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当年收益率 累计净值 复合收益率
年份 当年收益率 累计净值 复合收益率
2013 -16.67% 0.83 -16.67%
2014 8.98% 0.91 -4.70%
2015 27.00% 1.15 4.87%
2016 25.44% 1.45 9.67%
2017 68.26% 2.43 19.47%
2018 -11.85% 2.15 13.57%
2019 135.34% 5.05 26.03%
2020 101.65% 10.18 33.66%
2021 -26.34% 7.50 25.09%
2022 -4.76% 7.14 21.73%
2023 -23.65% 5.45 16.67%
投资理念:
以合理或低估价格买入优秀企业长期持有,适当分散,动态平衡。
在极端市场下,个人会比较冲动去对抗市场,甚至采取极端仓位配置,失去分散性和平衡性,导致巨幅波动。在未来需要考虑逐步加强资产配置理念以增加分散性,降低波动。
同时,考虑加入被动型指数基金投资,进一步降低个股风险。
投资座右铭:
在市场上屡屡失败的输家,正是那些无法抵住诱惑的投机者。 --摘自《漫步华尔街》
年初持仓:
微创医疗 35.40%
康方生物 33.14%
百济神州 31.46%
抑郁痛苦的2023翻篇了,2024会不会变好对我依然未知。不预测,不做过多期望,做好继续熬的思想准备。
过往的几个实盘,我在开篇时的一些期望和计划,很多都没有实行,惭愧。所以这次不做任何计划和期望,只是列举下改进的点,算是警醒自己。
1 不再多借1分钱买股票,已有的借款先扛着,后面只减不加。即便觉得股票跌的再便宜也不再借钱买股票,因为便宜之后可能还有更便宜,更更更便宜,不是想去买到更便宜,而是避免额外的压力。
2 投资决策慢下来,再慢下来,没有想清楚不要冲动交易。
3 降低投资的期望回报率,努力思考和构建更稳健的投资组合。
4 对未来,困难一定比预期的多,保持乐观的同时,务必,一定,做好面对更大困难的思想准备!与其说保持乐观,不如说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努力做最优选择!对于结果,只能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jadepan
那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享受过程和结果,哪个重要?我倾向享受过程,炒股投资过程感受到的快乐比结果是赚到几个万、几个亿,更为重要。如果被套几年,或者一辈子,最后才暴富一下,没啥价值。时间、精神心理受到折磨的成本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在股市赚到钱是意外之福,不必计较多少。来股市炒股是为了增加快乐,充实生活,不是花钱买难受。短期输钱、被套可以,长时间是万万不行不仅是享受的问题,绝大多数人对于自己承受亏损的能力是高估了。更可怕的是你自己身体或者精神出问题的时候你自己其实是不知道的,木瓜兄弟已经是超强了,但真没必要这样较劲
XIAOHULI92 - 唯自渡方是真渡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ypcypc 、machine 、Euros 、MaoXin更多 »
我是鼎级的中国平安,现在雪球安家。集思录一直潜水不说话。我来说几句:创新药最大的背景关联,是美国利率。其他的相比之下都不是大事(除了美国制裁)。在目前的高压之下,如果还喜欢弹性高的,那买腾讯比创新药的安全性会高很多,或者买招行H也行。可以等利率真的下行了,再换回创新药。其实大木瓜老师,应该还是有一个高点锚定的心理,要是反弹了,创新药肯定比腾讯啊招行H弹性高。哎,谁不是呢,人都厌恶损失。
大木瓜博士遇到的问题,一方面是整个宏观经济基本面带来的问题,并且这个影响还在发生,就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这个影响至今还没有消除,在日本就是失去的30年,在美国就是2007年的次贷危机;另一方面就是,大木瓜博士个人投资风格问题。
1.大木瓜投资标的追求弹性违背价值投资初衷。这些医药不分红,有的还不盈利,下跌没有保护...
