基金泰和发生人事变动,田晶和魏上云双双离开,刘天君接手泰和。当时出于谨慎的态度,我将全部泰和仓位换成了丰和。2006年9月份以后是嘉实两和的黄金半年,一路领跑的两和首先在银行股上大获全胜,然后2007年一季度又在沪东重机上获取暴利。看着组合里只只重仓股都表现出色,我和广大持有人在心理和市值两方面都获得了空前满足。
2007年4月以后,赵军渐渐不在状态,虽然也有业绩回升的几周。一季末重仓的钢铁股没能等到丰收的三季度就早早出局,换进一批我看不太懂的品种。二季报和赵军离职的消息纷至沓来。作为对投资者的安抚,嘉实公司对两和进行了大比例的中期分红,接下来是王鹏的热身时间。我一直相信王鹏如果早三个月操盘丰和,他应该能抓住金融地产八月份的大涨机会。从他三季报的陈述里我看到了他为人的坦诚。对于基金经理首先要看的是人品而不是业绩,在投资象牙塔上的顶尖高手之间,水平不会相差悬殊,比的只能是信任度和风格认同。我和其他丰和持有人伴随着王鹏熬过了痛苦的三季度和日趋改善的四季度。在2008年的第一周丰和终于排在了新年大基排行榜的第一位。
2008年的前三个交易日内基金丰和天天刷新历史高点记录。那三个交易日是上海难得的大雪天气,我也用这三天时间清仓封基,回头看是我这辈子最牛逼的一次投资决策。十二年过去了,5000点以上的日子依然屈指可数。但是当年逃顶也有严重的后遗症,惨烈下跌过程中每一次小部队抓反弹,每每都是铩羽而归。同时目睹了市场中满仓投机客2000点以下剁仓的诸多悲剧,心理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到十月份探底1664点前后,我以打新和银行短期理财为主。原来设定的加仓点2500点轻易破了,2000点破了,1800以下买回的小部分封基迅速缩水,导致加仓动作犹豫,错失了后面翻番的大行情。
2009年和2010年,主要忙于打新,其中在3000点中建上市那天再一次幸运逃顶。这也是俺最后一次精确逃离指数大顶。后来几年市场分化,不同板块的品种见顶和见底基本没有一致性,就很难有逃大顶和抄大底一说。
2011年左右,新股暂停了一段时间。全市场肉眼可见相对便宜的公认只有银行股。记得银行股爆发过几轮中级行情,领头羊有民生和兴业。我向来胆小,只敢逐步加仓了浦发和招行。连续几年浦发是十送三,招行是十派三,而我90%以上的股票仓位都压在浦发一只股票上面。
当年对我而言,浦发是一只拿着晚上能睡着觉的好品种。几个要好同学曾经在浦发担任中层,一直对自己单位赞不绝口。我这么多年已习惯于灯下黑,骂自己公司和领导的司空见惯,真的很少能听到有谁背后说自己单位好。有浦发总部工作的同学在当年上市第一天30块毅然接盘,足以说明这家企业的确是个员工有口皆碑的好公司。我再用SWOT分析和波特竞争力研究了一把公司基本面,有中移动加持,市政府空降新行长,上海信托注入等多个利好。草根调研也发现了浦发和民生、兴业等银行的明显区别。浦发重用的人都是根正苗红的五好青年,而其他市场化比较彻底的银行,招人看中手头现有资源,对于人品这类要素考量较少,更偏重安利和友邦的实用主义打法。
2012年、2013年虽然几经震荡,我还是风雨中紧紧拥抱浦发。2014年底总算等到金融股的井喷,在2015、2016一带我减掉了大多数仓位,那时天天巨量早已让我这种老鸟心惊胆战。果然不出所料后面连续熔断,但浦发逆势而上,还曾经创出20元以上的历史新高。
随着2015年打新制度的再次修改,必须要建部分底仓。我当时的选择是万科、五粮液、大秦、交行、平安银行,深圳能源,粤电力。底仓的主要目的是不求收益性,安全性第一。所以选的品种大多数是最近一年波动率最低的那些品种,同时又考虑了相关的财务指标。
3500附近开始动手,万科买了就涨,15买的,19块多清仓。错失了后面的大行情,非常可惜。最遗憾的是五粮液,观察了很久没等到好的买点,就一路飙升到现在。其他像大秦、深圳能源都是很久以前就买过底仓的老相好。这么多年也就赚个利息钱。同步建仓的交行和平银,交行居然至今还略亏,平银今年已经创出历史新高,持有四年接近翻番的收益。最可惜的是粤电力,目前亏损最多。所以带B股的务必小心看待,这可是俺花了很多银子买来的教训啊。当然煤电联动的事不能全怪领导,上峰肯定也有难处,说过就算做过,小民必须理解再理解。这十二年中最大的一波行情是2015年的创业板,而创业板我就只买过一两个股票,属于新股中了被套,自己补仓自救的特例。所以理所当然错失了从几百点到4100的创业板大牛市,同样也没被当年的熔断所重伤。
说完历史,自我总结一下。叔从1992年开始在大A赌场里混,还长期关注了H股和美股的个别品种。最大体会是个人投资者要从A股要获得长期超额收益,其实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接下来谈几点主要的投资心得:
1.必须充分敬畏证券市场
这些年最大的体会就是:证券市场走势是所有参与者共同合力的结果,绝大多数时间市场都是最聪明的和最正确的。只有在大顶或者大底的那两个点上,才会因为群体性的疯狂而出现明显错误。我更喜欢把市场看作一个黑箱,里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普通人是不可能在第一时间甚至于很长时间内知道的,但是走势会提示出一些有益的信息。预测市场的频繁抄底或逃顶都是徒劳的,底和顶只有事后才知道。最近几年市场自适应能力越来越强,以往行之有效的各种投资策略存续期越来越短,投资者的进化迭代能力叹为观止。
