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唐朝是一位知名的财经博主,拥有大量的粉丝,他以分享价值投资理念和财经知识而受到关注。之前他运营着“唐书房”和“唐书院”等平台,积累了众多忠实的粉丝群体。
事件经过
2025年3月18日晚八点,唐朝在其公众号“唐书院”发布通知,宣布将“搬家”到知识星球,并推出一个付费社群,年费定为1499元,且只设置6000个名额。这一消息迅速在粉丝中传播开来,短短十分钟内,6000个名额就被抢购一空,唐朝因此一次性入账900万元。
事件影响
• 粉丝反应:此次事件引发了粉丝的强烈反响。一部分粉丝成功抢到了名额,他们对能够加入唐朝的知识星球表示期待,希望在那里能够获取到更有价值的投资知识和交流机会。而另一部分未能抢到名额的粉丝则感到遗憾,甚至有粉丝在二手市场上高价求购知识星球的账号。
• 行业影响:这一事件在财经自媒体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有人认为唐朝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实现了流量变现,展现了其在粉丝经济下的强大号召力。也有人对这种高额收费的模式提出质疑,担心这可能会加剧粉丝之间的分化,或者被质疑为“割韭菜”。
事件背后
• 商业逻辑:唐朝的这一操作符合其一贯的商业逻辑,即通过免费内容吸引流量,再通过付费社群、书籍等实现变现,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商业闭环。这次推出知识星球,可以看作是他进一步精细化运营粉丝资源的一种尝试。
• 粉丝筛选:通过设置较高的门槛(1499元/年)和限定名额,唐朝实现了对粉丝的精准筛选,使得加入知识星球的粉丝具有更高的黏性和付费意愿。这种筛选机制有助于提高社群的质量和活跃度,为后续的内容输出和互动交流打下更好的基础。
• 内容价值:尽管有人质疑知识星球中没有实盘、没有牛股代码等具体内容,但唐朝此前通过其书籍、文章等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影响力和信任度。粉丝们愿意付费加入,更多是基于对唐朝投资理念和知识分享的认可,期待能够在社群中获得更深入的学习和交流机会。
唐书房最近圈900万的事件,是唐朝在粉丝经济和知识付费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既体现了其个人品牌和影响力的价值,也反映了当前财经自媒体行业在流量变现方面的一些趋势和特点。


