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营业务方面,总体满意,略有惊喜。
护城河在加强;变现手段在增加;变现效率仍在提升,已经超过2017年,且能再进步;但管理费用略微反弹升高,但公司没有加强管控的意图。
惊喜原是毛利率提升具有持续性。
去年以为毛利率提升的主要来源是视频号和广告AI前期投入的集中变现,是一次性的毛利率提升。但从业绩来看,2024年毛利率仍在提升;从报告中提及提升的缘由来看,如果是高毛利率业务比例持续加大,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从管理层解释来看,在业绩说明会上提及的新增收入的毛利率为70%—80%,而基础毛利率约为50%,意思是随着新增收入的增长,混合毛利率也会持续提升,但如果混合毛利率越来越接近增量毛利率,那么混合毛利率的改善速度不可避免地会减速。这些增量高毛利率来源是视频账户广告、搜索广告、增值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交易费及游戏等。
在投资这一方面,待年度财报发布后再看!
一 、即时通讯垄断的护城河仍在轻微变宽
和去年雷同。微信月活跃账户增加3%,证明核心竞争力仍在微弱加强。此外,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和搜一搜快速增长。收费增值服务付费会员数增长7%,长视频和音乐扩大了领先地位,马太效应在逐步显现。这些都在表明提升了微信使用的体验和扩展,是护城河还在变宽的表现。虽然QQ活跃账户再次减少5%。
广告虽然增长,但是是利用AI升级,并没有增加广告点位,没有减弱用户体验,没有损坏护城河。增值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交易费及游戏等也没有减弱用户体验,没有损坏护城河。
目前颠覆腾讯护城河的手段还没有出现。例如,新的通讯设备、新的通讯方式。况且即使有新的通讯设备或方式出现时,腾讯仍有在及时通讯社交领域内胜出的大概率。因为,一是有经验,二是QQ转微信、电脑转手机时代已经证明过一次了。
每一项新技术颠覆上一代的时间都较长,估计十年内没有打破腾讯及时通讯社交垄断的可能性,所以十年后仍有很大概率能看到腾讯的生意依然红火。
二、旧的变现手段能力仍在增加,新的变现手段仍在探索
广告、搜一搜、企业微信和腾讯会议等增加了AI功能,业绩数据证明增强了变现能力。
推出了微信小店,探索新的商业生态,探索新的变现手段。发布了元宝,但它的变现手段还待探索。
三、变现程度仍很节制
(一)广告加载率很低。这个是从别人雪球公众号看到的,也是自己从使用微信当中感受到的。游戏的变现率是不是也有节制?
(二)只是阶段性地控制成本。2021年提出了降本增效,2022年持续说减少亏损业务,优化成本。但2023、2024年就没有提控制成本相关词汇了。控制成本也是节制的部分体现,因为控制成本是企业追求利润的一张很重要的牌,许多企业的核心优势就是低成本。
(三)追求高质量增长,那低质量的业务就是在节制范围内的。比如音乐及游戏直播业务,2021、2022年提降本增效、减少亏损业务,但同时在夸音乐及游戏直播的增长;在2023、2024年里又说毛利率低的音乐及游戏直播收入减少提升了综合毛利率。证明音乐及游戏直播业务是挣钱的,但又不是利润率很高的业务,现在就是在节制名单里的业务了,不限制,但不是核心业务。
其实节制范围的业务很广泛。《腾讯传》里不是说2011年前的腾讯是狗日的腾讯吗?意思就是腾讯可以抢很多人的业务。只是后来改变策略,改抢为投资了。
(四)提高价格的手段也还没有用。比如,广告的价格、支付的费率等。
三、城堡赚钱效率还在持续提升中
(一)聚焦核心业务,追求高质量增长,持续提升毛利率。低毛利率游戏及音乐直播收入减少,叠加高质量收入增加,24年毛利率达53%,同比48%又提升了5个百分点,持续两年提升5个百分点的毛利率,扭转了近十年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12年的58%到2022年的43%)。根据管理层说明会上的发言,以后综合毛利率的提升会放缓,因为综合毛利率会逐步接近新增收入的高毛利率,但毛利率会持续提升。
现在聚焦核心业务,管理层也有信心,可以持续增加高质量的收入。这是一件值得肯定的好事。
但是高毛利率的业务总是有限度的,随着规模扩大及新业务推广尝试,总会有低毛利率的新业务出现,所以整体毛利率逐年下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企业坚持聚焦核心业务,拒绝低毛利率业务,且在高毛利率业务增速下降或是不增时,仍坚持聚焦核心业务才是有难度的。且看看以后。
(二)成本端尚比较有节制。管理费用(一般行政)增长9%,但占收入比为17.4%,同比17%仅提升了0.4个百分点,但与前10年平均15.5%相比仍有差距。还有提升空间,但从管理层说明会发言来看,能维持现在的收入占比就不错了。但多出来的管理费用,在管理层看来不是成本,是研发投入。
四、经营业绩超预期
(一)营业利润超预期。营业利润(不含投资部分口径)达到了1651亿,增长了43%,比年初预期的15%超出许多,主要是没有预料到毛利率的持续提升。
营业利润(不含投资部分口径)就是扣掉所有支出和摊销后所得,其实也就是经营业务的自由现金流。
营业利润(不含投资部分口径)=经营盈利-财务费用(财务成本-利息收入)-捐款-所得税
(二)收入不及预期。收入增长8%,不及预期的13%。主要还是靠视高质量的收入增长;低毛利率业务的收入减少。是因为公司没有主动推动低毛利率的业务导致的收入减少?还是说有限制其发展?
