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建设着手,对冲贸易战影响

改革开放四十年,城乡差距拉大,农村农民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中国经济目前的短板在于城乡差距,在于农业农产的自给能力不如工业品有底气。此时,正是加快农村建设,加快村民体制改革,提高农业效率,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战略机会。至少有以下几件事可以做:
1、普及和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兜底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形成稳定生活预期。
对于因其他 产业征地等失地的农民,通过一次性补差等方式,转为城镇人口,使其社保和医保水平跃升到市民水平。理顺城乡二元体制。
对于进城务工已经享受城市医社保的农民,在承包土地到期后,下次土地分配不再参与,由村集体给予适当的一次性补偿。
2、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生产用地允许转租转借等,宅基地允许在集体或一定范围内转让,充分发挥土地使用效益。
在生产用地转租转借中,土地的实际使用方,需承担农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国家或集体对转租转借行为进行登记,确保合同效力。
3、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乡村、村社和农田道路、蓄水等基础设施由政府或社会资金投入(可结合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土地使用方投入),提升村镇农民集中居住地基础设施水平,形成一定水平的市集、餐饮、医疗、教育、文化活动以及物流、通讯配套。
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中允许适当引入社会资金,提高设施建设水平和实际使用效率。
就想到这些,至少借机解决了城乡差距提高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同时也可以大幅化解国内工业产能,拉动经济增长。
同意的点赞!
0

一线天路过

赞同来自:

@aliang
机器人代替农民,进行土地耕作,比现在投入大量的资金搞高标准农田更具有实际意义。
再怎么机器人替代, 农田以及水利设施是基础,基础都没有,替代个毛线。
2025-04-17 15:16 来自湖北 引用
0

可兑换

赞同来自:

昨天看b站上一个留德的阿婆主去太阳国平壤的旅游vlog。里面的朝鲜导游大叔说的很扎心。。
你们中国是“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俺们呢,就是没有特色,直接是社会主义国家。
2025-04-17 14:33 来自广东 引用
5

seras

赞同来自: bigfattail stickying yanghongyong 沃尔特施洛斯 Monkey666更多 »

农民是真惨,有好事轮不到,有坏事第一个被照顾到
2025-04-16 08:49 来自浙江 引用
1

几度沉 - 出入股市

赞同来自: 幸运钱

农村人基本上都进城,大规模搞农村建设大部分是无效投资,还不如把这个钱补贴到全民的社会保障上来
2025-04-15 18:47 来自安徽 引用
0

aliang

赞同来自:

机器人代替农民,进行土地耕作,比现在投入大量的资金搞高标准农田更具有实际意义。
2025-04-15 15:13 来自四川 引用
0

c计划

赞同来自:

城市里外贸没了打螺丝都找不到岗位,农村这边没有输入的大豆,粮油上涨,种地能赚钱了倒是好事,但你猜土地流转了之后,农民的土地能不能从各类牛鬼蛇神的手里保住?您这是想直接快进吗?
2025-04-15 11:14 来自上海 引用
0

enjoyN

赞同来自:

看描述都是花钱的地方,钱从哪里出?经济有没有被拉动不知道,赤字肯定被拉动了
2025-04-15 11:11 来自北京 引用
0

wuxin126

赞同来自:

@lincgo
在中国一个人可能种不了多少亩,但是在USA,都是机械化作业,一个人能种很多亩的,即使一亩赚25美元,一个人赚的远不止25美元
河南,一个人能耕种400亩左右,不能机械化作业现在只有山区了,平原都是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农民出钱就行
2025-04-15 10:39 来自广东 引用
2

酱油面

赞同来自: J642079074 凯撒降临

@红尘之上
典型屁股决定脑袋,管理层优先给管理层分配利益才能维护统治稳定,被统治阶级只能被动,才有了王朝的更替
古今中外都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说明明白人还是有的
2025-04-15 10:32 来自云南 引用
0

GODSAVEME

赞同来自:

@lincgo
在中国一个人可能种不了多少亩,但是在USA,都是机械化作业,一个人能种很多亩的,即使一亩赚25美元,一个人赚的远不止25美元
那和理发师有啥关系?他一年能吃多少粮食?一家能吃一亩的粮食都算多了。在美国,为这一年的粮食他只要理一次发,在中国,他要理40次。
2025-04-15 10:10 来自湖南 引用
15

红尘之上

赞同来自: J642079074 阴影下的猫 卓尔一 jdzddcj07 积少成多66 凯撒降临 iono 风云1699 majyerx f2017 不赚钱的股民 hshpangpang wangyang661 酱油面 heaven32006更多 »

典型屁股决定脑袋,管理层优先给管理层分配利益才能维护统治稳定,被统治阶级只能被动,才有了王朝的更替
古今中外都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2025-04-15 10:08 来自四川 引用
0

lincgo

赞同来自:

@GODSAVEME
当然赚到了啊,打个比方,在中国种一亩小麦赚800人民币,可以理40次头发(按20元/次),在美国种一亩小麦赚25美元,勉强能理一次头,这就是四十倍人工费。
在中国一个人可能种不了多少亩,但是在USA,都是机械化作业,一个人能种很多亩的,即使一亩赚25美元,一个人赚的远不止25美元
2025-04-15 10:02 来自陕西 引用
1

alongside

赞同来自: 集思小子

个人还是喜欢几十年前的农村,喜欢晚上能看到萤火虫的农村。

一无所有,应有尽有。

应有尽有,一无所有。。。
2025-04-15 09:28 来自江苏 引用
2

画堂登猪狗

赞同来自: nimbus Assnile

@GODSAVEME
当然赚到了啊,打个比方,在中国种一亩小麦赚800人民币,可以理40次头发(按20元/次),在美国种一亩小麦赚25美元,勉强能理一次头,这就是四十倍人工费。
你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2025-04-14 22:15 来自安徽 引用
0

GODSAVEME

赞同来自:

@炒股牛散
关键是几十倍的人工费赚到了没?我倒要看看几十倍的人工费怎么赚到的
当然赚到了啊,打个比方,在中国种一亩小麦赚800人民币,可以理40次头发(按20元/次),在美国种一亩小麦赚25美元,勉强能理一次头,这就是四十倍人工费。
2025-04-14 19:19 来自湖南 引用
0

shaolinzh - 谨小慎微 却遇“破产公募债”“中行负油价”

赞同来自:

@资本匆匆
城市农村都不能丢,看怎么规划吧。
吸引全世界的人来中国旅居
2025-04-14 17:47 来自上海 引用
0

炒股牛散

赞同来自:

@GODSAVEME
我是没去,去的人多了去了,我已经落后。比如前些日子有个云浩止耕的新闻,那种田的不就是从深圳来的么?你们去深圳打工,深圳人来你家种田,完美。
关键是几十倍的人工费赚到了没?我倒要看看几十倍的人工费怎么赚到的
2025-04-14 16:59 来自移动 引用
0

GODSAVEME

赞同来自:

@炒股牛散
你怎么不赶快去把那25倍的人工赚回来?几十倍啊,你发了
我是没去,去的人多了去了,我已经落后。
比如前些日子有个云浩止耕的新闻,那种田的不就是从深圳来的么?
你们去深圳打工,深圳人来你家种田,完美。
2025-04-14 16:16 来自湖南 引用
0

炒股牛散

赞同来自:

@GODSAVEME
这么明显的东西还要计算?我都是按少的来说,查一下不就知道了。
你怎么不赶快去把那25倍的人工赚回来?几十倍啊,你发了
2025-04-14 15:22 来自移动 引用
0

GODSAVEME

赞同来自:

