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没有写总结。10月初亏得受不了了很虚无的感慨了一下。
22年太魔幻了。生活更魔幻,就浅写一下。没有章法,权当娱乐。
可转债
可转债市场在2022年又迎来了比较重要的变化。(1)估值高。由于前两年的良好表现,涌入了大量投资者,转债估值被推高到一个极致的位置,并维持了较长的时间。年末的持续调整也只是将估值从极度高估降至了一般高估。(2)内卷。各类量化基金大量涌入,并持续做出超额收益,相当于又对整体市场扒了一层皮。下半年明显感到各类转债拉升过程中的不顺畅。类似于前两年脱离正股大幅拉升的案例有较大比例的减少。(3)盈亏比重构。20年对我触动最大的事情是新天转债一天翻倍,那天收盘后我终于意识到整个市场不一样了,必须迅速更新体系以跟上市场变化,转债余额因作为一个重点考量因素被纳入体系。而今年转债新规的实施,限制了单日可转债的涨幅,使得向上的预期收益被削弱较多(做妖期权大幅贬值),对于该类个券的整体盈亏比需要重新修正。
我们在2022年降低了转债的持仓占比。随着估值的下降,我们预计2023年将会略微增加转债整体持仓。低溢价/低价高收益率/高频都会关注。低溢价部分考虑股市状况,关注赎回意愿;高收益率部分将着重和纯债性价比对比,优先考虑短久期品种的转股意愿;高频部分继续跟踪考察管理人。
高收益债
我们在年初较为看好房地产高收益债,然而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很多来自公司层面的反馈,经营极其困难,现金流接近枯竭。年初看起来的后排公司也在接连倒下。我们在年初用了偏摊大饼的方式,然后随着基本面的恶化,上收了资质,调降了久期,不断止损,也不可避免得踩了几个雷。11月末,随着消息面(三支箭),技术面(盘面上从未见过的超级大买单)逐步明朗且指向统一,我们在确信的品种上用了相对较大的头寸。
实在不是一个好生意。折磨的死去活来。甘苦自知。
23年注意力可能更多投向高收益城投。
A股/港股
我们听了很多宏大的行业/个股故事,并亏掉了很多的钱。
我们研究了很多优秀的基金经理,并亏掉了很多的钱。
我们既没有找到α,也亏掉了β。
年末的时候看了一个账户这几年的交易记录,叹为观止。
目前没有想到好的解决方案。
朋友提示对权益资产需要更高的波动容忍度。但容忍度是需要智慧与信心的。目前都没有。
北交所/新三板
一片萧瑟。硅烷打新和泰祥转板贡献了收益。其他巨亏。
未来
酝酿了很久,年末做了挺重大的决定。上半年被关在家里几个月,对心灵造成了重大创伤,也让我觉得人生中还有很多更值得做的事情。
很多年前也曾经设想,当实现了目标时,要好好出去吃一顿,自己或者和所爱之人。然后今年被场所码/流调困住了。从未想过是这样的局面。
年末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靠着一点点小聪明苟活到现在,策略延展性不强,性格脆弱在追涨杀跌中无谓损耗,也弄不过符合潮流的机器,未来的路越来越艰难。
如果我不再如初,你是否会爱我如故。
依然少年。
22年太魔幻了。生活更魔幻,就浅写一下。没有章法,权当娱乐。
可转债
可转债市场在2022年又迎来了比较重要的变化。(1)估值高。由于前两年的良好表现,涌入了大量投资者,转债估值被推高到一个极致的位置,并维持了较长的时间。年末的持续调整也只是将估值从极度高估降至了一般高估。(2)内卷。各类量化基金大量涌入,并持续做出超额收益,相当于又对整体市场扒了一层皮。下半年明显感到各类转债拉升过程中的不顺畅。类似于前两年脱离正股大幅拉升的案例有较大比例的减少。(3)盈亏比重构。20年对我触动最大的事情是新天转债一天翻倍,那天收盘后我终于意识到整个市场不一样了,必须迅速更新体系以跟上市场变化,转债余额因作为一个重点考量因素被纳入体系。而今年转债新规的实施,限制了单日可转债的涨幅,使得向上的预期收益被削弱较多(做妖期权大幅贬值),对于该类个券的整体盈亏比需要重新修正。
我们在2022年降低了转债的持仓占比。随着估值的下降,我们预计2023年将会略微增加转债整体持仓。低溢价/低价高收益率/高频都会关注。低溢价部分考虑股市状况,关注赎回意愿;高收益率部分将着重和纯债性价比对比,优先考虑短久期品种的转股意愿;高频部分继续跟踪考察管理人。
高收益债
我们在年初较为看好房地产高收益债,然而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很多来自公司层面的反馈,经营极其困难,现金流接近枯竭。年初看起来的后排公司也在接连倒下。我们在年初用了偏摊大饼的方式,然后随着基本面的恶化,上收了资质,调降了久期,不断止损,也不可避免得踩了几个雷。11月末,随着消息面(三支箭),技术面(盘面上从未见过的超级大买单)逐步明朗且指向统一,我们在确信的品种上用了相对较大的头寸。
实在不是一个好生意。折磨的死去活来。甘苦自知。
23年注意力可能更多投向高收益城投。
A股/港股
我们听了很多宏大的行业/个股故事,并亏掉了很多的钱。
我们研究了很多优秀的基金经理,并亏掉了很多的钱。
我们既没有找到α,也亏掉了β。
年末的时候看了一个账户这几年的交易记录,叹为观止。
目前没有想到好的解决方案。
朋友提示对权益资产需要更高的波动容忍度。但容忍度是需要智慧与信心的。目前都没有。
北交所/新三板
一片萧瑟。硅烷打新和泰祥转板贡献了收益。其他巨亏。
未来
