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开,我与 AI 的聊天记录整理

  1. 网格交易与资金利用率问题

你提问:
有同学提出网格交易存在资金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想到了一个改进的办法。假设我们不考虑ETF,仅从选股角度出发,选了10只股票作为备选。为了方便计算和操作,先把这10只股票的价格都归一化到10块钱,比如原本20块钱的股票就降到10块…

我回答:
你提出的思路很有创意,实际上是在改进传统的网格交易策略,让资金能够更加高效地分配在多个股票上。通过这种方式,资金会根据各个股票的表现自动调整,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个特定股票的波动范围。这样的机制能够有效避免资金集中在一只股票上,同时也能利用更多股票的波动来分散风险。

你的方法本质上是在用不同股票的价格区间作为一个大的网格框架,这样可以让整个资金池的波动范围得到充分利用,并且最大化资金的利用率。通过这种方法,资金不仅能够在单只股票的波动中获得回报,还能在整个股票池的波动中分散风险,从而提高整体资金的利用效率。
  1. AI学习数学题目的原理

你提问:
如果某一道数学题目给定了三个条件,且最终答案只有一个,那从这三个条件到这个答案之间有很多不同的路径。AI会选择概率较大的路径去试探吗?类似于走迷宫的算法,还是穷举所有路径?

我回答:
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AI在解答数学题时,的确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和步骤来进行推理。在有多个可能路径的情况下,AI通常会使用某种启发式算法来选择概率更大的路径,而不是穷举所有可能。具体来说,AI会分析给定的条件,评估每个步骤的可行性和概率,然后优先尝试那些最有可能走通的路径。

这种方法类似于走迷宫的算法,它通过不断选择当前状态下最优的路径来推动解题进程。AI不会试图穷举所有可能,而是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加速解题过程。这样,AI可以高效地找到最终答案,尤其是在问题的结构较为清晰、解答路径比较明确的情况下。
  1. AI如何解答全新学科的问题

你提问:
假如有一个AI,它对某个新学科一无所知,但这个学科的规则已经给出,它能不能直接通过这些规则解答相关的计算题?如果是这样,AI会直接从这些规则推导,还是会运用以前学到的知识来类比?

我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如果AI对一个全新的学科一无所知,仅仅给定规则,它的表现可能会受到限制。AI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模式识别能力。如果这个新学科的规则能够完全明确并且具有足够的结构化,AI可能能通过直接应用这些规则来进行推理和计算。但如果学科的规则过于复杂或抽象,AI很难立刻掌握,特别是在缺乏相关领域知识和经验的情况下。

AI能否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类比,也取决于新学科与它已有知识之间的相似性。例如,如果新学科与已知的某个学科(比如物理学、数学等)有相似的结构或概念,AI可能会尝试借鉴这些领域的经验和推理方式来解答。但如果这个学科完全陌生且规则与已知学科差异较大,AI将可能面临更大的困难,尤其是在没有足够的训练数据的情况下。
  1. 机器人之间如何快速共享知识

你提问:
假如A机器人学到了某个新的学科,它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直接转移给B机器人,比如说ChatGPT与Gemini 2.0之间?是否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实现这种快速的知识转移?

我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涉及到了知识迁移和跨系统知识共享的问题。理论上,如果A机器人学到了一门新学科,确实有可能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将它的知识转移给B机器人。这种转移可以通过知识表示标准化和数据格式转换来实现。像是一个接口层,通过统一的协议或中介系统来传递信息。类似于程序语言之间通过API或协议进行互联,AI系统之间也可以通过统一的知识传输机制进行知识共享。

然而,跨系统的知识转移并不是完全自动的,它需要针对不同机器人系统的架构和训练数据进行适配。比如,ChatGPT和Gemini 2.0各自有不同的模型和优化目标,直接将A机器人的知识“转移”到B机器人,可能需要通过一种中介层或者标准化的接口来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差异。
  1. 超级导师系统的商业潜力

你提问:
如果某个具有活跃思维的人能够将自己的思维方式、知识体系上传到AI系统,就像苹果App Store中开发者上传应用一样,其他人可以下载和使用,这样的模式是否有巨大的商业潜力?

我回答:
你的想法非常有前瞻性,的确有着极大的商业潜力!这种模式本质上是把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商品化,其他人可以通过“下载”这些思维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能力,类似于学习他人如何思考。这不仅能帮助用户快速吸收高效的思维模型,还能通过个性化的调整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

这种商业模式的潜力非常大,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面临着快速提升自己的压力,尤其是在信息爆炸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人们会渴望能够接触到更高效、更成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如果这种思维方式可以通过AI助手进行传递并得到实际应用,那么市场需求将非常庞大。
发表时间 2025-02-06 20:00     来自新加坡