@nimbus
你怎么敢和这么牛的计算水平讨论的。上星期看到这个(上次已经这么说过,没看到吗?),本来想反驳下,打了一堆然后又删了。1+1=3都能证明的神童,那是我辈无知之人能反驳的。--完全是提醒这位网友要有自知之明,没参与讨论。不要回复我。
唉~
悲哀啊~
常识性的东西都不懂啊~
不懂在发言以前百度一下也行啊~
2025-04-14 15:13 来自湖南 引用
0

nimbus

赞同来自:

@炒股牛散
你的数学谁教你的,人工怎么赚的。
你怎么敢和这么牛的计算水平讨论的。上星期看到这个(上次已经这么说过,没看到吗?),本来想反驳下,打了一堆然后又删了。
1-1=25都能证明的神童,那是我辈无知之人能反驳的。

--完全是提醒这位网友要有自知之明,没参与讨论。不要回复我。
2025-04-14 15:13修改 来自广东 引用
0

向东两万六千里

赞同来自:

@GODSAVEME
问题是你能给我办户口吗
你闭嘴吧,啥都不懂。
2025-04-14 15:09 来自安徽 引用
0

炒股牛散

赞同来自:

@债券市场怎么吧
哭着喊着要回农村种地的,都是矫情,吃饱了撑的。俺们大北京就有出租农家院的,一个大院子种什么都行。一年2.5万的租金。你完全可以去呀。
其实主要是房子的租金,地是免费赠送的。上次我看到有人在个旧那里租农家院隐居,一栋房子加菜地,一年租金才4000。
2025-04-14 15:08 来自广东 引用
1

GODSAVEME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炒股牛散
你的数学谁教你的,人工怎么赚的。
这么明显的东西还要计算?我都是按少的来说,查一下不就知道了。
2025-04-14 14:55 来自湖南 引用
0

农村娃淘金

赞同来自:

@GODSAVEME
问题是你能给我办户口吗
唯一的办法,以大学生下乡创业的形式,开办一家养殖场,或者种植药材什么的,申请成为农村户口。
2025-04-14 14:45 来自湖北 引用
0

炒股牛散

赞同来自:

@债券市场怎么吧
哭着喊着要回农村种地的,都是矫情,吃饱了撑的。俺们大北京就有出租农家院的,一个大院子种什么都行。一年2.5万的租金。你完全可以去呀。
有些城里人真就是那么矫情,农村的房子,田地都可以租的,自己先去实验一下不好吗?在这里完全凭想象胡诌
2025-04-14 14:43 来自广东 引用
0

炒股牛散

赞同来自:

@GODSAVEME
你给我一个农村户口我就可以买田了啊。到时我种一亩地城里人要给我五倍人工(同美国比),我买工业品只要给城里人五分之一的人工,岂不是赚25信的便宜?
你的数学谁教你的,人工怎么赚的。
2025-04-14 14:39 来自广东 引用
0

炒股牛散

赞同来自:

@GODSAVEME
你给我一个农村户口我就可以买田了啊。到时我种一亩地城里人要给我五倍人工(同美国比),我买工业品只要给城里人五分之一的人工,岂不是赚25信的便宜?
现在农村大把包田种的,我那里一亩一年才300多,而且要连片*硬化马路l可以到达的 。我看你是完全不了解农村的。只要政策放开,大把农村人会用田地去换城市的房产
2025-04-14 14:35 来自广东 引用
0

GODSAVEME

赞同来自:

@农村娃淘金
我恰好有10亩地,有两栋宅基地,刚好可以给你一栋宅基地,分你5亩地。
问题是你能给我办户口吗
2025-04-14 14:10 来自湖南 引用
0

唐家人

赞同来自:

@sanmingsanming
山沟沟里头的宅基地和无人种的田换不
要城市边值钱的地,总之价值要大过房子,亏本的不换也不会去种田,可是农村的地绝大部分不值钱
2025-04-14 14:08 来自广东 引用
0

农村娃淘金

赞同来自:

@GODSAVEME
你这么说我愿意拿我这儿(株洲)市中心一套一百平的房子(大约四十万)和一家城市户口换株洲农村宅基地和五亩田以及农村户口。
我恰好有10亩地,有两栋宅基地,刚好可以给你一栋宅基地,分你5亩地。
2025-04-14 13:22 来自湖北 引用
2

债券市场怎么吧

赞同来自: 阴影下的猫 luckych

哭着喊着要回农村种地的,都是矫情,吃饱了撑的。
俺们大北京就有出租农家院的,一个大院子种什么都行。一年2.5万的租金。你完全可以去呀。
2025-04-14 13:18 来自北京 引用
0

GODSAVEME

赞同来自:

@sanmingsanming
山沟沟里头的宅基地和无人种的田换不
关健是户口,不过离城太远的就只能换城边上的房子,大约20多万。
2025-04-14 13:16 来自湖南 引用
0

sanmingsanming

赞同来自:

@GODSAVEME
你这么说我愿意拿我这儿(株洲)市中心一套一百平的房子(大约四十万)和一家城市户口换株洲农村宅基地和五亩田以及农村户口。
山沟沟里头的宅基地和无人种的田换不
2025-04-14 12:30 来自广东 引用
0

GODSAVEME

赞同来自:

@炒股牛散
出这个政策的不就是在大城市的决策人员吗,你以为农村人能决定这个,打着各种为农民好的旗号,把农民的资产的流动性锁的死死的。有些城里人对农村的土地制度完全不了解,以为转为农村户口了,就能免费分到宅基地和田地。我们那里农村分宅基地还是土改时,后面出生的人的宅基地是继承父母的。田地2000年后就没再打乱重新分过,即便是本村200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田地也是要靠从父母那里继承。农田也不能改变用途。给你一个...
你给我一个农村户口我就可以买田了啊。到时我种一亩地城里人要给我五倍人工(同美国比),我买工业品只要给城里人五分之一的人工,岂不是赚25信的便宜?
2025-04-14 12:21 来自湖南 引用
0

jakkeew

赞同来自:

@gukuaijia
原农村户口,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没落实工作的可以转回,买农村户口?你想得美!去分人家村里的钱,不可能!
如果把城乡二元体制理顺了,城乡差距没那么大,身份差异也不重要了,城里人愿意去乡下创业务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只是下乡务农的,可以给农村户口,不一定有土地(等村集体下次土地分配,现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是30年一到期?),但可以租用农户的土地经营。同时,宅基地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交易流转的话,已经可以解决下乡务工人员的居住和商业用房问题。
2025-04-14 12:08修改 来自福建 引用
0

无所谓苏喂苏喂

赞同来自:

@mdcg666
改革开放几十年,总体获益最大的之一应该是农民吧,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几亿农二代进城,有了车,买了房,过上了比原来城里下岗人员好得多的生活,扶贫政策又为留在农村的弱势群体兜了底。总不能农村有地,城里有房,还要政府养爹娘
改革开放几十年,农民的生活水平是比以前更好了,但是相对于收获其实付出的更多。

关于买房
1. 农民进城买车买房的这个比例最高应该超不过一半,可能江浙这些地方会多一些,至于其他地方就少很多了。
2. 农村人为了进城买房、房车要付出比城市人更大的代价(父母省吃俭用,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父母和子女长期分割)
2025-04-14 11:48 来自江苏 引用
1

GODSAVEME

赞同来自: alongside

@a5452081
享受了城市化房地产红利再吃一波农村土地红利是吧,双赢赢麻了
你这么说我愿意拿我这儿(株洲)市中心一套一百平的房子(大约四十万)和一家城市户口换株洲农村宅基地和五亩田以及农村户口。
2025-04-14 11:25 来自湖南 引用
1

