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同一个券商的两个账户,智能条件单都设定中航机电:大于等于12.5元,回落1%,买一价,卖出。
结果一个已成交,另一个却显示“未触发”。
我看了一下,临近中午收盘时达到最高价正好12.5,下午还有两次价格接近12.5,怎么会未触发呢?
如果是提交委托但未成交,那么设定买二买三,再不济买五,但是这未触发就不知道怎么搞了。
哪位知道其中缘由?
续:查证了一下,成交的账户设定的是12.49。
那么可能发现了券商条件单的一个BUG:大于等于实际上仅是大于。
结果一个已成交,另一个却显示“未触发”。
我看了一下,临近中午收盘时达到最高价正好12.5,下午还有两次价格接近12.5,怎么会未触发呢?
如果是提交委托但未成交,那么设定买二买三,再不济买五,但是这未触发就不知道怎么搞了。
哪位知道其中缘由?
续:查证了一下,成交的账户设定的是12.49。
那么可能发现了券商条件单的一个BUG:大于等于实际上仅是大于。

0
触发却不成交的问题,原因可能会很多,远比这个问题复杂。
这个问题很简单,12.5确实是有成交的,交易所有数据,行情软件里的最高价也是采用交易所的数据12.5,很明显是触发了。而触发后是否成交,那是另一回事。
这个问题很简单,12.5确实是有成交的,交易所有数据,行情软件里的最高价也是采用交易所的数据12.5,很明显是触发了。而触发后是否成交,那是另一回事。

0
但是,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少年彭德怀不肯为了一口吃的而向地主问安,被家里人责怪,这毕竟是关乎生存,不得不低头。我们面对的这些属于小问题,正如你说的,建议还是要提的。不过,向一家券商提,不可能有用。
既然交易所数据有效准确,那么只要建议以交易所数据为准,约定一个时间生效,新老划断,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别去维权了吧!您不想用条件单,我还想用呢。可以向券商提建议,如果不改进,不用就好啦。从权证、封基、分级基金来看,确实会让人产生这样的顾虑。
但是,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少年彭德怀不肯为了一口吃的而向地主问安,被家里人责怪,这毕竟是关乎生存,不得不低头。我们面对的这些属于小问题,正如你说的,建议还是要提的。不过,向一家券商提,不可能有用。
既然交易所数据有效准确,那么只要建议以交易所数据为准,约定一个时间生效,新老划断,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0
嗯,那么就要看条件单合同里面怎么写的,对于这种情况有没有免责条款。如果有,是否可视为霸王条款?
交易所和券商之间能否协商解决这类问题,毕竟条件单推出后已经不是个例发生。保护投资者权益是放在口头还是真实执行,拭目以待。
交易所和券商之间能否协商解决这类问题,毕竟条件单推出后已经不是个例发生。保护投资者权益是放在口头还是真实执行,拭目以待。

0
我个人猜测一下,12.5 是肯定有成交的。但是交易所的行情发布是不连续的,实际上交易所撮合机每n秒的一个快照,也就是最新价是可能没有12.5的。
如果券商系统检查的是最新价,那么可能会没有12.5的最新价触发。但如果检查的是最高价,则一定有12.5.
并且行情发布都是不保证传输的组播。
如果券商系统检查的是最新价,那么可能会没有12.5的最新价触发。但如果检查的是最高价,则一定有12.5.
并且行情发布都是不保证传输的组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