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建的房子来看,
我觉得现在的高层住一百年以上没有任何问题
只要15-20年,更换一下电梯,30年以上更换管线,能住五代人都没问题
主体混凝土的结构100年没问题,100年不会倒塌。最后一条政府回收,,,我挺好奇的,这条目前为止应该没有被实行验证过吧。 国外情况我不知道。。但像我所在的三线城市,,这几年的房地产全都是避开了老破小房产密集区域。都是在外围有农田野地的郊区进行拆迁开发。老破小的房产一直都限制更新(只允许修缮不允许重建)。两层的小楼换到5、6层或者十几层的安置房里头都谈不拢。现在那批高层住宅哪有利润空间给你置换???
外墙的瓷片30年会开始脱落,要更新重新贴,要用瓷砖胶贴而不能直接用水泥,而且外墙的瓷片越小越耐用。
电梯最好15年更新一次,否则修修补补会经常故障且维修费更贵。
生活水泵及水泵智能控制柜及车库污水泵15年更新一次比较好。
消防设施15年开始更新部分老旧生锈部件,消防管道30年更新一次。
自己家里的给水管如果不漏水可以用50年(指热熔管),排水管P...
政府没那么有钱的。俺们区重点公立小学,建筑、座椅全都是靠附近几个村庄募资建造的。由于俺们村这几年没啥大财主。所以镇卫生院被人家招商引资走了,小学的师资力量也被调节了(原来区教育局在我们这学校办公。现在转移到另外一个小学去了。带走了一批骨干教师)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只要维修基金没有被物业挥霍光,物业费可以正常收上来,一切都不是问题。随着房屋老旧,原有的租户会发生一个更新迭代,留下的和换入的人基本上经济水平会比刚开始买房的那批人差一些。房屋老旧后物业修缮的需求也会比原先更多更密集。
维修基金这东西属于扯淡。小区刚成立头二十年所有的支出基本上就是公共卫生、保安门卫啥的,这样它都要想方设法花完所有账上的钱,巧立名目收停车费。过年过节他都能主动给你们小区装扮搞气氛,彻夜光污染。有多少维修基金等得到“不得不修”。大多数可能都用于装饰了吧?
交钱的人不如以前富有了,花钱的地方比以前多了。这物业费怎么可能还能像以前那么好收。小区物业这东西,我觉得活不了三十年,三十年后就会因为入不敷出而被业主自治代替。
总结住房最好就是独栋联排自建,尽量小共用需组织管理的设施。问题是现在地方政府不给审批建设了。自建房对当地财政贡献微乎其微。商品房政府赚一手,开发商、建筑商在分一分。到了盖房子的时候,内部贪腐一下,反正最后住进去的那个房主又看不到。
或者是就是看到了,也找不到对象诉讼。
自建房,哪怕瓷砖贴歪了,都能顺利要求工人返工。建筑质量那是房主自己监督建设的,材料也是自己跑的,不敢说一定多好,至少不会太离谱。
赞同来自: XXWWJJ
钢筋混凝土建筑主体结构,理论寿命100年。以目前的技术水平,理论寿命还可以更久。但是如果施工过程中质量把控不严,以及装修过程中野蛮破坏,比如在钢筋混凝土墙上开槽暗埋水电管线,打凿剪力墙墙根暗埋踢脚线,在梁柱上胡乱开槽钻洞,都会严重影响建筑结构寿命。目前最紧迫重大的问题就是野蛮装修,大部分住宅小区物业监管极度缺位。老式的砖混结构多层建筑寿命约30年。水电电梯水泵等机电设施寿命约15~25年。赞同。内部装修真的是良莠不齐,怎么乱搞的都有。之前有个新闻。一楼装修拆了一堵墙,后来整栋楼墙壁开裂。。。。。。。记者新闻采访了。。。谁也拿不出解决方法。一楼业主显然是赔不起那么几十层的。楼上的则是已经人心惶惶。
知乎上的人都说以现在的建筑质量,30年 50年就不能住人了,房屋结构老化,但一般都会有一个应力极限之类的东西存在。就像人类或者动物,真正老死的比较少,大多数会是因为疾病或者事故身故。
真是无语
拆了重建又不划算,难道各大城市中心50年后的建筑都不能住人了?50年换一个城中心?
