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改个名字吧。
错题集是上学用的方法,将做错的题抄起来不时翻阅,避免再犯。这种方法对于不求高深的通识类考试有奇效,因为做错的题许多带有强烈的个人特征,可能是个人思维的路径盲点或者答题上的坏习惯,所以做对的类型题总能对,做错的类型却要特别留意才能不再犯错。常常翻阅错题,下次再遇到这类型时,便可能条件反射想起吃过的亏,更加小心从而避免犯错。
投资和考试有点类似,得高分不是因为做对了多难的题,而是在整体上少犯错,而我又是走不求高深的投资类型,所以把这老法子拿出来用一用。
发现昨天的我是个大傻帽,是一件开心又痛苦的事,开心的是我又前进了一点,痛苦是因为大概率我又吃亏了。再想想,我还是不希望这帖子持续更新,因为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大家如果可以,也请把你们犯过的错误告诉我。
错题集是上学用的方法,将做错的题抄起来不时翻阅,避免再犯。这种方法对于不求高深的通识类考试有奇效,因为做错的题许多带有强烈的个人特征,可能是个人思维的路径盲点或者答题上的坏习惯,所以做对的类型题总能对,做错的类型却要特别留意才能不再犯错。常常翻阅错题,下次再遇到这类型时,便可能条件反射想起吃过的亏,更加小心从而避免犯错。
投资和考试有点类似,得高分不是因为做对了多难的题,而是在整体上少犯错,而我又是走不求高深的投资类型,所以把这老法子拿出来用一用。
发现昨天的我是个大傻帽,是一件开心又痛苦的事,开心的是我又前进了一点,痛苦是因为大概率我又吃亏了。再想想,我还是不希望这帖子持续更新,因为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大家如果可以,也请把你们犯过的错误告诉我。

4
策略也一样,应该写出来。今天把策略写下来的过程中,写着写着就发现了逻辑缺环,补环的过程又产生了新的灵感,完善了亿点点细节,感觉挺好。
这些险些漏掉的逻辑环,在日常运行中可能无大碍,但极端负面的行情下,未提前理顺的逻辑瑕疵会被怀疑和悲观情绪放大,从而造成对策略的全盘否定。在上月底,常做的大小盘轮动策略就在最黑暗的时刻,突然发现了逻辑瑕疵,整个策略被自己怀疑否定,最终割在黎明前。
赞同来自: neverfailor 、skyblue777 、好奇心135 、byff

策略也一样,应该写出来。今天把策略写下来的过程中,写着写着就发现了逻辑缺环,补环的过程又产生了新的灵感,完善了亿点点细节,感觉挺好。
这些险些漏掉的逻辑环,在日常运行中可能无大碍,但极端负面的行情下,未提前理顺的逻辑瑕疵会被怀疑和悲观情绪放大,从而造成对策略的全盘否定。在上月底,常做的大小盘轮动策略就在最黑暗的时刻,突然发现了逻辑瑕疵,整个策略被自己怀疑否定,最终割在黎明前。

6
赞同来自: 至味清欢 、liehuo008 、好奇心135 、biso 、tutu007 、更多 »
最近2周大亏,一开始因为权益的超预期亏损,扭亏心理和操作变形造成统计套利仓位的超仓,最终在底部做了仓位调整,统计套利仓位大幅减仓,同时做了比率价差空头防止继续暴跌,所以这波暴力反弹也基本没吃到,操作变形就是这样,认知不足亏的钱,没话说。
如果吃到反弹亏得少,我估计也不会反思那么多了,回想起来,每年都有这么一段亏钱的经历,例如19年低溢价可转债大饼与300的对冲吃亏,才明白大饼对冲的维护成本极高,还有无回测即无信仰的自我认知;20年美股历史暴跌,在港A对冲套利的我遭遇保证金危机,所以现在跨市场套利的时候我会更谨慎;21年赛道崩盘,还在IC吃贴水的我早已卖io自以为套保,结果因为io期限太短而几乎无法减亏,明白对冲时久期匹配的重要。这几年来,亏钱得到的经验反而让我走得更稳,过往的亏损也早已填平,不伤筋骨的亏损往往是宝贵的财富,也是最好的研究动力,因为之前月月新高的时候我都是懒惰懈怠的。。。
这两天对周三的反思进一步深入,复盘了自己的错误,提炼了一点更普适性的原则。
1、更好认知自己的真实风险偏好,仓位与风偏相匹配,才能保持自己的心态。
