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埋伏下修策略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因为下修的比例很低;但同时也不是一个很坏的策略,只要埋伏在低位,无论是否下修,大概率是盈利的。
理想的埋伏标的:
1.临期正收益;或者大股东配售占比高的次新债;
2.低价。价格低是最重要的,保守埋伏价格110以下;
3.近期要预告是否下修的;
4.盘子较小,溢价率不太高。要求两条都满足太难了,满足其一即可。关注转股价值85左右,溢价率不太高的;
5.正股波幅大的。
加强策略有:
一、转债预告下修后低估买入。如2022年的正邦,新北,贵燃,山鹰等,22年我利用这个策略倒是不少盈利,具体的还可参考盛唐风物老师的完美下修估值;在此,对教授表示真诚感谢!
二、23年准备尝试底仓长持,波段操作策略。现在尝试的有崇达和游族。崇2这次的埋伏现在浮亏,连预公告都没出,估计失败概率较大,看了底牌再说吧。
以上观点均为个人臆想,纪录也仅为督促自己,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理想的埋伏标的:
1.临期正收益;或者大股东配售占比高的次新债;
2.低价。价格低是最重要的,保守埋伏价格110以下;
3.近期要预告是否下修的;
4.盘子较小,溢价率不太高。要求两条都满足太难了,满足其一即可。关注转股价值85左右,溢价率不太高的;
5.正股波幅大的。
加强策略有:
一、转债预告下修后低估买入。如2022年的正邦,新北,贵燃,山鹰等,22年我利用这个策略倒是不少盈利,具体的还可参考盛唐风物老师的完美下修估值;在此,对教授表示真诚感谢!
二、23年准备尝试底仓长持,波段操作策略。现在尝试的有崇达和游族。崇2这次的埋伏现在浮亏,连预公告都没出,估计失败概率较大,看了底牌再说吧。
以上观点均为个人臆想,纪录也仅为督促自己,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1
赞同来自: lily1129
十一月沪指微红,沪深300却跌了二点多。重仓的300和四小银行表现均较差。关于指数基金,上证综指和300老挑错,这次干脆不换了。
前段对临期债策略产生了动摇,但近期表现说明超临期策略虽收益不大,但只要遵循大数规则,还是一个不错的保守策略。可惜的是前期重仓买入的吉视和岩土均早早微亏换了其他,分析原因:自己的可转债持仓喜欢集中持有,但换仓往往又不及时且感情用事,比如当吉视指标好于铁汉和众兴时,仍持原有偏见而未换回部分。转债将继续双低集中持仓策略,半年内临期尤其是三个月内尽量回避。
北交50给了个惊喜,让今年踩的最深的坑成功盈利出坑,现只剩近5%的利润持仓,还没想好以后怎么做。
十一月整体小亏。因场内场外均有,也没细算,亏损主要来自指基和正股,年终再统计吧。
前段对临期债策略产生了动摇,但近期表现说明超临期策略虽收益不大,但只要遵循大数规则,还是一个不错的保守策略。可惜的是前期重仓买入的吉视和岩土均早早微亏换了其他,分析原因:自己的可转债持仓喜欢集中持有,但换仓往往又不及时且感情用事,比如当吉视指标好于铁汉和众兴时,仍持原有偏见而未换回部分。转债将继续双低集中持仓策略,半年内临期尤其是三个月内尽量回避。
北交50给了个惊喜,让今年踩的最深的坑成功盈利出坑,现只剩近5%的利润持仓,还没想好以后怎么做。
十一月整体小亏。因场内场外均有,也没细算,亏损主要来自指基和正股,年终再统计吧。

