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赞同来自: fengxubryan
中航产融在2008年、2009年、2010年期间发生了以下重要事件:最近一家接一家申请主动退市,很好奇是不是有重新上市的案例,这不中航产融它自己就经历过了,退市前最低跌到2007年退市前收盘价0.41,2012年恢复上市开盘2.8,收盘1.83,4倍~7倍,这化债效果不错啊。
2008年
资本缩减重组:2008年,北亚集团(中航产融的前身)因经营困境,通过资本缩减重组,注册资本从9.8亿元降至2.74亿元。
2009年-2010年
暂停上市:2007年公司因连续亏损被暂停上市,直到2012年才恢复上市。
退市情况
中航产融并未在2008-2010年期间退市,而是在2007年因连续亏损被暂停上市,直到2012年才恢复上市。2025年,中航产融因经营面临重大不确定性,主动撤回其在上交所的上市交易。


9
赞同来自: franckC 、wugreat 、luffy27 、ltzh 、浪花1990 、 、 、 、更多 »
公司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受业务结构调整影响,营收及手续费收入下降;同时,宏观经济下行导致资产价格承压,其持有的资产账面价值缩水,全年计提资产减值超22亿元。
公司曾于2024年1月向控股股东转让8家参股公司股份,回笼资金53.61亿元,但此举未能扭转颓势。
3月21日,中航产融因6年前与中国人寿的股权回购纠纷被起诉,涉案金额达27.1亿元,进一步拖累其风险化解进程。
退市需经4月14日股东大会审议,并获中航工业及监管层批准。若通过,公司将在15个交易日内提交退市申请。退市后,中航产融明确表示暂无资产注入、并购或重新上市计划,未来重心为“风险化解”。
中航工业老总都进监狱了,前任也悄然隐退,中航产融都是这十年来的烂账,新冠不背了
公司曾于2024年1月向控股股东转让8家参股公司股份,回笼资金53.61亿元,但此举未能扭转颓势。
3月21日,中航产融因6年前与中国人寿的股权回购纠纷被起诉,涉案金额达27.1亿元,进一步拖累其风险化解进程。
退市需经4月14日股东大会审议,并获中航工业及监管层批准。若通过,公司将在15个交易日内提交退市申请。退市后,中航产融明确表示暂无资产注入、并购或重新上市计划,未来重心为“风险化解”。
中航工业老总都进监狱了,前任也悄然隐退,中航产融都是这十年来的烂账,新冠不背了

8
赞同来自: luffy27 、dingpenglei 、skyblue777 、老等76 、lucylv 、 、 、更多 »
只有接近3%的溢价。
只有和玉龙一样,开盘砸至跌停,然后慢慢进行一轮大换手,才说有可能让中小股东的票仓有一个置换。
但问题是,中航产融单股本就有88亿,且价格与去年十月底持平。
也就是说近半年进来的人都是不赚钱的。
所以即便砸至跌停,也有人愿意买,未必有那么多对手盘愿意卖。
而且我在做玉龙至少,也有研究一些类似的主动退市票。
通常再次停牌的前一天,会距离行权日有一个大概1%-2%的空间,来留给接手筹码博弈过会的最后一棒。
我想说这次中航产融给出的想象空间太小了,博弈风险敞口大,且不确定因素会比玉龙更多。
只有和玉龙一样,开盘砸至跌停,然后慢慢进行一轮大换手,才说有可能让中小股东的票仓有一个置换。
但问题是,中航产融单股本就有88亿,且价格与去年十月底持平。
也就是说近半年进来的人都是不赚钱的。
所以即便砸至跌停,也有人愿意买,未必有那么多对手盘愿意卖。
而且我在做玉龙至少,也有研究一些类似的主动退市票。
通常再次停牌的前一天,会距离行权日有一个大概1%-2%的空间,来留给接手筹码博弈过会的最后一棒。
我想说这次中航产融给出的想象空间太小了,博弈风险敞口大,且不确定因素会比玉龙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