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目四顾,365行样样过剩,起码要来一次08年级别的经济危机才能出清过剩产能。
中国所有赔款加起来不足普法战争法国赔款的零头。普法战争赔款的零头不足德国一战赔款零头的零头。序号战胜国战败国战争时间战争地点双方投入兵力(大约)战争条约赔偿金额(转化为美元)史称战争名称
1法国普鲁士1870年-1871年法国、德国法国约300,000人、德国约400,000人法兰克福和约5亿美元普法战争
2英国中国1839年-1842年中国广东、福建英国约20,000人、中国约100,000人南京条约6,500万银元(约3,400万美元)第一次鸦片战争
3 英国 中国 1856年-1860年 中国华北、北京 英国约20,000人、中国约250,000人 北京条约 8,100万银元(约4,240万美元) 第二次鸦片战争
4 日本 中国 1894年-1895年 中国辽东半岛、朝鲜 日本约240,000人、中国约400,000人 马关条约 2.1亿两白银(约1.8亿美元) 中日甲午战争
5 八国联军(包括英、美) 中国 1900年-1901年 中国北京、天津等 八国联军约20,000人,中国约200,000人 北京议定书 2,500万银元(约1,310万美元)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一战德国赔款1320亿金马克约等于660亿美元
请注意,赔偿金额转化为美元的数值是根据当前的汇率和通货膨胀率进行估算的,实际数值可能会有所不同。史称战争名称可能因地区和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上面是chatgpt给的结果,看起来中国赔偿的也不少
赞同来自: luckych
没啥问题啊,毕竟任何资本主义形式的问题,其根本原因都是生产过剩,基本的马原应该人人都学过吧。恩格斯《雇佣劳动与资本(1891)》:股市差不多一样。股票能发多少发多少,发到股市十几年不涨也无所谓,然而买股票的韭菜越来越少,连可预见的未来,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以后股市接盘的也越来越少,所以从这个角度讲,A股前景如何?还用说吗?
这种每天空前大量增长的人类劳动的生产率,终于造成一种定会使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陷于灭亡的冲突。一方面是不可计量的财富和购买者无法对付的产品过剩,另一方面是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口无产阶级化,变成雇佣工人,因而无力获得这些过剩的产品。社会分裂为人数不多的过分富有的阶级和人数众多的...
这种每天空前大量增长的人类劳动的生产率,终于造成一种定会使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陷于灭亡的冲突。一方面是不可计量的财富和购买者无法对付的产品过剩,另一方面是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口无产阶级化,变成雇佣工人,因而无力获得这些过剩的产品。社会分裂为人数不多的过分富有的阶级和人数众多的无产的雇佣工人阶级,这就使得这个社会被自己的富有所窒息,而同时它的极大多数成员却几乎得不到或完全得不到保障去免除极度的贫困。社会的这种状况一天比一天显得越加荒谬和越加不需要了。它应当被消除,而且能够被消除。
但实话说,找最终原因没啥实际意义,无法给予人行动上的指导。在股市就论股市,股市下跌有更加直接的原因。
赞同来自: 游侠儿 、Addivon 、宥宥妈妈 、令狐冲74 、newbison 、 、 、 、 、 、 、 、 、 、 、 、 、更多 »
遇上灾年旱年减产,把粮食都上交,自己就得饿肚子,那就向地猪借粮,用地契、劳动力(卖身)抵押。地猪有眼光的会开仓放粮,缓冲过这几年苦日子,不能把韭菜都饿死。没眼光的地猪大家也都看到了。
。。。。。。。。。。。。。。。。。。。。。。。。。。。
自古至今这个循环从未打破,大家看透即可。 蛋糕的分配问题需要自己抗争,抗争有可能争来一点,不抗争是一点都没有。特别这种灾年旱年。
大魏忠臣毌丘俭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赞同来自: 掌牛郎 、好奇心135 、newbison 、sleepheart 、flybirdlee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是钱不够花啊,3千多工资只能压缩自己需求。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让外国把上世纪从中国拿走得赔款,现在连本带息还给我们,这样我们可以进入发达国家。外国即使把钱都都带本带利换回来,也是增加几个海外账户的存款,普通老百姓拿不到一分钱,如果不信,请看看把六国都征服的秦国人民的日子是过的更惨了还是更好?或者说当年地震时港澳台捐的那么多钱又有几分流入普通老百姓的腰包,是否能查到公开的账目?