0
令人期待无比、伤心无度、希望无限的十月终于收关了。结合近期的政策、市场的估值和技术分析,我十分期待国庆节后的行情,于是在九月不断换转债为权益仓位,谁知盼来的是各种重仓品种的无差别下跌,给市场又好好上了一课。
转债方面,所幸在大跌前止损了鸿达和起步,但临期债也调整较大,远超自己的预期,事后反思:临期债策略尤其是三个月内的不易重仓参与,虽亏损可控,但收益也有限,以后最好正收益才参与。另外是想通了自己不适合问题债的原因:因持仓有限,盈时无感而亏时影响情绪。总结的教训还有:高溢价转债行情差时无底,埋伏下修策略暂停。
正股的银行,虽不甚担心,但也无多少把握,以后还是减少正股持仓为好。
指数基金场内主要持有300和医疗,以后准备尝试以300为主,行业为辅或尽量不参与。且看吧。
十月的走势再次提醒自己,近期不要有奢望,要学会见好就收。辛苦大半年的成果在一个星期内近乎归零,当行情快速调整时,才知道自己并没做好面对暴跌的准备。
我们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要时刻有面对活久见的准备。
转债方面,所幸在大跌前止损了鸿达和起步,但临期债也调整较大,远超自己的预期,事后反思:临期债策略尤其是三个月内的不易重仓参与,虽亏损可控,但收益也有限,以后最好正收益才参与。另外是想通了自己不适合问题债的原因:因持仓有限,盈时无感而亏时影响情绪。总结的教训还有:高溢价转债行情差时无底,埋伏下修策略暂停。
正股的银行,虽不甚担心,但也无多少把握,以后还是减少正股持仓为好。
指数基金场内主要持有300和医疗,以后准备尝试以300为主,行业为辅或尽量不参与。且看吧。
十月的走势再次提醒自己,近期不要有奢望,要学会见好就收。辛苦大半年的成果在一个星期内近乎归零,当行情快速调整时,才知道自己并没做好面对暴跌的准备。
我们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要时刻有面对活久见的准备。

0
转发打新老师的一段话:
我先阐述我对投资这事的理解:投资就是"自己"有选择性的在一个金融生态系统里参与竞争的事情。竞争的本质就是强者胜。对于目标的拆分就是"选择的赛道"+"自己在这个小生态系统是强者"。具体就是分析自己的情况,通过实践分析出哪些品类和赛道能建立优势,然后小仓不断试验策略和自己,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成熟的东西归入正式赛道,按照这个思想不断迭代进化的事情了。但无论怎么弄都要遵循事物的本源,就是你上仓位参与的这个竞争生态,你是强者。
投资的世界没有简单的充分条件,都是概率的艺术,那么确定性就是第一原则,杨继东老师总结的三原则"周期、价值、规则"我认为最好,这也决定了我们在做任何一笔交易的时候,我们都要清楚我们在做什么,是强逻辑还是弱逻辑,就是这个交易行为的本质风险和确定性是什么样的,强调本质而非主观。当然高手低手的区别就在于,高手把低手眼中的弱逻辑做出了强逻辑的确定性!
我先阐述我对投资这事的理解:投资就是"自己"有选择性的在一个金融生态系统里参与竞争的事情。竞争的本质就是强者胜。对于目标的拆分就是"选择的赛道"+"自己在这个小生态系统是强者"。具体就是分析自己的情况,通过实践分析出哪些品类和赛道能建立优势,然后小仓不断试验策略和自己,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成熟的东西归入正式赛道,按照这个思想不断迭代进化的事情了。但无论怎么弄都要遵循事物的本源,就是你上仓位参与的这个竞争生态,你是强者。
投资的世界没有简单的充分条件,都是概率的艺术,那么确定性就是第一原则,杨继东老师总结的三原则"周期、价值、规则"我认为最好,这也决定了我们在做任何一笔交易的时候,我们都要清楚我们在做什么,是强逻辑还是弱逻辑,就是这个交易行为的本质风险和确定性是什么样的,强调本质而非主观。当然高手低手的区别就在于,高手把低手眼中的弱逻辑做出了强逻辑的确定性!

