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1年开始做转债,连续三年均有较好收益,因为做低价可转债很容易保持盈利,可转债做为典型的三知道品种,买入时便能预期一定时间内至多亏损多少,或至少盈利多少。
指数基金以前是自己最有把握的品种,但近两年是亏损的主要来源,原因是近期对转债和股票波段操作较多,而指基主要做了底仓,故亏损明显,以后尽量争取更多α收益。
逻辑分析:
转债投资逻辑重要的是三知道:
一知道:底。转债的底是比较清晰的,底部价格=纯债价值+期权价值,因为正股上涨期权的存在,转债最低价很少跌破纯债价值,所以纯债价值是强支撑底,一般来说,105左右的市场交易下轨就是该转债的底。
交易跌破纯债价值一般有四种情况:①溢价率高且下修无望的转债可能低于纯债价值;②社会信誉差的公司;③公司出现黑天鹅事件,债价短期暴跌,若后期转债评级不下调,一般为投资机会,若后期大幅下调,尽量回避;④转债系统性下跌,此种情形是投资转债最佳时机。
转债还有一个价格非常重要,到期赎回价。到期赎回价+前期利息是到期正收益的标杆。二年以内的临期债,到期赎回价是底价的重要参考。
二知道:时间。转债一般最长6年,对于每个转债,它的久期都很清楚,到期时间给了我们一个确定的最差预期。时间和回售、下修相结合,可找到一些投资策略。
三知道:顶。转债的顶可说知道也可说不知道,一般来说,高于130以后,转债的投资逻辑就偏向于股票了,高于150,比股票就多了投机的逻辑了。保守的转债投资者完全可以把150甚至135做为清仓的顶。
投资转债要想先胜后战,需注意两个条件:①到期正收益,保有β收益;②逢低买,期望α收益。当然,规避信用风险是首要的,简单的方法是回避问题债。
指数基金的逻辑:
指数基金和转债有相似之处,下面结合“三个知道”来对比一下:
一知道:底在哪?可转债的底可理解为略高于纯债价值,实际交易的最低价是重要参考。宽基指数看似无底,但由于它长期向上,从逻辑上不会一直向下,所以长期上升趋势线即可理解为宽基的底。若跌破趋势线怎么办?想想转债破债值该怎么办,加仓。
二知道:顶在哪?可转债的顶一般可模糊定为135∽150,超过150,只剩股票逻辑+投机了。宽基指数不好言顶,一波牛市涨几倍很正常。
三知道:时间多久?可转债的久期是确定的,这是转债最大的优势,有了最差预期的确定性。宽基知道时间吗?模糊知道,在时间上有两点是知道的:①指数总会创出新高,但何时不知道;②在历史上,大概7年左右有一波疯牛,但历史不一定简单重现。
由此可见:宽基要想先胜后战,只需逢低买入即可。何时买入都有β收益,尽量争取α即可。
哪个投资品种更有优势呢?从近三年的结果看,转债投资完胜宽基,转债大赚而宽基大亏,这是不是说明转债更好呢?我们且来分析其中原因:
①转债的正股近三年呈上涨趋势,转债标的指数涨幅20%左右;而宽基则呈下跌趋势,如沪深300跌幅大于30%;
②转债以前品种较少,为小众投资品种,所以流动性欠缺,估值较低,现在估值比以前要高15%左右;
③现在转债500多只,个债因为市值小,可T+0等因素,波动较大,更易获得轮动α收益。近一年来,在转债投资上的收益大多来自α;而宽基近年不仅单边下跌而且波段振幅较小,且品种少、涨跌大致同步,较难实现轮动α收益。个人投转债大盈而转债基金小盈甚至亏损便是例证;
④转债的下修是扭亏为盈的王炸。
剖析了原因再来思考它们当下的优劣:
①可转债从规则设计上对投资者比较友好,不失为A股最佳品种,但再好的品种也有对应合适的价格,现在转债估值处于高位,除了问题债和个别惰性债外,参数大多一般;正股质地好的临期债性价比大多低于正股,近一年来,很多临期债以亏损收场。而上证指数和沪深300最近都跌破了长期上升趋势线。
②随着搜特和蓝盾的退市,打破了转债的不破金身,而宽基无须考虑违约风险。
不难看出,熊市转债肯定是首选,因为转债容易实现正收益;而牛市宽基收益会明显优于转债。