某市场的价格已经跌倒25元了,看了一下目前分享的文章,确实比书院期间要高一些,而且未来也会继续研究新的标的。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虽然入门价格确实亮眼,但如果规划的事情都能做到,还是物有所值的。某市场是啥啊?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AndyNNT
某市场的价格已经跌倒25元了,看了一下目前分享的文章,确实比书院期间要高一些,而且未来也会继续研究新的标的。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虽然入门价格确实亮眼,但如果规划的事情都能做到,还是物有所值的。这种某鱼应该就有,可以分成123456789群,实时转发。自己以前也付费过某星球一千多,当时里面有300多人,但外面卖的群都是满员500还分一二三四五群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Barry王曙光68 、乐比猫 、mysun
正好在雪球上看到一篇文章,我觉得写的挺好。写得不错,太长了。简而言之,三个字:
从唐书房网红经济谈投资本质:实践比说辞更重要
最近,唐书房的网红经济事业如日中天,吸引了不少关注。我也借着这个机会,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唐书房的书我买过一本,是一本教人如何看财务报表的书。凭良心说,书的本土化水平确实不错,对于刚刚入门价值投资的人来说,这本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优先去阅读价值投资的经典著作,比如格雷厄姆的《聪明的...
炒股民!
再通俗点:
割韭菜!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lxf0888
从唐书房网红经济谈投资本质:实践比说辞更重要
最近,唐书房的网红经济事业如日中天,吸引了不少关注。我也借着这个机会,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唐书房的书我买过一本,是一本教人如何看财务报表的书。凭良心说,书的本土化水平确实不错,对于刚刚入门价值投资的人来说,这本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优先去阅读价值投资的经典著作,比如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毕竟,单靠学会分析财务报表就想跨过价值投资的门槛,这种想法未免太过天真了。
财务报表分析只是价值投资的一个基础工具,财务报表反映的只是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而真正决定投资成败的,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合理预判、对企业内在价值的准确估算,以及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也就是所谓的“安全边际”。如果仅仅通过过去几年的业绩数据去线性推导未来的表现,这种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线性类推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推理方法,适用于变量之间具有直接或成比例关系的情况。然而,在复杂的现实世界中,企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非线性关系和偶发性事件比比皆是。如果忽略这些因素,仅凭过往业绩做出判断,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推断方法虽然简单,但事实证明,在股市中,绝大多数人靠这种方法是赚不到钱的。这也从侧面说明,单纯依赖线性类推来预测企业业绩,想要在股市中稳定盈利的可能性是极低的。
回到唐书房的网红经济模式,其实可以看出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人们发现发展网红经济比专注投资更容易获得稳定收益时,选择哪条路自然不言而喻。中国人口基数庞大,股民数量众多,这为网红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土壤。单纯从商业上看,唐书房在这方面的确做得很成功,通过精心设计的话术和内容,吸引并筛选出了不少忠实的粉丝群体。
不过,在观察唐书房的同时,也让我联想到另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判断一个人的真实能力?我的原则是“看他如何做,而不是听他说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喜欢通过语言或文字来判断一个人,但这种方式往往太过表面。尤其是在股票投资领域,总有一些人把投资理论写得头头是道,甚至让人觉得专业得无懈可击。但深入了解后会发现,他们不过是复制粘贴前人的观点,真正的投资能力却远远跟不上他们所倡导的理念。说白了,这些人更像是“理论讲师”,而非“实战高手”。
投资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问,仅靠理论无法在市场中立足。真正的投资高手,往往是低调的实干家,而不是高调的理论传播者。唐书房的网红经济模式虽然与投资本身并无直接关系,但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角度: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如何分辨一个人是真有能力,还是只会说漂亮话?
总的来说,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是在投资领域,切忌被表面现象迷惑。无论是学习投资还是判断他人能力,都需要回归本质,多看实际行动,少听空洞言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提升自己,在复杂的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jerry2015
小时候看艺人表演耍猴,必须先要敲锣。是的,这种东西没办法批判的,活该要他赚钱,投资圈流量王啊,当下这个时代就是流量时代,有流量不变现成何体统?????而且都知道他付出那么多辛勤劳作陪读,调出股东大会精髓,不仅有情感投入,而且还有知识输出,老唐也半百年纪的人他自己也都说过那么辛苦的弄这些,何苦呢,他也不穷但不嫌多吧,又不是那种古代文化圣人,肯定不会搞无私奉献,而且文化圣人的知识也没有那么容易整他这种也有上限的真正赚钱的秘籍都不会轻易透露的,集思录那么多大佬幕后赚钱他的秘籍肯定不会传出呀,除非是他的传承人(儿子),乘机还有流量赶紧变现。其实很多搞大V最后不得都要变现一下,复制粘贴,只不过有的复制粘贴失败了权限不够罢了。
后来看连阔如先生写的《江湖丛谈》才明白,
这在江湖上属于前棚生意,江湖话叫园粘儿。
其目的是吸引注意力。耍猴是后棚生意。
目的是要钱,也可说是骗钱。
江湖上说赚钱和骗钱是没有本质区别的。
今天的酒店开业门口唱歌,健康理疗点发鸡蛋,明星出轨,模特丢 U 盘等等都是园粘儿。
同样,很多投资类文章博客也是园粘儿。
我们应明白的是,所有园粘儿吸引你注意都是为了赚你钱或...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三千军甲
互联网就是这么强大,徐小明当年卖年度报告会,就卖1元钱,但是人家粉丝几千万,要不是网站给挤崩了,两个小时能挣的钱超出想象。老唐的股票年化收益率超过了巴菲特,绝对是个奇才,随便吊打集思录的绝大多数绝大多数,老唐的股票操作和他的理念是一致的,跟他操作的都不太可能亏钱,造福了太多太多的人,不知道为啥集思录有这么多人不服?集思录为什么没人对董宇辉这个表里不一的龟孙骗子说道说道呢?没有最后一段还有点说服力,为何踩董宇辉一脚呢?董确实飞得太高太快,让很多人羡慕嫉妒恨。老唐层层筛选目标客户也是一绝,又装有卖也确实让人反感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白湖水
互联网就是这么强大,徐小明当年卖年度报告会,就卖1元钱,但是人家粉丝几千万,要不是网站给挤崩了,两个小时能挣的钱超出想象。原来巴菲特得转过头叫唐师父啊?
老唐的年的股票收益率超过了巴菲特,绝对是个奇才,随便吊打集思录的绝大多数绝大多数,老唐的股票操作和他的理念是一致的,跟他操作的都不太可能亏钱,造福了太多太多的人,不知道为啥集思录有这么多人不服?
集思录为什么没人对董宇辉这个表里不一的龟孙骗子说道说道呢?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不要怕不要悔 、TheQuietNomad 、mysun 、乐比猫 、 、 、 、更多 »
这人倒是极端聪明的人,不停地换地方,规避风险,把星球收费叫做给老友聊天找个地方,真是没体面。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jerry2015
老唐的股票年化收益率超过了巴菲特,绝对是个奇才,随便吊打集思录的绝大多数绝大多数,老唐的股票操作和他的理念是一致的,跟他操作的都不太可能亏钱,造福了太多太多的人,不知道为啥集思录有这么多人不服?
集思录为什么没人对董宇辉这个表里不一的龟孙骗子说道说道呢?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晴天1950
他说自己买了啥股赚了很多,但其实可能没有买,因为一直不敢公布实盘,如果里面有猫腻,这种可能涉嫌诈骗了,因为影响面太广了,又收钱金额比较大,监管可以查查他的持仓记录看是不是和他宣传的一样听起来像是吹牛要交税的节奏啊。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司马缸不方

nvidia - 专注期权的入门选手
唐这个事,为什么让人如此不爽,为什么让人觉得他是投资界走歪门邪道的叛徒?有的人说,为知识付费,没问题。这是只看到表层。教授你知识后,你能够独立思考运用,你水平得到提升,你考出了律师证教师证会计证,你得到了更好的工作,这些是真正的为知识付费。然而,唐朝的这件事,有其特殊性。经过几次搬家,也就经过了几次实际的筛选,把赚了就吹捧,亏了就开骂和投诉的无赖筛除了,把产生独立思考,开始出难题的筛除了,最后剩...之前看过他写的文章,只是像股评家一样分析个股。他是从财务方面去分析。带入了他自己的观点。
读者看完基本心里得到按摩,没买的就按捺不住,想要满仓梭哈,已经持有的,就心安理得捂住。
个人觉得还不如几十块买本他的书看

