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L很多前辈都提到用远月实值购代替现货是更好的方案,下面我按照现货价值 = 期权对应现货价值的情况计算用远月实值购代替现货的可行性。
以本文的发出时间收盘数据(2021年9月6日)为计算依据:
期权数据:22年3月购2850的价格 = 4375元每张,其中时间价值 = 405,内在价值 = 3970,Delta = 1,杠杆率 = 7.4倍。盈余资金理财收益按照活期理财3%计算,实际可取得收益更高。
现货数据:50ETF现货价格 = 3.247每股,10000股 = 32470元。
情况一:期权到期时股价上涨至3.6元每股,到期后行权
现货盈利 = (3.6 - 3.247)x 10000股 = 3530元
期权盈利 = 行权后现货价差 - 权利金 + 盈余资金理财收益 = (3.6 - 2.85)x 10000 - 4375 + (32470 - 4375)x 0.03 x (198/365) = 7500 - 4375 + 457 = 3582元
结论:上涨时略跑赢现货
情况二:期权到期时股价跌到行权价或以下
50ETF价格在期权到期日跌至2.85元或以下,买方放弃行权损失全部权利金计算。
现货损失 = 股价差 x 股数 =(3.247 - 2.85)x 10000 >= 3970
期权损失 = 权利金 - 盈余资金理财收益 = 4375 - (32470 - 4375)x 0.03 x (198/365) = 3917.8
结论:股价下跌时持有远月实值购依然略好过持有现货。当50ETF下跌超过2.85后,期权损失定格在3917.8,而现货损失继续扩大。
可能有朋友会说现货只是浮亏只要拿的住就可以涨回来,期权可是实际亏损。从单次交易的角度说没有问题,但实际持有过程中,我们不会真的等到期权到期,一般会在到期前移仓到下一个远月实值合约。
情况三:期权到期时股价跌到行权价后反弹至成本价
这里我们假设22年3月购2850到期时,我们平仓损失3917.8元后(按照情况二计算的结果)马上买入22年9月购2600,而随后50ETF开始反弹至3.247元
新合约22年9月购2600的内在价值 = (2.85 - 2.6) x 10000 = 2500元,假设时间价值 = X,即买入此合约花费 = 2500 + X元。
而当现货反弹至3.247元时,该合约的内在价值 上升为 6470元,期权盈利 = 内在价值变化 - 时间价值损耗 + 盈余资金理财收益= 3970 元 - 时间价值损耗 + 盈余资金理财收益。
为了方便计算,假设现货在期权合约到期时(200天后)涨回3.247元,我们行权合约,此时我们只需考虑购买该合约时的时间价值X,如果我假设时间价值X = 内在价值 x 10%,那么可以得到:
22年9月购2600价格 = 内在价值 + 时间价值 = 2500 + 250 = 2750
期权盈利 = 行权后现货价差 - 权利金 + 盈余资金理财收益 = (3.247 - 2.6)x 10000 - 2750 (32470 - 3917.8 - 2750)x 0.03 x (200/365) = 3720 + 424.14 = 4144.14
结论:在现货跌到行权价后又反弹至成本价的情况下,依然是期权优于现货。
总结
无论标的涨跌,期权买方长期持有时始终需要承担时间价值损耗,然而由于杠杆的存在,在等值替代现货的情形下,盈余资金的理财收入往往抹平时间价值损耗,甚至额外贡献部分收益。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远月深实值购的时间价值只要不是高到离谱,作为现货的替代品,它可以说是完胜。
以本文的发出时间收盘数据(2021年9月6日)为计算依据:
期权数据:22年3月购2850的价格 = 4375元每张,其中时间价值 = 405,内在价值 = 3970,Delta = 1,杠杆率 = 7.4倍。盈余资金理财收益按照活期理财3%计算,实际可取得收益更高。
现货数据:50ETF现货价格 = 3.247每股,10000股 = 32470元。
情况一:期权到期时股价上涨至3.6元每股,到期后行权
现货盈利 = (3.6 - 3.247)x 10000股 = 3530元
期权盈利 = 行权后现货价差 - 权利金 + 盈余资金理财收益 = (3.6 - 2.85)x 10000 - 4375 + (32470 - 4375)x 0.03 x (198/365) = 7500 - 4375 + 457 = 3582元
