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赞同来自: bluewhitedj
1、假定标的A和标的B是高度相关的。
2、假定标的A和标的和B标的的Beta 和Alpha是相同的。
通过一定规则轮动,一定可以获得比单独长期持有A和标的或B标的的Alpha收益要高。
轮动目的就是把部分Beta波动转化为长期正收益。
比如分级A轮动长期收益要单独长期持有某个分级A收益要高。
分级A轮动可靠性远远要比最小市值轮动和可转债轮动高的多。
就因为分级A的相关性要高得多,股票和转债相关性要低多了。
并不是什么标的都可以轮动。
相关性越高。
波动幅度越大,波动频次越多,轮动价值越大

赞同来自: LSMLSM0219
不过我水平低,没搞明白他们具体的轮动标准,建议楼主直接请教。
两个例子: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19751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433575

资水 - 弱弱少年郎,徘徊江边岸,水急人声远,一跃渡资江!
赞同来自: 欢乐马小跳 、剑客禅心 、木才 、力不尽则憾 、aiplu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我凭自己记忆拍脑袋:
分级A轮动,Beta 15%,Alpha 5~8%
最小市值轮动,Beta -50%~+50%,Alpha 10~20%
可转债双低轮动,今年Beta 33%(根据等权指数),Alpha 15% (根据老实和尚)
可转债低溢价轮动,今年Beta 33%(根据等权指数),Alpha 45%(根据老实和尚)
显然,Beta为正、且Alpha比Beta还高的策略,像金子一样宝贵。

那接下来的关键是能否找到正确的轮动方法而已,不能是简单照抄经典理论或者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方法,必须是从市场实际行情表现当中总结归纳出来的逻辑。

赞同来自: aiplus 、xineric 、丢失的十年 、Loadstarr 、蓝河谷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全球至少有几十万亿美元在玩对冲套利。有大量对冲基金在做130%多头+30%空头的组合。还有不计其数做阿尔法的,做市场中性的,做指数增强的。你在中证500里找最强的100个轮动,同时做空IC,不就是市场中性吗?
有一些轮动逻辑很简单,比如以前的分级A轮动。分级A结构差不多,找折价最大理论收益率最高的就好了,这样的轮动类似于无风险套利。
可转债的双低轮动也是逻辑清楚的策略,但近期有失效的迹象——找不到符合条件的轮动标的,轮出去轮不进来了。这可能跟太多资金追逐这个策略有关。
股票轮动的逻辑就很复杂。用单一的市盈率市净率指标早就被淘汰了(也许将来某个时刻还会管用)。量化选股基金会用比较复杂的模型来判断。你要是有一套稳赚的轮动指标,可以去量化私募拿5000万年终奖。
如果没有专业化的研究能力和学习的精神,还是不要去搞这种复杂的事情,搞不好就是吃倒蓬头。

赞同来自: zoetina52 、nkfish 、gh6610
轮动是套利的变体,你原本赚不到的超额收益不可能通过轮动获得。
举个例子,标的A和标的B能构成套利组合,当A-B<正常价差下界时买A卖B,当A-B>正常价差上界时卖A买B。
如果A、B都能双向交易,直接交易A和B就能套利了。
如果A、B只能单向交易,那么就只能一直持有某个标的,当A-B<正常价差下界时持有A,当A-B>正常价差上界时持有B。这样也算是变相实现了AB套利,只不过多了β风险。
当然了,你也许能找到很多相关性较高的标的,它们之间可以两两套利,比如A,B,C,D,E,F,G......
A与B之间的套利本质上是利用相对优势选择标的,A相对于B价格低了就持有A,A相对于B价格高了就持有B。如果标的多了,你可以持有相对优势最高的那个标的,这样就能赚取超越平均的收益。
有的时候,为了降低风险,你可能会持有多个标的。利用自己的方法给标的打分,选择分数靠前的几个标的,若是你的方法估值准确度高,那就能筛选出一组低估的标的,这样的组合自然能获得超越平均的收益。反之,若是你的方法估值不准,那不管怎么选都只能获得平均收益。

如佛
- 最美的声音是安静,最真的生活是平凡

赞同来自: xineric 、abcdefgh123 、darksage 、没意思 、klh63FWE2vb 、 、更多 »
以前的债券,在一定范围内(不是无限范围)也是大约等价的,所以可以考虑采用类似轮动的方式获得超额收益。
轮动股票之前,你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不同的股票,能随便几个参数就等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