洪灏的公众号收费1000元,目前有300+付费。为什么没有人讨论他割韭菜?如果老唐的星球收费100元作为茶水费,是不是感官马上不一样。同样的行为标上不同的价格后往往有不同的效果。人心是复杂的,又怕兄弟过得苦,又怕兄弟开路虎。能有这么大规模的忠实用户也是一种能力,不断的心灵按摩和鸡汤输出也需要精力的付出。正如资水老师说过,写文章以及回复问题是很耗费精力的。老唐从挖矿转型为卖铲子,投资研究部分能投入多...哈哈,“又怕兄弟过得苦,又怕兄弟开路虎”这句话总结的人心真形象。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liang0816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TheQuietNomad 、集思小子 、Dean2021 、两色空间更多 »

在古代,把孔子的学说解读一下(其实是自己瞎编的,号称是孔子的),然后教给粉丝,把自己包装成大儒,这个叫做儒教。在现代,把“价值投资”(号称是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其实是自己瞎编的)解读一下,然后教给粉丝,把自己包装成投资大佬,这个和儒教有分别吗?推而广之,举一反三,所有的粉丝经济都是这个套路。儒教已死,儒教万岁。这一句话,现在还是掷地有声。我们中国人骨子里就吃这一套。几千年的传统刻在DNA里面,哪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出自于陈寅恪先生吗?

唐这个事,为什么让人如此不爽,为什么让人觉得他是投资界走歪门邪道的叛徒?如果是这样,跟777没啥区别吧。
有的人说,为知识付费,没问题。
这是只看到表层。
教授你知识后,你能够独立思考运用,你水平得到提升,你考出了律师证教师证会计证,你得到了更好的工作,这些是真正的为知识付费。
然而,唐朝的这件事,有其特殊性。
经过几次搬家,也就经过了几次实际的筛选,把赚了就吹捧,亏了就开骂和投诉的无赖筛除了,把产生独立思考,开始出难题的筛除了...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milan16 、不器杨徒 、秃顶熊 、jennyliu218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有的人说,为知识付费,没问题。
这是只看到表层。
教授你知识后,你能够独立思考运用,你水平得到提升,你考出了律师证教师证会计证,你得到了更好的工作,这些是真正的为知识付费。
然而,唐朝的这件事,有其特殊性。
经过几次搬家,也就经过了几次实际的筛选,把赚了就吹捧,亏了就开骂和投诉的无赖筛除了,把产生独立思考,开始出难题的筛除了,最后剩下的是哪种类型?
就是完全不可能独立思考,具有极强依赖性,把知识当作精神安慰剂的纯粹韭菜。任何知识在这种类型的人面前,都变作无效知识。
价格成为筛选器,14.99元可以是几十上百万人,1499元可以6000人,如果再筛选2000人,则可以1万,都可以稳定输出。
所以从看唐的角度,其本质具有明显的割韭菜行为,令人厌恶。我以前也是更多的从这个角度考虑。
但是,正因为这些是最纯的韭菜,如果没有唐,他们失去依赖,靠他们自己,会亏得很惨。对于他们来讲,唐就是救世主,他们情愿做脑残粉。1499,他们觉得值,谁不让他们花这钱,他们跟谁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不是一件坏事。
再从商业角度来讲,某一批人产生了某种需求,而另一批人正好能满足其需求,就促成了商业行为。
当然,并不是有需有供就一定可以,黄赌毒就违法嘛。
那么唐这个事,可以吗?
我个人认为,是钻了一个灰色地带——变相私募。
它就是一个无需实际把钱交给唐打理,而只需缴纳固定管理费的变相私募,这样唐就无需牌照。
知识收费,就是这个变相私募的合法外衣。
既然目前为止合法合规,粉丝经济也是正常的经济活动,那就没啥好说的了。只是不齿与之为伍罢了。

