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基金:60%
A股小市值:0% 考虑1月日历效应,1月清空
A股可转债:0%考虑1月日历效应,1月清空
美债:25%
中债:13%
美股:1.3%
商品:0.7%
计划逐渐减少A股基金配置,增加美股和商品配置,不过目前美股和黄金在高位,逢高减持A股基金,逐渐定投到美股和商品。
大资产配置角度看,性价比排序
美债性价比高,一次性配置25%的目标比例
其次A股》中债,但目前仓位比例太高
A股与美股,黄金无法判断优劣,以资产配置思路进行均衡配置。
落到文字上可以避免一时的冲动。如果能从集友的真知灼见中受益一些更是额外收益。

nirvana1982 - 投资新手
赞同来自: 只看看不说话
1.估值低不代表会涨,尤其行业ETF的估值缺乏锚点,估值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承认对行业ETF没有掌控能力,分散加拉长周期定投更能保持良好心态
2.大盘估值相对有效,但也需要考虑结构化的变化情况,比如大盘整体估值低可能因为大盘蓝筹压制。还需要结合多个指标综合判断。
3.底部能熬住,关键是节奏控制好,A股周期大涨后至少2年并且有底部信号再开始建仓,定投时间周期拉长到5年预期,整个周期7年
4.期间大概率震荡或者结构化行情,分散多种策略,东边不亮西边亮,心态会更好
5.牛市来了,珍惜手中任何筹码别动,总会轮到的
6.一个血的教训是去年9月份双创基金被动清盘导致在大涨前被动减仓,这种事情要彻底杜绝
7.牛市的时候,更要冷静,减少信息干扰,不要看到别人赚的多眼红跳车,就盯着估值数据和顶部预警指标,不过热不下车。过热了开始逐步下车,下车部分锁死不再进入
所有上述都是为了心态更好,心态修炼好是根本。

nirvana1982 - 投资新手
指标, 数值, 得分
指标1, 6.22%, 5
指标2, 19.16%, 5
指标3, 4.1, 3
指标4, -6.8% 8
综合得分5.3,估值不便宜了,对应仓位53%。
目前市场情绪面还是比较火热的,周减仓5%的红利,A股仓位降低到55%
小市值
指标, 数值, 得分
指标1 19.01 10
指标2 42% 10
指标3 71% 3
综合得分7.6,快接近危险区域了,保持固定金额100%但随时准备撤退。
红利
指标, 数值, 得分
指标1 4.89%
指标2 1.32% 0
指标3 3.23%
指标4 55% 5
综合得分2.5,上周数据计算有问题,做了修正,目前红利指数的性价比属于比较差的了,周已经减仓5%。
转债
指标, 数值, 得分
指标1 82%
指标2 43.7%
指标3 74%
指标4 64%
指标5 93%
综合得分2.9,转债整体已经比较贵了,仓位不大,继续保持轮动。
全指消费——仍然低估,保持
全指医药——仍然适中,周降低了一丢丢仓位,下周如上涨继续小幅度减仓
中证医疗——仍然适中,周降低了一丢丢仓位,AI医疗发酵,冲高继续小幅度减仓
兴全两只——科技炒作继续,下周冲高小幅度减仓
中概和恒科——港股强势,估值修复到正常,钟摆摆向右侧,仓位不高,只有5%,保持
美债:10年期收益4.476%,10年百分位80%-90%。
短债摩根海外稳健修正久期0.53,到期收益4.38%,仍然具有确定性价值,继续定投到到期收益率<4%停止。
长债TLT修正久期16.09,到期收益4.82%。

nirvana1982 - 投资新手
指标, 数值, 得分
指标1, 6.36%, 5
指标2, 17.8%, 0
指标3, 2.5, 0
指标4, -8.2% 8
综合得分3.3,估值不便宜了,对应仓位33%。
不过钟摆向右摆的过程中,往往过热,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小市值
指标, 数值, 得分
指标1 18.88 10
指标2 29% 10
指标3 42% 5
综合得分8.3,仍处于安全区域,固定金额100%
红利
指标, 数值, 得分
指标1 5.01% 5
指标2 39.89% 5
指标3 3.4% 5
指标4 81% 8
综合得分5.75,性价比中等,继续持有
转债
指标, 数值, 得分
指标1 80.9%
指标2 53.5%
指标3 79.1%
指标4 66%
指标5 93%
综合得分3.6,转债整体已经比较贵了

nirvana1982 - 投资新手
1-中证医疗
PE 30.98
5年百分位 41.83%
10年百分位 20.89%
PB 3.44
5年百分位 7.67%
10年百分位 3.83%
ROE 11.06
从估值角度,较为低估,但也没便宜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性价比适中
2-全指医药
PE 31.5
5年百分位 49.67%
10年百分位 30.78%
PB 3.06
5年百分位 10.64%
10年百分位 7.21%
ROE 10.15%
这几年集采医药影响最大,可以看出股价一直在跌,盈利也一直在跌,导致PE不便宜。
如果集采模式不改,最多就是一些估值修复的可能性。性价比不高
医疗医药真的想配置,广发全球医疗保健可能更有性价比。
3-全指消费
PE 20.32
5年百分位 1.32%
10年百分位 0.66%
PB 4.4
5年百分位 3.38%
10年百分位 30.24%
ROE 21.6%
消费整体盈利能力仍然较好,如果能保持比较好的ROE,估值会进一步降低,值得蹲一波估值修复
4-中证红利
股息率6.34%
5年百分位 88.86%
10年百分位 94.44%
从股息率角度,仍然还是很有性价比。
到ROE持续走低,说明盈利能力有所下降,股息率能否持续有一定风险。
综合来看,医药医疗可以减仓,消费和红利可以继续持有。