2.只买自己具备长期持有信心的品种
我这么多年来基本没有从科技股、消费股或者热门股上赚过大钱。我觉得绝大多数股票也就是一个炒作符号而已。本人目前的投资风格是只买冷门品种。我喜欢用实业投资的眼光看市场,只有利润够多、股息诱人、资产实在的品种才能勾起我的兴趣。高波动率品种永远在我的黑名单上。我的选股标准是国企股、总部在长三角或者珠三角、相对行业或区域寡头、公司领导可以随时更换、产业更替缓慢。究竟哪些品种帮我改变人生? 对我而言,真正赚大钱的品种不多。从时间顺序上讲,首先是买认购证;其次是投资转配股;然后应该是打新股;之后才是投资封闭式基金和低估值银行股。
当年认购证的暴利现在的小朋友们不太容易理解。三千块买一百张认购证抽签,一年后总体收益在三十万到五十万人民币之间。当年的普通人工资也就是三五百块一个月。所以是否买了认购证就决定了许多上海家庭之后很多年的财富走向。
转配股的缘由是97年中牛市告一段落,但为国企解困、银行解套的圈钱运动刚刚开始。国家放弃配股权,流通股东只要花一毛钱就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配股权。我记得十配三转配十的有许多家,包括后来成为暴利典型的东方明珠和长安信息。虽然当时这些转配股在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前不能流通,但是我分析了其中一些品种即使分红的收益也远好于银行存款。我采取的投资策略是买入正股,参与配股和转配股,当股价回升至我的总投资成本,抛出可流通部分,留下零成本的转配股。这个方法是著名股评家应健中先生构想出来的。我先后操作了海欣股份、中华企业、工大高新。比较可惜的是等了很长时间没等到新亚股份的配股机会。那时我就非常认同贺宛男老师的观点:新亚股份的业绩平平,但其资产遍布上海市区各黄金地段,升值空间巨大。99年转配股就可以上市流通了,最牛逼的东方明珠涨了十倍,有认识的大户直接从一千万身价跳升到一个亿。
网上摸奖打新股的历史非常长,先挑几个典型打新案例回顾一下。首先是汉王科技。看过我当年博客的朋友也许还有印象。我一共中了4000股。第一天上市80没走,盘后有机构进了2个亿。此后一路走到200,我在120-170分批出了,第一次在单只新股上赚了20多万。起初看好他的电子书项目能干掉苹果。但是股价到了100多以后,我每次去电子商城总发现汉王的柜台门可罗雀。在深圳正巧碰到同学体验了一把最新款苹果手机,结果毅然清仓,无意中逃过此后的大跌。国民技术,也是单次中签收益超过10万的肉签。招股书说的花好桃好,结果项目都没怎么有好收益,还被一个勤写博客的坏人骗了几个亿,最近这几年股价一泻千里。碧水源也是单次中签收益接近20万的大肉签。第一天就全清了,后面股价起起伏伏,这种政府背书的BOT模式还真是很难研究透。换个领导结果完全就变天了,这种项目无论股票还是实业,都是要尽量避免的游戏。最爽的还是江苏有线, 15年行情高潮时送的超级大礼包,单次收益接近30万。60块全部清仓,冲高70,现在才几块钱。就是一个有线电视网,韭菜要给俺送钱没办法不收。
反面教材是那些血淋淋巨亏的打新品种。先说海普瑞,当年亚伟总说是难得一见的好品种。结果是人家高大爷给设的一个局。俺可以赚两万不走,三跌停到96才剁掉。从此对上市前因为特殊安排业绩大涨的公司都抱有高度警惕。另一个是华锐风电。俺中了两个签,第一天上市就破发,看到85没有走,74咬咬牙剁掉。一轮就亏了三万多,且至今一点赚钱的机会都没有。典型的做高业绩上市高定位圈钱套人,所有二级市场股东都是牙根咬的格格响。业绩造假的事也没赔偿投资者,一路拿到现在的基本血本无归了。
2005-2008年和讯一帮基友在封闭式基金上实现财富加零,主要得益于封闭式基金的三条腿走路。前面2001-2004熊市跌惨跌透了,后面才有一大把品种的十倍行情。封闭式基金的十倍行情,是基于当年封闭式基金存在超过50%的高折价率和大牛市基础资产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击。市场曾经担忧的基金公司内部利益输送和道德问题,在超级大牛市面前都是杞人忧天的小事情。在熊市里最悲观的日子里,要天天念叨一句话:当市场严重低估的时候,任何利空都已经price in了。
2014-2015年股票市场暴涨也是流动性过剩造成的游资对市场短期性冲击,低估值银行股才有机会实现短期内的翻番行情。银行股作为市场的中流砥柱,相对于指数的弹性是最小的。如果在熊转牛的时刻及时切换到金融股里弹性更好的券商和保险股,就远不止这点涨幅了。这其实就是个人投资者的局限性,跌时能少挨打,涨时就少吃肉。
3.只有大牛市才有大收益
