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大卫老师的规划帖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395127
大卫老师给了一个0工资收入享受富裕生活即财务自由的标准(2000w及收益率10%)和消费规划,回帖的很多都是带着一大堆的疑问,如:怎么保证长期20%收益率?怎么得到30万本金?不买房吗?投资收益率不会是线性收益等等等等,我花了点时间,整理了我自己的财务情况,想把这个帖子扩展一下。对于上面的问题,我后面会作出我自己的回答。
说说个人情况:我2011年毕业,于珠三角二线城市打工,自步入工作后即开始记账。一开始是手工纸笔记账,后来陆续试用过各种电脑软件,直到2013年3月开始,用随手记至今。2014年以前收入较低,2011年大约是1.5w,2012年大约是5.9w,2013年前2个月大约是3.2W。另外当时有个副业是卖二手游戏机,大约赚了2W+左右吧,在2013年3月的时候存款约8.71万元,也就是我下表的起点。
表头说明:
单位:万元
积蓄:现金、股票、基金等货币资产
当年积蓄=当年收入-当年消费
累计积蓄=上年累计积蓄+当年积蓄+当年投资收益
累计积蓄(含固资)=累计积蓄+固定资产(估算)
固定资产净值:不计车,仅计算房产,市场价估算 - 贷款总额
表外资产:重疾险,目前按消费计,其实是可以算资产的,毕竟有现金价值在的嘛,不过没有取出的打算,决定按消费记账了。
方案说明:
年龄列往左为大卫老师的规划,累计积蓄的计算结果和大卫老师给的有些许出入,但不影响大局。年龄列往右为本人的实际状况。
就我目前的情况看来,第二阶段算是实现了。
第三、四、五、六阶段大卫老师给了三个方案,我的是假设是收入完全不涨不跌,第三(33岁)到第四阶段(42岁)每年续投10万,预期收益率下降至15%。
第五、六阶段还太遥远,我不过多考虑,按谨慎原则考虑,即第五阶段支出增加,第六阶段支出增加且收益率下降至10%。
收入部分:我收入在2015年后相对稳定,基本都维持在22-28W之间,大部分是工资收入,极少部分业余收入,如上下班顺便开个顺风车(不专门做其实是低于成本的,就是赚个路费补贴),然后偶尔买卖一些游戏漫画啥的,占比非常少,一年顶多1W左右。因为对职业前景较为悲观,本人工作并不是太拼命,升职加薪啥的不想太多,如果在这单位一直工作下去,保住现在这个收入倒是没问题,但是问题在于我现在异地工作,如果以后结婚的话,可能要换回房子所在的城市,随着年龄上升,收入有下降的可能。
消费部分:大笔消费其实不少:2015年买第一套房子,定金5万于2014年底支付,15.5万于2015年初支付,还有税费加中介费约3万(当时还是满5免个税非免2,买完第二周就改政策,开启了一轮房价的暴涨)。2016年底因为换工作,目前是跨市工作,买了车,首付4万,月供0.2万供5年,因此消费水平上涨了。2017-2019的消费稳定在14-15w,低于年收入,因此3年积累了大约30w的本金。2020年,疫情后发现楼市低迷,加上2017-2019年间工资收入+投资收益存下了接近50万,而车贷只需要再供一年,估算了自己的现金流情况后,买入第二套房产(实际上2019年就开始规划并看房了)。而我目前未婚未育,如果以后结婚生子,那么消费可能会进一步上涨,好在父母有能够自给自足的退休金,不用我太多操心,希望他们健健康康就好。
固定资产部分:就是房子,虽然大卫老师的规划里没有,但是不买房对大部分人来说确实是不大现实的。因为我不打算跟父母长期同住,所以一直以来我的规划都是买两套房子,但是买合适的房子,给自己留一定的现金流做投资也是很重要的。所以目前的两套都是70方左右的小户型,第一套地铁上盖老破小总价55万(2015年采用该值减去贷款36万),第二套在第一套的5km内,虽然没地铁但是自己有车,以后看父母也还算方便,次新电梯总价108万,目前市场价第一套约90万,第二套约130万,表格中按80万(减去贷款36万)及108万(减去贷款65万)谨慎考虑。房子投资了25万(含税等),一共赚了35万,因为是第一套,就算不买房也是要租房的,供房子比租房子贵了三百块吧,是可以忽略的杠杆成本。
