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洪涛清偿可转债时恶意的对待转债投资者的行为,他们管理层应该也想不到他们也有今天吧。从投资来看,上市公司的品德其实也挺重要,不讲武德的上市公司貌似出问题的概率是比较高。有些上市公司。比如利元亨,维尔利这类的擦边球打的牛逼极了,就差把手伸我们口袋里掏钱了,既然监管层认为他们不违法,那我们就把这类公司的问题归为道德风险吧。
我觉得卡叔说得很对,上市公司们敢这么做,也是觉得中小投资者很好欺负,本着的原则就是“我就这么做了,你们能怎么办?”我们啥也办不了,但是可以通过中小投资者的方式告知这些公司“脸和钱”只能要一个。既然选择了钱。在可转债的存续期,就要被我们反复拿出来当案例说。而且中小投资者嘴巴还碎的很,会到处说,说到你们的商业伙伴每一家都知道为止。
我先说几个有道德风险的公司吧,后面在评论区慢慢补充,也欢迎大家补充。
1.利元、顺博、华宏。
这三个是一个套路,先发拟下修,然后减持转债,再象征性下修。
2.关于维尔转债频繁下修躲的回售,利用规则漏洞,坚决不还钱。
3.塞力转债的拖延式清偿。
我觉得卡叔说得很对,上市公司们敢这么做,也是觉得中小投资者很好欺负,本着的原则就是“我就这么做了,你们能怎么办?”我们啥也办不了,但是可以通过中小投资者的方式告知这些公司“脸和钱”只能要一个。既然选择了钱。在可转债的存续期,就要被我们反复拿出来当案例说。而且中小投资者嘴巴还碎的很,会到处说,说到你们的商业伙伴每一家都知道为止。
我先说几个有道德风险的公司吧,后面在评论区慢慢补充,也欢迎大家补充。
1.利元、顺博、华宏。
这三个是一个套路,先发拟下修,然后减持转债,再象征性下修。
2.关于维尔转债频繁下修躲的回售,利用规则漏洞,坚决不还钱。
3.塞力转债的拖延式清偿。
4
赞同来自: 积少成多66 、阿戒1899 、wangyang661 、柠檬茶1225
品行不端,爱耍花样的转债公司全部排除掉。以前我还会以为低价就是最好的保护,现在我看清楚了,价格再低,公司基本面不行,管理层爱乱搞的企业的债券内在价值是趋近于0的。
与其跟*摔跤,不如设定好标准,全部排除掉。
与其跟*摔跤,不如设定好标准,全部排除掉。
0
@zhuangdtg
这类信息具有时效性,只能兴奋一时,半年一年以后谁知道啥情况,违约违标、悔标改标、甚至垫资后拿不到钱等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别太迷恋。这个建议搜一下国家裁判文书网,看移动历史上这种事情多不多,如果多你就说对了,如果不多你也没说错,如果没有……那你……
5
赞同来自: 李小刀1 、投资交朋友 、开心就好0820 、低风险华 、sybil03更多 »
@smellybear
从个体来讲,远离自己不喜欢的人,或者不喜欢的公司都是容易做到的,也是降风险的一种策略。我觉得不到回售期不下修没什么问题,整个存续期都不下修也没有问题,这是可转债发行方的权利,但是回售是投资者的权利,下修躲回售本质上是利用规则漏洞,侵犯了转债持有人的回售权利。前两年,还有好多公司认为减资不用清偿可转债呢,现在他们还这么认为吗?
但是从一个群体来讲,用道德这个尺度来给公司评判,比起用制度或者法规的尺度来评判公司要难的多。如果利用下修规避回购的公司是没有道德的,那么不到回售期不下修的公司算什么呢?下修导致股票退市的公司呢?只下修转股价从来不给股东分红的公司呢?
规避有风险的公司是必要的,但是如果都归因道德,有时会弱化自己的判断,比如把违规...