赞同来自: timtimtim 、wjw3110401leo 、乐比猫 、happysam2018 、Luff123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大木瓜博士遇到的问题,一方面是整个宏观经济基本面带来的问题,并且这个影响还在发生,就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这个影响至今还没有消除,在日本就是失去的30年,在美国就是2007年的次贷危机;另一方面就是,大木瓜博士个人投资风格问题。
1.大木瓜投资标的追求弹性违背价值投资初衷。这些医药不分红,有的还不盈利,下跌没有保护垫。如果能有5%以上的股息率,即使下跌也有机会反弹,也敢于买入,敢于持有。而这些医药股下跌后觉得基本面发生根本变化,不敢继续持有,认为基本面彻底改变,逻辑发生变化,于是割肉卖出。
2.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就是买公司未来的现金流。这些医药股没有分红,买什么呢?预期他们可能将来业绩好,会分红,但这些很不确定,导致市场好的时候给予高估值,市场不好的时候给予极低的估值。买这些股票更加关注价格,而不是未来的现金流。
3.人的思维有定势。过去的成功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更重要的是,成功也是失败之母。过去的高弹性带来的成功,在市场下跌时候也会还给市场,高弹性会导致毁灭性伤害。
4.投资就是修行。不愿意持有10年,10分钟也不应该持有。换股可能是不归路。
5.严格区分投资和投机这两个概念。投资就是买公司未来现金流;投机就是看价格决策。
6.以上观点不系统,随便聊聊,可能不正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系和风格,只作交流分享,不作决策依据。本人仍然持有中国平安,另外少量农夫山泉、五粮液、美的集团。
赞同来自: ianian 、happysam2018 、saw666666 、gaokui16816888 、轻风佛面更多 »
大木瓜老师的记录非常真实、非常准确。其实通过他的实盘记录可以精确地“推算出”他的持仓市值。具体如下: 一、估算数 我在鼎财时,一直拜读木瓜大师的投资贴,2021年涨得最好的时候,他说超过2000万了,如果以2500万估算,据他说“从高点下来-70%了“,那么现在还有2500*0.3=750万。 二、精确数 可以从大木瓜老师每周记录中的腾讯持仓反推出来! (1)今年4月28日周记。其...太厉害了。木瓜老师确实大心脏,我把自己带入进去,如果回撤这么多真的要天天睡不着觉了
查查葛大妈自己申购时候发公告。这么做当然不地道,不过根本原因还是规模暴涨,她自己应该比我们更清楚这一点,所以看到规模暴涨也知道要玩完了。
然后特么偷偷(高点)赎回。
我们只要记住别跟风,就能避坑。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mailgoyoyo
葛兰那个我个人觉得不能算是葛兰的问题,而是开放式主动基金的固有bug带来的规模之咒——开放式基金是开放申购的,那么一旦业绩好就必然吸引来大量申购资金,从而必然带来规模暴涨,而主动式基金的规模对投资业绩影响极大,几亿规模、几十亿规模和几百亿规模是完全不同的量级,量级不同,投资对象和投资策略也必然会变化,但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一般是固定的,所以在基金规模的量级发生变化后,原先擅长的风格和策略很难再继续使...现在是兰师太,过几年说不定又变成了小甜甜,万物皆周期。。。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ianian 、轻风佛面
大木瓜老师的记录非常真实、非常准确。其实通过他的实盘记录可以精确地“推算出”他的持仓市值。具体如下: 一、估算数 我在鼎财时,一直拜读木瓜大师的投资贴,2021年涨得最好的时候,他说超过2000万了,如果以2500万估算,据他说“从高点下来-70%了“,那么现在还有2500*0.3=750万。 二、精确数 可以从大木瓜老师每周记录中的腾讯持仓反推出来! (1)今年4月28日周记。其...轻风总资产应该是340万左右的N倍,100股茅台1倍,1000股茅台就是10倍,请问你有多少股茅台呢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saw666666 、gaokui16816888 、goestuan 、ianian 、更多 »
大木瓜老师的记录非常真实、非常准确。其实通过他的实盘记录可以精确地“推算出”他的持仓市值。具体如下:佩服,你这算的太细了……
一、估算数
我在鼎财时,一直拜读木瓜大师的投资贴,2021年涨得最好的时候,他说超过2000万了,如果以2500万估算,据他说“从高点下来-70%了“,那么现在还有2500*0.3=750万。
二、精确数
可以从大木瓜老师每周记录中的腾讯持仓反推出来!
(1)今年4月28日周记...
我也是跟了他帖子很久了,之前23年底的时候,他年亏21%左右的时候说,按照年度算亏损不算最高点,也亏了800,当时,按年度貌似亏了44%,按这个数字估了下,年度最高可能1800左右(不是峰值),目前可能700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ianian 、轻风佛面
大木瓜老师的记录非常真实、非常准确。其实通过他的实盘记录可以精确地“推算出”他的持仓市值。具体如下:这算的真专业。
一、估算数
我在鼎财时,一直拜读木瓜大师的投资贴,2021年涨得最好的时候,他说超过2000万了,如果以2500万估算,据他说“从高点下来-70%了“,那么现在还有2500*0.3=750万。
二、精确数
可以从大木瓜老师每周记录中的腾讯持仓反推出来!
