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征兆立即豁免科技类,说明美国科技大佬话语权很强,老美利益优先不爱面子的优秀制度在发挥作用。
老美持续内乱。马斯克已离席,顶层精英都在骂川普(民主党居多),美联储也不同向,指标(股市,债市)也很差。后边会不会众叛亲离。如果内乱强化,向底层发展制衡就更大了。
下周马上公关周边了,先稳住小弟,给点好处,跟咱们一起,破坏敌人的阴谋。跟踪看看效果。
除老美外西方弄个谁也不帮就行。
有个战略判断,用来决定仓位,反正自己的钱自己决策自己负责。下周计划提升仓位了。
青岛港最近跌的挺多,好像是码头堆太多货了,对等关税直接影响业绩,要是有缓解迹象,价格合适买点。还有美的,如果周一不大涨的话,加点仓位。
老美持续内乱。马斯克已离席,顶层精英都在骂川普(民主党居多),美联储也不同向,指标(股市,债市)也很差。后边会不会众叛亲离。如果内乱强化,向底层发展制衡就更大了。
下周马上公关周边了,先稳住小弟,给点好处,跟咱们一起,破坏敌人的阴谋。跟踪看看效果。
除老美外西方弄个谁也不帮就行。
有个战略判断,用来决定仓位,反正自己的钱自己决策自己负责。下周计划提升仓位了。
青岛港最近跌的挺多,好像是码头堆太多货了,对等关税直接影响业绩,要是有缓解迹象,价格合适买点。还有美的,如果周一不大涨的话,加点仓位。

1
赞同来自: 理想已实现
叭叭搁这儿分析半天
人家昨天半夜又发truth social否认豁免了
你是信一个朝令夕改的草台班子有所谓的“大棋”“大计划”,还是信我是秦始皇?
人家昨天半夜又发truth social否认豁免了
你是信一个朝令夕改的草台班子有所谓的“大棋”“大计划”,还是信我是秦始皇?

美东时间周日下午,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TruthSocial上对豁免的消息表示,并声称仍将在所谓的“国家安全关税调查中”对半导体和电子产品供应链“重点关注”。
“对于其他国家用来对付我们的不公平贸易平衡和非货币关税壁垒,没有国家能‘逃离’惩罚,”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上周五没有宣布关税‘例外’...它们只是转移到不同的关税‘类别’。假新闻媒体知道这一点,但拒绝报道。在即将进行的国家安全关税调查中,我们仍将关注半导体和整个电子产品供应链。”

