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盟考虑在4月15日暂停其针对美国关税的应对措施90天厉害了,我的国!
跟一个疯子斗气,面子大家都得了,但实际; 就是误判了其他小弟的反应。
如果当时中国 只是对特定行业反征税,即象欧盟一样对美国部分货品征收,然后观察其反应及其他国家的反应,则进退皆可。并且可以减少单个直面压力。
中国要做的其实是持久战,拖到其中期选举,估计民主党人就要反攻了。所以金毛要的是战略决战,他等不起,急的很,他的选民也不愿等。
《人民日...
中国官方宣布,将从星期六(4月12日)起,对所有美国输华商品加征125%关税,以反制美国对华的加征关税措施。自2025年4月1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还有谁,这句话是《功夫》里面的名场面。欧盟考虑在4月15日暂停其针对美国关税的应对措施90天
绝大多数国家这次都给川王一个面子,决定避其锋芒,或妥协或谈判以变。
在围棋里面,讲求下子时不要将盘面下得过‘重’。个人觉得何副总这一手就是单独看正确,但从总观,下得很‘凝重’的一步。最起码,其他国家选择不跟。
现在怎么办,
1)如果继续跟,那么明显现在的AH市场反应并未体现这个预期对经济的更大范围的影响,而满屏的表决心支持,回购信息,也显示市场并不这样认为
...
跟一个疯子斗气,面子大家都得了,但实际; 就是误判了其他小弟的反应。
如果当时中国 只是对特定行业反征税,即象欧盟一样对美国部分货品征收,然后观察其反应及其他国家的反应,则进退皆可。并且可以减少单个直面压力。
中国要做的其实是持久战,拖到其中期选举,估计民主党人就要反攻了。所以金毛要的是战略决战,他等不起,急的很,他的选民也不愿等。
《人民日报》星期四(4月10日)发表署名“钟声”的评论文章指出,中美经贸关系是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关方立场 已经 软化

流氓头子都被反制了,哪个小流氓还敢跳出来加东大的关税?谁出头按住谁揍!这也是不能怂的原因啊。之前俄罗斯扣了中欧班列,900节车皮,拖了半年现在又恢复了,但是禁止军民两用产量,只让你出口衣服家具,需要铁路的几乎都是涉及军民两用的高价值产品,手机,汽车,无人机等。等于直接干废。
东大不挑事,但是蛮记仇的,面对14亿人口的市场,谁不掂量掂量?而且这才开个头,傻子才会这么急着跳出来叫板东大,谁还不知道观望呢,一帮政治老油子...
2024年5月17日,普京访华,会后双方出联合声明,其中有一条:“双方将同朝鲜就中国船只经图们江下游出海航行事宜开展建设性对话”。2025年2月,俄罗斯和朝鲜开始在图们江修建一座新桥,比老桥10-11米高还低个两三米,只有8米高,这下,连300吨的小船也过不去了。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说,乌克兰军队抓获了两名与俄罗斯军队并肩作战的中国公民,并说基辅将要求北京作出解释,并要求盟友作出反应。

那为什么刘邦能搞定?刘邦手下都是他自己的兵,韩信属于空降来的大将军,根基是刘邦自己的。
项羽根基太薄弱了,本来项梁根基雄厚,连刘邦都是项梁手下的一支。可惜项梁不幸战死,项羽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他能青史留名,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已经是奇迹了。
李世民能打吧,出场的时候才20岁,他老爸如果突然猝死,光靠20岁的毛头小伙得有多难?
项羽破釜沉舟的时候才25岁

wbb渐入佳境 - 2033十年十倍
他搞分封不是他不愿称帝。他是联军老大,下面多个军阀他搞不定,只能把土地封给别人。你要搞郡县制,人家第一个干的就是你。他的实力不够强大,他最多只有一个楚国(内部还有各种山头),还有齐国,赵国,韩国,魏国,燕国,秦国的降军这么多势力。他搞不定别人。那为什么刘邦能搞定?

