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地方政府主要通过融资平台公司等举借政府债务,这种方式在弥补地方财力不足、应对危机和抗击自然灾害、改善民生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举债缺乏规模控制、融资成本高企、债务收支未纳入预算、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日益显现。
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jingshidian/zgcjb/201602/t20160205_1664668.htm
中央财政预算首次公布地方债余额 2016年超17万亿。2016年中央财政预算表显示,2016年末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限额为107072.4亿元,专项债务余额限额64801.9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由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两部分组成。根据上述地方政府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情况表,2014年末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实际数为94272.4亿元,2015年末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预计执行数为99272.4亿元,2016年末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限额为107072.4亿元。2014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实际数为59801.90亿元,2015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预计执行数60801.90亿元,2016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限额64801.90亿元。https://www.yicai.com/news/4768611.html
截至2024年3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16940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61585亿元,专项债务255355亿元;政府债券415278亿元,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1662亿元。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4-04-30/doc-inatrchu8690079.shtml
从地方政府债纳入预算起,不到十年时间,已经累积到了42万亿元的巨额数字,比发了几十年的国债余额都多。在网上看到有说IMF预测2025年中国政府包括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会占GDP的8%,高于美国的7.1%。
还有人推崇脸书、推特?你在上面骂一句犹太人试试;你在youtube发个中国正面视频立马下架张嘴就来
想想他们为什么要搞掉tiktok
信息茧房的外面是另一个信息茧房,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引导舆论。
当年我们看的《意林》、《读者》就不是信息茧房了?
23年的新闻:“欧洲学者:美国花15亿美元培训记者撰写有关中国的负面报道”
在这个时代,99%的信息本就是虚假
论效果,舆论战不逊于真实战争
youtube还有cctv的官方频道,推上喊要犹太种族灭绝的一搜一大把。
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信心问题,说白了就是对政府的信任问题,前几年地方政府认为土地财政可持续(可长久)再加上大额的发债(中央政府国债余额是30多万亿、地方政府发债余额是40万亿、城投债余额可能达到70万亿,中央和地方政府含投资平台总负债余额达140万亿,已超过了我们的GDP),搞了很多大的建设,由于财政的入不敷出(卖地收入大幅下降),从而拖欠了大量的企业的工程款和货款,成为了全国泛滥的三角债的源头,尤其是拖欠民企的欠款,可能高达5到15万亿(具体数字没有任何机构能够统计出来),进而形成了全国极其严重的三角债,甚至影响大家依法治国的信心(如起诉地方财政和平台公司,胜诉也无法执行,再如恒大万亿债务清算,可怜的民企也可能拿不回几个子),所以有如下四点建议:
第一成立中央化债(清欠)领导小组由最高层领导统筹指挥);
第二全面清查全国的三角债,尤其是政府国央企对民企的欠款;
第三发行10到30年期的长期国债化解地方政府的巨额债务;
第四成立应收账款保理基金,由财政部、国开行和银行理财子基金作为劣后资金向全国发行,基金收益率在2% ~3%之间,从而吸引140万亿居民存款的部分投资基金,这样百姓通过利息得到利息收益,同时民营企业或其他所有制企业都能拿回自己的应收款,这样既恢复了地方政府的信用并化解三角债),同时使民营经济投资获得了巨额的资金来源,进而解决社会最迫切的就业问题,一举多得,促进经济再次脱离困境,实现再次腾飞!
【事关你我,#消费税改革来临#!哪些消费品可能提价,又如何补充地方财政?】当前,财政收入不足和央地分配格局变化使得财政改革的紧迫性增强。消费税是地方财源的重要补充,在增加税源、弥补地方财源、激励地方发展消费等方面可实现一举多得。消费税改革方向包括征收环节后移并增量分配地方、扩大征税范围。以估算的数据作为参考,征收环节后移可能带来年化千亿的税收收入增长。#新财富出品# http://t.cn/A6...不然怎么办?之前地方政府卖地的收入可没分给中央,现在地卖不出去了还堆出天量地方债务。
赞同来自: bbknight 、wangsj 、mancin 、好奇心135 、恺2020 、更多 »
地方财政紧张,解决办法居然是增加消费税,将增量部分归地方。中央政府一点亏也不肯吃,让老百姓多交税。
还有人推崇脸书、推特?你在上面骂一句犹太人试试;你在youtube发个中国正面视频立马下架反犹太意识法案警告~
想想他们为什么要搞掉tiktok
信息茧房的外面是另一个信息茧房,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引导舆论。
当年我们看的《意林》、《读者》就不是信息茧房了?
