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发帖了,今天忙里偷闲,也来谈谈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的事,通过查询资料和自己实际开户我来说说大家理解的一些误区:
1、目前36个城市试点一年将全国放开。
2、“个人养老金账户”:这就相当于你的身份证,在国家平台上登录,可查询名下养老金的信息。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说白了就是托管银行,只能在一家银行开立,与“个人养老金账户”挂钩。
各家基金APP:可挂钩“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进行买卖,品种只能是政府允许的养老品种,目前主要是FOF基金。
3、个人养老账户中的投资收益取出收不收费?:收,也是按3%收。
4、FOF基金申购费:目前有些银行买卖要收,一般打折,但基金公司申购是免费的。
5、FOF基金双重收费问题:目前来说Y份额管理费、托管费、销售费用打5折,至于双重收费问题,一般投资自家基金是不收的,但个别也有收的,这个要自己去仔细查询。
6、个人税前收入=年总收入-起征点6万-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所以对于年收入30万的人,你其实有可能也就是10%的个税档。
那么要不要投资?先说结论,国家既然大力推行,不可能夭折,所以对老百姓肯定是让利的,达到免税额的可以去投。
至于多大的利益,不要期望太高,下面我们来算算,按投资收益3.5%来算(公募基金年化平均值):
如上图,按30年算,共投入36万,按投资年收益3.5%算,一次性取出交3%的个税,可取62万。因大部分老百姓个税都在3%、10%、20%三个档次。
对于3%个税人员,没意义。
对于10%个税人员,能提高0.42个百分点,增收4.8万。
对于20%个税人员,能提高1.08个百分点,增收10.8万。
可见对于20%幅度较大,值得投入。
那么对于那些中年普通人可划算,以45岁,10%个税,3.5%年化,15年后退休人员的情况。
累计投入18万,退休可取23万,比不投入到养老金账户多拿1.6万,年化4.4%。
对于普通老百姓有搞头,但搞头一般,存在变数:
1、后期会不会对投资收益征税。不利
2、扩大缴存基数。有利
3、延迟退休。中性偏不利
4、扩大可买品种。有利
5、基金公司水平不行。不利
6、可自由买卖。不利
……………………………………………………
毕竟没有实际买卖,肯定存在错误,请大家轻点拍。
1、目前36个城市试点一年将全国放开。
2、“个人养老金账户”:这就相当于你的身份证,在国家平台上登录,可查询名下养老金的信息。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说白了就是托管银行,只能在一家银行开立,与“个人养老金账户”挂钩。
各家基金APP:可挂钩“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进行买卖,品种只能是政府允许的养老品种,目前主要是FOF基金。
3、个人养老账户中的投资收益取出收不收费?:收,也是按3%收。
4、FOF基金申购费:目前有些银行买卖要收,一般打折,但基金公司申购是免费的。
5、FOF基金双重收费问题:目前来说Y份额管理费、托管费、销售费用打5折,至于双重收费问题,一般投资自家基金是不收的,但个别也有收的,这个要自己去仔细查询。
6、个人税前收入=年总收入-起征点6万-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所以对于年收入30万的人,你其实有可能也就是10%的个税档。
那么要不要投资?先说结论,国家既然大力推行,不可能夭折,所以对老百姓肯定是让利的,达到免税额的可以去投。
至于多大的利益,不要期望太高,下面我们来算算,按投资收益3.5%来算(公募基金年化平均值):

如上图,按30年算,共投入36万,按投资年收益3.5%算,一次性取出交3%的个税,可取62万。因大部分老百姓个税都在3%、10%、20%三个档次。
对于3%个税人员,没意义。
对于10%个税人员,能提高0.42个百分点,增收4.8万。
对于20%个税人员,能提高1.08个百分点,增收10.8万。
可见对于20%幅度较大,值得投入。
那么对于那些中年普通人可划算,以45岁,10%个税,3.5%年化,15年后退休人员的情况。
累计投入18万,退休可取23万,比不投入到养老金账户多拿1.6万,年化4.4%。
对于普通老百姓有搞头,但搞头一般,存在变数:
1、后期会不会对投资收益征税。不利
2、扩大缴存基数。有利
3、延迟退休。中性偏不利
4、扩大可买品种。有利
5、基金公司水平不行。不利
6、可自由买卖。不利
……………………………………………………
毕竟没有实际买卖,肯定存在错误,请大家轻点拍。

2
赞同来自: chuxingfei 、好奇心135
@jiangdaya
今天刚好一财18点档节目有个解释,听了下。大体是设立一个账户,买基金,理财,保险等等,到退休年龄一并返还,扣掉3点。和自己投资的区别大概在于,你本来的收入要多交税,你这边投入了1万2,那边算你收入应该减去1万2(个人理解,未必对)。那么就是对应普通投资的1万2而言,用这1万2投,那边能返回你多扣除的税。如果你本来就想买FOF基金,这个账户买,有一定的优惠。听了一圈下来,感觉还不如我自己阔转债摊大...其实就是强制储蓄,就目前来说这点免税吸引力不大。对于那些月光族是适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