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14年开始步入股市,没写过总结,都是默默看着大佬们的分析抄作业,很感谢集思录,高手实在是太多了。
A 股账户2016年10月建立(转过券商)。2020年初净值3.57,年末净值4.37,收益率30.78%。
港股2016年8月建立,2020年初净值1.53,年末净值2.42,收益率58.39%。
美股账户2017年3月建立,2020年初净值2.54,年末净值7.31,收益率187.92%。
目前本人未婚,现在父母常住我家,自毕业开始,我就决定以后一定要和父母分居,避免以后一些不必要的家庭矛盾。因此在2015年初买房的时候,认为购入二套小户型优先于一套大户型,手上有25万现金,当时够在我在工作地给个还个过得去的房子的首付,但是因为准备买二套,所以花15万首付买了个两房的步梯楼,准备再存多一年钱再买一套,可惜的是没多久房价就暴涨了,因此第二套房购入实施直接延后了3年。由于疫情影响,上半年的房市冷清,因此2020年4月份决定买房,看房到下丁家也就4天时间,并最终于7月份完成了这件事,也算在30岁结束前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
买房的策略直接影响了股市的操作,2020年购房的时候,本人可投资流动资产大约65万,首付和税费等大约是55万,因此4月份把手上的基金全部清仓,只保留股票,并和卖方沟通延期一个月给首付,把资金全部转入股票账户开通了科创板。年初我股票持仓大约是A股17万,港美股12万,基金大概20万,剩下的是现金理财和保险理财,当然为了确保首付顺利给付,清仓完基金的现金没有再买入股票,绝大部分只是做了个逆回购,因此这40万完美错过了4-7月份的3000到3400点的大涨,有时候就是这么刚好,这部分现金我是计入本金的,这也拖累了我今年A股的收益率。
2020年A股股票的收益主要来自年初后被制裁后抄底的海康威视,还有要约收购发出后买入的四川路桥,长期重仓的平安万科格力今年涨幅有限。由于7月份付首付被动清仓,清仓卖出了涨幅较大的复星医药、汇川技术、京东方,这部分是原有的持仓,吃到了4-7月份的涨幅,也算是给了自己一点点安慰。其余赚钱不多的股票,如低估买入的华侨城、在黑天鹅后买入的新城控股、国投电力也一并清仓了。另外今年中签了新股中信博,在100元左右开始横盘的时候卖光了,现在稳定在170 ,少赚了4W元,卖出后就赶上光伏概念爆发,有时候就是这么刚好,而且还经常这么刚好。最后一个月参与了玲珑轮胎的增发,申3中2,在最后一天贡献了一些收益,当时参与的想法是,既然市场这么看好新能源车,长期来看轮胎行业有受益的可能,而且本身估值也不高,增发价比市场也有那么一点点安全垫,逻辑不知道对不对,但是赚钱了就高兴了。
转债的收益主要来自年初买入的振德转债和英科转债,都是大约150元/张的成本,都在大约300元/张左右就清仓了,后来的打脸有多痛大家可以感受一下,然而这已经是能力范围之外的钱了,而且也蕴含着被赎回的巨大亏损风险,倒也不是太纠结。11月决定开始抄双低摊大饼作业就遇到转债市场暴跌,有时候就是这么刚好,而且不止两次这么刚好,不过时间会摊平波动和情绪,这我倒不大担心。
另一部分收益来自于场内基金,一直持有2个科创封基和2个配售基金,这部分长期可以创造一点与低风险不对等的中等收益,封基有大折价(开始收敛了),配售基金有打新红利。配售基金短期没有卖出的打算,封基开始出现溢价会逐步卖出吧。
