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产业有怎样的机会?



本文的主要内容源自“得到”APP上的《宁南山·先进制造业报告2023》,加了点个人学习心得吧。

众所周知,芯片是我国被美国“卡脖子”的重点行业。也恰恰因为这样,国产芯片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会。

宁南山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安集科技,一个是江丰电子,都是做芯片材料的公司,它们2022年的收入都比4年前增长了4倍之多。增速不可谓不快!

表面看,这只是两家快速增长的公司,在前面说的美国“卡脖子”和我国国产替代的背景之下,大家也许觉得芯片产业快速发展也很正常。但宁南山认为,可能还不那么简单,甚至,芯片产业国产化,现在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芯片产业链主要分为五大块,从上游的材料、设备,到中游的设计、制造、封测。

先说中游。我们在中游三个领域自主化进展都相当不错。

芯片设计方面:

华为从2019年5月起被列入美国出口管制,然后美系芯片设计工具软件EDA就不再销售新版本给华为了。不再提供新工艺,但因为买的是永久许可证,所以继续用还是可以用的。

同时华为也在积极扶持国内EDA软件企业,最新消息已经基本实现了14纳米以上EDA工具国产化,并且会在今年完成验证。

美国断供,不影响我们芯片设计继续发展、前进。

芯片制造方面:

国内芯片制造龙头——中芯国际,2018年营收33.6亿美元,2022年是72.7亿美元,大约2.2倍。

另一家芯片制造龙头——华虹半导体,2018年营收9.3亿美元,2022年达到24.8亿美元,大约2.7倍。

看上去业绩还不错。那在全球地位如何呢?全球芯片制造市场规模每年高达3000亿美元,而上面两家国内龙头加起来还不到100亿美元,就算加上本土其它芯片制造企业,份额也不超过5%。

可见芯片制造未来发展空间仍十分广阔。

许多人有疑虑,我们芯片制造的技术水平,是不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太大。毕竟,我们最先进的芯片厂,是中芯国际在上海的14纳米生产线,而台积电去年底已经可以量产3纳米芯片了。

自主化毕竟是个漫长的过程,肯定艰难,但我们也有取得一些进步。目前本土芯片制造企业,在制造技术领域已经实现了自主化,买来设备后,可以自主运营和生产,从技术人才到管理人才都不依赖美国。

芯片封测方面:

封装测试的自主化甚至比设计、制造的程度更高。国内各大芯片封测工厂,运营和技术研发都已经实现自主化,并且全球份额仅次于我国台湾地区。

事实上,芯片产业链中游三大环节最先进的也不是美国,而是我国台湾。我们在中游实现去美化是不够的,上游才是美国的核心控制点,所谓“卡脖子”的要害。

我们再看看上游如何。

芯片材料方面:

开头说的两家增速很快的公司,安集科技、江丰电子,做的恰恰就是芯片材料。2018年它俩营收分别是2.48亿元和6.5亿元,2022年分别到达10.77亿元和23.24亿元。

此外还有做硅片的沪硅产业。硅片是芯片材料领域价值最大的部分。这家公司2018年收入只有10.1亿元,直到突破生产300毫米大硅片的核心技术,2022年营收达到36亿元,也是几乎翻了4倍。

芯片设备方面:

美国一开始限制华为的软件,后来发现并不够,又加了个条件,说凡是用了美国设备和软件的芯片厂都不能给华为制造芯片,这才终于让华为断供。

但芯片生产设备的前景并没那么悲观。

这里头最重要的设备是光刻机。美国联合荷兰、日本,加大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扩大芯片设备的出口管制。

表面看起来,我国的光刻机确实和国际水平差距巨大。原计划在2020年研发出来的28纳米光刻机,到2023年一季度都还没成功验收。

这其中当然有技术难题的原因,但很重要的还有验收标准的原因。以前只要实验室里做出来就达标了,现在要求必须在生产线上有实际的大规模生产,而且必须有足够高的合格率。

宁南山认为,看一个产业发展得如何,最好的办法还是看产业里公司的营收增速。从这个角度观察,国产芯片生产设备的营收增速简直惊人。

上海的中微半导体,2018年营收16.4亿元,2022年47.4亿元,差不多3倍。

辽宁沈阳的芯源微电子,2018年营收2.1亿元,2022年13.85亿元,差不多6倍。

国产芯片生产设备龙头——北方华创,2018年营收33.2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就达到100.1亿元,全年大概也会是4倍。

会不会成本太高,增收不增利呢?实际上,如果看北方华创的净利润水平,增幅更惊人,2018年2.34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已经13.86亿元,全年下来,很可能会接近到4年前的10倍左右。

然后企业赚钱之后会有正向的良性循环,给员工的薪资水平提升了嘛,就能吸引来更优秀的人才,在金融市场的融资成本也更低。

为什么国产芯片生产设备增长这么快速呢?洽洽就是美国的制裁。

原本落后的国产芯片生产设备,肯定被嫌弃,技术上不如国外的先进,用下来调试、磨合,隐性成本很高,生产线的效益会降低。

如今倒好,美国制裁,那咱们宽容点,现在技术水平可能还差点,但是国产芯片厂愿意与国产生产设备携手进步。

这种中游和上游的携手进步会带来互相促进,再形成一个正反馈链条。

宁南山的判断是,从历史事实看,有制造厂家和设备厂家的通力合作,全系列设备的技术进步完全有可能在几年之内完成。

那怕不怕美国的封锁呢?现在遭到禁运的,主要就是14纳米以下的设备。影响肯定是有影响,困难肯定是客观、现实以及残酷的。

但前景也不该太悲观。光刻机现在被誉为“半导体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研发太难了。但二十年前,被认为是“XX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可太多了,航空发动机、航空母舰、大型游轮、LNG运输船,等等。

美国擅长从0到1的创新,但咱们中国擅长从1到N的产业发展啊。

宁南山说,在2018年美国断供之前,实际上中国芯片产业还有两次决定命运的关键节点。

第一个关键节点,是2006年的“02专项”出台,即国家重大专项所列16个重大专项排在第二位的《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国家出钱,资助芯片企业做技术研究。

第二个关键节点,是2014年,国家正式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到制造、设计、封测等芯片相关产业。

这两个事件,都发生在美国“卡脖子”之前,为我国走向芯片产业自主化赢得了一些时间和机会。

假如没有早早做布局和准备,那么美国搞的断供,给中国芯片产业带来的说不定就是致命一击。但现在,可能会是一场绝地反击。

总的来说,还是前景可期吧。
发表时间 2023-04-08 10:55     来自福建

赞同来自: Addivon chuxingfei 大y阿飞 十二太饱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3-04-08 10:55
  • 浏览: 1414
  • 关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