注意:转债有信用风险,个债需设额度上限,而宽基指数基金虽有系统风险,但无信用风险,永不归零,无杠杆时可不设投资上限。
操作方法:
具体方法还不成熟,因为一直没有建立完善的操作体系,有建议者希望不吝赐教。
初步的想法是:
原则控制转债和指基+股票50:50的比例,其中股票上限15%,视情况调整比例分配。
转债以双低为主,集中持有,集中轮动;
指数基金以沪深300为主。
以上观点均为个人臆想,纪录也仅为督促自己,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上周末随指数调整不断加仓转债,不料所加品种比指数跌幅还大,这周的反弹同样偏弱,而且大盘缩量明显,可能为二三天的弱反弹,看不懂,躲一躲,再次大幅减至5成左右。周一天23眼看要破位,今天小盈退出,只留长持基本仓;希2大幅减仓,实在磨够了,一直想根据指数买卖转债,但希2总是因低估未操作,占用了资金;金铜再次清仓;金钟减了高价持仓,留下基本仓;若非今天大幅加仓和邦,仓位将更低,和邦昨天建了观察仓,晚上研究后觉得有点意思,最起码有些念想吧,对不对持有一段再说。
权益仓江阴未操作,还按上周操作效果会更好,格局还是不格局,说不上咋样才好,若非破净新政,这周应该买卖多些。
上周在指数大涨的背景下,满仓踏空,尤其是金田操作影响了情绪,意识到了自己的浮躁,也让自己冷静了下来,准备低仓休息几天。本周先是双良再次公告减持,于是减至观察仓,希2也减了一些,而且清了金铜,仓位最低时不到三成,周末指数回调,转债明显增仓,加了天23,开仓丽岛,接回金铜和部分金钟。
权益仓原持有江阴,闲来无事,便操作江阴解闷,赚了点小钱,减少了亏损,转债帐户竟录得了正收益,下周准备继续。
连续的上涨,难免自我膨胀。整个十月。满仓的转债,几乎天天收红,所选品种,个个超预期,眼看心怡标的越来越少,准备格局金田,但昨天的不下修公告如一盆冷水浇头,于是乎,今天最低点止盈了金田,又是一臭操案例,明知金田低估,可以不卖那么急的,结果,在指数大涨的今天,我的帐户却是亏损的,你说郁闷不郁闷。反思金田,总结如下:
①要学会换位思考,和大股东站在一条船上是最佳选择;
②重仓品种,关键时候要分析概率和赔率,要先写操作计划;
想明白了,金田转金铜了,可惜价格有点高,建了基础仓。
指数连续大阳,定投指数基金再等一等,转债也无意重仓,主要持有希2、双良和金铜,权益有一成江阴,歇两周再说。
近两周思路简单,逢涨止盈,前期布局的几个标的都到了收获期,清仓了金钟和蒙泰,希2表现欠佳,适量减仓,追涨建仓的几个少量品种,科顺和文科止损,其他的大多够本退出,天23和晶澳操作不佳,错失良机,双良留到了最后,自认底牌既无惊喜,也无惊吓,只是有点惊险,以72%比例勉强过关。在海大的提示下,关注了金田,积极建仓。
由于仓位不高,再次抄了凌大的作业,少量建仓江阴。
反思科顺和文科,买和卖都自认没错,结果是造成亏损,究其原因,对它俩心存芥蒂,缺乏信心,否则都有盈利机会,再次提醒自己不要碰“问题债”,不敢加仓的品种尽量不碰,有不好认知的品种尽量不碰…
眼看转债估值上升,仓位不断降低,后期权益准备采用基金定投和波段双策略,静候时机。
自知操作水平差,没想到这次更差,上次券商起码小赚出局,这次却小亏倒在大涨前,主要还是没啥操作计划,一切随性。事后分析原因,如下:
1.大涨前操作思路刚好调整,以前是权益基本不动,主要轮动转债,以后准备主做转债,波段操作权益,故见涨就早早清了权益,没想到行情这么大;
2.融资增加心理负担,今年本有两次机会清了融资,都没执行到底,导致前期利润转负,这次果断清融,谁知遇到了大行情,错失了近一半利润;
3.操作随意,无计划,做不到知行合一。
事后反思,准备尝试如下应对:
1.既然自己的性格不适合连续暴涨的券商,本身自己也不懂其逻辑,又如医药,不懂就没有信仰,回避这些品种是不是一种选择?