从获利路径而言,我觉得买的便宜是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必须有大牛市配合,才能享受到估值提升带来的丰厚回报。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通过自学的途径希望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完善自己的投资方法论。我一直在反思这些年为何自己在股市里付出很多努力,但始终没有找到长期稳定获利的好方法。曾经看过几个二十年前就在市场里赚了上亿真金白银的超大户,也见过一帮长年混迹一级半市场实现人生飞跃的有胆识之人。了解的时间久了,明白其实就是关键两点,一是命够好,二是胆够肥。太多的时候,理性和常识是束缚那些自以为聪明或者确实很聪明的人迈向财富之巅的绊脚石。
雪球上常有ID声称曾经发掘过多少个十倍股,结果赚了多少倍的神话故事。这种高仓位赌对大涨幅个股的人有吗?肯定有,而且绝对数量不会很少。天朝一亿多注册股民,这么大基数放在那里,肯定有许多性格偏执者,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那种奇葩。对上市公司达到单恋的程度,随便怎么震仓都不出来的。碰上茅台、中国平安一拿多少年的,就很容易成就一段佳话。而且到后期,成本可能为负数,持股者高度自信,股价越涨越容易涨,进入持股信心和股价互相正反馈阶段。你以为他是慧眼识宝吗?非也,这就是运气。
2008年以后真正重仓持有过的品种就是两个上海本地股。无他,其他地方不熟,本地企业出门就能见到,口碑就在身边。只有你相信的才能拿的住,拿的长久。其实老股民都知道,大A在1995年前是瞎炒炒,资金实力说了算。1996、1997年投资者进行了最朴素的价值投资,每股税后利润最高的长虹海尔春兰是涨幅最好的。这也是许多老股民赚钱的黄金时代,你只要把每股盈利用EXCEL表拉一下从最高的每股收益开始买就没错的。1998年这一玩法随着郑百文和长虹联手暴雷之后就寿终正寝了,取而代之的是绩劣股的借壳重组行情。好不容易99-00年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网络股疯狂了一把,2001-2005又主要是小股票的天下,买大蓝筹的继续鼻青眼肿。2006、2007年是2003年五朵金花的增强版,但好景不长碰到了全球金融危机。2009年创业板出来后,靠那些小公司本身继续高速发展从整体上就是挑战商业规律。于是乎外延式收购就是业绩增长的核心推动力。
现在回想起来,这种外延式发展虽然是INSIDER的乐园,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就是梦魇。原因你懂的。更可悲的是按照公开信息做基本面分析就是一个笑话。好比俺去参加蒙面歌王当评委。一首《我只在于你》听完,叔跟邻座大娘为到底是邓丽君原版录音还是刘惜君真唱吵个没完。结果门一开,出来的是周深,这就很尴尬了。
4.盲人摸象的个股研究
作为个人投资者,我对于基本面分析一直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因为这是普通投资者可以努力奋斗的唯一渠道。但目前阶段我的心得建议是只需适度研究。要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不用自己去钻牛角尖。
有很多高手网友提出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我深表敬佩。理论上讲,这是一个人来完成一家中等规模以上券商研究所的研究任务。你得既懂宏观,又会策略,而且还是每个大类行业的资深研究员。勤读报告是一回事,深入理解报告并能将多品种放在一起比较性价比是另外一回事。况且机构投资者可以有券商研究员和买方研究员协助进行脑力激荡,个人投资者只靠一己之力来抗衡中国最好大学出来的一大群人,你说胜算能有几何?
如果你非要做自下而上的研究。叔当年研究个股,也有走火入魔的时刻。曾经给上市公司董秘打电话,人家非要问清是哪家机构的研究员?提的问题够专业了,对赚钱有帮助吗?卵用没有,照亏不误。前几天正巧碰上一朋友,他说为了研究苹果产业链上某个股,还特意去哈佛网站下载了本科教材进行学习。叔高度肯定了他的学习热情和钻研精神,但还是建议他站在年轻研究员的肩膀上能看的更远更准。
大凡卖方研究员覆盖的个股,尤其是多家覆盖的。你多看几份研报就行了,有时间就看他三五年的。东方财富网上基本都有,免费资源不用可惜了。你说看了有帮助吗?肯定有帮助,现在的研究员,毕竟各大名校毕业,专业水平比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高的太多。至少你知道了每家公司的前世今生,能过滤掉很多问题企业。
不说雪球,集思录上也有许多对专业人士不服的。打个比方你就明白了。你和三五个考上清北的学霸对考试答案,结果你的答案和那几个学霸互相交流后得出的答案相差甚远,你觉得你对的概率有多大?况且研报结论是静态的,股价大幅变动是依靠突发变量引起的。如果该变量是公开信息,那么股价要么涨跌停封死,要么一步到位,你肯定你的跑道比机构要快?如果该变量是未公开信息,那你如何做到未卜先知呢?
