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评级机构吗?一直都说评级机构不靠谱。但是平常睁只眼闭只眼的机构都能连续给它下调几次评级。机构是自己付费请的吧?为什么它要给自己的甲方打bbb-,这不是砸自己饭碗吗?就不能换一家?换一家评级机构,然后秀出肌肉把评级上调到aaa+!是不是有肌肉没有秀出来?

0
@债券小白
评级机构是卖方(发行人)付费,其公正性、客观性天然的就受到甲方爸爸的影响。学习了,感谢
为了对抗此种影响,监管机构做了以下几种努力:
1、监管要求评级事前收费。我们中介机构进场时,只有评级是预先收费的(羡慕嫉妒恨),评级收钱后不再容易受到甲方的影响。
2、监管要求评级签署协议几个工作日后才能开始工作,避免倒签协议的情况发生,给评级流出足必要的工作时间。
3、银行间市场要求双评级,也就说每个债必须有两家评级机构...

9
赞同来自: 非凡猪 、集XFD 、意外的角落 、水穷云起时 、好奇心135 、 、 、 、更多 »
评级机构是卖方(发行人)付费,其公正性、客观性天然的就受到甲方爸爸的影响。
为了对抗此种影响,监管机构做了以下几种努力:
1、监管要求评级事前收费。我们中介机构进场时,只有评级是预先收费的(羡慕嫉妒恨),评级收钱后不再容易受到甲方的影响。
2、监管要求评级签署协议几个工作日后才能开始工作,避免倒签协议的情况发生,给评级流出足必要的工作时间。
3、银行间市场要求双评级,也就说每个债必须有两家评级机构。中国一共就几家评级机构,这样每家都有饭吃,没必要为了竞争而无下限。
4、监管规定了评级机构的最低收费,也是同理。
5、行政处罚。如果评级机构瞎几把评,监管机构会对评级机构罚款,甚至吊销业务资格。2018年时证监会暂停了大公国际一整年的评级资格,差点没把他干死了。然而大公国际屡教不改,2022年大公国际就因为盛通债被没收业务收入165.09万元,并处以330.19万元罚款。
6、民事诉讼。评级机构如果对发行人虚假发行负有责任,则可能对持有人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五洋债案中,大公国际(怎么又是你)未对可能影响发债条件、发债能力的重大事项予以进一步核实关注并合理评定信用等级,未勤勉尽责,承担10%的连带赔偿责任。
为了对抗此种影响,监管机构做了以下几种努力:
1、监管要求评级事前收费。我们中介机构进场时,只有评级是预先收费的(羡慕嫉妒恨),评级收钱后不再容易受到甲方的影响。
2、监管要求评级签署协议几个工作日后才能开始工作,避免倒签协议的情况发生,给评级流出足必要的工作时间。
3、银行间市场要求双评级,也就说每个债必须有两家评级机构。中国一共就几家评级机构,这样每家都有饭吃,没必要为了竞争而无下限。
4、监管规定了评级机构的最低收费,也是同理。
5、行政处罚。如果评级机构瞎几把评,监管机构会对评级机构罚款,甚至吊销业务资格。2018年时证监会暂停了大公国际一整年的评级资格,差点没把他干死了。然而大公国际屡教不改,2022年大公国际就因为盛通债被没收业务收入165.09万元,并处以330.19万元罚款。
6、民事诉讼。评级机构如果对发行人虚假发行负有责任,则可能对持有人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五洋债案中,大公国际(怎么又是你)未对可能影响发债条件、发债能力的重大事项予以进一步核实关注并合理评定信用等级,未勤勉尽责,承担10%的连带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