2.准备长持的仓位放在一个独立帐户,由LD掌管,建个防火墙。21年做转债曾尝试过,效果不错,而且没用独立帐户。
3.尝试写操作计划,免得太随意。
操作亮点:
1.整体思路是越涨越减,10月8号赎完大部场外指数基金,几乎填平了前叁年的坑,而且保住了盈利;
2.从二季度开始的北证50定投,8号刚好满足计划要求,见形势不对,均一次性赎回,只留了一点准备再等一天,结果和上次一样,留了个引蛋,不由不让我对定投多了更多兴趣;
具体持仓,只剩一点股票,几乎满仓转债,品种还是几个熟悉的低价和双低,另外重仓了金钟。
胡乱操作了两天,所持仓位思路大变,前期憧憬一波牛市,权益仓位常年长持,于是反复坐电梯,且成为近年亏损主因,医疗医药和券商,一个坑比一个深,加上低价转债,无不让人身心疲惫。市场让人不敢再谈牛市,于是想尝试波段操作指基,且试且看。
上午清仓了券商仓位和沪深300,担心仓位太低,加仓转债,谁知回调时转债更甚,细思,好像明白一点,指基实而转债虚,一切都有可能,上午转债可能才是卖点,不过加仓低价债其实是想躺平一段,等低价风起。前段时间,低价债改变定价逻辑,曾想过逃离转债,但指数基金也跌的让人怀疑信仰,相比而言,转债更有思路,还是五五开吧。
转债持仓变化较大,清宏柏和红墙,建仓金钟、天23、温氏和晶澳等
明天继续转出资金,免得手痒。近期操作思路:逢高减仓,控制仓位。
当可转债发行时,会有这么三种渠道。
第一种是大股东想认购,就自己出钱,不想认购就放弃。这也是最初的模式。
第二种是大股东想认购,但没钱。那么就会有第三方借钱给大股东,除了正常的利息之外,还会约定如果大股东卖出价格高于多少,第三方就会按照一定比例抽水。
第三种是大股东不想认购,但第三方想认购。那么第三方会和大股东达成协议,以大股东的名义先认购,解禁后再通过大宗交易的形式卖给第三方。大股东赚保底部分+分成,第三方承担价格波动风险。如果上市价格高于约定大宗交易的价格越多,那么第三方赚钱也越多。
这也是现在为什么可转债发行,大股东认购比例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由此我想到了双良,因当时没亲身参与,从后来的了解,认为没超过我的认知,而当时参与者可能受伤较重,现在的走势应该不无关系。
从最近转债的走势,有几点心得:
①要降低预期;
②控制信用风险是最重要的;
③双低债确定性相对强一些;(当然要敢买的)
最后:转债投资要有信仰,要相信自己。
随着大盘股的补跌,指数连创新低,却失去了加仓的冲动,关键点位竟无象征性反弹,不知市场会走向何方,且熬且等,等至暗时刻。
周初清晶澳和天23,分散开仓宏柏、红墙和希望转2等,到周末恰好满仓,总额有限,因转出部分资金,怕管不住手,熬呗
GJD休息后,指数破2800,底在哪?不知道?所幸持有的三个低价光伏反弹明显,虽未到预期价位,但大势难违,周五大幅减仓,去掉机杆,几乎清晶澳,留天23观察仓,美中不足双良减仓较少。两个帐户双双翻红,还是转债的功劳。
连续阴跌,让人窒息,轮宏柏为晶澳,现在看还是负反馈,平了转债ETF,不是不看好,是不想由盈到亏,而且继续加了晶澳,仓位有些高了。
入水两周了,周五高点时,两个帐户都曾翻红,说明浮出只差一根阳线,继续熬吧。
赞同来自: 凤鸣粉1 、dongzhouwang
朋友给我的数据,可转债的机构持有占比最高好像是达到了40%,就是说机构是转债的定价权资金。转债的这轮下跌是机构撤退所致,我猜测机构撤退有两个决策依据:经营劣化导致的偿债风险、正股退市规则趋严的风险。岭南刚兑只是一堆偿债风险下的赔付个案,而且对大额打折,不足以消除机构疑虑。我倾向于认为,周一会有反弹,但高度有限,而且谈大势整体逆转尚早。
赞同来自: happysam2018 、dongzhouwang
年初,曾脑洞过是否会出现正股未退而转债违约,当时评论无人认为可能,谁知半年不到就有了先例。岭南再次提醒,转债投资要先考虑信用风险,一切均有可能,前段曾萌生退出转债投资,但眼看其它的品种,难以找到更优的标的,于是准备继续,只是投资标的大幅收缩,511380进入视线。现主要持有两个光伏低价债和宏柏,今天再次加仓光伏,原因无他,只当债券买入,ETF也开始建仓。
每一个投资者都首先需要学习和了解投资中的公理,也就是最底层绝对正确的道理,我的理解就是确定性的三个来源,价值,周期,规则。也就是演绎法你要知道从哪里开始演绎,先验逻辑你要知道永恒正确的是什么。剩下的就是要结合自己的天赋或者说特质,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体系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不断努力学习,来精进和完善自己的投资体系和能力。
