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主要摊大饼策略走势总结(孔曼子)

2022年即将结束,今年我在投资上的表现很一般,因此分享的投资心得也比较少。不过,针对我花费精力最多,且用自己的主要仓位进行实践的摊大饼策略,最后还是来一篇较长的总结吧。

本帖是我对本年度摊大饼策略基本走势的总结,而非个人操作的全面总结。个人总结(预计小亏)还是等年底把账算清楚了之后,再到实盘帖里写吧。

如果说2021年是摊大饼策略大获成功的丰年,那2022年无疑就是摊大饼策略的灾年了,大幅盈利者寥寥无几,能取得正收益都算不错了。但是,无论从生活、工作还是投资的角度,今年显然都不是一个正常的年份。我相信,在一个相对正常的年份里,摊大饼策略的成功率和收益率是会比今年高上许多的。

摊大饼策略能否成功,选对标的无疑要占上一大半;而选股、买卖点、操作技巧等可能增强收益的方法,只能占一小半而已。因此,本帖还是着重讲讲各类大饼标的的表现吧。

在这里,我把大饼的表现模式分为从VERY EASY - EASY - NORMAL - HARD - VERY HARD 5个级别,大致分别对应着 想亏都难 - 多数赚钱 - 输赢相当 - 多数亏钱 - 很难赚钱 这几种效果吧,个别中途相对其他品种有更明显反转的标的,我会大致将2种模式按月分开并说明。

从我个人重点关注的几类主要标的来看:

可转债:NORMAL模式。
虽然可转债等权指数其实也跌了几个点,但它的跌幅明显小于正股,而且最为主流的双低和低价策略即使无脑操作也可以有5%以上的正收益(参见加老实和尚大师的统计),有经验的朋友如果摊大饼并谨慎操作,做到10%左右的收益率应该也不是难事。今年集友们的持仓以可转债为主的比例应该是最高的,确实是选对了品种,真是令人羡慕啊。

沪深A股:HARD模式。
沪深A股约有70%的品种出现下跌,主流指数跌幅均在15%以上,创业板和科创板的跌幅超过30%。如果说集中持股者中尚有不少幸运儿或高手能够盈利的话,那摊大饼买A股要想盈利确实有点难,可能确实需要较高的水平或较好的运气才能做到了。

港股:VERY HARD模式(1-10月),VERY EASY模式(11-12月)。
港股今年也走出了较为极端的行情,1-10月,港股通摊大饼只差一点点就成为IMPOSSIBLE模式了,分散持仓者只要没有买到新东方在线这支大牛股,基本是必亏的。而11月港股则出现大幅的反弹,分散持仓只要运气不太差真是想亏都难。12月份,港股继续稳中有升。总体来说,如果摊大饼完全不择时,没能在低位加大仓位的话,今年要想在港股上盈利还是比较困难的。

北证A股及新三板:VERY HARD模式。
北证A股今年走出了比港股更为极端的行情,9成以上的品种下跌,且平均跌幅在40%以上。除了少数几支次新股有过一波炒作之外,绝大部分品种表现惨不忍睹,而且上半年大跌之后,下半年弱反弹后仍然以阴跌为主,流动性近乎枯竭,可操作性极差,连带我的新三板转板策略也基本上是全军覆没。遇上今年这种情况,谁还能从北交所摊大饼中获利,那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我能说的也只有“佩服”二字了。

要约股:NORMAL模式。
要约股今年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敢于冒险的话涨幅较大的品种有好几个,不敢冒险稳健操作的话最后多半也不会亏损(不知齐翔最后会如何?),除汇通能源外,也没有特别坑人的品种,可惜标的较少,无法将大饼真正摊开,希望明年能有更多的标的可以操作吧。

以上是我个人投入资金和精力较多的几个大饼,可惜基本是表现越差的我投入越大,可以说是完全错判了市场,我也因此损失惨重。还好我港股大饼建仓的时机不错,挽回了一部分的损失。

下面再说几个我关注和投入较少的小众大饼吧:

B股今年整体上的跌幅很小,80多个品种中有30多支上涨,如果精选部分品种摊大饼取得正收益还是很有希望的,但大涨的品种也不太多,没有政策的话确实难有大行情,总的来说可以算是NORMAL模式。

ST股摊大饼如果不碰高风险品种,只要躲过了今年上半年的退市杀,下半年的行情还是相当不错的,普遍都上涨了三成以上并收复失地,摘帽、戴帽、重整、保壳等主流策略均有不同程度的行情,整体上可以说前4个月是HARD模式,此后就转为EASY模式为主了吧。

