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一个家族信托,如何避免信托公司的道德风险?

信托资产为1000w房产+1000w现金,
受益方是孩子,每月允许孩子提取2w作为生活费,每年递增10%。
那么问题来了,
1. 如何保证信托资产的安全?
2. 运行过程中是否有相关约束性措施?
3. 信托公司道德风险如何规避?
发表时间 2024-05-28 18:53     来自上海

赞同来自: 龙猫coco 凤凰垂翼弃明投 张三3 船票96 jianyucib 流沙少帅更多 »

0

Kevin时光

赞同来自:

这个讨论很有意义?
2024-06-20 21:46 来自江苏 引用
1

liming139 - 支付宝养鸡场场主

赞同来自: zzlll

2024-06-06 12:25 来自河南 引用
0

债券小白

赞同来自:

@skybird
这也都是事后核查,并不能保证全过程监管。3个月期间,足有时间完成掏空资金,然后暴雷。
任何单一手段当然都不足以弥补全部漏洞。
如果楼主期望的收益率很低的话,可以将投资范围限制为国债、国开债、金融债,这样的话,无论信托公司怎么操作,资金也不可能三个月之间清零。
信托公司发送的投资指令,如果超出投资范围是无效的,他不可能去买股票、期货,更别提擅自转出了。
如果认为所有机构,包括信托公司、券商、托管银行、律师都合起伙来毫无底线的违法违规,就为了一两千万,那这个世界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索马里还差不多。
2024-06-03 13:50 来自天津 引用
0

skybird

赞同来自:

@债券小白
楼主可以自己花钱为信托计划聘请一个律师进行监督。
我就给一个信托负责过两年,去年交给一个新同事了。
我服务的那个信托虽然不是家族信托,但逻辑是一样的,就是按季度核查信托计划的投资及运营是否符合《信托合同》的约定,并向委托人出具《法律意见书》。
因为我的律师费是委托人出的,我的立场自然站在委托人一边。
我做的文档需要保密,这是网上搜的一个类似的东西,供参考。
这也都是事后核查,并不能保证全过程监管。3个月期间,足有时间完成掏空资金,然后暴雷。
2024-06-03 09:24 来自天津 引用
0

latrell

赞同来自:

@knight314
可以借鉴历史上的案例,范仲淹为子孙设立的范氏义庄
为确保义庄土地不会被后世子孙所糟蹋,范仲淹规定义庄的田地屋舍不得出售,平时由人独立掌管,全族监督,但即便是族长,也不得干预掌管人依规办事,为杜绝贪污,范仲淹甚至不允许族人借用义庄的人力、车、船和器用。
宋朝,范氏宗族中进士者22人,明朝中进士者30人,清朝仅顺治时期就出进士12人。
到了清末,因为每一个优秀族人不断的捐赠,范氏的义田规模已经达到了5...
链接的文末关键“1949年解放后,中国所有的族田和义庄都消失了”
2024-06-03 09:19 来自广东 引用
2

skybird

赞同来自: best4ff 过气交易员

说句实话,钱还是得自己管,让别人管,真的规避不了道德风险。民营信托,看看雪松、川信。非民企信托,领导过去就是做官的,几年一任几年一任轮流做,你指望着有专人能给你把钱管好?辛辛苦苦的钱,建议还是把孩子的财商培养好,不要给了别人被收割。
2024-06-03 09:14 来自天津 引用
0

Sanpo

赞同来自:

@电动自行车
我们 没有 家族信托的 文化 。 查查国外 大家族 。选个靠谱的 国家 。还差不多...
有道理
2024-06-03 09:03 来自上海 引用
1

quests

赞同来自: 过气交易员

@yhzenggzds
做了信托,自己还能有投资权吗?
关于委托人是否有投资权,还是要看你的目的是什么,这方面各家信托公司都有定制的空间:
1、如果你自己后续预计有大额负债,担心信托从你这端被击穿,那么不要保留投资权限,或者在保留投资确认权的情况下,不要给自己随便修改信托合同的权利。
2、这里的投资权限并不是说你去操作账户,而是比如说你可以在信托合同中约定投资范围,50%货币基金、30%债券基金、20%ETF这样;或者说投资顾问给出配置后,需要你签字确认。
3、信托这东西太复杂了,归根究底还是要看你的目的是什么,才能设计具体的架构。这个你钱够多,信托公司会帮你梳理的。但正常而言,1000万家族信托大多是制式合同,最多让你选择是否把投资权限都给投资顾问(一般是银行)。
2024-06-03 08:47 来自上海 引用
3

好奇心135

赞同来自: sdu2011 困了学索隆 过气交易员

@扫地小僧
沈殿霞在临终前与郑欣宜达成协议,找律师立下遗嘱,35岁之前她每月只能从基金中提取约2万元的生活费。35岁后才可动用遗产。沈殿霞说担心欣宜会乱花钱,当时便嘱咐欣宜,要她做个有用的人,要她工作,不可以懒。35岁之前每个月2万只是为了给她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更希望女儿郑欣宜能做个有用的人。。。沈殿霞这个案例,完全符合我的想法,估计也是楼主的初衷。。楼主的问题,应该是这种做法在内地怎么比较稳妥地实现,而不...
关键在于对子女的教育,以及子女对金钱的正确认识。如果子女想动歪脑筋的话,那么就有很多方法规避它。如先借钱,到35岁后还,等。
2024-06-03 07:24 来自安徽 引用
9

扫地小僧

赞同来自: 一思难过 hjndhr 困了学索隆 过气交易员 steven1521 南瓜猫 flyzizai 好奇心135 数据矿工更多 »

沈殿霞在临终前与郑欣宜达成协议,找律师立下遗嘱,35岁之前她每月只能从基金中提取约2万元的生活费。35岁后才可动用遗产。
沈殿霞说担心欣宜会乱花钱,当时便嘱咐欣宜,要她做个有用的人,要她工作,不可以懒。35岁之前每个月2万只是为了给她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更希望女儿郑欣宜能做个有用的人。。。