23年的新闻:“欧洲学者:美国花15亿美元培训记者撰写有关中国的负面报道”
在这个时代,99%的信息本就是虚假
论效果,舆论战不逊于真实战争
资产配置,顺势,不相关策略配置。这是我的答案。大家探讨下有没有更好的答案?
毕竟就算咱们是决策层,这个问题牵一发动全身,不是那么好解决的。所以怎么在这个困境中获利才更重要。
赞同来自: 意外的角落 、pierreroger
地方政府显性以及隐形债务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比房地产的问题更大。地方政府债务来源于长期投资于未来现金流不足甚至没有的建设项目,比如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公园绿化乃至于完全没有游客的旅游项目。借款长期累积下来,越来越多,在疫情与房地产下行的双重打击下,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一个长期借债的繁荣时期结束了,到了还债的时候了。潮水涨过了,落潮的时候到了。全球都一个鸟样,你看美国,欧洲,都是一个草台班子,以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赞同来自: XIAOHULI92 、狂奔得蜗牛 、tigerpc 、zyc田忌赛马 、xiaozjun2005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想想他们为什么要搞掉tiktok
信息茧房的外面是另一个信息茧房,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引导舆论。
当年我们看的《意林》、《读者》就不是信息茧房了?
23年的新闻:“欧洲学者:美国花15亿美元培训记者撰写有关中国的负面报道”
在这个时代,99%的信息本就是虚假
论效果,舆论战不逊于真实战争
赞同来自: gaokui16816888 、chinezhou 、红糖饼 、坚持存款
@brendachen
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兰小欢的《置身事内》。
赞同来自: fykjyy 、steven1521 、kytz 、二维无极 、gxyc 、 、 、 、更多 »
在疫情财政减收、房地产下行导致卖地收入大幅下降后,2022年地方政府发债搞建设这种模式已经无以为继了,借新还旧都很难了,因为旧债规模已经很大了,还有高息。我说了,从上到下对地方政府举债都有约束的机制和能力,但是结果就是这么个结果,可以说实际没有约束。
设立城投公司这种融资方式,本来就是用来规避财政约束的。比较过分的一个例子,六盘水市一把手给全市每个政府工作人员下借钱任务,花了1400亿元,搞了很多没游客的景点。
整个地方债加城投债再加上隐形债务,估计已经超过100万亿元了,有硬约束的话,能搞...
就好比历朝历代都有法律,如《唐律疏议》《大明律》,但是刑不上大夫也是没用。
赞同来自: 明园 、流云涛声 、花过水无痕 、真秋之影 、大魏忠臣毌丘俭 、更多 »
设立城投公司这种融资方式,本来就是用来规避财政约束的。比较过分的一个例子,六盘水市一把手给全市每个政府工作人员下借钱任务,花了1400亿元,搞了很多没游客的景点。
整个地方债加城投债再加上隐形债务,估计已经超过100万亿元了,有硬约束的话,能搞成这个样子吗?
@债券小白
真的没有约束吗?
地方债的表现形式主要为城投发行的交易所公司债券和银行间企业债。
这两者都有交易所/银行间交易商协会进行审批。
如果真想控制地方政府的举债冲动,是很容易的。
事实上也是从22年开始,城投发债只能借新还旧,每一笔债都得有明确的还款对象。
赞同来自: 坚持存款 、Jifandailu
更根本的原因恐怕是软预算约束。反正最后是中央政府兜底,不花白不花,花了还有政绩。真的没有约束吗?
地方债的表现形式主要为城投发行的交易所公司债券和银行间企业债。
这两者都有交易所/银行间交易商协会进行审批。
如果真想控制地方政府的举债冲动,是很容易的。
事实上也是从22年开始,城投发债只能借新还旧,每一笔债都得有明确的还款对象。
赞同来自: eckeels 、RiverToSea 、红糖饼
人家分分钟就能出去。老美已经颁布了亚裔细分法案,按照越南裔、马来裔、韩裔、菲律宾裔、华裔区分。去年硅谷银行破产,亚洲储户在硅谷开曼群岛的存款不在美国政府兜底范围之内,但是借的贷款要照常偿还
高端人才流失。
高财富人群流失。
放心,看不到就不存在,
这世界根本没有脸书,推特的存在,
因为国内宽带,移动,联通。。。正常网络都看不到。
赞同来自: XIAOHULI92 、好奇心135 、阿戒1899
@shuifeng2009
中国地方债务规模极速膨胀两大原因:一是GDP考核制度,领导为了政绩大搞工程,顺便搞实惠。二是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极不合理。以基础教育为例,所有校舍、装备等,全是地方政府承担兴建责任,贫困的县,中央财政会有适当的专项转移支付。教师工资中央财政也是仅承担占比小的职务工资,大头薪级+阳光工资+绩效考核全是地方出,单位缴纳的公积金+养老保险+医保都是地方财政出。公务员其他事业单位都是如此,可以说,地方政府分...