炒股牛散

赞同来自: 阴影下的猫

@GODSAVEME
唉,真不公平啊,农村户口能转城市户口(少数大城市除外),为什么城市户口不能转农村户口?出钱买都不行啊
出这个政策的不就是在大城市的决策人员吗,你以为农村人能决定这个,打着各种为农民好的旗号,把农民的资产的流动性锁的死死的。有些城里人对农村的土地制度完全不了解,以为转为农村户口了,就能免费分到宅基地和田地。我们那里农村分宅基地还是土改时,后面出生的人的宅基地是继承父母的。田地2000年后就没再打乱重新分过,即便是本村200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田地也是要靠从父母那里继承。农田也不能改变用途。给你一个空农村户口,其余什么都没有,有什么用。让农村人去城市里买房,得利最大的就是原城市房产持有人,抬高了自己的资产价格。农村人难道不希望城市人去农村买地买房,来抬高自己的资产价格?
2025-04-14 11:21 来自广东 引用
1

a5452081

赞同来自: Monkey666

@GODSAVEME
唉,真不公平啊,农村户口能转城市户口(少数大城市除外),为什么城市户口不能转农村户口?出钱买都不行啊
享受了城市化房地产红利再吃一波农村土地红利是吧,双赢赢麻了
2025-04-14 11:11 来自北京 引用
0

GODSAVEME

赞同来自:

@gukuaijia
原农村户口,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没落实工作的可以转回,买农村户口?你想得美!去分人家村里的钱,不可能!
唉,真不公平啊,农村户口能转城市户口(少数大城市除外),为什么城市户口不能转农村户口?出钱买都不行啊
2025-04-14 10:53 来自湖南 引用
0

gukuaijia - 70后资深会计,CPA,dif-40精通CIA,掌握了股市密码。

赞同来自:

@GODSAVEME
可以买农村户口了吗?多少万一个人?怎么买,我想买去哪办?
原农村户口,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没落实工作的可以转回,买农村户口?你想得美!去分人家村里的钱,不可能!
2025-04-14 10:22 来自安徽 引用
0

酱油面

赞同来自:

@whhuying
@xiao1314ming 还有点赞的 @意外的角落

当年我工作的工厂要交社保时,反对交社保的不仅仅是农民工。刚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也不想交社保,理由差不多,大家工作不稳定,没打算在这个地方待一辈子,社保政策不完善,认为交了没用。
因为事情闹的动静不小,工厂领导很重视这个事情,组织安排人员做那些群众的思想工作。我也分到一些工作对象。我跟他们是这么说的:
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和政策的...
的确,很多私企的年轻人当时就是不愿意交

不过,现在还是有这样思维的年轻人的
2025-04-14 10:12 来自云南 引用
0

GODSAVEME

赞同来自:

@gukuaijia
中美贸易不可能切断,而川普的主要目的是弄钱,一为个人家族和美财政弄钱,二为美国债续命!当两个目标都受损,就是他承担不起的压力!至于,真的贸易长期阻断也有应对!不让资本下乡买地盖房和最近的允许城镇户口回迁都是在为农民工留下返乡的通道!预计,随着一代农民工的老去,留在城市的不用说了,有社保的也有保障,下一步提升农村养老金,低保待遇,国有资本收购土地的钱,通过乡村内部分配也能落实生活保障!所以,打工的...
可以买农村户口了吗?多少万一个人?怎么买,我想买去哪办?
2025-04-14 10:00 来自湖南 引用
1

gukuaijia - 70后资深会计,CPA,dif-40精通CIA,掌握了股市密码。

赞同来自: 小虾米007

中美贸易不可能切断,而川普的主要目的是弄钱,一为个人家族和美财政弄钱,二为美国债续命!当两个目标都受损,就是他承担不起的压力!
至于,真的贸易长期阻断也有应对!不让资本下乡买地盖房和最近的允许城镇户口回迁都是在为农民工留下返乡的通道!预计,随着一代农民工的老去,留在城市的不用说了,有社保的也有保障,下一步提升农村养老金,低保待遇,国有资本收购土地的钱,通过乡村内部分配也能落实生活保障!
所以,打工的没工作的,抓紧回家,没保障的抓紧把户口迁回去,有人发生活费!基本生活保障没问题!
2025-04-14 09:53 来自安徽 引用
0

债券市场怎么吧

赞同来自:

@农村娃淘金
图片是我刚刚拍下的,不是所有的田地都是平原,很多地方还是丘陵地带,而且每户的地块是分散的,不是连续的,你想机械化都难,但是对农村改革有决定权的那些人很多小时候根本就没放过牛。
这个不对,美帝万斯说俺们都是农民,俺们也很高兴说俺们是农民,怎么会是没放过牛呢。哈哈哈。
2025-04-14 09:22 来自北京 引用
6

whhuying

赞同来自: CQHuang 入脑胞 TheQuietNomad skyblue777 yjjkwxf 酱油面更多 »

@xiao1314ming 还有点赞的 @意外的角落 @pppppp
也许你说的不错 可是那个年代的农民出去大部分都是打个短工大部分人工作很不稳定 而且那时候的社保政策是否完善呢 对于经常换地方工作的人交不交社保是否有用呢 如果当时的政策真的是为农民好也不会出现让大家都反对的情况 就像近些年政府推出的医保 极大部分农民都很支持都坚持再交 真正的好政策大家自然支持
当年我工作的工厂要交社保时,反对交社保的不仅仅是农民工。刚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也不想交社保,理由差不多,大家工作不稳定,没打算在这个地方待一辈子,社保政策不完善,认为交了没用。

因为事情闹的动静不小,工厂领导很重视这个事情,组织安排人员做那些群众的思想工作。我也分到一些工作对象。我跟他们是这么说的:

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和政策的演进。特别是像社保这样的事情。你真正要领取社保,那是很多年以后的事了。这么漫长的时间,政策会逐步完善的。到你要领社保的时候,社保异地接续这类的事情,肯定已经完善了。但是,如果你以当下政策不完善为理由不交社保,那么等到政策真的完善之后,你想交可能年限已经不够了。一定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样的事情,不能因为当下的政策不完善,就决定了你对几十年之后未来的投资。

那些读了书的年轻人,绝大部分听得懂我在说什么,心甘情愿交了社保。后来,大约10年左右,社保异地接续的政策真的如我们预期的那样落地了。

但是,对农民工们,我这些话基本是无效的。人家就是看着眼前那点到手收入损失,就是不愿意交。那现在就别BB了。你过去没交,要你交你都不交,那现在就没有!你过去没交,现在国家还给你180/月,这是友情支持,已经不少了!