投资收益部分:A股主要还是秉承低风险打新的原则,然后在股市低迷的时候加点仓位,一直只有一个账号打新,一共中了亚翔集成(2016.12)、国芳集团、聚灿光电(2017.10)、中信博(2020.08),大约赚了10万。2020年买房之前拿着不少银行股,所以2018年的大跌只有小幅回撤,因为都是低迷的时候买入,所以银行股还贡献了近25%的收益,比很多人想象中的要好一些。这几年投资收益赚了大约35万,投入的本金不好算,毛估估是20万左右,而且是无杠杆收益,所以收益率是要比房子高的。2020年我这首付的钱正好够开通科创板,买房后持仓市值太低,由于科创板打新的理论收益可观我外借了8w资金上了杠杆(成本5%),保持着25w左右的市值。港股2019年参与打新,2020年开始中签率下降后选择持股,大部分是腾讯。美股投入只有2K美金,抄了国老的作业吃了肉,另外疫情买了点石油和赌场,都翻了倍。
2020年之前很大一部分投资收益来源于基金定投,包括纳指、H股ETF、生物医药、创业板指、兴全可转债、中概互联、E大且慢的车等等都参与过,其实这是很适合打工族的投资方式,软件设置好每月定期扣款就是了,这些年的存款也是这么来的。2020年买房把基金全卖了,开通科创板后毫无疑问配置股票比较划算。
顺便提一下2020年的股票收益,A股大约10.3万,港股大约3.2万,美股大约3.2万,剩下的几千块收益是部分泰康的T+3保险理财大约提供了年化7%的收益,这部分基本属于后备应急的钱,不打算动。
现金流情况:因为基本每年都是正积蓄,所以每年都有追加投资到股票或基金中,但是并没有到大卫老师说的每年续投10万的程度,基金定投一般有4K左右,股票也是断断续续的买,但是每年保持着投入确实是有的。而两次大额消费也就是买房,买第一套房我手上大概有30万,首付等大概花了22万,留下8万做投资。第二次买房的时候我手上有65万,首付等花了50万左右,留下15万投资。
因为买房后可投资资金下降,已决定将第一套房子按市场价卖给我的父母换取投资用的现金,2020年9月份的时候已和家里人商量好,90万账款先给到我,这部分钱不能承担风险,我也是放着做逆回购和泰康的理财而已,总比他们存银行好,过户完成成为我自己的资产后我会再考虑投资方式。市场价应该是90-100万之间,届时还完贷款和税费等后也还会有50万以上的现金,可以给女朋友开个科创板打新了,当然如果以后结婚这部分就是家庭损益了。
其实这个规划,很多人关注的是本金和收益率,但是恰恰最重要的是现金流,也就是帖子说的每年续投10万,初始本金只是30万啊,28年每年续投10万是280万,这些也是你的本金,你每年续投3万也有84万的本金,还没算上这部分增长的收益。所以保持正向现金流非常非常重要。很多人觉得难点在于保持28年20%的收益率,但是我觉得更难的是保持28年每年10w的投入,就算收益率只有8%,28年的持续投入最后给你的收益也是可观的,自己可以算算。
贴一张我净资产的图,和我表格中的有点出入,应该是算上了一些消费的短期负债(如信用卡等),不过也差不多,可惜的是只能显示三年,不然曲线其实应该挺好看的。
大概的情况就是这样了,现在说一说前面的几个问题我自己的理解:
怎么保证长期20%收益率?
答:30万本金的话20%还是可以追求的吧,市场低迷的时候加大投入,基金定投也一样,市场低迷的时候就多投点。市场给的机会少吗?先不说之前的几次股灾,创业板1000点的时候、疫情的时候、科创板刚起步的时候、港股低迷了这么久的时候。问问自己这些都发现了吗?还是忙着追涨?你不可能每次都抓住,但是抓住一次就够了。长期20%我也觉得很难,所以我从第三四五阶段就把预期收益降低到15%了。
怎么得到30万本金?
答:大卫老师提的是家庭收入,3年存不下来存6年呗,存钱过程也是可以一边投入的。提高收入很重要,北京新冠众生相那张帖子很多人看了吧,赚钱本来就不容易。而控制自己的支出是很多人没想的,存不下就是花太多钱了,赚钱要吃苦,存钱也肯定是要吃苦的,熊猫大佬租650块9平方的房子就是个例子。但前面也提了,持续投入的现金流更重要。
不买房吗?