沈殿霞这个案例,完全符合我的想法,估计也是楼主的初衷。。
楼主的问题,应该是这种做法在内地怎么比较稳妥地实现,而不是讨论要不要实现的问题
2024-06-02 23:05修改 来自广东 引用
0

扫地小僧

赞同来自:

上次问过了类似的问题,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92668

洋洋洒洒300多个回复,几乎全部都跑偏题。都是一些说“教育后代更重要,儿孙自有儿孙福”之类的,就没有什么实际的解决方法。

而楼主这个帖子的回复,也都差不多。。偏题的居多。。

其实谁不知道教育重要?谁不想要儿女以后生生性性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地?
但现实是,财产不传承,不控制,很容易被儿女拿去瞎投资,或者被人骗,难道希望他/她以后穷困潦倒去送外卖?租个城中村破房子? 娶不到老婆养不起娃,就这么凄凄惨惨过一辈子?
2024-06-02 23:00修改 来自广东 引用
0

晓松abc

赞同来自:

标普500最佳选择,没有道德风险
2024-06-02 18:11 来自辽宁 引用
1

穿风

赞同来自: 过气交易员

家族信托,有被人鲸吞的风险。如果孩子成器,直接交给孩子得了。
2024-06-02 14:06 来自上海 引用
1

本德莱耀西

赞同来自: 过气交易员

2000万直接搞增额终身寿就行了,不需要搞家族信托,成本太高
2024-06-02 14:06 来自上海 引用
4

eaglenet

赞同来自: 菜菜菜先生 urfatu 困了学索隆 穿风

@西楼
说句不好听的话,不生孩子最省心了。
什么都省心了,也不见得就是最好的生活,可能就是行尸走肉而已。结果重要,过程也很重要。
2024-06-02 11:34 来自广东 引用
0

yhzenggzds

赞同来自:

@quests
之前做过家族信托业务。
国内的家族信托,有几个点你需要注意下:
1、不要做全委托,即不要把投资权限给到银行或者信托公司。要么你直接限制只能投资货币基金拉倒。
2、防止道德风险的话,你选一家纯国资背景大信托公司,中信、建信、华润这些都可以。
3、不要给你的儿子,即受益人修改信托合同的权利,你要给他多少你想清楚写到合同里,不要后续还能随便改。能改就能击穿。
4、不推荐你找律师监督,这个不划算,成本太高...
做了信托,自己还能有投资权吗?
2024-06-01 11:24 来自广东 引用
2

nonmarine

赞同来自: 过气交易员 数据矿工

@新万丰
那么多信托说暴雷就暴雷,还有信任?还敢信托?
此信托非彼信托

现在暴雷是资管类信托,以资金增值为主要目的
家族信托是服务管理类信托,以资产隔离/传承服务为主要目标,兼顾资产升值
2024-05-31 19:05 来自上海 引用
0

nonmarine

赞同来自:

@king1000
呵呵。还是给他买个年金险吧。
年金险,孩子可以退保,一次性取出来
2024-05-31 19:03 来自上海 引用
0

凤凰垂翼弃明投

赞同来自:

@wukimedia
vvv
感觉钱的位置放在什么位置更重要,比如现在的我绞尽脑汁,也不过3000快,你想破解几千年的牢笼,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晦而明。
2024-05-31 16:07 来自河南 引用
23

quests

赞同来自: java100 hurrah KEME laplace 野生财神 方远 hjndhr pppppp 雷同 gaokui16816888 嘻哈少年 超级怂人全靠蒙 数据矿工 闲菜 仰望多空 流沙少帅 甘泉 hshpangpang 打新交朋友 flyzizai 蜗牛cnscnc 过气交易员 九月森林更多 »

之前做过家族信托业务。
国内的家族信托,有几个点你需要注意下:
1、不要做全委托,即不要把投资权限给到银行或者信托公司。要么你直接限制只能投资货币基金拉倒。
2、防止道德风险的话,你选一家纯国资背景大信托公司,中信、建信、华润这些都可以。
3、不要给你的儿子,即受益人修改信托合同的权利,你要给他多少你想清楚写到合同里,不要后续还能随便改。能改就能击穿。
4、不推荐你找律师监督,这个不划算,成本太高。你担心的话,就找银信合作的模式,银行每年会核对数据的,也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2024-05-31 15:24修改 来自上海 引用
0

wukimedia

赞同来自:

vvv
2024-05-31 13:54修改 来自四川 引用
3

西楼

赞同来自: alongside zoetina52 tianshen1994

说句不好听的话,不生孩子最省心了。
2024-05-31 11:24 来自山东 引用
0

踏雪寻荷

赞同来自:

这点钱还搞什么信托,一半买红利指数,一半买中短债ETF,每年平衡一次就行了。
2024-05-31 11:14 来自湖北 引用
3

魔童狮子王

赞同来自: best4ff 口口夕口木 过气交易员

看了一圈回复

我觉得真正能穿越时代的应该是应对时代变迁的能力,将这种能力代代相传才是正途,也就是道法自然

别的不说,就说美国开国时确立的三权分立,到了今天又如何?《反犹太意识法案》横空出世,昂撒都成二等了

执着于财富传承,而忽略更高层级的规律变化,也是一种执念
2024-05-31 10:18 来自上海 引用
0

电动自行车

赞同来自:

张兰境外家族信托被击穿,境内家族信托安全吗?