0
最近沪深300一直较弱,但情绪稳定,原因是做好了出现极端行情的准备,对比前段医疗基金下跌时的体会,再次感概确定性的好处,也可能和自己的认知有关,明知医疗也有底,但自己心里没底,以后还是少参与行业基金,既使参与,也要拉大加仓幅度,避免集中重仓。
有句话说的好,投资者只能赚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近几年,在集思录受益菲浅,虽没建立完善的操作体系,但有些投资也能模糊地做到先胜后战了,同时对小概率风险更加厌恶了,原因是持有体验太差,既使盈利也感觉不值得,比如问题债,显然不在自己的能力圈,搜特的学费没有白交,近期止损鸿达大概率是个错误,但我不想再后悔一次,早想明白,会把鸿达换成文科。
今年以来,操作能更好的按自己的认知了,想不明白的就少做,想明白错误的就及时止损,三季度做了两个重要止损置换,一是把高息美元债基金换了指数基金,二是鸿达换了券商。浏览持仓时,买入理由不在且参数不好的转债能及时换成性价比更高的品种,而不总是心存侥幸心理,希望够本卖出,资金利用率明显提高。
感谢集思录!感谢各位老师!
有句话说的好,投资者只能赚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近几年,在集思录受益菲浅,虽没建立完善的操作体系,但有些投资也能模糊地做到先胜后战了,同时对小概率风险更加厌恶了,原因是持有体验太差,既使盈利也感觉不值得,比如问题债,显然不在自己的能力圈,搜特的学费没有白交,近期止损鸿达大概率是个错误,但我不想再后悔一次,早想明白,会把鸿达换成文科。
今年以来,操作能更好的按自己的认知了,想不明白的就少做,想明白错误的就及时止损,三季度做了两个重要止损置换,一是把高息美元债基金换了指数基金,二是鸿达换了券商。浏览持仓时,买入理由不在且参数不好的转债能及时换成性价比更高的品种,而不总是心存侥幸心理,希望够本卖出,资金利用率明显提高。
感谢集思录!感谢各位老师!

0
今天挥泪斩了鸿达,原因主要是它近期最理想的情况也无非过100(概率极小),向上空间太小,而且还有违约风险。为何不换成波动大或无违约风险的?昨晚想通后,今天果断止损,换了券商正股和瀛通。可以预见券商的波动会很大,且可上可下,但认为风险要比鸿达可控。

0
本周操作很少,大族原打算看是否下修的,但周一起步开盘较低,便先换些起步,后涨至基本够本,就大幅换成了吉视、大秦、岩土等,留下的部分也没坚持到周末就换成了文科和华体,大族清仓。周五计划申点300的,竟然意外地大涨了,计划暂停,看下周吧。

0
本周转债操作较多,先是清了文科,减仓亚药,后是清仓大秦,减仓起步,持仓前五只鸿达未动,清文科还是因参数,亚药总有问题债标签,无法完全说服自己,两个均准备逢低再接回,大秦昨天清仓后略为后悔,今早在高处回补了一薄饼,今天减仓了起步,下修幅度接近到底,符合预期,也有赌一把的想法,后放弃,结合自己的性格,在起步上只能赚个早餐,人不能什么钱都想赚,留下的观察仓准备格局一样,但不会允许再次出现亏损。
这周操作较多的原因也与想通了临期债策略,原来也研究过,但没能想明白,加上已有的策略感觉很好,实操还行,就没深究,最近实在挑不出合意的了,突然就想通了,借用蛋总的六字真经,大概率,大赔率,先实操一段,看看效果。现主要持仓有大族、铁汉、吉视、鸿达、岩土、大秦、亚药等。仓位以类现金为主,问题债明显减仓,感觉比上周好多了。说起问题债,说说鸿达,感觉很鸡肋,其实早该止损的,105左右时性价比已无优势,80+时又因问题债而不敢加仓,以后要引以为戒,性价比差的要及时止损,这周就止了一个永东转2的观察仓,嫌看着心情不好,买入的理由早没了,参数也一直未变好。
本周还研究了低价妖债,没办法,逼着增加能力圈,好像想明白了一点点,不像以前那么抵触了,原来根本直接无视,还想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性格。其实,唉!存在就是合理的,听了卡叔的视频,让我不由得去思考,建了华体的薄饼。早想通几天就好了,应该可以抓俩了,嘿!事后诸葛!
股基部分基本没变,略加了300。
这周操作较多的原因也与想通了临期债策略,原来也研究过,但没能想明白,加上已有的策略感觉很好,实操还行,就没深究,最近实在挑不出合意的了,突然就想通了,借用蛋总的六字真经,大概率,大赔率,先实操一段,看看效果。现主要持仓有大族、铁汉、吉视、鸿达、岩土、大秦、亚药等。仓位以类现金为主,问题债明显减仓,感觉比上周好多了。说起问题债,说说鸿达,感觉很鸡肋,其实早该止损的,105左右时性价比已无优势,80+时又因问题债而不敢加仓,以后要引以为戒,性价比差的要及时止损,这周就止了一个永东转2的观察仓,嫌看着心情不好,买入的理由早没了,参数也一直未变好。
本周还研究了低价妖债,没办法,逼着增加能力圈,好像想明白了一点点,不像以前那么抵触了,原来根本直接无视,还想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性格。其实,唉!存在就是合理的,听了卡叔的视频,让我不由得去思考,建了华体的薄饼。早想通几天就好了,应该可以抓俩了,嘿!事后诸葛!
股基部分基本没变,略加了300。