现在的尴尬处境,那是20多年前自己种下的因。他们是在为自己20多年前的愚蠢和短视买单。这不值得同情。
2025-04-14 09:15 来自贵州 引用
2

zaqscxzse - 80后全职奶爸

赞同来自: 芝麻开花啦 franckC

@热爱生活wp
都是说结构性的,大部分农村凋敝,而不是全部。工商业的发达,有赖于政治环境,人才环境,教育环境,法治环境,这些环境显然不是偏僻农村(非大城市周围辐射范围内)所不具备的,尤其是我们政治模式,都知道应该均衡发展,也有很多都政策,但是大部分农村凋敝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德国都案例会不会是特殊国家,幸存者偏差呢?
农村和农村还不一样

有的农村是这样的

有的农村是这样的


交通方便的村子能发展,交通不便的村子只能放弃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tdhYnEWS/
2025-04-13 20:44 来自北京 引用
0

jakkeew

赞同来自:

@drwangting
所以,其实,现在根本不是城市在剥削农村。早就是城市补贴农村了。农民为什么穷,说到底,还是农业本身产值有限,种地也就只能赚这么点钱,还有这么多人去分。
国家是出于稳定的考虑,人为延缓了,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的速度。减少了这个过程的痛苦。
在中国,政府其实还是投资农村的,农地不能买卖,其实也相当于给租出去地的农民一份稳定的收入。城市贫困人口,还能躲回农村。这个其实就是社会主义的恩情了。如果别的第三世...
农村劳动力富余是显然的,建设战略目标也不应是把农民留在农村的目的。但是,一借机通过体制改革,减少城乡差距,使愿意进城的进城,留下的有体面的生活和生产机会;二是经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交通通信文化等环境,为集约化经营创造更好的条件。
至于投资效益的评价,怎么说来,在经济危机时,凯恩斯说政府挖坑填坑都是合适的。
2025-04-13 20:23 来自福建 引用
0

jakkeew

赞同来自:

@牛村老叟
以农村建设对冲贸易战影响的方案,虽然表面看似切实可行,实际效果却往往未能达到预期。无论是社保兜底、土地流转还是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措施的收益更多地被中间环节攫取,真正惠及农民的部分少之又少。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民生活水平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问题的核心并未被有效解决。因此,在面对贸易战压力时,与其继续围绕农村领域的传统路径反复尝试,不如探索更具战略性和长远价值的举措。
在国内层面,改善教育基础设施,特别是高...
教育也值得投入,但是跟农村建设比起来,但是教育投入的规模有限。而且,教育的投入,间接还是学校教职工或周边受益,这部分人的属于相对高收入群体,增加收入也不会增加消费,所以乘数效应不强。
至于一带一路等,比如在隔壁老巴建码头,其实上效率比农村道路的效率,而且更不可控。
2025-04-13 20:13 来自福建 引用
0

rain

赞同来自:

把3,4,5线城市先富起来更有用,也更实际。
2025-04-13 19:37 来自北京 引用
7

drwangting

赞同来自: TerenceWan TheQuietNomad tigerpc Penny 阴影下的猫 yjjkwxf 酱油面更多 »

@夏花秋果
我有时看到山里面有几户人家,修个公路七拐八拐翻了几座山,通电通水拉了很远的线路和管道,常觉得浪费国家钱,又反过来想,如果你住在那,是不是又想国家搞好三通呢?最好的办法是让农户迁居到镇上或县上,政府出钱建房分配(各地已局部实行这种政策)。即使这样,也还是有农户不肯搬迁,说了到了镇上,有房住,但是吃饭呢?政府总不能连工作都安排吧?那样对镇上的原住民也不公平,他们也是要自己找工作。所以只能指望年轻一代读...
所以,其实,现在根本不是城市在剥削农村。早就是城市补贴农村了。农民为什么穷,说到底,还是农业本身产值有限,种地也就只能赚这么点钱,还有这么多人去分。

国家是出于稳定的考虑,人为延缓了,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的速度。减少了这个过程的痛苦。

在中国,政府其实还是投资农村的,农地不能买卖,其实也相当于给租出去地的农民一份稳定的收入。城市贫困人口,还能躲回农村。这个其实就是社会主义的恩情了。如果别的第三世界国家,农村的地早就被低价转让,农民进城市的住贫民窟了。
2025-04-13 18:06 来自上海 引用
1

农村娃淘金

赞同来自: wangsj

@Andy224
农民年收入 = 每亩土地年收益×人均土地亩数。
农村收入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种面积小,这点锁死了人均土地亩数。
和平时期,各国之间的粮食流通性比较好,各农业大国的粮食可以流入我国,锁死了每亩土地的年收益上限。
两种因素的上限都被锁死了。
人均耕种面积小到什么程度?以前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的时候,农村男性都可以做到外出务工,只有在农忙时节才回去务农。现在机械化程度高了,农忙时节都不用回去...
图片是我刚刚拍下的,不是所有的田地都是平原,很多地方还是丘陵地带,而且每户的地块是分散的,不是连续的,你想机械化都难,但是对农村改革有决定权的那些人很多小时候根本就没放过牛。


2025-04-13 17:08 来自湖北 引用
0

夏花秋果

赞同来自:

@drwangting
一个国民的收入,最终于,由这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决定的。要提高一个国家国民的实际收入,本质上来讲就是提高国民的劳动生产效率。而你投大笔钱,到农村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吗?如果不能,就是资源的浪费。说到底和懂王现在搞的一样,就是个民粹政策。让农民脱贫的唯一通道,就是减少农民的数量,让农民的下一代变成工程师。因为,就根本不需要这么多农民,美国只有2%的农业人口。中国变富的过程,就是让广大农民慢慢脱离农民...
我有时看到山里面有几户人家,修个公路七拐八拐翻了几座山,通电通水拉了很远的线路和管道,常觉得浪费国家钱,又反过来想,如果你住在那,是不是又想国家搞好三通呢?最好的办法是让农户迁居到镇上或县上,政府出钱建房分配(各地已局部实行这种政策)。即使这样,也还是有农户不肯搬迁,说了到了镇上,有房住,但是吃饭呢?政府总不能连工作都安排吧?那样对镇上的原住民也不公平,他们也是要自己找工作。所以只能指望年轻一代读点书,到镇上或城里找工作,不愿回到大山里,几代过去,大山里就只有大山了。
2025-04-13 15:57 来自广东 引用
0

牛村老叟

赞同来自:

以农村建设对冲贸易战影响的方案,虽然表面看似切实可行,实际效果却往往未能达到预期。无论是社保兜底、土地流转还是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措施的收益更多地被中间环节攫取,真正惠及农民的部分少之又少。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民生活水平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问题的核心并未被有效解决。因此,在面对贸易战压力时,与其继续围绕农村领域的传统路径反复尝试,不如探索更具战略性和长远价值的举措。

在国内层面,改善教育基础设施,特别是高校及县级高中的宿舍条件,亦是缓解贸易战影响的重要抓手。这一领域的改进,不仅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还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调整原本用于外贸退税的部分资金,将其划拨至教育基建,能有效改善宿舍条件,并带动相关领域的投资和就业。这一举措不仅是单纯的资金投入,还可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实现长期回报。例如,政府完成宿舍建设后,运营权交由专业机构,由其通过提供共享学习空间、智慧管理服务等增值方式获取收益。此外,像安徽探索的“高校周边闲置商业用地改建宿舍”模式,也具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潜力,既能解决学生住宿需求,又能缓解财政压力。

根据估算,改善高校及县级高中宿舍条件的建设项目可带动显著的就业增长。以头部高校和县级高中为例,宿舍建设涉及建筑设计、施工、材料供应及设备安装等多个环节,每新增一万张床位预计可直接创造约两千个岗位,同时间接推动物流和服务业等领域的就业增长。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类似项目,未来三到五年间,总投资可能达到约16万亿元,预计年均创造直接就业岗位800万至1200万个,间接就业岗位1200万至1800万个。这一规模将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注入强劲动力,是应对贸易战影响的重要举措。

在国际层面,一个可行的思路是实施“中国式的马歇尔计划”。这一策略旨在通过提升合作国家的购买力,为中国的产品开辟稳定的出口市场,同时构建长期的双边互利关系。这不仅有助于化解国内的产能过剩问题,还能够强化中国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具体而言,依托“一带一路”框架,结合亚投行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金融支持,可以与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的发展中国家开展深度合作。例如,通过港口、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合作与中国工程机械、建材等产业的出口需求挂钩。这种策略的实施不仅推动了国际合作的深化,同时在贸易战背景下开辟了新市场,稳定了经济增长。