nirvana1982 - 投资新手
年度+0.45%
-A股宽基 占比22%,收益-0.4%
红利拖累收益,红利股息率居中,受市场跷跷板影响收益落后。有股息托底,视为短期波动,暂时不动
-A股行业ETF(医疗,中概等),占比20%,收益+0.02%
中概贡献较好收益,医药医疗跑赢300,红利消费拖累收益
中概继续看好,医药医疗趋势有好转,消费红利低估,继续持有不动
-固收(中债美债),占比40%,收益+0.25%
开年中债和美债短债都不错,继续定投美债短债,攒利息被动收入
-A股主动基(两只兴全),占比8%,收益+0.6%
兴全合润和合宜分别重仓科技和港股,赶上开年科技风口,涨势喜人。
不过这波科技炒作短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业绩兑现,如果继续疯涨,逢高降低一些兴全合润
-A股消费,占比5%,收益-0.02%
消费仍然低迷,有点纠结要不要换,再看看
-美股加商品,占比4.5%,收益+0.1%
定投增加配置比例

nirvana1982 - 投资新手
1-美国债务短期风险为 0
2-美国债务长期风险上升到100%(不是指必然发生,而是风险系数达到历史峰值)
3-美国要解决债务潜在危机,需要赤字控制在3%,需要削减9000亿的支出
4-降低赤字率,不能寄希望于未来生产力提升,需要迫在眉睫的进行一系列策略
5-中美AI竞争是国家竞争,美国优势在芯片,中国优势在应用
6-资产配置要关注货币贬值受益以及生产力提升受益的资产,提到了黄金和比特币的地位
这跟近期川普和马斯克的一系列动作对上了
DOGE削减政府开支预算的目标是1万亿,对应是赤字率3%
联储降息会推高通胀,必须得结合财政支出控制来共同达成赤字目标,同时降低通胀
5000亿星际之门是AI国运竞争
对投资的提示:
1-美债短债风险可控
2-长债需要观察赤字削减情况,如果赤字削减见成效,降息也会跟上。反正长债有一定风险
3-虽说东升西落,最近不少外资唱多中国资产,但美国这个国家的韧性还是很强,纠错能力很强,不能小看,美国资产仍然值得配置。
4-黄金和比特币可以适当配置

现在,大A在令人兴奋方面从未令人兴奋.................
将来或许,也许,大概,可能..................
美股在令人兴奋方面决不令人兴奋.................

nirvana1982 - 投资新手
一般不考虑短期交易计划,但春节假期积累的变数较大,提前做一个交易计划。
春节假期期间,恒生上涨2.93%,恒生科技上涨6.19%,A50截止目前上涨1.01%
尤其港股2月4日大幅上涨,A股高开概率大。
过去10年高开3%以上16次,11次低走,低走概率68%。
高开1-2%的情况较为均衡,低走概率55开。
基于此概率,开盘HS300高开3个点以上,先卖出场内持有的300ETF,不过场内占比非常低,如果大幅震荡也只能到尾盘再观察。
尾盘仍超过3个点涨幅,场外基金减仓一部分红利或宽基,中概和恒科继续让子弹飞一段时间。

nirvana1982 - 投资新手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市场预期之中。特朗普继续嘴炮输出。美债收益率略微下跌。
买美债的收益来源为利息,资本利得看作是波动就好,安心吃息,有资本利得的收益当作额外的惊喜。

nirvana1982 - 投资新手
英伟达还在大跌,而中概股集体暴动。
不知道是不是我猜测的资金对科技两边押注流入中概。看来还剩下的恒科仓位可以多拿一段时间了。

nirvana1982 - 投资新手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你猜再猜
受到Deepseek 对AI行业的逻辑颠覆,纳指大跌,美债避险效应凸显。
大跌刚好,资产配置的纳指继续定投,目前仓位到1.6%,目标仓位定投到20%。
趋势轮动的纳指仓位前期轮动到黄金,算是躲过大跌。
最后一个交易日,中债长债继续置换到美债短债,基本调整完成。
减仓了一丢丢的恒科,最近涨的不错,已经到20%的止盈位置,减一点留些子弹。
美股这一波科技股逻辑崩盘的话,中概科技可能吸引到资金涌入,继续看好。

nirvana1982 - 投资新手
指标, 数值, 得分
指标1, 6.41%, 5
指标2, 72%, 0
指标3, -0.9, 5
指标4, -10.7% 10
综合得分5,估值居中,对应仓位50%
小市值
指标, 数值, 得分
指标1 18.11 10
指标2 26% 10
综合得分10,安全区域,固定金额100%
红利
指标, 数值, 得分
指标1 3.34% 5
指标2 58% 5
综合得分5,性价比中等

nirvana1982 - 投资新手
1.本周将中债长债逐步调整到美债短债上。
10年期中债1.665%
10年期美债4.65%
价差2.9893%,价差10年分位99%
中债可能还会继续涨,但相比较而言性价比不高
美债风险:
-长期高位,甚至重新进入加息周期
-信用崩盘
-汇率波动
概率上都比较低,美债短债利息收益确定性相对高,逐步把中债长债换到美债短债上,目前微亏。
2.月底效应,加仓5%红利
元旦的月底效应失效,亏3%,月底效应的胜率也就是50%多。心里预期能接受,继续做正期望值的策略。

nirvana1982 - 投资新手
宽基加红利 25%
消费3%
医疗医药10%
恒科和中概4%
主动基8%
一直期望医药能崛起一下,但看估值并不低,医药行业遭遇的是戴维斯双杀。
医药消费持有了3年仍然亏损,对行业理解不深,还是得敬畏。以后尽量不碰行业主题类ETF,无法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