理论上都不能自洽的事,实际操作中屡战屡胜,那就不是人,而是神。网上大神就只有两个公认的,白大褂和茅台03。我还曾特认真地学习了两位高人的每一篇网上语录,实话实说,能看懂个大概,但太多定性的,真心没法仿效。反过来,看看归江、王璟的讲话,读读邱国鹭和邓晓峰的文章,有逻辑有实例,一堆干货。每次重读,都有新体会。建议大家有空多学习。
最后给朋友们提醒一点,大类资产配置才是长期不败法则。个人投资者最主要的工作应该是做资产配置。将房产、债权、股票投资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回顾,做好总体动态平衡。对于股市投资而言,就是在市场总体低估值的前提下保持高仓位,市场高估值时选择低仓位。
我在零七年抽出部分盈利购买学区房解决了小孩读书问题,同时把老人养老的电梯房也一并完成。接下来的日子就是买了低估值股票等风来。15年来了一阵风,5000点左右逢高减仓换成银行理财产品和小孩留学费用。最近几年大盘在3000点附近反复盘整,只要不是机构抱团取暖的品种,很容易就被边缘化。虽然股市里赚不到啥钱,但还能靠着银行理财弄点小钞票做日常开销。
我觉得凭中国股市一贯的尿性,十年里面总有一次惊天动地泣鬼神的大行情。只要记着人人疯狂的时候要离场,这种好日子还会反复重演。就像贾布斯最喜欢唱的那首《野子》,大风越狠,我心越荡,我会变成巨人,踏着力气,踩着梦,开开心心割韭菜。
赞同来自: 明园 、塔塔桔 、流沙少帅 、gaokui16816888 、laplace 、 、更多 »
【当清华姚班的毕业生都只能去做外包的时候,可能会是个标志性事件,意味着过度内卷时代的结束】去年有几个可供观察的标志性事件。1.姚班外包 2.中景浙大女生 3.体操吴晚方4. 苏州马生 共同之处在于这些人已经相当于上港申花常规轮换的水平,如果这个档次的都苦于生计,国足还有盼头吗?不可能人人都是范志毅孙继海。
请教嘉实兄
“姚班的毕业生都只能去做外包”,进而“过度内卷时代的结束”,这是从什么角度推理的逻辑?
以我理解嘉实兄这个推论,我是这么思维的:
以第一层思维,应该是过度内卷越来越严重,而不是结束
推进到第二层思维,那就是很多事情物极必反,不过如果直接就进入到第二层思维,感觉似乎。。。
嘉实兄是怎么思考出来的这...
大家要相信宋凯的管理和协调能力。不要忘记宋主席的目标是进世界杯。解决问题的现成方案就有很多,只要宋主席肯从善如流,中国足球崛起之日不远。
类似的现象还有前几年的负利率和负油价,只要熬过当时,现在啥价位大家都能看到。
投资市场里从众思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对的,唯独在两极是彻底错的。就像现在十债市场利率已经到了1.7,为啥不能像当年霓虹那样有反弹到2.5以上的那一刻呢?
pppppp - +---++--+-+++++++++++
赞同来自: wangyang661
同感,参照日韩的历史进程,过度内卷时代才刚刚开始。内卷时代源于人口老龄化导致的需求萎缩和大量掌握在老龄化人口手中的保守资产,前者对应消费下降,后者对应投资收缩,结束也来源于上述二者的反转,也这就是老龄化人口的减少,如果参照平均寿命,起码需要20~30年时间才有望完成,大致与日本在1990年代到目前的时间相当。完了;
苦了一代人;
赞同来自: 流沙少帅 、好奇心135 、zf8149 、RRrrY 、慧生 、 、 、更多 »
【当清华姚班的毕业生都只能去做外包的时候,可能会是个标志性事件,意味着过度内卷时代的结束】请教嘉实兄“姚班的毕业生都只能去做外包”,进而“过度内卷时代的结束”,这是从什么角度推理的逻辑?以我理解嘉实兄这个推论,我是这么思维的:以第一层思维,应该是过度内卷越来越严重,而不是结束推进到第二层思维,那就是很多事情物极必反,不过如果直接就进入到第二层思维,感觉似乎。。。嘉实兄是怎么思考出来的这个结论?同感,参照日韩的历史进程,过度内卷时代才刚刚开始。内卷时代源于人口老龄化导致的需求萎缩和大量掌握在老龄化人口手中的保守资产,前者对应消费下降,后者对应投资收缩,结束也来源于上述二者的反转,也这就是老龄化人口的减少,如果参照平均寿命,起码需要20~30年时间才有望完成,大致与日本在1990年代到目前的时间相当。
请教嘉实兄
“姚班的毕业生都只能去做外包”,进而“过度内卷时代的结束”,这是从什么角度推理的逻辑?