他怎么想我不知道,现实就是他走了回头路搞了分封制,至于他为什么不往前走我不知道。妥协也好,自愿也好,但是最后证明这回头路是死路一条,因为想要回到过去的基本条件已经不存在了。他搞分封不是他不愿称帝。他是联军老大,下面多个军阀他搞不定,只能把土地封给别人。你要搞郡县制,人家第一个干的就是你。他的实力不够强大,他最多只有一个楚国(内部还有各种山头),还有齐国,赵国,韩国,魏国,燕国,秦国的降军这么多势力。他搞不定别人。

赞同来自: Assnile
这两天看了很多新闻,想了很多川普到底要干嘛。他要的是美国重回他想象的光辉年代,他以为当时的光辉岁月靠的是恐怖强大的制造业。他想要美国回到他年轻的时候和他父辈的时候。实际上
这让我想到一个人:项羽。 项羽巅峰的时候也想要中国回到他小时候分封制的样子,结果被历史车轮碾过去了。
他以为靠着关税就可以制造业回流,吞并加拿大,格陵兰,获得无限的原材料,强大的科技、军事、制造业,靠着不对等的关税收割各国。很显然这不...
川普的执政就是典型的“商人”思维(以下的表达,用正面的方式):
1. 量入为出
2. 年年有余
3. 国人过上好日子
但,美国是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很多事情是资本为话事人,川普要实现如上结果的手段并不多
而川普的商业能力,最大的手段是: 打破常规,再来重塑
所以,他目前使出的这些手段,是很自然的结果
不“乱”,怎么可能打破那些资本话事人掌握的地盘?
实际上,他所谓的关税,是“曲线救国”的方式,让美国国内那帮话事人“痛”了
然后,乖乖听命于他的政策
而关税,只是他的手段,其它国家是他政策执行的道具而已
这避免不了伤及无辜
他是商人,他只对他的国人负责

其实项羽根本没想分封,后世错怪他了。他只是打不过刘邦而已。。。强的是刘邦,而不是项羽。刘邦正面可以依托地理抗住项羽,分自己的手下出去把项羽的侧翼全部拿下。他怎么想我不知道,现实就是他走了回头路搞了分封制,至于他为什么不往前走我不知道。妥协也好,自愿也好,但是最后证明这回头路是死路一条,因为想要回到过去的基本条件已经不存在了。
项羽正面攻不破刘邦,自己手下出去都是一盘菜。
项羽不想当皇帝吗? 关键他得有这个能力啊。攻灭暴秦,你项羽是领头人不假,但大家伙都是出了力的,大家冒死去干暴秦,图的是什么? 是裂土封王啊,不是给你项羽做嫁衣的,你项羽如果要学秦始皇搞郡县制,问问大...

这两天看了很多新闻,想了很多川普到底要干嘛。他要的是美国重回他想象的光辉年代,他以为当时的光辉岁月靠的是恐怖强大的制造业。他想要美国回到他年轻的时候和他父辈的时候。其实项羽根本没想分封,后世错怪他了。他只是打不过刘邦而已。。。强的是刘邦,而不是项羽。刘邦正面可以依托地理抗住项羽,分自己的手下出去把项羽的侧翼全部拿下。
这让我想到一个人:项羽。 项羽巅峰的时候也想要中国回到他小时候分封制的样子,结果被历史车轮碾过去了。
他以为靠着关税就可以制造业回流,吞并加拿大,格陵兰,获得无限的原材料,强大的科技、军事、制造业,靠着不对等的关税收割各国。很显然这不...
项羽正面攻不破刘邦,自己手下出去都是一盘菜。
项羽不想当皇帝吗? 关键他得有这个能力啊。攻灭暴秦,你项羽是领头人不假,但大家伙都是出了力的,大家冒死去干暴秦,图的是什么? 是裂土封王啊,不是给你项羽做嫁衣的,你项羽如果要学秦始皇搞郡县制,问问大家伙愿不愿意。

