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line系列--约翰保尔森

发表时间 2023-05-07 21:46     来自山东

赞同来自: MATX

1

半山青

赞同来自: hantang001

后记
1)
2) 保尔森40岁左右创业,艰难起步,直到2000年熊市到来同行亏损,他依靠不错的业绩管理规模才有明显增长,直到2007年大放异彩。《史上最伟大的交易》保尔森的采访充满了对前半生不得志的怨念,书写的相当好,细节丰富,完整展现了投资过程,假设-论证-筹资-下注-等待-收割,同时和对手方、基金客户斗智斗勇。保尔森从2004年底开始交易,一开始做空相关股票债券,小亏试错,最后转向CDS,大幅盈利之后,扩大战果又做空相关股票。

3) 伟大的交易,可遇不可求。要有极端的市场,合适的工具,chaos is a ladder。能想到很多案例,2014年阿土哥的中行转债,2020年XX的IO期权。如果没有CDS,以常规手段做空相关股票债券,很难做出一年翻倍的成绩。但加了杠杆,就要付出某样成本,可能会被爆仓或者每年交保费。(magin call。negative carry trade)保尔森的交易、募资节奏很好,同时有很多人参与其中,有些参与过早或提前离场,有些能少赚一点,耀眼的永远是少数。其他人的timeline也值得一看,如Jamie Mai, Michael Burry,造成摩根士丹利巨额亏损的交易员Howie Hubler

4)留下的一些疑问:①一般资料对Paulson等人的入场点描述清晰,具体何时离场卖出的就没那么清楚。Burry,Jamie mai大部分是2007年8月卖出,应该是在货币基金市场崩溃以后
②2007年以后,Paulson基金规模增长了10倍以上,对他产生了什么影响?策略有转变吗?保尔森一直从事并购交易,2007做空次贷其实也是以前做空债券的能力迁移,只是加入了swap工具。
2023-05-10 20:55 来自山东 引用
0

半山青

赞同来自:

保尔森团队最初认为,利率攀升会给业主带来困难。2005年11月,Pellegrini参加了一场由新世纪金融服务公司召开的会议,提问利率提高是否会业主违约,得到的回答是出借商公司将会为贷款人纾困,以更低利率为房屋再融资。
保尔森觉得自己犯了个错,购买的CDS保险所担保的按揭贷款已经大幅度升值,重新升值并不难。于是他卖出了已有头寸,买入比较新的次贷保险,这些房屋目前还没有升值,再融资难度大一些。他们意识到,如果要违约大批出现,唯一可能条件是住房市场泡沫真的破裂。

2006年1月,当时最大的次贷制造商Ameriquest同意支付3.25亿美元摆平一系列不当的借贷。保尔森震惊于疯狂的不当借贷,债券价格也进入历史最高水平,他抛出了所有公司债务持股(firm‘s debt holdings),这些在投资组合中占30%。但房产泡沫是不是爆破在即,团队还不确定,保尔森和Pellegrini开始研究。

Pellegrini将通胀因素考虑在内,调整房市数据。研究了几十年来的利率,发现它们对房市没有什么影响。在房市数据加入一条趋势曲线之后,答案水落石出:1975年到2000年间,考虑通胀因素。房价年度增长1.4%,但接下来5年,以每年高于7%飙升。这样,房价需要下跌40%才能吻合历史趋势。他还发现,历史上每次房价下跌,都会跌破趋势线。
接下来,就是弄清如何从这样的结论中盈利。公司以往热衷于卖空各种房产相关公司,因此这次集中精力押宝次贷,似乎更有道理。
Pellegrini团队追踪全国范围内600万抵押贷款的表现,雇佣数据公司分析。熟悉了几十家出借商,他们怀疑,评级机构给出的级别过于慷慨,次贷在按揭市场占比高达14%,10年前只有1%。最终做出情景分析,结论是:就算房价走平,一般的次贷资金池损失7%,如果房价下跌5%,相应损失则高达17%。
2006年春,保尔森着手买入CDS,直到极限。但他的基金是merger fund,而不是hedge。他决定拿出自己的钱,再加仓,并募集一只专门做空次贷的新基金。