秃顶熊
- 老股民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jerry2015 、春风沉醉的夜
因为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可以静下心来,看上百本书,并且能够看得懂,自己还能融会贯通。但是,有些人就没这个能力,没这个心情,或没这个时间。所以有老师讲课,是一个正常的学习途径,我们为什么要送孩子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
第二个就是市场经济下,他们的行为是相互需要,自愿促成,那就没问题。同时,这个一赚二平七亏现象是不是真实存在?如果真实存在的话,其实应该有更多的成功投资人。也去教大家怎么投资,比自己投资挣钱更多,也对社会贡献更大。
当然,在市场经济情况下,如果有更多的高手愿意去教大家的话,会把学费打下来,并且受众也会更多。因为不同的人认同的大V不一样,就会带动更多的人去学习,起码比他们自己去自学要好一些。
如果散户投资股市的能力都有所提高的话,他们反过来会对股市的生态产生良好的正向影响。由于大家能够正确的选择公司,就会造成那种有本事上市,但没本事挣钱的公司,其股票被冷落。很快会沦为仙股。而这些公司上市是有代价的,这就造成他花了巨大的代价上市圈不了钱,最终这种挤破头上市的现象可能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从而腾出通道,让那些有能力挣钱但没能力上市的公司上市,这是对社会的一个大贡献。
学习投资知识,跟我们学习科学知识不一样,每个人的本金,时间,心态都不同,股价还是大众博弈的结果,没有确定性,如果大家的认知及行为都一样,就无法交易。所以想通过老师的教课就获得极大成功的愿望。它仅仅是一个愿望,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AndyNNT 、jerry2015
我由于不做价投,所以以前只是知道唐朝,对瞬间圈到900万,还是满有冲击感的。职投前我的梦想可是一直想当企业家的:)对商业模式有天然的兴趣。今天饶有兴趣看了一些相关的东西,很快就有直观的感觉和一些内在逻辑的思考,唐朝能成为投资类知识付费领域顶流是有其道理的,其他投资领域的想达到这个水准还真的非常难。我先摘录一段一个公众号写的文章内容:唐书房公众号从2016年写到2023年,7年时间发表了1042篇...有道理,谢谢分享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TheQuietNomad 、乐比猫 、林承耀 、羽檄 、 、 、 、 、 、 、 、 、更多 »
而像唐朝这种类型的大V,实际是把投资引申到理论科学,弱化实践的成分,因为实践很容易证伪,但是理论输出可持续性更强,更难以证伪,理论是可以脱离实践独立存在的,比如企业的内在价值不需要也不可能实时的去验证的,发生亏损也可以归结于外部环境、市场情绪等等。
唐朝其实就是抓住了一点,就是有一部分人是不愿意独立思考的,这些人更愿意用持续消费来代替思考,并且依靠大V持续的理论输出来化解个人的焦虑和恐慌,实质上大部分付费的粉丝可能初衷是想学习投资,但是本质需求还是情绪价值。

老实说,这些所谓高收益的,全靠前期压中一两只成名了,后续基本无法继续。看前期的积累的老本。
林园 片子黄 茅台
但斌 茅台
唐朝 腾讯
但斌后续醒悟了 转去美股。
老唐收益主要靠茅台,腾讯买入点偏高。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春天里的牛 、jerry2015
唐朝是研究企业基本面的,基本面长期跟踪的话准确率是很高的。另外也很难证伪,因为即便季报年报数据和他预测的不一致,也可以归因于企业信披不充分。我是研究市场的,说的对不对,过几天市场走势就能证伪。而且预判市场是一个概率事件,没有人可以全对,我毛估估自己至少有70%的准确率,其实已经很高了,但说错的30%,会被人揪住,喷得我灰头土脸。所以啊,讲价值投资的“永远正确”,至于能不能挣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资水老师做自己就行,商人以逐利为主,那天资水老是更大体量粉丝做收费了我也要支持一下(调皮一下哈哈),不同的人对不同事有不同看法,作法,有的人甘愿无私育人而有的人要收费才行,二者皆可行,不同的路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思想境界。
我...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plajhz 、乐比猫

gobidaozhao
- 无
券商每天推送的投资要点,几乎从来不看,也不会花时间看网上股评、荐股、分析……
特别还是收费股评,在我而言很难理解有人付费看这些正确率50%的东西。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乐比猫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luffy27
资水老师和打新老师的评价客观,理性。我一直认为连一个人都看不清,那就不要投资了投资需要的能力之一就是看人,看物,看自己的深度和广度有多少吧集思录的职业投资者,是值得我们学习,职业投资的思维和业余投资是不一样的不要低估了投资的难度,更不要低估了职业的难度我一直在职业和业余之间纠结了好几年了,一直没有勇气迈出职业投资的那一步本来计划资金量达到某个级别后,就职业投资,但后来模拟了一下,还是觉得很难举个...我身边投资比较好的 要么就是做转债的 要么是吃股息的 要么就是短平快的
选几个“低谷”股票长期持有等反转的这种基本表现都很一般 要是再加个盈利不耐受 100%亏一辈子

nvidia - 专注期权的入门选手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TheQuietNomad 、三千军甲 、elementking 、白湖水更多 »
林园 片子黄 茅台
但斌 茅台
唐朝 腾讯
但斌后续醒悟了 转去美股。

唐朝是研究企业基本面的,基本面长期跟踪的话准确率是很高的。另外也很难证伪,因为即便季报年报数据和他预测的不一致,也可以归因于企业信披不充分。我是研究市场的,说的对不对,过几天市场走势就能证伪。而且预判市场是一个概率事件,没有人可以全对,我毛估估自己至少有70%的准确率,其实已经很高了,但说错的30%,会被人揪住,喷得我灰头土脸。所以啊,讲价值投资的“永远正确”,至于能不能挣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回头去雪球帮大佬推广一下. "不亏"这本书要多看几次才能看透.
我...