赞同来自: 意外的角落 、乐鱼之乐 、skyblue777 、chuxingfei 、四时自由 、 、 、 、 、更多 »
是的,这段话基本符合历史事实。19世纪中后期美国通过高关税政策保护本国工业发展,确实是其成为全球制造业强国的关键因素之一。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两天看了很多新闻,想了很多川普到底要干嘛。他要的是美国重回他想象的光辉年代,他以为当时的光辉岁月靠的是恐怖强大的制造业。他想要美国回到他年轻的时候和他父辈的时候。
一、关税政策的核心作用
1. 《莫里尔关税法》(1861年)
该法案将平均关税率从1857年的约20%提升至32%,主要针对英国等工业强国的制成品。这一政策直接保护了北方工业资本的利益,为内战期间及战后的工业化提供了财政支持和市场保护。例如,钢铁和...
这让我想到一个人:项羽。 项羽巅峰的时候也想要中国回到他小时候分封制的样子,结果被历史车轮碾过去了。
他以为靠着关税就可以制造业回流,吞并加拿大,格陵兰,获得无限的原材料,强大的科技、军事、制造业,靠着不对等的关税收割各国。很显然这不可能实现。
时代变了。
事实上美国现在比之前任何时间都富裕,已经把欧洲甩的很远了,现在失业率也是历史新低,但是通胀和贫富差距导致90%的人生活比自己的父辈感觉更困苦。这些都不是制造业外迁导致的,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资本阶层的资本收益已经指数级远远超过了劳动收入,而且是不可逆转加速中,就算是制造业回归了,不过是把现在中国的矛盾放大十倍转移到美国身上,现在美国人只是感觉穷,到时候只怕是又穷又累。
他们需要对资本主义制度开刀,而不是想着走回头路,回头路能走通就有鬼了,现在的做法就是给通胀火上浇油,拿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要挟大家,只怕会死的更惨。