答:一线买房太贵了,基本可以不看这帖子了,但是一线房产继续升值帮你财富自由也可能是另一条路,不是拼概率就是拼信仰。茅台1000的时候也没几个觉得能上2000,英科转债200的时候也没几个觉得能上3000。二线的买老点的小点的偏点的也可以的,还是那句话,赚钱要吃苦,存钱也肯定是要吃苦的。
投资收益率不会是线性收益。
答:线性是个规划,年化收益率也是非线性后平均来的,但是你如果不控制,那么支出就是线性的,今年收益率下降了的话,可以想办法降低支出。
其他的牢骚:
规划是规划,没人说一定做得到或者一定做不到。未来变数太大,就算对自己有意义也只是一个参考,一个可能性,人生可以有多种打算,这只是其中之一。像我自己觉得不适合创业,也很难有机会当得上中高层领导,那么这条路对我来说是个比较好的选择。像这个表格,25岁开始,52岁结束,有些消费欲望低的,42岁的时候1000万也可以结束了。就算40岁才开始,67岁结束也没什么不好,还要活好多年呢,老年有点钱不挺好么。
再上个旧图,现在打开软件跳的是广告,看不到今天,可惜了。
https://www.jisilu.cn/question/395127
大卫老师给了一个0工资收入享受富裕生活即财务自由的标准(2000w及收益率10%)和消费规划,回帖的很多都是带着一大堆的疑问,如:怎么保证长期20%收益率?怎么得到30万本金?不买房吗?投资收益率不会是线性收益等等等等,我花了点时间,整理了我自己的财务情况,想把这个帖子扩展一下。对于上面的问题,我后面会作出我自己的回答。
说说个人情况:我2011年毕业,于珠三角二线城市打工,自步入工作后即开始记账。一开始是手工纸笔记账,后来陆续试用过各种电脑软件,直到2013年3月开始,用随手记至今。2014年以前收入较低,2011年大约是1.5w,2012年大约是5.9w,2013年前2个月大约是3.2W。另外当时有个副业是卖二手游戏机,大约赚了2W+左右吧,在2013年3月的时候存款约8.71万元,也就是我下表的起点。
表头说明:
单位:万元
积蓄:现金、股票、基金等货币资产
当年积蓄=当年收入-当年消费
累计积蓄=上年累计积蓄+当年积蓄+当年投资收益
累计积蓄(含固资)=累计积蓄+固定资产(估算)
固定资产净值:不计车,仅计算房产,市场价估算 - 贷款总额
表外资产:重疾险,目前按消费计,其实是可以算资产的,毕竟有现金价值在的嘛,不过没有取出的打算,决定按消费记账了。
方案说明:
年龄列往左为大卫老师的规划,累计积蓄的计算结果和大卫老师给的有些许出入,但不影响大局。年龄列往右为本人的实际状况。
就我目前的情况看来,第二阶段算是实现了。
第三、四、五、六阶段大卫老师给了三个方案,我的是假设是收入完全不涨不跌,第三(33岁)到第四阶段(42岁)每年续投10万,预期收益率下降至15%。
第五、六阶段还太遥远,我不过多考虑,按谨慎原则考虑,即第五阶段支出增加,第六阶段支出增加且收益率下降至10%。
收入部分:我收入在2015年后相对稳定,基本都维持在22-28W之间,大部分是工资收入,极少部分业余收入,如上下班顺便开个顺风车(不专门做其实是低于成本的,就是赚个路费补贴),然后偶尔买卖一些游戏漫画啥的,占比非常少,一年顶多1W左右。因为对职业前景较为悲观,本人工作并不是太拼命,升职加薪啥的不想太多,如果在这单位一直工作下去,保住现在这个收入倒是没问题,但是问题在于我现在异地工作,如果以后结婚的话,可能要换回房子所在的城市,随着年龄上升,收入有下降的可能。
消费部分:大笔消费其实不少:2015年买第一套房子,定金5万于2014年底支付,15.5万于2015年初支付,还有税费加中介费约3万(当时还是满5免个税非免2,买完第二周就改政策,开启了一轮房价的暴涨)。2016年底因为换工作,目前是跨市工作,买了车,首付4万,月供0.2万供5年,因此消费水平上涨了。2017-2019的消费稳定在14-15w,低于年收入,因此3年积累了大约30w的本金。2020年,疫情后发现楼市低迷,加上2017-2019年间工资收入+投资收益存下了接近50万,而车贷只需要再供一年,估算了自己的现金流情况后,买入第二套房产(实际上2019年就开始规划并看房了)。而我目前未婚未育,如果以后结婚生子,那么消费可能会进一步上涨,好在父母有能够自给自足的退休金,不用我太多操心,希望他们健健康康就好。