我由于不做价投,所以以前只是知道唐朝,对瞬间圈到900万,还是满有冲击感的。职投前我的梦想可是一直想当企业家的:)对商业模式有天然的兴趣。赞一个.
今天饶有兴趣看了一些相关的东西,很快就有直观的感觉和一些内在逻辑的思考,唐朝能成为投资类知识付费领域顶流是有其道理的,其他投资领域的想达到这个水准还真的非常难。
我先摘录一段一个公众号写的文章内容:
唐书房公众号从2016年写到2023年,7年时间发表了104...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乌衣巷口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江南1919 、枫林随手记
其实还是他本身能力的问题,价值投资是非常难的。真正能搞懂的人是少之又少。或许根本没有真正的价值投资,普通人既无法投票改变现实,也无法牵动资源改变现实,更多是猜测能改变现实强者的动作,跟随而已,没必要神化。

股社区也亏的厉害,他操盘的基金你自己去看业绩吧,只是文笔好会说话而已每个人都有长处,要学会学习借鉴。文笔好会说话就已经非常难得了(你用了“只是”。。。能在中国做到某个领域的第一,我是佩服羡慕的厉害的),你看本小说还应该付钱吧。何况他还能提供信息、提供知识,他提供的信息、知识还是很靠谱的。炒股什么的,他能力确实不强,自己做就好。我比较喜欢他的这一点:他自己也不拿投资能力当卖点了。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我最烦那种不容置疑的神棍。知道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它的价值。也明白自己不是神,规避自己的短处。这样的人已经很厉害了。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似水流年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江南1919
没看过唐书房,一直看股社区。从流量来看,股社区好像是财经类博主的第一名,应该靠谱。股社区也亏的厉害,他操盘的基金你自己去看业绩吧,只是文笔好会说话而已
我看股社区,主要是他的信息来源比较多(包括八卦),而且他的信息、数据基本都是很靠谱的,比我自己收集要全不少;其次他对一些时事的解读也还可以,文风也幽默有趣,一些知识点的解释也是很不错的(我也有不少知识盲点的)。我也推荐过他给朋友,但是最后一定会加一句话:千万不要跟着他炒股!好在近几年他应该也认识到这点,不太给投资建...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jerry2015
没想到唐朝在jsl这里还这么有名气啊。我从16年就开始看唐朝的书,跟着在书院直到停更。《手把手》系列算是启蒙教材。后来转战书院收费后,又跟了一段时间。书院期间老唐就不再研究新的投资对象了,一小部分内容是持股的持续跟踪,主要精力是研读巴菲特和芒格二老的年报以及出书。对于已经入门的投资者,书院期间的内容对于提升能力帮助不大。老唐从一位靠价值投资起家的优秀投资者,到今天转型成为粉丝偶像,完成了从实力派到...其实还是他本身能力的问题,价值投资是非常难的。真正能搞懂的人是少之又少。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江南1919 、慧生 、gaokui16816888 、打新交朋友 、更多 »
我由于不做价投,所以以前只是知道唐朝,对瞬间圈到900万,还是满有冲击感的。职投前我的梦想可是一直想当企业家的:)对商业模式有天然的兴趣。今天饶有兴趣看了一些相关的东西,很快就有直观的感觉和一些内在逻辑的思考,唐朝能成为投资类知识付费领域顶流是有其道理的,其他投资领域的想达到这个水准还真的非常难。我先摘录一段一个公众号写的文章内容:唐书房公众号从2016年写到2023年,7年时间发表了1042篇...说的很好,但是价投永远做对这个讽刺的说法我不赞同,价投不会因为市场情绪带来的估值变化和价格变化而塌方,但是会因为对基本面和企业发展的认识错误而塌方,因此是可以证实证伪的,仅仅是周期长一点。
就以雪球为例,当年看好恒大的军长塌房了,他自己也知道没办法辩解,雪球也没有站出来说恒大好的。
腾讯这几年虽然估值股价波动大,但是基本面大家都看着的,很多主流价值投资者仍然看好腾讯。
长周期证伪从归纳法来讲是坏事,因为不容易积累大数据,但是从人脑和ai和量化竞争的角度来看是好事,同样也是因为没法积累大数据,因此主要靠演绎法。
演绎法是人脑的优势,归纳法是电脑的优势。