wbb渐入佳境 - 2033十年十倍
赞同来自: chuxingfei
美国在19世纪大力发展工业的时候,对工业品长期征收高关税。没有贸易保护政策,美国不可能在19世纪末发展为制造业第一大国。我发现还是deepseek的深度思考有深度:
19世纪美国的高关税政策与当前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在保护主义逻辑上有历史延续性,但在全球化时代的实施背景、经济结构和国际影响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基于最新研究的多维度对比分析:
---
一、历史逻辑的延续性
1. 产业保护的核心目标
19世纪美国通过《麦金莱关税法》对钢铁、纺织品征收50%以上关税,旨在保护本土制造业免受欧洲竞争;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同样以保护半导体、汽车等战略产业为核心,声称要“弥补美国制造业成本劣势”。两者均试图通过人为市场壁垒换取产业发展窗口期。
- 政治民粹主义的驱动
19世纪的关税政策服务于北方工业资本集团利益,通过“保护工人高工资”的叙事争取选民支持;特朗普则以“铁锈带”蓝领工人和农业州为票仓,将关税与“非法移民”“芬太尼危机”等议题捆绑,强化民族主义动员。这种将经济政策工具化的策略具有高度相似性。 - 单边主义的权力路径
两者均绕过多边规则:19世纪美国通过《莫里尔关税法》单方面提升税率,特朗普则援引《1974年贸易法》第232条(国家安全)实施关税,架空WTO争端解决机制。历史表明,这种“国内法凌驾国际规则”的做法易引发连锁报复。
---
二、全球化时代的结构性差异
1. 经济依存度的颠覆性变化
- 供应链深度:19世纪美国制造业占GDP 30%以上,且供应链集中在国内;如今美国制造业仅占GDP 11%,半导体、稀土等关键产业高度依赖中国(如稀土供应70%来自中国)。特朗普关税导致特斯拉被迫将产能转移至墨西哥,三星加速迁往越南,形成“去中国化”与“去美国化”并行的悖论。
- 金融传导机制:19世纪金本位制下关税收入可直接投资基建(如铁路建设);当前美元霸权面临挑战,关税推高通胀(预计CPI上涨2%),而美联储降息可能加剧资产泡沫(如AI概念股市值蒸发6.6万亿美元)。
- 国际反制能力的代际跃升
19世纪拉美国家反制有限(如加拿大仅对农产品加税),而当前中国通过稀土出口管制、半导体国产化(14nm芯片量产)精准打击美国产业链软肋。欧盟、东盟等也形成区域贸易联盟(如欧盟-东盟自贸区),削弱美国单边威慑力。 - 技术革命与产业周期的错配
19世纪关税保护契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内燃机)的产业升级需求;当前人工智能与绿色能源革命需要跨国技术合作,特朗普对中国光伏产品加征104%关税反而延缓美国自身能源转型。历史表明,技术封锁可能引发“创新孤岛”效应。
---
三、历史教训与当前风险
1. 1930年代大萧条的警示
《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导致全球贸易萎缩66%,当前若中美全面脱钩,世界银行预测全球GDP或萎缩3%。更危险的是,关税战可能重演“死亡螺旋”:美国对华加税→中国通过东盟转口贸易(对东盟出口激增80%)→美国再对第三国加税→全球供应链碎片化。
- 国内社会成本的分化加剧
19世纪高关税引发南方农业州抗议,但城市化率低(50%)缓冲了矛盾;如今美国中产阶级受通胀冲击更直接(家庭年支出增加830美元),可能激化“锈带”与“阳光带”、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的阶层对立。 - 全球治理体系的重构压力
与19世纪美国主导建立金本位不同,当前关税战加速“去美元化”(金砖国家推动本币结算),并催生技术标准竞争(如中国主导的6G研发联盟)。这种“规则割据”可能使全球化退化为区域集团化。
---
四、结论:相似工具下的时代悖论
历史可比性在于保护主义工具的政治基因和经济民族主义的叙事逻辑;本质差异则源于三个维度:
- 空间维度:19世纪是“陆权时代”的产业保护,当前是“数字时代”的供应链战争;
- 时间维度:19世纪关税是工业化“助跑器”,当前可能成为转型“绊脚石”;
- 权力维度:19世纪美国通过关税崛起为霸权,当前则面临“守成国”与“崛起国”的结构性冲突。
正如麦金莱最终转向自由贸易所揭示的,单边关税从来不是可持续战略。特朗普的104%关税更像一场“政治豪赌”——它试图用19世纪的工具解决21世纪的问题,却可能让美国陷入“筑墙自困”的歷史循环。