酝酿了很久,年末做了挺重大的决定。上半年被关在家里几个月,对心灵造成了重大创伤,也让我觉得人生中还有很多更值得做的事情。
很多年前也曾经设想,当实现了目标时,要好好出去吃一顿,自己或者和所爱之人。然后今年被场所码/流调困住了。从未想过是这样的局面。
年末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靠着一点点小聪明苟活到现在,策略延展性不强,性格脆弱在追涨杀跌中无谓损耗,也弄不过符合潮流的机器,未来的路越来越艰难。
如果我不再如初,你是否会爱我如故。
依然少年。
9
赞同来自: yhn83 、oyquan 、瀛幻想 、k买买买 、醉道 、 、 、 、更多 »
很认真的看了下卡叔直播的文字版,还是有很多可供借鉴的地方,应该说凝结了卡叔很多的智慧。
摘几个觉得很有用的点:
第一,转债等权为啥能表现卓越持续增长?(1) 上市均价120,退市均价169,然后反复复利。不过新政有损长期收益,大股东限售导致近期新债价格过高拉高了上市均价,赎回必须立即决定限制的退市均价,长期来看都有损于指数表现(2)有益的条款,强赎条款强制确认收益,防止过山车;下修条款规避了个股很多部分的下跌。
第二,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回避负收益段。(1)规避强赎,决定强赎次日平均跌5.88元,强赎期结束平均跌14.93元,在触发强赎之前几个交易日(5-10日)卖出是较好的策略。(2)临期债期权价值有显著的减弱,尽量避免买入临期债,即使历史上有作妖的表现。
第三,(1)小市值转债有一二三梯队,尽量抓前排品种(华体、纵横、瀛通属于后排品种,经常预示着行情结束了)。(2)涨了一波之后,可以以相比之前稍高的价格买回,而不是轮动到掐他惰性债里面。(3)优选溢价率没那么高的,这样即使妖性不体现,正股也可能有加持机会。(4)注意参考历史走势,经常有相似性。
第四,下修可能最大的是第一,第四,第五年。第一年下修防止修不到位的情形,太晚下修注意期权价值的损失。
摘几个觉得很有用的点:
第一,转债等权为啥能表现卓越持续增长?(1) 上市均价120,退市均价169,然后反复复利。不过新政有损长期收益,大股东限售导致近期新债价格过高拉高了上市均价,赎回必须立即决定限制的退市均价,长期来看都有损于指数表现(2)有益的条款,强赎条款强制确认收益,防止过山车;下修条款规避了个股很多部分的下跌。
第二,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回避负收益段。(1)规避强赎,决定强赎次日平均跌5.88元,强赎期结束平均跌14.93元,在触发强赎之前几个交易日(5-10日)卖出是较好的策略。(2)临期债期权价值有显著的减弱,尽量避免买入临期债,即使历史上有作妖的表现。
第三,(1)小市值转债有一二三梯队,尽量抓前排品种(华体、纵横、瀛通属于后排品种,经常预示着行情结束了)。(2)涨了一波之后,可以以相比之前稍高的价格买回,而不是轮动到掐他惰性债里面。(3)优选溢价率没那么高的,这样即使妖性不体现,正股也可能有加持机会。(4)注意参考历史走势,经常有相似性。
第四,下修可能最大的是第一,第四,第五年。第一年下修防止修不到位的情形,太晚下修注意期权价值的损失。
3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钟爱一玉 、打新交朋友
转债市场最近的抓手想法:
1 部分大市值票估值并不贵,甚至可以说处在全光谱估值最低端。在权益市场向好的情况下,配置价值比较显著,苏银、川投、三峡EB、科伦、龙净等,当然部分品种绝对价格较高。
2 小市值券有重新活跃的迹象。密切关注价格低,实际流通盘小的次新券。商络、崧盛、泰福等
垃圾债方面
碧桂园、远洋人民币/美元债券似有倒挂迹象,是否可以吃一段收益率回归?
旭辉博弈仍在继续
1 部分大市值票估值并不贵,甚至可以说处在全光谱估值最低端。在权益市场向好的情况下,配置价值比较显著,苏银、川投、三峡EB、科伦、龙净等,当然部分品种绝对价格较高。
2 小市值券有重新活跃的迹象。密切关注价格低,实际流通盘小的次新券。商络、崧盛、泰福等
垃圾债方面
碧桂园、远洋人民币/美元债券似有倒挂迹象,是否可以吃一段收益率回归?
旭辉博弈仍在继续
7
赞同来自: Jifandailu 、御女雪千寻 、skyblue777 、乐鱼之乐 、可期可梦 、 、更多 »
今天看持有封基老师说小市值的核心是轮动。
联想到转债的核心可能也是轮动,且是边界更清晰的轮动。即可以是高频,也可以是中低频。
高频轮动去年多个股票量化私募进入,效果较好,但容量受制于整体成交量(反馈去年下半年开始,多少也受了新规影响)。中低频轮动可以依托估值体系,20年之后游资进入打开了上限。新规后上限受到限制,今年也需要观察是否会打开下限。正邦,搜特,鸿达等均可观察,转债余额较大,转债余额/正股市值较大的品种还是会有一些压力的。
联想到转债的核心可能也是轮动,且是边界更清晰的轮动。即可以是高频,也可以是中低频。
高频轮动去年多个股票量化私募进入,效果较好,但容量受制于整体成交量(反馈去年下半年开始,多少也受了新规影响)。中低频轮动可以依托估值体系,20年之后游资进入打开了上限。新规后上限受到限制,今年也需要观察是否会打开下限。正邦,搜特,鸿达等均可观察,转债余额较大,转债余额/正股市值较大的品种还是会有一些压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