房屋寿命到了没,不是一眼看得出来的,因为产权归个人,所以政府要想推广检测审评,由于没多少受益方,所以这是很难落地的(就像各位的定时体检,有多少人做得到的呢?)
当区域发生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不管他多么大或者多么小,这些灾害都能很自然地把一些危楼直接搞坍塌。
我个人见解就是政府成立一个国有企业,不管是在欠发达地区开始推广长租房也好,还是从一二线城市逐步购入危楼资产也好,逐步收回那些建筑的产权,引导人们从买房子到租房子的转变(私人性质的长租房毕竟房东随时可能收回房子,所以房屋的装修啥的各项质量都会比较低。而政府或者国企出面给出近乎永久性承诺的长租房就能引导大家按需租赁,也敢于改造装修。)
租来的房子,当它变得老旧,我们是愿意损失掉装修投入,主动搬迁的。买来的房子就不一样了。
当然了,这种长租房是损害了个人产权股东的权益的,冲击很大,要怎么稳妥过渡才是政策的难点。
赞同来自: XXWWJJ
----------------------------------------------------------------------------------------------这个假设不现实。。。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口密度在那里放着,哪有可能地价包涨不跌的。(哪怕北京环里、上海老破小,他们的地段比几十年前翻了多少倍了,但如今拆迁不能实现他们的生活质量提升,所以各处一样是阻碍不断)
假设现在你有一套高层300万的房子,100年后相同地段相同面积新建的房子估计要20亿了。那么开发商5折收回你的老房子赔给你10亿,这样开发商他肯定愿意拆啊新建以后肯定有利润啊。
而100年后你的后代拿到的补偿并...
这么说吧,,对于经济条件富裕的人来说,当房产价值不足其财富的10%,他就有动力要换房子提升生活质量了。而对于社会底层的那些人,那些真正住在老破小的人们来说,所有的拆迁政策,如果我100平方的居住面积,你不能给我赔偿回100平方,你都是在往死里压榨我,比起拆迁后的新建住房,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是会死守自己的老破小。这是他们生存最低的一个底线。
早些年拆迁动不动就是点燃气瓶,到处都是暴力冲突,不就是经济补偿不能达到改善百姓居住条件???
旧房改造是GDP增长点,是快肥肉。你看现在的老破小强推电梯那股劲。老破小推电梯是因为高层建筑的弊端显现了。这些老破小几十年前住的人都是比较年轻正值壮年,现在岁数大了,既无力负担更换房产的经济能力,也很难去爬这么多层的楼梯了。
推电梯,就是为了让那些高层还能多住几年。对GDP的增长其实是没有多少帮助的。一个电梯才多少钱??(我舅家私人9层房子就加装了电梯,结果人家公司只给承保、检测了头十年,十年过后,多少钱他们也不肯安排人过来检修,现在反正就是勉强用着)
一部电梯好像也就十几万吧,但每年检修费用5000,十年报废。这玩意,呵呵!
从GDP的角度讲,电梯再怎么暴利都不如,老破小的各位去活跃住房市场,房屋过户一下,税收就多少了
欧洲的老房子家家户户都是几百年了,还在住。那种的都是一户建。。一户建的房子哪里坏了修哪里。没钱也可以自己动手修修补补。钱多的话就推到重建了。。。
现在这种高层建筑,产权一多,你根本就斜调不了。。。外力介入集中拆迁安置又不现实。
国内木制结构的房子,尤其是一些宫庙它的寿命其实是要比水泥建筑更高一些的。
ryanxzqn - 错把 β 当成了 α
楼主忽视了很多问题啊。。。我们假设100年钢筋混凝土不出问题、但是像是进水管、下水管道,都是用的PVC之流,哪有可能不出老化????所以我根本看不懂为什么有人投资物业股,还说这个是好生意,好个蛋蛋啊……
对于个人家庭部分的,出了问题当然可以很方便地更换维修。但很多涉及到整栋楼、多产权的情况就很难很难协调统一了。
因为这么多户人家,大家的经济情况都是各有不同,对于某些生活痛点地感受也不相同。甚至于有些人家他都搬出去了不住这里了。这时候,这栋楼比如说更换一些老旧部件啥的..