0
@aiplus
一、核心政策框架与目标
问题诊断:
美元高估困境:作者认为美元因全球储备货币地位被长期高估,导致美国制造业竞争力下降、贸易逆差扩大,而其他国家通过“搭便车”享受美国提供的安全伞和流动性,却未公平分担成本。
特里芬悖论:美国需通过经常账户赤字输出美元储备,但伴随全球经济规模扩大,这一负担日益沉重,挤压本国可贸易部门(如制造业)。
政策工具:
关税:作为主要手段,旨在增加财政收入、迫使贸易伙伴货币贬值(抵消通胀),并重构供应链。
汇率干预:通过多边协议(如“海湖庄园协议”)或单边措施(如对美债储备征收“使用费”)压低美元,提升出口竞争力。
终极目标:
再工业化:通过关税和汇率调整,将全球需求重新分配至美国制造业。
成本共担:要求盟友和贸易伙伴分担美国提供安全伞和储备货币的成本。
二、逻辑链条的合理性分析
关税与货币抵消的可行性:
历史经验:2018-2019年对华关税期间,人民币贬值约13.7%,抵消了约75%的关税通胀效应(宏观数据)。但微观研究(如Cavallo et al., 2021)显示企业短期内全额转嫁关税,汇率传导不完全。
矛盾点:
若货币完全抵消,关税无法重构贸易流向(因价格不变),仅实现财政收入转移;
若货币不抵消,则通胀压力上升,需美联储加息,可能引发衰退。
“特里芬悖论”的适用性争议:
过时性批评:当前全球货币体系已非布雷顿森林时代,美元储备需求弹性下降(如去美元化趋势、数字货币崛起),且美国GDP占比(26%)远高于1960年代(40%),作者高估了“高估”程度。
替代方案缺失:尽管提到人民币、欧元等替代货币的局限性,但未充分考虑加密货币、黄金或区域货币联盟(如金砖国家)的潜在冲击。
汇率干预的潜在风险:
多边协议(“海湖庄园协议”):假设盟友(如欧盟、日韩)愿配合美元贬值,但当前欧洲经济疲软、中国依赖出口,实际合作意愿极低。
单边措施(IEEPA):对美债储备征税可能引发抛售,推高长期利率,反噬美国财政可持续性(2025年赤字达GDP 7%)。
三、关键矛盾与漏洞
目标冲突:
短期 vs 长期:关税需美元升值抵消通胀,但长期需美元贬值提升竞争力,政策时序难以协调。
安全与经济的割裂:将贸易伙伴的防务支出与关税挂钩(如北约国家),可能削弱联盟凝聚力,反而加剧地缘风险。
数据假设问题:
最优关税率(20%):引用的理论模型(Costinot & Rodriguez-Clare, 2014)未考虑报复性关税和供应链断裂成本,实际阈值可能更低。
Z国经济脆弱性:假设中国因资本管制和债务问题(350% GDP)易受冲击,但未分析其外汇管制和国内政策工具箱的缓冲能力。
政治可行性缺失:
美联储独立性:假设美联储会配合财政部干预汇率,但鲍威尔曾强调“政策独立性”,且市场可能视其为政治化操作,加剧波动。
国内阻力:农业和能源出口州(特朗普基本盘)依赖强势美元和自由贸易,高关税或导致内部分裂。
四、情景推演与市场影响
基准情景(渐进式关税):
短期:分阶段加征关税至17%,美元小幅升值(3-5%),通胀温和上升(0.5%以内)。
长期:若货币抵消失效,供应链转移推高通胀,美联储被迫加息,美股回调10-15%。
激进情景(汇率干预):
多边协议失败:盟友拒绝合作,美元维持高位,关税战升级,全球贸易量收缩5%。
单边措施:美债遭抛售,10年期收益率突破5.5%,科技股(依赖低利率)暴跌20%。
黑天鹅情景:
Z国反制:限制稀土出口或抛售美债,引发美元流动性危机。
数字货币替代加速:比特币、CBDCs分流美元储备需求,长期削弱美元地位。
五、结论:政策落地的核心障碍
经济逻辑缺陷:高估货币抵消的自动性,低估报复和供应链粘性。
政治现实约束:盟友合作意愿低,国内利益集团博弈激烈。
市场反身性风险:政策信号可能提前触发资本外逃或利率飙升,反噬政策目标。
最终评价:本文为特朗普团队提供了一套“理想化”政策蓝图,但缺乏对复杂动态系统的敬畏。若强行推进,可能引发“搬石砸脚”效应——加剧而非缓解美国的经济失衡。投资者需警惕政策波动期的股债双杀,并关注黄金、比特币和非美供应链资产的避险价值。
----deepseek点评
别下大棋了重新分析:特朗普潜在贸易与货币政策的核心逻辑与矛盾点
读一读这个吧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MjY1MzM5Nw==&mid=2247492230&idx=1&sn=7e2fbd24f406259101e431ecf876895b&scene=21#wechat_redirect
一、核心政策框架与目标
问题诊断:
美元高估困境:作者认为美元因全球储备货币地位被长期高估,导致美国制造业竞争力下降、贸易逆差扩大,而其他国家通过“搭便车”享受美国提供的安全伞和流动性,却未公平分担成本。
特里芬悖论:美国需通过经常账户赤字输出美元储备,但伴随全球经济规模扩大,这一负担日益沉重,挤压本国可贸易部门(如制造业)。
政策工具:
关税:作为主要手段,旨在增加财政收入、迫使贸易伙伴货币贬值(抵消通胀),并重构供应链。
汇率干预:通过多边协议(如“海湖庄园协议”)或单边措施(如对美债储备征收“使用费”)压低美元,提升出口竞争力。
终极目标:
再工业化:通过关税和汇率调整,将全球需求重新分配至美国制造业。
成本共担:要求盟友和贸易伙伴分担美国提供安全伞和储备货币的成本。
二、逻辑链条的合理性分析
关税与货币抵消的可行性:
历史经验:2018-2019年对华关税期间,人民币贬值约13.7%,抵消了约75%的关税通胀效应(宏观数据)。但微观研究(如Cavallo et al., 2021)显示企业短期内全额转嫁关税,汇率传导不完全。
矛盾点:
若货币完全抵消,关税无法重构贸易流向(因价格不变),仅实现财政收入转移;
若货币不抵消,则通胀压力上升,需美联储加息,可能引发衰退。
“特里芬悖论”的适用性争议:
过时性批评:当前全球货币体系已非布雷顿森林时代,美元储备需求弹性下降(如去美元化趋势、数字货币崛起),且美国GDP占比(26%)远高于1960年代(40%),作者高估了“高估”程度。
替代方案缺失:尽管提到人民币、欧元等替代货币的局限性,但未充分考虑加密货币、黄金或区域货币联盟(如金砖国家)的潜在冲击。
汇率干预的潜在风险:
多边协议(“海湖庄园协议”):假设盟友(如欧盟、日韩)愿配合美元贬值,但当前欧洲经济疲软、中国依赖出口,实际合作意愿极低。
单边措施(IEEPA):对美债储备征税可能引发抛售,推高长期利率,反噬美国财政可持续性(2025年赤字达GDP 7%)。
三、关键矛盾与漏洞
目标冲突:
短期 vs 长期:关税需美元升值抵消通胀,但长期需美元贬值提升竞争力,政策时序难以协调。
安全与经济的割裂:将贸易伙伴的防务支出与关税挂钩(如北约国家),可能削弱联盟凝聚力,反而加剧地缘风险。
数据假设问题:
最优关税率(20%):引用的理论模型(Costinot & Rodriguez-Clare, 2014)未考虑报复性关税和供应链断裂成本,实际阈值可能更低。
Z国经济脆弱性:假设中国因资本管制和债务问题(350% GDP)易受冲击,但未分析其外汇管制和国内政策工具箱的缓冲能力。
政治可行性缺失:
美联储独立性:假设美联储会配合财政部干预汇率,但鲍威尔曾强调“政策独立性”,且市场可能视其为政治化操作,加剧波动。
国内阻力:农业和能源出口州(特朗普基本盘)依赖强势美元和自由贸易,高关税或导致内部分裂。
四、情景推演与市场影响
基准情景(渐进式关税):
短期:分阶段加征关税至17%,美元小幅升值(3-5%),通胀温和上升(0.5%以内)。
长期:若货币抵消失效,供应链转移推高通胀,美联储被迫加息,美股回调10-15%。
激进情景(汇率干预):
多边协议失败:盟友拒绝合作,美元维持高位,关税战升级,全球贸易量收缩5%。
单边措施:美债遭抛售,10年期收益率突破5.5%,科技股(依赖低利率)暴跌20%。
黑天鹅情景:
Z国反制:限制稀土出口或抛售美债,引发美元流动性危机。
数字货币替代加速:比特币、CBDCs分流美元储备需求,长期削弱美元地位。
五、结论:政策落地的核心障碍
经济逻辑缺陷:高估货币抵消的自动性,低估报复和供应链粘性。
政治现实约束:盟友合作意愿低,国内利益集团博弈激烈。
市场反身性风险:政策信号可能提前触发资本外逃或利率飙升,反噬政策目标。
最终评价:本文为特朗普团队提供了一套“理想化”政策蓝图,但缺乏对复杂动态系统的敬畏。若强行推进,可能引发“搬石砸脚”效应——加剧而非缓解美国的经济失衡。投资者需警惕政策波动期的股债双杀,并关注黄金、比特币和非美供应链资产的避险价值。
----deepseek点评