固定资产部分:就是房子,虽然大卫老师的规划里没有,但是不买房对大部分人来说确实是不大现实的。因为我不打算跟父母长期同住,所以一直以来我的规划都是买两套房子,但是买合适的房子,给自己留一定的现金流做投资也是很重要的。所以目前的两套都是70方左右的小户型,第一套地铁上盖老破小总价55万(2015年采用该值减去贷款36万),第二套在第一套的5km内,虽然没地铁但是自己有车,以后看父母也还算方便,次新电梯总价108万,目前市场价第一套约90万,第二套约130万,表格中按80万(减去贷款36万)及108万(减去贷款65万)谨慎考虑。房子投资了25万(含税等),一共赚了35万,因为是第一套,就算不买房也是要租房的,供房子比租房子贵了三百块吧,是可以忽略的杠杆成本。
投资收益部分:A股主要还是秉承低风险打新的原则,然后在股市低迷的时候加点仓位,一直只有一个账号打新,一共中了亚翔集成(2016.12)、国芳集团、聚灿光电(2017.10)、中信博(2020.08),大约赚了10万。2020年买房之前拿着不少银行股,所以2018年的大跌只有小幅回撤,因为都是低迷的时候买入,所以银行股还贡献了近25%的收益,比很多人想象中的要好一些。这几年投资收益赚了大约35万,投入的本金不好算,毛估估是20万左右,而且是无杠杆收益,所以收益率是要比房子高的。2020年我这首付的钱正好够开通科创板,买房后持仓市值太低,由于科创板打新的理论收益可观我外借了8w资金上了杠杆(成本5%),保持着25w左右的市值。港股2019年参与打新,2020年开始中签率下降后选择持股,大部分是腾讯。美股投入只有2K美金,抄了国老的作业吃了肉,另外疫情买了点石油和赌场,都翻了倍。
2020年之前很大一部分投资收益来源于基金定投,包括纳指、H股ETF、生物医药、创业板指、兴全可转债、中概互联、E大且慢的车等等都参与过,其实这是很适合打工族的投资方式,软件设置好每月定期扣款就是了,这些年的存款也是这么来的。2020年买房把基金全卖了,开通科创板后毫无疑问配置股票比较划算。
顺便提一下2020年的股票收益,A股大约10.3万,港股大约3.2万,美股大约3.2万,剩下的几千块收益是部分泰康的T+3保险理财大约提供了年化7%的收益,这部分基本属于后备应急的钱,不打算动。
现金流情况:因为基本每年都是正积蓄,所以每年都有追加投资到股票或基金中,但是并没有到大卫老师说的每年续投10万的程度,基金定投一般有4K左右,股票也是断断续续的买,但是每年保持着投入确实是有的。而两次大额消费也就是买房,买第一套房我手上大概有30万,首付等大概花了22万,留下8万做投资。第二次买房的时候我手上有65万,首付等花了50万左右,留下15万投资。
因为买房后可投资资金下降,已决定将第一套房子按市场价卖给我的父母换取投资用的现金,2020年9月份的时候已和家里人商量好,90万账款先给到我,这部分钱不能承担风险,我也是放着做逆回购和泰康的理财而已,总比他们存银行好,过户完成成为我自己的资产后我会再考虑投资方式。市场价应该是90-100万之间,届时还完贷款和税费等后也还会有50万以上的现金,可以给女朋友开个科创板打新了,当然如果以后结婚这部分就是家庭损益了。
其实这个规划,很多人关注的是本金和收益率,但是恰恰最重要的是现金流,也就是帖子说的每年续投10万,初始本金只是30万啊,28年每年续投10万是280万,这些也是你的本金,你每年续投3万也有84万的本金,还没算上这部分增长的收益。所以保持正向现金流非常非常重要。很多人觉得难点在于保持28年20%的收益率,但是我觉得更难的是保持28年每年10w的投入,就算收益率只有8%,28年的持续投入最后给你的收益也是可观的,自己可以算算。
贴一张我净资产的图,和我表格中的有点出入,应该是算上了一些消费的短期负债(如信用卡等),不过也差不多,可惜的是只能显示三年,不然曲线其实应该挺好看的。
大概的情况就是这样了,现在说一说前面的几个问题我自己的理解:
怎么保证长期20%收益率?
答:30万本金的话20%还是可以追求的吧,市场低迷的时候加大投入,基金定投也一样,市场低迷的时候就多投点。市场给的机会少吗?先不说之前的几次股灾,创业板1000点的时候、疫情的时候、科创板刚起步的时候、港股低迷了这么久的时候。问问自己这些都发现了吗?还是忙着追涨?你不可能每次都抓住,但是抓住一次就够了。长期20%我也觉得很难,所以我从第三四五阶段就把预期收益降低到15%了。
怎么得到30万本金?
答:大卫老师提的是家庭收入,3年存不下来存6年呗,存钱过程也是可以一边投入的。提高收入很重要,北京新冠众生相那张帖子很多人看了吧,赚钱本来就不容易。而控制自己的支出是很多人没想的,存不下就是花太多钱了,赚钱要吃苦,存钱也肯定是要吃苦的,熊猫大佬租650块9平方的房子就是个例子。但前面也提了,持续投入的现金流更重要。
不买房吗?