如果现阶段排除掉全面牛市的可能性,那么需要一定数量仓位防牛市的考量就可以做适度调整,低仓位等机会的模式,反而可能更容易操作好。我帮我的一位朋友忙,帮他做理财增强,因为目标明确,保本且不怕赚的少,比理财强点就行。结果收益超高,因为只在极值处出手,且到了左右平衡的阶段就获利空仓理财等待。
在活下去成为主流的形势下,本身不占优势的状况下。毛主席长征的策略值得借鉴。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但一味逃跑是不行的,要小战斗不断。寻找和等待绝对占优的情况打突击战。用投资的话讲就是等待极值的好机会,在能力圈范围内,认知占优的情况下,适度重点突击,打确定性最高的歼灭
战。
转债帐户融资买了点江阴,支持一下凌大;
低价债继续雷声不断,还有不知所以的闷雷,如和上周双良类似的龙大,维尔再次宣布下修,只能说公司继续作,说来也没办法,估计改破净下修也不容易,拖一时是一时,谁让自讨闲呢,管理层还在消极应对。所剩的观察仓硬扛吧,也是对自己认知的验证,我不会选择投诉,愿赌服输,当然若有类似双良的轮动机会,考虑再次减仓。对公司来说,拖一拖总是有利的,待转债情绪好转时启动回售,只希望别把正股玩面退了,虽然是风险厌恶型,但最坏的结果可以承受,亲身体验的感受能让自己更好的远离有问题的标的,毕竟看戏也是要买票的。
和以往低价债调整不同,这次有点杀人诛心的意味,除了几个目标转债补仓以外,其他的竟然大多不为心动,而且萌生退意,以前在转债操作上很自信的,现在才发现,那都是建立在信用风险小的基础上,以后转债不会再采用一直满仓的策略了,有标的就参与一下,也可能长拿一、二只。
俗话说的好,好了伤疤忘了痛。在转债没出现第一例违约前,转债的操作只看参数即可,各种策略百家争鸣,各种性格的投资者都有肉吃,比如低价债是理伏下修的最爱,宣布下修后就卖给了双低策略,依次低溢价等。但随着转债信用风险的扩散,问题债的概念在不断转变,范围在不断扩大,想当初,明知鸿达银行愈期,帐户现金几乎为零,却还是依然算着年化8点左右而长持,好在90左右及时止损,血的教训让我远离了我能理解的“问题债〞,正股ST、年报非标、评级A-以下等,但由于转债市场估值高估,所以我的注意力放在了双低惰性债,文科、利群、大秦、山鹰、希2等,23年,大秦和文科贡献了不少盈利。24年初,转债投资更加谨慎,以有回售预期的临期债为主,当时已有感觉,惰性债跌起来并不惰,于是4月逢低轮成了活跃的,这次的大跌品种,我前期大多持有过,维尔、广汇、鹰19、岭南等,都在年初持仓,上次因持有的岭南大幅下跌,所以最近其实是远离惰性债,但岭南还是没经住诱惑,想想也正常,观念的转变是需要过程的,持有岭南,己意识到万一岭南出事,必然血雨腥风,可岭南一卖,而且小盈,于是警惕早就抛到脑后了。
上周低价债的走势,只能用崩溃来形容,不仅担心的维尔,而且科顺、泉峰、利群都比着摆烂,维尔现在仍然认为违约可能性不大,但持有体验太差,毕竟投资本身为了更好的生活,自己的性格,不适宜赚高风险的钱,如前两年很明白低溢价是好策略,却基本没有参与,美锦最出乎意料,以至于开始思考是不是该退出转债投资,转债离开了下修的逻辑,性价比自认不如ETF,可惜指基不会轮动。俗话说,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如何更大程度规避转债的信用风险呢?
转债的信用风险呢,完全退出,心有不甘,
鸿达的警示:远离“问题债”
维尔的警示:远离有问题的债
初步的想法,只要发现有问题,不重仓,甚至不参与,仓位控制再严一些,以后转债投资随缘吧。
重仓标准:没有自己知道的问题。
不经意间,主帐户持仓可以暂时锁仓了,泉峰己轮出,本欲看底牌,但遇到了轮动标的,维尔也轮了部分双良,一为看戏的心态更平和,二是前期曾持有双良,若双良走这样,我应该会加仓,但维尔已不愿加了,科顺已满额,红墙还待加,今天有事,错过了高抛低吸的机会,条件单设起,索性停两周看看。
权益仓继续承压,北证50定投第二月,一周把一个月的任务完成了。
高价转债起妖风,低价暴跌信仰惊本周转债最大的亮点是妖债起舞,成交量激增,因个人性格原因,妖债虽理解逻辑,却不愿参与,更不用说双高了。低价债是我的主战场,故低价高收益的持续低迷,甚至个别的暴跌不得不引起关注。其实我从在鸿达上止损后,就在信用风险上绷紧了弦,一则问题债尽量回避,二则有风吹草动就溜,既使少量参与,也期望不高,最近就因此在岭南和广汇上及时卖出,看着岭南的走势,不由心惊,广汇也少了份纠结,...科顺这老六。发债够一路向南。10元到了3.5
赞同来自: guo888000 、好奇心135 、乐鱼之乐 、kolanta 、xiaokenken 、更多 »