中国的地方债已经给国家接过去42万亿了,也没看见哪家城投公司破产。国债余额才30多万亿元。
@GODSAVEME
没有什么不清楚,只是看愿不愿意去查。
美国地方政府可以破产,中国的城投债是在城投公司名下,公司难道不能破产?
赞同来自: 明园 、争取财务自由 、二维无极 、XXWWJJ 、yjjkwxf 、 、 、 、 、 、更多 »
我们的城市拥有漂亮的公共设施,特别是二三四线,连农村都村村通了,有病都能住进三甲医院,不交学费就能上学,这一切都得益于地方债。人家分分钟就能出去。
如果我们的国家不建设,直到现在和朝鲜一样,你们就开心了吗?
当然地方债也有很多问题,特别是腐败问题,但要一分为二
第一是腐败问题是历朝历代都存在的问题
第二目前护照全部都交上去了,只要没跑出去,分分钟给你清零
综合,在地方债的问题,正确的悲观不如错误的乐观
毕竟 中美之间...
高端人才流失。
高财富人群流失。
放心,看不到就不存在,
这世界根本没有脸书,推特的存在,
因为国内宽带,移动,联通。。。正常网络都看不到。
SAYBYEA股 - 等待收割的韭菜
赞同来自: XIAOHULI92 、zyc田忌赛马 、fuyda 、pjtycn 、阴影下的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如果我们的国家不建设,直到现在和朝鲜一样,你们就开心了吗?
当然地方债也有很多问题,特别是腐败问题,但要一分为二
第一是腐败问题是历朝历代都存在的问题
第二目前护照全部都交上去了,只要没跑出去,分分钟给你清零
综合,在地方债的问题,正确的悲观不如错误的乐观
毕竟 中美之间的角逐又要开始了 (本周对中国汽车和电动车加税又要开始了......)
经济的三要素是人,物,财力
中国的优势就是人力多,但资源很不足,如果西方不让中国赚这点加工费
拿什么去买原油,铁矿石,锰硅
唉,有点乱,其实和我们这些尘埃关系不大,衣食无忧我很满足了
中国地方债务规模极速膨胀两大原因:一是GDP考核制度,领导为了政绩大搞工程,顺便搞实惠。二是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极不合理。以基础教育为例,所有校舍、装备等,全是地方政府承担兴建责任,贫困的县,中央财政会有适当的专项转移支付。教师工资中央财政也是仅承担占比小的职务工资,大头薪级+阳光工资+绩效考核全是地方出,单位缴纳的公积金+养老保险+医保都是地方财政出。公务员其他事业单位都是如此,可以说,地方政府...财政不够体制内人员发工资,为啥不裁员降薪?为啥不想办法限制无效的投资?不考核GDP那考核什么,自己与去年的自己比都不行吗?
shuifeng2009 - 修身齐家
赞同来自: fykjyy 、XIAOHULI92 、巴菲猫 、wwqqtang 、好奇心135更多 »
赞同来自: coolie 、思则有备 、影约 、jcd888 、阿波19751111 、更多 »
过去几十年,国内不仅地方债务杠杆增加,政府,组织和个人的杠杆都在快速增加,单纯拉地方债务出来讨论,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客观来说,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地方债务扩展存在直接关联。虽然地方政府债务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而言,地方债务的主要来源还是集中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在坐的谁也别说自己完全没有享受过。如果还要硬拉上美国玩数字游戏,那更是刻舟求剑。中国的地方政府比美国地方政府承...一条路一年挖四遍,债务是全民的,钱就进入别人的口袋了,有没美国官员和富豪让子女带着RMB来中国帮忙还债?
赞同来自: 影约 、yanghongyong
@wxy466
网传的IMF数据,赤字率是印度第一,中国第二,美国第三。是不是只计了美国联邦政府赤字不清楚,即使是,两国制度也不一样。美国是联邦制,地方政府赤字跟联邦政府没关系,可以单独破产。
@GODSAVEME
我很奇怪啊,昨天有人拿美国联邦政府的公务员数量比较中国公务员的数量,今天有人拿美国联邦政府的赤字来比较中国整个政府的赤字。
到底是美国没有地方政府,还是美国地方政府没有公务员,还是美国地方政府没赤字?