蓝河谷
- 独立投资者,仔细区分事实与观点。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Tom20221130 、乐比猫
如何估值这一条已经把很多人排除掉了,反正我是对自己给企业估值的能力没有信心的。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别想着占便宜 、江南1919 、乐比猫 、白湖水更多 »
书的销量差别,我认为不是陪读时间长短的问题,而是雪球和集思录用户量级的差别,是知名度广度的差别,是雪球粉丝经济模式和集思录平权交流模式的差别。是雪球是股票大本营和集思录是低风险大本营的差别。我很赞同资水说的价值投资的“永远正确”,我认为价投最贴切的比喻就是李蓓提出的,价投就是儒家,资水和李蓓的投资风格本身就有相似之处,儒家思想自汉武帝开始成为中国的主流宗教,强调个人的主观努力,这永远都是正确的,...哪个有点本事的会花钱进这个圈子,有点本事的想同水平互相交流找利灵感交换信息,进老唐圈子就听他一人说有啥用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江南1919 、jerry2015 、我心飞扬33 、hotsosa 、更多 »
这个大V和股社区大牛猫比较一下 谁更厉害点 或者说流量收入谁更加多没看过唐书房,一直看股社区。从流量来看,股社区好像是财经类博主的第一名,应该靠谱。
我看股社区,主要是他的信息来源比较多(包括八卦),而且他的信息、数据基本都是很靠谱的,比我自己收集要全不少;其次他对一些时事的解读也还可以,文风也幽默有趣,一些知识点的解释也是很不错的(我也有不少知识盲点的)。我也推荐过他给朋友,但是最后一定会加一句话:千万不要跟着他炒股!好在近几年他应该也认识到这点,不太给投资建议了。
总之,他付出了不少心血和努力,我也从他那得到了不少益处,所以付点报酬也完全是应该的。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江南1919
赛道不同,唐现在是稿粉丝经济的。那个欧,以前靠房地产,现在也转而稿粉丝经济,毕竟还年轻,对钱的欲望又高,还是要持续搞钱的嘛,想做逍遥神仙的毕竟少。而搞粉丝经济,当然利用自己最擅长的那方面喽。理论水平高,并不代表实践一定强。黄维是双学士,桃李满天下,真带兵的话,遇上高手就容易成“书呆子”;张WEN天,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党内无出其右者,当党校校长非常胜任,但是实际主持党和国家的治理,就略逊一筹了;余乐...所有的商业行为赚的都是信息不对称的钱和满足欲望的钱,尤其是想快速致富的欲望!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tennisfan 、milan16 、ricercar 、逆流挽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今天饶有兴趣看了一些相关的东西,很快就有直观的感觉和一些内在逻辑的思考,唐朝能成为投资类知识付费领域顶流是有其道理的,其他投资领域的想达到这个水准还真的非常难。
我先摘录一段一个公众号写的文章内容:
唐书房公众号从2016年写到2023年,7年时间发表了1042篇,总字数超过500万字,期间分享了400本书,最终积累了64万粉丝。因为有三年,2021-2023年连续三年收益为负(2021年-4%,2022年-1%,2023年-7%),招致了大量黑粉。于是2024年初,唐朝搬家到唐书院,一个纯付费的公众号,跟着迁过去11万粉丝,付费粉丝大概两万的样子。收费方式是月付,单月收费210微信豆(安卓1元=10个微信豆,苹果1元=7个微信豆)。加上打赏、出书,一年内容变现收入到千万级别了。后来发生了网络平台打击“非法荐股”的清朗行动,唐书院关闭了实盘。最近再次搬家到知识星球,应该说付费的形式更高级了,圈子也更纯粹了。每一次搬家都是在筛选忠实用户,从雪球唐朝到唐书房到唐书院到知识星球,粉丝量从64万到11万到2万到6000,数量越来越少,质量越来越高。逐步形成了一个非常高质量的知识付费的私域。中国有太多只想抄个作业的股民,而简单真诚,能穿越周期的知识博主简直是凤毛麟角。太多人自己投资一塌糊涂还到处割韭菜,火爆一时,然后销声匿迹。也有很多真正的大牛几乎不会公开发声。唐朝的文章和书讲的几乎都是巴芒价值投资以及他买的几个主要的股票:腾讯,茅台,分众,古井贡B。
唐朝的粉丝非常精准,有钱的人也不少,这些人没有唐朝那种耐心自己阅读财报和公司发布的信息。炒股的人都追求一个心安,一个长期的确定性。唐朝做知识付费收入远高于投资收益。这就是专注的力量。十年如一日。****
老唐弄知识星球之前实际上已经也是年近千万的知识付费的水准。也不算突然爆火,属于正常发挥,
我说说我的逻辑:
1、唯有价值投资赛道是知识付费的合理赛道
因为价投的讨论和学习是相互增强模式,适合群体学习,增强认知,加强信念。别的赛道几乎都不行,因为基本上是存在互相竞争关系,比如很多低风险和套利,这就不用说了,就算是权益类的转债,实际上也是某只转债在某个价格才有价值,价值共识被宣传后,很快就没这个价格了,也就没价值了。再比如权益类做事件驱动,逻辑的传递本身就是会改变事件影响的投资环境,因为几乎这些所有的策略逻辑都是建立在趋势交易者带来的错误定价,而逻辑的扩大化就是纠偏和预防错误定价的功能,这本身就和知识付费,逻辑扩大话相矛盾。也就是影响力越大越失效。
而只有价投是随着影响力扩大效果越强化。所以价投天然的适合知识付费。
2、为什么是唐朝
唐朝是有真本事的,但凡脑袋正常的人都该能判断出来,也给很多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价值,有人质疑三年亏损,这本身也是价投的特征之一,收益非线性化,而且其他做价投的人也都是共频同感,唐朝从来不存在塌房的问题,当然这也和价投永远对的特征有关系。
十年如一日的专注这是核心,因为专注就会吸引相关的资源,慢慢形成复利,另外从自我做投资的体验来分析,也只有价投是可以有大量时间来做知识分享,因为这个过程也是强化投资的手段,其他投资都不具备这个条件,我每天完成正常工作的部分,都消耗掉大部分时间了。
另外唐朝粉丝积累的这个过程是很难复制的,因为这也叠加了雪球平台用户增长的红利期,就如水平再高想在雪球迅速崛起也很难,如同淘宝新商户想发展起来已然不可能。
投资领域直播时代有什么大网红吗?大家知道的说一说。集思录是小众平台,应该很难出来网红,因为群众基础人太少,还贼滑。哈哈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KevinLe 、慧生 、Assnile 、水穷云起时 、 、 、更多 »
书的销量差别,我认为不是陪读时间长短的问题,而是雪球和集思录用户量级的差别,是知名度广度的差别,是雪球粉丝经济模式和集思录平权交流模式的差别。是雪球是股票大本营和集思录是低风险大本营的差别。稍微学过一点中国古代史,就应该知道孔子的儒家和统治者推行的儒教是完全的2个东西,一个是理论学说,一个是宣传控制韭菜的工具。“儒教已死,儒教万岁”,这么透彻的一句话,不会没听过吧?另外巴菲特的投资方式是儒家,你们口中的所谓“价值投资”是儒教。巴菲特从来没说过自己是所谓的什么价值投资者。多看点英文原版,难道不是一个大学本科生的基本素养吗?
我很赞同资水说的价值投资的“永远正确”,我认为价投最贴切的比喻就是李蓓提出的,价投就是儒家,资水和李蓓的投资风格本身就有相似之处,儒家思想自汉武帝开始成为中国的主流宗教,强调个人的主观努力,这永远都是正确的,...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kwok 、花过水无痕 、江南1919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江南1919
换个角度考虑,没有这么多韭菜,大家从谁那里赚钱?我昨天中签的N江南78元卖出,最高85,今天开盘63,这么多年来,绝大多数新股第二天都是大幅低开,那么究竟是谁在上市当天买入的啊?应该还是有深层逻辑的
否则新股首日高开早就玩不下去了

