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指数1个指标已突破历史,接下来怎么走……

股语有云:

长期来看,指数总是螺旋向上的。

这不仅仅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实际上,即使在波动率巨大的A股,这也是一个能够被检验的事实。当然,如同其他所有容易被大众记住的简单规律一样,指数长期螺旋向上这个事实,也是隐含了一系列前提条件的。其中最主要的几个前提如下:

指数需要是宽基指数,事实上,越宽越好。也就是说,指数成分股票的选择来源越广泛越好,同时成分股票之间的相关性越低越好。

螺旋向上的观察对象,必须是指数价格的阶段低点,不能是阶段高点。也就是说,必须在一轮牛市加熊市完全走完之后,再来观察最后走出来低点与上一轮熊市的低点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以上证50指数为例,检验分析大周期视角下的牛熊演变,以及对指数目前所处位置给出基本的判断。

首先拉出指数的月K线,历史低点是2005年的693.53,历史高点是2007年的4772.93。2007年之后迄今为止都还没有再创出新高。如果只关注阶段高点,很容易得出50在2007之后的十几年里一直萎靡不振的结论。



但是如果我们把关注点转移到阶段低点上,情况就不一样了。按照时间顺序,十八年间,50指数的主要阶段低点依次如下:
  1. 2005/6/6:693.53
  2. 2008/10/28:1269.29
  3. 2014/3/21:1402.18
  4. 2015/8/26:1874.22
  5. 2019/1/4 :2249.37
  6. 2020/3/19:2517.30

通过数据和月K图,可以直观地发现,后一个低点总是比前一个低点的位置要高一些。并且,相邻的2个低点之间,正好是一轮完整的牛市上涨趋势加上一轮完整的熊市下跌趋势。因此,可以将2个低点之间的区间定义为一个完整牛熊周期。

只看数值的绝对大小,我们还无法了解各个完整牛熊周期的低点抬高速率。为此,再考虑各区间的时间长短,计算出单位时间(年化)的涨速。结果如下:



历史上的5轮完整牛熊中,低点抬高速率最高的2015年的“杠杆牛”,低点年化涨速达到了22.45%。不考虑目前这一轮(2020年3月19日之前),低点抬高速率最低的是2008到2014之间的“无感牛”(大多数人觉得一直是熊市,根本不存在牛市),期间低点年化涨速仅仅只有1.86%。

再看目前这一轮。自2020年3月19日2517.30开始,在本周之前,原本下一个低点还是2022年5月10日的2644.87。由此得到的低点年化涨速是2.33%,在历史排序中位列倒数第2,仅仅比“无感牛”高出那么一点点。



然而过了这一周,历史已被刷新。目前的新低点是2022年9月23日的2618.94。由此得到的低点年化涨速是1.59%,这个抬升速率在历史上已经光荣地排到了倒数第1。



按照现在的市场情绪,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每一天都有可能刷出新的低点和涨速。距离目前最近的一个支撑点位正是2020年3月19日2517.30。如果接下来这个位置没有跌破,那么虽然现在已经创造了低点抬升速率最慢的历史,但它仍然还是一个有效的牛熊周期转折点。如果这个位置继续跌破,那么它的有效性就被证伪,本轮完整牛熊周期的起点就得继续前移回到2019年1月 4日的2249.37,相应的大周期数据需要重新计算。在这个新的前提下,参照“无感牛”区间的低点年化涨速1.86%,下一个低点的大致位置应该在2410附近。



历史如何发展,咱们留足子弹,拭目以待。
0

超越小我

赞同来自:

仔细查看上证50年线
一目了然
下个台阶
1900
2022-10-30 12:16修改 来自湖南 引用
0

zer000

赞同来自:

从今年开始逻辑全变了,疫情不结束历史的估值都无法参考
2022-10-30 12:03 来自重庆 引用
0

fireflyming

赞同来自:

赞,今天做ETF基金也是亏的屁滚尿流。
2022-10-30 11:41 来自北京 引用
0

PYUYAN

赞同来自:

MARK
2022-10-30 11:07 来自湖南 引用
3

luckzpz - 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保护本金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川军团龙文章 超越小我

