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创业思路不知道是否可行?

本人从南方一所985高校计算机硕士毕业后就一直从事金融科技相关的工作,先后在互联网大厂、港股券商和公募基金工作过,工作的前十年都是从事研发相关的工作,也做到了研发总监,后面几年主动去公募基金转型做了业务总监,但工作内容也是和科技有密切关联度的。

由于工作一直涉及投资相关的业务,自己对股票、债券和基金业务都比较了解,同时也涉足过港美股市场。在工作之余,本人一直在研究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有效投资框架,然后利用数字化平台去提升投研效率。由于今年感觉a股市场应该能迎来一个不错的投资契机,再加上所在公司各种降本增效,搞得心力交瘁,定的业务KPI也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决定离职休息一段时间,顺便完善一下自己的投资框架。

最近几年AI大模型飞速发展,很多原来需要大量人力去完成的工作基本都可以由AI替代,像投研、编程等我之前从事的工作都有AI工具可以赋能,极大程度拓宽了一个人的能力边界,所以让我有了创业的冲动,趁着闲下来的这段时间决定利用AI代码平台搭建一套投研系统,将自己的投资框架进行数字化落地,同时也建立了一个金融科技公司,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未来想不断完善这套投研系统,也可以对外提供服务进行收费,使公司的收入一方面来源于资本金的投资收益,另外一方面来源于投研系统的使用付费。如果投资框架获得市场充分验证后,还可以申请私募牌照,建立私募产品对外募集资金,公司收管理费和超额业绩报酬。

由于本人具备较强的编码和投研能力,再加上AI大模型的加持,基本上公司的所有工作都能一个人完成。目前投研系统已经完成原型的设计和开发。在自有资金投资方面,今年的投资收益勉强为正,主要是因为4月7日的大跌导致收益的大幅回撤,还是风险控制做得不够好,还有较大的优化空间,但是投资策略整体还是有效的。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一个人创业有点孤独,而且进程也有点慢,这条路到底能走多远,我自己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现在有个想法是找一些认同这个创业思路的合伙人,以资金入股,这些资本金会以现有的投资策略去操盘,投资亏损由我承担,我可以减少公司的所持股份或者补充资本金,收益则作为公司收入。如果合伙人也有投研或者编程的能力,可以内部进行分工协作,可以有工资,但是肯定是低于市场水平的。

由于我还是创业路途上的一个新兵蛋子,所以想请教一下有经验的创业大拿,这个创业思路和融资方案是否可行?
发表时间 2025-04-13 14:34     来自北京

赞同来自: 不要绿汁蟹蟹 基业长青1 sdzyhxf 谨慎的韭菜1

0

AC米蘭

赞同来自:

没搞懂楼主要干啥。是感觉自己的投资框架比较牛逼,想发扬光大,达成自我实现?还是想卖铲子?
前者是文艺复兴/幻方的路子,后者就不知道了。。。
2025-04-17 16:23 来自河南 引用
0

yuwen5

赞同来自:

以你当前的描述,不看好你的思路。从小资金做到大资金,你要有稳定的,可复制的,正预期的交易策略,你交易要有一致性,能经得起市场考验,包括逆境时的心理考研。你在某个品种上有个稳固的阵地后,再慢慢扩大到其他品种,增加交易机会,交易规模,提升上限。好比,你占了梁山,再并二龙山等,不断扩大后碰到上限了再考虑问鼎或招安。
而你状况是,以前某个体制内打辅助,也不知道打辅助创造的价值能否养几个员工,整个链路都不知道有没有打通,然后现在说要出来单干,地盘都没有,能扛得了多久,要打个问号。有可能你的价值在于卖某个服务,但人家市场上那么多,为什么要买你的投研服务呢?你如果真的牛,钱是追着你走的。
2025-04-17 15:42 来自新加坡 引用
0

基业长青1

赞同来自:

@robby213
软件服务的模式是B2B2C,市场有需求,只是需要等待牌照放开的契机。
证券投顾吗?有确定的需求还好,也是有明确的目标。
2025-04-17 13:17 来自北京 引用
0

bigbear2046 - 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

赞同来自:

不如从说服家人把钱交给你打理开始
2025-04-17 10:01 来自上海 引用
1

robby213

赞同来自: 游游L

@基业长青1
1.不管是卖软件还是服务可行性不是很高,2b机构基本都自己搞,2c对人的要求高而且覆盖人群少。可以做一些知识付费的比如QuantML,社群里有需求有互动还可以改进模型。
2.不管是融资还是做私募得有好的策略,可以尝试多搞几个策略,跑个一年,找出里面好的策略,再找一个负责市场的合伙人去找钱。
软件服务的模式是B2B2C,市场有需求,只是需要等待牌照放开的契机。
2025-04-17 08:31 来自北京 引用
0

songbuting

赞同来自:

找几个销售、运营、风控、合规合伙干,你负责IT和投研。
2025-04-16 08:15 来自北京 引用
0

游游L

赞同来自:

你现在缺什么呢?是缺钱咧,还是缺人呢,缺钱的话,是多少?缺人的话,需要哪方面的人?
2025-04-15 17:10 来自北京 引用
1

基业长青1

赞同来自: 拈痛人

1.不管是卖软件还是服务可行性不是很高,2b机构基本都自己搞,2c对人的要求高而且覆盖人群少。可以做一些知识付费的比如QuantML,社群里有需求有互动还可以改进模型。
2.不管是融资还是做私募得有好的策略,可以尝试多搞几个策略,跑个一年,找出里面好的策略,再找一个负责市场的合伙人去找钱。
2025-04-15 16:22 来自北京 引用
0

TAKI

赞同来自:

支持,我也是编程出身,希望有机会一起干
2025-04-14 17:28 来自北京 引用
0

nvidia - 专注期权的入门选手

赞同来自:

希望后续更新,看看路子是否可行
2025-04-14 13:45 来自广东 引用
1

jamesbond

赞同来自: 基业长青1

在中国的环境中真正可行的,实际还是操盘手模式。但是绝大多数人都是单干,没有风控机制,是个软肋。我在公募基金做了几十年风控,后来在私募基金,又做了基金经理,现在退休了。如果你认同风控的概念,我们可以谈。
2025-04-14 12:22 来自上海 引用
1

jamesbond

赞同来自: tigerhu12399

中国做私募是非常难的事情。又要有业绩又要稳定,几乎是很难,完全要靠运气。而且私募公司的盈利要交税。 而且各种监管,死路一条。卖应用系统服务也是不可行的,因为我们知道投资没有常胜将军,一切都是波动的。
2025-04-14 12:19 来自上海 引用
0

财话汇

赞同来自:

你找个思路。金证旗下的丽海弘金,迅投不就是这么干的吗?自己生产了系统卖给你了券商, 同时还做自营盘
2025-04-14 11:20 来自江西 引用
1

水穷云起时

赞同来自: 安飞

先回复留个名,投资路上可以交个朋友。后面看机缘吧
2025-04-14 09:06 来自广东 引用
1

拈痛人

赞同来自: 游游L

支持你,到时候哥把50万私房钱投给你!
2025-04-14 07:27 来自广东 引用
0

coolfiry

赞同来自:

@robby213
成立私募是未来要考虑的事,到时候私募产品估计也只会考虑高净值客户的资金,自己本来就有一些个人客户,不太考虑金融机构的资金,我自己就是金融机构出来的,知道他们要求苛刻。现阶段就是自有资金在做,只是有点太孤独了,感觉不到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角度做个理杏仁一样的工具也比做私募好吧
2025-04-14 00:14 来自四川 引用
0

coolfiry

赞同来自:

没有看出来你的投资策略上的能力在私募上的表现,之前虽然在大公司当高管,但是和创业是两码事,用其他的钱投资和自己的钱投资也是两回事。
2025-04-14 00:09 来自四川 引用
2

Lucky日

赞同来自: 安飞 春秋战国

暂且不是盈利不盈利,就这句话“基本上公司所以的工作都能一个人完成”,就不建议了。说明你喜欢单干,但做大事需要团队。最大的资本是钱和人,缺一不可,目前看你最大的问题就是找不到人。不好说啥都能一个人完成,你病了,休息了,活谁干呢?整条路走下来,杂活脏活你都干了,就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关键工作中,但人多了,能分担,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路才走得远
2025-04-13 21:34 来自北京 引用
0

凤云888

赞同来自:

@robby213
这是目前其中一个投资策略的收益情况,今年2月份才开始专门开了一个账户执行这个策略,最近这一波回撤还是有点高,希望未来能控制在这个最大回撤以下。
是个什么策略,能分享一下吗,呵呵,就当我说笑了
2025-04-13 21:31 来自山东 引用
2

两颗心20120504

赞同来自: 思问妈妈最可爱 franckC

我不知道 我目前状态算不算创业,处在传统行业 夕阳产业 已经过了高峰期。目前还在公司上班,但是自己外面注册了一个皮包公司 承接些小业务 运营一年多了 去年做了500w左右产值
主要面临应收账款高 周期长问题,以及后续业务可持续问题 所以不知道现在要不要离职
2025-04-13 20:32 来自北京 引用
0

robby213

赞同来自:

@可转债老韭菜
这收益率这么大的回撤有点不忍直视啊。
4月7号之前收益有4%左右,最大回撤不到2%,7号那天确实风控没做好,导致出现较大的回撤,我也没说当前的投资策略有多好,还处于验证阶段,找到问题持续优化就是。
2025-04-13 20:26 来自北京 引用
0

可转债老韭菜

赞同来自:

这收益率这么大的回撤有点不忍直视啊。
2025-04-13 19:49 来自广东 引用
0

基业长青1

赞同来自:

关键在于策略,有没有回测过,历史表现怎么样?在a股做挺难的,还不如尝试做数字货币,最起码有官方免费的数据可以跑。
2025-04-13 19:46 来自北京 引用
0

Lawyer王

赞同来自:

你多大了?这么有干劲,挺佩服你的
我赚点小钱都不想动了,只想花和玩
2025-04-13 19:15 来自广东 引用
0

dfxjrtz

赞同来自:

@robby213
这是目前其中一个投资策略的收益情况,今年2月份才开始专门开了一个账户执行这个策略,最近这一波回撤还是有点高,希望未来能控制在这个最大回撤以下。
个人认为量化策略回撤收益比要到1:3才能在市场上生存。
2025-04-13 18:59 来自上海 引用
12

打新交朋友 - 孙子的先胜;老子的不争

赞同来自: 基业长青1 几点到几点呢 记录投资历程 jdjvdjdbdv kolanta gaokui16816888 wangasus 孔曼子 robby213 东鸿小屋 Lawyer王 不赚钱的股民更多 »

集思录都是游击队员,绝大多数都没在投资这个行业工作过,个人投资和机构投资完全是两个物种,对于创业建议我认为大部分人都没发言权,因为根本就不懂专业机构是如何运转的。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我曾经有过其他行业的创业经历,可以说一些感觉,我认为自己做基金跑策略做收益这是需要做的,这是基础,但貌似作为一门生意来说,核心还是为客户提供不可或缺的价值,因为对于收益率来说,小资金级别的说服力也不是很强(我自己就是有真实的长周期的收益业绩,但如果做基金我自己都清楚这是笑话,因为策略不具有持续性,且资金也没有可拓展性),你的方法是大规模资金的做法,有拓展性,但资金规模不够,仍然也没法绝对证明自身实力和策略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所以我认为重点还都不如拓展人脉有价值,有欣赏你的业内大哥给你机会来的重要。
2025-04-13 18:53 来自黑龙江 引用
0

robby213

赞同来自:

这是目前其中一个投资策略的收益情况,今年2月份才开始专门开了一个账户执行这个策略,最近这一波回撤还是有点高,希望未来能控制在这个最大回撤以下。
2025-04-13 18:29 来自北京 引用
0

看到云起时

赞同来自:

一个人顾两头不是一个好路径
2025-04-13 18:19 来自江苏 引用
1

dfxjrtz

赞同来自: 春秋战国

AI能提高投资收益?
2025-04-13 18:19 来自上海 引用
0

WMAW

赞同来自:

和尚喝水的股市版
2025-04-13 17:53 来自江苏 引用
0

ziper

赞同来自:

我觉得如果用AI做量化交易的系统有效,为什么需要创业,直接自己投资即可。
2025-04-13 17:43 来自福建 引用
3

zhougy

赞同来自: 蓝骑士 基业长青1 Gutichen

按现在的银行信贷宽松程度,自有资金加1000w杠杆还是挺容易的。
真有赚钱能力,别想这些浮于表面的有的没的,go earn some money.
2025-04-13 17:37 来自浙江 引用
0