以我理解嘉实兄这个推论,我是这么思维的:
以第一层思维,应该是过度内卷越来越严重,而不是结束
推进到第二层思维,那就是很多事情物极必反,不过如果直接就进入到第二层思维,感觉似乎。。。
嘉实兄是怎么思考出来的这个结论?
当清华姚班的毕业生都只能去做外包的时候,可能会是个标志性事件,意味着过度内卷时代的结束。赞同嘉实兄对2025的看法,总体乐观,最好能像2024一样涨幅+10%左右,稳中有涨,涨幅有限。
我对2025年比较乐观,一方面是横过来有多长,竖起来就有多高。另一方面是相信群众的智慧,卷到极致,钟摆自然会开始反向运动。
...
说起清华姚班毕业生去当华为外包,我觉得更多是社会高学历名校生不缺了,更看重实际能力和个人特质,学历出身等光环因素加成越来越小。上午有个熟悉的年轻人联系语音了一会,双非本+985硕,2024年夏天毕业去BAT某大厂,做LLM大模型中某个模块的码农,说第一年估计年薪到手30+,收入也还基本满意。
赞同来自: 肥壮啃苹果 、乐鱼之乐 、ljg1206 、明青 、alongsid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叔鉴于嘉宝迟迟不发REITs且亏损超预期,趁反弹平替到南山、华侨城、光明地产、百联。年中迫于面退压力,减地产加百联。
至年底账户+15%。
12月11日盘中总市值创历史新高后又大幅回撤,市场继续修炼嘉实兄这颗驿动的心。
23年主要持仓品种在24年的表现如下:
农业银行 +33%
招商公路 +49%
交通银行 +42%
申能 +54%
大秦铁路 +1%
深圳能源 +2%
华侨城 -14%
南山控股 -17%
光大嘉宝 +25%
2024年底持仓品种依次为百联股份(华安百联消费REIT),南山控股(华泰宝湾物流REIT),华侨城(未来有可能发REIT),深圳能源(鹏华深圳能源REIT),交通银行,大秦铁路。
1999年嘉实兄的研究生论文选题是研究上市公司创投行为对经营业绩的影响,2020年开始把研究兴趣聚焦在上市公司发行REITs对企业发展的驱动。最近四年随着中国REITs市场的快速发展,有了很多的上市公司首发和扩募REITs的案例可以分析。希望2025年能有更多的研究与投资心得体会可与集友们分享。
当清华姚班的毕业生都只能去做外包的时候,可能会是个标志性事件,意味着过度内卷时代的结束。
我对2025年比较乐观,一方面是横过来有多长,竖起来就有多高。另一方面是相信群众的智慧,卷到极致,钟摆自然会开始反向运动。
赞同来自: 好人平平安安 、作手十一 、塔塔桔 、悠悠白云 、PYTA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原创 杨赤忠 杨赤忠YCZ
2024年12月09日 21:30 广东
有朋友请我解读一下今天会议精神,我看很多人都提前解读过了,还有什么好解读的呢?看香港走势和A50就行了嘛。借用一下两个月前中信证券那篇著名报告,据说题目是他们老板亲自起的——《干》。是的,干就行了,撸起袖子加油干!
有人说要不要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还是那句话:政治是政策的先行指标。政治局会议既然定了调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过两天就开,并做具体部署。宴席开了,酒菜上来,就可以先吃,不用等后面的菜。反正不在桌子上,就在菜单上。我们很高兴用这句话回敬美国人!
全文请自行去公众号阅读。
许多盆友从昨天下午3点多开始的情绪亢奋到今天同时刻的心情低落,24小时如坐过山车。
嘉实兄倒觉得应该逐渐乐观,最近几个月可能是这一辈子至今政策对股市最友好的阶段,市场长期估值也不算离谱,那就继续高仓位干呗。
赞同来自: luckzpz 、gaokui16816888 、好奇心135
看见百联文章又想起来了嘉实老师买的是b吗?我就怀疑大股东根本不想把钱分给小散上海这些商业企业的物业都算是国有祖传的,不出售就不会重估,出售了也不是为了分红。商场过几年装修一次,用钱的地方多的是。
赞同来自: 好人平平安安 、闲菜 、乐鱼之乐 、eckeels 、明园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作者认为百联股份最核心的护城河是拥有超过200万平方的稀缺优质商圈物业,同时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因为保守的会计政策而被低估,大量优质物业资产在REITs发行的背景下迎来价值重估。
11月中旬在霓虹轻井泽欣赏湖光山色时王先生特意找叔就百联各子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和自持物业聊过几句,叔匆忙中分享了从2024年公司超短债募集说明书里采集到的一些公开信息和估值推导逻辑。
现在很高兴看到王先生的大作能够发表,从而让更多人认识到资产重估的魅力。
但百联未来被市场认可的关键驱动因素应该是谷子经济卖水第一股。
当全中国最有名的上海老牌商场市百一店和华联商厦都变身二次元聚集地,而南京路步行街成为中国的秋叶原。这真是太有意思了。
赞同来自: 好人平平安安 、明园 、鼠标1 、我心安然 、wjl1274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嘉实兄做不做概念?我92年入市,十月八号后调整3200开始加仓是牛市,那就要猛攻证券猛攻低价股,所谓英雄不问出处,能抓老鼠就是好猫002496这样的两块钱的氢能源概念股,您怎么看?此贴很长,也可以验证对错。我从不做纯概念,只关心低估值后的均值回归机会。市场里我稍微有认知的品种不超过五十个。嘉实兄在目前年纪,对跑赢指数或者PK收益率之类的游戏不感兴趣,只希望能多少有几两碎银安度晚年
风长宜 - 投资是一场修行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REITs能否改善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这个也很难有定论
光大嘉宝这类股成妖 本身就很大的随机性 炒的是化债+地产概念 真跟REITs有半毛线关系?