赞同来自: 阿戒1899 、newbison 、ryanxzqn
主体混凝土的结构100年没问题,100年不会倒塌。做啥梦呢、
外墙的瓷片30年会开始脱落,要更新重新贴,要用瓷砖胶贴而不能直接用水泥,而且外墙的瓷片越小越耐用。
电梯最好15年更新一次,否则修修补补会经常故障且维修费更贵。
生活水泵及水泵智能控制柜及车库污水泵15年更新一次比较好。
消防设施15年开始更新部分老旧生锈部件,消防管道30年更新一次。
自己家里的给水管如果不漏水可以用50年(指热熔管),排水管P...
城中村三层顶天了,老房子6层,拆了盖33层,政府可以掏走一半利润,剩下的拆迁户、开发商、建筑商三家分。
你现在33层的建筑,拆了盖100吗?就算你能盖100层,能卖掉吗?
楼主忽视了很多问题啊。。。我们假设100年钢筋混凝土不出问题、但是像是进水管、下水管道,都是用的PVC之流,哪有可能不出老化????对于个人家庭部分的,出了问题当然可以很方便地更换维修。但很多涉及到整栋楼、多产权的情况就很难很难协调统一了。因为这么多户人家,大家的经济情况都是各有不同,对于某些生活痛点地感受也不相同。甚至于有些人家他都搬出去了不住这里了。这时候,这栋楼比如说更换一些老旧部件啥的,...旧房改造是GDP增长点,是快肥肉。你看现在的老破小强推电梯那股劲。
楼主忽视了很多问题啊。。。我们假设100年钢筋混凝土不出问题、但是像是进水管、下水管道,都是用的PVC之流,哪有可能不出老化????对于个人家庭部分的,出了问题当然可以很方便地更换维修。但很多涉及到整栋楼、多产权的情况就很难很难协调统一了。因为这么多户人家,大家的经济情况都是各有不同,对于某些生活痛点地感受也不相同。甚至于有些人家他都搬出去了不住这里了。这时候,这栋楼比如说更换一些老旧部件啥的,...房子基本二十年后,水电窗门装修都需要重新弄
赞同来自: 三勾 、alongside 、hantang001 、jxlzqq 、stylexf 、 、 、更多 »
对于个人家庭部分的,出了问题当然可以很方便地更换维修。但很多涉及到整栋楼、多产权的情况就很难很难协调统一了。
因为这么多户人家,大家的经济情况都是各有不同,对于某些生活痛点地感受也不相同。甚至于有些人家他都搬出去了不住这里了。这时候,这栋楼比如说更换一些老旧部件啥的,就没法协调一致了。小到步行楼道地扶手、或者其他公共部分的设施。
现在那些高层建筑都有物业。。可是当这栋房子寿命逐渐变地老旧,原有住户逐渐迁出,逐渐换入地租客必然是会经济实力相对不够优渥地群体。 负责交钱的人比较穷了,可房屋的公共维护支出需求却逐步增加,那时候物业还好运营吗?收不上来钱,物业公司必然会逐步退出,变成村委会居委会之类带有公益性质的自治组织。
-------------------
- 举个例子,5楼底板防水系统坏损,水是滴到了楼下的屋里,损害的是别家业主的权益。要是他家不愿意或者是经济条件无力支持他全部打掉重做防水。5楼业主依然可以住在5楼,4楼业主怎么办?
赞同来自: J731325570 、武安君 、xineric
全部看完了,突然觉得我现在住的自建房就很好。位于珠三角,为2000年村分配的宅基地,分配人均35方地,房屋大多数五层混合结构,整个自建房区约一万多方,三条街约70户,全部8米及10米直路,小区化管理。而平时由村委会管理,道路划线不许乱停放车辆,杂物不许放冷巷(1.5米宽),房屋楼层外飘不能超30CM,每年年底派人大清洁帮忙清大件垃圾清理小广告,每年灭蚊灭鼠,公共摄像大门门禁一应俱全,大家门前只能...还是管理水平是关键,对于平常小区就只能是物业和价位区分了。
赞同来自: dqx2 、新鲜的椰子 、小会砸 、一ting可乐 、guo8880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所以说买房最重要的是选邻居2015年我看过某地2000年出头建的高层小区,当时是当地的高端小区,住户以公务员和商人为主,我去看的时候那批人基本已经搬光了。
我在知乎上看过一个帖子,北京某区一个街道工作者写的。他去查访的某小区,最早是分配给干部的,等他去的时候,调查出的住户已经是以社会中下层为主。
城市小高层,除了极个别特例,基本都是随着建筑老化邻居素质稳步下降的。
hzhdj - 2001年9月开始股票交易,03年外汇,04年期货,一路亏到2007年,2008年期货开始持续盈利,2014年开始垃圾债券交易,2019重点可转债!2020从重仓可转债转到股票,2021误入中国地产债!目前,90%财富被民企地产债收割!