(1)今年4月28日周记...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gaokui16816888 、XPEX
葛兰那个我个人觉得不能算是葛兰的问题,而是开放式主动基金的固有bug带来的规模之咒——开放式基金是开放申购的,那么一旦业绩好就必然吸引来大量申购资金,从而必然带来规模暴涨,而主动式基金的规模对投资业绩影响极大,几亿规模、几十亿规模和几百亿规模是完全不同的量级,量级不同,投资对象和投资策略也必然会变化,但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一般是固定的,所以在基金规模的量级发生变化后,原先擅长的风格和策略很难再继续...查查葛大妈自己申购时候发公告。
然后特么偷偷(高点)赎回。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fykjyy 、哈利BABY 、apple2019 、家和妈妈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感谢你耐心的回答,我感觉我基本上放弃这个赛道了,确实难。葛兰那个我个人觉得不能算是葛兰的问题,而是开放式主动基金的固有bug带来的规模之咒——开放式基金是开放申购的,那么一旦业绩好就必然吸引来大量申购资金,从而必然带来规模暴涨,而主动式基金的规模对投资业绩影响极大,几亿规模、几十亿规模和几百亿规模是完全不同的量级,量级不同,投资对象和投资策略也必然会变化,但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一般是固定的,所以在基金规模的量级发生变化后,原先擅长的风格和策略很难再继续使用,业绩自然会受到影响。葛兰的代表作中欧医疗健康003095在2020年前几乎没超过50亿的规模,刚成立时只有不到2亿的规模,大部分时间是十几亿的规模,也是大部分主动式基金的基金经理最容易驾驭的规模,葛兰也的确做出了惊人的成绩,然后就吸引来了海量资金的申购,2020年当年突破200亿大关,2021年突破500亿大关,峰值时超过700亿,跟原先的十几亿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业绩的下滑几乎是必然的。即使如此,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最近5年收益率仍然达到了28.78%,而同期医药医疗指数基金天弘中证医药100A(001550)收益率为11.09%,华宝中证医疗ETF收益率为-2.77%,可以说是大幅跑赢相应的指数基金的。她的另一医药基金中欧医疗创新(006228)最近5年收益率为-3.53%,似乎不如指数基金,但该基金是可以投资港股的,其最新十大重仓中有两只港股(康方生物和固生堂),还有两只虽然是A股,但有对应的港股,分别是药明康德和康方生物,也就是说,十大重仓股中有三只“康”字辈的,全是暴雷股,在此情况下,近5年只跌了-3.53%,算是相当不错了,作为对比,最近3年中欧医疗创新跌-66.31%,而同期投资港股医药股的指数基金博时恒生医疗保健跌了-68.81%。
你说医药的主动基金经理,我满脑子都是某兰。。
所以我还是相信主动式医药基金的,只是要牢记规模魔咒,坚决不能追风短期规模暴涨的基金,尤其是暴涨到几百亿甚至上千亿规模的基金——医药基金如此,其他主动式基金也是如此,比如张坤、谢治宇、刘彦春等被封神的“明星基金经理”管理过的那些“明星基金”,规模暴涨之时,就是他们走下神坛之日。
赞同来自: timtimtim 、happysam2018 、ypcypc 、coding 、saw66666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我记得楼主峰值好像是4000左右,现在应该是1000左右。大木瓜老师的记录非常真实、非常准确。其实通过他的实盘记录可以精确地“推算出”他的持仓市值。具体如下:
一、估算数
我在鼎财时,一直拜读木瓜大师的投资贴,2021年涨得最好的时候,他说超过2000万了,如果以2500万估算,据他说“从高点下来-70%了“,那么现在还有2500*0.3=750万。
二、精确数
可以从大木瓜老师每周记录中的腾讯持仓反推出来!
(1)今年4月28日周记。其中有几个关键数据:
腾讯345港元,占总仓位0.79%,汇率0.9251,从中可以推出持有最少100股的市值:345*100*0.9251/0.79%=404万元,根据上面第一点估算,可以推出大木瓜老师应持有200手,则4月市值为404*2=808万元!
周记显示年收益-11.04%,可以推出今年年初市值为:808/88.96%=908.3万元。
周记显示还有融资、仓位为108.51%,则年初实际有:908.3/108.51%=837.1万元。
(2)今年5月5日周记。其中有几个关键数据:
腾讯361港元,占总仓位0.79%,汇率0.9264,从中可以推出最少持有100手的市值:361*100*0.9264/0.79%=423.3万元,同理,根据上面第一点估算,应持有200手,则5月市值为423.3*2=846.6万元!