drzb - 80后下岗男
赞同来自: cn668158 、少商君 、塔塔桔 、kytz 、乐鱼之乐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昨日三季报全部出完,嘉实兄目前的第一重仓股百联股份业绩炸裂,三季度0.75元,一到三季度是0.91元。已经是上市以来最佳业绩表现。当然股价依然还在最高价打三折的位置徘徊。感谢分享标的,百货这种模式老师不说还是不会关注的,看了19以来的财报,说说个人看法:
A股上市公司除了内生性业绩增长,包括基金经理在内的绝大多数投资者只学到通过增发、配股发行新股募集资金然后收购新项目来推动业绩增长。简单说就是做加法,通过发行股票获得现金,并溢价买外部优质资产来换取净利润增长。缺点是账面上一堆商誉...
公司财报是比较简单清晰的,先说不好的地方:
主营业务和投资收益属于顺周期,受到经济下滑双杀,且转型资本支出无法削减,所以不可能将净现金流大比例派息。从商业模式看我觉得是周期性红利股,非常像宝钢股份,主营业务规模较大,主营ROC持续下降,具有周期性但能提供稳定自由现金流,投资收益占据利润的半壁江山。
再说好的方面,嘉实老师提到了reits盘活资产(还需要证明其可持续性),另外从2020财报开始,公司卖场超市转型奥特莱斯购物中心趋势就开始了,体现出的是营业成本降低,收现比提高了约50%,自由现金流大涨且比较稳定,派息稳步提升,长期看这又符合公用事业股特性。
所以个人观点公司是基于“周期红利股+牛市看涨期权”和“公用事业股”估值之间的这么一个商业模式。那就看看两者的估值区别。
周期红利股的底就是净资产分红率,从19年报看过来,公司的B股的PB是严格遵循市值/净分红的,A股的PB估值一般是底的2倍,可以理解为底+1pb的牛市看涨期权(或A股流动性溢价),按照今年35%的分红预期,合理估值是2pb;但如果把REITS计算成非经常性损益,那大约就是1PB。
如果当成公用事业股(reits模式可持续),那就要在计算pe的时候分子考虑加上有息负债减去净现金,分母加上所得税和利息费用,计算长期的投资收益率,这样计算出来是明显低估的。
综上,一次性reits带来的影响已经体现在股价内,长期变化的影响还未体现,B股我已经上了,存在明显低估!
赞同来自: 马拿巴子 、gaokui16816888 、kytz
不管是不是一码事,大股东没有把卖掉资产的钱分给散户。reits的募集资金用途是有限制的,不是简单的卖资产。当然在上市公司体内不值钱的东西,包装一下模拟下现金流跟规定下最低派息比例,就变值钱了,只能说明reits有巨大的泡沫
昨日三季报全部出完,嘉实兄目前的第一重仓股百联股份业绩炸裂,三季度0.75元,一到三季度是0.91元。已经是上市以来最佳业绩表现。当然股价依然还在最高价打三折的位置徘徊。这么说来,百联这次卖出又一城购物中心是成功高价套现,但又投资几个奥莱项目,感觉将来这些项目利润未必达到预期,还不如给股东分红。但是管理层要工作业绩和奖金,不会考虑小股东的利益。。。
百联今年7月份发了REITs, 2023年账面价值4.4亿,净现金流1.2亿的百联又一城购物中心以23.3亿元卖给REITs,从而获取19亿投资收益。该收益将投资于毛利率75%的几个奥莱项目建设。
赞同来自: cn668158 、乐鱼之乐 、丢失的十年 、hou123qd 、夏日骑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A股上市公司除了内生性业绩增长,包括基金经理在内的绝大多数投资者只学到通过增发、配股发行新股募集资金然后收购新项目来推动业绩增长。简单说就是做加法,通过发行股票获得现金,并溢价买外部优质资产来换取净利润增长。缺点是账面上一堆商誉,还不知道何时会减值。
但现代金融还有另外一种高级玩法,REITs。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卖出成熟期的资产来兑现投资收益,大幅度提升当期净利润和每股净资产。简单说就是做减法,通过溢价卖出内部优质资产来提升利润,同时在不稀释股权的前提下,换取现金来投资新项目。
百联今年7月份发了REITs, 2023年账面价值4.4亿,净现金流1.2亿的百联又一城购物中心以23.3亿元卖给REITs,从而获取19亿投资收益。该收益将投资于毛利率75%的几个奥莱项目建设。