无论是国际合作还是国内基建,这些方案都需建立完善的规划和风险防控机制。特别是在国际合作中,应以提升合作国家的购买力为主要目标,通过阶段性评估和长期效益审查,确保计划的有效落实与成果的持久性。相比之下,仅靠传统的农村建设方案,不仅成效有限,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全球经济调整和贸易战压力下,更具战略意义的举措才是破解困局的关键所在。
2025-04-13 15:38 来自安徽 引用
24

drwangting

赞同来自: 入脑胞 blacklevi0823 TerenceWan Dimensions sq66662 Pampas 跑路皮皮 Lee97 id就是个id而已 东咚 luckych hjndhr hwyfbfb 虾虾皮 skyblue777 zkguest 低风险养基 gxyc sdu2011 RiverToSea 本德莱耀西 TheQuietNomad 唐家人 酱油面更多 »

一个国民的收入,最终于,由这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要提高一个国家国民的实际收入,本质上来讲就是提高国民的劳动生产效率。

而你投大笔钱,到农村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吗?如果不能,就是资源的浪费。说到底和懂王现在搞的一样,就是个民粹政策。

让农民脱贫的唯一通道,就是减少农民的数量,让农民的下一代变成工程师。

因为,就根本不需要这么多农民,美国只有2%的农业人口。中国变富的过程,就是让广大农民慢慢脱离农民的身份。为什么中国的农产品价格这么高,就是因为,中国的农民数量还是太多了。

不用为农村衰败而伤心,因为,这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也就是一个人能种地的数量大幅度提高了,需要的农民越来越少。离开农村的人也能获得了更好的生活。

假设,10年后,出现新技术,种地可以完全不需要人了,直接可以在工厂里生产粮食,那还需要农民吗?而这样的没有农民的国家是,更富裕,还是更穷?
2025-04-13 14:48 来自上海 引用
3

Andy224

赞同来自: gxyc skyblue777 酱油面

农民年收入 = 每亩土地年收益×人均土地亩数。
农村收入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种面积小,这点锁死了人均土地亩数。
和平时期,各国之间的粮食流通性比较好,各农业大国的粮食可以流入我国,锁死了每亩土地的年收益上限。
两种因素的上限都被锁死了。

人均耕种面积小到什么程度?以前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的时候,农村男性都可以做到外出务工,只有在农忙时节才回去务农。现在机械化程度高了,农忙时节都不用回去务农了。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释放了出来。

换句话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我国现有的耕地已经无法容纳这么多农业人口了,供大于求,所以农业人口的人均收入低。

随着工业生产力的提升(AI,黑灯工厂),以及市场的萎缩(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大量的劳动力也会从工业生产中释放出来,供大于求,工业人口的收入也难以提高。

释放出的人口会涌入第三产业(外卖员,滴滴司机)。
2025-04-13 14:28 来自河北 引用
0

zw7892181

赞同来自:

@哈哈哈哈张博龙
难!因为内循环的核心是收入不够,消费能力和动力都不足。农村现在都是人均几分地,哪怕大户一亩地上下,一年种玉米、水稻也就2k~3k/年的收入,所以现在农户自己种粮食都是自己吃或喂牲口,不卖,投入太多卖了亏。种葡萄等经济作物的收益能在3~5万/年,还是没啥消费能力,除非家里有几十亩荒山改果园地的,靠种果子能有20-30万产值的规模,但是每年撒药、雇人摘果的成本也不便宜,卖的时候收购价是市场价扣除4~...
1亩地就不用算了,怎么算怎么赔,活着都不容易 ,内蒙东部老家那边一般自己家的少也是几十上百亩,多则承包上万亩,十万八万亩的也是有的,1亩还没有老百姓家菜园子大
2025-04-13 13:09 来自辽宁 引用
3

炒股牛散

赞同来自: 阴影下的猫 id就是个id而已 luckych

@月光林地
历史上的土地兼并、大地主阶层的产生和农民起义是怎么来的?失地农民来到城里没有工作,坐吃山空,最后成为流民怎么办?不要打土地的主意,万一城里不行了最起码回村有房住有地种粮,农民乱天下乱。
现代的生产技术水平,不知道是古代的多少倍了,思维还停留在极其落后的农业社会。连大城市几百上千套的房产都不怕兼并,还怕农村那点价值的土地兼并?
2025-04-13 11:53 来自移动 引用
1

johngee001

赞同来自: Monkey666

本人已经感受到工业资本向农村转移的影响,农田被大规模占用,可能超过实际需要面积,农村宅基地也被地方政府官员压低价格,官商勾结,巧取豪夺。农村集体和农民是弱势群体,利益屡屡被侵占,优质农业用地被圈占。若干年后,恐怕粮食自给自足,已不能保障!
2025-04-13 11:46 来自广东 引用
12

月光林地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ryanxzqn id就是个id而已 luckych 总是人生Guang nimbus wangsj yjjkwxf dumbness 好奇心135 陶富 johngee001更多 »

楼主太天真,现在农村但凡有点能力的都搬到城镇居住了,一个村没几个人了,现在耕地保护环境保护,除了种地什么都不能干,家庭养殖业也废了。
特别是你说的第三条基础建设,这可是腐败的重灾区,官商勾结骗取国家补贴,中饱私囊,以次充好,所有的农村扶贫基建项目,尽管去查没有一个不腐败的。
2025-04-13 11:22 来自河南 引用
1

月光林地

赞同来自: 陶富

@炒股牛散
农村土地的产权不管是属于农民个人,还是村集体,最终政府拿不到钱。把农村土地的流动性锁死,受损最大的就是农民,一种资产不让流通,肯定会有巨大的价值折损。不如各自让一步,政府和农民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让农民的土地可以自由流通,双方都得益,有钱人好可以去农村买土地建别墅
历史上的土地兼并、大地主阶层的产生和农民起义是怎么来的?失地农民来到城里没有工作,坐吃山空,最后成为流民怎么办?不要打土地的主意,万一城里不行了最起码回村有房住有地种粮,农民乱天下乱。
2025-04-13 11:09 来自河南 引用
0

月光林地

赞同来自:

@胖子打新
我能想到的转战农村市场的政策,只有房地产,是的,没看错,就是房地产,也是房地产市场我认为的唯二的出路之一。
房地产牛市已经结束了,没有任何幻想,只有一个原因,人口萎缩。其实2017年的时候我就预计房地产要下跌了,只不过后来又出了个二胎政策,又缓了大概4、5年的样子。
接下来政府要想在房地产上再有发展,一个方法是逆城市化,放开农村土地买卖,让城市有钱人回农村自建庄园,别墅。另一个方法是加快推进四代房...
绝无可能,你这是要改宪法
2025-04-13 11:05 来自河南 引用
1

误入歧途的少年

赞同来自: shaolinzh

@t0242
都说农村凋敝不可避免,其实是错误的。城市有足够的资金,技术,设计,人才,但现有政策反着来,吸引农村的资金,人才进城。要有足够的胆略把大城市的资金,技术,设计,人才分散下去,像德国,40万人口就能排进前10大城市,像西门子研究院就孤零零在一个镇上,欧洲前10的大学就独立是一个小镇,带动周边方圆50公里,甚至100公里的消费。各类大学,职业学校,研究院,设计院,广告公司,文化艺术团体和公司,服务类的...
现在很多风景区引进了一些艺术类的工作室,对景区和工作室都是一种拓展
2025-04-13 10:52 来自浙江 引用
1

