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几个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

周五市场不错,A股所有主流宽基指数全部上涨,上证指数终于再次站上3400点,上涨的个股数量远远大于下跌的个股,赚钱效应不错,时间已经进入3月中下旬,一直到4月30日,是上市公司年报和季报披露的密集期,这个时候要注意规避绩差股,防止暴雷风险。这个时候市场风格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就像周五,涨幅靠前的指数是中证A50、创业板50、上证50这些,涨幅都超过2.5%,几个科创指数的涨幅是偏低的,给人的感觉是有点涨不动了。
(一)国债
这一节纯从套利角度写,不分析市场涨跌。
本周五有两只记账式国债发行,分别是:25附息国债06(银行间代码250006)首次发行,2年期,招标利率1.59%,以及30年国债续发行,25附息国债02,银行间代码250002,续发行利率2.0629%。

1.先看两年期的国债,目前存续的两年期国债,活跃券有这么几个,24附息国债24,发行期2年,交易所今天收盘利率1.5196%,银行间市场利率1.53%。以及24附息国债03,交易所流动性很差(因为发行是3年期),银行间市场利率1.6025%。2年国债期货可交割券,还有其他几个,但是交易所内流动性都不太行,现券收益率在1.588-1.62%之间。

因此最具有可以参考性的是24附息国债24。不出意外的话,等25附息国债06上市后,将取代24附息国债24成为活跃券。因此25附息国债06的价格将向24附息国债24靠齐。那么25附息国债06上市将有6个bp的空间,涨幅0.12%,也就是万12的收益。

此外,17号招标发行,19号可以在银行卖出,如果银行端的价格不好,需要转托管到交易所卖出,也就是20号卖出。

2.再来看第二只国债。25附息国债02,银行间代码250002,续发行利率2.0629%,价格97.15,这个分析简单,主要看交易所价格就可以了,交易所今天的收盘价格97.509,比续发行价格高0.35,也就是万35的收益。

假如下周有银行开了这只券的分销,可以这个价格买入,如果有持仓的话,卖出底仓,做无风险套利。如果正好有30年国债ETF配置也可以赎回ETF,得到券之后,卖出价格高的持仓。

注意:如果有持仓的话,是不需要风险对冲的,如果没有持仓,需要相应的期货做对冲。
(二)北交所与REITs
地产租住reits下周一网上申购,产品代码:508055;认购价格:2.724元。
网下倍数高达174.74倍,没有破发的可能性,但收益率应该很感人。好在与北交所打新撞车,看看大家选哪个。

开发科技下周二申购,最近的北交所行情非常好,大家都很期待这次打新,估计大家都很卷,150万以下的基本就是炮灰。

REITs打新是按比例配售,只要打了就能中,北交所不是,大量的投资者都是陪跑的。资金少的小伙伴就不要参与北交所打新。

(三)红利

今年科技类涨幅很好,可以说是鸡犬升天,恒科涨了30%以上,但是明显感觉上涨动力不足。我倒是很相信国内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科技公司,但只会是少数,大部分应该都是陪跑的。即使优秀,如果炒作过度,甚至用市梦率来估值,感觉风险还是很大的。

今年有一个指数明显被压制,就是红利,过去三年,红利指数明显跑赢各大宽基指数,特别是在熊市期间,依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但是长远来看,红利依然有配置的价值。

1.低利率周期,长期看资产荒依然存在,除了国债外,去年有一个趋势就是,配置型客户已经在拓展更多低风险资产,先是REITs,然后是红利。在低利率环境下,红利股票有相对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分红,加上最近国债波动较大,红利的性价比就凸显了。

2.在A股和港股都有红利指数,很多投资者分不清有啥差别,哪个指数更好呢?有一个值得关注,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指数跟踪内地投资者经港股通可买卖的位列首50只香港上市高股息低波动证券的表现,与其他同类指数相比,这个指数股息率高、市盈率和市净率相对较低,更重要的是里面的个股港股通也可以买,当下南下资金凶猛,大家都懂得。

指数对应的ETF为520550,全称港股红利低波ETF。费率0.15%+0.05%市场最低组合(对长持客户比较友好),最小申赎单位只有50万份,不到60万人民币就可以申购或者赎回,入门金额比较少,费用磨损低,对套利党来说还是比较友好的。当然跨境ETF还有一大吸引力的地方,是T+0交易,这对网格党也很友好,特别是当出现套利机会的时候,可以循环往复操作,放大杠杆(行情波动大的时候,应谨慎)。

(四)消费

周五的消费股表现很好,消费热潮是否要来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25年的任务做了部署,总共有十大任务,大家知道排在一位的是什么嘛?

