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春兰指出,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应对奥密克戎病毒变异株流行新阶段,要进一步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升级防控标准,提高应对处置能力。发生疫情地区要采取更坚决果断措施,刻不容缓做到“四应四尽”,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要提升监测预警灵敏性,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拓宽监测范围和渠道,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对缓报、瞒报、漏报的严肃追责。
……东吴证券估算,若中国所有二线以上城市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每年成本约为1.45万亿元,占2021年中国名义GDP的1.3%,占公共财政收入的7.2%。东吴证券指出,截至4月30日,中国已经有29个省级行政区的123个城市涉疫,其中4月宣布实行封控城市的人口达到了1.8亿,占比中国人口比率为13%。
假设未来每月涉疫人口都保持这个比率,且居民要进行每48小时一次的核酸检测,那么以多人混检每人8元的价格来算,一个月所须支出为216亿元;若以每人单检24元的价格,月支出则为512亿元。东吴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公众号“川阅全球宏观”测算,如果所有二线以上城市进行48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则日均的检测能力需要达到5.05/2=2.525亿管。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的数据,截至4月中旬,中国从事核酸检测的技术人员总数接近15万,检测能力达到5165万管/天。如果我们假设技术人员随着检测能力的提升而线性增加,则2.525亿管/天所需的技术人员为15*2.525/0.5165=73万人。这就意味着常态化核酸检测在二线以上城市的推广有望新增就业73-15=58万人。……如果能将上述两个途径结合起来,则可以达到有效降成本的效果。将一二线城市(总人口5.05亿)精细化为高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和低风险地区,对不同地区进行不同的核酸设置:高风险区实施最严格的规定——24小时/次,单人单管;中风险区:48小时/次,单人单管+混检;低风险:5天/次,混检。我们使用最低的检测价格标准:单人单管19.7元/人份,混检3.4元/人份,假设高中低风险区占比为5%,40%和55%,则核酸检测的加权人均成本为7.5元/份,由此测算核酸总成本可降至555.85亿元/月,约6670亿元/年,占GDP(2021年)比例为0.58%。
无论怎么看核酸检测是一门大生意,特别是常态化检测,频繁检测下对相关企业的业绩也有保障的底气。
……东吴证券估算,若中国所有二线以上城市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每年成本约为1.45万亿元,占2021年中国名义GDP的1.3%,占公共财政收入的7.2%。东吴证券指出,截至4月30日,中国已经有29个省级行政区的123个城市涉疫,其中4月宣布实行封控城市的人口达到了1.8亿,占比中国人口比率为13%。
假设未来每月涉疫人口都保持这个比率,且居民要进行每48小时一次的核酸检测,那么以多人混检每人8元的价格来算,一个月所须支出为216亿元;若以每人单检24元的价格,月支出则为512亿元。东吴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公众号“川阅全球宏观”测算,如果所有二线以上城市进行48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则日均的检测能力需要达到5.05/2=2.525亿管。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的数据,截至4月中旬,中国从事核酸检测的技术人员总数接近15万,检测能力达到5165万管/天。如果我们假设技术人员随着检测能力的提升而线性增加,则2.525亿管/天所需的技术人员为15*2.525/0.5165=73万人。这就意味着常态化核酸检测在二线以上城市的推广有望新增就业73-15=58万人。……如果能将上述两个途径结合起来,则可以达到有效降成本的效果。将一二线城市(总人口5.05亿)精细化为高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和低风险地区,对不同地区进行不同的核酸设置:高风险区实施最严格的规定——24小时/次,单人单管;中风险区:48小时/次,单人单管+混检;低风险:5天/次,混检。我们使用最低的检测价格标准:单人单管19.7元/人份,混检3.4元/人份,假设高中低风险区占比为5%,40%和55%,则核酸检测的加权人均成本为7.5元/份,由此测算核酸总成本可降至555.85亿元/月,约6670亿元/年,占GDP(2021年)比例为0.58%。
无论怎么看核酸检测是一门大生意,特别是常态化检测,频繁检测下对相关企业的业绩也有保障的底气。

0
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印发《关于进一步降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价格的通知》,要求各地在6月10日前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单人单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16元,多人混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5元。
《通知》明确,各地下调后的价格是公立医疗机构对外提供核酸检测服务的最高限价,检测机构实际收费可以低于政府指导价,但不得上浮。对于政府组织大规模筛查和常态化检测的情况,考虑到规模效应和基层组织、志愿者对成本的分担作用,《通知》明确检测机构按照更低的费用标准提供服务,即多人混检按照不高于每人份3.5元的标准计费。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作为疫情常态化防控的重要手段,各级医保部门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采取跨省联盟集中采购、竞价挂网、区域价格联动等措施,持续将检测产品价格导入更低区间,广大公立医疗机构、社会检测机构不断优化采、运、检各环节工作效率。协同促进核酸检测价格合理下降。
此外,《通知》根据各地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的最新集中采购中选结果,要求下调公立医疗机构对外提供抗原检测服务的计费标准。服务项目的政府指导价格从5元/次降至2元/次,“服务项目价格+抗原检测试剂”的封顶标准从15元/次降至6元/次。
国家又开始杀价了,已经低与机构的下限。
《通知》明确,各地下调后的价格是公立医疗机构对外提供核酸检测服务的最高限价,检测机构实际收费可以低于政府指导价,但不得上浮。对于政府组织大规模筛查和常态化检测的情况,考虑到规模效应和基层组织、志愿者对成本的分担作用,《通知》明确检测机构按照更低的费用标准提供服务,即多人混检按照不高于每人份3.5元的标准计费。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作为疫情常态化防控的重要手段,各级医保部门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采取跨省联盟集中采购、竞价挂网、区域价格联动等措施,持续将检测产品价格导入更低区间,广大公立医疗机构、社会检测机构不断优化采、运、检各环节工作效率。协同促进核酸检测价格合理下降。
此外,《通知》根据各地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的最新集中采购中选结果,要求下调公立医疗机构对外提供抗原检测服务的计费标准。服务项目的政府指导价格从5元/次降至2元/次,“服务项目价格+抗原检测试剂”的封顶标准从15元/次降至6元/次。
国家又开始杀价了,已经低与机构的下限。

10
赞同来自: WithMyHeart 、等时间认输 、wdwonderone 、zero20 、sdu2011 、 、 、 、 、更多 »
我要是核酸产业链上的公司,现在赶紧转产或者关门。
第一,上面好多人说了,价格压这么低,赚几个钱?
第二,责任太大,出点纰漏担不起。
第三,都是政府采购,政府会按时付钱?
第四,哪天政策一变,仓库里积压的货肯定比赚的钱多。
该赚的钱前两年也赚够了。千夫所指的生意坚决不做。
第一,上面好多人说了,价格压这么低,赚几个钱?
第二,责任太大,出点纰漏担不起。
第三,都是政府采购,政府会按时付钱?
第四,哪天政策一变,仓库里积压的货肯定比赚的钱多。
该赚的钱前两年也赚够了。千夫所指的生意坚决不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