新基金要求投资者2008年底之前不能提现。就算房价走平,如果利率上涨,2006年签下可调利率抵押贷款的高风险借款人两年内也无法再融资。如果判断错误,房贷得到再融资,那保尔森以最小损失—CDS的保险金—结束交易。所以,到2008年,他就知道这笔交易是否可行。
保尔森希望募集10亿美金,然后以每年1.2亿美元的成本购得120亿美元债券的保护。将剩余大部分资金存在银行,每年盈利5%。再加上每年1%管理费,投资者每年最多损失8%。(三知道,IPOD模型的清楚表述)

基金募集困难,久经沙场的投资者不肯买入CDS,,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CDS合约是负利差交易(negative-carry trade)的典型。而出售高风险按揭的保险,似乎是最“正利差”的交易。同时期,Ackman更早两年做空MBIA,直到2007年末,都在蒙受惨重损失。Paul Singer和Seth Klarman也买入了一些CDS,但不多,“过早看跌市场,伤害客户,弄得人尽皆知,纯属自找麻烦”。

保尔森基金募集困难,自己拿出了3000万,再靠朋友家人,总共1.47亿美金,比起当时动辄几十亿美金的新基金一提。其中有些人是房地产专家,投资保尔森也不过是为自己的资产买份保险。

2006年6月初的一天,全美房地产协会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房价仅上升1%。保尔森认为这是一个关键时刻,开始担心自己的机遇之窗就这样关上了。而市场毫无反应,保尔森继续买入。
2006年,ABX指数被引入市场,保尔森也对它购买了CDS保护。成本比之前购买的几只按揭证券CDS贵一些,但交易量更大。
虽然新基金不是很大,可是同类型基金寥寥无几,保尔森的动作马上传遍了市场,几家新客户觉得房价可能已经见顶,开始投资保尔森。
2006年7月, H&R Block的次贷出借部门报告盈利欠佳,承认发行贷款存在问题。保尔森热情高涨,认为这是房市出现问题的第一批信号。然后买了一套房子(???)
8月,房市继续走高,美联储停止提高利率,保尔森继续浮亏,但依然决定增加筹码。
他的朋友彼得索罗斯(另一位索罗斯的侄子)投资了他的基金,保尔森手上有了7亿美金,他开创了第二只基金。同时调整仓位,买入最近出借的次级贷款CDS,并选择那些危险系数最大的为信用欠佳的出借人量身打造的。ABX指数仍然停留在100左右的高位,CDS合约仍旧廉价。

11月,保尔森信贷机遇基金不再对新客户开放。没过多久,他又成立了一只新基金,做同样的投资。

2006年底,房价趋于稳定,很多次贷贷款商开始亏损,然而他们的资产却纹丝不动。
2023-05-09 20:03 来自山东 引用
1

半山青

赞同来自: hantang001

2005年初,保尔森相继购买关于Countrywide Financial和Washington Financial两家公司的CDS,但马上有传闻两家公司可能会被收购,头寸进一步亏损。
2005年,一系列融资合并的公司收购速度让人眩晕,SunGard data System收购案以113亿美元刷新记录。慷慨的出借商和投资商提供的廉价债务融资使得家喻户晓的赫兹公司和米高梅也改名换姓。

2005年5月,德意志银行的Lippmann团队终于出台了第一批标准化合约CDS来对次贷债券提供保护。保尔森购买了为1亿美元次贷提供的CDS,定价仅为100万美元。
晕头转向的投资者们在买入BBB评级的抵押债券和各种垃圾债券,保尔森觉得非常奇怪,国债利率5%,怎么还有人在买这些利率6%的高风险债券呢?

接下来的几个月,保尔森减仓对经济状况极为敏感的股票,做空其债券,如Delphi公司。10月,公司开始寻求破产保护。但突然之间,Delphi股票和债券价格开始回升。最终,保尔森止损离场,直接做空股票债券难度很大,遂考虑CDS。实际上,CDS合约的时机还不够成熟,Delphi债券猛涨,有一部分原因:投资者如果持有对该公司损失进行赔偿的CDS合约,手中则必须有公司债券。(不太懂,先不深究)

2005年,保尔森公司的各种基金最高收益5%,落后于同行9%以上的业绩

2005年末,保尔森的CDS头寸有一些浮盈。2006年初,房地产依然火热,浮盈也没了。
2023-05-09 12:43 来自山东 引用
0

半山青

赞同来自:

2004年底,保尔森认为房地产已经过热。美联储也终于开始提高利率,将影响负债累累的投行和金融公司。
保尔森开始考虑为投资组合买入保险,很多投资者和他有一样的担忧而买入SP500的看跌期权,这些合约一时之间炒的火热,保尔森都买不起了。他考察了一些金融服务公司的卖空,但是一些公司最近拿到收购要约,股价不跌反升,让卖空人士灰头土脸。那还有没有更好的保险呢?

