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资本市场,失焦的段子淹没了重点

融资端,没什么办法,股市就是融资,要便利融资,这个都懂。但企业不能明眼可见地破坏规矩。

投资端,增加长远投资资金入市,还有什么别的能做吗?其它越干预越乱。

交易端,系统性降佣金费率和最低佣金,这是实打实的切身利益,都被各种段子淹没了。降印花税是终极大招,悬而不决最好,否则利好出尽了。减半或免除都是扯淡,降10%~20%就是很大的实惠了。券商躺着赚钱不勤勉尽责倒是应该多监管,北交绿鞋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之一。
发表时间 2023-08-19 11:26     来自北京

赞同来自: 天地玄黄宇宙洪

0

Duckruck

赞同来自:

@整顿机构
美国401k也类似。
现在的养老保险入市也差不多。不过这笔钱个人最后还是要取出的,养老金总量各国都有窟窿
401k不是强制,澳洲的super是有强制性的
2023-08-20 16:44 来自澳大利亚 引用
5

量化投资先锋

赞同来自: nicho123 大民哥 泸州老窖 影约 大7终成更多 »

资本交易市场原本就是优胜劣汰,资源优化配置。
现在美国上市IPO的数量还没有退市数量多。

正因为退市制度存在,投资博弈变得更为谨慎,资金集中投向少数公司,大量公司会被边缘化。

如果公司足够便宜,自然会有人私有化方式退市。

如果公司太烂,就只能强制退市,不能占用资本交易交易资源。

对于欺诈行为,要搞连带责任,每一环节都会自动负起责任。

企业欺诈,对法人要严惩,企业法人应该无限责任,而不是有限责任。

现在很多案例,大股东有意掏空公司行为。
2023-08-20 13:03 来自陕西 引用
0

深海捉鳖

赞同来自:

多简单的一招:股市如若年年涨,还愁百姓不入瓮?根因就是因为压着不涨,进来的都想出去了,没进来的谁还敢进来?
2023-08-20 12:55 来自北京 引用
0

整顿机构

赞同来自:

所以来点实在的,见效快的,还是交易端吧。

融资端,发展到一定数量,上司公司总数还是要动态平衡。退多少,上多少,那是后话。
2023-08-20 11:47 来自北京 引用
4

老返 - 搬砖营生

赞同来自: 九八弘虫 阳光下的生活 luckzpz XXWWJJ

@Duckruck
按澳洲经验,有个办法可以极大地增加长期资金入市,但肯定不会受欢迎
澳洲强制工资11%交到个人养老金里,只能退休后(或者买首套房时,嗯,澳洲很支持房产价格的)拿,然后要个人养老金内不用交资本利得税,个人养老金之外就要交资本利得税
这样长期积累下来,澳洲个人养老金目前的存量差不多有GDP的150%了,对应国内约180万亿人民币
这些资金很多都是交给基金经理管理(没错,就是公墓那种……而且管理费按照美国...
我朝本就有住房公积金制度,现在可以平移过来使用,叫证券公积金。
或者按一定比例共同使用,叫证券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运行到现在,已完成历史使命,只剩下劫贫济富的功能。
2023-08-20 11:22 来自广东 引用
4

wangsj

赞同来自: 大民哥 luckych hantang001 XXWWJJ

@整顿机构
这些什么规则呀,章程呀,指导意见呀,存在很久了,或者再重申一万遍?
投资者一直在提,管理者也一直在喊这些口号。他们什么都很清楚:谁真做这些,就真得罪利益集团了。官僚无论专业不专业,都是人精,老百姓都看懂的事,他们不懂?
2023-08-20 10:13 来自北京 引用
0

整顿机构

赞同来自:

