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同来自: tianyantong 、zhimin 、homanking
你都没搞懂心不齐的意思,都是买了烂尾楼的人,里面肯定有忽悠别人断贷当出头鸟的,然后自己偷偷不断贷,保住征信,毕竟每个人的经济情况不一样。长时间交房无望,人家都能断供,我为啥不能?无非也就是先后,这又不是讨什么福利
赞同来自: Maili 、ergouzizzz
住房按揭制度不合理,按揭房售出,房地产商一把把所有钱搂走,几十年风险全留给银行 地方政府和购房者。应该废止。但是,已经签约的合同继续有效,买者自负,遵守契约。下次改。烂尾你们停贷。质量有缺陷你们停贷,降薪你们也停贷,有王法吗。*****银行的钱又不是风刮来的。现金流方向错了啊。房子90%的成本是土地出让金与相关税费。房地产商无非是把买房人的钱拿走,流进了地方政府手中。。。。
赞同来自: 我是阿冰
要不慢慢放水,以时间换空间;还可能危机爆发,迅速放水灭火。zf肯定希望的是前者,但前提是楼市不能失控。
当然,理论上也可以来次真正的硬着陆出清,但中国男足理论上也可以踢进世界杯
所以核心还是房市稳不住鸟,眼下高房价与高流动性不可兼得,但可能都没有。
赞同来自: 翡谷 、等待等待牛市 、江左霉郎 、jiahaiwu 、tianyanto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每个官司背后都是一笔坏账,购房人拿不回来自己的首付款和已经支付的本金,银行也拿不回来已经放出去的贷款。
当时还觉得主要是恒大有事,现在来看债务危机开始蔓延了。
16年涨价去库存后就一直在降杠杆,18年还搞出来股灾,花了这么大力气,希望还只是局部的危机吧。不然这些年真是降了个寂寞。
再继续传到下去,不敢想象。
赞同来自: zhuangyunxue
股票不行可以卖了,觉得问题不大就留着,不能为了这点银行股烂了良心,无视甚至讽刺购房人的痛苦。这位的脑回路更是清奇!
购房人碰上房价下跌、房子烂尾痛苦;炒股人碰上股票下跌、公司退市痛苦不?
贷款买房和杠杠买股的差别在哪里?
这都2022年了,还活在上世纪的初中政治课本里呢?
应该不会轻易断供吧,1、断供上不上征信黑名单,以后只能全款了。2、断供首付就没了,假如后期房子又修好了房子直接进入银行拍卖程序?3、会不会被银行追诉名下其它资产,比如房子,车子,股票之类的。当我们的生存都是问题的时候,征信对我们来说,也就是一个纸老虎,一个随时可以丢到垃圾桶的枷锁:
祥子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羔羊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明园 、王平123 、xiuzhenxw 、starcai 、 、 、 、 、 、 、 、 、 、 、 、 、 、 、 、更多 »
[炸弹]断贷发生在停工之后: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大量关于断供的新闻曝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整理数据发现,断供项目多为已经停工项目,且不是最近才发生,从去年开始就有此类现象,其次,主要发生在已经违约的房企项目上,包括恒大、新力、世茂等企业。
[炸弹]估算停工面积占行业整体比例为5%左右。目前违约房企停工面积平均占比20%左右(调研口径数据),违约房企占行业总产能的比例约25%,则目前估算行业停工面积约为行业施工面积97亿平米的5%左右(较高估口径),总量约为5亿平米,随着违约企业销售的下滑,后续停工规模还会不断增加。
[炸弹]潜在受影响银行资产约2万亿:停工5亿平米,按照1w/平米资产价格测算,对应资产价值5万亿,若都是已售项目,中国居民购房平均首付比例为60%,则对应2万亿按揭贷款。若5亿平米都是在开发项目,评估余额约为1.8万亿左右。按揭贷款与开发贷款无法同时存在,因此影响在2万亿左右。