赞同来自: wmwm5138 、浮尘123456789
产能过剩不是问题,反而侧面说明产能潜能很足,根本原因是需求不足。我们人均收入占人均GDP才百分之40,远小于同类其他国家的水平,我们的人均消费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事实上我们一直是以外需为主,如果没有庞大的海外市场,恐怕我们需要人均每年买20套衣服,买3辆汽车才能满足的了我们的产能。。。欧美过去100多年发生的一次次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最大教训实际上就是减少贫富差距,提升需求能力,这就需要严格落实劳动法...可是我们明确了,光明大路不能走,要摸石头过河呀。我们做的跟西方发达国家截然相反哪。
赞同来自: 浮尘123456789
转吴晓求:资本市场之谜,30多年了,中国经济已经这么大规模了,中国资本市场规模当然也大了,已经达到82万亿左右。但它没有成长,没有厚度,没有竞争力,而且只是一个融资市场。资本市场本来行业是财富管理市场,如果今天仅仅是融资市场,它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回想一下全球资本市场成长的历史,它之所以生生不息,富有生命力,一定是有它内在的原因。如果这是一个融资的市场,它很快就会完了,至少不会成长。所以不是不可以...新规是好的,但是违反新规还是罚酒三杯?
赞同来自: sleepheart 、浮尘123456789 、闭着眼呼吸 、劈柴做饭 、hao8000 、 、更多 »
转吴晓求:你讲的灵刀不知道吗?灵刀在装睡,唤不醒的,这是利益决定的。很多政策都留的有后门,这才是最致命的。
资本市场之谜,30多年了,中国经济已经这么大规模了,中国资本市场规模当然也大了,已经达到82万亿左右。但它没有成长,没有厚度,没有竞争力,而且只是一个融资市场。资本市场本来行业是财富管理市场,如果今天仅仅是融资市场,它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回想一下全球资本市场成长的历史,它之所以生生不息,富有生命力,一定是有它内在的原因。如果这是一个融资的市场,它很快就会完了,至少不会成长。所以不是不可以...
大魏忠臣毌丘俭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赞同来自: 幽灵资本 、小树同学 、luohao518 、newbison 、qiyelisha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资水 - 弱弱少年郎,徘徊江边岸,水急人声远,一跃渡资江!
赞同来自: 投资旗舰 、可兑换 、wangningchn 、xxs5183 、等一万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资本市场之谜,30多年了,中国经济已经这么大规模了,中国资本市场规模当然也大了,已经达到82万亿左右。但它没有成长,没有厚度,没有竞争力,而且只是一个融资市场。资本市场本来行业是财富管理市场,如果今天仅仅是融资市场,它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回想一下全球资本市场成长的历史,它之所以生生不息,富有生命力,一定是有它内在的原因。如果这是一个融资的市场,它很快就会完了,至少不会成长。所以不是不可以融资,你的资产必须要有成长性,要有财富管理的效力。如果这个都没有,只是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的市场,它怎么可能有市场呢?我们30多年来,仍然还在这样的概念之中停留,就是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过去是为国有企业融资、解困提供便利,现在是为高科技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当然,金融特别是资本市场要为中国的高科技企业服务,要服务于国家的战略,这是大的方向。但具体操作看来,如果只停留在为企业,无论这是哪种类型的企业,为他企业融资提供便利,这都不对。它怎么能是这样的定位呢?首先市场资金来自于公众,公众投资需要回报的,因为他承受了相应的风险。金融学基本原理告诉我,收益和风险必须匹配,不匹配它就不能存在下去。所以,这种观念变了。即使他打着“为高科技企业融资提供便利”的旗号,我不认为这是资本市场正确的定位。资本市场一定是为投资者的投资,财富管理来服务的,因为这个资产是他可供选择的,甚至未来很重要的资产类型。所谓很重要的资产类型一定是有成长性,要有足够的透明度。所以,这个市场是要进行功能转型的,从融资的市场转为投资的市场,从一个为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的市场变成为投资者提供成长性、透明度好的资产的市场,一定要转型。