按照目前指数接盘侠的特质。
恐怕划线也很困难。
不如对中证全指划线分析一下
中证全指大概底部还有10%空间
2022-10-30 11:09修改 来自江苏 引用
2

阿学

赞同来自: 宽基er 超越小我

楼主,指数需要是宽基指数,事实上,越宽越好,就不应该选上证50,沪深300,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国证A指都比上证50强
2022-10-30 11:01 来自广东 引用
0

mingmingniu

赞同来自:

这些变化带来的是pe和pb的抬高。如果你认可换进来的标的要比踢出去的理应有更高的pe和pb的话,那么会在楼主的原有的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相反,如果你认为换进来的和踢出去的并没有不同,甚至更差。则没有加强结论。

@Newtrip
50 成分替换进去了好多高估值的新经济股票,虽然名字还是50, 但是股票组合变化大了
2022-10-30 10:57 来自上海 引用
0

尹申

赞同来自:

@ljkkoj
赞一个,上一次的无感牛起码在上升趋势的顶点位还翻倍了,这一次的无感牛搞不好不仅没有翻倍还要直接跌破2020年低点。不管是从上升趋势里的最大涨幅看,还是时间周期看,还是复合增长率看,上证50在这一轮牛熊周期的表现都堪称历史最差,这个表现多多少少和这一年半的港股遭遇欧美机构史无前例的恶意做空脱不了干系。
还是高速增长向中高速下调换挡造成的,未来不会再有大开大合的增长了,股票市场同理。
2022-10-30 10:45 来自天津 引用
1

Newtrip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50 成分替换进去了好多高估值的新经济股票,虽然名字还是50, 但是股票组合变化大了
2022-10-30 10:44 来自上海 引用
0

超越小我

赞同来自:


看主贴后感觉不对劲
再看行情
确实是2400以下。

连接1、3
大概率
本轮低点在3、4中间或者4、5之间 ?
—简单目测的

再说
本轮回到2、3
还是比1高不少,只要不破1,低点还是抬高了。
所以
现在的跌幅还很正常
2022-10-30 10:48修改 来自湖南 引用
0

尹申

赞同来自:

@guest2
用全收益指数比较合理,不然对分红率高的指数不公平。
如果承认指数长期趋势向上,即每轮熊市低点都高于上一轮熊市低点,那么重要低点(某轮熊市终结点)的定义,应该是该低点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更低点位。另外可以再加一条,距离上一个重要低点的时间比较远(2年以上)并且/或者期间出现过大幅起落,这样才能认为期间已经经历了一轮完整的牛熊。如果没有后面这一条,在一轮牛市中的很多回调低点都会被认为是“重要低点”,那样...
有哪些全收益指数可供参考?
2022-10-30 10:20 来自天津 引用
0

ljkkoj

赞同来自:

@kiddlau
10月12日,50指数盘中最低到了2482.55,终于还是破了2020年3月19日的2517.30。由此可以宣布月线图上的低点6(“疫情底”)无效,表格中的第5轮完整牛熊也无效,目前指数仍然处在自2019年1月4日的2249.37起的一轮完整牛熊周期中。截止目前,本轮完整牛熊的低点抬高速率为2.65%,在之前历史上有效的4轮完整牛熊,这个值仅高于“无感牛”的1.86%。参照历史上低点抬高速率的最...
又破了,这回怕是上证50的第六轮牛熊要合并进第五轮了。
2022-10-30 10:04 来自上海 引用
0

tang59898

赞同来自:

低点2186附近
2022-10-30 09:44 来自上海 引用
0

tang59898

赞同来自:

以前50是银行 现在是酒 2249必破 涨了10倍茅台
2022-10-30 09:43 来自上海 引用
0

师生

赞同来自:

2411再破。
2022-10-30 07:42 来自天津 引用
5

kiddlau

赞同来自: ljkkoj 塔塔桔 steven1521 哈比饽饽 skyblue777更多 »