按照规定,REITS发行一年后可以提出扩募申请,意味着2025年8月份之后,公司可以继续将其他优质资产注入REITs。例如公司还有账面价值5.8亿,2023年净利润3.8亿,净现金流7.7亿的青浦百联奥莱,以及2023年净现金流1.49亿的第一八佰伴,净现金流1.42亿的百联中环,净现金流3.5亿的武汉百联奥莱,净现金流1.5亿的南方友谊等候选项目。
百联股份就像上海人的老破小碰到动迁一下子拿了几百万,而租金也就3000块。有人酸溜溜滴说动迁以后再买新房,几百万又出去了。但如果人家手里有个七八套老破小,一年动迁一套,兑现的钱再去买老破小等动迁。
想象一下这画面有多美。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luckzpz 、wz2105
这波行情应该类似1999年519行情,当时98年又是洪水又是国企改革,下岗工人从头再来。到99年五月份大使馆被丑国炸了,全国群情激愤。没过几天,股市拔地而起,一波流解千愁。目测眼前这波行情高度可观,但时间存疑。道理很简单,2700点上峰可以压上央妈的资产负债表,5000点还会压吗?上市公司质地如何长官肯定比你我更明白。未来胡猜一把,希望看到一波流到4000点休息回到3400见底,到明年高仿200...老师最近判断有变吗?
跟短线是银同一个作者叫唐能通。后来碰到一个刚毕业的小孩,聊起来说帮唐写了这本书的部分章节。就是看到某种图形再倒退回去。妈的,这也行啊,还好没买过这本书。
册那,这也可以啊!
所以后来就很少关注所谓技术走势,靠公开信息决策至少逻辑能自洽,晚上睡得着觉。真被坑了,就揍它十八辈祖宗呗,还能怎样?
赞同来自: kaoji258 、fykjyy 、kytz 、好奇心135 、gaokui16816888更多 »
这波舆情监控很到位,眼看长假里群众热血沸腾。管理层昨日适时冷却市场热情,今天顺势回调进行风险教育。有没有可能理解错了首长的目标呢,毕竟15年的时候曾经有人高喊4000点是牛市起点,以及4000点以下不减持。最后实际行动大家都看到了。
上峰应该是吸取了2015年教训,这次预案做得比较充分,让今天入市的新韭菜浅套一把。否则上来套个-15%-20%,后面的大戏还怎么唱?
未来依然看好后市。原因很简单,这波人工牛市是寄希望股市的赚钱效应能拉动消费进而推动楼市回暖,从而解决卖地难、地产债等一系列问题。
首长目标没实现,就会继续出大招,直到...
赞同来自: 我想吃蛇羹 、Luff123D 、塔塔桔 、永恒耐心 、alongsid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给嘉实持有人一个金币。我们都需要感谢这个网络,要不然在现实中亿万富翁凭什么搭理我们,凭什么把他们这么宝贵的认知让我们轻易的学到。感谢这个时代(如果我们生在五代十国谁也没办法)感谢上天,感谢一切。过奖了。嘉实兄不过是比大家都多乘了几次电梯,对上海迪斯尼的游乐项目认识更深一点而已
赞同来自: why333343 、alongside 、Euros 、肥壮啃苹果 、wz2105 、 、 、 、 、 、 、 、 、 、更多 »
楼主怎么看…集友flushz分析的…东方财富单日成交额创沪深历史记录超900亿,昨天高点东财的市值也达到了4500亿。这是什么概念呢?这波行情从2700点开始,即便只是翻倍到5500(不及07年,也不及14年),那么现在的券商总龙头东方财富要翻8倍,即80块钱/股,1.26万亿市值,日成交量飙升到近3000亿/天。别说会缩量,一句老话,天量天价,顶部是不可能低成交量的。东财可能是老庄趁机拉高出逃,今天有海通和君安复牌,未来龙一轮不到东财了
这波舆情监控很到位,眼看长假里群众热血沸腾。管理层昨日适时冷却市场热情,今天顺势回调进行风险教育。从来就没有通过牛市促进消费,都是拉韭菜接盘而已!!!
上峰应该是吸取了2015年教训,这次预案做得比较充分,让今天入市的新韭菜浅套一把。否则上来套个-15%-20%,后面的大戏还怎么唱?
未来依然看好后市。原因很简单,这波人工牛市是寄希望股市的赚钱效应能拉动消费进而推动楼市回暖,从而接近卖地难、地产债等一系列问题。
首长目标没实现,就会继续出大招,直到...
赞同来自: kplaybo 、you123a 、why333343 、罗tatan 、光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嘉实兄后面走势怎么看!这波舆情监控很到位,眼看长假里群众热血沸腾。管理层昨日适时冷却市场热情,今天顺势回调进行风险教育。
上峰应该是吸取了2015年教训,这次预案做得比较充分,让今天入市的新韭菜浅套一把。否则上来套个-15%-20%,后面的大戏还怎么唱?