@Duckruck
按澳洲经验,有个办法可以极大地增加长期资金入市,但肯定不会受欢迎
澳洲强制工资11%交到个人养老金里,只能退休后(或者买首套房时,嗯,澳洲很支持房产价格的)拿,然后要个人养老金内不用交资本利得税,个人养老金之外就要交资本利得税
这样长期积累下来,澳洲个人养老金目前的存量差不多有GDP的150%了,对应国内约180万亿人民币
这些资金很多都是交给基金经理管理(没错,就是公墓那种……而且管理费按照美国...
美国401k也类似。
现在的养老保险入市也差不多。不过这笔钱个人最后还是要取出的,养老金总量各国都有窟窿
2023-08-20 09:59 来自北京 引用
3

杰夫司机

赞同来自: 影约 路人甲pro 巴菲猫

按巴基斯坦的经验,有个办法可以让股市永不下跌,但肯定是开玩笑。

巴基斯坦下令禁止股票下跌

CCTV.com 2008年08月30日 12:33 来源:成都晚报

在股市连续下挫并触及27个月低点的背景下,巴基斯坦证券监管部门28日宣布,为上市公司股价设定一个底线,不允许股价以低于这一水平的价格交易。受此影响,巴基斯坦股市终于止住此前的六连阴。

一开始是把跌停板限制为1%,然后发现好像没有什么用。
于是直接设定所谓的水泥底,下令指数不能低于9144点。

好像还真开启了牛市,现在指数已经48218点了。(该政策只持续了两年,据说股指上涨的真实原因是还是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
2023-08-20 09:19修改 来自广东 引用
0

XIAOHULI92 - 唯自渡方是真渡

赞同来自:

@Duckruck
按澳洲经验,有个办法可以极大地增加长期资金入市,但肯定不会受欢迎澳洲强制工资11%交到个人养老金里,只能退休后(或者买首套房时,嗯,澳洲很支持房产价格的)拿,然后要个人养老金内不用交资本利得税,个人养老金之外就要交资本利得税这样长期积累下来,澳洲个人养老金目前的存量差不多有GDP的150%了,对应国内约180万亿人民币这些资金很多都是交给基金经理管理(没错,就是公墓那种……而且管理费按照美国标准...
国内如果要这么干,就需要先涨一波,让老百姓有股市能赚钱不是骗子的基本印象,然后再有资本利得税出来,不然收谁的,资金得全跑光。这里面需要一些年份时间的,慢慢来吧,刚开始活跃市场呢。a股这些历史,跟着做一波,希望能多吃到点时代的红利
2023-08-20 08:45 来自江苏 引用
1

Duckruck

赞同来自: 老返

按澳洲经验,有个办法可以极大地增加长期资金入市,但肯定不会受欢迎

澳洲强制工资11%交到个人养老金里,只能退休后(或者买首套房时,嗯,澳洲很支持房产价格的)拿,然后要个人养老金内不用交资本利得税,个人养老金之外就要交资本利得税

这样长期积累下来,澳洲个人养老金目前的存量差不多有GDP的150%了,对应国内约180万亿人民币

这些资金很多都是交给基金经理管理(没错,就是公墓那种……而且管理费按照美国标准来说很高,澳洲很坑……),不过也的确是长期投资
2023-08-19 23:11 来自澳大利亚 引用
1

整顿机构

赞同来自: wangsj

@四国大战
管好入口:欺骗,作假上市要追责,索赔(期限要放长)间接上市IPO的企业,券商就谨慎了,就少了
放开出口:鼓励回购,私有化;缩短退市流程,时限
这些什么规则呀,章程呀,指导意见呀,存在很久了,或者再重申一万遍?
2023-08-19 22:05 来自北京 引用
1

四国大战

赞同来自: unrealww

管好入口:欺骗,作假上市要追责,索赔(期限要放长)间接上市IPO的企业,券商就谨慎了,就少了
放开出口:鼓励回购,私有化;缩短退市流程,时限
2023-08-19 14:19 来自上海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3-08-20 16:44
  • 浏览: 3172
  • 关注: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