本周转债最大的亮点是妖债起舞,成交量激增,因个人性格原因,妖债虽理解逻辑,却不愿参与,更不用说双高了。
低价债是我的主战场,故低价高收益的持续低迷,甚至个别的暴跌不得不引起关注。其实我从在鸿达上止损后,就在信用风险上绷紧了弦,一则问题债尽量回避,二则有风吹草动就溜,既使少量参与,也期望不高,最近就因此在岭南和广汇上及时卖出,看着岭南的走势,不由心惊,广汇也少了份纠结,岭南其实给了小散很好的退出时机,公告后第二天几乎平开,而我公告前就溜了,提心吊胆的钱不赚也罢,这个原则挺好的。
不知不觉间,中2到了50+,因早不关注,故无感,三房跌破70,出乎意料,虽从未参与,但看过几次,也没发现啥大问题,评级下调注意到了,但没想到调整恁大,可能是有机构触发风控了吧,现又收到了监管函,看不懂就再看。持有品种里最不放心的属维尔,但维尔我愿持有到期才建仓的,基本面没出现我能理解的问题,不会轻易止损,通过维尔说明,回售以后可能沦为鸡肋策略。
上周清仓的科顺出乎意料的低开低走,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补为敬,只当高抛低吸,仓位快补全时,止跌回升,且观察。清偿的美锦建仓后才发现可能是鸡肋,却不愿止损,当现金仓吧。泉峰建仓后走势不明,一切都有可能吧,愿赌服输。
权益仓未操作,持续调整。
我以前有个我认为很好的投资模型。找到一个投资策略完备且投资周期够久,收益还不错的投资者。观察他是怎么通过市场这个大赌场获得盈利的。然后抄袭他的策略的同时,找出他实施策略时透露出来的人性的弱点。通过自己的方式优化这个人性的弱点,做出一个更好的模型。我抄袭过许多位集思录投资者的模型,我就是一个混子。用了这么一种极为弱势的方式去建立自己的投资方式。
很多投资大神的方法和逻辑,我都是抄袭的,然后在抄袭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认知对那么一个投资模型进行系统性的优化。学习一个甚至精通一个东西,最快的方法我想不会比抄袭更容易了吧。
体会:投资好比练字,要先临摹,再自成一家。
吾知兄是这样回答的:"我不搞,我搞的股票公司商品价格必须清清楚楚,像这种产品价格网上查不到,或者说还要会员才能看清我不买,要买的公司必须价格透明,每天都有报价更新,并且普通大众也能够看得到,那种要靠猜的我不搞
我认为挑选标的只是仅仅一小步,心态平稳才能把事物推进到一个比较好的结果,投资本来就是,降低预期,顺其自然的。主观上,一定想要赚多少,或许就已经开始错了,是强扭了。因为每个人能达到的高度上限,是上天赐予的,但能维持住下限,是自己修为决定的,应该在自己能驾驭的这部份努力。套用在资本市场来理解就是:买的股票爆赚,是上天给的,但买的股票,不要太悲催,这是自己能驾驭的。我们主要就是控制风险,别太亏,然后盈利随缘。
至于说到格局,这大概和世界观有关系。我理解的世界观是:我相信我能与世界发生多大的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通常,这种相信越清晰,信念越坚决,在行走路上碰到困难时,就越有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把它跨越。也就是说,当每面临一个投资决定的时候,这种投资的特点,最终会体现为一种什么样的结果,是从做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的。靠想象力清楚看到事物发展的轨迹,并为此做好全面的准备,从一开始就想好最好的或最坏的结果,能承受就下注,不再因事后的涨跌,去定义事先的行为,这个过程叫做格局。
本周指数开始调整,持仓的转债也不甘示弱,比指数幅度还大,让人郁闷的是清仓的要么抗跌,要么上涨,而持有的和新开仓的,个个左右打脸。为防止手痒,本来一直在往帐户外转移资金,却还是不断踩坑,转债最大的优势就是方便轮动,红盘的卖完,往往换来绿盘一片,想改变,却很难,不知是好是呆,长年习惯了满仓,现在大势向上,仓位太低也容易追高。可惜现在的惰性债跌起来一点也不含乎,慢慢调整吧。
权益仓无脑止盈了江阴和中远海,又加了点证券,证券和医疗继续盘整。