答:一线买房太贵了,基本可以不看这帖子了,但是一线房产继续升值帮你财富自由也可能是另一条路,不是拼概率就是拼信仰。茅台1000的时候也没几个觉得能上2000,英科转债200的时候也没几个觉得能上3000。二线的买老点的小点的偏点的也可以的,还是那句话,赚钱要吃苦,存钱也肯定是要吃苦的。
投资收益率不会是线性收益。
答:线性是个规划,年化收益率也是非线性后平均来的,但是你如果不控制,那么支出就是线性的,今年收益率下降了的话,可以想办法降低支出。
其他的牢骚:
规划是规划,没人说一定做得到或者一定做不到。未来变数太大,就算对自己有意义也只是一个参考,一个可能性,人生可以有多种打算,这只是其中之一。像我自己觉得不适合创业,也很难有机会当得上中高层领导,那么这条路对我来说是个比较好的选择。像这个表格,25岁开始,52岁结束,有些消费欲望低的,42岁的时候1000万也可以结束了。就算40岁才开始,67岁结束也没什么不好,还要活好多年呢,老年有点钱不挺好么。
再上个旧图,现在打开软件跳的是广告,看不到今天,可惜了。
0
收入部分:工资收入20.86万元。杂七杂八的收入0.8万元。投资收益0元。今年的投资是亏损的,所以基本只有工资收入,由于工作变动,工资由以往的当月25号发变成次月7号发,少了一个月的收入和不知道有还是没有的年终奖,所以比往年要稍微低一点。大环境经济不好,确确实实地影响到了企业和个人。
消费部分:总消费为18.06万元,也是因为工作变动,公司不再提供宿舍,房贷3.5万元,房租1.5万元,公司不再包吃,吃饭花费2万元,上网水电物业等约1万元。筹备结婚,戒指等1.2万元。亲友等人情来往0.8万元,平时日常外出吃饭等1.5万元。游戏漫画等娱乐产品1.58万元。研究生的费用1.58万元。油费、路费、车险保养等1.4万元。日常用品0.6万元。今年收入下降了,但是消费基本还维持在原来的水平,甚至还比之前有增加,主要还是因为公司不再有宿舍和三餐,变相降低了自己的收入,如果明年经济情况还是一样差,要考虑收紧钱包了。
固定资产部分:房子基本没变化。
投资收益部分:A股亏损5.63万元,港股亏损2.32万元,美股盈利1.27万元。今年的经济状况很差,机会也是有的,但是都没有把握住,比如互联网企业的黄金坑,还是在恐惧中贪婪不起来。美股真强啊,如果不是最后一周光伏的大幅下跌,今年几乎的亏损还会更少一些。A股主要还是去年投入的北交所摊大饼没有及时止盈,大约产生了3万元的亏损,没有分清楚投机和投资。港股的亏损主要来自腾讯的大幅下跌,不过腾讯是个好公司,等时间给答案吧。
现金流情况:今年现金流第一年产生了负数,不得不说自己的消费太高了,以为公司包吃住给了自己太过轻松的消费氛围,今年一下子没缓过来….不算账不知道,算起账来才知道问题大了去了。
总结:今年收益率大约是-8.5%,投资是个长远的事情,大环境变化下有没有能力抓住机会,是取得超额收益的关键。回过头来看,疫情下投资医药企业,投资被超杀的互联网企业,好像都是很简单的道理,可是在当下就容易受到市场先生的干扰,不得不感慨市场先生这个比喻,真的是恰当到家了,而任何机会,市场不会给你太多的反应时间,有没嗅觉,有没子弹,都看个人水平了。最后还是得吐槽一下记账软件,软件里2016年以来的数据竟然跟现在对不上了,虽然只是几千元的差异,但确实是让我摸不着脑袋,而且还没法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人太依赖智能化的工具还是会吃亏啊。
收入部分:工资收入20.86万元。杂七杂八的收入0.8万元。投资收益0元。今年的投资是亏损的,所以基本只有工资收入,由于工作变动,工资由以往的当月25号发变成次月7号发,少了一个月的收入和不知道有还是没有的年终奖,所以比往年要稍微低一点。大环境经济不好,确确实实地影响到了企业和个人。
消费部分:总消费为18.06万元,也是因为工作变动,公司不再提供宿舍,房贷3.5万元,房租1.5万元,公司不再包吃,吃饭花费2万元,上网水电物业等约1万元。筹备结婚,戒指等1.2万元。亲友等人情来往0.8万元,平时日常外出吃饭等1.5万元。游戏漫画等娱乐产品1.58万元。研究生的费用1.58万元。油费、路费、车险保养等1.4万元。日常用品0.6万元。今年收入下降了,但是消费基本还维持在原来的水平,甚至还比之前有增加,主要还是因为公司不再有宿舍和三餐,变相降低了自己的收入,如果明年经济情况还是一样差,要考虑收紧钱包了。
固定资产部分:房子基本没变化。
投资收益部分:A股亏损5.63万元,港股亏损2.32万元,美股盈利1.27万元。今年的经济状况很差,机会也是有的,但是都没有把握住,比如互联网企业的黄金坑,还是在恐惧中贪婪不起来。美股真强啊,如果不是最后一周光伏的大幅下跌,今年几乎的亏损还会更少一些。A股主要还是去年投入的北交所摊大饼没有及时止盈,大约产生了3万元的亏损,没有分清楚投机和投资。港股的亏损主要来自腾讯的大幅下跌,不过腾讯是个好公司,等时间给答案吧。