年收益-6.19%,可以推出今年年初市值为:846.6/93.81%=902.5万元。
周记显示还有融资、仓位为108.02%,则年初实际有:902.5/108.02%=835.5万元。
上述两个数值非常接近了(837.1和835.5),即年初实际约有836万元。
最近的5月26日周记显示年增-17.3%,则5月还有836*0.827=691万。
由此可推出高点拥有691/30%=2303万元!
从2300万到700万,真是炼狱之旅,希望早日重返千万。
(八挂一下,我的茅台持仓今天占总仓位5.2%,请问总资金有多少?)
层主可以具体说说原因吗?为什么主动型医药基金更好?两个原因:
我是觉得投资医药是需要时刻关注2期3期实验进度和效果的,否则很容易踩雷。主动型医药基金能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一、医药医疗太专业了(好像医学本科生是5年毕业,比大部分专业要多学一年?),股市里可投资的主题中,医药主题也许是最专业的了。我以前主要是投资基金,最近几年才逐渐转到直接投资股票的,但持仓中一直都持有一定比例的基金。我关注过的各种主动式股票基金或混合基金中,其他主题的基金其基金经理大都是金融、财经、数学、理工之类的,而医药医疗基金的经理,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医学硕士或博士,鲜有例外,原因应该也是如此——医药医疗太专业了,非专业人士很难搞明白。
二、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统计过医药医疗主题基金的业绩,统计结果发现,医药主题基金中,主动式基金的长期业绩大部分都好于对应的指数基金。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ypcypc 、f2017 、xiuzhenxw 、明园更多 »
在微创医疗暴雷后,我能接受的单只股票占比上限降到了四分之一左右,那时我的第一重仓最高占比25%;
在康方生物暴雷后,我能接受的单只股票占比上限降到了五分之一左右,现在我的第一重仓最高占比20%;
港股医疗股仍在不断暴雷,我以前看不上公募基金规定的单只股票持仓占比上限10%,觉得太保守,现在怎么看怎么顺眼了。我决定以后还是把单只港股医药医疗股的占比上限降到10%以下吧,或者大部分资金直接投资投资医药医疗基金好了。
说到医药医疗基金,根据我多年的投资经验,主动式医药医疗基金比被动式医药医疗基金更好一些。目前我的持仓中,没有指数医疗基金,只有主动式医药基金。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gaokui16816888 、轻风佛面
康宁杰瑞 又崩了,这些个创新药,凡是带个“康”字的,现在看了都哆嗦啊------药明康德,康方生物,康宁杰瑞,康希诺,康哲药业数不清啊现在带康的都抖活。
创新药这种基本看运气,活脱脱的九死一生,深入研究似乎还不如算命
算个命,百利天恒,现在带个百字的走旺啊,莫非百济神州。。。
自己持仓还有一点康臣药业,有点怕怕,还好不多。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影约 、xiuzhenxw 、东海逍遥 、雨狼枫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今天我要郑重的对大家说:“股市里踩雷是不可避免的,毕竟我们不能靠运气活着。我们所有的策略,计划,备用方案。都是为了在暴雷发生时,我们怎样应对,怎样把损失降到最小,怎样脱身而去。”而不是躺平,任由鲜血淹过你的鼻孔。任由绳索勒住你的喉咙。任由自己被敌人一剑封喉。只有活着,你才有资格看见明天的太阳。
我知道我们做的再好,风险也会与我们不期而遇。当你持有的某只股票持续的超出你的预期下跌时,这一定是我们错了,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风险已经在发酵。
当风险来临时,请不要幻想不要幻想不要幻想,及时止损,抽身而去。
千万千万不要补仓,不要错上加错。不要补仓不要补仓不要补仓。。。。。。
一定不要把宝押到某只股票上,哪怕他看起来再好,请不要重仓。分散的是利润也是风险。
时间还长,我们要活着。活过一轮轮牛熊轮回。顺带着把利润装进口袋。
大家共勉。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ypcypc 、xiuzhenxw 、沐柰 、轻风佛面更多 »
再次被打到2021年以后的最低点(21年中下来整体跌70%),一方面是所有持股泥沙俱下,另一方面换来换去加重了亏损导致多亏了几百万,钱就这么越玩越少快玩没了。康宁杰瑞 又崩了,这些个创新药,凡是带个“康”字的,现在看了都哆嗦啊------药明康德,康方生物,康宁杰瑞,康希诺,康哲药业数不清啊
想想上有老下有小,原来太没有远景规划,赚钱时一分钱没提出来连房贷都没有还掉,再看看自身已经是奔5路上,上班赚的还更少了也不知道还能上多久。
突然就感到很恐怖,只怪自己浑浑噩噩,对未来没有提前规划好,没有提前做好保障。
按照目前的资产不再减值...
