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家庭消费约26w/年,父母养老金自用足够,我们两(我爱人生娃后全职带娃,负担了课业辅导和家政两块支出)+两娃(魔都公立小学+幼儿园)生活费学费一年10w,房租一年10w,专项支出6w/年。 有苏州房子一套,目前毫无流动性,未出租,未来几年希望能卖掉转成现金流,大抵上可抵消房租开支。由于支出不大,最近4年投资收益扣除支出还是实现了不错的资产增值。
打工是不会再打工了,赋闲在家家人也都接受,甚至表示支持。但我对赋闲在家兼职投资还是职业投资,想了几天,还是不确定。写此帖希望过来人给与指点。
投资经验方面,15-18为初入市试错阶段,从19年开始保持四年正收益。完全专注于股票,个人盈利多来源于对估值方面的判断,无论是周期还是赛道,乃至精选层北交所打新,受施洛斯风格影响最深,赚对手盘基金(小瑜哥)和追高者(省心省力)的钱。不碰分级A、可转债、股指,因为对手盘都是集思录大佬,比我厉害。不碰杠杆,21年开始仓位一直没过50%。玩不了鸭蛋的套利,做不到知行合一、也做不出网格、右侧交易赚不了钱。19-21吃牛市红利,22年虽然有5%左右的盈利,4季度回撤较多,实际上可以算负收益。对手盘渐渐消失(省大7年利润跌光退球、小瑜哥5年累计收益跌穿),我对23年及未来保持正收益持悲观预期。
从21年初开始,我将投资组合分成四个部分,从21年3季度开始计算精确净值。
第一部分(50%)为现金仓位,投资银行理财债券逆回购北交所打新分仓打新,这部分收益稳定。
第二部分(25%)为底仓,选取五只能确定价值锚的公司持有。有高股息垄断央企;也有历史分红差,有收购摊销包袱的航运、医药,农化等命脉行业央企,等待与国家资金共同获利退出。
第三部分(15%)采用施洛斯分散不深研的策略,90%资金分散持有除了第二部分的5只优中选优标外的备选标的,10%仓位为2000成长/北交所龙头/创新层风险标的。
第四部分(10%)资金,尝试冯柳,李杰的部分思路,选取景气赛道(新能源车、军工、储能)行业横向对比估值较低的5-6只成长股波段操作。
**********1-10日补充回复:**********
感谢大家的回复,很多有启发,补充一些细节。
元旦刚过,本来活少责任轻的工作,因为甲方不给钱(甚至甲方部门都要被优化掉)没了。我尽力争取过,但人家只是或礼貌或粗暴的告知您回家吧而已。去年体检第一次查出三高(上海封闭60多天),体重超标(基础代谢下降),出现炎症问题(必须少糖),出现颈椎问题,睡眠不好,工作日只能睡着5个多小时,午休睡不着,周末才能放松的多睡一会儿。今年年初健身的时候发现最大心率超过150心脏也会有意见。
如果35岁,我不会发帖,还会回贴坚决反对全职投资。如今,我确实有些迷茫,因为即使倾向再就业,我也确定要先休息3-6个月再说。
再说一下支出如何覆盖的问题:
我投资组合第一部分类现金+第二部分的股息收益(持仓不计股价涨跌,但计入分母)22年收益约5%,其中T+0约1%,北交所打新增厚约3%-3.5%,A股+可转债分仓打新增厚约0.5%,足够覆盖家庭支出。而20-21这两年只靠a股+可转债分仓打新就足以覆盖支出部分。以前我记得也有7%的余额宝,某年债券收益率超过10%等特定机会。未来如魔蛋老师所言,无风险机会肯定减少,22年a股打新收益率就基本消失,我也增加了高股息股的仓位。今年我会研究研究双低可转债看看能否作为补充,未来只能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另外,未来支出方面,
1、未来无论是卖掉苏州房还是出租落户房,基本抵消房租支出;15年错过了魔都置换二套的黄金机会,让我现在花1000w买个100平(商住400w),时间我觉得不对。
2、生活费用10w一年基本稳定且刚性;
3、专项支出有我爱人的社保2w(我已交20年,达到领取标准,不打算自己交)+全家美容看牙费健身费用4w ,基本刚性。
4、从19年我单独在一个账号放入5w作为两个儿子的教育基金,买入一只股长持,19-21持有中远海控,目前市值20w,拿的是农化股。目前儿子大的小学二年级,小的幼儿园中班。
**********3-18日补充回复:**********
事前反复斟酌评估,开始以后就不要多虑。可能这两个半月的时间尚短,但至少目前如果不是你问起,我几乎不会再想到这个问题。
每天规律的做的三件事: 1、运动;2、养生去医院;3、集思录学习;
1、运动上上班时我以时间短强度大的两到三分化健身为主,累积了慢性疲劳,影响了睡眠。退休后有更充足的休息,改成了有氧+健身+瑜伽+休息的五分化训练,强度降低,但效率大大提升,睡眠已经恢复。
2、通过运动和休息上的调整,2个半月我把体重从82.3调整到78左右,基本消除了三高。这过程中不可避免有肠胃失调等问题。我现在是随时去医院,而且基本是找两家三甲对照着看,反正时间有的是。各种体检能做就做,昨天刚去预约了肠镜胃镜。反正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门诊金在这个岁数也该用上了,我相信多检查,多泡医院,时间长了肯定会有一些基础的医疗知识能够掌握,40岁开始有意识筑起身体的防护墙,保证70岁还能有个相对不错的身体,否则赚钱有什么用呢。
3、投资上面,我是没有职业心态的,一是因为有一定本金基础的所以不用追求高收益,仓位也就5成,心态放得比较平;二是自己也不是这块料。如果一定要说和上班有什么区别的话,我现在都是在家站着办公,颈椎不适也自然消失了。(附上家里我和儿子工位照片,儿子上学的时候他的位置我也是不坐的)
最后,我能家里蹲的最重要原因是有个勤劳贤惠的老婆,她是那个1,其他的都是0!