现金流情况:今年现金流第一年产生了负数,不得不说自己的消费太高了,以为公司包吃住给了自己太过轻松的消费氛围,今年一下子没缓过来….不算账不知道,算起账来才知道问题大了去了。
总结:今年收益率大约是-8.5%,投资是个长远的事情,大环境变化下有没有能力抓住机会,是取得超额收益的关键。回过头来看,疫情下投资医药企业,投资被超杀的互联网企业,好像都是很简单的道理,可是在当下就容易受到市场先生的干扰,不得不感慨市场先生这个比喻,真的是恰当到家了,而任何机会,市场不会给你太多的反应时间,有没嗅觉,有没子弹,都看个人水平了。最后还是得吐槽一下记账软件,软件里2016年以来的数据竟然跟现在对不上了,虽然只是几千元的差异,但确实是让我摸不着脑袋,而且还没法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人太依赖智能化的工具还是会吃亏啊。
3
2021年度的资产状况
收入部分:工资收入31.5万元。把第一套房子卖给父母88万元。杂七杂八的收入0.4万元。投资收益6.13万元。
今年意外的是工资收入,本来一直比较稳定的工资,竟然比去年多发了6万的年终奖,弥补了投资收益的不足。投资收益今年很一般,因为处置了房产,本金比去年多了很多,但却没赚到多少钱,因为重仓了格力、平安、万科、腾讯、过早抄底高途新东方好未来。而上半年涨幅良好的芯片和新能源也有不小回撤,也因为持仓不动错过了可转债的大涨,非常非常可惜。不过总体来说还达不到亏损的地步,保住了一点收益,算是一点点安慰。
消费部分:主要是卖第一套房子提前还贷32.4万元,还房贷4.9万元,还车贷2.7万元,新房的简装家电3.6万元,各种日用品1.6万元,过户税费0.8万元,停车费油费过路费修车费2万元,各种数码产品漫画玩具1.5万元,谈恋爱请客吃饭长辈红包2.4万元,考试资料和买书等0.6万元,买衣服买药买吃的喝的0.6万元。
固定资产部分:就是房子,虽然大卫老师的规划里没有,但是不买房对大部分人来说确实是不大现实的。因为我不打算跟父母长期同住,所以一直以来我的规划都是买两套房子,但是买合适的房子,给自己留一定的现金流做投资也是很重要的。所以目前的两套都是70方左右的小户型,第一套地铁上盖老破小总价55万(2015年采用该值减去贷款36万),第二套在第一套的5km内,虽然没地铁但是自己有车,以后看父母也还算方便,次新电梯总价108万,目前市场价第一套约90万,第二套约130万,表格中按80万(减去贷款36万)及108万(减去贷款65万)谨慎考虑。房子投资了25万(含税等),一共赚了35万,因为是第一套,就算不买房也是要租房的,供房子比租房子贵了三百块吧,是可以忽略的杠杆成本。
投资收益部分:A股收益约6.9万元,港股收益约0.9万元,美股爆亏约2.5万元,还有一部分基金理财收益约0.8万元,合计6.13万元,按股市及基金市值计算收益率大约为7%,今年实在是太水了。A股收益主要被万科平安格力所拖累,收益主要来源于中科电气、汇川技术等新能源,不过万物有周期,安心持股就行了。今年新股新政,以后的新股收益的期待值要下降了,不过今年新股也就中了一签中铁特货,赚了1000多块吧。港股收益主要来源于必瘦站,腾讯基本和年初持平。美股主要为接了好未来、新东方、高途三个教育股的飞刀,这个已经完成超出自己的认知范围了,完全想不到政府会出这么强硬的政策,我是在他们下跌了80%以后买入的,然后再继续跌了80%,另外因逸仙电商(完美日记)也是一笔非常失败的投资,总之美股今年骚操作太多,亏损也是自己找的,而且从大环境来看,中概股今年确实表现比较差,是机会还是危机,等三年后再回顾吧。
** 现金流情况:**因为将房子卖给了父母,今年多了66万的现金积蓄,因为本人现金流情况很行,基本不借钱,所以当时没有单独列项,实际上可用金额为113.63-4=109.63万元。手上的可用现金第一次超过了100万(表格中的累计现金积蓄未计入4万元的外债)。
第一次超过1万元是2012年12月13日,自毕业花了531天。第一次超过10万元是2015年2月15日,自毕业花了1325天,从1万到10万花了740天。第一次超过100万元是2021年6月7日。自毕业花了3629天,从10万到100万花了2304天。一个普通打工人十年的努力,也就这样了。
不计买卖房产的现金流情况,今年收入为31.5(工作)+0.4(杂项)+6.13(投资)=38.03万,消费情况为53.78-0.8(税)-32.4(提前还贷)=20.58万元,今年存下了17.45万元,还不错!