wbb渐入佳境 - 2033十年十倍
赞同来自: chuxingfei
美国在19世纪大力发展工业的时候,对工业品长期征收高关税。没有贸易保护政策,美国不可能在19世纪末发展为制造业第一大国。从历史逻辑和现实影响来看,19世纪美国的高关税政策与当前特朗普的关税措施存在显著差异,但部分核心逻辑具有历史延续性。以下从可比性与差异性两个维度展开分析:
---
一、可比性:保护主义工具的历史基因
1. 核心目标一致:产业保护与贸易平衡
19世纪美国通过高关税保护钢铁、纺织等新兴产业(如《麦金莱关税法》将钢铁关税提至45%),而特朗普的“对等关税”同样以保护制造业(如汽车、半导体)和减少贸易逆差为目标。两者均试图通过人为制造市场壁垒,为本土产业创造竞争缓冲期。
- 政治动因相似:民粹主义与选举策略
- 19世纪关税政策服务于北方工业资本利益,通过保护性关税争取工人和农民选票(如1860年共和党以“保护农民”为口号赢得大选)。
- 特朗普的关税同样具有民粹色彩,例如针对中国加征54%关税以迎合“铁锈带”选民,并将贸易逆差归咎于“不公平竞争”以强化民族主义叙事。
- 单边主义路径依赖
两者均突破多边规则:19世纪美国通过国内法(如《莫里尔关税法》)单方面提高关税,而特朗普绕过WTO直接实施“对等关税”,均体现“美国优先”的单边思维。
---
二、差异性:全球化时代的复杂挑战
1. 经济结构与全球依存度
- 19世纪:美国经济以农业和制造业为主,出口占GDP比重仅7%,且全球供应链尚未形成,关税影响局限于商品贸易。
- 2025年:美国服务业占比超80%,制造业外迁严重(2023年制造业占GDP仅11%),同时全球供应链深度交织(如苹果供应链涉及31国)。特朗普关税将直接冲击科技、汽车等依赖全球分工的行业。
- 国际环境与反制能力
- 19世纪:各国报复分散且力度有限(如加拿大仅对美农产品加税),美国通过“对等条款”分化拉美国家。
- 2025年:中国等经济体反制能力显著增强。例如,中国对美商品加征34%关税(叠加原有税率达54%),同时通过人民币升值和供应链自主化削弱美国政策效果。
- 技术革命与产业周期
- 19世纪:关税保护契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内燃机)的产业升级需求,美国成功实现“蛙跳式”发展。
- 2025年:当前处于人工智能与绿色能源技术革命初期,特朗普关税可能阻碍技术扩散(如限制中国光伏产品进口),反而延缓美国自身产业转型。
- 金融体系与政策传导
- 19世纪:金本位制下汇率稳定,关税收入(占联邦财政57%)可直接用于基建投资,形成正向循环。
- 2025年:美元霸权面临挑战,关税推高通胀(瑞银预测美国CPI将上涨2%),而美联储降息可能加剧资产泡沫(如AI概念股过热)。
---
三、历史教训与当前风险
1. 贸易战升级的“回旋镖效应”
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导致全球贸易萎缩66%,而特朗普关税可能使2025年全球贸易额下降30%以上,尤其冲击依赖转口贸易的东南亚国家(如越南被加征46%关税)。
- 国内社会分化加剧
19世纪高关税虽引发农民抗议,但城市化率低(50%)缓冲了冲击;当前美国中产阶级收入停滞,关税导致的物价上涨(如汽车价格或上涨25%)可能激化阶层矛盾。 - 全球治理体系重构
与19世纪美国主导建立金本位制不同,2025年特朗普政策加速了“去美元化”进程(如金砖国家推动本币结算),并可能催生区域贸易集团(如欧盟-东盟自贸区)。
---
四、结论:相似逻辑下的不同结局
历史可比性体现在保护主义工具的重复使用和政治动因的延续性;本质差异则源于全球化深度、技术革命阶段和国际权力格局的变化。
- 对美国:19世纪关税是“产业孵化器”,2025年关税更可能成为“经济减速器”。
- 对中国:从19世纪被动应对到2025年主动反制,体现了从“融入者”到“规则重塑者”的转变。
- 对全球:当前关税战可能比1930年代更严重地破坏多边体系,但区域合作与技术标准竞争将加速新秩序形成。
简言之,历史提供了镜鉴,但时代已变,特朗普关税的代价或将远超预期。