周四再次开仓维尔,图增些许郁闷,真心不懂管理层的操作,本来好好的一个公司,只是因为破净不能下修到底,硬被打上问题债的标签,被投资者用脚投票,价格连创新低。设想一下,如果没有3月的下修,前段维尔的价格可能更高,毕竟有回售预期,这次如果想留一些回旋,可下修接近到底,使转股价值到70+,上100应该不是梦,信用风险不大的情况下,保底年化10%,溢价30+,不香吗?可管理层一阵操作猛如虎,楞是给自己贴上了WL的标签,让大家避而远之,口碑丢起来容易建起来难呀,真心想不明白。脑洞一下,大致想了三种可能,一是浴火凤凰,在酝酿重大利好,看看股东列表,在拖时间,想着想着笑醒了;二是腹黑腹黑,x在设一个大局;三是…有人会说,研究维尔干啥,还不够气人的。别忘了我们的身份,想不通没关系,有机会才是关键。依我的理解,维尔是主做垃圾处理等的公用事业股,看看商誉都咋来的,不会轻易违约的,如果不考虑违约风险的话,维尔性价比马上进入前列了吧,依今天95+的价格,年化13+,久期不到两年,于是今天又加了一份,再跌咋办,还预留一份仓位,加满额度就等看戏了,还是要考虑信用风险的。
赞同来自: dafengtongxue 、Mabaoxiang
上交所的公告在上交所网站和巨潮资讯网发布,一般是晚上19点以后开始发布到22点基本发布完。
本周指数涨跌不大,重仓转债赶上风口。可惜红墙周三被震下车,越看好的品种操作越难,关键是自己的性格承受不了大的波动,新建的品种在观察中,未发现理想标的,于是宽基仓位有所增加。一直想调好后锁仓,但自己操作转债的习惯就是轮动,总找不到一个锁仓的时机。
重仓的证券和医疗继续盘整,只能耐心等待。
转债在策略调整后表现良好,收益创历史新高。由于担心信用风险,自己选了几个因子给持有转债打分,发现评分和持仓权重不符,于是及时调仓,重仓前三为红墙、中环和科顺,本周均表现较好,其中科顺周四还大幅脉冲,让收益短暂创历史新高,中环已大幅减仓,广汇也于周四清仓,周五没忍住回补点仓,时刻准备与问题债拜拜。由于资金没找到理想标的,又担心缺口回补,于是转出部分资金还了前段的大额消费,以免新高后大幅回调,虽然现在趋势向上,但去年的阴影还在,且看吧。重仓的证券和医疗还在盘整,只能耐心等待。最近卖出的好几个品种都卖后起飞,市场开始活跃了,准备调好标的后继续锁仓。
上周表现较好,周一鹿山脉冲,抓住机会清仓加了利群,周二又换回部分鹿山,可惜周三未抓住脉冲,周末证券大涨,回部分血。转债帐户止盈了融资的证券ETF,转债策略回归了埋伏下修加强,持仓再次集中。鸡肋如山鹰、维尔等均清仓,高息策略终止,持有体验太差。
本周暂时锁仓。
前期转债的持有策略主要是分散持有高息,如维尔、山鹰等,既然高息,往往有点瑕疵,不甚心安,于是自己选了些因子对执仓转债进行了信用评估,结果不太理想。
周初,微盘股和转债均大幅调整,临期回售支撑不甚明显,目标红墙大幅探底,于是不断切换长集、山鹰、希望、文科等到红墙至超重仓,持仓再次趋于集中。
从持仓体验来看,转债逻辑已变,是好是呆现未可知,波动加大是确定的,债底不牢是确定的,信用风险会时时敲响,摊大饼策略持仓体验可能会越来越差,转债将进入深研时代。
权益持仓基本未动。
随着岭南的不断发酵,胆小的自己再一次对转债改变了认知和策略,持仓将由集中转向分散策略,除非遇到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低信用风险品种。
也许是因为前期高利率策略的原因,持仓大多是歪爪劣枣,虽问题都不大,但都有些许瑕疵,故特担心岭南出事,殃及持仓其他,所幸持仓大多有回售预期,但也不得不思考转债以后的投资策略,按现在的思路,既使盈利,幸福指数也不高,收益有限却不得心安。初步的打算是对转债进行分级评估,然后依据分级分配仓位。
主帐户近二周基本锁仓,指数基金持续低迷,但也心无波澜,因为信仰还在,系统性风险应不大。最近心情很复杂,放心的指基不断下跌,担心的转债却屡有斩获。转债帐户本周操作较多,清蓝帆、文科、利群、雪榕和长集,仓位除加广汇建中能外,大多买入300和证券,权益仓加到了近三成,主要是对低价转债产生了信仰的恐惧,更愿回归指基。证券现已成了重仓,无他,只是逢跌敢于加仓而已,个债现在都要设限了,觉得转债持有体验不如指基。
我们需要对岭南后续万一违约做好准备,至少要先回避容易被拖下水的品种。正股高负债、股东高质押、转债高占比,正股经营恶化都要重点回避。至于公司的工作人员的回复要谨慎的分析。俗话说听董秘亏一半。
赞同来自: 乐闲
最近操作体验恁差,卖啥啥涨,买啥啥跌,频繁左右打脸,有的在意料之中,有的却不合情理,自己本来认知慢半拍,索性暂时锁仓,只做个别微调。
最近强化了一个认知,事出反常必有因,转债走势极端反常时,可能在憋大招,比如上周的LQ,近段正股和转债明显两个方向,于是转债愈买愈多,这二周正股开始盘整,转债却逆势上涨,尤其逆大盘走势,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改变初衷而清仓,却迎来改期公告,无语…自选先删又加,自己赌的哪门子气,第二天又补回了点仓位,市场永远是对的…
转债上周加鹿山、建红墙至重仓,希2和希望反复轮动,其实自己不擅交易,但希望轮动效果还行,自号老等,实因性情中人,朝思暮改,本周有个品种,本欲加仓,却早早清仓,慢慢修吧!
