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2025投资碎碎念。

之前的帖子起于2021年,内容多又长,看起来很不便。另外投资思路和之前有了很大不同,开一新帖,蛇年新气象。

25年的投资策略:
策略1:可转债策略-赚可转债散户波动的钱
策略2:小市值策略-赚股票散户波动的钱
策略3:大市值股票策略-赚机构和大户波动的钱
策略4:股指期货贴水策略-赚机构和大户对冲的钱
要点:
1、完全不考虑价值这个因子,大市值策略也只盯住波动率反复刷。
2、小市值筛选的股票市值高于25亿时,停止该策略。
3、大市值策略当沪深300高估时,停止该策略。
4、股指期货策略当中证1000高估时,停止该策略。
5、股指期货保证金不足时,先卖出可转债,再卖出大市值,再卖出小市值。因为债性最稳,大市值和中证1000相关性弱,最后再上小市值。
6、学习
(1)找到一个靠谱的动量策略并小规模资金投入尝试。
(2)探索通过红利增强的方式找到大市值策略孪生策略,提高策略稳定性。
(3)寻找极低价格资源股。
(4)学习美股。
发表时间 2025-02-04 09:03     来自广东

赞同来自: kissne

0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聪明豆
那得是多大的资金量呀,散户就是看到并且抓住了机会也不过是多赚些钱,财富自由距离太远呀
那个人受了情伤,赌博发泄式的投资,基本上都是单吊一只个股。本金不清楚,但是接近40岁,单身租房年薪50万以上的老哥本金应该不少。
2025-02-05 14:38 来自广东 引用
0

聪明豆

赞同来自:

@a416236737
迥然不同的投资思路。
春节和多年老友一同出游,老友名校毕业,上市科技公司中高层,一直走在时代前沿。比如我看Deepseek无非是自己使用一下,思考一下未来AI的可能方向。老友则是把论文读完,然后思考技术层面的独特性等。
前几天酒后微酣,我们破天荒的第一次聊起投资的事情,发现事情很有趣,我们的思路完全相反。
我这边是妥妥的弱者思维,我不看好任何公司,因为我看不懂,我相信大户和基金经理的定价能力远强于...
那得是多大的资金量呀,散户就是看到并且抓住了机会也不过是多赚些钱,财富自由距离太远呀
2025-02-05 11:29 来自天津 引用
1

a416236737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迥然不同的投资思路。
春节和多年老友一同出游,老友名校毕业,上市科技公司中高层,一直走在时代前沿。比如我看Deepseek无非是自己使用一下,思考一下未来AI的可能方向。老友则是把论文读完,然后思考技术层面的独特性等。
前几天酒后微酣,我们破天荒的第一次聊起投资的事情,发现事情很有趣,我们的思路完全相反。
我这边是妥妥的弱者思维,我不看好任何公司,因为我看不懂,我相信大户和基金经理的定价能力远强于我。所以别说指定公司,指定行业我都很少碰,ETF尽量宽基,其他策略也是无视行业。
他则是妥妥的强者思维,他只投资自己行业的公司,对一级市场特别感兴趣,他觉得大户和基金经理都是门外汉,完全不懂哪个公司有真本事。不过他目前分身乏术,这方面没有深入思考。聊了策略容量问题,我的策略容量超级大,反正我看不到我存在触及策略容量极限的可能。他说他那边一级市场的策略容量不大,稍微大一点的基金就会陷入没什么可以投资的困境。
另外就是关于时间如何使用的事,我在国企时间不值钱,有大把时间思考投资的事,核心目标是提升收益率,也是因为即便把时间投入本质工作,收入也不会有多大变化。他时间很宝贵,核心目标是通过工作和股票继续积累本金,投资的事情暂时思考的不多,基本就是比理财高一点。我们都选择把时间投给收益更高的事。
至于未来的目标,他的想法就是积累资源,等待,如果风来了,自己出去单干。我的想法,就是千方百计维持一定的收益率,尽快积累复利。
聊完想了想,觉得我们都挺好,都守住了自己的能力范围。

PS:小八卦,他手下一名员工,在24年AI热潮中,果断根据自己看到论文的情况投资美股,大概是哪个公司相关的论文写得好,就买哪个公司股票,基本上2-3天后那个公司就会暴涨,那个人一年左右就财富自由离职了。
2025-02-04 09:51 来自广东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5-02-05 14:38
  • 浏览: 905
  • 关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