未来依然看好后市。原因很简单,这波人工牛市是寄希望股市的赚钱效应能拉动消费进而推动楼市回暖,从而解决卖地难、地产债等一系列问题。
首长目标没实现,就会继续出大招,直到达成愿景。
赞同来自: JiangSH2020 、渴了可乐 、sunpeak 、gaokui16816888 、大魏忠臣毌丘俭更多 »
炒了5年股了,钱越炒越少不说,周围人没有炒股的,都认为我炒股不务正业,还把我当摇钱树了。有次一个前同事突然发消息问我还在炒股不,我以为他要和我聊聊股票呢,下一句就是要借钱,张口就是3000块钱,我一个工资才5000呢。有一次股票亏了1w多,截图发朋友圈排解一下忧愁,一亲戚见了马上发消息,就是借钱,说给女儿上学的费用。我的天啊,以后再在生活中提股票我就是猪!^0^,他们大概觉得你既然把钱浪费在股市里,还不如借给他们用用。
行情不好,熊市的时候是这样看坚守的股民的:是有多不在乎钱才把钱投在股市里啊。
赞同来自: 红牛Y
长假里HK股市和中概股,A50表现不错,许多人预测10月8日大盘会继续大涨,目测未来上摸4000点是大概率事件。印象中1999年5.19行情是网络概念股的牛市,虽然2001年涨到2240点,但印象许多股票貌似表现一般。真正能翻番高利润的还是1994年325点、2005年998点、2014年2000点左右触底后的大行情。30年以上的老股民中,如果能完整抓住这3次大行情,类似嘉实兄这样,确实少有。大部分都大浪淘沙了!
嘉实兄在此给朋友们一点小建议:
根据过去30+年嘉实兄对周边人群的观察,每波大行情过后,能够全身而退者寥寥无几。如果你赚大钱昭告天下,立马反衬出其他人的贪婪和愚蠢,这仇恨基本等同于杀父或者夺妻。如果你也亏了,股市投入少或者不买股的人,就会拿你当反面教材,笑你贪来笑你蠢。
另外千万不要给...
pppppp - +---++--+-+++++++++++
赞同来自: JiangSH2020 、alongside 、风清扬9527 、红牛Y 、绫小路清隆 、 、 、 、更多 »
长假里HK股市和中概股,A50表现不错,许多人预测10月8日大盘会继续大涨,目测未来上摸4000点是大概率事件。老哥说的极是;
嘉实兄在此给朋友们一点小建议:
根据过去30 年嘉实兄对周边人群的观察,每波大行情过后,能够全身而退者寥寥无几。如果你赚大钱昭告天下,立马反衬出其他人的贪婪和愚蠢,这仇恨基本等同于杀父或者夺妻。如果你也亏了,股市投入少或者不买股的人,就会拿你当反面教材,笑你贪来笑你蠢。
另外千万不要给...
只谈风月,不议股市,低头吃饭,抬头赚钱,闷声发财;
树梢星 - 久客他乡染杂尘,归来已是等闲身。等闲明月今犹昔,明月何曾识故人。
赞同来自: alongside 、风清扬9527 、红牛Y 、hou123qd 、renzeqi 、 、 、更多 »
这波行情应该类似1999年519行情,当时98年又是洪水又是国企改革,下岗工人从头再来。到99年五月份大使馆被丑国炸了,全国群情激愤。没过几天,股市拔地而起,一波流解千愁。目测眼前这波行情高度可观,但时间存疑。道理很简单,2700点上峰可以压上央妈的资产负债表,5000点还会压吗?上市公司质地如何长官肯定比你我更明白。未来胡猜一把,希望看到一波流到4000点休息回到3400见底,到明年高仿200...坚决不买那些要卖公司的股票,都是垃圾。这样至少给自己在这一轮牛市中排了一个雷。
赞同来自: 一梯八户 、wm1813 、Luff123D 、chikai881222 、红牛Y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这波行情应该类似1999年519行情,当时98年又是洪水又是国企改革,下岗工人从头再来。到99年五月份大使馆被丑国炸了,全国群情激愤。没过几天,股市拔地而起,一波流解千愁。目测眼前这波行情高度可观,但时间存疑。道理很简单,2700点上峰可以压上央妈的资产负债表,5000点还会压吗?上市公司质地如何长官肯定比你我更明白。未来胡猜一把,希望看到一波流到4000点休息回到3400见底,到明年高仿200...要说519我的经历比较奇葩,怀揣一家一当14万现金冲进去,自作聪明的买了个垃圾海欣股份,到行情结束还没赚到啥钱,看着同事什么上海贝岭,张江股份连续涨停,还有同事第二波冲梅林14到30上方跑路,至7月1号见顶大跌,最后股票割了两三万,中签新股山东铝业隔了两三千,多么奇葩的韭菜经历,多么痛的领悟……
痛定思痛,跑到隔壁福州路书店买了本短线是银,研究了半年技术指标,全特妈瞎扯,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