热爱生活wp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t0242
都说农村凋敝不可避免,其实是错误的。城市有足够的资金,技术,设计,人才,但现有政策反着来,吸引农村的资金,人才进城。要有足够的胆略把大城市的资金,技术,设计,人才分散下去,像德国,40万人口就能排进前10大城市,像西门子研究院就孤零零在一个镇上,欧洲前10的大学就独立是一个小镇,带动周边方圆50公里,甚至100公里的消费。各类大学,职业学校,研究院,设计院,广告公司,文化艺术团体和公司,服务类的...
都是说结构性的,大部分农村凋敝,而不是全部。工商业的发达,有赖于政治环境,人才环境,教育环境,法治环境,这些环境显然不是偏僻农村(非大城市周围辐射范围内)所不具备的,尤其是我们政治模式,都知道应该均衡发展,也有很多都政策,但是大部分农村凋敝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德国都案例会不会是特殊国家,幸存者偏差呢?
2025-04-13 10:08 来自山东 引用
4

蓝骑士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franckC 小飞龙 夏花秋果

@t0242
都说农村凋敝不可避免,其实是错误的。城市有足够的资金,技术,设计,人才,但现有政策反着来,吸引农村的资金,人才进城。要有足够的胆略把大城市的资金,技术,设计,人才分散下去,像德国,40万人口就能排进前10大城市,像西门子研究院就孤零零在一个镇上,欧洲前10的大学就独立是一个小镇,带动周边方圆50公里,甚至100公里的消费。各类大学,职业学校,研究院,设计院,广告公司,文化艺术团体和公司,服务类的...
中国跟德国日本这种小国没办法比,如果像你说的这么分布,产业聚集效应还要不要了。即使大学和研究院,校企合作,去企业,开车五六百公里,合适吗
2025-04-13 09:56 来自浙江 引用
32

t0242

赞同来自: zqbxlq 有香菜快跑 江南1919 迈达斯蓝胖 otloclbtl 大卫1988 鸽子阁 sadblue1986 海泳 自以为价值投资 hannon gaokui16816888 叔本华人 饮马河 二水中分白鹭洲 sunpeak wangliang99 喜然88 hjndhr 夏天的夏天 虎眼瞪牛 湘漓浪云 wangyang661 呈丰2013 陌上清寒 Kluer 齐圣爸爸 白金牛 雷诺 随机天空 Phecda 天书更多 »

@酱油面
如果你不说这个是湖南的
晃眼一看,还以为是日本
现在国内越来越漂亮
都说农村凋敝不可避免,其实是错误的。城市有足够的资金,技术,设计,人才,但现有政策反着来,吸引农村的资金,人才进城。要有足够的胆略把大城市的资金,技术,设计,人才分散下去,像德国,40万人口就能排进前10大城市,像西门子研究院就孤零零在一个镇上,欧洲前10的大学就独立是一个小镇,带动周边方圆50公里,甚至100公里的消费。各类大学,职业学校,研究院,设计院,广告公司,文化艺术团体和公司,服务类的工业公司,无污染的制造业中小企业都适合搬到农村,没必要挤在城市,每年在城市交的房租,都够改造一个村子了,同时就地转化劳动人口,盘活农村各种土地资源。以中国的条件和执行力,农村应该超过日本,德国。
2025-04-13 09:08 来自安徽 引用
0

Monkey666

赞同来自:

@mdcg666
改革开放几十年,总体获益最大的之一应该是农民吧,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几亿农二代进城,有了车,买了房,过上了比原来城里下岗人员好得多的生活,扶贫政策又为留在农村的弱势群体兜了底。总不能农村有地,城里有房,还要政府养爹娘
城里人才是最大赢家啊,房地产腾飞那些年农民肯定是最大购房群体
2025-04-13 00:28 来自北京 引用
2

zzzer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赵甲

其实北上广和农村真还是两个世界
全国也就这几个大城市,太多的农村了,中部的一些一言难尽
2025-04-12 21:00 来自广东 引用
1

死胖子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H88AX2
浙江的农村人很多啊,上次去了浙江龙游六春湖,本来是是深沟沟的一个农村,现在已经发展成景区,造亚洲最大的滑雪场,还是五星级酒店和会议室。普通平地的农村,周边的配套也很完善,各家各户修的房子也不错
浙江有10万个村,发展成景区、有五星级酒店的才几个?就像浙江有个千亿富豪马云,但是没意义。
2025-04-12 20:50 来自浙江 引用
0

pppppp - +---++--+-+++++++++++

赞同来自:

今天刚看了一会国际新闻;
初步有个概念;

农产品作为大宗商品,日常消耗品,是一种商贸武器;

东大作为工业强国,需要对方进口大量的工业电子机械消费品,
必然需要出口其他商品来保持贸易平衡;
农产品是一项不错的选项;
中美贸易脱钩,美国大宗农业品出口订单必然要平移给其他国家;

出口——巴西大豆、阿根廷,智利——水果,牛羊肉、西班牙——猪肉;
进口——汽车,电子产品,通讯设备等等;

国内农业的峰值——保持自给率;
所以,农业有一个明显的峰值;
农村也就保持现状即可;
2025-04-12 20:41 来自上海 引用
1

农村娃淘金

赞同来自: steven1521

@pppppp
啥户口无所谓,关键是给不给宅基地和耕田;
这个两个固然重要,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上有没有你的名字,没有的话,很麻烦。
2025-04-12 20:17 来自湖北 引用
0

农村娃淘金

赞同来自:

@炒股牛散
农村的宅基地,很早就不分配了吧,我从没见过分宅基地的,应该是土改时就定了的,还有山林,要靠继承父辈的,当然村民之间可以买卖也可以用田来换别家的,当然要协商好,我记得九几年我村就有人用自家上等的水田去换别人家的宅基地来建房。田和地2000年前后还分配过,然后就没再变过,现在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除非绝户或者全家户口全转走了,村里才会收回土地。农村的土地现在基本靠继承父母的,因为土地早就分完了
现在不是靠分配了,而是靠关系搞那些全家户口都迁走了的,还有可以经常去帮那些5保户,给他钱,然后让他决定把田地过继到你名下,农业农村局说的更明确,有确权证比什么都硬,不管你的土地怎么来的。反正农村是乱的一团糟,这是一个没有法L的地方。宅基地还可以买别人家的,
2025-04-12 20:13 来自湖北 引用
0

吴香槟

赞同来自:

@赵甲
远离城镇的农村没有任何价值了,年轻的人几乎全部在外面安了家,除了春节偶尔回来一下。
昨天我说了城市边缘30km范围内可以说都不叫农村。叫城乡结合部。真正的农村是什么?打工人回家一趟。要转几趟车,比如我朋友,从广东回来到宜昌火车站是早上4点钟,在从宜昌打滴滴到镇上一个多小时,5点钟到了镇上,这时他的亲戚从家里提前开车一个多小时在镇上等他。(因为出租车不去里面),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乡村山路才到家,大部...
我们县城中心到最偏远的镇也就30公里的样子,这样全县市都是城乡结合部了?
2025-04-12 19:25 来自新西兰 引用
4

炒股牛散

赞同来自: franckC yongwc 慧生 pppppp

@pppppp
啥户口无所谓,关键是给不给宅基地和耕田;
农村的宅基地,很早就不分配了吧,我从没见过分宅基地的,应该是土改时就定了的,还有山林,要靠继承父辈的,当然村民之间可以买卖也可以用田来换别家的,当然要协商好,我记得九几年我村就有人用自家上等的水田去换别人家的宅基地来建房。田和地2000年前后还分配过,然后就没再变过,现在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除非绝户或者全家户口全转走了,村里才会收回土地。农村的土地现在基本靠继承父母的,因为土地早就分完了
2025-04-12 19:17 来自广东 引用
1