2004年10月,Pellegrini,一个哈佛商学院校友+失意大龄研究员,向保尔森推荐CDS。CDS,信用违约掉期,用来保护债务投资。CDS之美在于它们就像保险,年金是唯一的开销。
保尔森购买了一笔CDS,标的是MBIA(Ackman做空的那家公司)的所有激进性抵押贷款债券,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MBIA公司利润攀升,债务价格仍旧强劲,他们头寸有了一些损失,卖空一家公司并不容易。
2023-05-08 11:56 来自山东 引用
1

半山青

赞同来自: hantang001

1994年,成立保尔森公司,募资困难,以自有资金200万美元开始。一年后才迎来第一位客户。房地产市场惨淡,保尔森通过拍卖买下两套取消回赎权的房子,其中一套半价于市场价,至2005年增值6倍。
1996年末,基金资产1600万。
1998年,基金-4%,规模5000万美元,相比1997年末几乎腰斩。和助手结婚。

进入新世纪,推出国际化产品,以及增强型基金。增强型基金的投资组合和旧基金一样,不同之处是杠杆率是后者两倍(类似于半夏李蓓)
2001年,基金业绩5.1%。2002年,5.4%。在市场崩溃时,并购减少,业绩难做,5%已经是一枝独秀。和其他公司不同的是,只做保守的差价交易(conservative spread deals),减少了股权交易(take down our equity exposure)。如果推测某并购条款可能会实现,卖空注定要被收购的公司。

2002年,管理资产3亿美元。2006年底,65亿美元
2003年,保尔森合伙基金回报率22.7%,增强型基金45.2%。规模13亿
2004年,公司规模30亿。为了家庭换大房子,半价买下一套上东区的房子。房子死过人,后被用作娱乐俱乐部。

限于基金规则,只能做有股份转手的合并案子。新的切入点是,一些处境不佳的公司寻求破产保护,其债务被用来交易新的股份,因此保尔森购买了一些困难公司的债务,如安然世通。后来经济好转,债务升值或被用作交换价格已经攀升的股份,大赚。

保尔森练就的一门独特本领是做空债券,诱人之处在于回报的不对称性。诀窍是找到那些以票面价格交易,未来可能违约的定价错误的信贷资产。第一次尝试是90年代初,做空哪些面临风险的银行控股企业的债券,其抵押物不同于经营型公司的债券。(《市场的霸主》P54)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
2023-05-08 09:50修改 来自山东 引用
1

半山青

赞同来自: hantang001

John Paulson

1955年,生于洛杉矶
6岁,倒卖糖果

1973年,进入纽约大学,专业不详?修习创意写作和电影制作。正值反战浪潮,无心学业,大一结束后,去了厄瓜多尔叔叔家。期间和父亲做衬衫和地板贸易,挣到第一桶金。
1976年回到学校,19个月拿到毕业所需学分。1978年毕业,成绩全班第一,拿到金融学士,进入哈佛商学院。期间听了Kohlberg(KKR创始人)的杠杆收购讲座

1980年,从商学院毕业,进入波士顿咨询公司工作。咨询公司,无法进行投资,想转行进入华尔街。在一场网球赛上认识Kohlberg,经介绍,进入列维和纳什成立的Odyssey Partners,从事杠杆收购。保尔森把目光集中在廉价出售的低估价集团中。几年之后,列维和保尔森认识到,保尔森经验不足,很难在这一行出彩。善于表达,没有必要的金融技巧,而且在企业圈没有广阔人脉

1984年,加入贝尔斯登,从事并购交易,4年后,当上了公司总经理(the title of managing director)。(卖方和买方两段工作经历,从不同角度从事并购业务)

1988年,加入Gruss公司,主要做并购套利,通过购买被收购的公司股票并卖空买方股票来盈利。业务并没有太好,1989米尔肯被起诉,经济降温,融资艰难。没过多久,离职单干
2023-05-08 09:32 来自山东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3-05-10 20:55
  • 浏览: 1206
  • 关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