这次仓位开得比较大,杠杆用得高,原因在于开仓时我认为今年盈利约25点,即使这样高的杠杆也很难亏到年度亏损,可以一搏,但亏损真正来临的时候发现很痛苦,因为我一直把盈利当作本金,月度统计收益,所以我其实无法接受把年度盈利亏完,真正接受的仅是把月度小幅亏损(周一盘前准备割肉时基本亏完本月盈利,当时觉得割肉纠错毫无压力)。所以这是风险偏好和仓位不匹配啊,导致最低点心态崩溃卸掉杠杆,未能识别自己真实的风险偏好是造成这次错误的重要原因。
2、观察周期要与预期持仓周期相匹配,过长的观察周期延误时机,过短的观察周期反受其乱
这次权益仓位,在一周时间加了50%,看似是没控制好节奏,但更根本的原因是观察周期和持仓周期不匹配。作为一个准备持仓数个月甚至一两年的策略仓位,观察周期却是实时盯盘?!心态随盘中波动上下起伏,忍不住就下单了。
《股市大作手》里提过一个投资高手,他住在海岛上,没连电话,看行情都是通过报纸,而报纸送到那里的时候已经滞后了3天,他依据这滞后3天的信息,取得了非凡的收益,因为如果是大行情,肯定不止持续几天时间,滞后3天对于大行情来说微不足道。
所以准备持有数个月的仓位,合适的观察周期大概是一周一次,准备持有数年的大周期仓位,合适的观察周期大概是一个月一次,所以未来的大熊市底部,会用月度观察周期来操作。
3、不应将他人意见作为投资的主要依据,因为每个人的心态、风格、应变能力、信仰不一样。
当需要频繁观察他人意见的时候,说明自身缺乏信仰,仅适合娱乐仓位或期权仓位,及时复盘自己。同一策略,100个人做会是100个样子。对的策略,不适合的人来做,也会是错的。
如果吃到反弹亏得少,我估计也不会反思那么多了,回想起来,每年都有这么一段亏钱的经历,例如19年低溢价可转债大饼与300的对冲吃亏,才明白大饼对冲的维护成本极高,还有无回测即无信仰的自我认知;20年美股历史暴跌,在港A对冲套利的我遭遇保证金危机,所以现在跨市场套利的时候我会更谨慎;21年赛道崩盘,还在IC吃贴水的我早已卖io自以为套保,结果因为io期限太短而几乎无法减亏,明白对冲时久期匹配的重要。这几年来,亏钱得到的经验反而让我走得更稳,过往的亏损也早已填平,不伤筋骨的亏损往往是宝贵的财富,也是最好的研究动力,因为之前月月新高的时候我都是懒惰懈怠的。。。
这两天对周三的反思进一步深入,复盘了自己的错误,提炼了一点更普适性的原则。
1、更好认知自己的真实风险偏好,仓位与风偏相匹配,才能保持自己的心态。
这次仓位开得比较大,杠杆用得高,原因在于开仓时我认为今年盈利约25点,即使这样高的杠杆也很难亏到年度亏损,可以一搏,但亏损真正来临的时候发现很痛苦,因为我一直把盈利当作本金,月度统计收益,所以我其实无法接受把年度盈利亏完,真正接受的仅是把月度小幅亏损(周一盘前准备割肉时基本亏完本月盈利,当时觉得割肉纠错毫无压力)。所以这是风险偏好和仓位不匹配啊,导致最低点心态崩溃卸掉杠杆,未能识别自己真实的风险偏好是造成这次错误的重要原因。
2、观察周期要与预期持仓周期相匹配,过长的观察周期延误时机,过短的观察周期反受其乱
这次权益仓位,在一周时间加了50%,看似是没控制好节奏,但更根本的原因是观察周期和持仓周期不匹配。作为一个准备持仓数个月甚至一两年的策略仓位,观察周期却是实时盯盘?!心态随盘中波动上下起伏,忍不住就下单了。
《股市大作手》里提过一个投资高手,他住在海岛上,没连电话,看行情都是通过报纸,而报纸送到那里的时候已经滞后了3天,他依据这滞后3天的信息,取得了非凡的收益,因为如果是大行情,肯定不止持续几天时间,滞后3天对于大行情来说微不足道。
所以准备持有数个月的仓位,合适的观察周期大概是一周一次,准备持有数年的大周期仓位,合适的观察周期大概是一个月一次,所以未来的大熊市底部,会用月度观察周期来操作。
3、不应将他人意见作为投资的主要依据,因为每个人的心态、风格、应变能力、信仰不一样。
当需要频繁观察他人意见的时候,说明自身缺乏信仰,仅适合娱乐仓位或期权仓位,及时复盘自己。同一策略,100个人做会是100个样子。对的策略,不适合的人来做,也会是错的。

7
赞同来自: neverfailor 、skyblue777 、chenweibin 、byff 、狂奔的奶牛 、 、更多 »
加多第7条
最近两个星期亏了超多,大约有15%,今年收益还有9%左右,但我一直把收益当本金的,所以还是很肉疼。
这次亏钱,学到了很多东西。