还是有人在带节奏啊?
2022年财政账本公布:收支不及预算,非税收入大涨24%,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8813743.html
2023年财政收支情况: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6784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税收收入181129亿元,同比增长8.7%;非税收入35655亿元,同比下降3.7%。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9566亿元,同比增长4.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17218亿元,同比增长7.8%。
1.国内增值税69332亿元,同比增长42.3%,主要是去年留抵退税较多、基数较低。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2/content_6929621.htm
2024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非税收入11705亿元,同比增长10.1%。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4/content_6946901.htm
赞同来自: fuyda 、随机天空 、chenuny 、巴菲猫 、alalwong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地方政府显性以及隐形债务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比房地产的问题更大。地方政府债务来源于长期投资于未来现金流不足甚至没有的建设项目,比如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公园绿化乃至于完全没有游客的旅游项目。借款长期累积下来,越来越多,在疫情与房地产下行的双重打击下,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一个长期借债的繁荣时期结束了,到了还债的时候了。潮水涨过了,落潮的时候到了。当时的政府向未来借的钱,希望投资于这些烂尾项目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当时的未来就是现在,要么现在过苦日子,要么向未来借更多的钱。子孙的问题让子孙解决,殊不知这些问题是老一代留下来的。
乾隆第一次拿到几何原本的时候大吃一惊,说这个东西老百姓看了就开了民智了,得封锁起来,子孙自有子孙福。结果子孙福就是鸦片战争。
赞同来自: XIAOHULI92 、gxyc 、zyc田忌赛马 、阴影下的猫 、新的绿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客观来说,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地方债务扩展存在直接关联。虽然地方政府债务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而言,地方债务的主要来源还是集中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在坐的谁也别说自己完全没有享受过。
如果还要硬拉上美国玩数字游戏,那更是刻舟求剑。中国的地方政府比美国地方政府承担的义务要多得多,经济发展(美国可没有GDP考核),基础设施(国内可没有房地产税),公共服务(比比中美的水电煤气交通电信。。。)。更关键的是,就算不考虑国内大量基础设施能够产生持续盈利,国内地方政府还有大量国有资产(先不讨论质量高低),美国地方政府有啥?
国内的地方债务问题和房地产问题本就是一体两面,或者说国内的房地产问题本质就是地方债务问题。抛开地方债务问题讨论国内房地产,不是蠢就是坏。而且,至少短期而言,国内环境就是一个全面降杠杆的过程(嗯,还有人在等大放水),除了国债仍然有加杠杆空间以外,地方政府,组织和个人都需要将杠杆。而且,相比于美国,国内还有大量的增税空间,房地产税,遗产税,资本利得税,脱籍税。。。
至于国内地方债务问题的解决,可选项也有很多。在地方无法依赖卖地收入的情况下,降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地方政府支出自然就能降低,所以国内的地方债务问题并非完全无解。当然,这其中的关键是国家和地方的博弈问题,真要深入讨论帖子就没了。
总而言之,国内的地方债务问题根本算不上目前国内的主要问题。。。
赞同来自: 三皮小子 、hantang001 、小镇
@子轩的Daddy
你让他还债是不可能的,每年能付利息就可以了,地方债地方城投债加起来约100+万亿。化解地方债三个方法,其一,地方政府省吃俭用变卖家当,其二,金融机构降低利率,借新还旧。其三,也是最主要的,就是中央政府接盘地方债,给其增信,并把发债权利上收,约束限制地方每年的发债额度。最终,这些地方债的东西就变相的成为类国债。变成了永续债……
赞同来自: skyblue777 、gaokui16816888 、巴菲猫 、sdu2011 、云月至文 、更多 »
地方政府显性以及隐形债务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比房地产的问题更大。地方政府债务来源于长期投资于未来现金流不足甚至没有的建设项目,比如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公园绿化乃至于完全没有游客的旅游项目。借款长期累积下来,越来越多,在疫情与房地产下行的双重打击下,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一个长期借债的繁荣时期结束了,到了还债的时候了。潮水涨过了,落潮的时候到了。你让他还债是不可能的,每年能付利息就可以了,地方债地方城投债加起来约100+万亿。化解地方债三个方法,其一,地方政府省吃俭用变卖家当,其二,金融机构降低利率,借新还旧。其三,也是最主要的,就是中央政府接盘地方债,给其增信,并把发债权利上收,约束限制地方每年的发债额度。最终,这些地方债的东西就变相的成为类国债。变成了永续债……
赞同来自: gxyc 、fuyda 、Luff123D 、三皮小子 、大E小P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