3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好奇心135 、大魏忠臣毌丘俭
周一趴在新高的井沿,看了一眼,又滑下去了,再一次留下无限的忧伤。历史再一次重现,但每次又不一样,自叹还是后知后觉的老韭菜,也想到了高抛,但一则过于乐观,认为至少有10%以上的行情,二则今年操作节奏还行,出政策时仓位半基半债,无形中减小了操作频率,三则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市场已今非昔比了,市场环境也有诸多变化,姑且又欣赏了一次烟花。
由于没有了突发利好的期盼,整体仓位减了不少。转债部分本主要持有文科,前段一直估值较低,于是越加越重,本周转债和正股不断分化,眼见估值变差,虽然参数还行,但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也许是周一坐电梯受了惊吓,不知不觉文科大幅减仓,直至全部落袋为安,亚药选择再次清仓,大秦也只剩少许。眼看现金越来越多,又拾起了理伏下修的手艺,广汇、城地一通买入后,又忆起以前难熬的经历,随平价卖出,一是担心爆雷,二是最近宣布下修的破净债涨幅都有限,不够埋伏的时间成本,此时百川转2进入阻击目标,迅速大量建仓,但半年报显示大股东已减持过半,结合大宗交易应已清仓,不知是为方便投票还是其他,于是减至厚饼仓位,起步宣布下修后也买了一薄饼,还是没能摆脱妖债的念想。指数基金持仓未变,股票部分连续接回并加仓江阴、无锡,没想到调整恁深,接少量广发,敖东未进阻击圈。
教训也是经验:以后再遇重大突发事件,要提前多做几组预案,不能总是后知后觉。
由于没有了突发利好的期盼,整体仓位减了不少。转债部分本主要持有文科,前段一直估值较低,于是越加越重,本周转债和正股不断分化,眼见估值变差,虽然参数还行,但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也许是周一坐电梯受了惊吓,不知不觉文科大幅减仓,直至全部落袋为安,亚药选择再次清仓,大秦也只剩少许。眼看现金越来越多,又拾起了理伏下修的手艺,广汇、城地一通买入后,又忆起以前难熬的经历,随平价卖出,一是担心爆雷,二是最近宣布下修的破净债涨幅都有限,不够埋伏的时间成本,此时百川转2进入阻击目标,迅速大量建仓,但半年报显示大股东已减持过半,结合大宗交易应已清仓,不知是为方便投票还是其他,于是减至厚饼仓位,起步宣布下修后也买了一薄饼,还是没能摆脱妖债的念想。指数基金持仓未变,股票部分连续接回并加仓江阴、无锡,没想到调整恁深,接少量广发,敖东未进阻击圈。
教训也是经验:以后再遇重大突发事件,要提前多做几组预案,不能总是后知后觉。