wbb渐入佳境 - 2033十年十倍
赞同来自: elitecn
美国在19世纪大力发展工业的时候,对工业品长期征收高关税。没有贸易保护政策,美国不可能在19世纪末发展为制造业第一大国。是的,这段话基本符合历史事实。19世纪中后期美国通过高关税政策保护本国工业发展,确实是其成为全球制造业强国的关键因素之一。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
一、关税政策的核心作用
1. 《莫里尔关税法》(1861年)
该法案将平均关税率从1857年的约20%提升至32%,主要针对英国等工业强国的制成品。这一政策直接保护了北方工业资本的利益,为内战期间及战后的工业化提供了财政支持和市场保护。例如,钢铁和纺织业通过关税壁垒避免了欧洲低价商品的冲击,得以积累原始资本。
- 《麦金莱关税法》(1890年)
平均关税率进一步升至49.5%,部分商品(如钢铁、糖)税率甚至高达70%。这一法案通过“补偿性关税”机制,确保本土产品在价格上绝对优于进口商品,直接推动了美国工业品的市场份额扩张。例如,美国马口铁产业在关税保护下,仅用10年就实现了自给自足。
二、历史效果的验证 - 工业产值的爆发式增长
1860-1900年间,美国工业总产值从18.8亿美元增至114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从8%升至31%。同期,美国钢铁产量从1870年的不足200万吨增至1900年的1.1亿吨,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 - 关键产业的崛起
- 钢铁业:卡内基钢铁公司利用关税保护下的利润空间,研发贝塞麦转炉技术,产能提升15倍。
- 机械制造业:关税壁垒使美国机床、农具等产品在拉美和亚洲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 化工与电气:杜邦公司通过高关税保护研发硝化棉技术,西屋电气则借助关税引进特斯拉交流电技术。
- 国际比较优势的形成
19世纪末,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已占全球40%,出口结构从农产品为主转向工业品主导(1900年工业品出口占比达58%)。这种转变与关税政策的持续性密不可分。
三、争议与补充因素
尽管关税是核心工具,但需注意: - 配套政策的作用
联邦政府通过土地赠予(如《宅地法》)、基础设施投资(铁路建设)和专利保护制度,与关税形成协同效应。 - 全球环境的有利条件
19世纪末欧洲列强因殖民地争夺分散精力,而美国本土市场庞大且资源丰富,为产业升级提供了缓冲空间。 - 社会成本的分担
高关税推高了消费者物价(1890-1893年生活成本上涨23%),并引发南方农业州的强烈反对。但工业资本集团通过政治游说维持了政策连续性。
四、结论
综合历史数据与研究,高关税政策确实是19世纪美国工业化的关键推手。通过人为制造市场壁垒,美国成功规避了与英国等成熟工业国的直接竞争,为本土产业赢得了发展窗口期。这一模式也印证了李斯特“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实践逻辑。不过,关税政策的效果需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评估,其成功依赖于国内市场规模、技术创新能力等多重因素的配合。

赞同来自: tigerpc 、chuxingfei
人家 欧美如果不是亲兄弟,也算是表兄弟拜登都派人暗杀懂王了,更别说表兄弟了。
关起门,他们会吵架
但开了门,他们是一致对外的
懂王要制造业回流,目前是哪些制造业?中国的企业不会去,越南的服装厂又看不上,能回流的不就是欧洲和日韩以及中国台湾的高科技企业吗?

人家 欧美如果不是亲兄弟,也算是表兄弟欧美已经分道扬镳了,美国MAGA们认为只有美国白人算人,不愿意管欧洲了。看看老美空袭也门胡塞武装的聊天群里的内容吧~欧洲是驴党的欧洲,不是懂王党的欧洲~
关起门,他们会吵架
但开了门,他们是一致对外的

赞同来自: landandwater
这两天的新闻汇总下来...英国、澳洲、新西兰、日本、印度明确不反制越南和印尼可能会对我们加征关税谋求美国关税减让欧盟可能会反制,但因为欧盟采取一票否决制,而意大利那美女总理已经表明不谋求反制,西班牙等国也无意反制... 可能难以实施反制加拿大和墨西哥可能会与美国一起构建关税壁垒,共同对外高关税,三国之间低关税印尼敢对我们加税,他的煤炭不想卖了?到时候神华要走一波

赞同来自: J231648324 、wqzhao01
现在是一个跟他们对决的好机会。现在事是由他们挑起来。大力制裁他们的农业。威胁他们的金融业。他们自己的那些国民就能特朗普给干下台。如果美元世界货币地位受到冲击,制造业又一时难以回流(搞金融科技养尊处优习惯了,搞锤子钣金996的不会啊),估计国内就难受了。
我们家没有这些顾虑。
不过,话说美国的这几十年的发展模式的确是有点问题了,美元强势后日子过得太舒服了。

赞同来自: chuxingfei 、八云大仙 、mercykiller 、明园 、飞奔的犀牛 、 、 、 、更多 »
对头,消费能力是关键,咱要有老美哪怕一半的消费体量这世界格局肯定就不一样了,欧盟去年的总出口额老美占了38%东大占了8%其他小国家比例估计更悬殊了老美的消费能力虚高,不知道么?2024年中国实物商品消费6.02万亿美元,美国实物商品消费6.2万亿美元,一辆卡罗拉在美国要卖3万美元,在中国一辆卡罗拉9万RMB。美国消费里占7成的是服务消费。服务消费里,医疗保险服务消费占美国GDP的18%,还有各种法律讼棍的高额律师费~

