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2日,中科美菱(835892)发布公告计划将于9月27日启动打新,发行价格16元每股,对应摊薄后市盈率24.79倍。公司由长虹美菱和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于2002年共同出资设立。
中科美菱总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属于医疗器械行业。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业务布局在生命科学、智慧冷链和家庭健康三大板块。公司2021年被工信部评为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主导产品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目前在国内品牌市占率排行前三。
从产品构成来看,低温存储和超低温冷冻存储设备为公司核心产品,主要用于医疗行业药品及生物制品的存储冷冻,营收占比维持在85%以上。智慧冷链项目为各类冷库建设,占比低非主营。家庭健康产品为各类个人护理、健康检测以及呼吸治疗类产品,2021年由线下转为线上销售使得收入大增,但起步较晚且尚未形成规模,与行业龙头鱼跃医疗(002223)、宝莱特(300246)等差距大,产品竞争力弱,毛利率极低。
一、公司亮点:
1.国资背景,管理团队专业能力强
公司实控人为绵阳市国资委,其通过公司控股股东长虹集团控制公司63.27的股权;第二大股东背后是中科院理化所,间接持股26.88%,股权结构较为集中。
公司董事长为吴定刚,制冷设备与低温技术专业;总经理曲耀辉,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另外钟明、竺长安等多名董事皆是专业背景加硕士、博士学历,可见公司的管理团队均是科班出生,专业能力较强。
2.差异化技术路线,具有可靠性、成本优势
公司的超低温产品是在中科院理化所的技术路线基础上改进创新的,与赛默飞和海尔生物(SH:688139)主要采用双级复叠制冷技术路线不同,公司更侧重混合工质制冷剂。同时借鉴内复叠、自复叠技术机理,研发出混合工质自复叠超低温制冷技术、高效内复叠超低温制冷技术等核心技术,应用该技术的超低温冷冻存储设备在可靠性、制作及使用成本上具有较大优势,技术附加值较高,因此毛利率也高。近年公司的超低温冷冻存储设备一直维持较高增速,且毛利率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
3.产业链议价能力强
公司终端客户主要为医院、疾控中心、高校、科研单位、制药企业等,以经销模式为主,2021年前五大客户均为经销商,销售占比为13.08%,客户结构分散。直销模式下客户主要为政府机构、事业单位,这类客户招标采购规模大且竞争激烈,订单毛利率低;经销模式下经销商采购规模较小,公司具备一定的议价能力,毛利率相对较高。
公司主要向上游采购钣金类物料、电控件、压缩机和制冷件,采购占比65%,多为标准配件市场供应充足,钣金类原材料主成分为钢板,价格跟随大宗商品波动,近年采购均价逐年下降,电控件、制冷件均价相对稳定。公司供应商集中度较低,随着公司采购规模增加,对上游议价能力也在逐渐增强。
4.财务状况稳健,赚钱能力较强
公司对下游货款回收快,应收账款很低,货币资金充足,现金流表现良好。资产负债率适中,主要以应付账款和合同负债为主,短期有息负债较低。另外,公司几乎年年进行现金分红,且数额逐年提高,可见公司赚钱能力较强。
5.行业维持高增速,规模快速扩张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7,341亿元,同比增长18.3%,预计未来5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约14%。2020年中国药械比(药品/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仅为1:0.35,而全球药械比约为1:0.72,可见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后发优势和需求潜力大。
具体到生物医疗存储市场,2021年我国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市场规模为49.03亿元,同比增长47.59%,预计2028年将达到215.43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21.27%,行业保持较快增速。
二、公司风险
1.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实力与龙头差距大
目前国内获批生产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公司有二十多家,以温度划分,低温领域竞争最为激烈,同质化问题明显;而超低温领域技术要求较高,涉足企业较少,目前仅有少数几家公司拥有全温区产品线。
公司低温存储设备占比最多,2020年综合毛利下滑主要受低温存储设备当年执行的河南疾控项目合同毛利率较低影响。该项目采购规模较大,中标有助于提升公司行业知名度和品牌形象,故公司采用最低价中标,但也反映该产品附加值低、同质化程度高。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净利分别同比下滑13.14%、20.41%,主要与低温存储设备销售结构变动导致销售下降有关,但毛利率水平与同期相比提升5.75%,可见销售减少的这部分主要是竞争激烈的低毛利产品
