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笔记(16)——理解投资

基金笔记(16)——理解投资
前言:这篇文章主要想说三个问题,1、通过对比股票交易和一般商品的交易来理解投资,2、通过对比有交易所和没交易所时的投资策略来理解投资,3、投资活动有很多参与方,其中,与公司利益最为一致的是公司创始人,观察公司创始人是如何对待手中的股份,可以给投资者提供借鉴。
股票是股权的凭证,如果不设立交易所,那么股票值得多少钱就卖多少钱,低于某个价格,你肯定不会卖,市净率<1,你一般不会卖,市盈率<10,你一般不会卖,反之,你要价太高,对方也不会买,所以,如果没有交易所,股票的成交价格大概率是市净率为1,市盈率为10,也就是说大部分情况下,成交价应该是和股票的净资产差不多,成交价应该大约是最近几年平均收益的10倍。
股票有两个价值,一个是当下价值,一个是未来预期价值。当下价值就是基于公司当下和过去的情况,比如发展情况、资产积累情况等,得出的一个评估价,这些情况,一个聪明的投资者或者有经验的投资者看得清清楚楚,评估起来,买者不会出大差错,卖者也不会出大差错。如果可以确定公司将来会一直以现在的状态发展下去,不增加规模也不减少规模,不变得更好也不变得更坏,那么股票的成交价,大概率就是按照上面的方式成交。但是,公司的发展受很多因素影响,内因有公司的管理、技术路线、组织效率、财务状况等,外因有竞争者、宏观环境等,那么,未来公司有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经过一番测算,买卖双方评估认为股票的当下价值是A,如果买者认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那么他的出价肯定会在价格A的基础上压价,反之,如果买者认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很不错,那么他的出价很可能愿意在价格A的基础上加价,卖者自己是心知肚明的,如果认可买者对公司未来的分析判断,那么,双方就很可能达成交易。需要注意的是,股票的交易价格,既包含当下价值,也包含未来预期价值,不管是压价还是加价,都会是一个相对合适的程度,这个度大体上符合双方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预判,不会与预期发生很大偏差。与之不同的是,一般的商品买卖,比如猪牛羊,只按当前的市场价上下波动±5%交易,不考虑未来的预期,买定离手,无论未来涨跌几何,买卖双方自负盈亏,举例来说,你进村买农户家的出栏猪,当前猪市的价格大家都清楚,根据实测或目测的猪重乘以市场价就是一头猪的总价,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是买家先问卖价,买家一般会要求卖方做出3%-5%的让步,如果是卖家先问买家的出价,卖家一般会要求买家稍微提高点价格,如果大家能够在市场价±5%以内达成一致,交易就会成功,总之,大家不会把对未来市场的预期折现到现在,卖家不会贱卖,也不会漫天要价,买家不可能捡到大便宜,也不可能出离谱的高价。
股票不一样,设立股票买卖的交易所后,市场上有大量参与者,发行人、机构或个人投资者、中介机构等,于是就产生很多信息、观点、看法、预判,预判有很多个,你的、大V的、机构的……,糟糕的是未来很难预测,可以说是无人知晓,那么你该怎么办?当别人在恐慌中逃离股市的时候,你会不会跟着大甩卖,当别人满怀激动地涌进股市的时候,你会不会跟着进来,这就是人在群体中出现的问题之一,当你独自做决策时,没有他人的判断可参考,你会提起一百分的精神,以最理智的方式做判断,这时候,和买卖猪很像,你是一头猪的买家或者卖家,你最多征求一下配偶意见,几乎不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基本上,你判断什么价格合适就什么价格合适,当然,你的主要判断依据是当前的市场价和你对公司的价值估算,如果最终达成交易,交易价一般会≥你的估计价值,也就是说,你不会吃亏,除非你的估计价值有误。
问题是估计公司的价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说估计当下价值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那么估计未来预期价值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毕竟连巴菲特本人也不愿意在这件事上做太多透露,毕竟未来的变数实在太多,谁能说得好。
带着一个模糊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公司估值,或者,你根本就没有公司的估值,混在股市人群中,你迷失自我,怀疑或失去自己的判断,难免受到周遭的影响,一切变得奇妙起来,预期被过度放大,乐观可能变得更乐观,悲观可能变得更悲观。股市的各种信息像是个情绪放大器,遗憾的是,人群中独立、理性、冷静、睿智的人只占少数,大部分人受到这个放大器影响,盲目地跟着人群的方向动起来,人群把价格推得老高或老低,导致价格严重偏离价值,严重偏离压价或加价的合适程度。如果用一个式子描述,股价=当下价值A+压价或加价+情绪放大价,当未来预期良好的时候,情绪放大价是个未知的正数B,此时,股价=当下价值A+加价+情绪放大价B,当未来预期糟糕的时候,情绪放大价是个未知的负数C,此时,股价=当下价值A﹣压价+情绪放大价C,当未来预期平稳的时候,情绪放大价趋近于0,此时,股价=当下价值A±加价(压价)。
从另外的角度看,譬如水流,从a点经过一段路程b到达c点,沿途遇到摩擦和障碍,能量有折损,a点的能量减去b点的能量损耗就是c点的能量,投资于公司股票产生的收益,经过交易所到达投资者这里,在交易所这里,收益有可能增加,也可能损耗,产生个式子:投资收益=公司收益+交易所收益,交易所收益就是市场先生或者投机导致的价格与价值的偏离量。投资前,也有选择是否进入交易所、何时进入的权利,投资者有选择投资什么样的公司和什么样的组合的权利,投资后,投资者只能被动接受公司的收益,只能接受市场环境产生的估值,而不能有所作为,直到产生新的决策为止,投资者投资者要做的工作,就是让自己的选择产生的结果对自己最有利。