事前反复斟酌评估,开始以后就不要多虑。可能这两个半月的时间尚短,但至少目前如果不是你问起,我几乎不会再想到这个问题。感谢楼主长贴回复,我的情况有不少地方和楼主相似。和楼主同龄,去年疫情期间开始更多的思考人生意义和职业投资方面的事。投资理念和方式也比较接近,十二年投资史就2018年收益为负,从去年开始每天半小时有氧运动。
每天规律的做的三件事: 1、运动;2、养生去医院;3、集思录学习;
1、运动上上班时我以时间短强度大的两到三分化健身为主,累积了慢性疲劳,影响了睡眠。退休后有更充足的休息,改成了有氧+健身+瑜伽+休息的五分化训练,强度降低,但效率大大提升,睡眠已经恢复。
2、通过运动和休息上的调整...
在楼主的帖子之中看到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在此特别表达一下我的谢意,也祝楼主投资顺利。

drzb - 80后通信男
赞同来自: 困了学索隆 、郁闷的老湿 、aladdin898 、steven_dwb 、浪花1990 、 、 、 、 、 、更多 »
楼主职业有段时间了,能谈谈心态上的变化吗?@drzb事前反复斟酌评估,开始以后就不要多虑。可能这两个半月的时间尚短,但至少目前如果不是你问起,我几乎不会再想到这个问题。
每天规律的做的三件事: 1、运动;2、养生去医院;3、集思录学习;
1、运动上上班时我以时间短强度大的两到三分化健身为主,累积了慢性疲劳,影响了睡眠。退休后有更充足的休息,改成了有氧+健身+瑜伽+休息的五分化训练,强度降低,但效率大大提升,睡眠已经恢复。
2、通过运动和休息上的调整,2个半月我把体重从82.3调整到78左右,基本消除了三高。这过程中不可避免有肠胃失调等问题。我现在是随时去医院,而且基本是找两家三甲对照着看,反正时间有的是。各种体检能做就做,昨天刚去预约了肠镜胃镜。反正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门诊金在这个岁数也该用上了,我相信多检查,多泡医院,时间长了肯定会有一些基础的医疗知识能够掌握,40岁开始有意识筑起身体的防护墙,保证70岁还能有个相对不错的身体,否则赚钱有什么用呢。
3、投资上面,我是没有职业心态的,一是因为有一定本金基础的所以不用追求高收益,仓位也就5成,心态放得比较平;二是自己也不是这块料。如果一定要说和上班有什么区别的话,我现在都是在家站着办公,颈椎不适也自然消失了。(附上家里我和儿子工位照片,儿子上学的时候他的位置我也是不坐的)
最后,我能家里蹲的最重要原因是有个勤劳贤惠的老婆,她是那个1,其他的都是0!