0
别下大棋了
读一读这个吧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MjY1MzM5Nw==&mid=2247492230&idx=1&sn=7e2fbd24f406259101e431ecf876895b&scene=21#wechat_redirect
读一读这个吧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3MjY1MzM5Nw==&mid=2247492230&idx=1&sn=7e2fbd24f406259101e431ecf876895b&scene=21#wechat_redirect
本文作者Miran是Trump的首席经济学家。该文发布于去年11月,被视为臆想中的《海湖庄园协议》之源。

3
eaglex - 不过是挑个自己喜欢的结局
@牛村老叟
而所有的可能 你都导向有利于特朗普的一面
作为两个几千里外的小老百姓 我们都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
时间来证明吧
两党内斗的历史背景 美国两党之间的斗争可以追溯至建国初期,类似于《潜伏》中余则成所说的“军统和中统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歇过”(除非一方或双方都不存在了)。民主党对特朗普的指控可以被视为这种政治斗争的一部分,而非单纯的法律问题。这种背景下,指控可能带有政治目的,未必完全基于事实。公众人物的特殊处境 公众人物,尤其是像特朗普这样的话题性人物,常常因为言论或行为被放大解读。正如所言,“一个人可以努力成为好...你可以数一数你这段文字里有多少 可能
而所有的可能 你都导向有利于特朗普的一面
作为两个几千里外的小老百姓 我们都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
时间来证明吧