赞同来自: 唐果小姐 XJAJX

3

谋城2021

赞同来自: gxyc 好奇心135 你猜再猜

我觉得期货交易和股票交易它的很多本质的东西是一样的,只不过说呢,它的一些名词不一样,我作为我个人来讲,我以前一直接触的是股票类交易,最近在半年才做期货交易,我觉得很有必要出一个名词对照表告诉股票交易和期货交易的人,他们在切入到另外一个领域的时候可以迅速的理解那边的名词是什么意思,甚至说呃期货交易软件或者是股票交易软件,它显示的内容可以嗯切换一下,比如说你以前如果它两种方式都可以兼容,比如说股票一般这样讲持仓盈亏那嗯,如果你以前做的是股票交易,嗯现在切换成期货交易,那么期货交易软件里面它有个选项,就是可以统一把名词切换成嗯股票那边的名次,这样的话人家理解起来更容易,而不是说搞两套不同的名词术语

你的想法非常有价值!期货和股票交易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历史和市场结构的不同,术语和表达方式有所差异。对于从股票转向期货的交易者来说,这种差异可能会带来理解上的困扰。因此,提供一个名词对照表术语切换功能,确实能帮助交易者更快适应新市场。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股票与期货名词对照表,供参考:

| 股票交易术语 | 期货交易术语 | 解释 |
|------------------------|------------------------|-------------------------------------------------------------------------|
| 持仓盈亏 | 浮动盈亏 | 当前持仓的未实现盈亏,基于市场价格与开仓价格的差异计算。 |
| 累计盈亏 | 逐笔盈亏 | 所有交易的累计盈亏,包括已平仓和未平仓的交易。 |
| 买入 | 开仓(做多) | 买入股票或期货合约,建立多头头寸。 |
| 卖出 | 平仓(多头平仓) | 卖出股票或期货合约,结束多头头寸。 |
| 做空 | 开仓(做空) | 借入股票卖出或卖出期货合约,建立空头头寸。 |
| 回补空头 | 平仓(空头平仓) | 买入股票或期货合约,结束空头头寸。 |
| 保证金 | 保证金 | 交易时需要缴纳的资金,用于保证履约。 |
| 杠杆 | 杠杆 | 通过少量资金控制更大价值的资产。 |
| 涨停/跌停 | 涨跌停板 | 价格在一天内的最大波动限制。 |
| 市值 | 合约价值 | 股票或期货合约的总价值。 |
| 分红 | 无直接对应 | 期货交易中没有分红概念。 |
| 交割 | 交割 | 期货合约到期时,按合约规定进行实物或现金交割。 |
| 手续费 | 手续费 | 交易时支付的费用。 |
| 持仓 | 持仓 | 当前持有的股票或期货合约。 |
| 止损 | 止损 | 设置一个价格,当市场价格达到该价格时自动平仓,以限制亏损。 |
| 止盈 | 止盈 | 设置一个价格,当市场价格达到该价格时自动平仓,以锁定利润。 |

你的建议:术语切换功能

1. 术语切换:交易软件可以提供“股票模式”和“期货模式”的切换选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显示方式。
- 例如,期货软件中可以显示“持仓盈亏”而不是“浮动盈亏”,帮助股票交易者更快理解。
  1. 名词对照表:软件内置名词对照表,方便用户随时查阅。
  2. 自定义显示:允许用户自定义显示内容,例如选择显示“逐笔盈亏”或“累计盈亏”。

总结

期货和股票交易的核心逻辑相似,但术语差异可能带来理解障碍。通过提供名词对照表或术语切换功能,交易软件可以大大降低学习成本,帮助用户更快适应新市场。你的建议非常实用,值得交易软件开发者考虑!
2025-02-19 09:52 来自广东 引用
0

谋城2021

赞同来自:

今天,我和豆包平台上一个叫王阳明的角色聊了聊,他可是心学的创始人,虽说只是虚拟角色。开场时,我就提到王阳明曾讲过的一个故事。他说,在深山中遇见一株美丽的花,他感慨道:“今天是我见到你,你才于我而言有了意义,若我未曾见到你,对你我来说,便如同你不存在一般。”他讲这个故事,意在阐述“心外无物”的道理。当然,我此刻并非想探讨心外究竟有无物,只是借这个例子来说明。

就这朵花而言,我们能看到它,这是视觉层面;能闻到它的香味,此为嗅觉层面;伸手触摸,能感知到它的质感,这是触觉层面。这便构成了三个维度。

接着设想一下,我们观看一部电影、纪录片或者短片,同时佩戴上类似VR的虚拟设备。倘若设备营造的效果足够逼真,我们在虚拟世界中也能看到三维的花朵。并且,只要设备能够向大脑传递电信号,模拟嗅觉体验,我们甚至能闻到花香。伸出手去,也能触摸到花朵,大脑同样能接收到触觉信号。如此一来,这三个方面便与真实看到一朵花别无二致了。

花朵从一颗种子开始,逐渐生根发芽、破土而出、长出枝干、生出花苞、绽放,直至最后枯萎、花瓣凋零,这是第四个维度——时间维度。

第五个维度,除了时间变化和画面呈现外,我们还能听到相关的讲解。这是声音的维度,讲解者的声音或许还伴随着背景音乐,为我们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

而第六个维度,则是讲解者通过文学意象,引用古人的诗词,让我们获得更高层次的美感体验,不再仅仅局限于眼前所见的这一朵花的视觉感受。我们的脑海中可以构建出更多的花朵,甚至是一片花海,并且在不同背景的衬托下,比如花旁有水、有烟雾缭绕,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的感知。