drzb - 80后通信男
赞同来自: topdeck 、好奇心135 、跑撸大湿 、jlmscb 、豁哥哥更多 »
本周收盘,中海油、神华、移动电信已经超过1.5pb,同时AH比价相对高位,止盈中海油。石油石化离历史平均pb还有不少空间,继续耐心持有。
持有两桶油已经超过3年了,油价140的时候也没有动摇过。三年前买入的时候我就认为央企崛起的逻辑是中国从gpd高增长开始转向,美国从降息周期开始转向后对于低负债和高自由现金流的价值重估。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随着第一步央企红利的估值修复,预计央企重估利润最丰厚的一段会悄悄展开。国资委对央企的考核kpi指向roe,企业自然有动力把自由现金流转化成利润释放出来。
北交所虽然康乐卫士打新被套,但由于同惠电子和中建信息的上涨收益也终于开始上行,同时司南导航科创板ipo过会,是个好的开始,我终于在这个市场活下来了。在这个市场我尝试了很多,最后还是只能通过价值获利,这种收益目前较之主板性价比不高,但作为一个流动性差的市场,我预测未来A股也会靠近北交这种走势,所以有必要提前实践一下。

drzb - 80后通信男
赞同来自: machel_jordan 、sunpeak 、hanbing0356 、well向前冲 、claireJ 、 、更多 »
从21年来一直没超过5成仓位,在最近加到了6成出头,不会再加了。
说到现在的心情,我脑中立刻想起的是胡军版《朱元璋》里面枭雄陈友谅说过的一句话:“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收盘冲高回落,不过即使不对标国际巨头的估值,石化双雄20年来pb中位数为1.2,目前为0.8左右,不考虑分红和净资产增加,低估恢复到合理就有50%空间,神华、移动、电信基本已经是合理估值,中车低估不多,所以两桶油仍然是底仓的最优选择,继续拿着吃股息了!

能做成头部大V,智商和能力肯定没问题的,小兵的8848、军长的《中国恒大之价值投资》加上段总的牛逼数据分析和纸醉金迷,都是17年地产疯狂的标志性符号,现在时常回想起来还是看不出割韭菜的痕迹,但他们也确实是一起销声匿迹了。我更愿意相信这不是个体行为。后期下跌,你如果一直吹捧,一直按摩才叫害人。而且后期疫情这个变量太大了,腾讯还从700跌倒300呢。小兵又不建群,上涨时亢奋点发帖子多点、乐观点我觉得完全没问题;军长也是,至少书的干货还是挺多的。我如果高仓位压倒一只十倍股且,我怎么也得吹嘘。我觉得是个体行为,我承认他们逻辑牛,但是让我买他们产品,估计我只敢买管我财

兄弟,云蒙我且不作判断,阿土什么的没关注。阿狸和小兵我是跟了几年的,他们不靠股市赚钱好吧。你看看阿狸推的美吉姆和现在的华立科技就知道了。小兵和那个军长,还有当年老发美女合照的段总,你不觉得气质跟炒股的完全不符吗?就像省大,16年-22年感觉是本人实盘,今年虽然还是本人,但未必靠炒股赚钱了。小兵和军长,聪明程度肯定超过一般的985 211,要不然当时的逻辑不可能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包括本人)。个人觉得后期肯定跑掉了。
你提雪球的大V,就算骗子不到90%,那也75%只高不低!都是集团作战,很成熟的模式了!
后面也不怎么关注了,其实炒股的不也这样么,不赚钱了就没了发言的动力,如果是大V还有天天被一群啥都不懂的人怼
其实想做大V,你只能压一两只,然后趁着大涨吸引人气,因为整体框架这种东西又不能喂给别人,群体只想着抄作业,至于你怎么作对的他们也没这个判断力