赞同来自: drzb 、coolchan 、三勾 、goodbabybear 、vanilla7 、 、 、 、 、更多 »
赞同来自: 新鲜的椰子 、Mia003 、drzb 、atoman 、tigerp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还轮不到考虑高层建筑的寿命,先考虑电梯的寿命,时间长了以后二次供水的安全性,下水管的寿命,各种漏水问题。当这些问题出现后,如不能及时解决,居住体验大降,有能力的人就会搬走,留下的住户减少,物业收入减少,更没钱解决这些问题,形成恶性循环。不住也要交物业费啊
上海当前住房存量,大概是800万套。每年新房交付,大概是8万套。在建的不止这个数,但是这些年,平均下来,每年交付的也就是8万套,也就是说新房交付占总存量的1%。不只是老公房,其实回迁房也是一样的,只要居民没有成立业委会,实际上都是政府保底的,隔10多年就给你全部外立面翻新一遍,当修的修,当改的改。但是只要成立了业委会,政府就不管了。
因此,上海存量住房的年龄跨度,是非常大的,从百年老宅到新建商品房,都有。
结论,寿命不是问题,居住体验,以及,升级改造的可行性,才是问题。
三个因素有对之影响:
房子的设计,材料,建筑工艺,自身体量。有影响,有的时候,会成为很麻烦的问题。...
转一个“老文”确实是这样,现在大家都是和地产一起野蛮生长,房子旧了,那就几年一换呗。自己住的开心,zf地卖的开心,开发商赚的开心。但未来这种不断置换的模式肯定很难维系了,需要更加科学的治理与维护方式。
当小区难以挽回地走向衰败
https://mp.weixin.qq.com/s/qg_4Nc-hTkmV-0nMgE0uIw
最后对全文做个总结:
特有的土地政策让我国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县城,都逐渐形成了以封闭式高层小区为主的住宅结构。
物权高度分散、业主自组织困难、缺乏权责机制等等,让互信极难建立、也让法律法规中期望实现的小区治理模式在事实上空转。
大家都希望自己居住的小区能有良好...
赞同来自: 忆落 、非凡猪 、vanilla7 、甘泉 、小白律师 、 、 、 、 、更多 »
当小区难以挽回地走向衰败
https://mp.weixin.qq.com/s/qg_4Nc-hTkmV-0nMgE0uIw
最后对全文做个总结:
特有的土地政策让我国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县城,都逐渐形成了以封闭式高层小区为主的住宅结构。
物权高度分散、业主自组织困难、缺乏权责机制等等,让互信极难建立、也让法律法规中期望实现的小区治理模式在事实上空转。
大家都希望自己居住的小区能有良好的环境、尽量慢点折旧,绝大部分人也愿意为之买单,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区快速破败下去而无能为力。
50年的设计使用寿命,却只有5年最多10年的良好运行期,10多年房龄就呈现出衰老的疲态,这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严重影响大部分人的生活质量。
如何能探索出一条适合我们的社区治理模式,这是个重要课题。我们不仅需要强大生产力造就的巨量新小区,还应该让它们成为没有那么多烦心事、可以长期居住的家园。
希望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按前面很多人说的逻辑,不是现在住在贫民窟里,就是未来住在贫民窟里。
难道只能搬到郊区去住?
ryanxzqn - 错把 β 当成了 α
原单位是1989的电梯房子,当时算先进了吧!到我走的时候,有30年了吧,各种管道已经不行了。特别是水管,以前是铁的,烂了后就漏水。根本找不到漏点,每月水少好几十吨。吓人吧!哪个单位啊?我家买的就是单位的宿舍,我感觉不错哩,今年贵地的 1 号任务就是 “有机更新” 任务,我家的这个单位宿舍,要被拆哩。大叔,你说接下来如何是好呀我们。可否私信交流?小弟是房产小白。感谢。
大家千万别买二手的旧高楼层电梯房。
还有电梯事故不断,经常修,也换了新的,还是不行。
大家有钱,有老家的,建议回家时还是把老房子修修好。备Z备H.大城市的破房子别去接盘了。有个老同事,说她老公今年工资少了8W.公务员。以前是2...