五、去年预期点评
除了收入不及预期,其他全中。毛利率提升及营业利润(不含投资部分口径)远超预期。但经济环境好转没有预期中那么厉害。
六、明年预期
(一)长青游戏新增1款,至15款;游戏收入个位数增长。
(二)综合毛利率提升3个百分点,至56%。
(三)经济环境略微转好,消费增长,全面促进各项业务增长。
(四)全年收入同比增长7%,营业利润(不含投资部分口径)预期1900亿,同比增长15%。
七、估值调整
经营业务方面,24年利润1651亿,预估三年年化15%增长,27年利润2511亿,按25倍并打对折,买入市值3.1万亿;卖出按50倍计8.3万亿。
投资方面,参考巴菲特给伯克希尔估值,说在1.2倍净资产时愿意回购。意思是可以以净资产作为一个锚。回到腾讯投资部分,近十年投资部分市值与投资会计净资产的平均比值为1.64,所以也毛估估投资部分的价值范围为会计投资净资产的1.2-2.4倍。24年底腾讯会计投资净资产为8059亿,所以范围为0.97万亿-1.93万亿。
合计,调整腾讯买入市值4.1万亿,卖出10.2万亿。
2025年4月26日
护城河在加强;变现手段在增加;变现效率仍在提升,已经超过2017年,且能再进步;但管理费用略微反弹升高,但公司没有加强管控的意图。
惊喜原是毛利率提升具有持续性。
去年以为毛利率提升的主要来源是视频号和广告AI前期投入的集中变现,是一次性的毛利率提升。但从业绩来看,2024年毛利率仍在提升;从报告中提及提升的缘由来看,如果是高毛利率业务比例持续加大,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从管理层解释来看,在业绩说明会上提及的新增收入的毛利率为70%—80%,而基础毛利率约为50%,意思是随着新增收入的增长,混合毛利率也会持续提升,但如果混合毛利率越来越接近增量毛利率,那么混合毛利率的改善速度不可避免地会减速。这些增量高毛利率来源是视频账户广告、搜索广告、增值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交易费及游戏等。
在投资这一方面,待年度财报发布后再看!
一 、即时通讯垄断的护城河仍在轻微变宽
和去年雷同。微信月活跃账户增加3%,证明核心竞争力仍在微弱加强。此外,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和搜一搜快速增长。收费增值服务付费会员数增长7%,长视频和音乐扩大了领先地位,马太效应在逐步显现。这些都在表明提升了微信使用的体验和扩展,是护城河还在变宽的表现。虽然QQ活跃账户再次减少5%。
广告虽然增长,但是是利用AI升级,并没有增加广告点位,没有减弱用户体验,没有损坏护城河。增值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交易费及游戏等也没有减弱用户体验,没有损坏护城河。
目前颠覆腾讯护城河的手段还没有出现。例如,新的通讯设备、新的通讯方式。况且即使有新的通讯设备或方式出现时,腾讯仍有在及时通讯社交领域内胜出的大概率。因为,一是有经验,二是QQ转微信、电脑转手机时代已经证明过一次了。
每一项新技术颠覆上一代的时间都较长,估计十年内没有打破腾讯及时通讯社交垄断的可能性,所以十年后仍有很大概率能看到腾讯的生意依然红火。
二、旧的变现手段能力仍在增加,新的变现手段仍在探索
广告、搜一搜、企业微信和腾讯会议等增加了AI功能,业绩数据证明增强了变现能力。
推出了微信小店,探索新的商业生态,探索新的变现手段。发布了元宝,但它的变现手段还待探索。
三、变现程度仍很节制
(一)广告加载率很低。这个是从别人雪球公众号看到的,也是自己从使用微信当中感受到的。游戏的变现率是不是也有节制?