境内家族信托的安全性如何?专业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境内家族信托同样存在被击穿的可能,但被击穿的可能性远低于境外家族信托。

---------------

- 就凭 这个 报道 就知道 哪里 的 信托 更安全 。
2024-05-31 10:09 来自广东 引用
2

电动自行车

赞同来自: 九月森林 alongside

@平安夜
感觉前面的回复会让楼主心里难过,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人,一个不行就多生几个,范家的义田能存续,主要还是因为有能人,没能人的话,制度再好都没用。
从 秦始皇 倒 朱元璋 都在 设计 万事不变的 制度 ,想着 恩荫子孙 。秦 二世而亡 。明朝 也一样 ,朱元璋 二代 孙子 就被人 抢了 皇位 没按他的设想 实现 。

林则徐 : 子孙若如我,留钱作什么,贤而多能,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作什么,愚而不孝,且长其恶”。

君子之泽三世而衰五世而斩。

我们 没有 家族信托的 文化 。 查查国外 大家族 。选个靠谱的 国家 。还差不多 。
2024-05-31 10:01 来自广东 引用
0

电动自行车

赞同来自:

@平安夜
中国几千年了,有这想法的人成千上万,似乎没有看到一个长期成功的,前面说的范家的义田,现在还有吗?范家的后入现在如何生活的?他们还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范仲淹吗?曾经遇到一个李鸿章的后代,想要拿回祖产,不可能的。
家族信托 不合 我们的 文化 。
2024-05-31 09:54 来自广东 引用
4

佛系投资

赞同来自: wuxin126 不虚不实 MHZY 电动自行车

不如多生孩子,存钱不如存人。
2024-05-31 09:14 来自北京 引用
0

佛系投资

赞同来自:

@jackymin001
真要搞家族信托,还是得去英国等地方
阿布拉莫维奇和赵长鹏以及加拿大人赖昌星表示很赞:》
2024-05-31 09:17修改 来自北京 引用
2

sequeda

赞同来自: 过气交易员 慕容吹雪

  1. 国内信托公司应该主要接受现金作为委托资产,房产似乎还不可以(无法非交易过户),涉税和交易较复杂
  2. 如果单论现金,投资安全性约定托管银行(国有大行)及投资范围(活期及定期存款);
  3. 道德风险方面,一个是可以通过合同约定受益人及受益规则,另外合同条款里一般约定了信托机构破产重新指派新的受托管理人,也有信托业保障基金(类似保险保障基金),信托法作为上位法,在国内还是具备保护力的。
2024-05-31 08:47 来自浙江 引用
1

jackymin001

赞同来自: 过气交易员

真要搞家族信托,还是得去英国等地方
2024-05-31 02:32 来自加拿大 引用
1

船票96 - 控制回撤第一要务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yup77
房产税都没那么容易,还遗产税,只有涉及大比例股权和房产过户才会有税收
仔细去研究共同富裕的顶层设计,财产税和房产税都在路上了,不过房产税只会针对少数对象收取。
2024-05-30 21:16 来自重庆 引用
0

yup77

赞同来自:

@西什库
这是一招,只允许存定存,信托管理人就很难搞什么小动作,但利率越来越低,未来不排除变成零利率
每月提取2万,每年递增10%,如果存1000万,零利率不产生任何收益的情况下,用不了20年就取完了,4000万能坚持30年
到30年差不多就是极限了,第30年的时候每个月要领35万,一年要领420万,即使存一个亿也领不到40年,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要想长久的取钱,就要允许信托公司投资高收益的品种,但亏损的风...
如果零利率,为啥要递增10%,可以递增1-2%啊
2024-05-30 20:42 来自上海 引用
4

平安夜

赞同来自: 电动自行车 MHZY 过气交易员 gaokui16816888

感觉前面的回复会让楼主心里难过,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人,一个不行就多生几个,范家的义田能存续,主要还是因为有能人,没能人的话,制度再好都没用。
2024-05-30 20:21 来自安徽 引用
0

yup77

赞同来自:

@船票96
在考虑传承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的出台不会太远,尽早规避。我认为6-8年内必然出台财产税。
房产税都没那么容易,还遗产税,只有涉及大比例股权和房产过户才会有税收
2024-05-30 20:21 来自上海 引用
2

平安夜

赞同来自: 电动自行车 gaokui16816888

中国几千年了,有这想法的人成千上万,似乎没有看到一个长期成功的,前面说的范家的义田,现在还有吗?范家的后入现在如何生活的?他们还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范仲淹吗?曾经遇到一个李鸿章的后代,想要拿回祖产,不可能的。
2024-05-30 19:55 来自安徽 引用
0

xujin2002ji

赞同来自:

@ericlule
以前碰到过一家公司,规模不大,资产总额在5000w左右,没有业务没有实控人,公司一共10个人,有经理、财务、司机、保安、保洁等等。后来知道,实控人意外过世了,但是实控人的亲属不知道实控人有这个公司。然后,公司员工担心如果一下子掏空公司可能违法,所以还是就继续运营、发工资、发福利,慢慢坐吃山空~
没有老板签字?怎么发工资啊?
2024-05-30 18:47 来自上海 引用
0

看看不回

赞同来自:

@MAXXAM
------------------
- 现在,还有多少亩?
肯定0啊,土改都分了。
2024-05-30 18:07 来自北京 引用
0

lipeter2012

赞同来自:

就千把万也没多少,搞啥信托啥的……
2024-05-30 17:30 来自广东 引用
0

knight314

赞同来自:

如果子孙都是不肖,也是没办法的。最遗憾的可能就是孙辈就出了有才能的人,结果家产到儿子这一辈就败完了,结果孙辈就没有一个基本的保证和支持,很难再振兴起来。

保证也不是说要多富有,比如能有足够的钱完成学业,娶妻生子,谋一份生计,这就算很好的了。至少没有因为缺钱耽误人生大事。

如果子孙都有贤能或者中庸的人一直管着,祖父这一辈也就圆满了。后面的事就留给后人去想吧
2024-05-30 17:25 来自浙江 引用
0

knight314

赞同来自:

@MAXXAM
------------------
- 现在,还有多少亩?
北宋都传到清代,传承1000年了,还是很有生命力的,当然义田最后还是属于国有。
2024-05-30 17:18 来自浙江 引用
0

船票96 - 控制回撤第一要务

赞同来自:

在考虑传承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的出台不会太远,尽早规避。我认为6-8年内必然出台财产税。
2024-05-30 16:29修改 来自重庆 引用
0

rnll

赞同来自:

@ericlule
以前碰到过一家公司,规模不大,资产总额在5000w左右,没有业务没有实控人,公司一共10个人,有经理、财务、司机、保安、保洁等等。

后来知道,实控人意外过世了,但是实控人的亲属不知道实控人有这个公司。然后,公司员工担心如果一下子掏空公司可能违法,所以还是就继续运营、发工资、发福利,慢慢坐吃山空~
然后公司做到了5个亿。
2024-05-30 16:14 来自广东 引用
2

wxhcome1987

赞同来自: practice knight314

要啥信托 直接搞成保险 买1000w 分20年给孩子 这样的保险应该很多吧 到了孙子那代1000w可能也没啥用了
2024-05-30 15:58 来自浙江 引用
23

ericlule - 满招损 谦受益

赞同来自: 天心明月圆 塔塔桔 口口夕口木 hjndhr 邹大仙女 阿戒1899 平安夜 hantang001 sunpeak pppppp 安静的小白 黑神仙鱼 明园 drzb 牵手 neverfailor 好奇心135 forres 债券小白 困了学索隆 过气交易员 seancai110 zoetina52更多 »

以前碰到过一家公司,规模不大,资产总额在5000w左右,没有业务没有实控人,公司一共10个人,有经理、财务、司机、保安、保洁等等。

后来知道,实控人意外过世了,但是实控人的亲属不知道实控人有这个公司。然后,公司员工担心如果一下子掏空公司可能违法,所以还是就继续运营、发工资、发福利,慢慢坐吃山空~
2024-05-30 15:47 来自上海 引用
0

wukimedia

赞同来自:

我认为,避免不了,目前没有那个条件,各个环节都是漏洞
2024-05-30 15:43 来自四川 引用
0

seancai110

赞同来自:

@西楼
想起一个问题,将来家族财产传承这个方向不错,赚有钱人的钱容易些,当然你得给有钱人提供价值才行。如果想让后代从事这个方向工作,有什么建议吗?比如已经学了985的涉外法学方向,有什么进一步思路吗?
考律师证当律师呗。当然,这年头律师的位置也不多了,竞争也激烈,拉案源也要看家庭关系。
2024-05-30 15:20 来自广东 引用
4

不要命的小方

赞同来自: 困了学索隆 明园 好奇心135 债券小白

@rnll
张兰境外家族信托被击穿,境内家族信托安全吗?
张兰这个根本不是家族信托,她只是借用了家族信托的名字而已。
家族信托要跟风险隔离,必须要跟控制也隔离。
她以为她只要借用家族信托的名义就可以实现风险隔离,但她又完全控制该资产随便使用。所以对方也是以此为理由击败她的。
2024-05-30 14:43 来自浙江 引用
3

MAXXAM

赞同来自: 水穷云起时 平安夜 king1000

@knight314
可以借鉴历史上的案例,范仲淹为子孙设立的范氏义庄
为确保义庄土地不会被后世子孙所糟蹋,范仲淹规定义庄的田地屋舍不得出售,平时由人独立掌管,全族监督,但即便是族长,也不得干预掌管人依规办事,为杜绝贪污,范仲淹甚至不允许族人借用义庄的人力、车、船和器用。
宋朝,范氏宗族中进士者22人,明朝中进士者30人,清朝仅顺治时期就出进士12人。
到了清末,因为每一个优秀族人不断的捐赠,范氏的义田规模已经达到了5...
------------------
- 现在,还有多少亩?
2024-05-30 14:37 来自江苏 引用
1

mayidiyi

赞同来自: 喜欢烧米饭

之所以要搞信托,无非是担心后代处理其所有权不当,锁死就行了。
房子呢,赠送0.1%的份额给基金会或者某级政府某个高校;钱呢,定制——甚至不用定制就有这类保险。
2024-05-30 14:33 来自上海 引用
2

koalar

赞同来自: 盛装出镜 过气交易员

找国有大型信托公司,至少信托财产是独立的,不会因为信托公司问题出现财产没人管,再找一个懂投资和法律的监察人,前期指令型,每年做一些货基等安全的投资,收益用于支付相关费用,后期形成自己思路,逐步授权信托公司和监察人进行操作。
2024-05-30 13:38 来自浙江 引用
3

superwo

赞同来自: 困了学索隆 拉格纳罗斯 hjndhr

我觉得可以买沪深300这种ETF,然后创建一家公司持有这些资产,所有已成家的后代都是股东并且均分股权,后代生死、嫁娶、学业、大病等重大事件均可从分红中领取一笔资金,后代只能动用分红不能减少持仓数额,每年分红未消耗部分,第二年分红后增持ETF,待以后出现有能力的后代可以对家族公司注资反哺家族,家族给予个人相应家族荣誉
2024-05-30 13:34 来自北京 引用
2

西楼

赞同来自: 过气交易员 gaokui16816888

想起一个问题,将来家族财产传承这个方向不错,赚有钱人的钱容易些,当然你得给有钱人提供价值才行。如果想让后代从事这个方向工作,有什么建议吗?比如已经学了985的涉外法学方向,有什么进一步思路吗?
2024-05-30 11:34 来自山东 引用
10

knight314

赞同来自: 幽灵资本 一思难过 荐见 Jifandailu java100 阿戒1899 hantang001 pppppp forres 过气交易员更多 »

可以借鉴历史上的案例,范仲淹为子孙设立的范氏义庄

为确保义庄土地不会被后世子孙所糟蹋,范仲淹规定义庄的田地屋舍不得出售,平时由人独立掌管,全族监督,但即便是族长,也不得干预掌管人依规办事,为杜绝贪污,范仲淹甚至不允许族人借用义庄的人力、车、船和器用。

宋朝,范氏宗族中进士者22人,明朝中进士者30人,清朝仅顺治时期就出进士12人。
到了清末,因为每一个优秀族人不断的捐赠,范氏的义田规模已经达到了5300亩的巅峰。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SCCB800519I242.html
2024-05-30 11:04修改 来自浙江 引用
2