港股比较简单,因为港股打新中签率太低,而且港币也不多,基本已经放弃,今年就打了农夫山泉、蚂蚁、vesync和泡泡玛特,只中了一签泡泡玛特。持仓只有腾讯控股、必瘦站和中国利郎三只,必瘦站和腾讯涨幅不错,利郎还没从疫情中缓过来,但是股息稳定,但是如果有闲钱,会考虑加仓必瘦站(腾讯一手金额对我来说太高)而不是利郎。港股还有很多金子,无奈现金有限,放弃A股的打新红利也可惜,还是做减法比较重要。
美股主要涨幅来自晶科能源,抄了国老的作业,默默等了1年多才等到了今天的涨幅,西方石油继续等待周期的到来,也不知道要几年,11美元的成本就慢慢耗着吧。疫情抄底了美高梅,涨幅也是翻倍以上,大部分清仓后买入了逸仙电商,考察了深圳几家完美日记的店,人流量不少,在女性朋友中的口碑和话题量也不差,看看会不会成为细分行业里的拼多多吧。
能力太差,要反思的太多了,管住手是真的很重要,年初的英科转债拿着不香吗?今年港股打新市场也比我预想的好很多很多,而且有很多质地非常好的公司,但是我错过了,因为中签率降低就不参与特别显傻。美股打新一直没有了解,2020年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参与的品种,错过了。开科创的时候开了期权账户,新的一年又该向大佬们学习学习了。
今年收益率美股>港股>A股,而我的仓位是美股<港股<A股,有时候就是这么刚好,而且不止三次这么刚好,反正赚钱就行,能力和心态的提升最重要。资金量够多的话,或许还是由专业的人来打理更好,想买大卫老师的产品,可惜资金量不够,还要再努力个几年,兴全合润是很值得配置的,可是打新的绝对收益让我舍不得放弃,还是增加自己的能力,多赚点钱,才会有更多的选择。
2021年,市场最害怕的变化只会更多,但是我们国家很强大,在疫情面前全球做得最好的就是我们,没有之一。如果没有更加特别的变故,那我相信慢牛能够持续,因此管住手这个事会变得更加重要。如果无厘头暴跌,那么保有一定量的现金抄底最重要。如果是一波疯牛后完结,那么持仓的品种会决定你是亏损还是盈利。
A 股账户2016年10月建立(转过券商)。2020年初净值3.57,年末净值4.37,收益率30.78%。
港股2016年8月建立,2020年初净值1.53,年末净值2.42,收益率58.39%。
美股账户2017年3月建立,2020年初净值2.54,年末净值7.31,收益率187.92%。
目前本人未婚,现在父母常住我家,自毕业开始,我就决定以后一定要和父母分居,避免以后一些不必要的家庭矛盾。因此在2015年初买房的时候,认为购入二套小户型优先于一套大户型,手上有25万现金,当时够在我在工作地给个还个过得去的房子的首付,但是因为准备买二套,所以花15万首付买了个两房的步梯楼,准备再存多一年钱再买一套,可惜的是没多久房价就暴涨了,因此第二套房购入实施直接延后了3年。由于疫情影响,上半年的房市冷清,因此2020年4月份决定买房,看房到下丁家也就4天时间,并最终于7月份完成了这件事,也算在30岁结束前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
买房的策略直接影响了股市的操作,2020年购房的时候,本人可投资流动资产大约65万,首付和税费等大约是55万,因此4月份把手上的基金全部清仓,只保留股票,并和卖方沟通延期一个月给首付,把资金全部转入股票账户开通了科创板。年初我股票持仓大约是A股17万,港美股12万,基金大概20万,剩下的是现金理财和保险理财,当然为了确保首付顺利给付,清仓完基金的现金没有再买入股票,绝大部分只是做了个逆回购,因此这40万完美错过了4-7月份的3000到3400点的大涨,有时候就是这么刚好,这部分现金我是计入本金的,这也拖累了我今年A股的收益率。