(二)只是阶段性地控制成本。2021年提出了降本增效,2022年持续说减少亏损业务,优化成本。但2023、2024年就没有提控制成本相关词汇了。控制成本也是节制的部分体现,因为控制成本是企业追求利润的一张很重要的牌,许多企业的核心优势就是低成本。
(三)追求高质量增长,那低质量的业务就是在节制范围内的。比如音乐及游戏直播业务,2021、2022年提降本增效、减少亏损业务,但同时在夸音乐及游戏直播的增长;在2023、2024年里又说毛利率低的音乐及游戏直播收入减少提升了综合毛利率。证明音乐及游戏直播业务是挣钱的,但又不是利润率很高的业务,现在就是在节制名单里的业务了,不限制,但不是核心业务。
其实节制范围的业务很广泛。《腾讯传》里不是说2011年前的腾讯是狗日的腾讯吗?意思就是腾讯可以抢很多人的业务。只是后来改变策略,改抢为投资了。
(四)提高价格的手段也还没有用。比如,广告的价格、支付的费率等。
三、城堡赚钱效率还在持续提升中
(一)聚焦核心业务,追求高质量增长,持续提升毛利率。低毛利率游戏及音乐直播收入减少,叠加高质量收入增加,24年毛利率达53%,同比48%又提升了5个百分点,持续两年提升5个百分点的毛利率,扭转了近十年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12年的58%到2022年的43%)。根据管理层说明会上的发言,以后综合毛利率的提升会放缓,因为综合毛利率会逐步接近新增收入的高毛利率,但毛利率会持续提升。
现在聚焦核心业务,管理层也有信心,可以持续增加高质量的收入。这是一件值得肯定的好事。
但是高毛利率的业务总是有限度的,随着规模扩大及新业务推广尝试,总会有低毛利率的新业务出现,所以整体毛利率逐年下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企业坚持聚焦核心业务,拒绝低毛利率业务,且在高毛利率业务增速下降或是不增时,仍坚持聚焦核心业务才是有难度的。且看看以后。
(二)成本端尚比较有节制。管理费用(一般行政)增长9%,但占收入比为17.4%,同比17%仅提升了0.4个百分点,但与前10年平均15.5%相比仍有差距。还有提升空间,但从管理层说明会发言来看,能维持现在的收入占比就不错了。但多出来的管理费用,在管理层看来不是成本,是研发投入。
四、经营业绩超预期
(一)营业利润超预期。营业利润(不含投资部分口径)达到了1651亿,增长了43%,比年初预期的15%超出许多,主要是没有预料到毛利率的持续提升。
营业利润(不含投资部分口径)就是扣掉所有支出和摊销后所得,其实也就是经营业务的自由现金流。
营业利润(不含投资部分口径)=经营盈利-财务费用(财务成本-利息收入)-捐款-所得税
(二)收入不及预期。收入增长8%,不及预期的13%。主要还是靠视高质量的收入增长;低毛利率业务的收入减少。是因为公司没有主动推动低毛利率的业务导致的收入减少?还是说有限制其发展?
五、去年预期点评
除了收入不及预期,其他全中。毛利率提升及营业利润(不含投资部分口径)远超预期。但经济环境好转没有预期中那么厉害。
六、明年预期
(一)长青游戏新增1款,至15款;游戏收入个位数增长。
(二)综合毛利率提升3个百分点,至56%。
(三)经济环境略微转好,消费增长,全面促进各项业务增长。
(四)全年收入同比增长7%,营业利润(不含投资部分口径)预期1900亿,同比增长15%。
七、估值调整
经营业务方面,24年利润1651亿,预估三年年化15%增长,27年利润2511亿,按25倍并打对折,买入市值3.1万亿;卖出按50倍计8.3万亿。
投资方面,参考巴菲特给伯克希尔估值,说在1.2倍净资产时愿意回购。意思是可以以净资产作为一个锚。回到腾讯投资部分,近十年投资部分市值与投资会计净资产的平均比值为1.64,所以也毛估估投资部分的价值范围为会计投资净资产的1.2-2.4倍。24年底腾讯会计投资净资产为8059亿,所以范围为0.97万亿-1.93万亿。
合计,调整腾讯买入市值4.1万亿,卖出10.2万亿。
2025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