无风之城

赞同来自: 困了学索隆 过气交易员

信托公司一般只是执行者,下达投顾指令的另有角色。
建议可以选择招行或者四大行的私人银行作为家族信托的投资顾问,大机构毕竟内控比较正规,更多是平台化运作,即使人员流动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然后使用的信托公司尽量选国企、排名最靠前的,总归安全性更高一点。
找律所什么的感觉还是太依靠个人了。
2024-05-30 10:29修改 来自上海 引用
1

pierreroger

赞同来自: KEscold

@zoetina52
家族信托最强大的保证恰恰是强大的家族
家族信托恰恰会瓦解强大家族
2024-05-30 10:20 来自河北 引用
0

rnll

赞同来自:

张兰境外家族信托被击穿,境内家族信托安全吗?
2024-05-30 09:50 来自广东 引用
3

复选框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king1000 MHZY

@拉格纳罗斯
买成etf,分红方式设置为现金,然后多生几个孩子,按人数均分,规定只能取分红,取现需要双重密码,相互监督。下下代依然按人数分配,想多拿钱,那就多生娃。其他方式,只要外人管理,都有道德风险。别想着把自己的投资策略强加给后代,先看看是不是那块料,不是那块料,就给他买好配好,让他别瞎改就行了。强行指点,要是练成九阳神功,九阴真经还可以,万一练成葵花宝典,辟邪剑谱怎么办?
几个孩子商量好取出来大家分了!你能管住不让他们分钱?
2024-05-29 20:20 来自江苏 引用
0

拉格纳罗斯

赞同来自:

买成etf,分红方式设置为现金,然后多生几个孩子,按人数均分,规定只能取分红,取现需要双重密码,相互监督。下下代依然按人数分配,想多拿钱,那就多生娃。
其他方式,只要外人管理,都有道德风险。
别想着把自己的投资策略强加给后代,先看看是不是那块料,不是那块料,就给他买好配好,让他别瞎改就行了。强行指点,要是练成九阳神功,九阴真经还可以,万一练成葵花宝典,辟邪剑谱怎么办?
2024-05-29 19:20修改 来自辽宁 引用
0

rzchen

赞同来自:

@langdewang
1000万现金和1000万房产,受益人每个月2万,一年24万……假如年年存银行,就应该可以满足这个要求,为啥还信托?(直接存银行,每个月固定转你儿子账户2万,估计没啥人的风险)
儿子继承后一笔花光。
2024-05-29 17:56 来自广东 引用
2

langdewang

赞同来自: 冯天舒 liangzai2006

1000万现金和1000万房产,受益人每个月2万,一年24万……假如年年存银行,就应该可以满足这个要求,为啥还信托?(直接存银行,每个月固定转你儿子账户2万,估计没啥人的风险)
2024-05-29 17:14 来自江苏 引用
4

c计划

赞同来自: 平安夜 mancin 庐阳一哥 MHZY

好好培养继承人才是真的,外人都靠不住
2024-05-29 17:03 来自上海 引用
0

yhzenggzds

赞同来自:

感觉在是个难题
2024-05-29 16:42 来自广东 引用
10

urfatu

赞同来自: 塔塔桔 一思难过 平安夜 Lee97 家飛Looper 不说话的背影 阿戒1899 困了学索隆 boeing767 南瓜猫更多 »

人死之后,还操心那么多干什么
孩子你也只关心一代,多两代都不知道你叫什么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能保存财产是他的本事。他能把钱花完是他的造化。你每月给他拿2万,是他想要的吗?你是想着给他保障,但也是对他生活的一种控制。不如一把给他,由他他自己决定,给他自由不好吗。就算全败光了,又有多大的事呢?

楼上有人说的对,家族信托是保障强大的家族的,和传统中国的宗族类似,设祠堂,族学,保障整个宗族的发展。你如果只有一两个孩子下一代,别操那个心,房子钱到时间留给他们自己花就得了
2024-05-29 16:09 来自北京 引用
4

小桔的财富拼图

赞同来自: yetoo 南瓜猫 过气交易员 困了学索隆

信托从业。
  1. 如何保证信托资产的安全?
    答:选择信托公司要选择有丰富家族信托运作经验的、股东背景强大的(最好是国央企,注重信誉风险)、历史口碑良好的。在家族信托结构中设立监察人角色,监督信托资产的运行。尽早设立,并且在前期选择指令型的家族信托,让你和信托机构有一定时间互相了解和磨合,适当保留合理的取消条款,给自己设立后的退路。
    房产无法直接装入。是采用了SPV还是物业公司?商业地产?有租金收入?一般的信托公司都不会推荐把自住房产装进信托的。如果是以物业公司运作的情况还要复杂一些。
  2. 运行过程中是否有相关约束性措施?
    如上,设立监察人,签订合同时注意委托人权利义务,采用指令型的方式管控投资方向。
  3. 信托公司道德风险如何规避?
    在挑选信托公司的事前风控上做好。或者也可以考虑分拆成多个小的家庭信托。目前有一些信托公司正在探索家庭信托和不动产结合的可能性。还有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尽可能长久的自己来监察。
2024-05-29 15:26 来自北京 引用
0

玲音

赞同来自:

@九月森林
可能是怕后代一冲动就把本金给卖了,比如去救人,或者被杀猪盘套路、引诱赌博、吸毒、结婚……反正能力一般的人若是持有大量财富,就会成为围猎目标,有100种,甚至更多方法把钱弄走。
最终还是要以身强大,过多财富亦可能导致人沉沦或者灾祸。
2024-05-29 14:46 来自湖北 引用
0

knight314

赞同来自:

可以买一些保险,算是给以后孩子的生活有个托底吧。一代人管好自己的事情,与其留财给子女,不如留德。
或者有一个小团体(家族轮流管理,定期公开账目,每年分红)。投资策略可以按照全天候的策略去交易和管理。或者买不动产出租获得收益。
2024-05-29 13:56 来自浙江 引用
0

seancai110

赞同来自:

@lazioslg
国外比如诺贝尔奖金的操盘机构,一百多年了,依然很稳健在运营,诺奖每年越发越多,但奖金池依然越滚越大,永远发不完;不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制度,为什么这个机构能那么稳健,一百多年还尽心尽力在操持,这都跨越多少代人了;国内就缺这样一个有公信力的机构,其实不需要机构的操盘人有什么投资能力,只需要代持就可以,比如说,把一个股票的投资组合完整的托付给他们,他们无需任何主观上的思考,只是机械的每年股息到账后按原有...
诺贝尔奖的颁奖人是瑞典国王,相当于监管的是zf,这能比吗。
2024-05-29 13:30 来自广东 引用
1

eugeneshi - 投资能力还不错的python程序员

赞同来自: 过气交易员

我想问一下楼主是岁数大了还是身体出现什么状况了?其实不必忧虑,好好耐心培养孩子,把自己的技能传给孩子,即使没有钱孩子也不至于太差。
2024-05-29 13:23 来自江苏 引用
1

债券小白

赞同来自: lgs11

@蓝骑士
如果委托人不在了呢?委托人在世的时候应该不担心的,他担心自己不在了,被委托人没有这个能力管理好财产,那么难道不担心被委托人看不懂或者没兴趣看报告,最终报告流于形式,律师反正随便搞搞都能收到费用,结果还是靠律师和信托公司的职业道德,看他们会不会勾结起来。
第一个问题好解决,信托的委托人和受益人可以是一个人,第一代委托人过世后,可以让受益人作为第二代委托人,代代相传。
至于第二个问题,无解。理论上官员、法官都可能因为受贿而枉法,那么律师、会计师或其他任何人都无法自证清白。只能选择自己信任的人或者在委托合同上设计高额的赔偿。《西红市首富》里主角爷爷聘请的两个遗产律师不是就想把几百亿遗产鲸吞了吗?
2024-05-29 12:44 来自天津 引用
0

fanfunfan

赞同来自:

@Assnile
那些老虎打的都是假的?
那些老虎是盯着2000万资产以身试法的么?2000万资产要绕过银行内控而转移的话有没有成本?到手会是多少?你会不会因为国有大银行有老虎而不把钱(包括券商和基金托管账户)存在那里?你家的钱都是现金吗?
2024-05-29 12:25 来自江苏 引用
0

魍者之语

赞同来自:

@小廖
@魍者之语

感谢科普,请教家族信托目前的门槛是多少呢?一般都有哪些公司开展这个业务?
家族信托1000万,家庭信托100万(不建议)

这个业务所有信托公司都可以开展,但是建议重点关注2023年末信托规模过万亿的4家信托
2024-05-29 11:29 来自广东 引用
1

lgs11

赞同来自: mancin

张兰家族信托被击穿案二审败诉

百亿集团创始人临终“托孤”,财产却被律师“独吞”?独生女怒告四年终有结果
2024-05-29 10:51 来自江苏 引用
0

johnhsu

赞同来自:

@lazioslg
国外比如诺贝尔奖金的操盘机构,一百多年了,依然很稳健在运营,诺奖每年越发越多,但奖金池依然越滚越大,永远发不完;不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制度,为什么这个机构能那么稳健,一百多年还尽心尽力在操持,这都跨越多少代人了;国内就缺这样一个有公信力的机构,其实不需要机构的操盘人有什么投资能力,只需要代持就可以,比如说,把一个股票的投资组合完整的托付给他们,他们无需任何主观上的思考,只是机械的每年股息到账后按原有...
诺贝尔奖一直有接受其他人的捐款的,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2024-05-29 10:50 来自上海 引用
1

lgs11

赞同来自: seancai110

@lazioslg
国外比如诺贝尔奖金的操盘机构,一百多年了,依然很稳健在运营,诺奖每年越发越多,但奖金池依然越滚越大,永远发不完;不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制度,为什么这个机构能那么稳健,一百多年还尽心尽力在操持,这都跨越多少代人了;国内就缺这样一个有公信力的机构,其实不需要机构的操盘人有什么投资能力,只需要代持就可以,比如说,把一个股票的投资组合完整的托付给他们,他们无需任何主观上的思考,只是机械的每年股息到账后按原有...
不要每次都说诺贝尔奖金了,首先它不对外服务,私立机构。其次,历史上也曾经亏损不少。第三,因为名气大,政府对其审查非常严格

某种意义上这是特例

说个其他的国外有钱人都可以参加的信托机构吧

我只知道国内有钱人买的国外信托前几年也爆出过大雷,最后打官司诉讼。资产上亿乃至更高那种
2024-05-29 10:47 来自江苏 引用
5

九月森林

赞同来自: xzhdx 步行者 knight314 seancai110 过气交易员更多 »

@lazioslg
其实1000万现金的话,直接买成港股或B股的高股息率的股票(上百只股票的一个组合),平均每年吃7%的股息,永久持股吃息,股息复投,就可以保证世世代代衣食无忧了;只是这个投资组合,你委托给谁都不放心,委托给后代,害怕控不住,直接把股票卖了花掉;委托给任何一个机构,都害怕这个机构以后会不存在,甚至直接给你黑了;这就是一个痛点,国内就缺这样一个有公信力的机构,可以永久性的代持资产;就好比诺贝奖一样,有人...
可能是怕后代一冲动就把本金给卖了,比如去救人,或者被杀猪盘套路、引诱赌博、吸毒、结婚……反正能力一般的人若是持有大量财富,就会成为围猎目标,有100种,甚至更多方法把钱弄走。
2024-05-29 10:46 来自上海 引用
0

tomsh169

赞同来自:

还是不要想传承了吧.
2000万全部转为现金,自己有生之年持续投资,其中10%留存给后代.其余90%留生前遗嘱,身后一把捐给母校(有个资助方向更好).
2024-05-29 10:38 来自北京 引用
1

小镇

赞同来自: 过气交易员

@西楼
买多家保险公司的年金险是个办法之一,为了稳妥,买多个国家的保险公司年金险。基本能保证下一代生活,再往后的后代就不用管了。管也管不了
我觉得年金险其实就是干这个的。