老三板股票今年约有50支上涨70支下跌,大涨的品种也有不少,对于有经验的选手来说盈利应该不算太难,特别是经历过退市杀后到三板重新挂牌的品种普遍走出了一波行情,如果能抓住的话盈利估计不低,整体来说也算是NORMAL模式吧。

高收益纯债类品种,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上半年是非常惨的,摊大饼连连遭遇违约暴跌,个人户又无法在低位补仓,下半年也只有龙湖债这一个值得操作的机会,整体上仍然属于HARD模式。当然对于可以低位补仓的机构投资者来说,就是另当别论了。

A股REITs是这两年才开始大量上市的新品种,整体来说有涨有跌,似乎没有太多操作规律我也不是太懂,摊大饼如果操作得当,取得正收益应该不是太难,也算是NORMAL模式吧。

配债股受益于今年可转债较为强势,如果摊大饼并根据发行公告轮动,运气不太差的话应该是可以取得正收益的,也算是NORMAL模式吧。

股票类基金无论封基开基私募QDII,大部分的表现都受市场环境的影响不会太好,即使摊大饼也无法改变这一点,和A股一样都属于HARD模式吧。

以华宝油气为代表的大宗商品类基金,今年的表现相当不错,堪称EASY模式。不过传统的折溢价套利机会似乎并不多。要成功操作这部分品种,需要较好的把握市场形势,而这对普通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

我所跟踪的大饼主要就是这些了。还有一些大饼因为比较特殊,或容量更为有限,就不在这里说了。

最后来个总表吧,估值水平和备注属于我个人的看法,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但无论如何,我觉得还是更应该相信价格会向价值回归,要想取得长期稳定的收益,有自己估值体系还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就是个人对关注的主要摊大饼策略在2022年的表现及操作难度的一点总结。在摊大饼策略的具体操作手法上,我今年可能也有了一点进步,不过这个还是等更为完善并取得成效之后再来分享吧。

再啰嗦几句吧。说今年不是一个正常的年份,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不怎么看估值的技术派和博弈派在与传统价值投资派的比较中取得了非常明显的优势。技术派和博弈派中有部分高手和幸运儿能战胜价投派是非常正常的,但整个技术派和博弈派相对价投派取得全面胜利则是很不正常的。大部分价投股的表现差也就罢了,即使有少数价投股遇上了概念炒作,其持续性往往也很差,无格局的滑头趋势派有机会兑现利润,而有格局的价投派还是只能坐过山车。更过分的是,即使是在今年的概念炒作当中,那些完全不靠谱的概念往往仍然比能实实在在能带来业绩的概念涨得更好。这样的市场状态我们可以理解并加以利用,但我相信,这绝对不会是大部分年份的常态,如果以今年炒作某些品种的成功经验去应对今后的市场,可能是非常危险的。

不管怎么样,2022年基本上就这样过去了。更重要的是,2023年会如何呢?说实话,我不知道。不过对我个人而言,还是更喜欢逆向价值投资。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今年表现好的,明年未必会好,反之亦然。无论如何,希望还是要有的。祝大家投资顺利!
0

hwlandy

赞同来自:

2022年人家挣钱我亏钱亏了26%,追涨杀跌总是那么的好彩
2023-01-02 10:41 来自广东 引用
0

BMWTANG

赞同来自:

@Loadstarr
今年趋势投资的主力还是5~7月那波电新业绩行情以及8~10的电新故事行情。
那一波领涨的票其实从利润增长来看,许多是可以算标准的成长股的(极高的EPS增长,不错的前景,还算合理的PE)。但是场内的资金强烈抱团,导致整个板块走出了匪夷所思的极速翻倍趋势行情。以往一年两年才能走完的3~5倍行情,在今年浓缩到3~6个月就炒完了。
在有业绩的5~7月炒完之后,8~10月基本就是炒故事炒远景,这也纯粹是因为...
电新4月那波往死里砸,很莫名其妙,砸的时候是预期高增长不可持续,后面砸到底了部分消息灵通机构跟那些公司搞信息提前沟通,又快速拉起来
2022-12-30 13:19 来自浙江 引用
1

金牌大基

赞同来自: 卢训

满两年了,终于可以开通科创,创业,北交所,港股通,感觉路宽了,是亏钱的手段多了嘛?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各位大佬
2022-12-28 17:25 来自安徽 引用
1