一般结构设计年限为50年,不是到了50年就不能用了。到了年限需要鉴定,合格的可以继续使用,不合格的可以加固改造后继续使用,加固不合算的可以拆除重建。近些年,发生了几起塌楼事件,影响恶劣,因此政府最近开始对既有进行摸排,是否自行改造过,有无图纸等。对于高层住宅,一般结构本身的耐久性还是可以的,毛病也不少,但是最大的问题其实是装修。住宅装修现在没有纳入政府管理,最多物业管管。其中不乏存在破坏承重构件...是的,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野蛮装修,物业维修只是个皮毛。
赞同来自: 天山飞机会 、孤星泪 、supersuper 、vanilla7 、pagim 、 、 、 、 、更多 »
我觉得建筑寿命本身不应该成为问题,一套房产是由土地和房屋组成的。现在高层拆了重建概率接近于0,一栋五层房屋,装电梯,10户不到,都能炒得不可开交,别说哪些二三十层,上百户人家,拆了重建了。
土地本身不会折旧,只有使用权到期的问题,看现在的政策动向,应该是到期后补交少量(比如当时的基准地价)土地出让金,继续获得70年使用权,或者转型为房产税。
房屋折旧是无法避免的,但是现在一套房产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甚至大部分三线城市房产价格中60%以上都是土地成本,房屋建筑成本在4000元左右,以后占房产价格的比例还会继续下降。
只要政...
随时楼龄增长,配套设施,会越来越烂,最后留在里面,都是中下层低收入群体。拆了重建谁来出钱。
赞同来自: coolchan 、drzb 、tigerpc 、忆落 、vanilla7 、 、 、 、 、更多 »
虎啸今生 - 财富源自信仰
赞同来自: atoman 、非凡猪 、vanilla7 、流浪D心情 、nevermind2019 、 、 、 、 、 、更多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F411w7Ex?spm_id_from=333.880.my_history.page.click&vd_source=ce2c8818b8e7ee90f1315d431e8cc6cf
这位Up主的朋友在澳洲买了个房子,漏水后的维护成大问题。
在这个视频中,提到这房子当初的价格是20多万澳币,大概是100多万人民币。物业费是每周250澳币,也就是大约每月5000多人民币。水电费全楼均摊,不住也要支付。
长久来看,高层住宅都有这种问题
米糕不是米糕 - 无妙招 卡位 非线性
赞同来自: coolchan 、drzb 、atoman 、苦咖啡2022 、萝卜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因此,上海存量住房的年龄跨度,是非常大的,从百年老宅到新建商品房,都有。
结论,寿命不是问题,居住体验,以及,升级改造的可行性,才是问题。
三个因素有对之影响:
房子的设计,材料,建筑工艺,自身体量。有影响,有的时候,会成为很麻烦的问题。
日后的维护,保养,物业管理,最重要 !这个,大家都懂,和容积率,物业管理费有关系。
科技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也有影响。比如充足的停车位,空调,地暖,新风,网络信号,这些都是最近二十年才逐渐明确成为必须,那将来会有什么要求呢?
看下来,个人认为,最麻烦的,倒是二三十年前,也就是90年代到2000年初建的,高层,28-33层的,高容积率,物业管理费低,车位配比不够,居民诉求多样化,居住体验不好,升级难度大。
五六十年代的工人新村,城市新里弄,房子质量老旧,居住体验差,但是,居民诉求一致,政府改造有动力,有政策,容易出政绩。这些老新村,要么成片拆迁,要么作旧房改造,倒是比前述那种老高层的将来更好一些。
赞同来自: 小樱2018 、steven1521 、seancai110
----------------------------------------------------------------------------------------------假设现在你有一套高层300万的房子,100年后相同地段相同面积新建的房子估计要20亿了。那么开发商5折收回你的老房子赔给你10亿,这样开发商他肯定愿意拆啊新建以后肯定有利润啊。而100年后你的后代拿到的补偿并不...这是啥算法?人口下降,是最大的坑。房子除了核心地段的其他不都得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