不过我没研究过年金险。

虽然年金险利率不高,但是1000万太少,请不起专业的团队来投资和监控。如果信托什么的每年再扣管理费那可能还不如年金险。
2024-05-29 10:35 来自河北 引用
1

htlly

赞同来自: knight314

保险有类似的
不过年化收益可能就3%左右的样子
2024-05-29 10:32 来自四川 引用
0

看看不回

赞同来自:

@joy2015
资金放在别人手里永远有个坑等着你,无论国内外。
同样有风险,与其浪费高额管理费,还不如把资金分成几份,花几年时间自己建立资产池,分别投长期国债,红利etf,300etf,美股泡沫挤掉后标普和纳斯达克etf,新兴市场etf等。国债利息和红利etf分红覆盖孩子日常开支,股票etf负责资产跟得上通胀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2024-05-29 10:21 来自北京 引用
2

joy2015

赞同来自: zzlll tianhao

资金放在别人手里永远有个坑等着你,无论国内外。
同样有风险,与其浪费高额管理费,还不如把资金分成几份,花几年时间自己建立资产池,分别投长期国债,红利etf,300etf,美股泡沫挤掉后标普和纳斯达克etf,新兴市场etf等。国债利息和红利etf分红覆盖孩子日常开支,股票etf负责资产跟得上通胀
2024-05-29 10:10 来自江苏 引用
0

小廖

赞同来自:

@魍者之语

感谢科普,请教家族信托目前的门槛是多少呢?一般都有哪些公司开展这个业务?
2024-05-29 09:52修改 来自四川 引用
1

新万丰

赞同来自: mancin

那么多信托说暴雷就暴雷,还有信任?还敢信托?
2024-05-29 09:51 来自北京 引用
21

西楼

赞同来自: java100 tianhao lifcspicer 东海逍遥 Lee97 youinswufe 白金牛 snowman597 hantang001 gaokui16816888 seancai110 明园 困了学索隆 九月森林 水穷云起时 XIAOHULI92 Cogitators 夏天的夏天 跑路皮皮 好奇心135 过气交易员更多 »

教孩子主动投资很危险,一个是投资大师本来就很稀缺,投资大师的孩子还是投资大师的概率更小。不怕富二代吃喝玩乐,就怕富二代创业(或主动投资),最多告诉他,买巴菲特那样的建议标普500+沪深300被动型指数基金。

另外投资价格波动很大,很多人受不了这个波动,对孩子可能是个折磨
2024-05-29 09:32 来自山东 引用
10

魍者之语

赞同来自: zzlll 望南山 Lee97 yetoo wyxk7606 XIAOHULI92 影约 coolchan 过气交易员 kulersky更多 »

简单扫扫盲

目前大多数的信托公司都以受托人的角色为主,负责家族信托程序上的运作,委托人通常会自行或者另外聘请投资顾问负责投资决策,信托财产实际由保管银行保管。信托公司-投资顾问-保管银行三方分工互相监督,这个架构已经能保证正常情况下信托财产的安全。但各家信托公司的情况差异很大,可以参考四大行和农信社的区别,公司治理和信用水平相差很多。

委托人另外聘请法律顾问当然也没问题,对一般委托人作用不大,类比于普通家庭请保姆,看自己情况衡量。

前面说的是所有权角度的信托财产安全,但是从保值增值角度看,是另一个问题。首先,信托公司由于历史和机制问题,没有建设主动投资能力;其次,基于几万亿的信托规模,或者考虑几十年的时间周期,这样的视角下对收益和风险的认知是不符合普通客户的审美的。投资问题建议自己解决或者另找其他机构。

最后,不建议国内普通客户选择国外信托机构,除非自己的事业已经拓展到了国外,否则风险很大。
2024-05-29 09:11 来自广东 引用
2

火星兔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奇源村夫

信任是基础,也是最高境界。诚实是根本,也是最难做到的。
2024-05-29 09:11 来自广东 引用
6

cityrusher

赞同来自: Lee97 seancai110 牵手 困了学索隆 jjmdh 红糖饼更多 »

@债券小白
楼主可以自己花钱为信托计划聘请一个律师进行监督。
我就给一个信托负责过两年,去年交给一个新同事了。
我服务的那个信托虽然不是家族信托,但逻辑是一样的,就是按季度核查信托计划的投资及运营是否符合《信托合同》的约定,并向委托人出具《法律意见书》。
因为我的律师费是委托人出的,我的立场自然站在委托人一边。
我做的文档需要保密,这是网上搜的一个类似的东西,供参考。
信用风险没办法避免的,你律师费是委托人出的没错,如果一年律师费10w,信托公司给你100万,让你在他们掏空资产的时候闭嘴,我想99%的律师都会闭嘴的。
2024-05-29 08:57 来自上海 引用
3

哈利BABY

赞同来自: seancai110 困了学索隆 九月森林

@杨大壮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的情况跟你也差不多。原来你在担心身后事,我倒没想这么长远,但是我想过在我孩子再大些,我会主动把我的投资操作给孩子讲,投资中的大坑我也会给他说说,新闻里的有关钱的损失的故事也会给他讲讲。你也可以把你的经验教训和担心时常给孩子讲讲,慢慢来呗,做生意可以传承,手艺可以传承,很多工作也很适合传承,像医生,律师,耳濡目染的影响,投资也一样啊,也可以传承啊。至于信托这部分,都在夸国外,咱也...
投资技能还想着传承,那可比查理芒格牛逼多了。他只能告诫后代别瞎动配置的牛股资产,另外写的投资知识只留给能挥舞起剑的人。
2024-05-29 08:41 来自安徽 引用
0

Assnile

赞同来自:

@fanfunfan
国内金融机构里能让我信任的就是国有大银行,机构本身大而不能倒,员工进入门槛高以身犯险的机会成本较高,楼主2000万资产应该可以托付。再加个0就未必了,不过再加个0,托付成本可以更高一点,又有别的玩法了。
那些老虎打的都是假的?
2024-05-29 08:39 来自安徽 引用
3

lazioslg

赞同来自: 九天银河揽月 九月森林 过气交易员

@lgs11
说的对
那么
国外有这样一个有公信力的机构吗?门槛也比较低那种?或者两者不得兼?
也不是挑刺,纯粹问问
最后我觉得是否可以采用分立制衡的原理
比如说找了信托,再找个会计或者律师定期查账做第三方监管?宁可多花钱,买个安心
国外比如诺贝尔奖金的操盘机构,一百多年了,依然很稳健在运营,诺奖每年越发越多,但奖金池依然越滚越大,永远发不完;不知道他们用的是什么制度,为什么这个机构能那么稳健,一百多年还尽心尽力在操持,这都跨越多少代人了;国内就缺这样一个有公信力的机构,其实不需要机构的操盘人有什么投资能力,只需要代持就可以,比如说,把一个股票的投资组合完整的托付给他们,他们无需任何主观上的思考,只是机械的每年股息到账后按原有的股份比例再复投原股票就可以了,无论股价高低,就按分红当天的股价复投;股息的一小部分提取出来支付给财产的继承人当生活费;这样就可以保证,这笔财产永远在利滚利的越滚越大,同时财产的继承人世世代代都衣食无忧了;同理房产也是一样,机构代持房产,房子永远不能卖,每年收租金派发给继承人;这个机构核心就是公信力,解决了公信的问题,代持管理费再高都有人愿意托管,未来看国有大银行能不能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管理这项业务,这个方向一定是未来最有潜力的方向,有资产托管需求的富人太多了,而且会越来越多。
2024-05-29 08:29 来自新疆 引用
2

rzchen

赞同来自: 困了学索隆 红糖饼

@lgs11
说的对
那么
国外有这样一个有公信力的机构吗?门槛也比较低那种?或者两者不得兼?
也不是挑刺,纯粹问问
最后我觉得是否可以采用分立制衡的原理
比如说找了信托,再找个会计或者律师定期查账做第三方监管?宁可多花钱,买个安心
君不见毛国人在国外资产的下场?
2024-05-29 08:09 来自广东 引用
0

fanfunfan

赞同来自:

@fanfunfan
相信外人(别人的孩子)还是相信自己的孩子?
信托的本质是转移财产所有权才能实现所谓风险隔离,考虑到国内信托公司如中融等纷纷暴雷,信托不如不托,好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比啥都强。
国内金融机构里能让我信任的就是国有大银行,机构本身大而不能倒,员工进入门槛高以身犯险的机会成本较高,楼主2000万资产应该可以托付。再加个0就未必了,不过再加个0,托付成本可以更高一点,又有别的玩法了。
2024-05-29 07:37 来自上海 引用
1

fanfunfan

赞同来自: mancin

相信外人(别人的孩子)还是相信自己的孩子?
信托的本质是转移财产所有权才能实现所谓风险隔离,考虑到国内信托公司如中融等纷纷暴雷,信托不如不托,好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比啥都强。
2024-05-29 07:29 来自上海 引用
0

huxj2015

赞同来自:

啥也靠不住.................
2024-05-29 07:23 来自四川 引用
1

Panych88

赞同来自: 牵手

没钱的时候为没钱烦恼,有钱的时候为怎么守住钱烦恼,人啊!有钱没钱都烦恼
2024-05-29 07:21 来自浙江 引用
5

杨大壮

赞同来自: Lee97 九月森林 困了学索隆 过气交易员 搅拌更多 »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的情况跟你也差不多。

原来你在担心身后事,我倒没想这么长远,但是我想过在我孩子再大些,我会主动把我的投资操作给孩子讲,投资中的大坑我也会给他说说,新闻里的有关钱的损失的故事也会给他讲讲。你也可以把你的经验教训和担心时常给孩子讲讲,慢慢来呗,做生意可以传承,手艺可以传承,很多工作也很适合传承,像医生,律师,耳濡目染的影响,投资也一样啊,也可以传承啊。

至于信托这部分,都在夸国外,咱也不了解,咱们更不是外国人,要实事求是。另外,资金是自己的,钱到你手里了,也算跟你有缘分,更要对钱负责任,你的钱终究会给孩子,也要要求孩子对钱有责任,真是孩子不如你,那都是你的身后事了,你也看不到了,还关心那干什么。
2024-05-29 07:15 来自山东 引用
0

稻草人cj

赞同来自:

@MHZY
多买些房,特别是不好卖的房子,其它靠不住
我感觉房子这个不靠谱,以后人越来越少,房子不值钱了!只有住属性,没有商品属性!
2024-05-29 06:32 来自浙江 引用
0

草草说说

赞同来自:

楼主可能不知道什么叫家族信托,这也难怪,现在银行卖个理财产品都自称家族信托。
问题的本质是,小几千万的资产能不能请到长期、可靠的管理人员?专属的肯定不可能,只能是买个产品。我觉得可以考虑去香港买个保险。
2024-05-29 06:04 来自浙江 引用
2

蓝骑士

赞同来自: 雪泥鸿影 过气交易员

@债券小白
楼主可以自己花钱为信托计划聘请一个律师进行监督。我就给一个信托负责过两年,去年交给一个新同事了。我服务的那个信托虽然不是家族信托,但逻辑是一样的,就是按季度核查信托计划的投资及运营是否符合《信托合同》的约定,并向委托人出具《法律意见书》。因为我的律师费是委托人出的,我的立场自然站在委托人一边。我做的文档需要保密,这是网上搜的一个类似的东西,供参考。
如果委托人不在了呢?委托人在世的时候应该不担心的,他担心自己不在了,被委托人没有这个能力管理好财产,那么难道不担心被委托人看不懂或者没兴趣看报告,最终报告流于形式,律师反正随便搞搞都能收到费用,结果还是靠律师和信托公司的职业道德,看他们会不会勾结起来。
2024-05-29 06:01 来自浙江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4-06-20 21:46
  • 浏览: 13892
  • 关注: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