创新药这种基本看运气,活脱脱的九死一生,深入研究似乎还不如算命
算个命,百利天恒,现在带个百字的走旺啊,莫非百济神州。。。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轻风佛面 、walkerdu
都有高点锚定心理,现在回头吃息有点不甘,现在换股有点为难。应该是的, 现在越来越觉得心理修行对投资来说是太重要了
有点联想到以前武侠小说里面, 只有外功不能成为厉害高手,需要修炼内功。
投资来说,正确的理念和良好的心理建设,有点类似于内功。
再从内功,反馈到外在的需要很多风险手段,不让自己内功失控或者走火入魔。
楼主其实目前来说,投资收益还是可以的,只是心理关太难吧。
希望早日走出成功
jian - 淡淡的名贵
赞同来自: neverfailor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8A.05條規定的警示聲明:本公司無法確保其將能成功開發及╱或最終成功上市KN046。本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務請審慎行事。
承董事會命
康寧傑瑞生物製藥
董事長兼執行董事
徐霆博士
++++明天,18A股,又是难熬的一天
贝叶斯主义者 - 无我 无相 无常
赞同来自: jadepan 、明园 、捡猫猫 、adcj 、pinger 、 、 、 、 、更多 »
想一想,我们看中创新药企业的是什么?
是创新药研发成功后的暴利,而它的暴利来自于市场独占、利润率高、盈利周期长。 既然有这三个前提,那就完全不用去赌,也完全不用担心利润出来后再投会错过什么。比如我们看海外药企Eli Liily、Pfizer、GSK等等,都赚了很多年的大钱,股价也涨了很多年。
反过来想,在创新药企业还没赚大钱时就去买他们的股票,除了赌的心态外,似乎也是在担心“产品成功后只能赚一两年大钱,不早点买就没机会了”?真如此的话,那这个生意模式就有严重问题,你反而不应该买入。
也就是说“在创新药企还没赚大钱时提前买入的行为,实际上是在证明它的(生意模式)不值得买入”。潜意识里存在逻辑上的不一致。
赵甲 - 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赞同来自: wollon 、XPEX 、韭菜黄 、拦云野人 、jadepa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早在8年前的时候,有一个人是这样问的:某某股票你来搞不搞?
吾知兄是这样回答的:“我不搞,我搞的股票公司商品价格必须清清楚楚,像这种产品价格网上查不到,或者说还要会员才能看清我不买,要买的公司必须价格透明,每天都有报价更新,并且普通大众也能够看得到,那种要靠猜的我不搞”
赞同来自: xjgd0083 、happysam2018 、pinger
关注楼主久了,真心希望楼主好起来,但一看持仓组合,完全是赌啊,俺以一名市场超过25年老兵的经验建议楼主还是清仓或者换仓国内A股高股息蓝筹股,楼主目前的市值至少还可以保证后半生的衣食无忧。楼主好像是说市值已经跌到低于1000万了,并且房贷还没有还完,那后半生还不一定能衣食无忧。
赞同来自: ypcypc 、happysam2018 、Don18 、好奇心135
一、买入持有股票(持有40只股票)
1、新经典
2、恒逸石化
3、格尔软件
4、新媒股份
5、读客文化
6、掌阅科技
二、等待卖出股票
无
三、零成本股票
1、鹏鼎控股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jiandanno1
楼主也快奔5了,我比楼主还要大,马上要退休了。我感觉岁数大了,投资更要以稳为主,减少博弈的成分,增加被动收入比例--比如增加持股收息的比重。我的目标就是用股息养老,经过多年的股息再投、打新再投、闲钱再投,完全可以做到年收入百万甚至二百万的股息养老。前提是必须长期投资于业务易懂可持续经营、有稳定分红的标的,至于股价涨了跌了还真不是主要问题。个人感觉创新药是比农牧渔更难懂的行业
楼主也提到巴菲特和芒格,可他们是一直寻找并投资“业务易懂、...
