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因为冲突,导致PPI通胀,能源价格上涨挤压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意愿。同时由于外部消费萎靡,生产国如德国出现贸易逆差。欧洲也结束了货币宽松。
再看中国,反而有极大的通缩压力,逆美国紧缩在信贷扩张,希望刺激内部消费。作为纯粹的贸易顺差国,出口顺差可以预见变差,通胀输入的风险仍然存在。另外,地缘冲突,供应链脱钩,逆全球化进一步压缩出口的趋势。顺减逆增,外汇贬值压力大,这还是基于房产不可贸易,外汇管制情况下的情况。
作为个人,投资是跟随大环境紧缩,还是跟随国内大方向信贷扩张?如何避险?
赞同来自: 苦咖啡2022 、好奇心135 、dingpenglei 、王力平 、酱油面更多 »
日本泡沫破裂后期,各大资产表现,大宗/黄金聊胜于无,当然这个也不是日本能决定的。日本的债券好过股市,股市好过房地产。压低利率,中长期债表现好没什么好说的。
银行兼并重组,传导实体行业。因为信贷收缩而经营困难,实际融资成本很高。同时因为实体行业也参与了泡沫,资产受损严重,需要救助。
有了日本的教训,现在各央行都不会那么傻;一旦风吹草动下场干预。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五年贷款利率,以及房贷都在宽松,已经在低位。唯一的仍然是信心不足。
赞同来自: timtimtim
个人观点:国家行为都是逆周期的,所有的操作都是为了熨平波动,但是个人投资者不能这样,没有波动还赚个鸟,但是放大波动会制造亏损,如果有杠杠还会破产,我的观点就是等国家把操作做完,之前逐步加仓,等拐点,争取在拐点左侧或者右侧完成打算买入的全部仓位,等国家再度出手平抑波动,再慢慢卖出,这个是大周期宏观的操作,目前我个人觉得股市还在磨底,还有跌破3000的可能性,根本原因是美国的加息政策还没走完,中国股市...很有启发。
引用任泽平“拿掉猪周期,没有通胀”以下这段话,也算高度概括。
quote“
稳增长上升为首要任务,政策空中加油,巩固经济恢复态势;四季度政策重点在加快落地,政策性金融工具用于基建和保交楼可能是增量发力点。“稳楼市”政策“小步快跑”。
我们对未来的世界经济有三大判断:第一大判断,欧洲有可能爆发全面经济金融危机,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可能也难逃一劫;第二大判断,全球经济正在开启新一轮深度衰退,美国经济也难以幸免独善其身;第三大判断,如果作出科学应对,中国经济有望重新引领全球,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做好应对全球经济新一轮深度衰退、欧洲可能爆发全面经济金融危机的准备,扩大内需、稳住国内经济基本盘的重要性凸显,深化市场化改革、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发力新基建新能源和稳楼市是提振市场信心的四大抓手,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正能量效果。如果科学应对,中国经济有望重新引领全球。
”
宽松是明牌,但另外一项紧缩政策杀伤力巨大,是众所周知的ZERO Policy。22年十一静悄悄,我搜索了十一消费战报,无热点文章。极少数文章揭露了一个同比更惨淡的现实。
赞同来自: 苦咖啡2022 、itivuttakam 、cyanjade 、流沙少帅 、yakov 、 、 、 、 、 、 、 、 、更多 »
赞同来自: 佛系1212121 、staven 、记录投资历程 、明园 、九头 、 、更多 »
日本汇率升值被打成明牌,热钱驱使日本走向加息,抑制过热。然而刺破了泡沫。自此日本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刺激经济。相比01年互联网泡沫美国雷霆出击,日本央行显得相对保守。同时央行只下调了资产价格-利率,未干预货币供应-信贷。因此信贷泡沫破裂的影响螺旋下跌。民间借贷的收缩,导致持续多年的通缩压力和市场紧缩。在市场紧缩的预期下,消费者进一步压缩自己的消费开支,公司压缩资本开支,工资支出,进入了紧缩死亡循环。
最终,日本央行多年在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利率和供应越走越远,最终让经济变成另外一个畸形形态。唯一能确定的是资产价格获得上涨,但消费并没有起色。当然,背后有一个很大的背景因素,便是人口老龄化。
回到中国本身,可以预见的是,会不遗余力的刺激消费。在货币价格和供应上下重手,这也是现在央行动作频繁的原因。但同时确保这些措施,不会流向房地产投机和金融市场空转(靠金融吃金融的某位行长?),重点是房价不会崩导致资产信贷收缩,同时让国内大消费重新转起来。人口刺激政策也会陆续试探中。
中国会吸取日本的教训,在刺激上毫不犹豫,稳住汇率不导致输入型通胀的前提下,稳住房价,稳住信贷,国内有通胀/消费/收入增加的预期。并希望在人口时间窗口关闭前实现。同时,为了保住货币自主权和汇率,一定会严控资本流动。
经济过热+加息,经济过冷+降息算常规操作;美国降息美元有优势,中国降息人民币信用扩张买资产,其他国家得认RMB才行,不然和废纸没区别。归根到底,这世界还是凭实力说话。如果未来向好,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意愿会支撑汇率。
RMB适度贬值,我觉得对一个出口导向的没什么坏处,毕竟除了美国还有其他贸易国。如果是纯消费国,当然RMB越强势越好,就如美国的选择。
回到个人,我觉得还是审视下自己的资产结构和质量,房产对所谓中产占比较大,且未必是优质资产。权益资产如果价格合适,不用太悲观,管理好心理预期。诚如楼上集友所说,保证足够现金流储备,其余打满中国优质资产吧
赞同来自: 火巷 、freetstar89 、明园 、江山多娇 、bobbyjisi 、更多 »
反观国内有明确的信贷扩张的意图,希望内循环转起来,可是相反,我们都选择了紧缩操作,提前还贷,控制消费,关门结业。
前端时间有位专家被骂得很惨,说扩大消费就是爱国。虽然让人觉得不适,有不食肉糜的味道,但群体的行为,一旦被激发出来,还是有作用的。
个人觉得国内大消费,比如房产,汽车,无人机,没有起来,宽松会继续进行。
于个人而言,半消费半投资的,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比如,富人的大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