2
5、6俩月操作思路基本放弃了短期埋伏下修。
当下的操作模式是双低转债+金融正股门票+ETF,主帐户大概1:1:1。双低转债采用集中持股,比如现在的文科;亚药和鸿达套牢中,不准备加仓,少量维尔待处理,三个问题债若无机会就等到期或回售;昨天没注意,今天建仓了部分首华。门票主要持有江阴、无锡、敖东、国君和广发等,待上涨波段操作,上波国君未高抛略遗憾,又坐回电梯,止损大族,大族整体少盈利,不准备再接回,其他基本正收益,幸运中的新股又减少些近期的损失,正股上半年整体贡献2%左右。基金比较惨,尤其是医疗和医药,大多一直长持做底仓,导致整体亏损近两点。主帐户利润主要由转债贡献,大概5%左右。
转债帐户本来盈利挺好,但5月初转债性价比低时改投了一部分ETF,踩了医疗的大坑,基金导致近4%的回撤,再加上几个问题债未及时止损,少量看戏的搜特亏损严重,问题债导致近2%的回撤,准备处理完亚药、鸿达、维尔后,转债策略以双低为主,官宣下修后择机买入为辅,除非短期内确定机会,尽量不再参与埋伏下修,另外,自己的性格也不适合买入妖债。转债帐户靠最后一天上涨才结束几天的潜水,录得一点点收盈。
当下的操作模式是双低转债+金融正股门票+ETF,主帐户大概1:1:1。双低转债采用集中持股,比如现在的文科;亚药和鸿达套牢中,不准备加仓,少量维尔待处理,三个问题债若无机会就等到期或回售;昨天没注意,今天建仓了部分首华。门票主要持有江阴、无锡、敖东、国君和广发等,待上涨波段操作,上波国君未高抛略遗憾,又坐回电梯,止损大族,大族整体少盈利,不准备再接回,其他基本正收益,幸运中的新股又减少些近期的损失,正股上半年整体贡献2%左右。基金比较惨,尤其是医疗和医药,大多一直长持做底仓,导致整体亏损近两点。主帐户利润主要由转债贡献,大概5%左右。
转债帐户本来盈利挺好,但5月初转债性价比低时改投了一部分ETF,踩了医疗的大坑,基金导致近4%的回撤,再加上几个问题债未及时止损,少量看戏的搜特亏损严重,问题债导致近2%的回撤,准备处理完亚药、鸿达、维尔后,转债策略以双低为主,官宣下修后择机买入为辅,除非短期内确定机会,尽量不再参与埋伏下修,另外,自己的性格也不适合买入妖债。转债帐户靠最后一天上涨才结束几天的潜水,录得一点点收盈。

0
转债主帐户收跌超过1%,因为加强版正股+ETF超过了一半,盈亏同源,本周净值微升。最近有点偏乐观,转债又实在高估,权益仓有些重,暂停调仓,准备保持半股半债操作。
清仓国君,继续持有正股;
稍加国投、利群、文科,准备长持;建仓维尔后发现正股破净了,短期取消加仓计划;
清仓国君,继续持有正股;
稍加国投、利群、文科,准备长持;建仓维尔后发现正股破净了,短期取消加仓计划;

0
https://www.jisilu.cn/m/question_app/?id=475458&app_answer=2&dlapp=1最近看到一篇介绍亚药下修的贴子,有点意思,决定挺大股东一把,今天加了亚药。
文科接回标准饼仓,逢低继续买入;
关注城地和维尔;
国君减成了普通厚饼,时间越来越短,也没了下修可能,择机继续减仓;
苏银微盈上岸,虽性价比不错,但不符合自己的性格,持有体验不佳;
根据增强策略买入的正股整体表现不错,继续持有;
权益仓位止盈邮储,继续持有宽基ETF,加医疗ETF和北证50
文科接回标准饼仓,逢低继续买入;
关注城地和维尔;
国君减成了普通厚饼,时间越来越短,也没了下修可能,择机继续减仓;
苏银微盈上岸,虽性价比不错,但不符合自己的性格,持有体验不佳;
根据增强策略买入的正股整体表现不错,继续持有;
权益仓位止盈邮储,继续持有宽基ETF,加医疗ETF和北证50