0
@eaglex
公众人物的特殊处境 公众人物,尤其是像特朗普这样的话题性人物,常常因为言论或行为被放大解读。正如所言,“一个人可以努力成为好人,但未必可以避免成为被告”。特朗普的“大嘴巴”风格确实容易引发争议,但这并不等同于违法行为。他在公开场合的言论可能更多是为了吸引注意力,而非实际操纵市场。
比特币发行的时间点 关于特朗普家族发行比特币的指控,可以强调时间点的重要性。根据公开信息,特朗普家族的比特币相关项目是在他上台之前启动的。因此,这是否构成利益冲突需要进一步分析,但从时间上看,直接关联性可能较弱。
利益冲突的复杂性 虽然特朗普家族的加密货币项目引发了利益冲突的担忧,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利益冲突在政商关系中并不罕见。关键在于是否有明确的证据表明特朗普利用职权为家族项目谋利。目前,相关指控更多是基于猜测,而非确凿证据。
民主党已经去SEC状告特冷普操纵市场了 你还在这 站不住脚 =。=两党内斗的历史背景 美国两党之间的斗争可以追溯至建国初期,类似于《潜伏》中余则成所说的“军统和中统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歇过”(除非一方或双方都不存在了)。民主党对特朗普的指控可以被视为这种政治斗争的一部分,而非单纯的法律问题。这种背景下,指控可能带有政治目的,未必完全基于事实。
更别提特朗普在之前的视频里公开说身边的某个幕僚分别赚了几十亿刀
还有还没上台 全家就发行比特币割韭菜
公众人物的特殊处境 公众人物,尤其是像特朗普这样的话题性人物,常常因为言论或行为被放大解读。正如所言,“一个人可以努力成为好人,但未必可以避免成为被告”。特朗普的“大嘴巴”风格确实容易引发争议,但这并不等同于违法行为。他在公开场合的言论可能更多是为了吸引注意力,而非实际操纵市场。
比特币发行的时间点 关于特朗普家族发行比特币的指控,可以强调时间点的重要性。根据公开信息,特朗普家族的比特币相关项目是在他上台之前启动的。因此,这是否构成利益冲突需要进一步分析,但从时间上看,直接关联性可能较弱。
利益冲突的复杂性 虽然特朗普家族的加密货币项目引发了利益冲突的担忧,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利益冲突在政商关系中并不罕见。关键在于是否有明确的证据表明特朗普利用职权为家族项目谋利。目前,相关指控更多是基于猜测,而非确凿证据。

9
eaglex - 不过是挑个自己喜欢的结局
赞同来自: 塔塔桔 、跑路皮皮 、红糖饼 、luyisa 、等一万年 、 、 、 、更多 »
@牛村老叟

更别提特朗普在之前的视频里公开说身边的某个幕僚分别赚了几十亿刀
还有还没上台 全家就发行比特币割韭菜
这种看法实在难以苟同。科技产业关税豁免是明牌操作,政策调整还算公开透明,信息可追溯,市场参与者应有预期。这种透明度下,所谓的"短线建仓"纯属无稽之谈。再者,若真如猜测般反复操纵市场,后果将是资本市场的剧烈震荡与信心崩塌。市场信心一旦丧失,恢复起来比登天还难。流动性枯、竭定价功能失效、系统性风险蔓延,这些连锁反应将对资本市场造成长期伤害,最终拖累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认为政治操作能精准收割市场,既低估...民主党已经去SEC状告特冷普操纵市场了 你还在这 站不住脚 =。=

更别提特朗普在之前的视频里公开说身边的某个幕僚分别赚了几十亿刀
还有还没上台 全家就发行比特币割韭菜

7
赞同来自: 党指挥大枪 、qianziz 、江万福 、lxf0888 、趋势交易者 、 、更多 »
@发现价格
大部分科技产业的关税又豁免了,估计特朗普和他的小伙伴们短线建仓完毕了这种看法实在难以苟同。科技产业关税豁免是明牌操作,政策调整还算公开透明,信息可追溯,市场参与者应有预期。这种透明度下,所谓的"短线建仓"纯属无稽之谈。再者,若真如猜测般反复操纵市场,后果将是资本市场的剧烈震荡与信心崩塌。市场信心一旦丧失,恢复起来比登天还难。流动性枯、竭定价功能失效、系统性风险蔓延,这些连锁反应将对资本市场造成长期伤害,最终拖累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认为政治操作能精准收割市场,既低估了现代金融市场的复杂性,也高估了某些人的操盘能力。这种猜测既缺乏逻辑支撑,也忽视了市场机制的自我修复能力,实在站不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