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大部分集中在利差套息交易,还有日本gdp增长乏力。但实际上日本更大的问题是老龄化。
随着日本人口的迅速老龄化,全国范围内有13.6%的房屋处于空置状态;也就是日本每7套房子,差不多就有1套是没人住的。
日本首都东京为例,在最核心的港区、千代田区,房价已经达到每平米100万日元(约合6万元人民币)。日本约1.26亿的总人口中,有28%以上的人口超过65岁,这一比例在德国、美国、印度分别为21%、15%和6%。日本共同社周五报道,日本政府、执政联盟考虑国家支出超过20万亿日元(约1333亿美元),以资助经济刺激计划。
日本最大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房屋需求下降空置,同时引发了税收增加和长期低利率;在通胀稳定时期还好,一旦能源和粮食涨价,货币汇率跳水叠加效应就迅速导致严重后果。除了自己印钞买国债量化宽松,似乎没有别的选择。

XIAOHULI92 - 唯自渡方是真渡
昨天又出经济刺激政策了。mmt继续搞下去,你猜破200行不行??71.6万亿,那铁定破200了。再跌越南人都不肯去做研修生了。。
日本经济是没有活力的,上面的老人不肯放权,只能继续失落下去。中国虽然也有体制内还在用着windows98,但总不能有人用3.5软盘了吧。我上大学的时候还有门外教课专门教怎么在日本企业里使用各种文具用品。是的,他们连怎么用都有要求,就这么抠细节怎么可能在大方向上发展的好。见过订书钉需要钉在什么位置,订的不好要重订的么。以后日本年轻人来...

赞同来自: 画眉 、小白律师 、blacklevi0823
疫情因素和战争因素对金融业、旅游业、娱乐产业、教育产业、科技服务业、信息产业、奢侈品行业以及律师、顾问……,聚集了大量资本、人力。
而必要吃穿住行还不能少,相对影响小点。

赞同来自: ken666
古代的人口问题是底层逻辑,不是统治阶层逻辑,统治阶层要的是他们能长久稳定地收割,不能实现这个逻辑的人口或者阻碍实现这个逻辑的人口是不需要的,肉体消灭是基础操作人口要匹配生产力的。过多的人口导致资源分配困难必然动乱战争。
当然个别地区自古出叛逆的除外

赞同来自: 画眉 、yuanzhangsufe 、过眼云烟 、PeekABoo777 、ericericeric 、 、 、 、更多 »
请教下,美国国债规模也不小,为啥敢于大幅的加息呢?2020年,白宫在0利率时借了大约10万亿长债。后来花了6万亿左右。今年这些长债跌至80元,白宫盘了盘手里没花掉的,额外再借几万亿短债,回购了长债。一借一还,净赚2万亿美元。两年间利息支出为0。
(具体数字不准确,原理就这么个原理)2021年因为白宫还要借,联储不顾通胀暴增,仍然维持0利率,一直等到白宫的借款过会,才开启加息。
在白宫口袋见底之前,联储会一直加息。通胀不够白宫造,失业上升寄支票。
见底的时间点我大胆瞎猜是,2023年底。

赞同来自: wangcaidu 、画眉 、蝶之梦 、跑路皮皮 、ken666 、 、 、 、 、 、 、 、更多 »
我一直很好奇的是,以前古代战争青壮年大量减少,同时惨烈的战争动不动就来个屠城,他们就不需要面对人口问题吗?古代大动乱和战争,一般都是养不活这么多人,人太多,所以通过战争动乱消灭一半以上人口,然后恢复生态平衡后,又开始休养生息恢复中,周而复始
虽然现在科技发展,能解决大部分人的口粮问题。
但是欧美占领金融科技最顶层,所以能过上悠闲又舒坦日子。
现在中国也想占领金融科技最顶层,中国+欧美,20亿人口,就现在科技和水平,哪些发展中国家哪里养的起。
这是个无法调解的矛盾。
所以才说现在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赞同来自: 画眉 、天天123 、蓝笛传声 、xiaocongcong 、IH2212 、 、更多 »
你TM要笑死我,能不能有点常识,日本不加息是因为日本庞大的国债导致日本不敢加息。日本基本上一直都是0利率。你逗我笑呢,主权内债也能算债?你以为越南韩国这种想加息吗,他们发展全靠借美元债,不加息就要被挤兑了,日本手上一万亿美元外汇为什么要跟着加息,不加息保资产价格才是正确的做法,加息只会死得更快,一旦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导致整个社会资不抵债比那点外汇流出危害大多了,当年日本加息导致房地产崩溃的后果还不够痛吗。按你的说法中国也是因为庞大国债不肯加息?你就想想要是中国加息导致中房崩了啥后果,换成日债一个道理。
别动不动就笑死,多学点经济学,本币主权债务违约除了毛子之外没第二个国家干得出来,只要是有能力的政府本币主权债务有1000种办法解决,相比而言外币主权债务才是危害更大的

XIAOHULI92 - 唯自渡方是真渡
日本经济是没有活力的,上面的老人不肯放权,只能继续失落下去。中国虽然也有体制内还在用着windows98,但总不能有人用3.5软盘了吧。我上大学的时候还有门外教课专门教怎么在日本企业里使用各种文具用品。是的,他们连怎么用都有要求,就这么抠细节怎么可能在大方向上发展的好。见过订书钉需要钉在什么位置,订的不好要重订的么。以后日本年轻人来中国工作也不是新鲜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其实要了解日本,得多看他们历史。中日虽然一衣带水,但是民族调性相差是比较大的,不能一概而论。


赞同来自: 画眉 、熊市手册 、pigpeppa 、XIAOHULI92
日本经济的本质问题是:当年和美国的贸易战输了,后果就只能是一次又一次被收割。
日本现在只不过是新一轮被收割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