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从南方一所985高校计算机硕士毕业后就一直从事金融科技相关的工作,先后在互联网大厂、港股券商和公募基金工作过,工作的前十年都是从事研发相关的工作,也做到了研发总监,后面几年主动去公募基金转型做了业务总监,但工作内容也是和科技有密切关联度的。
由于工作一直涉及投资相关的业务,自己对股票、债券和基金业务都比较了解,同时也涉足过港美股市场。在工作之余,本人一直在研究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有效投资框架,然后利用数字化平台去提升投研效率。由于今年感觉a股市场应该能迎来一个不错的投资契机,再加上所在公司各种降本增效,搞得心力交瘁,定的业务KPI也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决定离职休息一段时间,顺便完善一下自己的投资框架。
最近几年AI大模型飞速发展,很多原来需要大量人力去完成的工作基本都可以由AI替代,像投研、编程等我之前从事的工作都有AI工具可以赋能,极大程度拓宽了一个人的能力边界,所以让我有了创业的冲动,趁着闲下来的这段时间决定利用AI代码平台搭建一套投研系统,将自己的投资框架进行数字化落地,同时也建立了一个金融科技公司,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未来想不断完善这套投研系统,也可以对外提供服务进行收费,使公司的收入一方面来源于资本金的投资收益,另外一方面来源于投研系统的使用付费。如果投资框架获得市场充分验证后,还可以申请私募牌照,建立私募产品对外募集资金,公司收管理费和超额业绩报酬。
由于本人具备较强的编码和投研能力,再加上AI大模型的加持,基本上公司的所有工作都能一个人完成。目前投研系统已经完成原型的设计和开发。在自有资金投资方面,今年的投资收益勉强为正,主要是因为4月7日的大跌导致收益的大幅回撤,还是风险控制做得不够好,还有较大的优化空间,但是投资策略整体还是有效的。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一个人创业有点孤独,而且进程也有点慢,这条路到底能走多远,我自己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现在有个想法是找一些认同这个创业思路的合伙人,以资金入股,这些资本金会以现有的投资策略去操盘,投资亏损由我承担,我可以减少公司的所持股份或者补充资本金,收益则作为公司收入。如果合伙人也有投研或者编程的能力,可以内部进行分工协作,可以有工资,但是肯定是低于市场水平的。
由于我还是创业路途上的一个新兵蛋子,所以想请教一下有经验的创业大拿,这个创业思路和融资方案是否可行?
由于工作一直涉及投资相关的业务,自己对股票、债券和基金业务都比较了解,同时也涉足过港美股市场。在工作之余,本人一直在研究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有效投资框架,然后利用数字化平台去提升投研效率。由于今年感觉a股市场应该能迎来一个不错的投资契机,再加上所在公司各种降本增效,搞得心力交瘁,定的业务KPI也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决定离职休息一段时间,顺便完善一下自己的投资框架。
最近几年AI大模型飞速发展,很多原来需要大量人力去完成的工作基本都可以由AI替代,像投研、编程等我之前从事的工作都有AI工具可以赋能,极大程度拓宽了一个人的能力边界,所以让我有了创业的冲动,趁着闲下来的这段时间决定利用AI代码平台搭建一套投研系统,将自己的投资框架进行数字化落地,同时也建立了一个金融科技公司,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未来想不断完善这套投研系统,也可以对外提供服务进行收费,使公司的收入一方面来源于资本金的投资收益,另外一方面来源于投研系统的使用付费。如果投资框架获得市场充分验证后,还可以申请私募牌照,建立私募产品对外募集资金,公司收管理费和超额业绩报酬。
由于本人具备较强的编码和投研能力,再加上AI大模型的加持,基本上公司的所有工作都能一个人完成。目前投研系统已经完成原型的设计和开发。在自有资金投资方面,今年的投资收益勉强为正,主要是因为4月7日的大跌导致收益的大幅回撤,还是风险控制做得不够好,还有较大的优化空间,但是投资策略整体还是有效的。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一个人创业有点孤独,而且进程也有点慢,这条路到底能走多远,我自己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现在有个想法是找一些认同这个创业思路的合伙人,以资金入股,这些资本金会以现有的投资策略去操盘,投资亏损由我承担,我可以减少公司的所持股份或者补充资本金,收益则作为公司收入。如果合伙人也有投研或者编程的能力,可以内部进行分工协作,可以有工资,但是肯定是低于市场水平的。
由于我还是创业路途上的一个新兵蛋子,所以想请教一下有经验的创业大拿,这个创业思路和融资方案是否可行?

0
以你当前的描述,不看好你的思路。从小资金做到大资金,你要有稳定的,可复制的,正预期的交易策略,你交易要有一致性,能经得起市场考验,包括逆境时的心理考研。你在某个品种上有个稳固的阵地后,再慢慢扩大到其他品种,增加交易机会,交易规模,提升上限。好比,你占了梁山,再并二龙山等,不断扩大后碰到上限了再考虑问鼎或招安。
而你状况是,以前某个体制内打辅助,也不知道打辅助创造的价值能否养几个员工,整个链路都不知道有没有打通,然后现在说要出来单干,地盘都没有,能扛得了多久,要打个问号。有可能你的价值在于卖某个服务,但人家市场上那么多,为什么要买你的投研服务呢?你如果真的牛,钱是追着你走的。
而你状况是,以前某个体制内打辅助,也不知道打辅助创造的价值能否养几个员工,整个链路都不知道有没有打通,然后现在说要出来单干,地盘都没有,能扛得了多久,要打个问号。有可能你的价值在于卖某个服务,但人家市场上那么多,为什么要买你的投研服务呢?你如果真的牛,钱是追着你走的。