赞同来自: blueair125 、明园 、happysam2018 、xjy123 、XIAOHULI92 、 、 、 、更多 »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vison
楼主也快奔5了,我比楼主还要大,马上要退休了。我感觉岁数大了,投资更要以稳为主,减少博弈的成分,增加被动收入比例--比如增加持股收息的比重。我的目标就是用股息养老,经过多年的股息再投、打新再投、闲钱再投,完全可以做到年收入百万甚至二百万的股息养老。前提是必须长期投资于业务易懂可持续经营、有稳定分红的标的,至于股价涨了跌了还真不是主要问题。仅靠股息就能百万以上的资产不适合绝绝大多数人,参考价值不大。
楼主也提到巴菲特和芒格,可他们是一直寻找并投资“业务易懂、...
lcdc - 股息养老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汨江水 、丢失的十年 、winqueen 、gaokui1681688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再次被打到2021年以后的最低点(21年中下来整体跌70%),一方面是所有持股泥沙俱下,另一方面换来换去加重了亏损导致多亏了几百万,钱就这么越玩越少快玩没了。楼主也快奔5了,我比楼主还要大,马上要退休了。我感觉岁数大了,投资更要以稳为主,减少博弈的成分,增加被动收入比例--比如增加持股收息的比重。我的目标就是用股息养老,经过多年的股息再投、打新再投、闲钱再投,完全可以做到年收入百万甚至二百万的股息养老。前提是必须长期投资于业务易懂可持续经营、有稳定分红的标的,至于股价涨了跌了还真不是主要问题。
想想上有老下有小,原来太没有远景规划,赚钱时一分钱没提出来连房贷都没有还掉,再看看自身已经是奔5路上,上班赚的还更少了也不知道还能上多久。
突然就感到很恐怖,只怪自己浑浑噩噩,对未来没有提前规划好,没有提前做好保障。
按照目前的资产不再减值...
楼主也提到巴菲特和芒格,可他们是一直寻找并投资“业务易懂、可持续经营”且他们“能够理解”的企业。对于创新药,真的是易懂、可持续经营?能理解这家企业吗?我是不懂,前几年赛道股大涨的时候不懂,现在仍然不懂。
以上都是我个人的理解,不当之处,见谅。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轻风佛面
港股指数经常高开低开的,不适合交易
个人还是更喜欢价格变动比较连续,成交量大的品种
港股大概更适合超低价买好稳稳吃股息,不求本金
赞同来自: Kluer 、happysam2018 、XIAOHULI92 、山就在脚下 、凡先生 、 、 、更多 »
再次被打到2021年以后的最低点(21年中下来整体跌70%),一方面是所有持股泥沙俱下,另一方面换来换去加重了亏损导致多亏了几百万,钱就这么越玩越少快玩没了。想想上有老下有小,原来太没有远景规划,赚钱时一分钱没提出来连房贷都没有还掉,再看看自身已经是奔5路上,上班赚的还更少了也不知道还能上多久。突然就感到很恐怖,只怪自己浑浑噩噩,对未来没有提前规划好,没有提前做好保障。按照目前的资产不再减值维持...公司是有限公司,个体是无限责任的。港股市场不是一个抗下去就可以的市场。就权当直接没有,重新来过,你还会愿意和信心如此集中持有这几个股票么?
还是分散一些,对自己对家庭都是更加负责的态度,而不是赌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shoooliu 、好奇心135 、Restone 、白仇更多 »
当苍蝇一只只出现的时候,行业应该是出问题了,虽然艰难,但百济仓位过高的风险也要考虑了,某球医药大V对创新药行业的观点,仅供参考,感觉跟恒大万科差不多的玩法。这大V怕是假的吧。这逻辑明显有问题啊,违反客观事实。从整个创新药大盘看,无论国内外,都有源源不断的投资在这个赛道上,否则哪来的新药入市呢?每份资金都可以在某个时间点退出,然后再另一个时间点再次进入。
只赌一款药的成败,本来就是风险投资,上不得仓位,赌输了得认啊。哪有拿着全部身家去压大小,输了怪游戏本身的!游戏规则是用来利用的,不是用来预测的。
再次被打到2021年以后的最低点(21年中下来整体跌70%),一方面是所有持股泥沙俱下,另一方面换来换去加重了亏损导致多亏了几百万,钱就这么越玩越少快玩没了。不要气馁,总结经验教训,重头再来
想想上有老下有小,原来太没有远景规划,赚钱时一分钱没提出来连房贷都没有还掉,再看看自身已经是奔5路上,上班赚的还更少了也不知道还能上多久。
突然就感到很恐怖,只怪自己浑浑噩噩,对未来没有提前规划好,没有提前做好保障。
按照目前的资产不再减值...