没错就是消费。

报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下周一马上有关于促进消费的新闻发布会。

周五的消费股异动据说和这个也有关系,目前来看比较有用的政策有以旧换新、财政贴息、消费贷款税收政策等,消费股主要是被压制了很久,现在就看看这些政策能不能带得动。

消费的子领域很多,如果不清楚该选哪个子领域的话,可以关注上证消费80指数(对应的ETF为510150,全称消费ETF),这个指数非常有特色,涵盖的行业更多,包括必选消费、可选消费以及其他消费指数中少有的医药生物板块,“消费宽基”属性更强,可以理解为“大消费ETF”。当然也有些细分领域,比如食品饮料、酒 、医药等,但是我觉得A股板块轮动特征明显,细分行业本身不好把握,在促消费政策的催化下,整个消费板块长维度看来,复苏的确定性是蛮高的。

(五)中证A500和沪深300该选哪个?

之前讲过中证A500成立的原因,这是重点发展的指数。

所有宽基指数中,沪深300挂钩的ETF规模是最大的,有9600亿,其次排在第二位的就是中证A500,挂钩的ETF规模2500亿。这样看,沪深300对中证A500还是有碾压趋势。

不过从趋势看,最近6个月中证A500流入规模2486亿元,位居所有ETF之首,超过沪深300,未来市场若再次大幅波动,中证A500可能会承担定海神针作用。

究其根本原因,沪深300指数历史虽然悠久,但是被诟病已久,而后者编制方案更科学,被称为“中国版标普500”是有原因的,它用行业中性的方式,确保细分行业龙头都能入选,规避沪深300金融、能源等传统行业占比过高的问题,因而整体分布会多一些新经济成长属性。事实上,从今年成长风格占优的行情中也能看出,沪深300涨幅1.8%,远低于中证A500的3.17%。

挂钩中证A500的ETF很多,如560610,A500指数ETF,规模120亿元。在选择的时候,只要选择规模大、流动性靠前的就可以,规模在50亿元-200亿元的,我觉得都没问题。

有小伙伴问,中证A500规模最大的有250亿元,为啥不选择最大的,当然也不是不行,如果真要选的话,还要辨别下基金公司,有些规模过大的,可能存在举牌问题,之前的文章也写过。我们不是机构,没有多少知情权,不如选择最稳妥的。

另外这两天盛传的“公募基金改革方案”中,对于“长期股票投资+定期分红”的产品上边会给重点支持。目前的市面上的30来家中证A500ETF中,560610的分红条款我看过,算是比较特别的。每季度分红评估,强制分配80%的超额收益。现在的指数ETF都特别卷,能做出特色的才能吸引客户,这也是为什么中证A500ETF上了才半年时间,有的规模做的很大,有的却面临清盘危机。有句话说得好,“我们在乎的可能并不是分红的多少,而是通过分红找到优秀的公司”,其实这一条对于基金投资也一样,愿意分红管理人,也大概率不会差。

(六)LOF

集思录显示华宝油气还有3%多的溢价,但是周五原油大涨,剩下的溢价应该也不多了。

昨天和朋友聚,聊到几年前的LOF套利盛况,华宝油气、原油基金都耳熟能详,可是小伙伴都知道当年的原油宝,却不知当年的分级和油气。

有种恍惚感。
发表时间 2025-03-16 19:49     来自江苏

赞同来自: 大宝天天yong xiuzhenxw 钢铁虾 guoliangji

0

iseeya

赞同来自:

大佬
2025-03-17 18:26 来自湖北 引用
0

韭菜9527

赞同来自:

埋伏伟隆
2025-03-17 16:27 来自广东 引用
0

tangyin88

赞同来自:

下周二, 好几个都撞车, 资金量需要蛮大的
2025-03-16 22:55 来自上海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5-03-17 18:26
  • 浏览: 1032
  • 关注: 47
  • alongside andybrier freedomjeep 小白下山 莫奈何 不会吧 liuxun1984 大宝天天yong iseeya 韭菜9527 antiwalker 不切实际 章2020 toddhong binye2020 ywfyzy 芙蓉泡芙 大漠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