1
赞同来自: tigerhu12399
中国做私募是非常难的事情。又要有业绩又要稳定,几乎是很难,完全要靠运气。而且私募公司的盈利要交税。 而且各种监管,死路一条。卖应用系统服务也是不可行的,因为我们知道投资没有常胜将军,一切都是波动的。

2
我不知道 我目前状态算不算创业,处在传统行业 夕阳产业 已经过了高峰期。目前还在公司上班,但是自己外面注册了一个皮包公司 承接些小业务 运营一年多了 去年做了500w左右产值
主要面临应收账款高 周期长问题,以及后续业务可持续问题 所以不知道现在要不要离职
主要面临应收账款高 周期长问题,以及后续业务可持续问题 所以不知道现在要不要离职

12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赞同来自: 基业长青1 、几点到几点呢 、记录投资历程 、jdjvdjdbdv 、kolanta 、 、 、 、 、 、 、更多 »
集思录都是游击队员,绝大多数都没在投资这个行业工作过,个人投资和机构投资完全是两个物种,对于创业建议我认为大部分人都没发言权,因为根本就不懂专业机构是如何运转的。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我曾经有过其他行业的创业经历,可以说一些感觉,我认为自己做基金跑策略做收益这是需要做的,这是基础,但貌似作为一门生意来说,核心还是为客户提供不可或缺的价值,因为对于收益率来说,小资金级别的说服力也不是很强(我自己就是有真实的长周期的收益业绩,但如果做基金我自己都清楚这是笑话,因为策略不具有持续性,且资金也没有可拓展性),你的方法是大规模资金的做法,有拓展性,但资金规模不够,仍然也没法绝对证明自身实力和策略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所以我认为重点还都不如拓展人脉有价值,有欣赏你的业内大哥给你机会来的重要。
我曾经有过其他行业的创业经历,可以说一些感觉,我认为自己做基金跑策略做收益这是需要做的,这是基础,但貌似作为一门生意来说,核心还是为客户提供不可或缺的价值,因为对于收益率来说,小资金级别的说服力也不是很强(我自己就是有真实的长周期的收益业绩,但如果做基金我自己都清楚这是笑话,因为策略不具有持续性,且资金也没有可拓展性),你的方法是大规模资金的做法,有拓展性,但资金规模不够,仍然也没法绝对证明自身实力和策略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所以我认为重点还都不如拓展人脉有价值,有欣赏你的业内大哥给你机会来的重要。

0
算法迭代不是几个人能搞定的,策略执行单是硬件投入就不是小数。
自有资金有投资收益就行,大幅跑赢指数更是值得自己玩,要什么社会价值,有钱、能赚钱就行。要是扯社会价值,现有的大多数金融投资机构可以取缔。
自有资金有投资收益就行,大幅跑赢指数更是值得自己玩,要什么社会价值,有钱、能赚钱就行。要是扯社会价值,现有的大多数金融投资机构可以取缔。

3
@李书一精选
个人愚见,也不一定对成立私募是未来要考虑的事,到时候私募产品估计也只会考虑高净值客户的资金,自己本来就有一些个人客户,不太考虑金融机构的资金,我自己就是金融机构出来的,知道他们要求苛刻。现阶段就是自有资金在做,只是有点太孤独了,感觉不到社会价值。
5000万以下个人弄弄就好了,如果真的有好的策略,自己多加几倍的杠杆。
自由自在多舒服,别人的钱不是那么好拿的。很多资金对于回撤只接受5%。
5000万以上再考虑(私募牌照,建立私募产品对外募集资金,公司收管理费和超额业绩报酬。)
一旦搞公司,特别是和金融相关的公司会严重牵扯你的精力。
当然有想法是好事,真心祝愿你找到销售和渠道这方面靠谱的合伙人。

0
nuaa404 - 记得1995年7月暑假,1.68买入金杯汽车(后改名一汽金杯,现在又改回)开启了我近20年的投资生涯。。。。 20年来,跟机构、媒体、管理层斗智斗勇,不容易啊;一句话的心得:中国市场,陷阱太多,只有小心才能前进(钱进)。
在大A面前,AI有毛用,投研系统有毛用

3
赞同来自: seancai110 、Lawyer王 、海泳
个人愚见,也不一定对
5000万以下个人弄弄就好了,如果真的有好的策略,自己多加几倍的杠杆。
自由自在多舒服,别人的钱不是那么好拿的。很多资金对于回撤只接受5%。
5000万以上再考虑(私募牌照,建立私募产品对外募集资金,公司收管理费和超额业绩报酬。)
一旦搞公司,特别是和金融相关的公司会严重牵扯你的精力。
当然有想法是好事,真心祝愿你找到销售和渠道这方面靠谱的合伙人。
5000万以下个人弄弄就好了,如果真的有好的策略,自己多加几倍的杠杆。
自由自在多舒服,别人的钱不是那么好拿的。很多资金对于回撤只接受5%。
5000万以上再考虑(私募牌照,建立私募产品对外募集资金,公司收管理费和超额业绩报酬。)
一旦搞公司,特别是和金融相关的公司会严重牵扯你的精力。
当然有想法是好事,真心祝愿你找到销售和渠道这方面靠谱的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