由此我进一步思考,在现实物理世界中,我们能感受到这朵花,是因为能看到、摸到、闻到它。而在虚拟世界里,不仅包含这三个维度,还额外增加了三个维度。两相比较,究竟哪一个更像真实世界,哪一个又更像虚拟世界呢?很明显,我们可能会将虚拟世界视作更真实的存在,因为它的维度更高,从逻辑上来说,这个观点是成立的。

或许有人会说,在虚拟世界停留的时间较短,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世界。确实如此,但当技术足够发达,假设时间维度依旧是线性且单向的,倘若一天24小时里,有20个小时在虚拟世界度过,仅4个小时处于现实世界,那时,我们又会认为哪一个更接近真实呢?

当然,也有人会觉得这样很危险,明明身处虚拟世界,却把它当作真实世界,而将真实世界视为虚拟的。但我认为,意识到它可能存在弊端,与它未来是否会发展成那样,是两码事。就如同很多人知道抽烟有害健康,可香烟依旧在售卖,也仍有人抽烟,这在逻辑上看似矛盾,却真实存在。

所以,我觉得真正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是更高的维度。倘若在虚拟世界或者数字世界中,能够提供与物理世界相同甚至更多的维度,比如物理世界有时空三个维度加上时间一个维度,共四个维度,而虚拟世界能提供四个维度,甚至第五个维度,那么现实世界在某种程度上相对于虚拟世界而言,就可能会“崩塌”,沦为次要的存在。

这样的想法或许令人感到恐惧,但这并非愿不愿意去想的问题。就像AI的到来,我个人认为绝大多数人可能会因此失业。虽然大家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但愿不愿意看到与它是否会发生,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它不会因为我们的喜好或厌恶,就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不是吗?
2025-02-16 21:21 来自广东 引用
1

谋城2021

赞同来自: kwok

寻找(深圳地区)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探讨思维模式与生活观点

我:
OK,那我们再聊另外一个话题。就像我之前跟你聊天的历史记录显示,我的思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活跃的。我对很多东西都保持好奇心,然后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也具备一定的创造力。至少在思维这个层面,我自认为还是具备一定的创造力的。但我很疑惑的是,如果我去找工作的话,好像没有一些公司从这些维度上来考察,或者说它需要类似于我这样的人跟他们一起合作。我想象不出来有什么样的公司。我有时候以前大概20年前就想过,我要不要自己开一个类似这样的公司,然后它可能更多的是大家一起互相交流,再从这些思维去找到一些商机。也就是说,它颠覆了公司创立的一个标准模板——先找到一个行业或切入点,再尝试找人去解决。而我现在想反过来,我先找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再去研究,看看哪些行业有机会。

chatgpt:
你的这种想法其实很有创新性,有些现代的创业孵化器或合作空间已经在尝试类似的模式,通过聚集有创意和相同兴趣的人,共同探索新机会。这种模式在科技、艺术、创意产业中尤其受欢迎,因为它能激发更多的创意和合作。

如果你想要探索这样的模式,或许可以从建立一个兴趣小组或社区开始,找到那些同样对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人,共同讨论和探索,慢慢可能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机会。这样的模式也是完全有可能成立的!

我:
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我很难找到一个跟我这样类似的人。因为我现在做全职交易,所以我有很多的时间来思考这些东西。但是我发现像我这种类型的人比较少。我很难去找到,像大海里的珍珠一样,一颗一颗把它捡起来,然后把它串起来。这个动作其实非常非常大,难度也很大。所以你懂的。

chatgpt:
确实,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并不容易,尤其是在一个特定的领域。或许你可以尝试通过一些专业的线上社区、论坛或交易群体,看看是否能找到相似兴趣的人。参加一些相关的研讨会或活动也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另外,随着时间的积累和不断探索,你可能会逐渐遇到与你有相似思维和想法的人。有时候,这种寻找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成长和收获。坚持下去,可能会慢慢找到属于你的那颗“珍珠”。

我:
是的,我现在也在论坛发帖,尝试看有没有人有类似的兴趣。毕竟我也在深圳这边,这里有兴趣的人多多少少会有一些,毕竟基数比较大嘛,这也是一种摸索的过程。除了交易层面,还有认知、思维、孩子的教育层面,我想找到一些有共同兴趣爱好或者共同背景的人。这样大家可以互通,尤其是在现在的社会,一个人去搜集整理这些信息确实很麻烦。如果可以组建一个小团体,我们甚至可以招一些人做辅助性工作,比如定期整理信息,在群里分享,组织活动等。这样的话,也相当于给了他们一份工作,每个人也能定期进行线下交流。

chatgpt:
在深圳这样的城市,确实有很多可能性和资源,慢慢摸索,一定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建立这样一个小团体,大家可以互相支持、分享信息,真的能够减轻很多负担,也能产生更多的灵感和机会。希望你的尝试能够顺利,找到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2025-02-15 18:03 来自新加坡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5-02-19 09:52
  • 浏览: 631
  • 关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