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转债等权指数、等张指数与加权指数

一、先介绍下几种指数

市值加权指数:市值=价格*发行量,市值越大,对指数的影响越大。主流的指数,如上证综指、沪深300、中证500、深证成指、创业板、科创板、标普500等都是市值加权。

等权指数:因市值加权受到权重股影响,权重越大影响越突出,其表现会偏向权重,而非权重部分的表现得不到客观体现。如何看大家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表现呢?赋予所有成分股相同的权重,比如市值都看做是1(或任意数),不看价格,也不看发行量,只看价格涨跌变化。对应的场景是每个股买固定金额,一段时间后,成分股的平均涨跌就是盈亏。中证等权指数的等权重调整周期一般为半年,半年中,每个交易日都需要乘以权重因子,使得权重保持初始状态,实现整个周期只看价格增幅的表现。因此,等权指数的本质是价格涨跌幅的算术平均,更直观一些,可以换个叫法:“平均价格增幅指数”,与价格的绝对值高低、发行量都没关系。

价格指数:即“平均价格指数”,计算成分股的平均价格。最早且目前尚在使用的最著名的指数是道琼斯工业指数(简称道指),方法很简单,完全不考虑市值,指数计算基于成分股的价格平均,是一种算术平均股价指数。这种编制规则后来没有被广泛采用,原因是指数受高价股影响大,不太合理,比如成分股中,1000的A和10元B,同时上涨10%,A对指数的影响是B的10倍。

还有其他加权,如股息率加权,股息率越大,则权重越大。

二、集思录的等权指数

集思录等权指数本质是考察转债价格增幅的算术平均,只不过周期以天计,每日进行等权,场景是每天都将金额重新平均分配,这和常规使用的中证类等权指数和标普等权系列都不太一样,中证等权类一般为半年,标普等权类一般季度调整。从计算规则上,日、周、月、季、年,本质是一样的,只是是否符合投资场景的问题,中证指数及标普的周期,更符合常规投资周期一些。如果我来编制,针对转债合格品种,可能会选择月作为周期。

三、等张指数

有人采用另一种方式,如定风波老师计算的等张指数,即购买相同张数时计算的指数,这种方式本质上是价格指数,和道琼斯的编制规则一样。因此面临的不足也和道指一样,但影响会小很多,原因是道指成分股只有30只,高价股的影响会很明显,而转债目前471只,加上都是100开始,也有130隐形强赎顶拉拽,影响会弱化。等张指数与道指不同的地方在于,除了样本替换外,等张指数应该不会涉及到除数修正。道指则会因为企业行为引起的价格变化,如股票拆分,一拆10,导致的价格变化进行除数修正,转债可能没有类似这种导致价格变化的因素。只有样本变化时,等张指数才需要进行除数修正。
既然是平均价格,能否直接看平均价格代替等张指数呢?这样会失去可比性,比如今日有个高价股退市,平均价格就会降下来,但今日的其他股票的平均价格可能是上升的,均值反应的数据就不是实际情况。但等张指数会针对这种退市样本做除数处理,消除这个影响,我们看到的还是实际表现,是具有可比性的。

四、中证转债指数

中证转债指数是市值加权指数,市值越大的个债影响越大,此前计算过,转债成分中,用剩余规模来近似衡量,19只银行(4%数量占比)转债剩余规模占总剩余规模的35%,可理解为总市值的权重也差不多这个结构,对比其他行业,银行会对中证转债指数会产生更明显的影响,即这是一只偏向于银行表现的指数。

五、各指数定位

中证转债指数主要看整体市场规模的发展情况,但如果是投资对应的指数基金,如果银行的表现平平,表现会弱于等权指数。我虽然主投指数基金,但中证转债指数对应的基金似乎不是个好选择。

集思录等权指数更贴合转债品种的特性和投资场景,如很多人采用的双低策略,摊大饼策略,都是倾向于等权去投。但对指数的权重调整频率,个人持保留意见。

等张指数就是看平均价的变化,转债这个品种有从100元开始,同时有130的强赎隐形天花板拖拽,虽然有部分个债因为个股表现会有突突,但整体上看,和股票对比,向上的空间还是受限的,因此,等张指数用在评估转债价格水平上更合适。

因此,各有各的作用,不能简单比优劣。

六、转债指数趋势

转债有个特性,就目前来看,通常退市价格会高出入市价格,因而,无论是加权、等权、还是等张,指数底部应该都有持续抬升的趋势。

以上为粗浅认识,欢迎大家指导。
发表时间 2023-01-18 12:52     来自北京

赞同来自: superbee tinahe

0

charliehou

赞同来自:

正在查资料,搜到这篇新鲜热辣的。写得简明扼要,对我很有帮助。谢谢!
2024-01-22 18:21 来自山东 引用

要回复问题请先登录注册

发起人

问题状态

  • 最新活动: 2024-01-22 18:21
  • 浏览: 5457
  • 关注: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