当然,我们也谈了转型。怎么转?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出了问题。迄今为止,我可能是研究资本市场历史最长的教授之一,大约从30年前就开始了,那时候我做上了教授,1993年被人民大学评为教授,我在想未来做什么研究,不留意向金融,以及资本市场。以前是做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每个季度都有变化,后来突然发现没有意义,因为根本不了解情况。我不认为,学者做短期的研究有价值,说下个月、下个季度,那是统计局的事儿,国务院研究室的事儿,我们教授还是做一些基础理论的研究,可能比短期的研究更好。
这30年来,虽然我参与了很多改革,包括股权分置改革,注册制的改革,我极力推动着,因为中国资本市场只有走市场化道路才可以真正建成一个有价值的资本市场。所以,推动了股权分置改革,也推动了注册制。
我这些天因为反复看到市场变成这样,我老在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因为“市场反常必有妖”,你要找到“妖”在哪里,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口号的阶段。作为学者,我们要深刻思考行为背后,问题背后的那个节点,产生这些现象一定有原因的。为什么中国上市公司排队上市?我老在思考,为什么在成熟市场就很少有排队上市?为什么上市之后很多人,很多原来创业创得很好,上市之后三年禁售期一过就开始减持了。这是很严重的问题,一定有巨大的制度性寻租,巨大的制度漏洞,把财富不断地“漏”出去了,只要有排队的事情一定是有制度的问题。这很简单,过去计划经济时期什么都排队,有排队里面就有制度性的诱导,制度性在诱导他们排队,因为通过排队他能获得巨大的利益,超额利益、寻租性利益、制度性利益。所以,你必须改。
你说那个制度空间在哪里?究竟哪个地方会如此让人们这么急迫地排队,急迫地上市。你说他们真的为了上市,为了企业大发展,有这类企业,不是没有。但相当多的企业上市是为了减持,获得财务上的巨大暴富。有时候也挺困惑的,研究到后来也发现,资本市场就是三部分:资产供给端。我们的IPO、减持、增发属于资本市场的资产供给端。它的对面是投资需求端,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都要购买这些资产,他手上是现金;中间有个交易端,做中介,我把监管撇开了,如果把监管纳入就是四端,把监管去掉就是三端。
这三端哪些出现制度性诱导,发现供给端出现了问题。我们千万别批评投资需求端,老说投资者不理性,投资者为什么不来,我们遍地都是黄金。对,你是遍地黄金,对他来说都是风险。那是你说的。只要你把制度端做好了,这些人都是聪明人,会做好收益和风险的平衡的。当然,我们一个时期以来把重点放在交易端,以为交易端出了问题。交易端有问题但不是根本的问题。交易端主要是两个:一是如何减少交易的成本,佣金、印花税下降是很重要的,现在电子化了,要那么高的佣金干嘛?二是这个市场要发展,税收也可以下降,这对交易端有意义。交易端还有一个层面也有意义,技术进步带来的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第二属于交易端的技术层面,这挺有意思,一般意义上,我们要支持技术进步对交易方式的改革。人类历史从过去手中的(纸质)交易方式演进到电子撮合交易,这当然是进步。现在人们总觉得以AI为基础的量化交易、高频交易,总觉得破坏市场政策环境。这个市场很好,我要找到它的逻辑运行,如果觉得它破坏了市场正常权利,逻辑在哪里。当然,这块我们需要完善它,因为它可能使交易处在不公平的状态,对其他的交易环节,生态链加入以后,这是个外来物种,会对这个生态带来巨大灾难。我只是用“可能”这个词,因为有可能不知道。交易端要关注它,如果交易端破坏整个市场生态链,我们需要对它进行规范和监督的。
当然,我不认为其他交易端的内容有意义,包括100+1,以前说过05交易,05交易没有意义,还有T+0交易,我也不认为它有意义。有人说量化交易本质上是T+0交易,面对普通投资者是T+0交易,这是不公平的。我们就要想办法,如果是不公平,我们对量化那块融券那块做技术性处理。我说的意思,任何研究要非常仔细,非常细致,不能大而化之,而且要做出很好的计量,要用数据说话。
投资需求端,我不认为有问题,你是号召什么基金来或批多少基金。基金也得有人买,不是你批了基金多,买的人就多了,不会的,它和你整个生态链有关系。投资需求端是你改革的必然结果,它能进入,能改变的资产结构,让证券化占比不断提升,是因为这个生态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必须要改造生态链。我突然发现,生态链中我们资产供给端有问题了,他们严重破坏了这个市场的生态链,使得供给是无约束地在扩张。
