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为什么不能随便减仓。看2012/13年创业板放量上涨的走势图(类似的还有国证2000在202205~08的无量上涨达到40%)。再说为什么要减仓落袋为安。80%的情况下,当波涨幅超过20%后,很难再延续做波段大概率都是不错的。
于是问题就来了,是愿意要高胜率呢,还是愿意选择高赔率?对了8次,2次错了却放跑了牛市,也是会拍疼大腿的。
思考的结果是,当波涨幅40%之前,跟着均线走,不预测,只应对,二者兼顾不伤脑。破20均线可以减仓,但随时准备买回,破60均线才是大减仓的时候。当波涨幅超过40%以后,条件单设置回撤5%减仓。有一定涨幅后赶顶乖离过大,更要大幅减仓。(这里包括牛市的情况)
怎么样从心理上认可呢?因为心理上信服才会愉快减仓。可以把这种操作视为股债平衡。涨幅超过18%尤其是超过40%阈值,当然要平衡一下(理论上震荡市阈值小一点,牛市阈值大一点,但无法预判是震荡还是大牛)。无数大神回测证明,除了消费医疗等长牛指数,股债平衡都能提高收益降低回撤。自己以往都是跌了减仓,涨了追趋势加仓的,今后要改一改。把股债平衡作为仓位控制的法宝。
反弹的幅度不能根据持仓的盈利来计算,应该根据实际走势的当波涨幅。没有创新高之前有盈利盘与套牢盘的双重压力,创新高后有盈利盘落袋为安的压力,所以回调是一定的,强势的话无非是用横盘来代替。
全市场与标的的估值百分位如果在20以下,可以不减仓,要减也是40%以下。
在非连续放大量的情况下,不可能一杆子捅到天上去,减仓是必须的,减仓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是卖出的条件,二是卖出多少。卖出的前提条件是全市场和标的的估值百分位在20以上,原则是只跟随,只应对,不根据预判操作,跌破20日均线或前低点减仓(国证2000在202205~08无量反弹了40%)。百分位在20 ~50之间,最多减仓40%,百分位超过50,每次减仓要减60%以上。
减仓不是目的,只是害怕坐电梯,或者遇到“不能穿鲁缟”的强弩之末,所以一定要买回来。如果卖错了,更要买回来,除非有更好的标的。在箱体底部占上20均线,或者等站上箱顶创新高要买回来。最好的买点是回调到支撑位,或者不考虑支撑等到回调后拐头向上。容易犯的错误是恐惧与贪婪,被市场大跌的恐慌情绪所感染,不敢买入,或者贪婪于会继续下跌而下不了买入的决心。如果是强势横盘不回调,那就等均线上移得到均线的支撑再买入。
一个投资组合的超额收益怎么做?我想大概有两条路,一个是通过交易价差,另一个是通过仓位管理或者说资金管理。低买高卖,高抛低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仓位管理同样如此,涨了恨没有买,跌了怪自己没有卖,导致涨跌都不满意。降低盈利预期,等待时间的玫瑰绽放,闲置资金多了看做股债平衡做得好,学学阿Q,才能涨跌都舒服。
以下为摘录:
20221201面对反弹,容易产生两种操作想法,一是觉得涨不少了,可能该跌了,想先卖出,等跌了再买回来;二是觉得行情发动了,出现右侧机会了,想加仓追涨。两个想法的操作正好相反,前者想卖,后者想买,但其实都没什么道理。
以中国互联网50指数(也就是中概互联)为例,从今年10月末的4400的低点,反弹到现在6300点,确实已经涨了很多了,但相比2021年3月份17000的高点,也还差得远,怎么判断是不是“该跌了”呢?
右侧的想法也说不通,下图是中概互联近期的走势,图中的三个红箭头,都是右侧的反弹,如何判断哪一次是假反弹,哪一次会发展出真行情呢?