我们的楠楠 - 80后金融民工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KevinLe 、国富同学 、wz2105 、蝶恋火2 、 、 、 、 、 、 、更多 »
我一直认为连一个人都看不清,那就不要投资了
投资需要的能力之一就是看人,看物,看自己的深度和广度有多少吧
集思录的职业投资者,是值得我们学习,职业投资的思维和业余投资是不一样的
不要低估了投资的难度,更不要低估了职业的难度
我一直在职业和业余之间纠结了好几年了,一直没有勇气迈出职业投资的那一步
本来计划资金量达到某个级别后,就职业投资,但后来模拟了一下,还是觉得很难
举个例子,同样一家公司,持有5年,都能翻倍,中间会跌50%
业余可以死拿到底,职业不行,如果没有安排好生活,安排好自己,没有做好万全的应对和准备
同样一家公司,同样一只股票,可以输得很惨
集思录也分业余选手和职业选手,我基本看职业选手的思路,业余投资那一套东西比较简单,我基本都了解清楚了。
唐朝前期的书我都买了,都看过了,文章我也都打印出来看了;
说了那么多,结论就是按照唐朝的路子,业余,闲钱,问题也不大,就当来股市娱乐一下;但要职业投资学唐朝,会输得很难看。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kolanta
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那最推崇的最应该去看的两本书,其实都不是关于投资的。这两本书是《孙子兵法》和《江湖丛谈》。孙子兵法是用来武装自己,江湖丛谈是用来观察他人。都读完了你就会发现,这个市场上所有的东西都是透明的。这个对悟性要求太高了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赞同来自: tennisfan 、Phecda 、拜水的仔 、扬起的风 、KevinL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唐朝是研究企业基本面的,基本面长期跟踪的话准确率是很高的。另外也很难证伪,因为即便季报年报数据和他预测的不一致,也可以归因于企业信披不充分。我是研究市场的,说的对不对,过几天市场走势就能证伪。而且预判市场是一个概率事件,没有人可以全对,我毛估估自己至少有70%的准确率,其实已经很高了,但说错的30%,会被人揪住,喷得我灰头土脸。所以啊,讲价值投资的“永远正确”,至于能不能挣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书的销量差别,我认为不是陪读时间长短的问题,而是雪球和集思录用户量级的差别,是知名度广度的差别,是雪球粉丝经济模式和集思录平权交流模式的差别。是雪球是股票大本营和集思录是低风险大本营的差别。
我...
我很赞同资水说的价值投资的“永远正确”,我认为价投最贴切的比喻就是李蓓提出的,价投就是儒家,资水和李蓓的投资风格本身就有相似之处,儒家思想自汉武帝开始成为中国的主流宗教,强调个人的主观努力,这永远都是正确的,如同投资强调价值这也永远是对的。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年各朝代主流统治思想,和价投成为投资领域主流思想,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儒家的我们更层面都卷成啥样了,比如高考985和211的招生比例是不变的,如同股市里721的分配,这是客观生态环境决定的。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本身都各有道理,只是后来对大众强化了儒家的作用,但历朝历代的统治阶层可是诸子百家都懂的呦,帝王之术可不是以儒家为内核的。
说回来老唐这事,我旗帜鲜明的想说,我如果做价投,我就会买这个服务,这是个结论,后面我展开说说。
我极其赞同孔曼子说的“投资不是复制偶像的路径,而是雕刻自我认知的苦旅。”我也认同宿不移讲的观点“花钱学习,无意中也给自己树立了一种错误的知识等级的理念,花钱才能学到真知,花越多的钱学到的知识越值钱。为了维持粉丝经济,会排除不同声音,强化信仰,逐渐被洗脑,产生脑残粉。”
大家听说过刘一秒吗?讲成功学一个比较成功的商人,目标客户是中小企业家,最疯狂时曾经2万元的学费,在体育场有5000人同时上课。做成企业的,肯花2万元听成功学演唱会的,谁是傻子呀。我虽然不是刘一秒学员,但我身边还是有多位朋友是,都是人精。这和加入老唐星球的6000人一样,也都不是傻子。多数也是人精。
上刘一秒成功学课程,和老唐星球,不仅仅是学知识,同时也是进圈子。有一个圈子的交流合作的属性。成功学和价投都有其自身的魅力,只是这个领域头部的人才具有整合资源的能力,成为头部的人是能力,多年的积累,以及机缘才能促成的。就和董宇辉一样可遇不可求。
所以老唐已经不是投资者的属性,是具有流量的艺人属性。东方甄选和董宇辉的矛盾,其实就是董宇辉爆火后,应该按照艺人模式而不是员工模式思维考虑问题。艺人模式就是没红之前,艺人拿一公司拿九,瞬间火了之后,马上艺人拿九公司拿一。
我知道的刘一秒成功学那些企业家学员的上课效果就是一部分人企业更上一层楼有了大发展,更多的是没啥变化,还有不少的企业家因为上课的影响走上了破产之路,因为本质上上课学习就是去学习做事的知识,但如同投资一样,不做不亏,做了是可能亏的很惨的。我知道的一个我们本地三代传统餐饮企业老板,跨界去小城市做地产,地产就是天然杠杆行业,结果地产没落之前就已经崩盘了。身价亏光,倒欠负债。这就好比你进了老唐价投圈子,你看这个赚那个赚,你杠杆上了你看好的某只价投股,然后亏光一个情景。
我如果做价投,我又深知雕刻自我认知的苦旅的道理,我进入到这个价投圈子,我会获得很多别人不同的视角分析不同标的,是对自我认知完善,以及信息补漏有很大益处,所以这每年1500不是学费,是信息圈层的门票费。所以我会交。如果你想通过学习知识或者进了圈子就可以顺理成章赚钱,那就是自己幼稚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赞同来自: 江南1919 、happysam2018 、塔塔桔
虽然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人,但是说6000个会员就是6000个会员,一个不多,这不比很多所谓的“限量版”有良心多了?没看出任何问题,反而值得敬佩。后面一定会有 应部分朋友的恳切要求加入 之类的原因,再增加多少名额,等着看吧

