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录里有趣的现象

1. 慕强心理以及利用该心理提升个人话语权

这也是所有投资论坛里常见的情形:收益率高或者资金规模大的人,会得到更多尊重,话语权更大。即便这些高收益率或者高额的资金规模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明,全凭一张嘴。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有人热衷于发布高收益率或者高额资金规模的原因之一。其实,只要仔细思考下,就很容易发现有些高收益率或者资金规模疑点重重。就投资论坛而言,讲策略讲逻辑讲方法分析数据,如果能得到大家认可或者能得到市场验证,才是真的厉害。不受此偏见影响的一个办法是,在大脑里把所有人都想成一个屌丝新人,再从事实和逻辑上去判断他的话。

2. 分享的悖论

同样,这也是所有投资论坛面临的窘境: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没有多少人会愿意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别人。只能讲些大原则,类似于“正确的废话”,这些话翻来覆去就那么点,说得多了没太大意思。集思录上这点尤其明显,因为以套利为主要手段,关键点更没法分享了。这也就引出了下面第3点现象。个人建议集思录还是要适当拓展,往个股分析这方面走一走,毕竟分析个股对持有人没有利益损害。否则,我担心集思录在投资主业这块可能会越来越没有看点。

3. 非主业繁荣

凡是跟投资无关的话题, 参与者众多, 大家都能说上几句,而且大多数都很有道理,能从中了解到一些不知道的信息或者学到东西。这说明集思录用户的知识层次还是较高。

4. 做比说难一万倍

论坛里有人号称要客观务实包容多角度 ,但是一遇到跟自己不同的意见, 立马气急败坏,甚至搞人身攻击(极少数)。集思录号称以“重数据”为第一价值观,但对于新人的判断仍然是主观的一言堂,跟数据没有关联。由此可见,做比说难一万倍。脆弱的自尊心、高估的判断力、手握权力的快感,都阻碍了自己的进步与发展。

自省, 也与大家共勉!
发表时间 2024-05-07 08:27     来自上海

赞同来自: 玺悦来去自由 帕先奴 蝶之梦

0

贝叶斯主义者

赞同来自:

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

已知:
某老师2012年11月24日时到了更大扑克室,打了一段时间后遇到瓶颈,每小时稳定盈利160元。决定先累积到10万然后春节去澳门学习。实际在春节前14天完成10万元积累。

请问:
某老师平均每天最多睡眠多少小时?

求解过程:
1. 时间T:2012年11月24日到春节前14天(当年春节是2013年1月9日),也就是差不多30天的时间。
2. 金额M:因为10万是总积累,11月24日后面积累了多少金额需要根据已知信息推算。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澳门回来是国庆长假后,因此10月8日至11月24为第一段积累期,大约45天,而11月24日至春节前为第二段积累期,大约30天。第一段积累期时间略长,但第二段积累期水平更高,所以我觉得两个积累期各赚一半(5万元)是合理的配比;第二,从心理学角度,如果当时差额低于五万的话,也没必要单独说一嘴,搞得好像多大个事儿一样。所以,金额M大于等于5万元是合理的。
3. 每小时盈利P:160元/小时

某老师平均每天打牌时间 t = 50000÷160÷30 = 10.42(小时)

又,某老师此时是一位互联网大厂的新人,还不是职业牌手。不说996累成狗吧,955的强度肯定要的,每天8小时跑不掉,毕竟互联网大厂摸鱼不现实。

所以工作日时,某老师在上班和打牌上共需要花费18.42小时,再假设上班通勤和吃饭花费掉1小时多,某老师那段时间每天睡眠时间应该最多不超过4小时。膜拜!
2024-05-11 11:45 来自上海 引用
0

贝叶斯主义者

赞同来自:

今天在论坛里又看到了违背常识和逻辑的YY文章,挺有意思的。

有人在写自己经历的时候提到“连续拿下三场几百人MTT比赛第一名”。

从概率来说,连续拿下三场几百人MTT比赛第一名,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除非他是上古赌神Johnny Chan,哈哈哈。但是如果他是赌神的话,去澳门打高额桌不比在集思录上写故事收益大多了? 所以这句话,让这篇文章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基本可以判断为打造人设的虚假宣传。

其实,在网络上,判断“天选之子”和“骗子”,并不难。概率论的常识,基础比率更重要,网络上骗子的基础比率那肯定是远远超过天选之子的,大致相当于99.999% VS 0.001%。所以当在网上遇到天选之子时,闭着眼当他是骗子,基本不会错。
2024-05-11 09:30 来自上海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4-05-11 11:45
  • 浏览: 238
  • 关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