周二大集吃碗大面,亚药教训再次重现,俗话说,好了伤疤忘了疼,关键是操作一直随性,有计划但很少严格执行。选择转债,就选择了慢慢变富,不可低风险还渴望高收益,出发点逻辑就不通,欲速则不达。以后不能只关注空间,时间的因子要更重视些。先胜后战,慢慢变富。
最近一直在想转债的投资思路。虽然转债仍为友好的投资标的,但年初的表现给了严重的预警。以前投资转债,主要考虑的是股性,因为极少出现信用风险,于是余额越小越好。但是,当信用风险出现后,余额小往往也意味着公司小,信用风险也就更大,年初的小盘股走势给上了一课,设想一下,如果A股风格和国际接轨,小盘股会走成啥样?谨小慎危的自己不愿也不敢。转债以前主要关注的是股性,债性则很少提及,随着信用风险的出现,低价债的债性也变得有吸引力,年化5%己经很常见了,选择无明显瑕疵的临期高息债,成了我的选择。如重仓的维尔,年化近10%,不香吗?周五的广汇,千里丛中一点红,究其原因,临期回售,可惜不敢重仓。
本周权益仓抄作业买了恒指,中远和远兴,转债大减长集,重仓希2、维尔和鹰19,持有海亮、岭南、广汇、天创、长集、利群等
从2月5日算起,上证和沪深300按最低点都超过了15%的涨幅,深证和创业板更是接近30%,从技术上有调整需求。结合近断走势预估,平台型应是最佳,若3075为近期高点,可能会短期破一下3000,若行情再延续一段,调整在3000点以上最好。当然,这都是瞎想。
转债最近出现两个情况:①低价高息债持续低价;②转债批次下修,估值偏低。今年1月,小盘股大幅调整,转债中位价也降了近10元,低价债屡创新低,难见债底保护,随着正股强势反弹,部分低价债收复失地,也有部分仍处较低位置,有的是因为正股有瑕疵,存信用风险,但有些正股并无明显信用风险,而交易价明显低于纯绩价值,如维尔,不知是市场短期无效,还是价格陷阱。以维尔为例,到期年化已超10%,若不考虑信用风险,肯定是不错的选择,而且还有国资背景,虽非控股股东,但支持态度明显,且公司主业为公用事业,国资愿意接手也在情理之中,DFZ虽然严峻,但国资转债真的会很快爆雷吗?岭南?文科?文科是去年我的重仓,主要是认为信用风险不大,今年卖出也是参数不好了,谁知竞跌到年化超10%。预下修转债价格偏低,尤其是部分次新债,能想到的原因是近期涨幅过大,价格锚明显下移,但参数很有吸引力,且正股多处低位,表现也较为活跃,可惜不是自己的菜。
具体操作,本周权益300和医疗各减了一份,加了一个预下修的转债到重仓,止损上机加了东财。主仓和债仓一块统计,权益转债基本对半,离主仓对半目标更近了,现在持仓已较舒服。维尔意外象征性下修,但同时加强了回售预期,故还未减仓,在等合适价格。路过的大神了解维尔瑕疵的,忘不吝赐教。
今天315,聊个昨天的小事。周四组织参观新装实验室,看着近似一次性的实验台,不由大失所望,远不如原来旧的。想了几个问题:①单位是怎么了,实验台一代不如一代,越来越薄了;②国家的未来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会不会有不良影响?③虽说一分价钱一分货,但这些三无产品真的就没有监管吗?…却一个也没想明白。
赞同来自: 小廖
医疗刚想反弹,药明再次被定点爆破,这两年投医药医疗真是虐心,投资需要信仰。指基还是确定性更强,只不过宽基有调整需要,故减了指基而药疗未动。医药不懂逻辑,以前很少重仓,但这次恰好踩坑了,待反弹降些仓位,人真的只能挣认知范围内的钱。
随正股大幅反弹,加上下修,转债参数明显好转,愿意买入标的不断发现,只嫌资金量小。最近想明白一事,转债确是适合自己性格的最好品种,而且只吃鱼头部分,鱼身虽更美味,但因为怕鱼刺而因噎废食,不过这很好实现了轮动,而且持仓无压力。转债还有一问题,因担心信用风险,对小盘债大多不敢重仓,会看报表就好了,也是自己太胆小,慢慢修吧。现持仓品种较多,前三为大集、维尔和牧原,大集走势好奇怪,等摊牌了再说吧,维尔是前期保守思想选的品种,现价也不想换,等合适价格,牧原准备波段长持。.