兄弟,云蒙我且不作判断,阿土什么的没关注。阿狸和小兵我是跟了几年的,他们不靠股市赚钱好吧。你看看阿狸推的美吉姆和现在的华立科技就知道了。小兵和那个军长,还有当年老发美女合照的段总,你不觉得气质跟炒股的完全不符吗?就像省大,16年-22年感觉是本人实盘,今年虽然还是本人,但未必靠炒股赚钱了。你提雪球的大V,就算骗子不到90%,那也75%只高不低!都是集团作战,很成熟的模式了!@超级马力雪球的阿狸、...阿狸之前破产过一次,把房子都卖了,不知道怎么活了。小兵的融创估计完全凉了,如果有杠杆弄不好还要倒欠券商钱。他们不靠股市赚钱是因为股市基本赚不着钱。特别是全职投资的话,心态很容易崩。炒股时间长了的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还是要勤劳致富啊:)

没有说开除,就是找到了就走,没找到就先呆着。
要是同事问起了,让我到时说:也有让我去外面去找工作
'--------------------------------------
上面是发给我老婆的原话,40好几的人了,或许在过个一两年,真的失业了,到时估计也不好找工作了,自己的打算是可能闲着在家,到处转转。最好这一两年能有个好收益,要是亏大了,那是比较麻烦的。
小孩现在上初一,平时小孩和家庭花费是老婆出的。还有两个房子出租(其中一个没租出去好久了)。我的工资主要是还自住的学区房房贷(6100),还有一笔消费贷(4360)还了3年还有5年。

Aolin120 - 套利 期指 爱好者
赞同来自: yizhouhit 、hantang001 、cquhrb 、hanbing0356 、xineric 、 、 、 、更多 »
雪球的阿狸、云蒙、阿土伯a、小兵、特立独行的猪等等,都以为找到了投资的秘诀,都应该比你有钱,结果现在基本都破产了。说句不中听的话:看你的描述,只是一个入市7年的茁壮成长的韭菜,一个牛熊周期都没经过,家庭压力山大。是梁静茹给你的韭菜搞全职投资吗?这几个都加了高杠杆重仓1个股
犯了两大忌
投资这条路不是一般人可以走通的
除非你不是一般人1%
有个工作现金流
投资当副业
是合理的

drzb - 80后通信男
赞同来自: ljg3 、骑蜗牛士 、gaokui16816888
你提雪球的大V,就算骗子不到90%,那也75%只高不低!都是集团作战,很成熟的模式了!
@超级马力
雪球的阿狸、云蒙、阿土伯a、小兵、特立独行的猪等等,都以为找到了投资的秘诀,都应该比你有钱,结果现在基本都破产了。说句不中听的话:看你的描述,只是一个入市7年的茁壮成长的韭菜,一个牛熊周期都没经过,家庭压力山大。是梁静茹给你的韭菜搞全职投资吗?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老实的很 、xineric
雪球的阿狸、云蒙、阿土伯a、小兵、特立独行的猪等等,都以为找到了投资的秘诀,都应该比你有钱,结果现在基本都破产了。说句不中听的话:看你的描述,只是一个入市7年的茁壮成长的韭菜,一个牛熊周期都没经过,家庭压力山大。是梁静茹给你的韭菜搞全职投资吗?阿土伯a 好久沒发言了阿,怎么会说基本破产了?
阿土伯可是本论坛曾经相当红的人呢阿

drzb - 80后通信男
赞同来自: ljg3 、七月好好 、hantang001 、gaokui16816888 、xineric 、 、 、 、更多 »
其实,楼主已经做了决定,只不过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支持。加油:支持一下。这位兄弟充满正能量,感谢您的鼓励。
怎么说呢,其实本人也就是这样,到了这个年龄,现在属于低不成,高不就。你说不想找份工作吧,也想。但现能找的工作,基本是自己不满意的!一能力问题,二年龄问题。
再说说全职吧,你现在全职投资为难的本质原因,是因为自己知道自己不是专业的。所以让自己变的专业些,或者相对专业些是首要解决问题,反正不放弃学习就对了。其次就是对收益制定计划,欲...
发帖的目的是找坐标系,客观评估自身实力。通过琢磨回贴以及查看前15大v的文章,已经达到了目的。
离职这一个月,我在健身康复上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且效果显著。现在可以明确观点,提前退休是正确的,后面的事情,顺其自然吧。