赞同来自: Kluer 、happysam2018 、好人平平安安 、我心飞扬33 、XIAOHULI92 、 、 、更多 »
再次被打到2021年以后的最低点(21年中下来整体跌70%),一方面是所有持股泥沙俱下,另一方面换来换去加重了亏损导致多亏了几百万,钱就这么越玩越少快玩没了。已经看到好几次楼主说不在折腾,拿几年了,转眼立马换股、加仓、建仓等操作,还有别人投了五亿赌跟你投不投没啥关系,可能别人的五亿跟你的五万差不多,顺便再说下这个时候拿出巴菲特和芒格语录,有点像走夜路给自己壮胆一样,楼主心态已经有点崩了。希望楼主好运,度过这一劫吧。
想想上有老下有小,原来太没有远景规划,赚钱时一分钱没提出来连房贷都没有还掉,再看看自身已经是奔5路上,上班赚的还更少了也不知道还能上多久。
突然就感到很恐怖,只怪自己浑浑噩噩,对未来没有提前规划好,没有提前做好保障。
按照目前的资产不再减值...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丢失的十年 、yongmi 、gaokui16816888 、自然随意 、 、 、更多 »
投资总是充满了各种可能性,比如康方暴跌,把百济神州都切过去,如果时机把握好,是不是新高了呢?我是这么操作的,但我的百济只有1.5%的仓位。
这样的操作能成功,本身是小概率+高赔率,用集中仓位去赌这样的事件,其实是豪赌,不是投资。上有老下有下,又不是一穷二白,还是走稳健投资,晚上能睡得着,稳健投资的两条路:
1.集中仓位+大概率+低赔率
2.分散仓位+小概率+高赔率
为什么没有集中仓位+大概率+高赔率呢,这应该是获利最高的路呀?大概率+高赔率的机会太少了,需要深度研究,并且获得事实和逻辑支持下的超越市场的认知。我们可以先假设自己没有,如果市场多次+长周期证明我们有,那再集中仓位,也不会太晚吧。
木瓜兄还提到房贷没有还完,我也是这样的。我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
1.不借钱,再好的机会也不借钱投资
2. 每年如果有盈利,用股市的盈利还房贷
还是那句话,慢慢变富吧,与大家共勉
@damugua8126
再次被打到2021年以后的最低点(21年中下来整体跌70%),一方面是所有持股泥沙俱下,另一方面换来换去加重了亏损导致多亏了几百万,钱就这么越玩越少快玩没了。
想想上有老下有小,原来太没有远景规划,赚钱时一分钱没提出来连房贷都没有还掉,再看看自身已经是奔5路上,上班赚的还更少了也不知道还能上多久。
突然就感到很恐怖,只怪自己浑浑噩噩,对未来没有提前规划好,没有提前做好保障。
按照目前的资产不再减值...
再次被打到2021年以后的最低点(21年中下来整体跌70%),一方面是所有持股泥沙俱下,另一方面换来换去加重了亏损导致多亏了几百万,钱就这么越玩越少快玩没了。想想上有老下有小,原来太没有远景规划,赚钱时一分钱没提出来连房贷都没有还掉,再看看自身已经是奔5路上,上班赚的还更少了也不知道还能上多久。突然就感到很恐怖,只怪自己浑浑噩噩,对未来没有提前规划好,没有提前做好保障。按照目前的资产不再减值维持...1.港股指数接下来短线程序提示接着回调,
2.程序提示康方生物和百济神州主力还没有跑路,看来买的人挺多的,
3.楼主是大佬,经验丰富,对错都知道,没有必要多说。如果是真大佬,即使资金亏完了,也不碍事。假如不是,再多的钱也守不住!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XIAOHULI92
再次被打到2021年以后的最低点(21年中下来整体跌70%),一方面是所有持股泥沙俱下,另一方面换来换去加重了亏损导致多亏了几百万,钱就这么越玩越少快玩没了。想想上有老下有小,原来太没有远景规划,赚钱时一分钱没提出来连房贷都没有还掉,再看看自身已经是奔5路上,上班赚的还更少了也不知道还能上多久。突然就感到很恐怖,只怪自己浑浑噩噩,对未来没有提前规划好,没有提前做好保障。按照目前的资产不再减值维持...其实折腾到现在这地步心态已经坏了,我自己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买的医疗器械和创新药,然后赚钱没走一路来回换股,跌到心态爆炸后换期权继续不停折腾,心态坏了患得患失的需要很长时间调整。