赞同来自: xiuzhenxw 、夏天的夏天 、XIAOHULI92 、MrLeopard

赞同来自: Lee97 、ptcwl 、八云大仙 、mercykiller 、gaokui16816888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金毛四处放火总比对集中火力搞我们一家给我们造成的伤害害小一点。更利于我们寻找统一战线。
失道寡助,金毛这一套不得人心,引起公愤,终究会虎头蛇尾,狼狈收场


赞同来自: 乐鱼之乐 、thenight 、Lee97 、曼浅悦海 、ptcw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欧洲现在还有幻想和川普谈判。中国已经打过一次贸易战了,知道谈判没用。
现在很多小国家比如越南,主要是出口占比实在太大,自己市场太小,本身是外向性经济,实在没办法。
中国和欧洲肯定不可能单方面向美国出让利益的。


赞同来自: franckC
「据IMF,美国占全球出口市场份额大约18%,而逆差占全球份额大约59%,其后是英国的6.7%,印度的3.9%,巴西的2.6%,从第5名开始就不到2%了。因此,如果现在其他国家将美国排除在外组建一个贸易圈,还是有难度的,没人能提供如此巨大的逆差,这需要时间。」这个统计很有价值,也是川普敢于单挑的资本。
—————————
转
现在看来,短期想取代美国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除非谁的货币能和美元媲美。所以这次预计川普会胜,但这种胜利是建立在牺牲美元信用为代价的,并且,我认为不会是一面倒的胜利,就看欧盟跟不跟我们了,哪怕做做样子也行。至于其他国家,包括日韩都没那个底气。

赞同来自: 星程AA 、nice66 、chuxingfei 、topiceman

赞同来自: 八云大仙 、洋湖老麻雀 、blacklevi0823 、chuxingfei 、不戒 、更多 »
是为了构建对中国的贸易封锁?那TPP是怎么没的?
懂王的目的就是多买美国货,欧盟要是能拿出2000亿来美国大采购,那关税就不用加了,否则免谈。

赞同来自: chenhang422
这两天的新闻汇总下来...英国、澳洲、新西兰、日本、印度明确不反制越南和印尼可能会对我们加征关税谋求美国关税减让欧盟可能会反制,但因为欧盟采取一票否决制,而意大利那美女总理已经表明不谋求反制,西班牙等国也无意反制... 可能难以实施反制加拿大和墨西哥可能会与美国一起构建关税壁垒,共同对外高关税,三国之间低关税越南对我们加关税?他是准备以后东西不卖中国了吗?

赞同来自: joesenhong
贸易保护只能带来产业落后。如果加关税就能发展起来,那清政府早就天下无敌了。美国在19世纪大力发展工业的时候,对工业品长期征收高关税。没有贸易保护政策,美国不可能在19世纪末发展为制造业第一大国。
关税的结果是消费者买单,经济滞涨。

赞同来自: 明园
绝大多数国家这次都给川王一个面子,决定避其锋芒,或妥协或谈判以变。
在围棋里面,讲求下子时不要将盘面下得过‘重’。个人觉得何副总这一手就是单独看正确,但从总观,下得很‘凝重’的一步。最起码,其他国家选择不跟。
现在怎么办,
1)如果继续跟,那么明显现在的AH市场反应并未体现这个预期对经济的更大范围的影响,而满屏的表决心支持,回购信息,也显示市场并不这样认为
2)如果不跟,众小弟看在眼里,漂亮国重新续命n年,东大崛起中一个暂时的挫折,拖延m年
当然,东大可以指望转机在漂亮国的红脖子选民先熬不过,毕竟人都是看当然个人利益高过国家的所谓长远战略的。
已经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