10月12日,50指数盘中最低到了2482.55,终于还是破了2020年3月19日的2517.30。
由此可以宣布月线图上的低点6(“疫情底”)无效,表格中的第5轮完整牛熊也无效,目前指数仍然处在自2019年1月4日的2249.37起的一轮完整牛熊周期中。
截止目前,本轮完整牛熊的低点抬高速率为2.65%,在之前历史上有效的4轮完整牛熊,这个值仅高于“无感牛”的1.86%。
参照历史上低点抬高速率的最低值1.86%,本轮目标低点为2411左右。
当然,这个值仅有参考意义,不代表一定能到这个点位,也不代表1.86%的低点抬高速率记录一定不会被打破。
2022-10-12 19:24 来自广东 引用
0

中哗板面

赞同来自:

重点的额低点和高点都有重要的技术指标意义,当然重要的技术指标破位失效,也是反向操作的好机会。
2022-09-27 12:39 来自江苏 引用
1

师生

赞同来自: 悠悠亦来

@悠悠亦来
6若不视为关键低点,去掉6,或者5、6两个阶段低点均去掉的话,可能情况就不一样了
对。5、6都去掉,就要和4去比,这样新的低点可能会比5、6更低。个人更倾向于这个规律。
2022-09-27 11:47修改 来自天津 引用
0

kiddlau

赞同来自:

@guest2
用全收益指数比较合理,不然对分红率高的指数不公平。
如果承认指数长期趋势向上,即每轮熊市低点都高于上一轮熊市低点,那么重要低点(某轮熊市终结点)的定义,应该是该低点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更低点位。另外可以再加一条,距离上一个重要低点的时间比较远(2年以上)并且/或者期间出现过大幅起落,这样才能认为期间已经经历了一轮完整的牛熊。如果没有后面这一条,在一轮牛市中的很多回调低点都会被认为是“重要低点”,那样...
你的思路是非常有益的补充**
2022-09-26 19:04 来自广东 引用
0

kiddlau

赞同来自:

@mingmingniu
2-3之间还可以搞出很多阶段低点,但它们是依次下移的。忽略它们,导致2-3的时间间距特别宽。样本为何过滤掉它们?
很简单,因为阶段低点,或者叫不同牛熊周期的转折点,都是后验的。即这个低位在某日之后再也没有被触及了,那么截止它在这个时间点的阶段低位就被认定是有效的。
2~3之间的其他低点,因为后来同一周期内有新的更低点位出现,所以都是无效低点。
上面的分析都只能说是到目前为止,这样的周期划分和底部逐渐抬高,仍然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事实。当然,这样的定义永远存在被证伪和推翻的可能。设想一种极端情况,目前50已知的历史最低点是位置1的693.53,如果今后发生了某种情况,导致50指数跌到比这个位置还要低,那么就能非常有力地证明指数底部抬高不是一个事实,只存在于想象之中。
2022-09-26 19:05修改 来自广东 引用
3

mhy118

赞同来自: MHZY roark 林相王

看图和看相一样,都是算命。
2022-09-26 10:39 来自新疆 引用
0

wsfdqnc

赞同来自:

我之前也观察过沪深300,也是如此,阶段低点也是一直在抬高的。上一轮低点是4月底的3784点,再上一轮是两年多前的3530点。而上周五收盘是3856点。距离上一轮低点只有2%的距离,如果4月份那轮不算的话,那距离上一轮的阶段性低点3530也只有8%左右的空间。具体会如何呢?静观其变吧。。
2022-09-26 09:12 来自福建 引用
0

悠悠亦来

赞同来自:

6若不视为关键低点,去掉6,或者5、6两个阶段低点均去掉的话,可能情况就不一样了
2022-09-26 08:32 来自北京 引用
12

guest2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紫水瓶 浩瀚红鹰 benhorse 火锅008 FUZE xgjxgq steven1521 朝阳南街 二零20大吉大利 xineric newsu更多 »

用全收益指数比较合理,不然对分红率高的指数不公平。

如果承认指数长期趋势向上,即每轮熊市低点都高于上一轮熊市低点,那么重要低点(某轮熊市终结点)的定义,应该是该低点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更低点位。另外可以再加一条,距离上一个重要低点的时间比较远(2年以上)并且/或者期间出现过大幅起落,这样才能认为期间已经经历了一轮完整的牛熊。如果没有后面这一条,在一轮牛市中的很多回调低点都会被认为是“重要低点”,那样“重要低点”就太多了。