1. #观点 作为职员,「性价比」不是核心竞争力。当企业需要鲶鱼,一些管理层制造「卷」,这种情况下佛系员工是负资产。自己的情况是就职于夕阳产业,十年薪资无涨幅,近期仅有的灵活度优势也在消失。正在探索能否把投资作为补充收入来源。
2. #求问 转型意味着新的生活节奏,知识、时间、精力上做评估。以及,过去的投资业绩能否代表以后的?一方面是周期不同,另一方面是心态不同,这两方面应该如何评估。——也想听成功转型的大佬分享,拜谢!
(答者背景:集思新人、投资小白,今年被迫正视审视理财和投资的必要性,刚开始了解基础知识和小额资金实操。)

赞同来自: 平安夜 、gaokui16816888 、sdu2011 、困了学索隆 、hantang001 、更多 »
怎么说呢,其实本人也就是这样,到了这个年龄,现在属于低不成,高不就。你说不想找份工作吧,也想。但现能找的工作,基本是自己不满意的!一能力问题,二年龄问题。
再说说全职吧,你现在全职投资为难的本质原因,是因为自己知道自己不是专业的。所以让自己变的专业些,或者相对专业些是首要解决问题,反正不放弃学习就对了。其次就是对收益制定计划,欲望一定要克制。假设:你第一季度完全了全年计划,你接下来怎么操作。在赌场里不走的人最终结局基本都是相同的。我觉得的是一个可以控制自己欲望的人,你说你仓位始终控制在50%内,我觉得你就是那个成功的人。自我认为完全做不到。
上海的生活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祝你好运!我们现阶段属于7分运气,3分实力者!希望过两年,你能成为3分运气,7分实力者!
加油!加油!

赞同来自: skylark2020 、晨曦159

首先,选择全职投资要确定你盯盘是有alpha的,确定你的日内操作不是噪音;其次,如果职投给你带来的幸福感(比如有更多时间陪伴家庭、健身、培养兴趣爱好等)给你带来的价值大于每年13万的话,也是建议全职投资的,全职投资不仅是投资于资本市场,同时也要对自己进行投资;最后,你需要一个较为稳定的现金流,一方面是分一部分钱投资低风险或者货基,另一方面可以做一点兼职开个网约车什么的没错,这不完全是投资收益问题的,情绪的稳定,陪伴孩子的时间,是非常有价值的。本人和楼主的问题及其相似,目前36岁,感觉工作投资和家庭已经完全无法平衡了,再坚持下去自己可能先于家庭崩溃。

赞同来自: skylark2020 、bbking
这算什么绝活。我们是投资者,本分就是在市场上搬砖。做大V、当作家,是附带的,想靠这个出名挣钱,背离了投资者的本分。做大v知识输出布道搞收费群也是一种本事,不必羞于承认,一般人还干不了。而且跟投资也并不冲突。

- 因为炒股这4年收益不错,还没凑满1个周期,就预测未来每年的盈利水平;——对未来乐观;
- 因为工作方面的2次打击,叠加年龄的增长,就预测未来不会有好工作;——对未来悲观;
叠加:
- 上论坛问网友,代表了自己对将来的不是很确定;
- 硬开支23w,实际上是蛮大的开支,不知楼主投入的资本是多少,但基于租房和之前的13w的年收入,我猜测不会很多;
- 楼主上面罗列的事项目前尚未考虑过通货膨胀对自己的资产收益的影响;
- 楼主所属的投资内容貌似也没占用什么时间;
我个人的判断是不适合全职投资,主动收益和被动收益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顺便提一下我刚看到的一个数据,上海职工平均工资:
2021年 196053
2020年 174678
2019年 151772
我个人的想象是这个数字是代表了消费水平的上涨,或者日常开支的上涨,另一边是企业的开支的上涨及之后的物价的上涨,楼主可以计算一下自己的投资收益能否跟上这个通胀。