超低温冷冻领域,公司产品已涵盖-196℃至8℃全温区,细分领域国际竞争对手有赛默飞、普和希等,国内竞争对手主要为海尔生物(688139)和澳柯玛生物(澳柯玛(600336)子公司)。海尔生物与公司的客户均以医院为主,澳柯玛生物以个人消费者为主,其中海尔生物为生物医疗低温储存领域龙头企业,公司经营体量高于澳柯玛生物,但综合实力与海尔生物差距较大。
2.短期业绩下滑,疫情刺激影响减弱
公司近年业绩表现维持高增长,除了受益于行业高增速和疫情带来的需求增长外,也与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销售力度有关。但2022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净利均有较大幅度的下滑,一方面与低温存储设备销售结构变动有关,一方面可能也与疫情形势演化相关联。
公司在2020年以前,主要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均不超过60%,之后受疫情影响才有所改观。新冠疫苗、核酸试剂的使用带来对医疗存储设备需求的增长,但是这种由突发事件带来的短期刺激是不可持续的,随着疫情形势缓解部分医疗设备产品需求存在下降风险,2022年上半年低温存储设备销售较少可能就是个征兆。
3.产能扩张1.5倍,能否消化是难题
公司本次募资除用于加大研发、销售力度外,还用于扩充现有产品产能和新增产品。医疗存储设备项目新增低温存储设备年产能8万台、超低温冷冻存储设备年产能1万台,建设周期12个月,建成后1、2、3年产能分别释放30%、50%和75%,预计完全达产后新增净利润7,140万元/年。菱安高端医疗器械项目建成后将新增液氮罐4,000台/年、洁净工作台3,000台/年、生物安全柜3,000台/年以及钣金喷涂件100,000套/年的生产能力,建设周期及投产进度同上,预计完全达产后新增净利润6,028万元/年。
按公司预估,倘若一切进展顺利,预计2026年公司可新增净利润1.32亿,年均复合增速高达30.34%,整体快于21.27%的行业增速。但是考虑公司主要产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且业绩表现也有下滑的征兆,此次新增的产能能否消化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同行可比公司海尔生物(688139)市盈率(TTM)为31.96倍,市净率为4.89倍;澳柯玛(600336)市盈率(TTM)为24.47倍,市净率为1.84倍。考虑公司质地弱于海尔生物,且中报业绩下滑,24.79倍的发行估值不具备性价比。
特别说明:文章中的数据和资料来自于公司财报、券商研报、行业报告、企业官网、公众号、百度百科等公开资料,本人力求报告文章的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文章中的信息或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人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
中科美菱总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属于医疗器械行业。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业务布局在生命科学、智慧冷链和家庭健康三大板块。公司2021年被工信部评为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主导产品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目前在国内品牌市占率排行前三。
从产品构成来看,低温存储和超低温冷冻存储设备为公司核心产品,主要用于医疗行业药品及生物制品的存储冷冻,营收占比维持在85%以上。智慧冷链项目为各类冷库建设,占比低非主营。家庭健康产品为各类个人护理、健康检测以及呼吸治疗类产品,2021年由线下转为线上销售使得收入大增,但起步较晚且尚未形成规模,与行业龙头鱼跃医疗(002223)、宝莱特(300246)等差距大,产品竞争力弱,毛利率极低。
一、公司亮点:
1.国资背景,管理团队专业能力强
公司实控人为绵阳市国资委,其通过公司控股股东长虹集团控制公司63.27的股权;第二大股东背后是中科院理化所,间接持股26.88%,股权结构较为集中。
公司董事长为吴定刚,制冷设备与低温技术专业;总经理曲耀辉,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另外钟明、竺长安等多名董事皆是专业背景加硕士、博士学历,可见公司的管理团队均是科班出生,专业能力较强。
2.差异化技术路线,具有可靠性、成本优势
公司的超低温产品是在中科院理化所的技术路线基础上改进创新的,与赛默飞和海尔生物(SH:688139)主要采用双级复叠制冷技术路线不同,公司更侧重混合工质制冷剂。同时借鉴内复叠、自复叠技术机理,研发出混合工质自复叠超低温制冷技术、高效内复叠超低温制冷技术等核心技术,应用该技术的超低温冷冻存储设备在可靠性、制作及使用成本上具有较大优势,技术附加值较高,因此毛利率也高。近年公司的超低温冷冻存储设备一直维持较高增速,且毛利率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
3.产业链议价能力强
公司终端客户主要为医院、疾控中心、高校、科研单位、制药企业等,以经销模式为主,2021年前五大客户均为经销商,销售占比为13.08%,客户结构分散。直销模式下客户主要为政府机构、事业单位,这类客户招标采购规模大且竞争激烈,订单毛利率低;经销模式下经销商采购规模较小,公司具备一定的议价能力,毛利率相对较高。