资本匆匆

赞同来自: shaolinzh

城市农村都不能丢,看怎么规划吧。
2025-04-12 19:09 来自广东 引用
0

哈哈哈哈张博龙

赞同来自:

@哈哈哈哈张博龙
难!因为内循环的核心是收入不够,消费能力和动力都不足。农村现在都是人均几分地,哪怕大户一亩地上下,一年种玉米、水稻也就2k~3k/年的收入,所以现在农户自己种粮食都是自己吃或喂牲口,不卖,投入太多卖了亏。种葡萄等经济作物的收益能在3~5万/年,还是没啥消费能力,除非家里有几十亩荒山改果园地的,靠种果子能有20-30万产值的规模,但是每年撒药、雇人摘果的成本也不便宜,卖的时候收购价是市场价扣除4~...
哦,对,因为水资源属于国有资源,现在各地水价改革也在上涨水价,很多水稻种植户因为水价上涨都放弃种水稻直接全部回归靠天吃饭的耐旱玉米了,水资源、农药、种子、雇佣采摘收割价格等种植成本都在跟随物价水平逐年上涨,但那帮人就是视而不见,每年给全国发200亿的种粮补贴,平均到14亿亩地上,每亩地每年就14元补贴,都称不上杯水车薪,九牛一毛的力度,要么就搞订单农业兜底所有农药化肥水价成本,然后以订单农业价格把农民手里的粮食收购过来,这才是真正的惠民政策。
2025-04-12 19:04 来自四川 引用
0

Bob930425

赞同来自:

@风中残云
唉,都是什么玩意儿打天下的时候,农民是最伟大的饥饿了,又是农民最伟大的房子卖不出去了,农民很伟大,进城吧现在被干了,又想到了农民你们都是啥玩意儿,农民是草纸么?
资本早就异化了所有投资者***
2025-04-12 19:00 来自广东 引用
0

哈哈哈哈张博龙

赞同来自:

@炒股牛散
农业税被废除的根本原因就是收税成本太高,最早减免的那几个地方是2000年,那时都还没加入WTO,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加入WTO后,工业慢慢起来了,2006年就全国都免除了。现代工业化的国家,没有收农业税的吧,有些人的脑子还停留在古时的农业社会的思维里,欧美日韩这些国家的农民还要交农业税吗?
其实只要市场化了,那些农户用的种子、农药、化肥都是含有税的,这些成本不降下来还跟随物价水平上涨,农产品价格又不能涨,只会越种越亏。
2025-04-12 18:57 来自四川 引用
3

刘备在新野

赞同来自: lifcspicer 风云1699 XXWWJJ

@炒股牛散
农业税被废除的根本原因就是收税成本太高,最早减免的那几个地方是2000年,那时都还没加入WTO,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加入WTO后,工业慢慢起来了,2006年就全国都免除了。现代工业化的国家,没有收农业税的吧,有些人的脑子还停留在古时的农业社会的思维里,欧美日韩这些国家的农民还要交农业税吗?
这些都是台面的理由,直接原因跟江西丰城的一个农民相关,有兴趣可以搜索一下,每次社会进步都是有人牺牲为代价
2025-04-12 18:55 来自上海 引用
2

哈哈哈哈张博龙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积少成多66

难!因为内循环的核心是收入不够,消费能力和动力都不足。
农村现在都是人均几分地,哪怕大户一亩地上下,一年种玉米、水稻也就2k~3k/年的收入,所以现在农户自己种粮食都是自己吃或喂牲口,不卖,投入太多卖了亏。种葡萄等经济作物的收益能在3~5万/年,还是没啥消费能力,除非家里有几十亩荒山改果园地的,靠种果子能有20-30万产值的规模,但是每年撒药、雇人摘果的成本也不便宜,卖的时候收购价是市场价扣除4~5元的中间环节利润和运费后的价格,也就0.8元~1.9元/斤的收购价(自己做电商的话往往就是5~6元的价格,单量太少,还不如2元以内全包卖给收购商),年利润不到10万。农产品涨价,城市人口又消费不起,所以目前因为老一代农民有种地习惯,能生产廉价农产品供养城市,一旦新生代耕地撂荒,那些山坡地没人种,大户流转也更愿意流转良田好地,更不愿意流转投入成本高、采摘运输困难的偏僻田地(除非补贴可观)。
综上,未来农产品供应肯定会逐年减少,粮食安全得靠国营大农场,蔬菜和水果得靠政府补贴的流转大户种,相当于种地业务成为一种劳务派遣或第三方购买服务了。而农民靠什么收入?没有收入,靠近城市的搞点农文旅赚城里人的钱(比如出租房子、土地),远离城市的把资源、资产转让给国资赚钱,自己拿掉生活费。城里的子女也没啥收入,靠贷款消费。
2025-04-12 18:53 来自四川 引用
0

pppppp - +---++--+-+++++++++++

赞同来自:

@农村娃淘金
上海这么干了,我们这里农村新出生人口还是农村户口。只不过被登记为居民户口
啥户口无所谓,关键是给不给宅基地和耕田;
2025-04-12 18:31 来自上海 引用
0

H88AX2

赞同来自:

@清泉
农村除了老人,已经没什么人了。
浙江的农村人很多啊,上次去了浙江龙游六春湖,本来是是深沟沟的一个农村,现在已经发展成景区,造亚洲最大的滑雪场,还是五星级酒店和会议室。普通平地的农村,周边的配套也很完善,各家各户修的房子也不错
2025-04-12 16:55 来自上海 引用
16

赵甲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ryanxzqn id就是个id而已 风云1699 月光林地 行走的时光机 Monkey666 geneous BinnnZ AAA一剑在天AAA 邻居家的龙猫 sanmingsanming pppppp gxyc 追风逐浪 sunpeak更多 »

@清泉
农村除了老人,已经没什么人了。
远离城镇的农村没有任何价值了,年轻的人几乎全部在外面安了家,除了春节偶尔回来一下。

昨天我说了城市边缘30km范围内可以说都不叫农村。叫城乡结合部。真正的农村是什么?打工人回家一趟。要转几趟车,比如我朋友,从广东回来到宜昌火车站是早上4点钟,在从宜昌打滴滴到镇上一个多小时,5点钟到了镇上,这时他的亲戚从家里提前开车一个多小时在镇上等他。(因为出租车不去里面),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乡村山路才到家,大部分的村在偏远的地方,没有矿产,没有旅游资源,外人根本不会去, 这样的农村的全国数不清有多少。等老一辈死了农村也没了。
2025-04-12 16:02 来自湖北 引用
0

heaven32006

赞同来自:

@深海捉鳖
资产公示,有权利的就把资产公示出来,可惜执行不了
既然知道执行不了,那就说明这政策不可行呗。
你出发点是好的,没用啊,阻力太大的政策能执行不下去。
2025-04-12 15:43 来自上海 引用
1

力鲨

赞同来自: sanmingsanming

@风中残云
唉,都是什么玩意儿

打天下的时候,农民是最伟大的
饥饿了,又是农民最伟大的
房子卖不出去了,农民很伟大,进城吧
现在被干了,又想到了农民

你们都是啥玩意儿,农民是草纸么?
哈哈,这建议是把草纸化为宣纸啊
2025-04-12 15:30 来自福建 引用
1

QXXP

赞同来自: 酱油面

系统性问题,先提高你们城里人的收入,再外溢到农村吧,只有你们的收入涨了,例如对饮食的质量提高了,才会高价去购买农村散养的鸡,哈哈。
2025-04-12 15:26 来自甘肃 引用
0

力鲨

赞同来自:

@笨赖虚
整治贪腐,由上而下,不能松懈一丝一毫
2.整治懒政怠政乱政

3.适当放开垄断产业,吸纳就业

4.农村已经空心化,没戏
唉,干活的人都从严执法,你又要叫了,举个简单例子,违章停车应发尽发,上市公司应退尽退。。。。。不要杆,多退会引起股灾是事实。评价执政水准应该是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
2025-04-12 15:25修改 来自福建 引用
0

炒股牛散

赞同来自:

@骑着单车看风景
哪有什么德政,不过是收上来的税抵扣不了征收成本才取消的。
农业税被废除的根本原因就是收税成本太高,最早减免的那几个地方是2000年,那时都还没加入WTO,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加入WTO后,工业慢慢起来了,2006年就全国都免除了。现代工业化的国家,没有收农业税的吧,有些人的脑子还停留在古时的农业社会的思维里,欧美日韩这些国家的农民还要交农业税吗?
2025-04-12 15:11 来自广东 引用
0

清泉 - 投资者

赞同来自:

农村除了老人,已经没什么人了。
2025-04-12 14:36 来自辽宁 引用
27

不戒

赞同来自: 李乐毅 股市能投资 CQHuang 卢安 Fangyan rosyrosy ken666 blacklevi0823 红星闪闪666 山的那段 aji008 缥缈仙 Pampas isoiso 沉默的铁道兵 本德莱耀西 凡先生 leeyufeng1981 跑路皮皮 qiyelishang whhuying xiebaobao TheQuietNomad kwok alalwong sdu2011 wuxin126更多 »

@骑着单车看风景
哪有什么德政,不过是收上来的税抵扣不了征收成本才取消的。
小伙子,说句交浅言深的话,你这种思想对你人生伤害会很大。
遇事,要论迹不论心,人家对你好,就要领情,就要感恩。
不能觉得他对你好是他自己的需要,关你何事,甚至觉得对方做的还不够。
如果觉得我胡扯,那当我放P。
2025-04-12 14:24 来自浙江 引用
1

xcgdgp

赞同来自: wuxin126

@jakkeew
也不是瞎建设。比如说目前的情况,居民在银行有存款若干,但因为经济不景气,于是减少消费,企业减少用工,于是形成负循环。这时,需要有为之士,抛开顾虑,去酒店消费,于是企业盈利,增加用工,居民收入增加,逐渐增加消费,形成正循环。
也许这位有为之士,其实平时不抽烟喝酒,这笔消费的直接效用不高,便因此带动的社会经济循环,社会效用是不错的。
现在关键是去酒店消费好,还是去农村消费效果好。
居民在银行存款若干?
不是说快还不起房贷了吗?
2025-04-12 13:57 来自河北 引用
5

mdcg666

赞同来自: 跑路皮皮 hwyfbfb TheQuietNomad 猪尾巴草77 酱油面更多 »

改革开放几十年,总体获益最大的之一应该是农民吧,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几亿农二代进城,有了车,买了房,过上了比原来城里下岗人员好得多的生活,扶贫政策又为留在农村的弱势群体兜了底。总不能农村有地,城里有房,还要政府养爹娘
2025-04-12 13:45 来自上海 引用
2

唐家人

赞同来自: TheQuietNomad 风云1699

@山脚下的石头
工业化基本已经到头了,目前已经抱怨我们倾销,贸易战会有部分工厂关门,不想夸大,但规模估计不会小。
目前的工厂就业人口能维持就不错了,没有能力再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
一旦收台,战争会极大影响工厂,目前的农业虽然低效,但是能维持几亿人基本生活。
逻辑有问题,战争不会影响就业,俄国还有失业吗?农业根本不需要几亿人,就因为几亿人都从事农业大家才穷。
2025-04-12 13:45 来自广东 引用
1

农村娃淘金

赞同来自: pppppp

@pppppp
上海早已没有新农民了,所有出生人口都是非农户口;
农业户口需要给予宅基地和耕田,土地是最大的财富,岂能轻易拨付;
现在农业户口的人群,只有存量,等走光后,就成为没有农户的城市了;
参考摩托车拍照,沪A沪C黄牌涨翻天了;
上海这么干了,我们这里农村新出生人口还是农村户口。只不过被登记为居民户口
2025-04-12 13:38 来自湖北 引用
3

骑着单车看风景 - 鲜嫩小韭菜

赞同来自: zdjun tjyuser landandwater

@不戒
做人要讲良心的中国几千年历史,累计几亿农民起义军的鲜血,铲除公粮了吗?就事论事,德政就是德政。租公家土地种地,自然要付地租。租人家房子居住,自然要付房租。不能我穷我有理,天下人都欠我的,这是流氓无产者。
哪有什么德政,不过是收上来的税抵扣不了征收成本才取消的。
2025-04-12 13:35 来自北京 引用
1

山脚下的石头

赞同来自: Monkey666

@唐家人
农村不交税还要大量补贴,农民文化小不适应现代战争征兵也不要,最好是集约化大规摸农业,多出的人进工做工人,工人守纪律有文化才是国家的财富
工业化基本已经到头了,目前已经抱怨我们倾销,贸易战会有部分工厂关门,不想夸大,但规模估计不会小。
目前的工厂就业人口能维持就不错了,没有能力再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
一旦收台,战争会极大影响工厂,目前的农业虽然低效,但是能维持几亿人基本生活。
2025-04-12 13:13 来自江苏 引用
0

酱油面

赞同来自:

@t0242
湖南汨罗县的新农村,国际龙舟节边上几公里,每年接待一个多月的比赛龙舟队。下图是集中改造的农民房,据和老乡聊天,一年能多收入10万。
如果你不说这个是湖南的

晃眼一看,还以为是日本

现在国内越来越漂亮
2025-04-12 12:22 来自云南 引用
1

吴香槟

赞同来自: 风云1699

@superbee
有个毛的用。
不是我喜欢泼凉水。
家电送下乡,汽车送下乡,搞了这么多年了。农民得到什么实惠?
对于农产品的价格一直压低,一矿泉水瓶稻谷还没有一矿泉水瓶的矿泉水贵。
大量的耕地荒废,农民宁肯去打工做牛马也绝不种地。
三农政策,隔靴搔痒。
你这认知只知道种田,农村建设谁说是种田。农村闲置劳动力多去了,很多时候就是交通,产业配套缺乏,从而造成工作机会少,经济不行。比如我老家,愿意办厂什么的多去了,只是规划原因,山岭有林地保护,耕地有农田保护。连建房的宅基地都严重不足。没有厂房根本没办法办厂。耕地保护我们都没意见,要是林地放宽一下,在公路边的林地可以集团建设厂房出租,村里有收入,还能发展产业,解决就业。收入上来了消费也就会提升,各种经济数据都会好。
2025-04-12 11:37 来自新西兰 引用
0

pppppp - +---++--+-+++++++++++

赞同来自:

@春秋战国
科研的投入可能有巨大收益,而农村的所谓投入,基本都是左手换右手。
比如偏远农村修一条高速公路,没有车流,30年后这个路就自然废了,所以产出等于零。
交通通讯相对发达后,农村就不需要有人住。

而,土地流转,是方向,但这个涉及太多观念等,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其实就是等农村老人自然去世,而新农民自然减少。
上海早已没有新农民了,所有出生人口都是非农户口;
农业户口需要给予宅基地和耕田,土地是最大的财富,岂能轻易拨付;

现在农业户口的人群,只有存量,等走光后,就成为没有农户的城市了;
参考摩托车拍照,沪A沪C黄牌涨翻天了;
2025-04-12 11:33 来自上海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5-04-17 15:16
  • 浏览: 15563
  • 关注: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