0、做数据要细心,这次统计数据时以为是第一波下跌,其实21.2.19到21.3.25才是第一波下跌,同时到21年7月做了一个标准的反弹,所以决定加权益仓位时,第二波下跌远远没到位。
用历史数据周期做参考,也要考虑技术指标,用最简单的趋势就可。即使时间空间到达历史均值,也不代表马上反转,要看趋势,斯波朗迪教的只学了一半啊。就如社会平均年龄83岁,不能看到83岁的老人就下注他会马上挂,只能说他挂的可能性比较高,可以随时关注风吹草动。
1、权益加仓,时间和空间一样重要,时间呢,要让子弹飞一会,加仓要有冷静期,避免总想加在最低点,空间上要避免大量仓位集中加在某个区域。本次60%仓位一周内集中加在ic5850-6100之间,损失惨重。
2、统计套利回测的时候要把极端年份也包括进去,例如15年,如果没有极端年份数据,则可能遇到极端情况时,要主观停止统计套利。西蒙斯多个策略运行,但传闻在极端情况下,会人工干预,应该就是停下策略。
3、统计套利,关键并不是遇到机会时一次能赚多少钱,而是能不能活下去一直赚。极端之下还有更极端,控制杠杆。
4、多个低相关策略同时杠杆运行,日常情况下没问题,但是在流动性黑洞的时候,受到黑洞吸引,低相关策略的相关性会急剧升高,这时候杠杆就是致命的,因此可能出现流动性黑洞时,要降低杠杆,同时选取负相关的策略组合才可能对冲到,或者把平时因为收益低看不上的0敞口套利拿出来做。例如ic多头吃贴水和ICIH,在目前情况下相关性急剧升高,完全取决于500融资盘爆炸程度。
5、如果觉得压力很大,及时复盘并减仓,健康快乐生活才是投资的意义。这一点今天做得很棒。
6、重大纠错时,可以在波动区间内给个机会高平,但要设止损位,碰到止损位无情平仓。纠错本来就是开仓错误,不可奢望还能不小心赚到钱。2022.4.25开盘前,本已意识到第0、1点错误,要把5成ic仓位平仓,但还奢望反弹再平,结果从5561拖到了5200。
7、虽然跌得多,但感觉现在的价格仍是正常价格,感觉最后的暴击是匪夷所思的价格,类似分级A跌停,股指跌停,负油价这种难以想象级别的,待观察。
最近两个星期亏了超多,大约有15%,今年收益还有9%左右,但我一直把收益当本金的,所以还是很肉疼。
这次亏钱,学到了很多东西。
0、做数据要细心,这次统计数据时以为是第一波下跌,其实21.2.19到21.3.25才是第一波下跌,同时到21年7月做了一个标准的反弹,所以决定加权益仓位时,第二波下跌远远没到位。
用历史数据周期做参考,也要考虑技术指标,用最简单的趋势就可。即使时间空间到达历史均值,也不代表马上反转,要看趋势,斯波朗迪教的只学了一半啊。就如社会平均年龄83岁,不能看到83岁的老人就下注他会马上挂,只能说他挂的可能性比较高,可以随时关注风吹草动。
1、权益加仓,时间和空间一样重要,时间呢,要让子弹飞一会,加仓要有冷静期,避免总想加在最低点,空间上要避免大量仓位集中加在某个区域。本次60%仓位一周内集中加在ic5850-6100之间,损失惨重。
2、统计套利回测的时候要把极端年份也包括进去,例如15年,如果没有极端年份数据,则可能遇到极端情况时,要主观停止统计套利。西蒙斯多个策略运行,但传闻在极端情况下,会人工干预,应该就是停下策略。
3、统计套利,关键并不是遇到机会时一次能赚多少钱,而是能不能活下去一直赚。极端之下还有更极端,控制杠杆。
4、多个低相关策略同时杠杆运行,日常情况下没问题,但是在流动性黑洞的时候,受到黑洞吸引,低相关策略的相关性会急剧升高,这时候杠杆就是致命的,因此可能出现流动性黑洞时,要降低杠杆,同时选取负相关的策略组合才可能对冲到,或者把平时因为收益低看不上的0敞口套利拿出来做。例如ic多头吃贴水和ICIH,在目前情况下相关性急剧升高,完全取决于500融资盘爆炸程度。
5、如果觉得压力很大,及时复盘并减仓,健康快乐生活才是投资的意义。这一点今天做得很棒。
6、重大纠错时,可以在波动区间内给个机会高平,但要设止损位,碰到止损位无情平仓。纠错本来就是开仓错误,不可奢望还能不小心赚到钱。2022.4.25开盘前,本已意识到第0、1点错误,要把5成ic仓位平仓,但还奢望反弹再平,结果从5561拖到了5200。
7、虽然跌得多,但感觉现在的价格仍是正常价格,感觉最后的暴击是匪夷所思的价格,类似分级A跌停,股指跌停,负油价这种难以想象级别的,待观察。

0