1
赞同来自: star
一季度转债主帐户盈利5%多,贡献较大的品种是大秦和文科,大秦虽操作的不好,但因为仓位重,现金替代超预期了。广汇小亏清仓,其余转债均为止盈清仓,持仓品种正邦、苏银和搜特亏损较多。
城地按计划减仓,本没对下修抱多大希望。
亚药再一次未按计划执行,没法子,人性的弱点,实在想不出不到底的理由,对亚药的看法以后会执更谨慎的态度,预期行情会走两个极端,和自己三观不合。
正邦和搜特均持少量看戏,做好参与见证历史的准备,不亲自参与,哪能吸取教训,姑且当交学费。
科华走势略出预期,准备长期持有,无加仓计划。
国投利群继续持有,准备逢低加仓。
鸿达持仓不变,看能否成妖,但做为问题债,无加仓计划。
城地按计划减仓,本没对下修抱多大希望。
亚药再一次未按计划执行,没法子,人性的弱点,实在想不出不到底的理由,对亚药的看法以后会执更谨慎的态度,预期行情会走两个极端,和自己三观不合。
正邦和搜特均持少量看戏,做好参与见证历史的准备,不亲自参与,哪能吸取教训,姑且当交学费。
科华走势略出预期,准备长期持有,无加仓计划。
国投利群继续持有,准备逢低加仓。
鸿达持仓不变,看能否成妖,但做为问题债,无加仓计划。

1
赞同来自: llllpp2016
本周转债帐户继续新高,现金仓位完全转为国君,加仓国投、利群和科华,苏银、亚药、鸿达、大秦和城地持一饼,其他的持仓均少量,崇达卖着卖着清仓了。总体转债更趋向防守,埋伏下修的只少量城地。前期逢高止盈了大族和崇达正股,可惜低位未按计划接回崇达,且看戏;近两天开始建仓江阴和无锡,向凌大学习。埋伏下修策略主要剩加强了。

0
咬牙减大秦加崇达和国君,大秦仓位太重了,性价比超高,但性格使然,还是从心操作吧,国君现在变成类现金标的了,其实性价比不如大秦。游族放跑后本准备开始补回,又开涨了,继续等待。海澜只剩下看戏了。文科和利群继续。广汇等下修公告。正邦待过节。苏银小亏,海环小盈,科华微盈。

0
@老等76
亚药转债违约的可能性有多大?提起亚药,玩转债的没有不知道的,最低66.6,普遍认为有重大违约风险,因为埋伏亚药下修,特为自己找了些理由: 1.大股东已更换,六六顺的锚已成为历史; 2.上次下修不到底说明大股东们还不急于转股,最起码短期内爆大雷可能性不大;关于上次下修不符预期一直想不明白; 3.宁泉资产大量持有; 4.参数方面亚药应该没的说; 5.募集余额6.76亿;...亚药转债的钱都在银行躺着,怎么违约?

0
清仓了申昊,本打算留点的,又没管住手,可卖后又不愿买回,等等看;其他品种也减了一些,游族减至了底仓;崇2很给力,也符合预期。
声明:本人操作水平一般,表述有时可能词不达意,纪录仅为纪录自己的操作。操作习惯属韭菜级别,如今天转债就胡卖一通,同时又加回了权益仓位。
声明:本人操作水平一般,表述有时可能词不达意,纪录仅为纪录自己的操作。操作习惯属韭菜级别,如今天转债就胡卖一通,同时又加回了权益仓位。

3
赞同来自: Firefox2019 、梦想成真啦 、宿不移
@割总
已上市可转债目前465只,2022年总共有46只转债提出下修转股价,占比接近10%,考虑到去年是熊市,这一比例已经算是高的,其中46只转债提出下修次日平均涨幅约为4%。预计今年高于去年,明年高于今年,后年高于明年,明年起下修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