赞同来自: timtimtim 、哈利BABY 、Kluer 、火锅008 、gaokui1681688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想想上有老下有小,原来太没有远景规划,赚钱时一分钱没提出来连房贷都没有还掉,再看看自身已经是奔5路上,上班赚的还更少了也不知道还能上多久。
突然就感到很恐怖,只怪自己浑浑噩噩,对未来没有提前规划好,没有提前做好保障。
按照目前的资产不再减值维持在现值附近,日子可能凑活过下去。
如果资产未来再减值一半,那养老(双方父母➕自身)➕2个小孩供到大学,压力可能很大很大。
如果资产未来还能慢慢增长不再大幅回撤,可能压力就会小一些。
对于持股组合,我已无心再折腾了,打算就这样守几年看看吧。
巴菲特和芒格说要把持股当作合伙经营,芒格又说你一生只需要少数几个好的机会就够了。实话说,虽然股价一直暴跌,我有时还真是这么想的,所以,总觉得只要长期的结果是好的,那我就守着几个好公司好生意就可以了,就忍着吧。
另一方面,也要承认,为了想象中更加美好的未来,我放弃了茅台腾讯这些更安稳的好生意,选择了风险大的多创新药,所以,我可能会取得很坏的结果!不过既然选择了,那就只能坚持吧,尤其是在困难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无路可退也不想退了!你可以说是赌命吧!
未来康方如果有机会涨回去(中短期估计没戏了),我会减一部份还掉融资。本来是计划到60附近减的,事与愿违,只能等待。
康方周5暴跌的事情,众说纷纭,面上的原因是说3期数据不及预期(同时有4个重要的3期临床试验,这是其中的一个),管理层也有官方回应,各路大V或顶或踩,我们也很迷惑。无论如何,等后面头对头K药数据读出,Summit老板首付款5亿美金都豪赌了,我既然在船上了,选择共存亡。
稳若老狗 - 渐入佳境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丢失的十年 、XIAOHULI92 、coolchan 、拦云野人 、 、 、 、 、 、 、 、 、 、更多 »
暴跌后缓段时间,接着跌的见的更多。
微创去年暴跌时的价格,比现在还高。
除非短炒或者真的有底,最好还是克服暴跌抄底的原始冲动。
赞同来自: songland19 、happysam2018 、wz2105
前天清掉了百济、药明,创新药不会搞,不知道值多少钱。这两天太能跌了,出乎意料,敬畏市场。创新药确实太刺激了
继续拿着联邦制药,浮盈30%快回去了,再跌敢加仓,因为公司很能赚钱。能力圈范围内的,适当配置,心里不慌。
我自己最近也开始配置一点创新药,主要是从研发金额对比恒瑞出发的
但是还是相对保守的,石药,中生,上海医药, 至少分红还有3,5个点
完全考搏产品成功与否预期的不敢配。
真是要命,康方不知道出了啥事故。跌太狠了,减了一点微创,加了2手康方,加了一点百济。性命不在自己掌控,我开盘清了恒生医疗etf,医药只留了信达生物,下跌事后总能找到理由(不清楚是否真正原因):昨天推广三明经验、112数据不及预期。
一般来说,尽量买躺枪的,别买中枪的
jian - 淡淡的名贵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zp19730302 、明园
跟2手百济,创新药龙头企业。近期还买了点药明康德。以前拿的联邦制药是赚钱了,石药集团不亏钱。不会搞药,学习一下。前天清掉了百济、药明,创新药不会搞,不知道值多少钱。这两天太能跌了,出乎意料,敬畏市场。
继续拿着联邦制药,浮盈30%快回去了,再跌敢加仓,因为公司很能赚钱。能力圈范围内的,适当配置,心里不慌。
康方生物AK112,EGFR-TKi经治非小细胞肺癌中国III期临床数据不及预期。
最近3期临床的失败案例有点多了,投资医疗真的太难了,赌对了十倍百倍。赌错了-35%。。楼主之前研究过这个药相关的研发进度和二期结果吗?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gaokui16816888 、轻风佛面
减港交所100,加1手康方创新药都快拿到绝望了,我有时候就会想,自己怎么就掉进了这个坑的呢
一直在等待的美元降息久久不至,cxo一直被猛锤,创新药整体的行业边际虽有改善,但是还在振荡筑底,何时才能熬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