我们也会细细分,有人说我们适当保持生态链,把IPO停。我不认为停是很好的建议。注册制本身,只要达到标准是可以上市的,可以IPO的。我们就思考,还是那句话,为什么注册上市为什么那么多人在排队?我认为在减持端,这出了大的问题。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时,我们当时想如何让那些不流通的股份通过对价的机制让它流通起来,包括其中大量的国有股。这个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我深度参与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全过程,包括理论上的认证等等。今天看来,它的方向是对的,但留下了巨大的制度漏洞,对减持没有特别明确的财务约定,它只有一个期限约定,就是三年以后可以减持。至于三年以后,它的企业做到什么样,这里面没有约定。很多人IPO以后,过了三年期以后就开始坚持是了,他明明在这三年融了20亿,IPO5亿,中间增发了一次,一共25亿,你发现他中间创造利润也就2-3亿,这就要命了。IPO时他的材料很好,说净资产收益率20%。我给20亿,这是最高级的净资产。按你的说法,20亿给了你,在你外部条件不变化的情况,至少能保证20亿,但他实现不了。这里面有可能要看他原来做的有点问题,就是作假,其次它的目标不在于把企业做好,而在于减持。后来发现,三年以后他们都纷纷减持,最后我们发现必须对减持做严格的约定。
24号我在一个重要的论坛上发言,建议监管部门一定在这个问题上下最大的功夫,其他的可以改,但这是最重要的,把它改了就好了。27号政策出台了,我觉得很好,有几个比我想得还要严格,破发的是不能减持别想减持,破净的也不能减持,这很要命,破净的也不能减持,还有后面的财务约束,分红回报等等。应该说,这是正确的方向,我们终于找到了这样的问题。
我们IPO也开始出问题了,我们注册制方向是对的,但成为了没有边界的注册制。什么指标都是负的,都可以上市。按说他应该退市,他达到了退市的指标,但他还上市。所以,我们经常走向反面,没有风险边界的IPO不行啊。我曾经还和有关领导专门发微信,发短信说这不能做,坚决抵制,他们说我们要支持高科技企业发展。我说这没有问题,但这个高科技企业没有数据表明他具有可持续经营能力,上市公司可以不盈利,但必须要具备可持续的经营能力,得有这个附加条件的。这些数据表明,全是负值的企业,他没有任何理由告诉他具有可持续经营能力。他的营收,比如一季、半年才10万元,你告诉我10万元算高科技企业,他怎么具有可持续能力,这类企业可以由风险投资去完成嘛,各类天使、PE、VC去搞嘛。
我们不要混淆资本市场前端投资者和资本市场公众投资者的风险边界。他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收益,我和他们讲道理,讲完他们好象明白了,不是一个口号就能变成政策,我们要尊重资本市场的客观规律,要尊重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均衡。这是我们面临的很大的问题,当然,现在我们正在走好。
处在变革时期的中国金融面临了三大任务:
1、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必须推动结构性改革,要完善转型。
2、推动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我们还是不够的,核心是如何更好地与我们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迭代相适应,推动中国经济产业升级迭代,这是中国金融面临的巨大任务,没有市场化的转型,没有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完成不了的。
3、还是要着力推进中国金融的国际化,推动中国金融的开放。中国金融不能是封闭的,封闭是没有出路的,封闭成不了一个伟大的金融,也成不了一个伟大的国家。
如果说百年变局中的中国金融,我认为这三大任务会变得很重要。谢谢大家
赞同来自: 丘丘人炖史莱姆 、tianlu 、爬山虎YU 、超弦资本
数字背后结构关系,确定不同人对实体财富或商品瓜分能力。
劳动者虽然创造了商品或财富,不代表劳动者可以享用商品或财富。
最终导致只能满足劳动者的最低需求,无法满足劳动者高端需求。
劳动者躺平的越来越多,劳动者再生产成本太多高,动力不足,生育率不断下降。
越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不足越严重,本国或本地区人口都不够消费,都需要引入外国人口和外地区人口。
危机根源在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力关系之间有无法调和矛盾,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发生脱节。
谁不想不干活,多拿钱。
赞同来自: 投资旗舰 、aganash 、浮尘123456789 、ergouzizzz 、小会砸 、 、 、 、更多 »
钱很多,但是钱都在不缺钱的人手里,放水还一直往自己身上放,法律条款还往他们身上倾斜,他们有钱放着钱也不敢花,怕别人说他为什么这么有钱,最骚的是他还怪你们为什么没钱不买东西。他们不仅敢花,还敢往外拿,连花带拿还问你瞅啥?
赞同来自: hbwhzs72 、xhz3347 、XIAOHULI92 、安珀 、happysam2018 、 、更多 »
债务违约,导致信用危机,从而发生实体的需求不足,并不是真正意义,供过于求,实体经济产能过剩。
穷人也有住房需求,通过加大杠杆实现购房需求,但由于支付能力不足,导致杠杠断裂,最终酿成经济危机。
严格意义来说,不能叫产能过剩,而是有效需求不足。
赞同来自: xhz3347 、hao8000 、happysam2018 、六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