看了楼主的帖子,其实并没有感觉到楼主的迷茫,字里行间很明显已经有全职投资的决心了,信心可能是连续4年的盈利,在此表示恭喜。老兄这七年下来实战效果如何,这是你想要的生活么
我个人和你情况差不多,80后,不过我是35岁主动裸辞的,原因和你一样--连续5年股市盈利,当时是不想在职场继续勾心斗角,感觉很累,再加上家境尚可,估算了一下,投资收益可以覆盖支出,于是就果断撤了。
从我这7年的感受来说,兼职或者全职就是个叫法而已,最终结果无非就是你的投资收入...

赞同来自: xineric 、aladdin898
问下,spx期权交易你是在哪个app上进行的。我发现富途.spx直接关联的期权不可以交易,而老虎上面直接关联的期权是可以交易的。想做SPX期权24交易只能是盈透,如果不在意24小时都可以交易,其他应该都可以,富途我没用过,做美股期权最好的券商是盈透和TD两家,我是专做期权的,所以开户的是这两家。

赞同来自: 静远僧 、波风水门 、xineric 、御女雪千寻 、tigerpc 、 、 、 、 、 、 、更多 »
感谢各位,就不一一回复答谢了。离职第一周,每天早晚各一次散步+下午和老婆带娃玩,总计10公里。找了个市民健身房办了张月卡,练了2次(12月20日左右上海第一批阳过,身体完全恢复),超量恢复很好,睡眠时间提升了近30分钟,深度睡眠变长,心率变异性指标也趋于下降,看来上班还是会有焦虑和亚健康。未来计划每周锻炼次数增加1-2次,每月可以增加4000-8000卡代谢,争取利用身体没适应的窗口期再掉2斤脂...恭喜楼主,开启了新生活,享受与家人共处时光。
40后工薪生涯碰到天花板,真没什么好留恋的。

我比楼主年龄大几岁,已经过45岁了,以前开着个小公司倒腾,每年有个大概10-20W的利润,去年由于产品出了意外的问题,被一把罚款把公司罚倒闭了。公司的现金流交完罚款,所剩不到十万。当老板做生意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再去干了,各种风险麻烦太多。关于未来的路,考虑了很多,家庭目前一年开销十几万,目前有三套房出租,一年能收15个W租金,但是租房市场也不是很稳定,疫情影响还是很大的。最大的问题还是目前我和老婆...问下,spx期权交易你是在哪个app上进行的。我发现富途.spx直接关联的期权不可以交易,而老虎上面直接关联的期权是可以交易的。

赞同来自: 影约 、yizhouhit 、超级怂人全靠蒙 、well向前冲 、Iloveqi 、 、 、 、 、 、 、 、 、 、 、 、更多 »

drzb - 80后通信男
赞同来自: yizhouhit 、hanning09 、flycng 、aimiletadie 、影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离职第一周,每天早晚各一次散步+下午和老婆带娃玩,总计10公里。找了个市民健身房办了张月卡,练了2次(12月20日左右上海第一批阳过,身体完全恢复),超量恢复很好,睡眠时间提升了近30分钟,深度睡眠变长,心率变异性指标也趋于下降,看来上班还是会有焦虑和亚健康。未来计划每周锻炼次数增加1-2次,每月可以增加4000-8000卡代谢,争取利用身体没适应的窗口期再掉2斤脂肪。
这几天几乎没看盘,挺意外,完全放松下来了。也不由得感叹,即使上班摸鱼炒股,也有要很努力的让自己显得不要虚度时光的额外压力的。有网友提到北交所打新收益率会下降,我不担心,毕竟这部分风险偏好的资金还是要有地方配置的。
再说说我爱人,她是我大学同学,毕业工作不到一年就辞职开始做易趣,后来赶上了淘宝11-14黄金三年,再后来生娃带娃也就不再工作了。她这次对我说的是:“如果你5年前要这么干,我和你妈肯定反对,现在,我们都觉得无所谓。”
周末了,和两娃玩switch是很令人期待的,最近1年玩了《马里奥银河12》《纸片马里奥》《卡比重返梦幻岛》《卡比新星联盟》《卡比探索发现》《耀西的手工世界》,最近迷上了《马里奥派对》《瓦里奥制造》,体验任天堂的纯粹和儿时的乐趣。

