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前市场发行价完全放开,而原始股东又不承担什么。对此,股民强烈反对,原始股东和基金说此价格非常有投资价值。
解决办法:
在当前发行机制的基础上,引入原始股东来综合定价。但原始股东必须承诺:在十年内,当二级市场股价累计有三天平均交易价格高于发行价,满足的次日,原始股东才可宣布减持计划。如果十年内满足不了,则原始股东必须与二级市场流通股股东协商一致,方可实现流通,,此法我称之谓“二次股改”!
目前市场发行价完全放开,而原始股东又不承担什么。对此,股民强烈反对,原始股东和基金说此价格非常有投资价值。
解决办法:
在当前发行机制的基础上,引入原始股东来综合定价。但原始股东必须承诺:在十年内,当二级市场股价累计有三天平均交易价格高于发行价,满足的次日,原始股东才可宣布减持计划。如果十年内满足不了,则原始股东必须与二级市场流通股股东协商一致,方可实现流通,,此法我称之谓“二次股改”!

0
新股价格很合理啊,你看散户有买新股的么,都是打新股,上市就卖。至于那些说不申购的,你只能代表自己,这种80%以上概率賺钱的抽签机会,为什么不参与。虽然说以前23pe新股稳賺,但是政策变了,得适应政策,而不是政策适应你。如果选择性打,賺钱概率可以达到90%以上,多么好的机会

1
赞同来自: eckeels
我设计的初衷:
让原始股东参与发行定价,目的是让他们回归初心,专心实业。就是说发行价报高了,以后可能会丧失流通权限(如果发生,需要与二级市场流通股东协商一致,支付一定的对价,方可流通,正如2005-06年的股改。)只有发行价定的比二级市场低一点,才有可能尽快获得流通权限。这其实是一个利整个资本市场,不利于老板的方案。
例如:
有同样两家基本面的公司A、B,假定两家的公允价格对标二级市场均为每股20元,A发行价为100元,B发行价为18元。上市当天A交易均价为70元,B交易均价为30元,不出意外的话,B公司两天后,原始股东即可获得流通权限。而A公司如果十年之内,不能有三个交易日均价位于发行价之上,则必须实现“股改”,方可实现流通权限。
试想,当初A公司定价100元的时候,老板肯定说公司如何如何有前景,但是经过10年的发展,你的股价还不能位于发行价之上,则说明当初100元的发行价,是高估的,此时给予二级市场对价,是合理且必要的。
也就是说,发行价高不一定是福,发行价低不一定是祸,只有这样原始股东头脑才能时时保持清醒,大概才不会忘记他们的初心!
注:新股中签率低是因为信用申购的原因,否则一些新股早就发不下去了。
让原始股东参与发行定价,目的是让他们回归初心,专心实业。就是说发行价报高了,以后可能会丧失流通权限(如果发生,需要与二级市场流通股东协商一致,支付一定的对价,方可流通,正如2005-06年的股改。)只有发行价定的比二级市场低一点,才有可能尽快获得流通权限。这其实是一个利整个资本市场,不利于老板的方案。
例如:
有同样两家基本面的公司A、B,假定两家的公允价格对标二级市场均为每股20元,A发行价为100元,B发行价为18元。上市当天A交易均价为70元,B交易均价为30元,不出意外的话,B公司两天后,原始股东即可获得流通权限。而A公司如果十年之内,不能有三个交易日均价位于发行价之上,则必须实现“股改”,方可实现流通权限。
试想,当初A公司定价100元的时候,老板肯定说公司如何如何有前景,但是经过10年的发展,你的股价还不能位于发行价之上,则说明当初100元的发行价,是高估的,此时给予二级市场对价,是合理且必要的。
也就是说,发行价高不一定是福,发行价低不一定是祸,只有这样原始股东头脑才能时时保持清醒,大概才不会忘记他们的初心!
注:新股中签率低是因为信用申购的原因,否则一些新股早就发不下去了。

0
虎啸今生
- 财富源自信仰
我也希望新股发行价下降,但是楼主的论据不足
现在新股中签率只有万2到万4,没看出哪里表现出楼主所说的“股民强烈反对”。强烈反对应该用脚投票,1万人抢两个饼,分明是喜爱有加
现在新股中签率只有万2到万4,没看出哪里表现出楼主所说的“股民强烈反对”。强烈反对应该用脚投票,1万人抢两个饼,分明是喜爱有加

0
你这一套机制,效率还不如“绿鞋机制”吧。
而且承诺“十年”保底的行为,,,怎么看都是瞎指挥。有多少行业能够保证自己未来十年不比现在差的???更遑论企业。。
上市的本质是上市公司需要融资,所以他才来上市。那么,现在你要求原始股东十年之内不能减持,好家伙,那么他们选择上市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们把自己的股权冻结十年?(非要作恶的话,原始股东一样可以通过恶意分红去套利。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捆绑利益)他们完全可以选择融资成本更高的D轮E轮F轮向财团融资。变相提高了个人投资的门槛(你得财富等级足够高才能参与私募产品,才能接触那种某一轮的融资。然额,投资这种私募,屁的招募说明书都看不到,只有风险提示函和他们自己说的投资标的,无法查证)
而且承诺“十年”保底的行为,,,怎么看都是瞎指挥。有多少行业能够保证自己未来十年不比现在差的???更遑论企业。。
上市的本质是上市公司需要融资,所以他才来上市。那么,现在你要求原始股东十年之内不能减持,好家伙,那么他们选择上市是不是就意味着他们把自己的股权冻结十年?(非要作恶的话,原始股东一样可以通过恶意分红去套利。并不能真正意义上捆绑利益)他们完全可以选择融资成本更高的D轮E轮F轮向财团融资。变相提高了个人投资的门槛(你得财富等级足够高才能参与私募产品,才能接触那种某一轮的融资。然额,投资这种私募,屁的招募说明书都看不到,只有风险提示函和他们自己说的投资标的,无法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