大部分临时起意的操作想法,都源于潜意识中对市场走势的猜测,抵御交易诱惑的最根本办法,就是从心底认识到市场不可预测。
市场是一匹野马,从不按预设的道路奔跑,去猜野马怎么跑,就会有时猜对有时猜错,长此以往并无法稳定捉到它,更好的方法是在这片草场必经的出口挖个陷阱,任由马儿乱跑,它迟早会踏入机关。
挖陷阱,就是在足够低的位置定好买入计划,在足够高的位置定好卖出计划,然后等着股价波动,触发这两个交易纪律。其他大部分时间马儿在乱跑,就耐心等待。
当然陷阱也有各种挖法,我的习惯是在偏低的区域开始逐步随跌随买,不断提高仓位;在市场进入偏高区域后先不卖,而是继续追随趋势,等待从高点回撤一定幅度后再退出。之所以采取这种非对称的买入和卖出方式,是由于A股牛短熊长、牛快熊慢的特点,漫长的熊市适合分布建仓,猛烈的牛市则适合让趋势奔跑,趋势掉头再了结。
至于什么样的位置算足够低和足够高,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大家愿意承担的风险不同,对市场的看法不同,对于高低的判断就不一样。但就目前这个位置来说,市场仍然处于偏低的区域,怎么看也不会处于过热过高的位置,那不论这波是反弹还是再转跌,要做的都没有区别,就是继续耐心等待。
20221201犹豫要不要减仓浮盈。减了,估值还在底部,害怕卖飞,辛苦攒的筹码可能一朝丢了。不减,涨了百分之几十,怕回调,白坐一趟电梯。这就把基于估值高低的简单择时问题变成了一个猜大小的复杂问题,导致无穷尽的烦恼。狠人的做法是只关注起点和终点,等到潜在回报率下降到不再具有吸引力的时候才减仓,忽略中间的波动,需要大格局大定力大盈利空间。温和一点的做法可能是,底仓长持至估值完全兑现,然后基于短期价格加减仓。这样既不会丢了筹码,也可以稍微缓解心情。不管是哪一种,都不要被市场波动牵着鼻子走,不要基于市场波动了而去追涨或者杀跌。一定是先有纪律和计划再交易,不要先交易,再有计划。
于是问题就来了,是愿意要高胜率呢,还是愿意选择高赔率?对了8次,2次错了却放跑了牛市,也是会拍疼大腿的。
思考的结果是,当波涨幅40%之前,跟着均线走,不预测,只应对,二者兼顾不伤脑。破20均线可以减仓,但随时准备买回,破60均线才是大减仓的时候。当波涨幅超过40%以后,条件单设置回撤5%减仓。有一定涨幅后赶顶乖离过大,更要大幅减仓。(这里包括牛市的情况)
怎么样从心理上认可呢?因为心理上信服才会愉快减仓。可以把这种操作视为股债平衡。涨幅超过18%尤其是超过40%阈值,当然要平衡一下(理论上震荡市阈值小一点,牛市阈值大一点,但无法预判是震荡还是大牛)。无数大神回测证明,除了消费医疗等长牛指数,股债平衡都能提高收益降低回撤。自己以往都是跌了减仓,涨了追趋势加仓的,今后要改一改。把股债平衡作为仓位控制的法宝。
反弹的幅度不能根据持仓的盈利来计算,应该根据实际走势的当波涨幅。没有创新高之前有盈利盘与套牢盘的双重压力,创新高后有盈利盘落袋为安的压力,所以回调是一定的,强势的话无非是用横盘来代替。
全市场与标的的估值百分位如果在20以下,可以不减仓,要减也是40%以下。
在非连续放大量的情况下,不可能一杆子捅到天上去,减仓是必须的,减仓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是卖出的条件,二是卖出多少。卖出的前提条件是全市场和标的的估值百分位在20以上,原则是只跟随,只应对,不根据预判操作,跌破20日均线或前低点减仓(国证2000在202205~08无量反弹了40%)。百分位在20 ~50之间,最多减仓40%,百分位超过50,每次减仓要减60%以上。