周四开盘前刚刚发了帖子,说要在跌2%到5%的时候才把仓位从30%提高到40%到50%。但是当天大盘一涨,我就忍不住出手了,结果被套,结合周末的论调来看,我应该是能够等到原来计划加仓的位置的。追高被套跟按计划加仓差别并不大,估计对总收益的影响不超过1%吧,但这毕竟是没有按计划加仓的操作,所以还是需要反省一下,想一想以后怎么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
根据盘中情况临时操作的问题,我也发生过好几次了,总结下来可能不看盘是避免这个问题发生的最好办法。例如我要在2%到5%之间加长,那么我就设一个条件单或提醒单,今天我就不再看盘了,眼不见为净,不看盘就不会心血来潮。
设价格上面的条件单,有时候没办法完成仓位管理的任务,例如我今天就是要加到40%仓位,但是我如果根据盘感来加,经常就是加在当天最高点,这时候我会设置价格条件单+时间条件单,先设一个理想的加仓价格单,例如昨天收盘价往下1%,然后假设收盘前10分钟没触发条件单,就按看到的现价加仓。
不知道有没有跟我一样作为短线苦手的朋友,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根据盘中情况临时操作的问题,我也发生过好几次了,总结下来可能不看盘是避免这个问题发生的最好办法。例如我要在2%到5%之间加长,那么我就设一个条件单或提醒单,今天我就不再看盘了,眼不见为净,不看盘就不会心血来潮。
设价格上面的条件单,有时候没办法完成仓位管理的任务,例如我今天就是要加到40%仓位,但是我如果根据盘感来加,经常就是加在当天最高点,这时候我会设置价格条件单+时间条件单,先设一个理想的加仓价格单,例如昨天收盘价往下1%,然后假设收盘前10分钟没触发条件单,就按看到的现价加仓。
不知道有没有跟我一样作为短线苦手的朋友,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5
赞同来自: pxgeer 、skyblue777 、byff 、青火 、neverfailor更多 »
多策略同时运行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3月来应该还能赚几个点吧,因为多空策略配合,我感觉过程也没多大回撤,东方不亮西方亮。这几天终于尝到多策略的弊端。平时就集中做一两个策略,即使用手机操作也游刃有余,最近波动很大,同时触发的策略太多,一下子手忙脚乱应接不暇,不是错过时机就是乌龙指,也出现了资金配置效率的问题,今天就出现把资金用在低效率策略而错失大赚10+点机会的情况。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接下来可以完善策略配合及取舍的预案。
坛友说得对,我之前对自己过于苛刻,甚至会因为失误赚少了都不开心。这可能由于中国传统教育从小就缺少肯定和赞美,有成绩往往就是得到一句再接再厉或百尺竿头,养成了这样的习性,甚至这个帖子原来的名字都是“昨天的我是大傻X”这样的自我嘲讽。最近我变了,所以就把帖子名字改一下吧。虽然我依旧觉得归因于己者会变得优秀,但是归因于他者往往快乐。我现在又要优秀又要快乐了,所以我要用爱孩子的心态来爱自己。今天的我太棒了,又进步了。
最后,原谅我的卖萌。
坛友说得对,我之前对自己过于苛刻,甚至会因为失误赚少了都不开心。这可能由于中国传统教育从小就缺少肯定和赞美,有成绩往往就是得到一句再接再厉或百尺竿头,养成了这样的习性,甚至这个帖子原来的名字都是“昨天的我是大傻X”这样的自我嘲讽。最近我变了,所以就把帖子名字改一下吧。虽然我依旧觉得归因于己者会变得优秀,但是归因于他者往往快乐。我现在又要优秀又要快乐了,所以我要用爱孩子的心态来爱自己。今天的我太棒了,又进步了。
最后,原谅我的卖萌。

0
对于投资我最大的错误莫过于做判断了,总想预判这个预判那个,但是这大多是个概率问题。
而高度确定性的标的不是靠预判或猜测,看到的事实都不相信,却相信自己所谓的判断;看到的趋势都不跟上,却相信自己的判断。
而高度确定性的标的不是靠预判或猜测,看到的事实都不相信,却相信自己所谓的判断;看到的趋势都不跟上,却相信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