主帐户尾盘减一成300,明天主加转债,或留部分现金。
赞同来自: jiandanno1 、自由之梦想
第二:平均溢价率和个债溢价率是两回事,我们和首富平均财产,便会造成我们屌丝的形象被忽视。市场平均溢价率超过65和低于30的时候,都可能会有一些转债,低溢价有攻击性,甚至包含防守性。
①寻找溢价率适中,有一定防守性的转债买入。
②寻求下修可能大,到期收益满意的转债潜伏。
③发掘提议下修,但是因为获利盘较多,期权属性还未被充分重视的转债投资。
④当然也可以去追进下修价格已经明确,但是价格在承受范围内的转债。
第三种情况:指数再创新低过去几年,我完全没想到,打了多年3000点保卫战,居然又再次开打了,上次大盘跌破3000点时,我觉得市场跌到了难得的价值投资位置,而大盘从2600点又走了一遭,我居然有种3000点会不会太高的感觉。
所以我们的大 A ,未来出现任何情况都有可能。但是我们买的是债,即便短期的杀跌,只要在质地上多考虑便会有稳定收益的机会。
负债率、行业、经营现金流、管理层违规情况、利润增减情况、股东质押率,都综合考虑一下,会在极端风险下带给大家一丝信心。
赞同来自: 山就在脚下
权益仓加了医疗ETF,看好长期行情,虽不懂医药医疗,但相信是朝阳产业。
转债重仓的孚日已止盈,崇2也大幅减仓,崇2从走势看下修概率不大,只希望别让再等6个月,可惜中午睡的太死,错过了再次清仓的机会。希2加成了重仓,大饼有冠中、崇2、广汇,少量国城、长集。由于正股下跌幅度大,转债溢价率普遍偏高,虽然价格够低,但转债整体参数一般,再加上信用危机,长持又怕万一碰上,本来收益也不大,性价比不行,以后多向卡叔学习,做临期债。尽量短持,遇到机会再重仓,没现金债机会便持有现金。参数好的大多有瑕疵,原来是少量持有,发现得不偿失,性格原因,随回避问题债。希2虽也有点问题,但相对可控,谨慎参与,一切参数决策,若有自己能理解的瑕疵出现,便止损。
最后3天回血不少,眼看出水有望。本周全程欣赏了凌大的开挂操作,在逻辑分析和执行力上要多多学习。
转债本周虽整体到期收益转正,中位数也到了110以下,但溢价率上升更快,双低债竟挑不出几个想买的,不得已又关注了下修概念,现重仓有崇2、海亮,少量敖东、牧原、文科、华友、长集、希望。华友准备多持有几天,虽少也要表达一下态度,想用脚投票。转债仓位实在不知选择,便买了不少511380,因溢价率太高,若指数反弹10%,估计转债持仓到不了5%,不如ETF省心,若ETF大跌,已做好加仓准备。
基金加了医疗医药,越陷越深。周五300的单子差点成交,继续挂崩溃单。
北证50连续暴跌,动了少量定投的心思,看给不给机会。
本周操作不多,但还是被很快打脸,上周因浙建参数优于文科,后发现浙建有减持问题,于是止损换了华友,结果左右打脸,失去了转债出水的机会,教训:转债只要没信用问题,还是参数为主。
今年转债较难操作,一是正股补跌,二是杀溢价。近段一直担心转债出现这种双杀行情,故只配保守债,以后仍会以双低为主,关注次新机会。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轻风佛面
我们常说的股指权益仓位,主要是股票、基金等,债指债券及可转债等,也有把转债归权益的,但刘老师的“股”主要是保守的转债,按月不回撤的逻辑基础清晰。
感悟:
转债:基金等量配置,若转债每年能取10%收益,则即可覆盖基金10%的回撤,从而做到按年不回撤,这其实就是自己22和23两年的基本缩影,只所以转债10%以上的收益未取得正收益,是因为资金配置控制的不好,22年问题是错把美元债基金当成了债,23年是下半年权益仓位占比过大。
年底减张行转债的现金加了医疗ETF。医疗ETF还要跌多久?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88489
现持仓:
指数基金:六成多,以沪深300为主,一成医药医疗,其他少量;
股票:二成多,持仓前三为江阴、无锡、广发;
转债:一成多,持有利元、文科、希望转2、大秦、敖东和张行。
基础的投资框架体系绝对转相对是慢慢变化的,我今年强调的游击战,是强调短期可以突破正常持仓平衡,突击后撤退,再恢复到原有状态就行。具体能聊的,我觉着我还算懂,还可以聊的,就是转债了,但我认为我的策略也是大路货,本质上就是以到期收益为锚的防守性策略。持仓结构是分散平衡,重点突击的模式。就是买的个数很多有五六十只,但前面五只占比70%,前面十只占比90%。
1、关注中大市值溢价适中转债低估机会。
市场的估值一直在轮回中。
2018年的高评级受宠到2020年小市值备受关注,再到2023年低余量次新债疯狂。每一轮热捧的背后,都伴随了部分板块的被漠视被低估,这就是机会。耐心的持有,等待市场纠偏,等待市场偏好的变化。就是我们超额收益的来源。
相比于小市值低溢价地不俗表现,现在中大市值,溢价适中的转债,价格很多已经到达了足够的债性保护,且具备一定的股债联动机会。
2、关注有下修潜质的高溢价中小市值转债去选择有下修压力和下修想法的公司逐步潜伏,把游资光临当成意外的惊喜,去守住价值投资的原本方式。
3、目前市场中,相对有性价比的一批转债,还是存续期在1.5年到3年的转债。这些转债有足够的到期收益率,如果持仓以一年为周期。
A 、从债性的角度便可以获得到期收益率收窄的绝对收益。
B 、如果调研充分,这个时间段的转债,上市公司应该有下修促转股的动力。
C 、从防守的角度,由于剩余时间有限,如果市场下跌,他们的底部也会更加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