减仓不是目的,只是害怕坐电梯,或者遇到“不能穿鲁缟”的强弩之末,所以一定要买回来。如果卖错了,更要买回来,除非有更好的标的。在箱体底部占上20均线,或者等站上箱顶创新高要买回来。最好的买点是回调到支撑位,或者不考虑支撑等到回调后拐头向上。容易犯的错误是恐惧与贪婪,被市场大跌的恐慌情绪所感染,不敢买入,或者贪婪于会继续下跌而下不了买入的决心。如果是强势横盘不回调,那就等均线上移得到均线的支撑再买入。
一个投资组合的超额收益怎么做?我想大概有两条路,一个是通过交易价差,另一个是通过仓位管理或者说资金管理。低买高卖,高抛低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仓位管理同样如此,涨了恨没有买,跌了怪自己没有卖,导致涨跌都不满意。降低盈利预期,等待时间的玫瑰绽放,闲置资金多了看做股债平衡做得好,学学阿Q,才能涨跌都舒服。
以下为摘录:
20221201面对反弹,容易产生两种操作想法,一是觉得涨不少了,可能该跌了,想先卖出,等跌了再买回来;二是觉得行情发动了,出现右侧机会了,想加仓追涨。两个想法的操作正好相反,前者想卖,后者想买,但其实都没什么道理。
以中国互联网50指数(也就是中概互联)为例,从今年10月末的4400的低点,反弹到现在6300点,确实已经涨了很多了,但相比2021年3月份17000的高点,也还差得远,怎么判断是不是“该跌了”呢?
右侧的想法也说不通,下图是中概互联近期的走势,图中的三个红箭头,都是右侧的反弹,如何判断哪一次是假反弹,哪一次会发展出真行情呢?
大部分临时起意的操作想法,都源于潜意识中对市场走势的猜测,抵御交易诱惑的最根本办法,就是从心底认识到市场不可预测。
市场是一匹野马,从不按预设的道路奔跑,去猜野马怎么跑,就会有时猜对有时猜错,长此以往并无法稳定捉到它,更好的方法是在这片草场必经的出口挖个陷阱,任由马儿乱跑,它迟早会踏入机关。
挖陷阱,就是在足够低的位置定好买入计划,在足够高的位置定好卖出计划,然后等着股价波动,触发这两个交易纪律。其他大部分时间马儿在乱跑,就耐心等待。
当然陷阱也有各种挖法,我的习惯是在偏低的区域开始逐步随跌随买,不断提高仓位;在市场进入偏高区域后先不卖,而是继续追随趋势,等待从高点回撤一定幅度后再退出。之所以采取这种非对称的买入和卖出方式,是由于A股牛短熊长、牛快熊慢的特点,漫长的熊市适合分布建仓,猛烈的牛市则适合让趋势奔跑,趋势掉头再了结。
至于什么样的位置算足够低和足够高,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大家愿意承担的风险不同,对市场的看法不同,对于高低的判断就不一样。但就目前这个位置来说,市场仍然处于偏低的区域,怎么看也不会处于过热过高的位置,那不论这波是反弹还是再转跌,要做的都没有区别,就是继续耐心等待。
20221201犹豫要不要减仓浮盈。减了,估值还在底部,害怕卖飞,辛苦攒的筹码可能一朝丢了。不减,涨了百分之几十,怕回调,白坐一趟电梯。这就把基于估值高低的简单择时问题变成了一个猜大小的复杂问题,导致无穷尽的烦恼。狠人的做法是只关注起点和终点,等到潜在回报率下降到不再具有吸引力的时候才减仓,忽略中间的波动,需要大格局大定力大盈利空间。温和一点的做法可能是,底仓长持至估值完全兑现,然后基于短期价格加减仓。这样既不会丢了筹码,也可以稍微缓解心情。不管是哪一种,都不要被市场波动牵着鼻子走,不要基于市场波动了而去追涨或者杀跌。一定是先有纪律和计划再交易,不要先交易,再有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