都是坑

赞同来自: 卢训

@易尔奇
谢谢孔老师分享。

从品种上讲,我2022年大体仓位何和盈亏如下:
20%左右的垃圾债亏损-8%左右;
15%~50%的可转债盈利+6%左右;
20%~60%的货基、逆回购盈利+2%左右;
2%左右的门票股略亏不计;
北交所打新基本持平,不赢不亏。
易老师 真牛!
我的垃圾债亏麻了 满仓 亏了30%+ 还有恒大们计提清零了
2022-12-28 17:05修改 来自北京 引用
17

易尔奇 - 安待久 渐息散

赞同来自: neverfailor xineric 卢训 gaokui16816888 daoxueyu Euros npc小许 ttxie songshubaba 孔曼子 skyblue777 happysam2018 集XFD daxian100 天道忌巧 jiandanno1 好奇心135更多 »

谢谢孔老师分享。

从品种上讲,我2022年大体仓位何和盈亏如下:
20%左右的垃圾债亏损-8%左右;
15%~50%的可转债盈利+6%左右;
20%~60%的货基、逆回购盈利+2%左右;
2%左右的门票股略亏不计;
北交所打新基本持平,不赢不亏。
2022-12-28 13:54 来自四川 引用
0

却无浩然气

赞同来自:

@至味清欢
但是短期的快速上涨和过高的估值几乎是所有基金经理减仓甚至清仓的条件。——事实是21年上半年减仓的基金少之又少,我当时持有的明星基金经理里面,基本没有,也可能因为规模太大,根本减不动。
首先肯定你的质疑,这个其实是有例外情况的,特别看好某个标的的时候会表现为长期持有,不会根据估值的变化做加减仓,比如张坤已经持有茅台快十年了(此时依旧不是抱团和泡沫的买入力量,且之前讲价投的部分提过了,所以用了“几乎”来代替)。

茅台的估值最高点在21年2月,随便搜了几个当时有印象的基金。易方达消费110022,20和21两年八次披露的持仓是(2020)9.52,9.97,9.13,8.16,(2021)8.93,9.36,9.5,9.74 。估值高点能看到明显的减仓动作。

当时最火的张坤一个基金005827从成立以来就在最大持仓附近(接近10%),另一个基金110011也类似,但是21年初前两个季度仓位是8.94,7.89 。

现在规模最大的十个基金还有两个在当时持有茅台,其中260108在20年后面两个季度减仓,000083一直保持高位。也就是说,茅台一路上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这些基金持有的仓位总体反而是下降的。我记得当时头部基金还设置了申购限额,总的来说,我没有看到基金经理们有想赚这个泡沫的钱的想法和行动。

股东人数就有意思了,茅台的股东人数在18和20年底都在10.8万人左右,21年一季度末13.65万人。宁德时代21年一季度股东人数变化是从13.31万人到18.28万人(虽然最大的变化其实是20一季度从7.67到15.09)。20年底茅宁的基金公司持股比例分别是9.87%和22.07%。我还是坚持我原来的看法。
2022-12-26 20:38 来自浙江 引用
0

至味清欢

赞同来自:

@却无浩然气
很遗憾我不能认同这个说法,一些微信公众号会把最近表现最好的基金经理访谈放出来,所以我知道那时候基金经理的想法,我不认为他们践踏了基本的价投原则,恰恰相反,他们很好地继承、发扬了价投的理念,表现出了很强的理性和定价能力。
价值投资这个词很宽泛,在价值因子与动量因子、价值风格与成长风格的语境下,往往指的是“便宜”这一特点。在投资理念中则更复杂,以格雷厄姆和早期的巴菲特来说,喜欢买“烟蒂股”,强调的也是...
但是短期的快速上涨和过高的估值几乎是所有基金经理减仓甚至清仓的条件。——事实是21年上半年减仓的基金少之又少,我当时持有的明星基金经理里面,基本没有,也可能因为规模太大,根本减不动。
2022-12-26 15:09 来自上海 引用
0

终而复始

赞同来自:

谢谢孔大无私分享!
2022-12-26 09:00 来自甘肃 引用
3

温不倒柔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小番茄黄瓜 孔曼子

今年太难了
菜鸟被打晕
从年初到年底
连买低风险理财也亏
不知道23年会怎么样
2022-12-25 21:19 来自湖北 引用
12

却无浩然气

赞同来自: 零界 hantang001 御女雪千寻 cxymj2 Penny wiseguy4587 jacktree 子羽 环保 孔曼子 好奇心135 小会砸更多 »

