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发可转债的公司,绝大多数都是不想还钱的。能促转股,谁想还钱呀?
但是在实操过程中,有数量不小的一批公司,选择践行了帕金森定律,可转债不拖到最后两年不会着急。甚至,有些实控人,拖到了最后两年,想了想认为还钱也行的。能做出最大诚意的促转股动作就是下修。更有甚者,抱怨行业因素抱怨大环境因素,觉得看不到希望连下修都免了,直接等到期还钱。
对于可转债促转股这件事,我发现投资者跟上市公司沟通(尤其是小公司)是有明显积极作用的,无论是证券部的员工,证代,董秘,还是职业经理人的管理层,都希望可转债早点解决。前3者可能是认为可转债存续,需要发的公告和事项偏多增加了工作量,后者大概率是认为可转债带来的利息计提会影响净利润,从而影响了职业经理人的业绩考核。所以投资者打电话去沟通,大概率内部有人认可你的观点,说话也就相对投机一些,那么能够获取的有效信息会跟充分一些。
总结来说,就是这些人都不持有股份,为了自己的利益希望可转债促转股。那么最好下修到底,反正我们没有股权没地方稀释去。劝下修,某些情况下就成了公司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说服实控人的任务了。
那么,问题来了,实控人什么情况下会被打动?
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很多时候中小投资者甚至公司证券部都不能直接对接到董事长或者实控人,那么我们说的说服必须通过提供相关的市场案例,通过公司管理层才能向上传达。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而且还会受到各环节的不可控因素干扰。(不过成功了收益很大,例如劝修改不向下修正时间。劝失败平盘跑,劝成功绝对是大肉)
现在我想把问题简化一下。既然我们经常把可转债比作学生,有行情早的称为“好学生”,迟迟没能强赎的称为“坏学生”,强赎称为“毕业”。我们现在也不妨把劝说的对象改成“学生”,总归有聪明的和笨的学生,对学习上心的和对学习不上心的学生。聪明的且上心的学生成绩一直优秀;笨的且不上心的学生压根不用劝,劝了也学不好。做老师或者做家长真正能够帮助的是“聪明但不上心的”,如果能劝这个孩子立志于学习,带来的改变一定是巨大的。
可转债和学生一定程度还真是能够类比的,因为:学生有天赋跟公司有基本面一样;学生有父母,正如可转债背后有上市公司,可转债不还钱可以说公司有钱,小孩不学习可以说父母有钱以后工作安排好了没必要好好学习;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小孩好好学习,小孩自己一定程度上也想,但是“太辛苦”的话就没必要,跟某些转债心态类似。
请问大家身边有类似的案例吗?无论是劝可转债公司,还是劝小孩学习。
PS 我现在身边就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杭州的大中产,孩子智力没问题但是对学习是无所谓的态度。所以没门科目都是差不多的分数80分左右,补课完全没效果。我归因下来是孩子对成绩好这件事情没有欲望,考查了家长也就简单批评一下。寒假张罗家长把小孩送我工作室,我打算用10天左右扭转这个孩子的精神面貌。
现在我想的是先阅读一些文献,例如《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之类的书籍,同时积极跟有类似案例处理经验的人士交流。上集思录发帖就是其中一步,我相信高净值人士对培养继承人这件事情一定有独到的见解。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分享,有价值的回答能帮到很多人,谢谢!
但是在实操过程中,有数量不小的一批公司,选择践行了帕金森定律,可转债不拖到最后两年不会着急。甚至,有些实控人,拖到了最后两年,想了想认为还钱也行的。能做出最大诚意的促转股动作就是下修。更有甚者,抱怨行业因素抱怨大环境因素,觉得看不到希望连下修都免了,直接等到期还钱。
对于可转债促转股这件事,我发现投资者跟上市公司沟通(尤其是小公司)是有明显积极作用的,无论是证券部的员工,证代,董秘,还是职业经理人的管理层,都希望可转债早点解决。前3者可能是认为可转债存续,需要发的公告和事项偏多增加了工作量,后者大概率是认为可转债带来的利息计提会影响净利润,从而影响了职业经理人的业绩考核。所以投资者打电话去沟通,大概率内部有人认可你的观点,说话也就相对投机一些,那么能够获取的有效信息会跟充分一些。
总结来说,就是这些人都不持有股份,为了自己的利益希望可转债促转股。那么最好下修到底,反正我们没有股权没地方稀释去。劝下修,某些情况下就成了公司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说服实控人的任务了。
那么,问题来了,实控人什么情况下会被打动?