[炸弹]断供是比房价下跌更打击资产价格信心的状况,从未如此大范围出现,影响居民信用(断供家庭无法加杠杆,5亿平米约500万套),影响当前市场销售(非现房,非强信用国央企项目销售)、影响银行资产质量及贷款意愿、最终导致地产类资产价格出现进一步下行压力。
[炸弹]目前的问题很难解决,已经到了加速恶性循环的阶段,如无有效措施,后续螺旋式下降会牵连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大部分行业及企业。稳定资产价格和提供宽松的融资信用环境,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强信用央国企是维持后续市场稳定和逐步解决行业问题的中坚力量。
你如果真的风格高尚,可以与银行签约不用还你持有的银行转债,我会给你点个赞。咱也不是没买过暴雷股/债。咱实际生活中的打交道的客户也不是没悔过约。
但这并不影响自己对事情的是非曲直有个看法。
归去行生 - 自从学会了预防性拉黑 集思录有趣多了
赞同来自: 路斯基 、火锅008 、明园 、一思难过 、我是阿冰 、 、 、 、更多 »
银行、地方、购房者现在是三方博弈。
购房者我不认为是最后的输家,他相当于直接债权人,并且手中有最终的物权。如果人数变多,势必会倒逼前两方让步。即使不让步,通过诉讼解除合同也不是不可能,毕竟现在烂尾的大多是放款的时候没封顶的。实在不行,还有自筹这一条路可以走。
银行大概会出一份血,但也不会是最终输家。如果真的断供了,物权转移罢了。假定一个小区50%烂尾断供,50%烂尾待售。你猜银行拿着这50%物权,会对那50%待售干些啥?
地方应该是最大输家才对,一方面要面对数以千计的“刁民”,一方面干瞪眼拿房企没辙,更大一方面烂尾如果变多势必变成考核工具,地方财政最终拖底,是避免硬着陆的唯一可行方案。
银行股价的低迷是因为他直接反映了烂尾的事态,但最终银行应该不会是失血的那个人。
为啥银行分完红就容易跌?卖出的都是些什么人分红是机构很好的调仓时机。因为很多人认为分红是利好,承接盘会强一些,平时不好出的这时候就借机出些货。一般的分红除权后成交量会明显放大几天,然后跌1,2个星期企稳。至于后续是否填权,看股票的质地。
赞同来自: fdj95380 、文学东 、之鱼星 、XIAOHULI92 、积少成多66 、 、更多 »
难道改革开放二三十年来的高速发展就要停下来了,老百姓要面对各种资产缩水,失业的局面?所以我们要未雨绸缪啊。想想如何面对后面经济硬着陆的风险。救经济解决内部本币债务,印钱解决问题是大概率的操作了,拿着什么资产能让你避免这种大风险?银行股肯定是不行了,后面债务增加银行股又要开启一轮再融资,加大分母注水,增加贷款总额,稀释坏账比例。百年银行屹立不倒不是吹出来的。但就是苦了这些年银行的小股东了,持股比例本身就低,还要再一次被摊薄。伤了他们的心❤️。目前看只有核心城市的房产与股市里的核心资源股,核心消费股核心公用事业股等资产大概率能抗住未来的这一打击。
赞同来自: 赚钱买房 、HuiZhi 、青火 、ylxwyj 、好奇心135更多 »
大家之间已经没有了信任。“而且,既然在一份借贷合同里,法院能认为借贷合同和借贷关系要基于另一份买卖合同才能成立,那么合同法也会瓦解。”
假如按揭可以把烂尾房甩给银行,那么对全款的人来说就无处甩锅了。
按最高法院解释如果行得通,那么个人之间也不会互相借贷了,因为不止银行可以是担保权人,个人也可以。
而且,既然在一份借贷合同里,法院能认为借贷合同和借贷关系要基于另一份买卖合同才能成立,那么合同法也会瓦解。认为在借贷合同里作为格式条款的免除责任条款不公平的话,那么对债权人全知全能的要求就太高了。
大概率朝令会夕...
这很正常。担保法第52条规定:“抵押权与其担保的债权同时存在,债权消灭的,抵押权也消灭”民法典生效后也有类似规定。
《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担保物权消灭:(一)主债权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