赞同来自: 牛气冲盘 、gobidaozhao 、lawsonstar 、drzb
1、楼主说不碰可转债,我觉得可以做可转债。集思录大佬一般都是摊大饼,对一只可转债的份额可能不是很高,持债份额最高的往往是发债公司。所以,只要合适,你尽管大胆地做吧。
2、楼主在上海没有自己的房子,每年租房要花10万元。而在苏州有房,而且两口子都没工作,为什么不搬回苏州呢?每年还能节约10万块钱。我觉得苏州各方面也是不错的。

赞同来自: chenjiandong31 、hanning09 、周永生 、bobbyjisi 、静远僧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我个人和你情况差不多,80后,不过我是35岁主动裸辞的,原因和你一样--连续5年股市盈利,当时是不想在职场继续勾心斗角,感觉很累,再加上家境尚可,估算了一下,投资收益可以覆盖支出,于是就果断撤了。
从我这7年的感受来说,兼职或者全职就是个叫法而已,最终结果无非就是你的投资收入是不是能覆盖你的支出?如果你每年都能覆盖,并且有信心在未来的几十年内都能覆盖,那么即使你还在外面干着其他的事,你说你是职业投资者,又有谁会怀疑?毕竟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当然全职还有另外一种含义:你个人非常喜欢投资这件事,愿意全身心的投入,花很多时间看财报,选股票,钻研策略,研究算法等等。不过,最终还是要看你的结果,如果你全身心投入了,但是入不敷出,那你再说自己是职业投资者也没人信。
所以我的想法是,不用纠结兼职还是全职,投资嘛,赚到钱,够生活所需,甚至还有结余,就可以了,毕竟生活才是根本,叫什么又有什么关系。

赞同来自: 头撞地球 、J530309852 、波风水门 、xineric 、东海逍遥 、 、 、 、 、 、 、更多 »
如果是这样的话,解答问题相对容易些。
- 靠存款或低风险理财(现在也不一定低风险了)的利息,能覆盖一切生活开销,即所谓财务自由就可以了。
- 如果利息不够,靠投资收益养家。这就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提高收益和稳定性,一方面缩减开支,等待资产(分母)长大,直到满足1的条件。
职投只是一个说法。
喜欢赌场喜欢交易的人,每天捣鼓一下,很快乐,虽然不一定增厚收益。
如果资产配置做的好,躺赚不是更好吗?如果闲不住,可以找个事,或者出远门。
归根结底,职投之前,要么不断增加收益(包括投资以外的各种现金流),要么减少支出,做大分母。

赞同来自: drzb
楼主英语如何,好的话试试外企吧,外企年龄歧视少一些。这一点本来我也想说的,lz还在外企呆过,不知道英语基础如何。
我自己的规划也是这样,年龄大的IT人员,只有靠英语进外企。有英语这个门槛,能挡住一大批竞争对手。能够打破年龄的限制,还能提高收入。同时IT技术上也要与时俱进。
我自己的体会,如果基础不差,拿出当年高考的状态,一两年还是可以搞定英语的。学技术也不难。问题是lz现在这状态,估计每天在家稍微帮干点家务,看看盘,帮辅导两个孩子上网课,还能静下心来学习不?
工作上的事情,lz肯定自己更清楚自己的情况,不需要我们再多嘴了。lz现在8位数的可投资款,再去奋斗一下,为了每年多6位数的收入,是不是值得?
关键还是自己觉得舒服,觉得干的开心、安心,就怎么干。

外企我干过的,现在好像全被整合了,叫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哪个BU啊,我是21年8月底那波被优化的,北京IMS。听说22年底那波,赶上北京疫情严重,都是线上协议沟通。
确实是我呆过最正规的,走的时候还给了N+3,也全是关系户。
但是09年4万亿也是行业的最后的辉煌了。
22年12月新单位的整个部门都被优化了。
连续两年遇到优化,说喜是喜,说悲是悲,悲喜自知。

赞同来自: lily1129 、snowman597 、luoweijian_0 、忧伤的苹果 、FUZ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然后连续几个月吃瘪,被按在地上摩擦,现在乖乖每天去上班。
女同事,唉,也就那样吧,和短视频的主播比差远了...........

