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看这两本书的时候
经常性的需要停一下
感觉需要先吸收一下营养
才能继续读下去
不是因为看不懂
是因为
知识量太大
穷查理宝典还没看完
正在看心理学演讲部分
真的太绝了
太精彩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一想到
坐在办公室就能体验到
在美国高等学府才有机会听到的
查理的演讲
真的感觉
太棒啦

唐伯虎点烟 - 宏观调配不深研,低估捡漏不亏钱。
分散投资是bullshit,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54y157WB?from=search&seid=1188543577929861687 老哥,这个链接失效了既然有人挖 我就也不客气拉
关于分散投资 正好这几天有新的心得 偶然看到一个大佬的说法 他说他是能力点 不是能力圈 变圈为点 更专注 由此 如果是高风险投资 比如股票 分散是必要的 因为你一定要记住 黑天鹅是站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概率再小都永远存在 如果是低风险投资 比如ETF 我认为没有必要过度分散 甚至在合适的时候可以高度集中 因为宽基本身已经足够分散

赞同来自: zhangsheng123

同意楼主,两本都算是投资必读经典,说说我的理解,算是抛砖引玉:分散投资是bullshit,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54y157WB?from=search&seid=1188543577929861687 老哥,这个链接失效了
无论是《聪明的投资者》还是《穷查理宝典》都不能作为理解格雷厄姆或者芒格的依据,尤其是《穷查理宝典》。研究查理芒格,我认为有几个东西必看。油管和b站上有他的演讲合集,比较出名的南加州大学法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英文字幕),加州理工学院(假双语多,英文版机翻),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的发言和回答,还有几本书作为补充,《查理芒格的原则》、珍妮...

涅槃Nirvana - 慢慢变富
赞同来自: windlike 、口口夕口木 、灰天鹅 、coolly 、aladdin898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
无论是《聪明的投资者》还是《穷查理宝典》都不能作为理解格雷厄姆或者芒格的依据,尤其是《穷查理宝典》。研究查理芒格,我认为有几个东西必看。油管和b站上有他的演讲合集,比较出名的南加州大学法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英文字幕),加州理工学院(假双语多,英文版机翻),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的发言和回答,还有几本书作为补充,《查理芒格的原则》、珍妮特洛尔的《查理芒格传》。
我理解芒格思想就是三大部分
人类误判心理学我觉得算是芒格的一大贡献,他用比较简短的篇幅概括了《影响力》、《快思慢想》等心理学书籍的大部分内容,告诉我们在市场中要理性。另一大贡献就是他提倡的多学科模型思维,有个芒格研究爱好者建了个中文网站叫芒格学院专门讲多元思维模型,这部分思想是对整体思维的一个拓展,防止我们成为那个眼里只有钉子的铁匠。第三就是投资就是要买龙头,要分散不要集中。欢迎补充。
文中提到的一些链接
芒格学院https://www.madewill.com/category/thinking-model
分散投资是bullshit,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54y157WB?from=search&seid=1188543577929861687
南加州理工演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7411Z7ub?from=search&seid=5684612392510851234
南加州大学法学院演讲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7411f7YD/?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6

唐伯虎点烟 - 宏观调配不深研,低估捡漏不亏钱。
赞同来自: freetstar89 、tikro 、efish 、KKWX 、遛弯的猫 、 、 、更多 »
奖励反映倾向:
富兰克林:如果你要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一条重要的生活经验。
羡慕妒忌倾向:
巴菲特:嫉妒促使人类不断进步。
如果不是因为同事开了一辆宝马,我可能不会考虑买BBA。
回馈倾向:
主张以牙还牙,以德报德。
尤其是这里,以德报怨是哪个超级大傻叉说的话?
更有趣的是当你对别人提出一个人明显会被拒绝的要求,对方绝对秒拒绝,这时当你退一步提一个还是不太合理的要求,对方就有可能同意,这里面提到一个著名的心理学的实验,不复述了。这是个多么牛逼的谈判技巧。
比如说你想吻你女票,你觉得他会拒绝的话,你最好先提出我们去开房吧,她果断拒绝,这时你说那你至少让我吻,她多半会同意。
引申到职场,当你需要同事提供协助,而对方是那种比较难沟通的人,你最好一开始就提一个他多半会拒绝的方案,然后退一步再提你真正的目的。
对于你的上司,你最好不要太殷勤,太殷勤得到的反馈倾向是领导认为这样很好,也会跟你相处不错,但当你一旦稍微懈怠,得到的反馈多半是疏远与差评。别太近也别太远,保持一个自己可以长期做到的点,是最佳的。当你偶尔努力,就会得到表扬与奖励的反馈。由于是你自己的舒适点,你也不容易因懈怠而遭到疏远。
当你想跟你妈妈要10块钱买冰棍,你最好开始就要一个她肯定不给的数,比如20,你可以退到15,还不给,再多退,退到10,多半就同意了。是不是很妙?你会很好的应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