按照这个定义,楼主上证50月线图里的低点6,不应该被视作重要低点,因为离上一个低点5的时间跨度太近,期间不足以完成一轮完整的牛熊,把低点6看成低点5开始的牛市的中途回调低点(而非一轮牛熊终结的重要低点)比较合理。

那么低点5,低点4是不是重要低点?只要以后不被跌破,是可以成为重要低点的。万一都跌破了,我们还可以“强词夺理”地说,低点4,5,6都是牛市的中途回调低点,我们仍旧处在低点3开始的那轮牛熊周期中。当然,这样的话,这个牛熊周期时间也太长了,上升速率也太低了,足以让我们怀疑指数的长期上升趋势是否还成立了。于是逻辑上就有两个选择,一是承认低点4,低点5是一轮熊市终结的重要低点,一旦跌破就说明指数长期上升趋势失败(后一轮熊市低点低于上一轮),二是坚持认为指数上升趋势仍旧成立,把低点4,低点5看成低点3以来牛熊周期的中途回调低点。

恒生国企指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目前已经把2008年11月以后近14年里的低点全部跌破了,如果要坚持认为指数仍旧维持上升趋势,只能把2008年10月以来看成一个牛熊周期,哪天要是再跌破2008年10月的低点,往前找只能是1998年那个重要低点了(1998到2007牛,2007到202X熊,2008年10月低点只是熊市A浪低点而非熊市终结)。

以上仅就指数点位高低趋势来机械划定牛熊周期,实际还可以把经济周期,政策周期,市场风格周期,不同市场及指数的相互验证等拿来作为参考。
2022-09-25 16:15 来自广东 引用
0

Ayanamist

赞同来自:

说的是很普通的道理,解读的很用心,谢谢
2022-09-25 16:12 来自广东 引用
0

阿龙山

赞同来自:

人类的历史,过去100年发展比封建社会2000的发展还要快,未来比过去是指数增长。拿过去看未来没有意义。资本市场更是如此,变化越来越快,过去的数据没有参考意义。
2022-09-25 16:05 来自河南 引用
1

lockyz

赞同来自: 拈花微笑

"底"的逐步提高,应该对应着日均成交量的提高.
2005-2015年,成交量常态是2-4K亿,2015年之后,成交量常态是6K以上.
2022-09-25 16:02 来自广东 引用
0

阿龙山

赞同来自:

拿过去看未来,刻舟求剑。
2022-09-25 16:01 来自河南 引用
0

晴天1950

赞同来自:

能不能投机一下其他宽基指数?
也许这个规律会被打破
2022-09-25 14:57 来自北京 引用
2

hillstar

赞同来自: 尹申 winter2015

主要是GDP的增速也从过去的8%-10%要降回5%左右了
2022-09-25 14:47 来自湖南 引用
1

zhhch517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个人觉得第6个点是偶然因素,要剔除后再分析。
1大牛后接1小牛(反弹牛):06-07(大牛),09(小牛),14-15(大牛),16-18(小牛),19-21(大牛),?(小牛)
2022-09-25 14:38 来自广东 引用
0

ljkkoj

赞同来自:

赞一个,上一次的无感牛起码在上升趋势的顶点位还翻倍了,这一次的无感牛搞不好不仅没有翻倍还要直接跌破2020年低点。不管是从上升趋势里的最大涨幅看,还是时间周期看,还是复合增长率看,上证50在这一轮牛熊周期的表现都堪称历史最差,这个表现多多少少和这一年半的港股遭遇欧美机构史无前例的恶意做空脱不了干系。
2022-09-25 14:33 来自上海 引用
0

mingmingniu

赞同来自:

2-3之间还可以搞出很多阶段低点,但它们是依次下移的。忽略它们,导致2-3的时间间距特别宽。样本为何过滤掉它们?
2022-09-25 14:32 来自上海 引用
0

huxj2015

赞同来自:

年化涨速创新低................
2022-09-25 14:32 来自四川 引用
0

kingtctc

赞同来自:

赞,很用心。
2022-09-25 13:53 来自广东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2-10-30 12:15
  • 浏览: 6621
  • 关注: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