2020年A股股票的收益主要来自年初后被制裁后抄底的海康威视,还有要约收购发出后买入的四川路桥,长期重仓的平安万科格力今年涨幅有限。由于7月份付首付被动清仓,清仓卖出了涨幅较大的复星医药、汇川技术、京东方,这部分是原有的持仓,吃到了4-7月份的涨幅,也算是给了自己一点点安慰。其余赚钱不多的股票,如低估买入的华侨城、在黑天鹅后买入的新城控股、国投电力也一并清仓了。另外今年中签了新股中信博,在100元左右开始横盘的时候卖光了,现在稳定在170 ,少赚了4W元,卖出后就赶上光伏概念爆发,有时候就是这么刚好,而且还经常这么刚好。最后一个月参与了玲珑轮胎的增发,申3中2,在最后一天贡献了一些收益,当时参与的想法是,既然市场这么看好新能源车,长期来看轮胎行业有受益的可能,而且本身估值也不高,增发价比市场也有那么一点点安全垫,逻辑不知道对不对,但是赚钱了就高兴了。
转债的收益主要来自年初买入的振德转债和英科转债,都是大约150元/张的成本,都在大约300元/张左右就清仓了,后来的打脸有多痛大家可以感受一下,然而这已经是能力范围之外的钱了,而且也蕴含着被赎回的巨大亏损风险,倒也不是太纠结。11月决定开始抄双低摊大饼作业就遇到转债市场暴跌,有时候就是这么刚好,而且不止两次这么刚好,不过时间会摊平波动和情绪,这我倒不大担心。
另一部分收益来自于场内基金,一直持有2个科创封基和2个配售基金,这部分长期可以创造一点与低风险不对等的中等收益,封基有大折价(开始收敛了),配售基金有打新红利。配售基金短期没有卖出的打算,封基开始出现溢价会逐步卖出吧。
港股比较简单,因为港股打新中签率太低,而且港币也不多,基本已经放弃,今年就打了农夫山泉、蚂蚁、vesync和泡泡玛特,只中了一签泡泡玛特。持仓只有腾讯控股、必瘦站和中国利郎三只,必瘦站和腾讯涨幅不错,利郎还没从疫情中缓过来,但是股息稳定,但是如果有闲钱,会考虑加仓必瘦站(腾讯一手金额对我来说太高)而不是利郎。港股还有很多金子,无奈现金有限,放弃A股的打新红利也可惜,还是做减法比较重要。
美股主要涨幅来自晶科能源,抄了国老的作业,默默等了1年多才等到了今天的涨幅,西方石油继续等待周期的到来,也不知道要几年,11美元的成本就慢慢耗着吧。疫情抄底了美高梅,涨幅也是翻倍以上,大部分清仓后买入了逸仙电商,考察了深圳几家完美日记的店,人流量不少,在女性朋友中的口碑和话题量也不差,看看会不会成为细分行业里的拼多多吧。
能力太差,要反思的太多了,管住手是真的很重要,年初的英科转债拿着不香吗?今年港股打新市场也比我预想的好很多很多,而且有很多质地非常好的公司,但是我错过了,因为中签率降低就不参与特别显傻。美股打新一直没有了解,2020年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参与的品种,错过了。开科创的时候开了期权账户,新的一年又该向大佬们学习学习了。
今年收益率美股>港股>A股,而我的仓位是美股<港股<A股,有时候就是这么刚好,而且不止三次这么刚好,反正赚钱就行,能力和心态的提升最重要。资金量够多的话,或许还是由专业的人来打理更好,想买大卫老师的产品,可惜资金量不够,还要再努力个几年,兴全合润是很值得配置的,可是打新的绝对收益让我舍不得放弃,还是增加自己的能力,多赚点钱,才会有更多的选择。
2021年,市场最害怕的变化只会更多,但是我们国家很强大,在疫情面前全球做得最好的就是我们,没有之一。如果没有更加特别的变故,那我相信慢牛能够持续,因此管住手这个事会变得更加重要。如果无厘头暴跌,那么保有一定量的现金抄底最重要。如果是一波疯牛后完结,那么持仓的品种会决定你是亏损还是盈利。