我自己是做财务的,大公司混到小公司,工作量大概是原来的五分之一,收入减半了,和老板关系不错,基本不考勤,但每天我都按时去上班,就是早半小时下班,办公室比家里开心很多,工作和投资兼顾,还有公司同事可以聊天,早下班健身游泳都行,家里有事不去也没人管。上班主要目的一个是接送我老婆上班,另外增加社会交流,我和我老婆说等于老板出钱帮我租好办公室办公,办公设备随便用,当然了,我对老板的事情也挺上心的,事情都...令人羡慕.可遇不可求.

赞同来自: 哈利BABY 、水牛2022 、yandabai 、有点水的芦苇 、巴菲猫 、 、 、 、 、 、 、 、 、 、 、更多 »
最后说一句,楼主很明显到了中年焦虑的年纪,只是想寻求改变罢了,但这种焦虑真的能通过工作、生活环境的变化去改变吗?我对此是存疑的,毕竟内心的事,只有心知道,人本身的问题,也只能通过改变自己去解决。

赞同来自: juouyang 、yizhouhit 、srboyzj 、Iloveqi 、ASC197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关于未来的路,考虑了很多,家庭目前一年开销十几万,目前有三套房出租,一年能收15个W租金,但是租房市场也不是很稳定,疫情影响还是很大的。最大的问题还是目前我和老婆都没工作,女人天生的那种不安全感我能非常明显的感觉到。
所以下半年在家全职投资,前几天拿出结果下半年负收益的时候,老婆的脸黑的,我当天跑到一个没人的湖边坐了半天抽了三包烟。我做股票有十多年了,拉平了看每年平均收益率不太高,12年开始70个W的账户,到今年十个年头,利润大概200个W,一半的利润贡献是15-18的那波牛,期间利润不断的提出来要么买房了,要么装修了,所以目前账户依然还是只有几十个W的状态。22年的收益是0%,这种收益在今年家庭遇到重大变故的时候,给人的压力特别大。特别是亲人不理解的情况下,这种压力会像期权里面的负伽马遇到做反的行情一样让人窒息。
所以全职投资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才是第一位,否则会影响你的投资心态,从而影响到你的收益率结果。
现在的我其实特别想找个自己喜欢的班去上,但是谈何容易。乘着现在有大把时间,只能先投资自己,拼命的充电,下半年收获还是有的,目前每天在美股期权市场每天做2手深度虚值SPX末日期权卖方,iv低的时候一天赚个30刀,IV高的时候能赚个100刀,算是蒙骗自己也在上班,每天能转到一点工资,聊以慰藉一下。
落差还是很大,心里很难受。

赞同来自: srboyzj 、kimsix 、番茄老爷 、荒漠人烟 、魔都扫地僧 、 、 、 、 、 、 、 、更多 »
有些人提出回苏州,那可能涉及到小孩教育的问题,lz没说具体情况,可能不太行。
作为年龄差不多也是在魔都干IT运维的来说,lz这收入略低。
两相对比,上不上班,这点工资收入确实不算啥。鸡肋。
lz的困惑就在于自己投资没多大把握,大部分仓位都放在类固收和高股息的投资品种上,只敢小仓位赌一下,这一点是很理智的,毕竟这年龄,这么多积蓄,赌不起了。
而以目前的投资方式,其实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干一份工作也是可以的。这样又绕回来了。
我的建议是,如果再找一份工作,收入不谈,一定要干的开心,同事和睦,老板nice,既然不差这点工资钱,肯定不能给自己找气受。也不可能多加班,保养身体也很重要。有一份工作,也能不和社会脱节,交一些朋友。
如果不工作了,那么压力别太大,坚持低风险投资,多看少动,多读书。看看能不能再提高一点投资收益。心态要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