赞同来自: 司马缸不方 、happysam2018 、patheticlife 、阿T勇
2021年:老唐的实盘组合亏损了约4%。
2022年:老唐的实盘组合继续亏损,年度收益为-1%。
2023年:老唐的实盘组合亏损了约7%。
这是什么拉胯战绩?

赞同来自: TheQuietNomad 、JiangSH2020 、江南1919 、happysam2018 、liamcai 、 、 、 、更多 »
人家现在的主营是自媒体,
怎么把投资这件事说得让人愿意听,是自媒体技能,不是投资技能。

赞同来自: KevinLe 、ong部林 、江南1919 、蝶恋火2 、重复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所以真正的赚钱知识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因为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不值钱了。而能为外人道的,就是那些车轱辘话,把人搞晕是一套一套的。
这也体现在一些抖音的股票博主上,有些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粉的博主,主打一个情绪按摩,反而有人看。教真本事的少,即使有,曲高和寡,反而没有流量,因为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懒得学习,懒得动脑筋。所以做抖音股票类博主,只有降智到普通投资者水平,和他们共情,才能有流量,这真是一个悖论。所以有句话说的好,不愿意动脑筋的投资者不能被教育,只能被市场消灭。

赞同来自: 初出茅庐 、JiangSH2020 、Zoto 、江南1919 、happysam2018 、 、 、更多 »
老唐是很聪明的,怼其它股票都翻车了,唯独腾讯和茅台没有,这两支票只要有无限现金流,定投都不会有太多亏损的。如果买了IBM业绩不好,大家会说该死的IBM怎么搞的?!
如果买了其它股票业绩不好,大家会说该死的你怎么搞的?!
投资象山岳一样古老,现象不会相同,但惊人的相似!

赞同来自: 慢慢变富就好 、江南1919 、happysam2018 、白湖水
赛道不同,唐现在是稿粉丝经济的。那个欧,以前靠房地产,现在也转而稿粉丝经济,毕竟还年轻,对钱的欲望又高,还是要持续搞钱的嘛,想做逍遥神仙的毕竟少。而搞粉丝经济,当然利用自己最擅长的那方面喽。理论水平高,并不代表实践一定强。黄维是双学士,桃李满天下,真带兵的话,遇上高手就容易成“书呆子”;张WEN天,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党内无出其右者,当党校校长非常胜任,但是实际主持党和国家的治理,就略逊一筹了;余乐...老唐是很聪明的,怼其它股票都翻车了,唯独腾讯和茅台没有,这两支票只要有无限现金流,定投都不会有太多亏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