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很多时候中小投资者甚至公司证券部都不能直接对接到董事长或者实控人,那么我们说的说服必须通过提供相关的市场案例,通过公司管理层才能向上传达。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而且还会受到各环节的不可控因素干扰。(不过成功了收益很大,例如劝修改不向下修正时间。劝失败平盘跑,劝成功绝对是大肉)
现在我想把问题简化一下。既然我们经常把可转债比作学生,有行情早的称为“好学生”,迟迟没能强赎的称为“坏学生”,强赎称为“毕业”。我们现在也不妨把劝说的对象改成“学生”,总归有聪明的和笨的学生,对学习上心的和对学习不上心的学生。聪明的且上心的学生成绩一直优秀;笨的且不上心的学生压根不用劝,劝了也学不好。做老师或者做家长真正能够帮助的是“聪明但不上心的”,如果能劝这个孩子立志于学习,带来的改变一定是巨大的。
可转债和学生一定程度还真是能够类比的,因为:学生有天赋跟公司有基本面一样;学生有父母,正如可转债背后有上市公司,可转债不还钱可以说公司有钱,小孩不学习可以说父母有钱以后工作安排好了没必要好好学习;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小孩好好学习,小孩自己一定程度上也想,但是“太辛苦”的话就没必要,跟某些转债心态类似。
请问大家身边有类似的案例吗?无论是劝可转债公司,还是劝小孩学习。
PS 我现在身边就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杭州的大中产,孩子智力没问题但是对学习是无所谓的态度。所以没门科目都是差不多的分数80分左右,补课完全没效果。我归因下来是孩子对成绩好这件事情没有欲望,考查了家长也就简单批评一下。寒假张罗家长把小孩送我工作室,我打算用10天左右扭转这个孩子的精神面貌。
现在我想的是先阅读一些文献,例如《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之类的书籍,同时积极跟有类似案例处理经验的人士交流。上集思录发帖就是其中一步,我相信高净值人士对培养继承人这件事情一定有独到的见解。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分享,有价值的回答能帮到很多人,谢谢!
1
jjjlcym - 做“基金经理”之梦
赞同来自: heaven32006
我觉得这两件事是有相通之处的。
发行人诉求这块跟小孩教育都是我们可以试图影响,但又没有形成系统性方法论的领域。与此可转债和教育交叉领域还有,发可转债的公司意识到二代不准备接班,所以选择尽可能套现和可转债转股。只要实控人起了套现的心思,方法还不是多种多样,假离婚,找私募协议转让......
所以放在一起写了。任何一件事情的解决思路都可能让研究另一件事情的人得到启发。纠结偏不偏题意义不大,又不是命题作文。
发行人诉求这块跟小孩教育都是我们可以试图影响,但又没有形成系统性方法论的领域。与此可转债和教育交叉领域还有,发可转债的公司意识到二代不准备接班,所以选择尽可能套现和可转债转股。只要实控人起了套现的心思,方法还不是多种多样,假离婚,找私募协议转让......
所以放在一起写了。任何一件事情的解决思路都可能让研究另一件事情的人得到启发。纠结偏不偏题意义不大,又不是命题作文。
4
赞同来自: zcgh 、happysam2018 、stylexf 、lixianghui1982
前面写得挺好的,后面写80分的孩子偏题了,而且是瞎操心了,我就觉得80分挺好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好,比100分都好。
0
解决转股,1是业绩,2是风,3是下修
没有谁能保证自己后面5年的业绩高速增长。
而2就是操控二级市场,这个风险更大更不确定。
而3实质也是依赖于2,也是等风来。没风来,下修3-5次也解决不了转债。
没有谁能保证自己后面5年的业绩高速增长。
而2就是操控二级市场,这个风险更大更不确定。
而3实质也是依赖于2,也是等风来。没风来,下修3-5次也解决不了转债。
7
赞同来自: topdeck 、枫林随手记 、happysam2018 、jackymin001 、elodia 、 、更多 »
还钱的才是好公司,躺平的才是真聪明。
如果经济真要低迷几十年,那不扩张不扩产才是正确的。
孩子也一样
如果经济真要低迷几十年,那不扩张不扩产才是正确的。
孩子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