@资水
这个现象我认为就是机构抱团后遗症。价值投资的主力是机构,当2020-2021的两年时间里,机构为了冲规模,践踏了基本的价投原则,抱团把某些题材打到天上,整个2022年市场都在为抱团还账。所以,价投失效的板子,最终是应该打在中国基金行业薪酬激励机制这个制度性缺陷上。
很遗憾我不能认同这个说法,一些微信公众号会把最近表现最好的基金经理访谈放出来,所以我知道那时候基金经理的想法,我不认为他们践踏了基本的价投原则,恰恰相反,他们很好地继承、发扬了价投的理念,表现出了很强的理性和定价能力。

价值投资这个词很宽泛,在价值因子与动量因子、价值风格与成长风格的语境下,往往指的是“便宜”这一特点。在投资理念中则更复杂,以格雷厄姆和早期的巴菲特来说,喜欢买“烟蒂股”,强调的也是“便宜”,后期的巴菲特及其搭档芒格则会说“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伟大的公司”,更强调“伟大”,指的是“赚企业内在价值增长的钱”、“忽略市场波动”、“深入研究,注重基本面”、“持仓周期极长”的一种投资理念。巴菲特持有比亚迪十几年,可以说是最生动的答案了。

在那段时间里,我并没有看到有多少基金经理想去赚估值的钱,虽然每个人的理念或多或少都有差异,但是短期的快速上涨和过高的估值几乎是所有基金经理减仓甚至清仓的条件。常见的反而是“过早清仓错过了后面几倍十几倍的涨幅”。新能源车刚火的时候,他们会告诉你这波和15年那一波的区别,那时候的盈利全靠政府补贴,产品本身的竞争力还不够,扣掉补贴是不赚钱的。也普遍提到了跟踪订单数提前确认景气度拐点,这比正式的财报数据可能会快上几个月。产业链上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公司都被仔细研究过,一家公司特别被看好,因为“行业进入门槛极高,而未来三年的生产设备都被其预定了(这意味着后来几年可能没有竞争对手,利润增长会很快)”,这家公司买的人多,但也确实是后来涨的最好的票之一。虽然每个基金经理的理念都不尽相同,但买入和卖出的理由是非常明确且严格的,毫无疑问是基于理性做出的决策。

当时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大概二十几万亿,可能都不到散户持仓市值的一半,这样一个在股价低点买入,面对非理性上涨会卖出的群体,能对泡沫有多少作用呢?或许,股东人数的变化会是更好的答案,“沉默的大多数”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切。

“抱团”现象产生的两个客观原因是:1,定价能力更强的基金对公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市值上,滞后于注册制后新股大量发行的客观事实,导致“能买的资产少”的困境。
2,基金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资水兄已经提到,后来国家也做了修改。我想补充的是考核期偏短,普遍在一年以内,这确实让一些机构不去考虑一年后的情况,从而做出短视行为。

我所看到的景象是,基金们率先完成了从“低估”到“合理/偏高”的定价过程,被短期巨大涨幅刺激的散户(主谋)疯狂涌入,和被利益蒙蔽双眼的机构们(帮凶)一起完成了这场接力,买出了一个崩盘的泡沫。在这场“抱团”的狂欢中,杀死被害人的,正是被害人自己。
2022-12-25 20:16 来自浙江 引用
0

鲸鱼驯养师

赞同来自:

感谢分享
2022-12-25 18:47 来自重庆 引用
0

孔曼子

赞同来自:

@巴依老爷Lagom
估值水平用较高较低来评价,非常具有主观性,是否能用类似于估值温度计这种数据的指标来评价呢?
用数据量化当然更好。很多网站和老师都在做类似的工作,你可以搜索参考。我精力和能力有限,就不献丑了。
2022-12-25 17:42 来自四川 引用
2

孔曼子

赞同来自: honghuangli wz2105

@都是坑
感谢分享 优秀长篇!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请问可转债是否多数年份都是normal?
高收益债多数年份都是hard?
可转债也曾有过几次短期内较为HARD,但大部分时候都是EASY和NORMAL,这是这个品种的属性决定的。
高收益债曾经有过小额刚兑的时期,那时候也不那么HARD,但对个人投资者来说,这已经是过去时了。
2022-12-25 17:40 来自四川 引用
0

秃顶熊

赞同来自:

优秀长篇,谢谢分享。
2022-12-25 16:55 来自四川 引用
0

huxj2015

赞同来自:

估值水平较低的品种确实不多....................
2022-12-25 14:55 来自四川 引用
0

都是坑

赞同来自:

感谢分享 优秀长篇!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请问可转债是否多数年份都是normal?
高收益债多数年份都是hard?
2022-12-25 13:47 来自北京 引用
1

graf

赞同来自: Qsjqsj钱

谢分享
2022-12-25 13:23 来自上海 引用
7

Loadstarr

赞同来自: BMWTANG 御女雪千寻 geneous gaokui16816888 宁远楼王子 好奇心135 孔曼子更多 »

今年趋势投资的主力还是5~7月那波电新业绩行情以及8~10的电新故事行情。

那一波领涨的票其实从利润增长来看,许多是可以算标准的成长股的(极高的EPS增长,不错的前景,还算合理的PE)。但是场内的资金强烈抱团,导致整个板块走出了匪夷所思的极速翻倍趋势行情。以往一年两年才能走完的3~5倍行情,在今年浓缩到3~6个月就炒完了。
在有业绩的5~7月炒完之后,8~10月基本就是炒故事炒远景,这也纯粹是因为场内钱没地方去导致的,算是电新业绩行情后的衍生行情。但像领涨的科士达这种,60%的EPS增长配合50PE,也可以算标准成长股,只是涨速实在太离谱了。

今年非赛道的高业绩票也以非常夸张的速度走完了以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展开的涨幅,如爱玛。

所以我更倾向于说今年是极致抱团的一年,这样更准确。第一是全年题材和业绩的高度稀缺,第二是大盘只有短暂几个月的向上窗口,最终让A股本来就高的抱团倾向演绎到了极致。这种行情是非常罕见的,可能未来很多年才会再见到一次。
2022-12-25 13:18 来自浙江 引用
35

资水 - 弱弱少年郎,徘徊江边岸,水急人声远,一跃渡资江!

赞同来自: 呀呀呼鸭 拉格纳罗斯 闲菜 阳光下的生活 坚持存款 初桐2685 凡先生 有没有鱼 猪尾巴草77 xyz330 hjndhr gaokui16816888 machine 集XFD wolfcaaa hantang001 乐鱼之乐 御女雪千寻 圆月风沙 fengxubryan Q6969 我想吃蛇羹 明园 mengyao 孔曼子 路林 ljkkoj neptunus zyxw风雅颂 Loadstarr 好奇心135 basementkids 雷同 诸葛若愚 家在淮河边更多 »

“说今年不是一个正常的年份,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不怎么看估值的技术派和博弈派在与传统价值投资派的比较中取得了非常明显的优势。”

这个现象我认为就是机构抱团后遗症。价值投资的主力是机构,当2020-2021的两年时间里,机构为了冲规模,践踏了基本的价投原则,抱团把某些题材打到天上,整个2022年市场都在为抱团还账。所以,价投失效的板子,最终是应该打在中国基金行业薪酬激励机制这个制度性缺陷上。

但是2023年,我倒是觉着,价值投资可能会大放异彩。一是经济面恢复,负债低底蕴厚的企业在挺过疫情困境后,面临更少的竞争;二是行情起步阶段,基金有抱团优势,他们相中的股票往往有更好的涨幅。所以2023年确实要精研行业、精研个股了。
2022-12-25 11:04 来自上海 引用
12

天道忌巧

赞同来自: honghuangli bloodq gaokui16816888 御女雪千寻 daxian100 夏花秋果 真的海边 奇源村夫 孔曼子 无非如此 国投电力 猪尾巴草77更多 »

做为老人了,更关心如何防守,进攻只是锦上添花,自己心里和现实过得安逸最重要,符合三个知道的品种,我看也就可转债,老了就喜欢有保底的品种,流动性不好的市场且没底的,俺老了,已经不准备碰了!
2022-12-25 10:07 来自四川 引用
0

sasing

赞同来自:

感谢分享
2022-12-25 09:30 来自河北 引用
0

卢训

赞同来自:

谢谢分享。
2022-12-25 09:15 来自贵州 引用
0

Ayanamist

赞同来自:

学习中,明年考虑加入st
2022-12-25 08:06 来自广东 引用
0

巴依老爷Lagom - 胜率、赔率、频率:价值股、成长股、低风险套利、量化、衍生品都如此。

赞同来自:

估值水平用较高较低来评价,非常具有主观性,是否能用类似于估值温度计这种数据的指标来评价呢?
2022-12-25 07:14 来自广西 引用
0

pd34

赞同来自:

优秀长篇,给很多人提供了投资思路
2022-12-25 01:10 来自天津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3-01-02 10:41
  • 浏览: 46710
  • 关注: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