结论:上涨时略跑赢现货
情况二:期权到期时股价跌到行权价或以下
50ETF价格在期权到期日跌至2.85元或以下,买方放弃行权损失全部权利金计算。
现货损失 = 股价差 x 股数 =(3.247 - 2.85)x 10000 >= 3970
期权损失 = 权利金 - 盈余资金理财收益 = 4375 - (32470 - 4375)x 0.03 x (198/365) = 3917.8
结论:股价下跌时持有远月实值购依然略好过持有现货。当50ETF下跌超过2.85后,期权损失定格在3917.8,而现货损失继续扩大。
可能有朋友会说现货只是浮亏只要拿的住就可以涨回来,期权可是实际亏损。从单次交易的角度说没有问题,但实际持有过程中,我们不会真的等到期权到期,一般会在到期前移仓到下一个远月实值合约。
情况三:期权到期时股价跌到行权价后反弹至成本价
这里我们假设22年3月购2850到期时,我们平仓损失3917.8元后(按照情况二计算的结果)马上买入22年9月购2600,而随后50ETF开始反弹至3.247元
新合约22年9月购2600的内在价值 = (2.85 - 2.6) x 10000 = 2500元,假设时间价值 = X,即买入此合约花费 = 2500 + X元。
而当现货反弹至3.247元时,该合约的内在价值 上升为 6470元,期权盈利 = 内在价值变化 - 时间价值损耗 + 盈余资金理财收益= 3970 元 - 时间价值损耗 + 盈余资金理财收益。
为了方便计算,假设现货在期权合约到期时(200天后)涨回3.247元,我们行权合约,此时我们只需考虑购买该合约时的时间价值X,如果我假设时间价值X = 内在价值 x 10%,那么可以得到:
22年9月购2600价格 = 内在价值 + 时间价值 = 2500 + 250 = 2750
期权盈利 = 行权后现货价差 - 权利金 + 盈余资金理财收益 = (3.247 - 2.6)x 10000 - 2750 (32470 - 3917.8 - 2750)x 0.03 x (200/365) = 3720 + 424.14 = 4144.14
结论:在现货跌到行权价后又反弹至成本价的情况下,依然是期权优于现货。
总结
无论标的涨跌,期权买方长期持有时始终需要承担时间价值损耗,然而由于杠杆的存在,在等值替代现货的情形下,盈余资金的理财收入往往抹平时间价值损耗,甚至额外贡献部分收益。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远月深实值购的时间价值只要不是高到离谱,作为现货的替代品,它可以说是完胜。
3
这篇文章的互动触发我一个思考,给出如下文字:
假设回到7月5日,我们认为50ETF波段底部,此刻ETF价格3.42元,12月3200购(符合主帖标准)0.3042元。实际走势证明判断错误!
9月6日,ETF价格3.247元,12月3200购0.1675元,12月3000购(符合主帖标准)0.2922元。
很清楚可以看到:50ETF波段下跌0.173元。3200购下跌0.1367元。结果完全符合楼主的分析。
假设以昨天收盘价,把3200购换成3000购增加安全边际如何?
换合约之后的综合成本为0.3042-0.1675+0.2922=0.4289元。
用原来的3200购,到期保本价在3.2+0.3042元=3.5042元。
因为判断错误股价下跌,被迫采取更换合约方式求生,新的成本保本价为3+0.4289=3.4289元。
看到没有,保本点下移了!这就是未来跑赢指数的实证!
假设回到7月5日,我们认为50ETF波段底部,此刻ETF价格3.42元,12月3200购(符合主帖标准)0.3042元。实际走势证明判断错误!
9月6日,ETF价格3.247元,12月3200购0.1675元,12月3000购(符合主帖标准)0.2922元。
很清楚可以看到:50ETF波段下跌0.173元。3200购下跌0.1367元。结果完全符合楼主的分析。
假设以昨天收盘价,把3200购换成3000购增加安全边际如何?
换合约之后的综合成本为0.3042-0.1675+0.2922=0.4289元。
用原来的3200购,到期保本价在3.2+0.3042元=3.5042元。
因为判断错误股价下跌,被迫采取更换合约方式求生,新的成本保本价为3+0.4289=3.4289元。
看到没有,保本点下移了!这就是未来跑赢指数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