0
@smellybear
从个体来讲,远离自己不喜欢的人,或者不喜欢的公司都是容易做到的,也是降风险的一种策略。但是从一个群体来讲,用道德这个尺度来给公司评判,比起用制度或者法规的尺度来评判公司要难的多。如果利用下修规避回购的公司是没有道德的,那么不到回售期不下修的公司算什么呢?下修导致股票退市的公司呢?只下修转股价从来不给股东分红的公司呢?规避有风险的公司是必要的,但是如果都归因道德,有时会弱化自己的判断,比如把违规风...管理层道德问题,只是风险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公司信誉差的,融资成本,客户维护开发成本,也会相对高些。
1
赞同来自: 低风险华
@WEARE86
但是从一个群体来讲,用道德这个尺度来给公司评判,比起用制度或者法规的尺度来评判公司要难的多。如果利用下修规避回购的公司是没有道德的,那么不到回售期不下修的公司算什么呢?下修导致股票退市的公司呢?只下修转股价从来不给股东分红的公司呢?
规避有风险的公司是必要的,但是如果都归因道德,有时会弱化自己的判断,比如把违规风险看做道德问题;有时又会放大个人的风险,比如被公司起诉诽谤、污蔑,影响商誉等等。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远离人品有问题的人,能避免大多数的风险,可转债也是一样。不是说问题债不能带来收益,只是像我这种大多数人没有这个能力。从个体来讲,远离自己不喜欢的人,或者不喜欢的公司都是容易做到的,也是降风险的一种策略。
但是从一个群体来讲,用道德这个尺度来给公司评判,比起用制度或者法规的尺度来评判公司要难的多。如果利用下修规避回购的公司是没有道德的,那么不到回售期不下修的公司算什么呢?下修导致股票退市的公司呢?只下修转股价从来不给股东分红的公司呢?
规避有风险的公司是必要的,但是如果都归因道德,有时会弱化自己的判断,比如把违规风险看做道德问题;有时又会放大个人的风险,比如被公司起诉诽谤、污蔑,影响商誉等等。
3
赞同来自: sybil03 、bobbyjisi 、低风险华
@smellybear
在金钱博弈游戏里,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规则,即在现行规则下,个人的投资策略应该怎么设计才能确保风险可控,利益最大,因为对手盘也是这么想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远离人品有问题的人,能避免大多数的风险,可转债也是一样。不是说问题债不能带来收益,只是像我这种大多数人没有这个能力。
道德基本不是一个可选项,因为这是有个人主观判断因素在内的,除非对商誉有巨大影响,否则企业是不会考虑道德因素的。看看那些大企业,外有可口可乐、苹果、微软,内有阿里、京东、拼多多,都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力盘剥供货商如果你是这些公司的股东,你会用道德判断选择撤股吗?...
6
赞同来自: 不驯服的野猪 、by888 、llllpp2016 、JASONWONG 、不啻微茫 、更多 »
在金钱博弈游戏里,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规则,即在现行规则下,个人的投资策略应该怎么设计才能确保风险可控,利益最大,因为对手盘也是这么想的。
道德基本不是一个可选项,因为这是有个人主观判断因素在内的,除非对商誉有巨大影响,否则企业是不会考虑道德因素的。看看那些大企业,外有可口可乐、苹果、微软,内有阿里、京东、拼多多,都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力盘剥供货商如果你是这些公司的股东,你会用道德判断选择撤股吗?
欠债不还,如搜特之流,不仅是道德问题了,实质是法律问题,客观上是中小投资者维权的成本太大造成的。
道德基本不是一个可选项,因为这是有个人主观判断因素在内的,除非对商誉有巨大影响,否则企业是不会考虑道德因素的。看看那些大企业,外有可口可乐、苹果、微软,内有阿里、京东、拼多多,都是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力盘剥供货商如果你是这些公司的股东,你会用道德判断选择撤股吗?
欠债不还,如搜特之流,不仅是道德问题了,实质是法律问题,客观上是中小投资者维权的成本太大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