2022年的展望:临近春节,疫情又严重起来了,最重要的是保住身体的健康,身体不行,其他一切都是浮云。投资失去了新股的红利,不知道我所期望的收益率还能不能保下来,套利对于打工族又太过苛刻,可转债也在高位,现在大家都盯着中概互联,是机会还是陷阱就见仁见智了。投资只会越来越困难,多多学习才是王道。2021年考过了一个注册资格证,2022年的学习任务最重要的是在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再争取再考些证,先把职业上的硬件条件搭设好,普通人要给自己留好后路,才能更好地向前走。投资还是继续以低估分散吃股息为主,不投入过多的精力,把硬件搭设完之后,再学习更多的投资知识。
收入部分:工资收入31.5万元。把第一套房子卖给父母88万元。杂七杂八的收入0.4万元。投资收益6.13万元。
今年意外的是工资收入,本来一直比较稳定的工资,竟然比去年多发了6万的年终奖,弥补了投资收益的不足。投资收益今年很一般,因为处置了房产,本金比去年多了很多,但却没赚到多少钱,因为重仓了格力、平安、万科、腾讯、过早抄底高途新东方好未来。而上半年涨幅良好的芯片和新能源也有不小回撤,也因为持仓不动错过了可转债的大涨,非常非常可惜。不过总体来说还达不到亏损的地步,保住了一点收益,算是一点点安慰。
消费部分:主要是卖第一套房子提前还贷32.4万元,还房贷4.9万元,还车贷2.7万元,新房的简装家电3.6万元,各种日用品1.6万元,过户税费0.8万元,停车费油费过路费修车费2万元,各种数码产品漫画玩具1.5万元,谈恋爱请客吃饭长辈红包2.4万元,考试资料和买书等0.6万元,买衣服买药买吃的喝的0.6万元。
固定资产部分:就是房子,虽然大卫老师的规划里没有,但是不买房对大部分人来说确实是不大现实的。因为我不打算跟父母长期同住,所以一直以来我的规划都是买两套房子,但是买合适的房子,给自己留一定的现金流做投资也是很重要的。所以目前的两套都是70方左右的小户型,第一套地铁上盖老破小总价55万(2015年采用该值减去贷款36万),第二套在第一套的5km内,虽然没地铁但是自己有车,以后看父母也还算方便,次新电梯总价108万,目前市场价第一套约90万,第二套约130万,表格中按80万(减去贷款36万)及108万(减去贷款65万)谨慎考虑。房子投资了25万(含税等),一共赚了35万,因为是第一套,就算不买房也是要租房的,供房子比租房子贵了三百块吧,是可以忽略的杠杆成本。
投资收益部分:A股收益约6.9万元,港股收益约0.9万元,美股爆亏约2.5万元,还有一部分基金理财收益约0.8万元,合计6.13万元,按股市及基金市值计算收益率大约为7%,今年实在是太水了。A股收益主要被万科平安格力所拖累,收益主要来源于中科电气、汇川技术等新能源,不过万物有周期,安心持股就行了。今年新股新政,以后的新股收益的期待值要下降了,不过今年新股也就中了一签中铁特货,赚了1000多块吧。港股收益主要来源于必瘦站,腾讯基本和年初持平。美股主要为接了好未来、新东方、高途三个教育股的飞刀,这个已经完成超出自己的认知范围了,完全想不到政府会出这么强硬的政策,我是在他们下跌了80%以后买入的,然后再继续跌了80%,另外因逸仙电商(完美日记)也是一笔非常失败的投资,总之美股今年骚操作太多,亏损也是自己找的,而且从大环境来看,中概股今年确实表现比较差,是机会还是危机,等三年后再回顾吧。
** 现金流情况:**因为将房子卖给了父母,今年多了66万的现金积蓄,因为本人现金流情况很行,基本不借钱,所以当时没有单独列项,实际上可用金额为113.63-4=109.63万元。手上的可用现金第一次超过了100万(表格中的累计现金积蓄未计入4万元的外债)。
第一次超过1万元是2012年12月13日,自毕业花了531天。第一次超过10万元是2015年2月15日,自毕业花了1325天,从1万到10万花了740天。第一次超过100万元是2021年6月7日。自毕业花了3629天,从10万到100万花了2304天。一个普通打工人十年的努力,也就这样了。
不计买卖房产的现金流情况,今年收入为31.5(工作)+0.4(杂项)+6.13(投资)=38.03万,消费情况为53.78-0.8(税)-32.4(提前还贷)=20.58万元,今年存下了17.45万元,还不错!