看看下面的决策流程图,哪些是投资者能够控制的,哪些是不能控制的。如果再结合约翰博格老师提倡的投资的四个维度“回报、风险、成本、时间”分析,是不是更清晰。
假如没有交易所,我们无处买卖,一般会买入持有,很少会想着把自己的股份卖掉,只有当持有很长时间后,公司还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我们才会动卖掉的心思,因为我们知道,如果公司发展的比较好,可以拿到分红,随着公司的成长,自己的那部分资产会随之增长,没有交易所时,买入持有几乎是我们唯一的策略(简称传统策略),它是被历史证明过的有效的策略,有了交易所,我们有了更多选择,买卖什么、何时买卖有更多可能,这就产生很多交易组合方式、交易策略(简称新策略),问题就此产生,我们是否要利用新策略,新策略里面哪些对我们有利,哪些对我们不利,我们要从胜率和赔率的角度评估新策略,也要从能否学会、收益、风险、成本、时间的角度评估新策略,正确的做法是吸纳新策略里面我们可以掌握的、对我们有利的部分,放弃新策略里面对我们不利的部分,可以列个表格综合分析研判,也可以尝试一种间接的判断方法,我们知道,证券市场有各种类型的参与者(基金公司、销售商、投资者等),绝大部分参与者心里都有两个算盘,一个是自身利益,一个是公司利益,而公司创始人是与公司的利益完全绑定在一起,公司创始人与公司利益最一致,如此一来,投资者可以观察大多数的公司创始人在公司上市后如何对待自己手里的股份,模仿他们的做法大概率错不了,公司的未来有几种可能性:慢慢的走向破产、成为一个正常盈利的公司,不好不坏,不强不弱、越来越大,越来越好。对于情况1,创始人肯定愿意早点把手中的股份卖掉,卖晚了,烂在手里不值钱;对于情况2,创始人愿意一直拿着公司的股份,如果有人愿意出高价钱买下股份,创始人很可能愿意全部卖掉或者卖掉一大部分;对于情况3,创始人愿意一直拿着,如果有人出高价钱买下股份,创始人可能不舍得卖,也可能会卖掉一部分,但很可能不会全部卖掉,因为他知道,他手持现钱不一定能找到像自己的公司这样赚钱的投资机会。
股市的存在,投资人有两种做买卖的选择,一种是投机,投机是猜测其他投资者的心理,通过择时,利用趋势,像个中间商那样赚差价,赚快钱,赚别人口袋里的钱,一种是投资,像公司创始人那样对待自己的股份,踏踏实实赚取公司盈利增加的钱,假定自己占有的股份比例不变,那么,随着大饼越做越大,公司赚到越来越多的钱,自己的资产就相应增加。对于投机者来说,一次完整的交易包括买和卖,只有确保50%以上的成功率,长期做下去才有利可图,也就是说,买和卖的择时正确率要达到70%以上,如果考虑到交易的成本,正确率要更高才能赚钱,试想一下,你得有多大的本领才可以确保70%-80%以上的择时正确率,显然,投机这条路是困难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剩下的路是选择做一个投资者。不过,问题产生了,为什么在一般商品交易中,做个赚差价的中间商比较容易赚到钱,而在股市中就很难赚到钱?因为影响股市涨跌的因素比一般商品交易多,这些因素有消息、情绪、资金面、利率等,就是说股市是个复杂系统,它的的行情变化可能比一般商品的市场行情变化快、变化大,更加难以预判。举个反例,如果有人可以以很高的正确率预判涨跌,那他就能够把市场上大部分的钱赚走,或者,他赚的钱肯定会比巴菲特的更多,可惜,世界上找不到这样的人。
像一个公司创始人那样对待自己股份,可以解决持有(好标的,长期持有,高价可以卖一部分;坏标的,短期持有,尽快处理掉)和卖的问题,剩下的问题是买,想象一下,世界上什么样的人最善于做买卖,当然是商人,商人做买东西最重视什么,货物足够好,交易成本足够低,货价足够便宜,放到股票交易上,也就是公司要有长远的发展前景,费率要最小化,价格要低于价值,最好是以四毛钱的价格买下价值一块钱的东西。问题出现了,你是否有能力判断货物(公司)的好坏,或者说,有没有能力和精力去掌握这种能力?如果有,那就有望掌握获取高收益的本事,如果没有,可以退而求其次,进行指数化投资,投资于整个市场有望获得市场平均收益。如果你选择指数化投资的道路,费率最小化的问题不是问题,剩下的问题是给指数估值,也就是判断价格与价值的大小,对一个有一些经验的投资者(商人)来说,价格与价值明显偏离的极端情形(包含价格明显高于价值、价格明显低于价值这两种情况)是很容易看出来的,统计本市场的历史资料或参考其它市场的历史资料,我们会知道极端和正常的PE/PB数据,以此指导交易。
时代在进步,投资的思想、技术也在进步,整体的进步中包含着正确的进步和错误的进步。吸收新思想、新技术是有必要的,不过,我们不应忘记博格老师提出的分析投资的四个维度,不应忘记不要亏损这个忠告。
总而言之,在股市上,我们有三个选择,一个是传统策略,如指数化投资、价值投资,一个是复合型策略,如指数化投资结合量化投资、指数化投资结合趋势投资、指数化投资结合主动管理,一个是某种新策略,如果我们无法判断新策略的好坏,那么,回归投资常识,遵守投资的基本原则,部分地、试验性地采用新策略,或者,沿用传统策略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
发表时间 2024-06-08 17:04     来自重庆

赞同来自: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锁定, 无法添加新回复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4-06-08 17:04
  • 浏览: 576
  • 关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