公司主要向上游采购钣金类物料、电控件、压缩机和制冷件,采购占比65%,多为标准配件市场供应充足,钣金类原材料主成分为钢板,价格跟随大宗商品波动,近年采购均价逐年下降,电控件、制冷件均价相对稳定。公司供应商集中度较低,随着公司采购规模增加,对上游议价能力也在逐渐增强。
4.财务状况稳健,赚钱能力较强
公司对下游货款回收快,应收账款很低,货币资金充足,现金流表现良好。资产负债率适中,主要以应付账款和合同负债为主,短期有息负债较低。另外,公司几乎年年进行现金分红,且数额逐年提高,可见公司赚钱能力较强。
5.行业维持高增速,规模快速扩张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7,341亿元,同比增长18.3%,预计未来5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约14%。2020年中国药械比(药品/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仅为1:0.35,而全球药械比约为1:0.72,可见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后发优势和需求潜力大。
具体到生物医疗存储市场,2021年我国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市场规模为49.03亿元,同比增长47.59%,预计2028年将达到215.43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21.27%,行业保持较快增速。
二、公司风险
1.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实力与龙头差距大
目前国内获批生产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公司有二十多家,以温度划分,低温领域竞争最为激烈,同质化问题明显;而超低温领域技术要求较高,涉足企业较少,目前仅有少数几家公司拥有全温区产品线。
公司低温存储设备占比最多,2020年综合毛利下滑主要受低温存储设备当年执行的河南疾控项目合同毛利率较低影响。该项目采购规模较大,中标有助于提升公司行业知名度和品牌形象,故公司采用最低价中标,但也反映该产品附加值低、同质化程度高。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净利分别同比下滑13.14%、20.41%,主要与低温存储设备销售结构变动导致销售下降有关,但毛利率水平与同期相比提升5.75%,可见销售减少的这部分主要是竞争激烈的低毛利产品
超低温冷冻领域,公司产品已涵盖-196℃至8℃全温区,细分领域国际竞争对手有赛默飞、普和希等,国内竞争对手主要为海尔生物(688139)和澳柯玛生物(澳柯玛(600336)子公司)。海尔生物与公司的客户均以医院为主,澳柯玛生物以个人消费者为主,其中海尔生物为生物医疗低温储存领域龙头企业,公司经营体量高于澳柯玛生物,但综合实力与海尔生物差距较大。
2.短期业绩下滑,疫情刺激影响减弱
公司近年业绩表现维持高增长,除了受益于行业高增速和疫情带来的需求增长外,也与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销售力度有关。但2022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净利均有较大幅度的下滑,一方面与低温存储设备销售结构变动有关,一方面可能也与疫情形势演化相关联。
公司在2020年以前,主要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均不超过60%,之后受疫情影响才有所改观。新冠疫苗、核酸试剂的使用带来对医疗存储设备需求的增长,但是这种由突发事件带来的短期刺激是不可持续的,随着疫情形势缓解部分医疗设备产品需求存在下降风险,2022年上半年低温存储设备销售较少可能就是个征兆。
3.产能扩张1.5倍,能否消化是难题
公司本次募资除用于加大研发、销售力度外,还用于扩充现有产品产能和新增产品。医疗存储设备项目新增低温存储设备年产能8万台、超低温冷冻存储设备年产能1万台,建设周期12个月,建成后1、2、3年产能分别释放30%、50%和75%,预计完全达产后新增净利润7,140万元/年。菱安高端医疗器械项目建成后将新增液氮罐4,000台/年、洁净工作台3,000台/年、生物安全柜3,000台/年以及钣金喷涂件100,000套/年的生产能力,建设周期及投产进度同上,预计完全达产后新增净利润6,028万元/年。
按公司预估,倘若一切进展顺利,预计2026年公司可新增净利润1.32亿,年均复合增速高达30.34%,整体快于21.27%的行业增速。但是考虑公司主要产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且业绩表现也有下滑的征兆,此次新增的产能能否消化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同行可比公司海尔生物(688139)市盈率(TTM)为31.96倍,市净率为4.89倍;澳柯玛(600336)市盈率(TTM)为24.47倍,市净率为1.84倍。考虑公司质地弱于海尔生物,且中报业绩下滑,24.79倍的发行估值不具备性价比。
特别说明:文章中的数据和资料来自于公司财报、券商研报、行业报告、企业官网、公众号、百度百科等公开资料,本人力求报告文章的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文章中的信息或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人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