大海好大

赞同来自:

算法迭代不是几个人能搞定的,策略执行单是硬件投入就不是小数。
自有资金有投资收益就行,大幅跑赢指数更是值得自己玩,要什么社会价值,有钱、能赚钱就行。要是扯社会价值,现有的大多数金融投资机构可以取缔。
2025-04-13 17:29 来自山东 引用
0

robby213

赞同来自:

@沃尔特施洛斯
不行,编程有毛用,那么多量化基金,你不如跳槽去量化基金学点技术,看有没有可能
量化基金鱼龙混杂,头部的量化策略不是普通人能玩得起的。
2025-04-13 17:08修改 来自北京 引用
1

robby213

赞同来自: 游游L

@白水MQ
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出或者筹集1000万,找个私募挂靠发个产品,跑几年策略,验证差不多了再考虑自己做基金公司,或者扩大基金产品规模。算是低成本创业吧
有这个想法,周边有朋友也是这样做的,算是退而求其次的一种选择吧。
2025-04-13 17:04 来自北京 引用
3

robby213

赞同来自: 李书一精选 franckC 匆匆

@李书一精选
个人愚见,也不一定对
5000万以下个人弄弄就好了,如果真的有好的策略,自己多加几倍的杠杆。
自由自在多舒服,别人的钱不是那么好拿的。很多资金对于回撤只接受5%。
5000万以上再考虑(私募牌照,建立私募产品对外募集资金,公司收管理费和超额业绩报酬。)
一旦搞公司,特别是和金融相关的公司会严重牵扯你的精力。
当然有想法是好事,真心祝愿你找到销售和渠道这方面靠谱的合伙人。
成立私募是未来要考虑的事,到时候私募产品估计也只会考虑高净值客户的资金,自己本来就有一些个人客户,不太考虑金融机构的资金,我自己就是金融机构出来的,知道他们要求苛刻。现阶段就是自有资金在做,只是有点太孤独了,感觉不到社会价值。
2025-04-13 17:02 来自北京 引用
0

nuaa404 - 记得1995年7月暑假,1.68买入金杯汽车(后改名一汽金杯,现在又改回)开启了我近20年的投资生涯。。。。 20年来,跟机构、媒体、管理层斗智斗勇,不容易啊;一句话的心得:中国市场,陷阱太多,只有小心才能前进(钱进)。

赞同来自:

在大A面前,AI有毛用,投研系统有毛用
2025-04-13 17:01 来自江苏 引用
0

白水MQ

赞同来自:

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出或者筹集1000万,找个私募挂靠发个产品,跑几年策略,验证差不多了再考虑自己做基金公司,或者扩大基金产品规模。算是低成本创业吧
2025-04-13 15:57 来自北京 引用
2

猪头大

赞同来自: 大宝天天yong stylexf

如果系统真的有效,完全不必做私募受气遭罪。。。自己赚钱自己逍遥不好吗?
2025-04-13 15:30 来自江苏 引用
3

李书一精选

赞同来自: seancai110 Lawyer王 海泳

个人愚见,也不一定对
5000万以下个人弄弄就好了,如果真的有好的策略,自己多加几倍的杠杆。
自由自在多舒服,别人的钱不是那么好拿的。很多资金对于回撤只接受5%。
5000万以上再考虑(私募牌照,建立私募产品对外募集资金,公司收管理费和超额业绩报酬。)
一旦搞公司,特别是和金融相关的公司会严重牵扯你的精力。
当然有想法是好事,真心祝愿你找到销售和渠道这方面靠谱的合伙人。
2025-04-13 15:26 来自江西 引用
0

花园小琴

赞同来自:

mark,
业务总监,咋没转型基金经理呢,
2025-04-13 15:25 来自湖北 引用
3

沃尔特施洛斯

赞同来自: stylexf xueshen 九月森林

不行,编程有毛用,那么多量化基金,你不如跳槽去量化基金学点技术,看有没有可能
2025-04-13 15:25 来自广东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5-04-17 16:23
  • 浏览: 5213
  • 关注: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