2022年的展望:临近春节,疫情又严重起来了,最重要的是保住身体的健康,身体不行,其他一切都是浮云。投资失去了新股的红利,不知道我所期望的收益率还能不能保下来,套利对于打工族又太过苛刻,可转债也在高位,现在大家都盯着中概互联,是机会还是陷阱就见仁见智了。投资只会越来越困难,多多学习才是王道。2021年考过了一个注册资格证,2022年的学习任务最重要的是在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再争取再考些证,先把职业上的硬件条件搭设好,普通人要给自己留好后路,才能更好地向前走。投资还是继续以低估分散吃股息为主,不投入过多的精力,把硬件搭设完之后,再学习更多的投资知识。
4
赞同来自: 好奇心135 、airsland 、oceanskysw 、neverfailor
2021年的上半年过去了,正好发生了处置房产的大事,更新一下表格。
上半年工资性收入为8.86万元,股票投资收益为10.49万元,并按照计划以88万元把房产折价卖给了父母。
收入部分:全是工资性收入共8.8万元,没什么好说的。
消费部分:主要是提前还贷32.4万元,房贷2.9万元,新房的简装家电3万元,过户税费0.8万元,扣除这些一次性消费,也是月光的情况
固定资产部分
该房产买入总价为55万元,实际成本为首付18.5万 中介费1.1万 税费2.4万元 家电简装1.4万元 提前还贷32.4万元 月供13.1万元 过户费父母的税费0.8万元=69.7万元,2015年3月买入至今共6年3个月,赚了18.3万元,年化收益惨不忍睹,就算不折价,按我楼上同户型成交价105万算也不够看(该房产为佛山南海市区地铁上盖老破小)。第二套房子买的时机还行,买完即涨,买入价108万,表格按同户型近期成交价130万估算。
投资收益部分:A股收益约5.7万元,港股收益约4.6万元,美股微亏0.1万元,还有一部分基金理财收益,合计10.49万元,按股市市值计算收益率大约为10%。A股收益主要被万科平安格力所拖累,收益主要来源于中科电气、汇川技术、玲珑轮胎、福耀玻璃、承德露露和双低转债大饼。港股收益主要来源于必瘦站,腾讯基本和年初持平。美股主要为晶科能源大幅回撤,还好6月开始反弹,且西方石油涨幅不错,美股目前还接了好未来和新东方的飞刀,浮亏近20%。
现金流情况:上半年消费超标,基本没有增加投资金额,且仓位已经高达90%以上,也找不到太多合适的投资标的。但总体还是要保持足够的市值打新和摊大饼,博取超额收益,目前的持仓没有靠市梦率估值的企业,承受个30%的回撤还是能接受的。
下半年的消费计划:
一种情况是股市弱而消费降级,除PS5不做大额消费,为明年可能要结婚的超大额消费做预备。
一种情况是股市强视房市的调控情况,考虑卖出股票再投入一套房子,佛山房价相对理性。
2022年再更!
上半年工资性收入为8.86万元,股票投资收益为10.49万元,并按照计划以88万元把房产折价卖给了父母。
收入部分:全是工资性收入共8.8万元,没什么好说的。
消费部分:主要是提前还贷32.4万元,房贷2.9万元,新房的简装家电3万元,过户税费0.8万元,扣除这些一次性消费,也是月光的情况
固定资产部分
该房产买入总价为55万元,实际成本为首付18.5万 中介费1.1万 税费2.4万元 家电简装1.4万元 提前还贷32.4万元 月供13.1万元 过户费父母的税费0.8万元=69.7万元,2015年3月买入至今共6年3个月,赚了18.3万元,年化收益惨不忍睹,就算不折价,按我楼上同户型成交价105万算也不够看(该房产为佛山南海市区地铁上盖老破小)。第二套房子买的时机还行,买完即涨,买入价108万,表格按同户型近期成交价130万估算。
投资收益部分:A股收益约5.7万元,港股收益约4.6万元,美股微亏0.1万元,还有一部分基金理财收益,合计10.49万元,按股市市值计算收益率大约为10%。A股收益主要被万科平安格力所拖累,收益主要来源于中科电气、汇川技术、玲珑轮胎、福耀玻璃、承德露露和双低转债大饼。港股收益主要来源于必瘦站,腾讯基本和年初持平。美股主要为晶科能源大幅回撤,还好6月开始反弹,且西方石油涨幅不错,美股目前还接了好未来和新东方的飞刀,浮亏近20%。
现金流情况:上半年消费超标,基本没有增加投资金额,且仓位已经高达90%以上,也找不到太多合适的投资标的。但总体还是要保持足够的市值打新和摊大饼,博取超额收益,目前的持仓没有靠市梦率估值的企业,承受个30%的回撤还是能接受的。
下半年的消费计划:
一种情况是股市弱而消费降级,除PS5不做大额消费,为明年可能要结婚的超大额消费做预备。
一种情况是股市强视房市的调控情况,考虑卖出股票再投入一套房子,佛山房价相对理性。
2022年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